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香豆素的提取及生产工艺

合集下载

简述碱溶酸沉法提取分离香豆素类成分的基本原理,并说明提取分离时应注意的问

简述碱溶酸沉法提取分离香豆素类成分的基本原理,并说明提取分离时应注意的问

简述碱溶酸沉法提取分离香豆素类成分的基本原理,并说
明提取分离时应注意的问
碱溶酸沉法是一种常用的提取香豆素类成分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
用香豆素类成分在碱性环境下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相对稳定的盐类物质,然后利用酸性沉淀物质将盐类分离出来,从而实现香豆素类成分的分
离和提取。

在进行碱溶酸沉法提取分离香豆素类成分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选择合适的溶剂和碱性条件。

香豆素类成分通常比较容易溶解在乙醇、甲醇等有机溶剂中。

在选择碱性条件时,需要考虑药材的性质和成分
的稳定性,一般选择适当的碳酸钠或氢氧化钠等碱性物质。

2.掌握合适的提取时间和温度。

提取时间和温度会对成分的提取效果
产生影响,一般来说,提取时间不宜过长,温度也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3.注意控制pH值。

在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pH值的稳定,
避免过高或过低的环境影响提取效果。

4.注意沉淀的形成和分离。

在加入酸性沉淀物质后,需要注意搅拌和
过滤的操作,避免沉淀物质不充分分离或过度搅拌破坏沉淀物质。

总之,碱溶酸沉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提取分离香豆素类成分的方法,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上几个方面,确保提取的成分的纯度和有效性。

白芷中香豆素的提取

白芷中香豆素的提取

白芷中香豆素的提取一、实验目的●掌握连续回流提取法的原理和方法;●掌握重结晶的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原理白芷(radix angelicae dahuricae)为伞型科植物白芷和杭白芷的干燥根。

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功能。

白芷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香豆素类化合物。

用单味芷的提取物(其中主要是香豆素类化合物)制成的制剂对功能性头痛、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较好。

异欧前胡素(1)和欧前胡素(2)为白芷的主要有效成分。

其结构如下:常见的提取方法有: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

其中,溶剂提取法应用最广。

溶剂提取法的原理:根据相似相溶原理,选择与化合物极性相当的溶剂将化合物从植物组织中溶解出来,同时,由于某些化合物的增溶或助溶作用,其极性与溶剂极性相差较大的化合物也可溶解出来。

溶剂提取法一般包括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等,其实用反胃和特点各有所不同。

连续回流提取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溶剂用量少等优点。

本实验利用连续回流提取法提取白芷中的香豆素。

三、试剂与仪器试剂:乙醇,白芷粗粉,石油醚,乙醚,蒸馏水,丙酮。

仪器:烧杯,圆底烧瓶,三角烧瓶,索氏提取器,电子天平,恒温水浴,硅胶薄层板,色谱缸,球形冷凝管,真空泵。

四、实验步骤⑴.白芷中香豆素的提取取白芷粗粉30g,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加入95%的乙醇300ml,80℃恒温水浴回流2h,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糖浆状。

用丙酮溶解并转移至50ml三角烧瓶中,放置结晶,抽滤后,再重结晶,所得产品干燥称重,计算得率。

⑵.产品的薄层色谱鉴定色谱材料:硅胶薄层板点样:产品,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标准品。

