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

合集下载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知识结构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一)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2.主要原因3.直接原因 (二)概况 1.起义发生(1)时间(2)地点(3)领导人(4)国号(5)起义军 2.起义发展——永安封王 3.太平运动的高峰(1)(2)(3)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 (一)天京事变1.时间 2.原因(1)根本原因(2)直接原因
(一)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2.主要原因: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 锐。 3.直接原因:洪秀全在科举的道路上屡屡失败,创拜上帝会。 (二)概况 1.起义发生
(1)时间:1851年1月11日 (2)地点: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3)领导人:洪秀全(天王)
(二)意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 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思考:与历代农民运动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1)背景新: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2)指导思想新:借助西方基督教思想。 (3)面对的敌对力量新:封建地主阶级和美国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思考题
一.单选题
时空观念: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时空特征。 史料实证:运用课文提供的史料、图片并搜集资料,探究太平天国运动的 史实。 历史解释:通过史料、图片,理解太平天国运动,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 主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认识到关注民生的重要意义,树立社 会主义核心价观的理念。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4.影响: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天平天国由盛转衰。 (二)挽救危局措施 1.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2.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取得浦口、三河大捷。 3.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编》,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没能实现。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及意义
性质: 太平天国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

最大、人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次农民战争。 意义: 1.太平天国揭开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并且提出了中 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2、太平天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太平天国颁布天朝 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太平天国革命沉重地冲 击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 了民族资本近代工业的出现。 3、太平天国深远的影响和激动人心的革命精神,在中国近 代史上起了伟大的推动历史前进的带头的作用。 4、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 6、具有世界意义,打击了西方殖民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 解放运动
发展历程
► 前期发展 ►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在广东花县首创“拜上
帝教”。 ► 1847年,洪秀全和洪仁玕到广州跟随美国美南浸信 会传教士罗孝全学习《圣经》 。 ► 1849年,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 开结为异姓兄弟,并称东、西、南、北、翼五王。
►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生日,拜上帝会众万人在
金田村“恭祝万寿”起义,是为金田起义。洪秀全 称天王,建立“太平天国”。
北伐西征
•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并定都
• • •
在此,随即展开北伐及西征。 1853年5月洪秀全派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率 2万多太平军将士北伐。北伐军因孤军深入,后援 不继,最终在1855年全军覆没。 1853年秋,翼王石达开奉命出镇安庆,节制西征。 1854年西征军在湖南遭遇新建立的湘军抵抗,湘 军反攻至九江附近。

重要人物简介
洪秀全(1814年1月11日—1864年6月1日), 太平天国创建者及思想指导者,称“天王”, 原名仁坤。广东花县人。道光年间屡应科举 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 创立拜上帝会,主张建 立远古“天下为公” 的盛世。 杨秀清(1821年或1823年-1856年),原 名嗣龙,广西桂平人,太平天国重要领袖之 一,被天王洪秀全封为东王,称九千岁,后 在1856年的“天京事变”中被杀。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4)《资政新篇》继承了《天朝田亩制度》反封建的一面,弥 补了《天朝田亩制度》在社会改革方面的空想性和落后性。
(√ )
三、历史作用 清朝统治 1.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__________
的政治基础 _____________。
天朝田亩制度 2.颁布的《_____________》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 3.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 《资政新篇》 案——______________,是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 理的智慧结晶。
3.《天朝田亩制度》的四种特性。
(1)革命性:①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这是对封建制 度的彻底否定。②从各方面冲击了封建礼教和纲纪。
(2)空想性:①平分土地在当时社会无法实现,只能是小生产
者的一种迫切愿望。②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国库制度违背了小 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无法实现。③社会关系上的人人平等,随 着太平天国政权逐步封建化和等级制度的建立,也成为泡影。 (3)落后性:它把封建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主张 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4)封建性:规定了天王的高度集权、官员的世袭制等,都表 现出封建的等级关系。
【知识点拨】 1.理解“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音”。
(1)太平天国运动是长期以来不断激化的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
刺激下的总爆发。 (2)鸦片战争的军费和战后赔款及随之出现的外国经济侵略,
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灾难,阶级矛盾激化。
(3)鸦片战争后西方基督教传播加快,为农民利用、改造,成 为反对武装起义的新的思想工具。 (4)它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勇敢地抗击中外反 动势力。
②环境紧张,无暇顾及,太平天国后期,军事斗争形势异常紧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1.洪秀全,广东读书人 3.他将基督教和当时国情相结合 4.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二.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过程 (一)起义开始——金田起义
时间: 1851.1.11
领导人: 洪秀全
起义地点: 广西桂平金田村
建号: 太平天国
金田起义(1851)
金田起义浮雕
二.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过程
(二)政权初建——永安建制
北伐失败,全军覆没;西征取 得重大胜利
影响:
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二.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过程
(五)天京事变——影响: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1856年

