课程设计论文热处理工艺设计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高速高载齿轮的热处理工艺姓名:成**学号:*******学院: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设计指导老师:黄新前言热处理工艺是金属材料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变材料的加工工艺性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提高工件的使用寿命。
本课程设计是在《材料科学基础》﹑《金属热处理工艺学》﹑《失效分析》﹑《金属力学性能》等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开设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该课程设计,可使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力方面得到训练,学会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工程意识和工程设计能力。
热处理工艺是整个机械加工过程种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工件设计及其它加工工艺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如何实现工件设计时提出的几何形状和加工精度,满足设计时所要求的多种性能指标,热处理工艺制定的合理与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对机械零部件﹑工模具等提出的要求愈来愈高。
热处理不仅对锻造机械加工的顺利进行和保证加工效果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改善或消除加工后缺陷,提高工件的使用寿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为获得理想的组织与性能,保证零件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就必须从工件的特点﹑要求和技术条件,认真分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受力状况和可能失效形式,正确选择材料;再根据生产规模﹑现场条件﹑热处理设备提出几种可行的热处理方案,最后根据其经济性﹑方便性﹑质量稳定性和便于管理﹑降低成本等因素,确定出一种最佳方案。
目录前言一.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目的 (4)1.热处理零件结构形状设计 (4)2. 热处理零件的选材原则 (5)3 热处理工艺设计 (6)三.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任务 (7)1. 零件的服役条件和可能的失效形式 (7)2. 材料的选择 (8)3. 相变点的确定 (9)4. 热处理设备的选择 (10)5. 夹具的设计或选用 (13)四.零件的技术要求及选材…………………………………………………………151. 技术要求 (15)2. 零件图 (15)3. 化学成分及合金元素的作用 (15)4. 所选材料的相变临界点 (16)五.热处理工艺 (17)1. 所选工艺的目的 (17)2. 热处理工艺 (18)⑴正火 (18)⑵渗碳 (18)⑶淬火 (25)⑷回火 (28)⑸喷丸处理 (30)六.热处理工艺过程中缺陷分析 (30)1. 常见的渗碳缺陷 (30)2. 常见的淬火缺陷 (31)3. 常见的回火缺陷 (32)一.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目的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一次专业课设计练习,是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
热处理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螺纹磨床丝杠热处理工艺设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姓名:薄美玉学号:1012012078指导教师:姜英2013年7月目录一、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意义及目的┈┈┈┈┈┈┈┈1二、设计任务2。
1给定零件┈┈┈┈┈┈┈┈┈┈┈┈┈┈┈┈┈┈ 2 2.2技术要求┈┈┈┈┈┈┈┈┈┈┈┈┈┈┈┈┈┈ 2 2。
3 选材论证┈┈┈┈┈┈┈┈┈┈┈┈┈┈┈┈┈┈3三、热处理工序3.1 工艺流程┈┈┈┈┈┈┈┈┈┈┈┈┈┈┈┈┈┈ 43。