展开剂:石油醚-乙醚1:1显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观察斑点颜色。

展开方式:预饱和后,上行展开。

五、 注意事项抽滤操作要小心。

六、 实验结果与讨论①. 记录实验条件、现象、图谱、斑点颜色、各试剂用量及产品的重量。

索氏提取两个小时后得到棕色的澄明液体,真空抽提后得到深棕色的糖浆状浓稠液体。

天然药化-苯丙素(香豆素)2012

天然药化-苯丙素(香豆素)2012
COOH COOH OH OH 莽草 酸 COOH CH2Oglc HO HO [H] COOH 苯 丙醇 类 苯 丙 烯类 HO Oglc CH3O HO HO O O 7-羟 基 香 豆 素 CH3O 香豆素 HO 缩合 木 脂 素 松 柏醇 缩合 HO [甲 基 化 ] COOH 阿 魏酸 [H] HO OH HO 对 羟 基 桂皮 酸 [O] COOH COOH HO O HO 酪 氨 酸 COOH NH2 OH
1HNMR数据如下:
HO HO
6.80(1H,s)
CH2
2.86(2H,m) 4.3(1H,dd)
CH OH COOH
6.6(1H,d,J=7Hz) 6.70(1H,d,J=7Hz)
例:2: 王不留行乙酸乙酯可溶部分得的无色油状物
2
8 7 1 O=C-H2CH2C
O OCH3
3
三个芳香质子:
4 6 5
三、苯丙素的波谱特征
紫外光谱的测定有利于苯丙酸类的鉴定。 中性溶液中,游离的苯丙酸的UV与其酯或
苷相似,碱性溶剂中,酚酸的谱带与它的酯光
谱有明显差别。
红外
核磁共振:
四、结构鉴定:
例1:丹参素甲的波谱特征
HO HO CH2 CH OH COOH
丹参素甲
三氯化铁呈黄绿色,红外显示羧基(1732,2750-2550) 和羟基(3450-3150)的存在。
2 呋喃香豆素:
苯环上的异戊烯基与邻位酚羟基环合成呋
喃环。成环后常伴随着失去3个碳原子。 分为线型(linear)和角型(angular)两种。
O
O
O
补骨 脂 内 酯 psoralen 存在于豆科植物粉绿小冠花(Cornilla glauca)种子,补骨脂

中药中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技术

中药中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技术

顺式邻羟基桂皮酸 苯骈α-吡喃酮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 香豆素的 结构类型
简单香豆素类
呋喃香豆素类
吡喃香豆素类
其他香豆素
简单香豆素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仅在苯核上具有取代基的香豆素。常见取代基为 羟基、甲氧基、亚甲氧基和异戊烯氧基等。这一类香 豆素多数在C7位上连有含氧基团,7-羟基香豆素(伞 形花内酯)可以认为是香豆素类成分的母体,其他如 在C5、C6、C8位上也会有含氧基团取代。异戊烯基常 连接在C6和C8上。
O
OO
花椒内酯
O
OO
邪蒿内酯
其他香豆素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主要包括指在α-吡喃酮环上有取代的一类香豆素(多在C3 或C4上,例如calanolide A);双香豆素类(双七叶内脂); 异香豆素类(茵陈内脂)。
O
O
OO
OH
calanolide A
O OO O
OH
OH
紫苜蓿酚
HO HO
性状
溶解性
二、香豆素
内酯环 的水解
的理化性质
显色 反应
香豆素母核本身无荧光,但 羟基香豆素类化合物在紫外 光下大多显蓝色或蓝绿色荧 光,在碱液中更加显著。香 豆素的荧光性质可用于香豆 素成分的检识鉴别。
色谱
荧光性
检识
1.薄层色谱法 2.纸色谱法
游离香豆素能溶 于沸水,易溶于 甲(乙)醇、氯 仿、乙醚等,可 溶于石油醚。 香 豆素苷类能溶于 水、甲醇、乙醇, 而难溶于乙醚、 苯等极性小的有 机溶剂。
1.内酯的颜色反应 (异羟肟酸铁反 应) 2.酚羟基的颜色反 应 3.Gibb’s反应 4.Emerson反应

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 文献综述

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 文献综述

中药学专业毕业环节文献综述论文题目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二O一五年三月1 香豆素概述香豆素母核为苯骈α-吡喃酮,环上常有取代基,根据取代基的类型和位置可分为简单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和其他香豆素等。