洪秀全相貌复原图
1逼
5
密处 疑
诏 死4



2杀
3责
6走



翼王石达开
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
二.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过程 政治上 (六)重建领导集团—— 干王新政
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冲入城内,天京陷落。
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的失败。
根据材料,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为何失败?
材料一 :占领南京后,太平军应一鼓作气地攻下北京,这样就有可能
推翻清朝。可是林凤祥率主领观之北原伐因军:并非①太战平略军上主力的,失而误是一;支孤军
深入敌境、自取灭亡的偏师。——徐中约主编:《中国近代史》
军事上
洪秀全任洪仁玕为干王, 总理朝政。
洪仁玕 先进的中国人
(1822-1864) 最早在中国提 出的发展资本 主义的方案
提拔青年将领
先后取得浦口 三河大捷,但 未能从根本上 改变军事上的 英王陈玉成 不利局面。 忠王李秀成
没有反映农 民对土地的

太平天国运动ppt课件

太平天国运动ppt课件

兵力悬殊与装备落后
03
太平天国在兵力上与清军存在巨大差距,且装备相对落后,这
使得其在军事上处于劣势。
社会与经济的落后性
社会结构僵化
太平天国所建立的社会结构过于僵化,未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导致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经济政策失误
太平天国的经济政策未能有效地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也未能有 效地发展生产和改善民生。
局限性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太平天国运动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导致其政治和军事策略 存在缺陷。
内部纷争与腐败
太平天国内部存在权力斗争和腐败现象,削弱了其组织和 战斗力。
未能实现现代化转型
太平天国未能实现现代化转型,未能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 。
对后世启示
01
重视人民力量
太平天国运动表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重视人民的力量。
人口减少
战争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尤其是无辜平民,据估计死亡人数达到数百 万。
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加速清政府衰落
太平天国运动削弱了清政府的实力,加速了其衰 落和灭亡。
推动民族觉醒
太平天国运动引发了民族觉醒,促进了中国民族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促进革命力量团结
太平天国运动促使各派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共同 对抗清政府。
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改变列强对华政策
太平天国运动后,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得到扩大,对中国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推动国际工人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的规模和影响促使国际社会关注工人阶级的权益,推 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
太平天国运动作为19世纪中叶的重要历史事件,对世界历史进程 产生了影响。
06

抗击清军

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

国学大师钱穆说:“由今看来,大家同情太平 天国,认为是一个民族革命,但实际也不尽然。 至少他们太不懂政治,他们占了南京十多年, 几乎没有丝毫制度上的建树。”“他们国号太 平天国,早可预示他们的失败。这样一个国名, 便太违背了历史传统。正因为这一个集团里, 太没有读书人。” 1862年2月8日,洪秀全的宗教教师罗孝全在 《 华北捷报 》上发表声明,说:“我相信他 ( 洪秀全)是个疯子,完全无法使一个杂乱不 堪的政府正常运转。他同他的那些态度冷漠的 王亦无法组织一个政府,无法与人民同享利益, 甚至无法与旧的帝国政府相比。”
传统观点:具有进步意 义的革命运动 1、太平天国起兵是反 压迫 2、太平天国不是邪教 3、太平天国反帝国主 义 4、太平天国强烈撼动 了清政府
新观点:思想家眼中的 浩劫 1、反封建?为何领导 人中有客家地主? 2、求平等?为何民众 被压榨更胜从前? 3、反侵略?为何仍然 承认不平等条约? 4、撼清朝?为何满清 政权仍延命60年?
失败主观原因: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 平天国的领导人无法摆脱封建特权思想,不 能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客观原因;反动势力强大,中外反动势力联合 绞杀; 启示:旧式农民阶级缺乏先进理论指导,承 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穿越历史:假如以现代农民去领导太平天国 运动,结果会改变吗?为什么?
打击了西方列强,客观上阻止了中国迅速殖 民地化
材料二 ……自唐虞三代以来,历世圣人扶 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 卑,秩序如冠履不可倒置。……举中国数千 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蔼尽。……。 ──引自曾国藩《讨粤匪檄》 扫荡了清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 动摇了清朝统治基础
材料三 范文澜说:太平革命最大的意义,就 在于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 民族、男女四大平等的革命运动,自从太平 天国革命揭开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序 幕。 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先声。