2 热处理工艺参数设定┈┈┈┈┈┈┈┈┈┈┈┈┈┈┈4 四工艺曲线五、热处理后检验5.1 热处理后检验方法┈┈┈┈┈┈┈┈┈┈┈┈┈┈ 105.2热处理规范及操作守则┈┈┈┈┈┈┈┈┈┈┈┈┈┈ 11六、热处理材料组织、性能分析┈┈┈┈┈┈┈┈┈┈┈ 14七、加热设备┈┈┈┈┈┈┈┈┈┈┈┈┈┈┈┈┈┈┈19八、心得体会┈┈┈┈┈┈┈┈┈┈┈┈┈┈┈┈┈┈ 20九、参考书籍┈┈┈┈┈┈┈┈┈┈┈┈┈┈┈┈┈┈ 22十、热处理工艺卡┈┈┈┈┈┈┈┈┈┈┈┈┈┈┈┈┈ 22一、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目的及意义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是材控专业热处理方向学生的一次专业课设计练习,是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其目的是: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热处理知识去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发展。
2、学习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一般方法,热处理设备选用和装夹具设计等。
3、进行热处理设计的基本技能训练,如计算、工艺图绘制和学习使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二、设计任务:2.1给定零件:2.2技术要求:淬火后硬度≥56HRc,淬硬层深5。
5—6mm,径向圆跳动≤0。
7mm;2.3选材9Mn2V选材论证:丝杠整体要有一定的刚度和强度,在工作中不能产生大的挠度和塑性变形,因此必须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高的尺寸稳定性.同时其相关工作部位(滚道、轴径)也要求具有高的磨损抗力,高的接触疲劳强度即具有高硬度、高强度与足够的耐磨性。
课程设计论文--热处理工艺设计

目录第一章热处理工设计目的 (1)第二章课程设计任务 (1)第三章热处理工艺设计方法 (1)3.1 设计任务 (1)3.2 设计方案 (2)3.2.1 12CrNi3叶片泵轴的设计的分析 (2)3.2.2 钢种材料 (2)3.3设计说明 (3)3.3.1 加工工艺流程 (3)3.3.2 具体热处理工艺 (4)3.4分析讨论 (11)第四章结束语 (13)参考文献 (14)12CrNi3叶片泵轴的热处理工艺设计一.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目的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一次专业课设计练习,是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热处理课程的知识去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使其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发展。
(2)学习热处理工艺设计的一般方法、热处理设备选用和装夹具设计等。
(3)进行热处理设计的基本技能训练,如计算、工艺图绘制和学习使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
二. 课程设计的任务进行零件的加工路线中有关热处理工序和热处理辅助工序的设计。
根据零件的技术要求,选定能实现技术要求的热处理方法,制定工艺参数,画出热处理工艺曲线图,选择热处理设备,设计或选定装夹具,作出热处理工艺卡。
最后,写出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中要求对各热处理工序的工艺参数的选择依据和各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作出说明。
三. 热处理工艺设计的方法1. 设计任务12CrNi3叶片泵轴零件图如图3.1图3.1 12CrNi3叶片泵轴2、设计方案2.1.工作条件叶片泵是由转子、定子、叶片和配油盘相互形成封闭容积的体积变化来实现泵的吸油和压油。
叶片泵的结构紧凑,零件加工精度要求高。
叶片泵转子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和压力油的作用下,尖部紧贴在定子内表面上。
这样两个叶片与转子和定子内表面所构成的工作容积,先由小到大吸油再由大到小排油,叶片旋转一周时,完成两次吸油与排油。
泵轴在工作时承受扭转和弯曲疲劳,在花键和颈轴处收磨损。
热处理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热处理工艺设计》课程设计报告报告题目:CA8480轧辊车床主轴和淬火量块热处理工艺的设计作者所在系部:材料工程系作者所在专业:金属材料工程作者所在班级:B08821作者学号:20084082104作者姓名:刘东辉指导教师姓名:翟红雁完成时间:2011-6-21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要求1.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零件的选材;2.要求学生弄清零件的工作环境。
