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畜禽传染病、寄生虫

合集下载

动物会传播哪些传染病

动物会传播哪些传染病

动物会传播哪些传染病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

所以在我们生活中,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些,尤其是我们喜欢养宠物的朋友们,也一定要注意,避免发生这样的事情。

不知道生活中喜欢养宠物的朋友们是不是特别了解这些,比如说动物会传播哪些传染病,大家有一定的了解吗?来和大家一起看看动物园动物常见传染病有哪些,让大家对这方面的知识可以多一些了解。

鼠主要传播流行性出血热、鼠疫、钩端螺旋体病等狗传染的有:1、狂犬病:致命.2、落基山斑疹热:被感染者出现高烧、感到寒冷、肌肉疼痛和头疼,并在手腕、踝部、手心和体干部位出现皮疹.3、莱姆关节炎:被感染者出现头疼、发烧以及关节和肌肉疼痛.4、犬绦虫:发病时肛门周围发痒,隐隐约约地腹疼以及腹泻.5、癣菌病:儿童最易感染,皮癣通常为干燥鳞状的环形感染面,中心明晰,周围的边界粗糙发红.6、金钱癣:人感染后可导致脚癣之类的疾病.7、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经蚊子吸血再叮咬传染给人,多夏秋季发生.发病时有高烧、头痛、呕吐、嗜睡、抽风或昏迷,病死率较高.没有资料说明狗的肝病会传染给人.宠物狗应如何防疫据了解,宠物狗要预防犬瘟、病毒性肠炎、冠状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和副流行性感冒,须于6-8周龄、12-14周龄和16-18周龄各接种一次疫苗,以后每年一次.对常见的寄生虫,如蛔虫、钩虫、绦虫等,由于犬只先天感染率很高,一般出生后25天开始驱虫,以后每月一次,8月龄后每季度驱虫一次.猫传染的有弓形虫病和狂犬病是最常见的与猫的传播有关联!有些人可能会对毛过敏!也有些人皮肤比较娇嫩,会出现和动物接触后,起些小包包,发痒!擦些止痒的药膏很快就没事了!其实,现在家里养的猫狗,比野外的那些干净了很多!只要疫苗按时注射,摸过猫狗及时洗手~~没什么大碍的!所以大家只要稍加注意,也是没什么大碍的,好了,。

牦牛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牦牛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牦牛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李晓毅(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畜牧工作站,甘肃碌曲747200)摘要:牦牛在很多区域的畜牧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

但作为高原地区的动物,其生长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牦牛在养殖过程中极易引发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给当地的畜牧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所以,防治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成为牦牛养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

因其感染病因多样,且表现状况各不相同,除了要使用合理的药物治疗,还需要在日常养殖中做好预防工作,及时观察牦牛的生长动态,以此降低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发生的概率。

关键词:牦牛;传染病;寄生虫病;防治doi:10.19567/ki.1008-0414.7201.70.0550引言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是牦牛生长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病症,这不仅会影响牦牛的健康,还会给养殖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手段。

养殖者应充分考虑牦牛生长的独特地理环境,并了解各类型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表现,以在日常工作中做好检疫工作。

除此之外,应吸取专业的养殖经验,若发生相关病情,能及时做好隔离及药物治疗等专业的干预措施,以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分析牦牛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影响状况,同时提岀具体预防的措施。

1牦牛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影响从生长条件来看,牦牛处于高原环境中,具有干燥、缺氧、寒冷等独特的气候表现。

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中生长,无论是牦牛的消化道还是呼吸道都很容易受到感染而引发各种疾病。

首先,在常见的传染病中,口蹄疫、病毒性腹泻、巴氏杆菌病等都是牦牛易于感染的类型。

不同的传染病所带来的表现具有差异性。

如口蹄疫有着很强的传染性,它不仅传播途径多,且会在多种动物中传播,也会对其他的畜禽形成危害⑴。

若牦牛感染口蹄疫,会岀现水泡、溃烂等状况,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的损失,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

其次,牦牛多在露天环境下生存,高原环境复杂,其中大量的草场上会有寄生虫的虫卵依附,牦牛将寄生虫进食到体内,因此,牦牛感染寄生虫病的概率很高[2]o肠胃道线虫、皮蝇蛆、焦虫等都是经常岀现的寄生虫病种类。

家畜传染病与寄生虫学复习资料

家畜传染病与寄生虫学复习资料

(2791专)家畜传染病与寄生虫学复习资料家畜传染病学部分1、典型感染:在感染过程中表现出该病的特征性临诊症状者2、良性感染:不引起病畜大批死亡的感染过程3、显性感染:依据感染后所出现症状的严重程度,将出现该病所有的明显的临床症状的感染4、隐性感染在感染后无任何临诊症状而呈隐蔽经过的称为隐性感染5、混合感染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微生物同时参与的感染,称为混合感染。