历史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历史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1.绝对平均主义,无法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2.缺乏实行的条件
3.固守小农经济,落后于世界潮流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一)前期 (二)转折: 天京变乱
天王府模型
阅读图片,请分析一下太平天国为什么会发生天京事变?
天京变乱 ①逼

④杀 ⑥走 杨 韦 石 ②杀 ③责 ⑤疑
1.原因:
①直接原因: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 ②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个体的小生产 者,不代表先进生产力).
规定均分土地但每家每户单独进行生产,所有收成留足 口粮后,其余归国库。婚丧嫁娶都由国库出资。
①内容: 土地分配:a.原则: b.方法: 产品分配:a.原则: b.方法: ②目的 :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③评价: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 多分,人寡则寡分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规定均分土地但每家每户单独进行生产,所有收成留足 口粮后,其余归国库。婚丧嫁娶都由国库出资。
(四)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 失败的原因 (1)客观方面: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主观方面: 战略上的失误:偏师北伐,犯兵家大忌。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局限性的表现: I. 用迷信思想宣传和组织群众 II.提不出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III.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 利,内讧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联系 ⑴《资政新篇》继承了《天朝田亩制度》反封 建的一面。 ⑵《资政新篇》弥补了《天朝田亩制度》改造 社会方案上落后与空想的不足。 ⑶两者在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方面的主张 是相反的、矛盾的。
(三)后期斗争:
1.提拔将领:陈、李、洪 2.改革内政:1859年《资政新篇》 3.东征:1860年 将领:陈玉成、李秀成 路线:天京以东:上海 失败原因:英法联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

第三讲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三讲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三讲 倒海翻江卷巨澜 农民起义开新篇 ——农民阶级的救国
路太平天国运动
主要内容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落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落
1851-1864年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兴 外部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 民带来新的灾难;(民族矛盾) 起 的 根本 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 致阶级矛盾的激化;(阶级矛盾) 原 因 直接 自然灾害严重,宗教宣传引发的 文化冲突和土客矛盾 ; 时代背景: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与亚洲 革命风暴。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也冲击了控制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 柱。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二)怎样评价“太平天国”历史事件?
民国以前,基本上是否定。清廷称其为“发匪”、 “长毛贼”; 民国以后的知识界,大都沿用旧说; 可在解放区,特别是新中国诞生以后,上下又一致 认为那是一次“伟大的革命”,在阶级斗争史观指 导下,出现了评价过高,歌颂过烈的倾向;——神 化 近年来,由于思想进一步解放,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全盘否定太平天国、替曾国藩翻案的观点被炒得沸 沸扬扬。——鬼化 见仁见智,肯定和否定的意见都有。