3.要求学生通过对比、讨论选择出最合理的预先热处理工艺和最终热处理工艺方法;4.要求学生分别制定出预先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工艺的正确工艺参数,包括加热方式、加热温度、保温时间以及冷却方式;5.要求学生写出热处理目的、热处理后组织以及性能。
内容摘要CA8480轧辊车床主轴和淬火量块热处理工艺的设计关键词CA8480轧辊车床主轴、淬火量块、热处理、45钢、GCr15、工艺设计目录一、CA8480轧辊车床主轴热处理工艺的设计 (5)1.工作环境 (5)2.性能要求 (5)3.选材 (5)4.工艺方法选择和工艺路线的确定 (5)5.工艺参数 (5)6.工序说明 (6)7.常见热处理缺陷 (7)二、淬火量块热处理工艺的设计 (8)1.工作环境 (8)2.性能要求 (8)3.选材 (8)4.工艺方法选择和工艺路线的确定 (9)5.工艺参数 (9)6.工序说明 (10)7.常见热处理缺陷 (11)参考文献 (11)总结 (12)一、CA8480轧辊车床主轴热处理工艺的设计1. 工作环境1)与滑动轴承配合2)中轻载荷3)精度不高4)低冲击、低疲劳2. 性能要求主轴是机床的重要零件之一,切削加工时,高速旋转的主轴承受弯曲、扭转和冲击等多种载荷,要求它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耐疲劳、耐磨损以及精度稳定等性能。
3. 选材主轴依用材和热处理方式可分为四种类型,即局部淬火主轴,渗碳主轴,渗氮主轴和调质(正火)主轴。
根据主轴的工作条件,选择材料为45钢。
毕业设计2cr13活塞杆的热处理工艺设计课程设计论文

辽宁工业大学工艺课程设计(论文)题目:2Cr13活塞杆的热处理工艺设计院(系):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起止时间: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目录1.活塞杆热处理概述 (1)2.2Cr13活塞杆热处理工艺设计 (2)2.1 活塞杆的服役条件、失效形式及性能要求 (2)2.1.1 服役条件、失效形式 (2)2.1.2 性能要求 (2)2.2 活塞杆材料的选择 (2)2.3 2Cr13钢的C曲线 (3)2.4 2Cr13活塞杆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4)2.4.1 2Cr13的工艺流程 (4)2.4.2 2Cr13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5)2.5 2Cr13活塞杆的热处理工艺理论基础、原则 (6)2.5.1 2Cr13退火工艺理论基础、原则 (6)2.5.2 2Cr13高频淬火工艺原理 (8)2.5.3 2Cr13回火工艺理论基础、原则 (11)2.6选择设备、仪表和工夹具 (12)2.6.1设备 (12)2.6.2仪表 (13)2.6.3设计工夹具 (14)2.7 2Cr13活塞杆热处理质量检验项目、内容及要求 (14)2.8 2Cr13活塞杆热处理常见缺陷的预防及补救方法 (15)2.8.1加热时常见的缺陷的预防及补救方法 (15)2.8.2高频淬火、回火缺陷与预防、补救 (16)2.9热处理工艺卡 (18)2.9.1 2Cr13退火工艺卡 (18)2.9.2 2Cr13高频淬火工艺卡 (2)2.9.3 2Cr13回火工艺卡 (3)3.参考文献 (1)1 活塞杆热处理概述活塞杆是压缩机的重要零件之一,它在高温、高速、干摩擦和易被腐蚀的环境下工作。
活塞杆是支持活塞杆做功的连接部件,是一个运动频繁、技术要求高的运动部件,对同轴度、耐磨性要求严格。
因此,活塞杆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表面硬度及抗腐蚀、抗摩擦、抗疲劳、抗咬合的能力。
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气缸的精度和使用寿命。
为了满足这些性能的要求,选用2Crl3经锻压成型、退火、调质、稳定化、中频或高频淬火及低温回火的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工艺设计

50CrVA钢调速弹簧的热处理工艺设计1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意义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一次专业课设计练习,是热处理原理和工艺课程的最终一个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1)培育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热处理课程的学问去解决工程问题的实力,并使其所学学问得到巩固和发展。
(2)学习热处理工艺设计的一般方法、热处理设备选用和装夹具设计等。
(3)进行热处理设计的基本技能训练,如计算、工艺图绘制和学习运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