6、持续感染动物长期持续的感染状态7、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变化称为感染。

8、散发性:传染病无规律性随机发生,局部地区病例零星地散在出现,各病例在发病时间与地点上无明显的关系9、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并进行繁殖时起,直到疾病的最初临诊症状开始出现为止,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10、前驱期:从出现疾病的最初症状开始,到传染病的特征症状刚一出现为止这段时间11、疫病的预防:采取各种措施将疫病排除于一个未受感染的动物群体以外。

12、水平传播: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13、垂直传播:从亲代到子代之间的纵向传播形式称为14、免疫接种:用人工方法将有效引入动物体内使其产生特异免疫力,由易感变为不易感的一种疫病预防措施,15、病原携带者: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的动物16、疫源地:这种有传染源及其排出病原体存在的地区称为17、传染源有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

18、传播途径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的方式在侵入其他易感动物体内所经历的路径称为传播途径。

19、易感动物指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容易受感染的动物。

20、检疫是指利用各种诊断和检测方法对动物及其相关产品和物品进行疫病、病原体或抗体检查。

21、隔离将不同健康状态的动物严格分离、隔开、完全、彻底切断其间的来往接触,以防疫病的传播、蔓延为隔离。

22、预防接种为了防患于未然,在平时有计划地给健康动物进行的免疫接种,称为预防接种。

人畜共患病-寄生虫

人畜共患病-寄生虫
5:肉毒素梭菌中毒症。是动物或者人因食入含有肉毒素梭菌毒素的饲料或者食物而引发的一种中毒性传染病。特征:以运动神经中枢麻痹和延脑麻痹为主要特征。
6:大肠杆菌病。有致病性大肠杆菌所致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病型复杂多样,或引起腹泻,或引起败血症,或为各器官的局部感染,或表现为中毒症状。
7: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动物和人多种疾病的总称。特征:主要为败血症和肠炎。
8: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的一种败血症传染病。特征:急性病例呈败血症和出血性变化,也称为:出血性败血症。
9: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疾病。特征: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导致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
10: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所致的多种畜禽、野生动物及人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特征:在多种组织器官形成肉芽肿、干酪样坏死和钙化结节病变。
18:衣原体病。又称鹦鹉热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各种畜禽和人类共患的传染病。禽衣原体病为全身感染,人感染成流感样或者肺炎症状。
19:痘病。是由痘病毒引起的各种畜禽和人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特征:皮肤和粘膜上发生特殊的丘疹和疱疹。
20: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病。特征:口腔黏膜、蹄部和**皮肤发生水泡和烂斑。
3: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在厌氧条件下产生大量外毒素,侵害神经组织所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特征:表现为局部或者全身肌肉呈持续性强直和阵发性痉挛。动物应激性增高,多死于窒息及全身性衰竭、病死率很高。
4: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梭菌引起的各种畜禽和野生动物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特征:皮肤、皮下组织‘、消化道粘膜和蹄部发生坏死,有时在内脏形成转移性坏死。

屠宰畜禽常见寄生虫病的检验与处理

屠宰畜禽常见寄生虫病的检验与处理
宰前检疫
牛囊尾蚴感染后一般不出现临诊症状
宰后检疫
主要检验部位为咬肌、舌肌、深腰肌和 膈肌。有稍大、半透明灰白色结节,基 本可鉴定。(由于其寄生密度小,故应 多检几个部位)
三、旋毛虫病
旋毛虫病是由旋毛形线虫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 寄生虫病。寄生广泛,多种动物均可感染,肉用动物中 主要感染猪和狗,对人危害大,可致人死亡。 包囊 0.1mm,肉眼少能看到,必须镜检。患病轻者常无明显 症状,重者初期食欲减退,呕吐,腹泻,以后幼虫移行 时可引起肌炎,病畜出现肌肉疼痛,麻痹,运动障碍,
五、棘球蚴病
棘球蚴病也称包虫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的中绦 期—棘球蚴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以宿主被寄生 器官的萎缩并引起相应的症状为特征。家畜中牛、羊、猪 和骆驼均可感染,以牛和绵羊受害最重。人受感染后棘球 蚴常寄生于肝脏和肺脏,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
(一)宰前检疫
轻度感染或初期感染都无症状。绵羊对本病最易感,严 重感染时肥育不良,被毛逆立,易脱毛。肺部受累则连续咳 嗽,卧地不能起立。牛肝脏受累时,营养失调,反刍无力, 常臌气,体瘦衰弱,肺脏受累则咳嗽。 诊断本病有多种血清学方法,最简便的方法是Casoni皮 内试验,但容易有假阳性或假阴性出现。间接血凝试验和 ELISA有较高检出率。
(二)宰后检验
棘球蚴主要寄生在肝脏,其次是肺脏。肝、肺等受害脏 器体积增大,表面凹凸不平,可在该处找到棘球蚴;有时也 可在脾、肾、脑、皮下、肌肉、骨、脊椎管等器官发现棘球 蚴。切开棘球蚴可有液体流出,将液体沉淀,用肉眼或在解 剖镜下可看到许多生发囊与原头蚴(即包囊砂);有时肉眼也 能见到液体中的子囊甚至孙囊。偶然还可见到钙化的棘球蚴 或化脓灶。
(三)卫生处理
患严重棘球蚴病的器官,整个化制或销毁; 轻者将 患部化制或销毁,其他部分不受限制出厂(场)。 在肌肉组织中发现有棘球蚴时,患部化制或销毁, 其他部分不受限制出厂(场)。