1.1 简单香豆素简单香豆素是指仅在苯环上有取代,而且7位羟基与其6位或者8位没有形成呋喃或吡喃环的香豆素。

取代基可以是羟基、甲氧基等。

如伞形花内酯、当归内酯、七叶内酯都属于简单香豆素。

1.2 呋喃香豆素呋喃香豆素是指香豆素母核的7位羟基与6位或8位异戊烯基缩合形成呋喃环的一类香豆素化合物。

若7位羟基与6位异戊烯基形成呋喃环时,结构中的呋喃环、苯环和α-吡喃酮环处于一条直线上,则称为线型呋喃香豆素。

若7位羟基与8位异戊烯基形成呋喃环时时,结构中的呋喃环、苯环和α-吡喃酮环处于一条折线上,则称为角型呋喃香豆素。

1.3 吡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是指香豆素母核的7位羟基与6位或8位异戊烯基缩合形成吡喃环的一类香豆素化合物。

若7位羟基与6位异戊烯基形成吡喃环时,结构中的吡喃环、苯环和α-吡喃酮环处于一条直线上,则称为线型吡喃香豆素。

若7位羟基与8位异戊烯基形成吡喃环时时,结构中的吡喃环、苯环和α-吡喃酮环处于一条折线上,则称为角型呋喃香豆素。

1.4 其他香豆素不属于以上三类的香豆素皆属于此类。

主要是指α-吡喃酮环上有取代的香豆素化合物和香豆素的二聚体、三聚体等。

2 香豆素的性质及应用香豆素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中,于19世纪20年代第一次从零陵香豆中分离获得[1]。

随着分离、分析技术、合成方式和研究手段的进步,人类对香豆素的了解逐渐加深,提取与合成也趋于方便、高效、快捷。

至今,人们已可从自然界分离或人工合成香豆素其衍生物共计1200余种[2]。

由于其结构简单、易合成、具有多种良好的生物活性等优点,被广泛用于香料、医药、农药等各个领域。

香豆素衍生物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呈现出蓝色或紫色的荧光。

白芷总香豆素的纯化与工艺研究

白芷总香豆素的纯化与工艺研究

白芷总香豆素的纯化与工艺研究随着人们对"回归自然"的呼声日益高涨和对化学药品毒副作用的认识及对健康要求的不断提高,天然药物的用途和需求不断扩大, 中药的优势和特色越来越被世界重视,存在着巨大的国际市场。

但近年来中药出口呈下降趋势。

主要由于中药生产工艺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质量差造成的,所以在中药行业引入新型分离技术才能使中药行业走向现代化。

1.新型分离技术近年来出现的新方法有大孔树脂吸附提取技术、声提取技术、膜分离技术及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生物碱是中药有效成分中非常重要的一类,主要存在于植物界,生物碱的生物活性是多方面的。

已用于临床的数十种,如吗啡是很好的镇痛药,利血平是常用的降压药等。

还有些生物碱有抗癌作用,如长春新碱、美凳素碱、紫杉醇等"能提取生物碱的中草药有马蓝、蓼蓝、松蓝、洋金花、马钱子光姑子等"香豆素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 许多香豆素及其苷具有抗菌、抗维生素。

和光敏作用等生物活性"木脂素是双分子苯丙素聚合成的天然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界,具有抗癌、保肝、镇静和肌肉松驰等多种生物活性"。

超临界萃取用于香豆素和木脂素的提取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采用多级分离或与超临界精馏相结合可以得到有效成分含量很高的提取物" 对于游离态的香豆素和木脂素一般只需用纯超临界即可,对于分子量较大的或极性较强的成分则要加入适当的提携剂适当控制温度、压力、时间可从许多药用植物中提取香豆素和木脂素" 如蛇床子中的香豆素的提取以下效果最好" 芹菜中香豆素和木脂素在,压力下萃取#提取油中有效成分是常规水提法的常用的中药材,用优选的萃取条件,以纯超临界从中直接提取出含量高于的高品质提取物厚补酚,可直接作药剂日用品的原料"。