2热处理课程设计的任务①一般热处理工艺设计②特别热处理工艺设计③制定热处理工艺参数④选择热处理设备⑤设计热处理工艺所需的挂具、装具或夹具⑥分析热处理工序中材料的组织和性能⑦填写工艺卡片350CrVA调速弹簧的技术要求及选材3.1 技术要求50CrVA钢喷油泵调速弹簧技术要求如下:硬度:HRC46~513.2 零件图喷油泵调速弹簧的零件如图3.1所示。
图3.1 喷油泵调速弹簧3.3 材料的选择零件用途喷油泵调速弹簧,利用弹簧的受力形变和复原来调整气门的开合,从而调整喷油泵的喷油速度和喷油量。
工作条件(1)喷油泵调速弹簧工作时,要承受高应力。
(2)喷油泵调速弹簧要承受高频率往复运动。
(3)喷油泵调速弹簧要在较高的温度下工作。
性能要求弹簧的性能要求为如下几个方面:力学性能:由于弹簧是在弹性范围内工作,不允许有永久变形。
要求弹簧材料有良好的微塑性变形实力,即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和屈强比要高。
理化性能方面:喷油泵调速弹簧的工况很困难,要在较高的温度下长期工作,因此要求弹簧材料有良好的耐热性,即有高的蠕变极限、蠕变速率较小和较低的应力松弛率。
工艺性能方面:尺寸较小的弹簧热处理时变形大、难以校正和保证弹簧产品质量,宜选用已强化的弹簧材料,冷成型后不经淬火、回火,只须进行低温退火。
这样更能保证大批量小弹簧的产品质量和成本低廉。
材料选择选用50CrVA钢热轧弹簧钢丝卷制。
由于50CrVA钢中含有铬能够提高淬透性并且可降低锰引起过热的敏感性,铬熔于铁素体中使弹性极限提高。
【精编完整版】热处理工艺与设备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金属热处理工艺与设备课程设计题目:高速、轻载或高速、中载,有冲击的小齿轮齿轮外径100mm,厚度30mm 学生指导教师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层次大学专科班级 15大专汽修学号日期 2018.4.30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科研处制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个人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已在毕业论文(设计)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生签名:时间:年月日关于论文(设计)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暂行规定)》对:“成绩为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将有权选取部分论文(设计)全文汇编成集或者在网上公开发布。
如因著作权发生纠纷,由学生本人负责”完全认可,并同意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可以以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江西农业工程职业有权保留送交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设计)。
[保密的毕业论文(设计)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学生签名:时间:年月日密级:2013年 7月 12日目录前言 (3)第一章金属热处理课程设计简介 (4)1.1课程设计的任务与性质 (4)1.2课程设计的目的 (4)1.3设计内容与基本要求 (4)1.4设计步骤 (5)1.5设计材料及零件要求 (5)第二章材料选择及基本参数 (6)2.1 热处理零件的选材原则 (6)2.2材料选择: (7)2.3材料基本参数 (7)第三章工艺设计 (8)3.1加工工艺设计 (8)3.2热处理工艺设计 (9)3.2.1材料的CCT及TTT图 (9)3.2.2热处理工艺制度的制定 (9)3.3热处理设备选择 (15)3.3.1预备热处理设备的选择 (15)3.3.2最终热处理设备的选择 (16)第四章结束语 (19)参考文献 (19)前言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工艺设计及实验操作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的金相组织分析、性能检测等实验,可以培养学生掌握热处理实验方法、原理及相关设备,应用热处理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

钢的热处理工艺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设计题目加工中心主轴指导教师系主任完成日期年月日前言热处理工艺是金属材料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变材料的加工工艺性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提高工件的使用寿命。