畜禽疾病防治学(兽医学)

畜禽疾病防治学(兽医学)

畜禽疾病防治学(兽医学)绪言兽医学概念: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诊断和防治的学科。

内容:专业基础理论:病理、药理、诊断临床兽医学: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病、外科病、产科病、卫生检疫第一章病理学基础一、病理学——研究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从而探讨患病动物的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分为:病理生理学和病理解剖学(病理剖检:切片—猪禽临床诊断重要手段)。

二、地位: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病理学诊断在医学诊断中是最具有权威性的一级诊断。

三、共同任务:研究疾病的本质四、研究方法(一)病理解剖学:①尸体解剖及病理组织切片观察②活体组织检查③细胞学检查:病变部位表面脱落的细胞进行检查④其他:动物实验、组织细胞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二)病理生理学:①临床观察②动物实验③分子生物学实验。

1.大体观察:肉眼观察;显微镜观察(组织学观察:组织切片—染色,细胞学观察,细胞涂片—染色);组织学和细胞化学观察:化学试剂+组织/细胞反应。

如包虫病(羊),脾出血性梗死(猪瘟),肺肉样病变(胰虾肉样病变),猪气喘病(料肉比升高),狂犬病(内基氏小体)2.病理剖检①了解病史②所有病变资料,详细记录(影视)③解剖程序,细节④初诊结果,提出治疗方案(疑似…×,准确…√)⑤3-7d 结论如气喘病(支原体)猪尸体剖检:①程序:体表检查(皮肤,口鼻眼,关节,蹄补)—消毒—记录—剥皮②顺序:皮肤(皮下淋巴结),腹腔,胸腔,口腔,肠道,脑③各取材1×2×1cm3④主要特征:肺气肿,实变(灰红色,硬)⑤初步诊断⑥切片检查肺:气肿,水肿,炎症,出血,淤血,粘连,化脓,实变第二章药物学基础一.药物和毒物的定义药物: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和毒物很难区分来源:天然、合成、生物技术药物二.药物的作用1.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兴奋性、新陈代谢,形态学,反应性改变。

2.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①局部作用:药物在吸收前对局部的作用,如局部麻醉药。

常见的鸡传染病(二)

常见的鸡传染病(二)

常见的鸡传染病(二)引言概述:鸡传染病是鸡群中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鸡的健康和养殖效益。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鸡传染病(二),包括疫病、寄生虫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

正文内容:一、疫病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症状和防控措施2. 鸡重组新城疫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4. 鸡传染性菜花病的临床表现和防治方法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区别与防控策略二、寄生虫病1. 鸡蛔虫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2. 鸡薄壳蜂巢虫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3. 鸡红痢疾病的传染途径和检测方法4. 鸡蚊志贞虫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5. 鸡粪肠棘球蚴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三、呼吸道疾病1. 鸡传染性鼻炎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2. 鸡支原体感染的检测方法和防控措施3. 鸡传染性伏罗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4. 鸡传染性鸦片瘤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5. 鸡细菌性腹泻的症状和治疗措施四、消化道疾病1. 鸡传染性艰难病的病理变化和防控策略2. 鸡珠虫病的传染途径和防治方法3. 鸡轮型冠状病毒病的临床表现和防控措施4. 鸡草虫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5. 鸡福鼎病的病理变化和预防措施五、神经系统疾病1. 鸡脑炎症的症状和诊断方法2. 鸡传染性尤文氏脑炎的病理变化和治疗措施3. 鸡玛立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4. 鸡传染性全身炎的病理变化和防控措施5. 鸡新城疫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总结:常见的鸡传染病(二)包括疫病、寄生虫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