2.提取方法2.1渗漉法香豆素成分是白芷的主要活性成分,经实验证明,欧前胡素是白芷香豆素的基础成分之一,因此,本实验采用欧前胡素作为对照品,于300 nm处测定白芷总香豆素含量,并以此作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佳工艺,控制制剂质量是可行的。

第七章香豆素(1)

第七章香豆素(1)

香豆素苷---溶于水、甲醇、乙醇,难溶于氯仿、 乙醚。
- 20--20 -
• 3.小分子游离香豆素具有的性质包括( ) • A.有香味 B.有挥发性 C.升华性 • D.能溶于乙醇 E.可溶于冷 水
- 21--21 -
第三节 理化性质
三.内酯性质和碱水解反应:
香豆素的α-吡喃酮环具有α,β-不饱和内酯性质,在稀碱液中会逐渐水解生成 顺邻羟桂皮酸的盐,而顺邻羟桂皮酸不易游离存在,其盐的水溶液经酸化即闭 环恢复成内酯。这个闭合过程极易发生,常用于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注意:碱液的浓度,不能长时间加热,防止内酯环的破坏。 香豆素如果和碱液长时间加热,水解产物顺邻羟桂皮酸衍生物则发生异构化, 转变成反邻羟桂皮酸的盐,再经酸化也不再发生内酯化闭环反应。
一般酚羟基数目越多,颜色越深
- 27--27 -
• 12.香豆素及其苷发生异羟肟酸铁反应的 条件为( ) • A.在酸性条件下 B.在碱性条件 下 C.先碱后酸 • D.先酸后碱 E.在中性条件下
- 28--28 -
• 2.重氮化试剂反应 • 酚羟基的邻位或者对位没有被取代能与重氮化试剂 反应生成红色或者紫红色的偶氮化合物。
>
O O MeO O O
>
HO O O
一般 香豆素
7-甲 氧基香豆素
7-羟香豆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26--26 -
第四节
化学检识
• (一)异羟肟酸铁反应: 碱性条件下,内酯开环,与盐酸羟胺中的羟基 缩合生成异羟肟酸,然后在酸性条件下与三价铁盐 络合而显红色。 + H 盐酸羟胺 OH • 香豆素 开环 缩合 异羟肟酸 Fe3+ 显红色 • (二)酚羟基反应: • 1 三氯化铁试剂反应 具酚羟基取代的香豆素类在水溶液中可与三 氯化铁试剂络合而产生不同的颜色(绿-蓝绿色)

简述碱溶酸沉法提取分离香豆素类成分的基本原理

简述碱溶酸沉法提取分离香豆素类成分的基本原理

简述碱溶酸沉法提取分离香豆素类成分的基本原理
碱溶酸沉法是一种常用的提取分离香豆素类成分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香豆素类成分的内酯结构,在碱性条件下开环,生成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的盐溶于水,在酸性条件下又闭环恢复为内酯环结构,从而实现香豆素类成分的分离和提取。

香豆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如抗氧化、抗炎、降血脂等。

由于香豆素类成分具有内酯结构,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因此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碱溶酸沉法、有机溶剂提取法等。

其中,碱溶酸沉法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提取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香豆素的提取分离。

碱溶酸沉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香豆素类成分的内酯结构,在碱性条件下开环,生成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的盐溶于水,在酸性条件下又闭环恢复为内酯环结构,从而实现香豆素类成分的分离和提取。

具体步骤如下:
1. 样品处理:将含有香豆素的植物样品进行粉碎、过筛等处理,使其颗粒度较小,以便于后续的提取操作。

2. 碱性条件下开环:将处理好的样品与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混合,使其在碱性条件下开环,生成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的盐。