本课程设计是在《材料科学基础》﹑《金属热处理工艺学》﹑《失效分析》﹑《金属力学性能》等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开设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该课程设计,可使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力方面得到训练,学会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工程意识和工程设计能力。
热处理工艺是整个机械加工过程种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工件设计及其它加工工艺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如何实现工件设计时提出的几何形状和加工精度,满足设计时所要求的多种性能指标,热处理工艺制定的合理与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录前言一.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目的 (5)二.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任务 (5)三.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设计内容和步骤 (5)3.1零部件简图,钢种和技术要求 (5)3.2零部件的工作条件、破坏方式和性能要求的分析 (6)3.3零部件用钢的分析 (6)3.3.1 相关钢种化学成分的作用 (6)3.3.2.相关钢种的热处理工艺性能分析 (7)3.3.3钢材的组织性能与各种热处理工艺的关系 (8)3.4热处理工艺方案及工艺参数的论述 (11)3.4.1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及其简单论证 (11)3.4.2锻造工艺曲线 (11)3.4.3预备热处理工艺方案、工艺参数及其论证 (12)3.4.4最终热处理工艺方案,工艺参数及论证 (12)3.4.4.1 20CrMnMo的正火工艺 (12)3.4.4.2 20CrMnMo的渗碳工艺 (14)3.4.4.3 20CrMnMo的淬火工艺 (17)3.4.4.4 20CrMnMo的回火工艺 (19)3.4.4.5 总的热处理工艺曲线 (22)3.4.5 辅助工序方案 (22)四.选择加热设备 (22)4.1 中温井式电阻炉 (22)4.2 井式渗碳炉 (23)五.工装图 (25)六.工序质量检验项目、标准方法 (27)七.热处理工艺过程中缺陷分析 (28)7.1常见的渗碳缺陷 (28)7.2常见的淬火缺陷 (29)7.3常见的回火缺陷 (29)八.心得体会 (30)九.参考文献 (31)一、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目的1. 深入了解热处理课程的基本理论2. 初步学会制定零部件的热处理工艺3. 了解与本设计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4. 设计尽量采用最新技术成就,并注意和具体实践相结合,是设计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践性.二、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设计任务1. 编写设计说明书2. 编制工序施工卡片3. 绘制必要的工装图三、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内容和步骤3.1零部件简图、钢种和技术要求1.简图2.钢种: 20CrMnMo3.技术要求:1.要求主轴头部144.4mm及尾部30mm处渗碳淬火,渗碳层深度1.3~1.5mm;2.硬度为60~65HRC.3.2零部件的工作条件、破坏方式和性能要求的分析1.零部件的工作条件作为机床的传动件,主轴是传递动力的零件,传递着动力和各种负荷,它的前后端由于承受一定的扭转和摩擦力,它的合理选材直接影响整台车床的精度和使用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热处理工设计目的 (1)第二章课程设计任务 (1)第三章热处理工艺设计方法 (1)3.1 设计任务 (1)3.2 设计方案 (2)3.2.1 12CrNi3叶片泵轴的设计的分析 (2)3.2.2 钢种材料 (2)3.3设计说明 (3)3.3.1 加工工艺流程 (3)3.3.2 具体热处理工艺 (4)3.4分析讨论 (11)第四章结束语 (13)参考文献 (14)12CrNi3叶片泵轴的热处理工艺设计一.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目的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一次专业课设计练习,是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热处理课程的知识去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使其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发展。