及时诊断和有效的防控措施是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的关键。

饲养户应定期检查鸡群健康状况,并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以确保鸡的健康和饲养效益。

畜禽常见病防治知识

畜禽常见病防治知识

畜禽常见病防治知识一、畜禽传染病流行规律及防制措施1.基本概念(1)什么是动物疫病?我国对动物疫病采取什么防控方针?动物疫病包括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我国对动物疫病采取“预防为主”的防控方针。

(2)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有什么特点?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症状,并具有传染性的动物疾病,称为动物传染病。

传染病具有以下特点:①有病原体,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由病原微生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引起的;②有传染性和流行性;③有免疫性,被感染的动物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④可以预防,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改善饲养环境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3.传染病病程发展有什么规律?动物传染病病程大多数情况下经过以下四个阶段,即潜伏期、前驱期、明显(发病)期和转归期(恢复期)。

4.什么是传染源?传染源是指机体内有病原体寄居、生长、繁殖,并能向体外排出的动物。

具体说传染源就是受感染的动物,包括患病动物和带菌(毒)动物。

5.什么是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经过一定方式,侵入另一个易感动物所经过的途径。

传播方式是指动物传染病病原体更换宿主的方法,通常分为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类。

6.什么是易感动物?对某种传染病具有感染性的动物称为易感动物。

7.防治传染病应抓好以下三个环节:一是传染源;二是传播途径;三是易感动物。

8.什么叫人畜共患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是指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人和动物的疾病。

农业部公布的主要人畜共患病包括:牛海绵状脑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炭疽、布鲁氏菌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沙门氏菌病、牛结核病、日本血吸虫病、猪乙型脑炎、猪Ⅱ型链球菌病、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马鼻疽、野兔热、大肠杆菌病(O157:H7)、李氏杆菌病、类鼻疽、放线菌病、肝片吸虫病、丝虫病、Q热、禽结核病、利什曼病。