3. 水相提取:将开环后的样品与水混合,使其中的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的盐溶于水,从而实现香豆素类成分的分离和提取。

4. 酸性条件下闭环:将提取液加入酸性溶液中,使其在酸性条件下闭环,恢复为内酯环结构,从而实现香豆素类成分的沉淀和分离。

5. 分离纯化:通过离心、过滤等方法,将分离出的香豆素类成分进行纯化,从而得到目标产物。

需要注意的是,在碱溶酸沉法的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时间等因素,避免香豆素类成分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提取效率和纯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香豆素的提取及生产工艺
作者:李莎莎拉生成
来源:《科学之友》2015年第07期
摘要:本文对香豆素的来源、总香豆素的提取方法和总香豆素的分离方法等进行了综述,简单介绍了香豆素的各种提取方法和各种分离方法,最后对香豆素的应用做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香豆素;提取分离方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S609 文献标识码:A
香豆素又称香豆精,是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的内酯,具有芳香甜味。

它的衍生物广泛分布于植物界。

它们约有1000种,是重要的天然化合物之一。

其中一部分是以苷类的形式而存在的,如香豆素、补骨脂素在植物体内是以邻羟基桂皮酸苷的形式存在的;又如香草木犀和樱桃叶中含有的香草木犀苷就是邻羟基桂皮酸的β-D-葡萄糖苷,它在酶的作用下,水解并环合成内酯,因而徐徐地散发着香气。

香豆素大多数来自高等植物,在豆科、兰科、芸香科、伞形花科、木犀科、茄科和菊科植物中比较多。

少数来自低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香豆素是植物药材的一种有效成分,常见于伞形花科的许多药材中,如白芷、前胡、蛇床子、茴香等,还存在于补骨脂、佛手、秦皮、续随子、枳实等许多植物药材中。

一、总香豆素的提取方法
1 简单香豆素的水蒸气蒸馏法
对于挥发性较强的香豆素类,可用水蒸气蒸馏法或压榨法从药材中提取挥发油;然后再以水蒸气蒸馏除去挥发油,再以有机溶剂结晶和重结晶,可得总香豆素。

2 总香豆素的浸出方法
浸出总香豆素要根据药材中的成分,香豆素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选择浸出溶剂。