(2)学习热处理工艺设计的一般方法、热处理设备选用和装夹具设计等。
(3)进行热处理设计的基本技能训练,如计算、工艺图绘制和学习使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
二. 课程设计的任务进行零件的加工路线中有关热处理工序和热处理辅助工序的设计。
根据零件的技术要求,选定能实现技术要求的热处理方法,制定工艺参数,画出热处理工艺曲线图,选择热处理设备,设计或选定装夹具,作出热处理工艺卡。
最后,写出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中要求对各热处理工序的工艺参数的选择依据和各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作出说明。
三. 热处理工艺设计的方法1. 设计任务12CrNi3叶片泵轴零件图如图3.1图3.1 12CrNi3叶片泵轴2、设计方案2.1.工作条件叶片泵是由转子、定子、叶片和配油盘相互形成封闭容积的体积变化来实现泵的吸油和压油。
叶片泵的结构紧凑,零件加工精度要求高。
叶片泵转子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和压力油的作用下,尖部紧贴在定子内表面上。
这样两个叶片与转子和定子内表面所构成的工作容积,先由小到大吸油再由大到小排油,叶片旋转一周时,完成两次吸油与排油。
泵轴在工作时承受扭转和弯曲疲劳,在花键和颈轴处收磨损。
因此,要求轴有高的强度,良好的韧性及耐磨性。
2.1.1失效形式叶片泵轴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疲劳断裂,在花键和轴颈处可能发生工作面的磨损、咬伤,甚至是咬裂。
2.1.2性能要求根据泵轴的受力情况和失效分析可知 ,叶片泵轴主要是要求轴具有高的强度,良好的韧性及耐磨性,以保证轴在良好的服役条件下长时间的工作。
2.2钢种材料12CrNi3A钢属于合金渗碳钢,比12CrNi2A钢有更高的淬透性,因此,可以用于制造比12CrNi2A钢截面稍大的零件。
该钢淬火低温回火或高温回火后都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钢的低温韧性好,缺口敏感性小,切削加工性能良好,当硬度为HB260~320时,相对切削加工性为60%~70%。
另外,钢退火后硬度低、塑性好,因此,既可以采用切削加工方法制造模具,也可以采用冷挤压成型方法制造模具。
为提高模具型腔的耐磨性,模具成型后需要进行渗碳处理,然后再进行淬火和低温回火,从而保证模具表面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而心部具有很好的韧性,该钢适宜制造大、中型塑料模具。
12CrNi3高级渗碳钢的淬透性较高 ,退火困难。
由于不渗碳表面未经镀铜防渗 ,因此渗碳后进行低温回火 , 降低硬度 , 便于切去不渗碳表面的渗碳层。
材料加工成叶片泵轴需进行复杂的化学热处理,使心部硬度为HRC31~HRC41,表面硬度不低于HRC60,从而使泵轴表面有较高硬度,心部呈现一定的韧性,以适应泵轴的工作环境;并且严格规定了表层的含碳量、组织均匀性、晶粒度及化学热处理等[1]。
3. 设计说明3.1加工工艺流程叶片泵轴的制造工序基本上相同,对于不同的钢种,在其热处理时有些许差异。
一般都采用棒料经锻造—正火—机加工—渗碳—淬火—回火—矫直—机加工。
12CrNi3钢的化学成分见表3.1[2]成分分析:表 3.1 12CrNi3钢的化学成分C Si Mn S P Cr Ni Cu化学成分钢的含碳量可保证形成大量的合金碳化物,淬火加热时,一部分融入奥氏体中,提高其稳定性,同时也使马氏体中的合金元素含量增加,保证其硬度;而未溶的碳化物则起细化晶粒、提高韧性的作用.并提高钢的耐磨性。
Cr是12CrNi3合金钢中主要的合金元素,它使钢的淬透性大大增加,提高其回火稳定性,并产生二次硬化现象。
铬与碳形成高硬度的碳化物,加热时未溶的碳化物可细化晶粒、提高钢的耐磨性的作用。
锰和硅是炼钢过程中必须加入的脱氧剂,用以去除溶于钢液中的氧。
它还把钢液中的氧化铁还原成铁,并形成氧化锰和二氧化硅。
锰除了脱氧作用外,还有除硫作用,即与钢液中的硫结合成MnS,从而在相当大成度上消除硫在钢中的有害影响。
这些反应产物大部分进入炉渣,小部分残留与钢中,成为非金属夹杂物。
脱氧剂中的锰和硅会有一部分溶于钢液中,冷至室温后即溶于铁素体中,提高铁素体的强度。
硅溶于铁素体中后有很强的固溶强化作用,显著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
Ni 也是12CrNi3合金钢中的主要元素。
它的存在提高了钢的强度,而不降低其塑性,改善了钢铁的低温韧性降低了钢铁的临界冷却速度,提高铁的淬透性扩大奥氏体区,是奥氏体化的有效元素[2]。
3.2具体热处理工艺3.2.1试样热处理工艺正火目的:正火使晶粒细化和碳化物分布均匀化,去除材料的内应力,降低零件硬度,提高切削性能,为渗碳做预处理。
因为12CrNi3合金钢淬透性较高,退火困难,因此一般不用退火。
正火工艺加热温度:920℃±10℃,根据化学成分计算Ac 3温度:Ac 3=910-203C0.5-13.2Ni+44.7Si+104V+31.5Mo+13.1W≈874℃,故正火选择(Ac 3+30-50℃)即920℃±10℃。