商人以有财有势成为第二号高危职业
商人出身8人:
唐末农民起义:黄巢(盐商)
北宋王小波李顺起义:王小波、李顺(茶
贩) 北宋方腊起义:方腊(漆园主) 南宋钟相杨么起义:钟相(小商人) 元末农民起义:徐寿辉(布商)、张士诚 (盐商) 明末农民起义:高迎祥(马贩子)
2、亏得湘人曾国藩
改革家、人格完善的士大夫、传统文化理想的化 身 能臣、忠臣、福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永富 实习学校 丁沟中学 试教班级 原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 第 节 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课题 教学课题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 课程 性。 标准 : 【知识与能力】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津、北伐、 西征、东征、天京事变、洪秀全等。 2、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体会二者的制度设计,培 养阅读历史文献并运用已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分析和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战争的区别,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在中 国社会进入新的阶段时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 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和影像资料,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再 现太平天国时期斗争规模宏大的场景,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 史事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通过对 课堂知识的学习和史料的解读,理解生产方式的狭隘造成眼界狭隘,眼界 的狭隘造成思想的狭隘。 2、 通过学生小组交流和合作,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和重要性。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新课讲授
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 了两个后果:因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 材料二: 材料二 :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 1843—1850 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 70 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生:封建地主阶级和人民大众之间矛盾激化是主要原因。 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 师: 逐步破坏了沿海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传统手工业。鸦片输入年年激增。由 它所引起的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等问题,比战前更严重。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 和赔款,借端进行搜刮,使劳动人民负担更加沉重。地主、官僚、贵族也加剧 了土地的兼并。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二)洪秀全组织、发动起义的准备工作 师:时势造英雄,正当社会阶级矛盾愈演愈烈之际,一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 农民战争爆发的时机日渐成熟,那么谁是这场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为此他做了 那些准备? 很简单,大家都知道洪秀全是这场运动的领导者。洪秀全是广东花县官禄 村人,原是本村的塾师,从 1828 年起屡试秀才不中,遂弃科举。1843 年从《劝 世良言》中汲取西方基督教教义创立拜上帝教,后与冯云山等在广州附近以及 广西传教。1845 年,写出了《原道救世歌》 《原道醒世训》 《原道觉世训》等, 号召人民信仰皇上帝,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世界, 奠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论基础。 后来在传教过程中先后吸收杨秀清、 萧朝贵、 韦昌辉、石达开、秦日刚等领导骨干。理论基础和组织基础初步建立后,经过 策划,洪秀全等决定在金田起义。讲到这儿,我们刚才讲的太平天国兴起的原 因中还应加上洪秀全的组织宣传这一因素。 (三)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师:1851 年 1 月 11 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率众起义,起义军称“太 平军”,建国号“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就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标志。起 义后不久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称“天王”。接着太平军一路北上,攻占永安后, 洪秀全分封诸王,大家看教材诸王都是谁?各自权力如何? 生: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 翼王,并决定由东王节制诸王。 师:对。分封诸王后,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的政权基础,史称“永安建制”。 对于太平天国运动中分封诸王大家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或者说你有什么看法? 结合以下材料分析。 材料: 材料: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 天国。” 生:略。 师:我们可以看到农民阶级的封建意识是非常浓厚的,他们虽是反封建的,但 缺乏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思想作指导,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对以后的革 命进程产生了不利影响。 好。我们接着来看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在永安建制之后,1852 年 4 月太平 军从永安突围北上进入湖南, 途中发布了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等重要文告, 太平军迅速壮大。次年,太平军攻克武汉三镇,声威大震。1853 年 3 月,太平 军占领南京,洪秀全宣布改南京为天京,定都天京,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革 命政权。我们简单小结一下,太平天国运动在 1851 年到 1853 年的斗争主要包