在香豆素的提取生产中,可选用的溶剂有轻汽油、乙醚、苯、氯仿、乙醇、碱性水溶液。

(1)轻汽油浸出法。

对药材中的非香豆素性脂溶性物质含量较少的,而且香豆素的极性较小的,可用轻汽油加热浸出法。

例如,从白花前胡、白芷、蛇床子和独活中浸出呋喃香豆素,可用轻汽油浸出。

如果药材中含有较多的脂肪油,可先以冷氢汽油浸出脂肪油,再以热轻汽油进行逆流浸出香豆素。

(2)乙醚浸出法。

药材粉碎后用乙醚浸出,所得乙醚浸出液,如溶液太黏,加适当量乙醚稀释。

然后将乙醚浸出液置冷冻室中放置,观察有无结晶析出,如果有结晶量较多,加温并
追加乙醚使溶,在置冷冻室冷却,使结晶析出。

滤出结晶后的母液再浓缩,再冷却结晶,如此可再分批提出结晶,有可能获得不同的香豆素类。

(3)乙醚浸出物的水蒸气蒸馏法。

乙醚浸出液如析不出结晶,则将此溶液或将已析出结晶后的乙醚母液再回收乙醚浓缩,并充分挥发溶剂,进行水蒸气蒸馏,除去可能存在的精油。

残留液趁热时过滤,将热水滤液放冷,滤取析出的沉淀。

热水不溶部分经干燥,以石油醚数次温浸,将石油醚浸液浓缩放置,待析出的香豆素结晶,石油醚不溶物另外收集处理。

(4)混合溶剂浸出法。

许多香豆素在实验室中以乙醚浸出,如含呋喃香豆素和吡喃香豆素的白芷、独活、蛇床子等。

在香豆素的提取生产中用乙醚浸出成本较高,且沸点低、易燃、易爆,生产很不安全,所以最好不用乙醚。

不用乙醚需要采用极性与乙醚相近的溶剂,如氯仿或低极性溶剂的混合溶剂。

混合溶剂可用轻汽油、苯与乙醇的混合溶剂系统,比例可根据实验选择。

(5)乙醇浸出法。

对含有香豆素苷或极性较大的香豆素成分的中药材,需要用乙醇作浸出溶剂。

例如,从中药秦皮浸出秦皮香豆素等
(6)碱水浸出法。

中药粉末以0.5%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加热在50℃进行逆流浸出,浸出液冷却后加酸调pH到弱酸性,即可析出总香豆素。

如果不析出或不完全析出,可加食盐盐出。

3 总香豆素的分离方法
总香豆素的分离方法有结晶法、萃取法、碱酸处理法、分离法等。

(1)结晶法。

有一些游离总香豆素的分离方法比较简单,轻汽油或其他非极性有机溶剂浸出液浓缩液冷却后,可析出总香豆素的结晶。

以混合溶剂浸出含香豆素的中药材的浸出液,浓缩后如不出现结晶可回收全部溶剂后,转溶于石油醚并除去不溶物后,再析出总香豆素。

(2)粹取法。

在植物药材的轻汽油浸出液或其他非极性有机溶剂浸出液中,有时含有酸性物质,可用稀碳酸氢钠水溶液萃取除去。

如果被提取的香豆素含有羟基,可用稀氢氧化钠水溶液萃取,向萃取所得水溶液中加入酸调pH到弱酸性,可析出酚羟基香豆素。

以碱性水溶液作浸出溶剂,所得的香豆素碱水浸出液可加酸调pH到酸性,析出香豆素,再以非极性有机溶剂萃取,浓缩有机溶剂萃取液,可得总香豆素。

(3)碱酸处理法。

取不能析出总香豆素的有机溶剂浸出物,加稀氢氧化钠水溶液微微加热溶解,滤除水不溶物。

向滤液加稀酸调pH到弱酸性,析出总香豆素。

在使用这种方法精制时,要注意防止对碱敏感的物质受到破坏。

(4)分离法。

含有香豆素又含有有机酸的有机溶剂,先以稀碳酸氢钠水溶液萃取有机酸类成分,再以稀氢氧化钠水溶液萃取酚性成分。

氢氧化钠萃取液酸化析出物,可得羟基香豆素类。

有机溶液中的中性成分加氢氧化钾乙醇溶液在室温中进行皂化,皂化完成后,加水并在减
压下蒸去乙醇。

残渣以乙醚萃取,除去其中的不皂化物。

然后将碱液随后酸化,再以乙醚萃取。

所得乙醚萃取液再以冷的稀碱液除去皂化后生成的酸性成分,香豆素则留存在乙醚液中,浓缩乙醚后析出结晶。

如不直接析出结晶,再行真空蒸馏,分成几个馏分再待结晶。

二、香豆素的应用
1 抗菌作用
香豆素本身并无抗菌作用,在它的衍生物中,不少具有抗细菌和抗真菌作用。

2 抗凝血和止血作用
双香豆素的某些类似品,是临床上实用的一种抗凝血药物,用以防止血栓形成并消除血块。

3 中枢神经作用
香豆素的中枢神经作用以退热作用最强,并有安眠和镇静等抑制作用;而一般香豆素的安眠剂量与中毒剂量差距不大。

4 女性激素作用
自三叶豆草中提出的香豆拟雌内酯,有显著的女性激素作用。

参考文献
[1]倪根珊.药物分类及药物学概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
[2]林启涛.中草药成分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李莎莎(1993-),陕西宝鸡人,西北民族大学化工学院本科生,2012级制药工程专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