正火保温时间:加热保温时间经验公式:t=αKD,α-加热系数,空气电阻炉-合金钢α取1.3-1.6(min/mm );K 为装炉修正系数,取1-1.5;D-工件的有效厚度(mm ),当高度(h )/壁厚(δ)≤1.5时,以h 计。
故最终保温时间:t=αKD=1.6×1.5×40=96min ,取2h 。
正火后的组织:P+少量F 正火曲线:正火炉如表3.2温度/℃表3.2 箱式电阻炉型号参数型号 名称额定功率(kw )额定温度(℃) 额定电压(v ) 相数工作区尺寸(mm ) 最大装载量(kg ) RX3-15-9 15 9503803650×300×25080正火炉选择RX3-15-9箱式电阻炉,使用电加热,节约成本 正火工装如图3.2:图3.2 正火工装尺寸图注:壁厚为10mm 装炉量:12个/批 3.2.2渗碳处理12CrNi3合金钢渗碳处理一般在初磨之后,精磨之前。
其渗碳温度一般在920~940℃表面渗碳处理:将含碳的钢放到碳势高的环境介质中,通过让活性高的碳原子扩散到钢的内部,形成一定厚度的碳含量较高的渗碳层,再经过淬火\回火,使工件的表面层得到碳含量高的钢,而心部因碳含量保持原始浓度而得到碳含量低的合金钢,合金钢的硬度主要与其碳含量有关,故经渗碳处理和后续热处理可使工件获得外硬内韧的性能.渗碳处理的作用是:提高表面层的耐磨性,同时保持心部有高的耐冲击能力,即强韧性。
渗碳后的冷却方式一般采用空冷[3]。
渗碳温度:920-940℃,(Ac 3+30-50℃)目前生产中,经常使用的气体渗碳温度范围是900-940℃。
取930℃,此温度既可以满足渗层深度要求,又能缩短渗碳所需时间。
低于此温度范围渗碳速度过低;而超出此温度范围太多会使奥氏体晶粒粗大,降低零件的力学性能。
[6]渗碳方式:采用滴注式气体渗碳。
把含碳有机液体滴入或注入气体渗碳炉内,含碳有机液体受热分解产生渗碳气氛,对工件进行渗碳。
滴注式气体渗碳设备简单,多用煤油作渗碳剂,成本低廉,主要应用于周期式气体渗碳炉[7]渗剂选择:甲醇和煤油。
保温时间:4h 。
根据哈里斯公式:D= 算出D=3.45h ,故渗碳时间取4h 。
渗碳炉如表3.3:表3.3 井式渗碳炉型号根据零件尺寸选择RQ3-60-9设备性能、规格、温度、加热方式:额定功率60KW ,额定温度950℃,使用电加热。
渗碳淬火工装主视图,俯视图如图3.3:型号 额定功率(KW )额定温度(℃) 额定电压(V ) 相数 工作区尺寸(mm ) 最大装载量(kg ) 质量(kg )RQ3-35-9 35 950 380 3 ф300×600 100 1850RQ3-60-9 60 950 380 3 ф450×600150 2650103700/T 800√t图3.3 工装主视图、俯视图尺寸图装炉量:12个/批渗碳淬火曲线如图3.4:图3.4 渗碳淬火曲线①装炉排气时,连滴甲醇3~5滴后调整到130~140滴/min 3.2.3淬火+低温回火热处理钢的淬火与回火是热处理工艺中最重要,也是用途最广泛的工序。
淬火可以显著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
为了消除钢的残留内应力,得到不同强度,硬度和韧性配合的性能,需要配以不同温度的回火。
所以淬火和回火又是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在o温度/℃时间/h煤油/(滴/min甲醇/(滴一起的两种热处理工艺。
淬火的主要目的是使奥氏体化后的工件获得尽量多的马氏体,然后配以不同温度的回火获得各种需要的性能。
① 12CrNi3叶片泵轴的淬火。
淬火加热规范决定了奥氏体的实际晶粒度及碳化和合金元素的固溶度.对马氏体的形态及回火的性能(硬度、强度、塑性、回火稳定性、淬火回火时的体积变形)都有显著的影响。
当加热到Ac温度(约810℃)以上1时。
原始组织索氏体和碳化物转变为奥氏体和碳化物。
随着加热温度升高,合金碳化物继续向奥氏体中溶解.增加了奥氏体中C和Cr的浓度,淬火马氏体的硬度增加,其耐磨性也越强,冲击韧度逐渐升高。
12CrNi3泵轴的淬火在井式炉中加热至930±10℃滴注甲醇或煤油渗碳,时间为4h,降温至800±10℃,保温0.5h,直接淬冷于油槽中。
淬火加热温度+(30-钢的淬火加热温度与钢的含碳量有关,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淬火温度为Ac1 50)℃;亚共析钢的加热温度为Ac+(30-50)℃,且一般在空气炉中加热比在盐浴3炉中加热高10-30℃,综合考虑淬火加热温度印在区间810±10℃,在此选800℃。
淬火介质:通过对比,最终选用N1(10号)机械油。
依据:本着淬火烈度最低的原则,该冷却介质冷却能力适中适合12CrNi3小件零件的淬火工艺处理。
其低温区冷却能力远小于水,可以减少工件应力的产生,减少由于内应力产生的变形和开裂。
可供选择的几种冷却介质的冷却能力见于表3.4表3.4 几种冷却介质的冷却能力注:油温20冷却能力普通淬火油N1机械油N3机械油特性温度/ 633 460 490特性时间/s 2.25 4.8 4.75800400冷却/s 3.15 5.05 5.25800300冷却/s 4.55 7.2 8.85加热与保温时间炉中的工件应在规定的加热温度范围内保持适当的时间,以保证必要的组织转变和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