9.什么是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是给动物接种疫苗或免疫血清,使动物机体自身产生或被动获得对某一病原微生物特异性抵抗力的一种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一、口蹄疫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 FMD)是由口蹄疫病 毒引起的以偶蹄动物为主的急 性、热性、高度传染性(接触性) 疫病。
最易感染的动物是:黄牛、水 牛、猪、骆驼、羊、鹿等,黄 羊、麝、野猪、野牛等野生动 物也易感染此病。
本病以牛最易感,羊的感染率低 。
症状:突发高热、可视黏膜发绀( [g àn]:红青,微带红的黑色)、天然 孔出血、尸僵不全、血凝不良呈煤 焦油状、脾脏明显肿大、皮下和浆 膜下结缔组织出血性浸润。
炭疽病以皮肤型多见,病症为身体 外露部位出现小丘疹,继之形成水 泡,破溃及坏死,最后形成黑色焦 痂。同时可有全身不适、发热、头 痛、呕吐等症状,可并发脑脊髓膜 炎及败血症。
自然条件下,牛、马、羊是易感染 动物,多表现为败血性,猪的敏感 性较低,人也具有感染性。
炭疽的传染源
主要来自患病家畜 通过排泄物(粪、尿)、唾液等;病
死畜尸体处理不当,导致病菌大量传 播于周围环境,污染土壤、水源及牧 草。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图片的分布
膝关节周围滑炭膜疽囊的的症分状布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与动物及畜产品 接触较多的人员 ,可通过皮肤伤 口感染皮型炭疽 ,表现为皮肤坏 死;
吸入炭疽芽孢杆 菌,可感染肺型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脾脏肿 大
膝关节周围动滑物膜炭囊疽病的症分表布现
最急性型
羊炭疽对为最急性型,其特征表 现为突然站立不稳,全身痉挛, 迅速倒地高热,呼吸困难,天然孔 出血,血凝不全迅速死亡。
5.紧急防制可用口蹄疫灭活疫苗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膝关节周围滑口膜蹄囊疫的的处分理布
膝关节周围滑口膜蹄囊疫的的防分治布
1.强防疫,防止疾病的传入,控 制污染地区。
2.发生本病后,患畜全部淘汰, 采取隔离封锁措施,彻底消毒。
3.场周围地区发生本病,本场猪 只应进行疫苗免疫接种。常发地 区按期进行免疫。
4.畜时,用清水或加醋的水洗伤 口,或用0.1%的高锰酸钾清洗, 再涂布1%紫药水或5%碘甘油。 并可配合强心、补液和抗生素治 疗。
猪蹄部继发感染可出现化脓性
膝关节周围滑口膜蹄囊疫的的诊分断布
根据病的特点,临床症状、病 理变化、流行病学可作出初步 诊断。
但要确诊,区别于水泡病、水 泡疹、水泡性口炎必须进行实 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 必须取病料做病毒 分离,或取水疱液、病愈动物 血液进行补体结合试验、血清 综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琼
严重的蹄壳脱落,出现跛[bǒ]行 初生仔猪和哺乳仔猪常呈急性肠炎
和心肌炎而突然死亡,病死率可达
膝关节周围口滑蹄膜疫囊的病的理分变布化
除口腔、蹄部的水泡和烂斑外 ,在咽喉、气管、支气管和前 胃粘膜有时发生圆形烂斑和溃 疡,上盖有黑棕色痂块。
真胃和大小肠粘膜可见出血性 炎症。
心包膜有弥漫性及点性出血, 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 点或条文,称为“虎斑心”。
局限型炭疽
猪多为局部炭疽,很少有临床症状, 主要为咽型炭疽。咽喉部和附近淋巴 结肿胀,肠型炭疽常伴有消化道失常 的症状,便秘或腹泻,轻者可恢复,
膝关节周围滑炭膜疽囊临的床症分状布
1.皮肤炭疽 通常发生于面部、颈部、手部或肩部
等露出部位。 初起为红色的小丘疹,很快变成水疱
,疱内含有清亮的或带血的浆液,周 围组织显著肿胀及浸润,不久,水疱 化脓及自然破溃,流出浆液或脓液。 病变中心发生坏死并结成坚硬的黑色 干痂,在痂的四周皮肤发红肿胀,其 上有小水疱和脓疱。患部附近的淋巴 结肿大且常化脓。 大部分病人症状较轻,坏死的皮肤组 织脱落后形成溃疡,终于发生瘢痕而 愈。
2、对车间、病畜停留过的场地 、圈栏彻底消毒;
3、病畜的粪便、肠内容物、污 物污水,经消毒后方可运出或 排出;
4、所有设备、工具、工作人员 衣物,必须彻底消毒。
膝关节周围二、滑炭膜疽囊(的An分thr布ax)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Bacillus authracis)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 、败血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第五章 常见畜禽传染病、 寄生虫 病的鉴定与处理
第一节 主要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及其 处理 第二节 主要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及 其处理 第三节 家禽常见疾病的鉴定与处理
膝关第节一节周主围要滑人膜畜囊共理的患的分传布染病及其处
人畜共患病:是 指人类与畜禽之 间能够相互感染 和传播的疾病和 寄生虫病。
口蹄疫、炭疽 、狂犬病、牛 海绵状脑病(
膝关节周围滑口膜蹄囊疫的病分原布
膝关节周围口滑蹄膜疫囊的的传分染布源
世界动物卫生组 织(OIE)将其列 为必须报告的动 物传染病,我国 规定为一类动物 疫病。
传染源主要为潜 伏期感染、临床
膝关节周围口滑蹄膜疫囊的的临床分症布状
动物病初体温升高,食欲减少,精 神不振
随病程的发展,在蹄冠、蹄踵、蹄 叉、口腔的唇、齿龈、舌面、口、 乳房的乳头等部位出现一个、几个 或更多的米粒大小的水泡,并可融 合成更大的水泡,水泡破裂后形成 鲜红色的烂办,干燥后形成黄色痂 皮。
宰前确诊为口蹄疫的病畜,必 须立即扑杀后销毁
同群屠畜用密闭运输工具运到 指定地点,用不放血扑杀后销 毁
宰后确诊者,逐个尸体、胴体 、内脏及所有副产品必须销毁 ;同批产品、副产品全部销毁 。
膝关节周围滑膜卫囊生措的施分布
1、封锁厂区,停止调入、调出 屠畜,上报疫情,将病料放在 严格密闭容器中送往检验机构 坚定;
急性型
牛炭疽多呈急性型,多数病牛精 神不振,少数病牛兴奋不安,但 很快转为高度沉郁,患畜体温升 高,食欲废绝,行走蹒跚,肌肉 震颤,呼吸高度困难,可视黏膜
膝关节周围动滑物膜炭囊疽病的症分表布现
亚急性型
症状与急性型相似但病程较长(215d),病情亦较缓和,牛马可在颈 胸、腹下、咽喉、外阴等处皮下发生 界限明显的局灶性、炎性水肿,触诊 如面团,开始热痛,不久则变冷无痛 ,甚至软化、龟裂、渗出带黄色液体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