括这四个重要事件:1851 年金田起义——爆发的标志;永安建制,分封诸王— —初步奠定政权基础;1852-1853 年攻克武汉三镇——声威大震;1853 年春定 都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四)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 为巩固胜利成果以及扩大战果, 分兵进行了北伐、 师: 西征和东征 (天京突围) 三次战役。 大家看幻灯片上的形势示意图并阅读课本, 分析一下太平军北伐、西征、东征的目的是什么?战果又如何? 生:略。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大家看示意图,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清政府立 马在天京附近建立江北江南大营,对天京形成合围之势。太平军北伐由林凤翔 领导,一路北上,准备推翻清政府统治,分散清军兵力,减轻天京的军事压力。 但终因孤军深入,给养和武器供应不足,没有援军,军事指挥上的失误及气候 等方面的原因而失败。它深入到清朝统治中心地区,牵制了敌人的兵力,为太 平天国西征和东征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大家再往天京的西边看,这儿是长 江中上游地区,相当于天平天国的大后方,地理位置重要,夺取这块地方可有 效巩固天京大本营,最终西征也取得了胜利。天京的东面是富庶的江浙地区, 占领这儿既可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又可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东征军先后攻破 江北和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使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二、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 (一) 《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 数千年来, 身处封建剥削和压迫之下的农民到底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师: 是每一次农民革命都要提出的问题。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领导者们颁布了 《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农民基本纲领 , 和社会改革方案, 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该制度的主要内容, 大家可以从 “原 则”“办法”“目的”三方面来掌握,大家快速浏览课本,然后我请同学回答。 、 、 《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 师:大家看书, 生:土地分配问题和产品分配问题。 师:那么土地分配的原则和办法是什么?xxx 同学? ,方法是不论男女, 生:原则是“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 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师:产品分配的原则和办法又是什么呢?xxx 同学? 生: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 归国库。 师:通过这些原则和办法,他们想达到一个什么目标或者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 会呢? 生:他们试图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师:对。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平天国是想使每一个农民都能永保一 份平均财产,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这是太平天国设计的理想蓝图, 这一美好社会能否实现呢? (2)评价 师:下面大家跟随我来看这几个小问题,对《天朝田亩制度》有一个本质的认 识。
问题一:在封建社会最基本的土地制度是什么?最大特征是? 问题一 生: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土地是私有财产,地主占有广大土地。 问题二: 《天朝田亩制度》在土地分配方面提出的主张对该制度有何影响?它 问题二: 的积极意义在于? 生:主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农民阶级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 具有强烈的反封建色彩。 问题三: 问题三:中国历史上所爆发的农民起义举不胜举,与以往历次农民起义所提出 的口号相比, 《天朝田亩制度》意义在于? 生:是几千年农民反封思想结晶;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 也是使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中国历代农民战争最高峰的重要标志之一。 《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鲜明的反封建革 师:从这里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命性,即进步性。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 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看问题四。 问题四: 《天朝田亩制度》所描绘的是一个“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它是否 问题四: 代表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问题五: 《天朝田亩制度》中关于劳动产品的分配采取何种方式?它是否能够 问题五: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什么? 师:这两个问题稍微有些难度。我们从《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上可以明显看 出它的办法并不切合实际,体现的是一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绝对平均主义, 具有明显的落后性和空想性。农民是小生产者,他们要实现的是自给自足的小 农经济,小生产决定了他们的觉悟是自私的,平均主义满足了他们要求土地的 愿望,但“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分配原则,又超越了他们的觉悟,无 法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 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看, 平均分配土地使农民平均得到一份土地,但同时又规定每年收获只能留下维持 生活的份额,其余生产生活资料同归圣库。这样的规定自相矛盾,多生产对农 民不但没有实际好处,而且还会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其结果不会带来人人 饱暖,只会造成普遍贫困。 我们从进步性与局限性两个方面分析《天朝田亩制度》的历史作用,由于主 客观方面的因素,这一方案并未得以真正实施。天京变乱后,由于国势日衰, 洪仁玕提出改革内政、整顿朝纲的方案《资政新篇》 。 (二) 《资政新篇》 师:关于《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课本上都有,请大家从政治、经济、文教 和社会福利制度、外交等方面进行概括,在书上把相关内容标出来。 好的,大家基本上已了解了《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请大家用刚才我分析 《天朝田亩制度》 的方法, 从先进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来评价一下 《资政新篇》 。 大家可以结合书上的“学习思考”来分析。 学习思考] [学习思考]太平天国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不能回避的问题是:没有建立起一 个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体系,如何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在当 时清政府与列强的双重统治下,发展资本主义是否有充分的发展条件? 《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 生: 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近切愿望。但遗憾的 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社会条件,加之当时的战争环境,因而《资政 新篇》未能真正推行。 很好。 那么, 这里的社会基础和社会条件指的是什么?有同学知道吗? (学 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