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英概述讲义

合集下载

汉译英翻译讲义

汉译英翻译讲义

第一章汉英语言对比第一节汉英词汇对比一、词汇语义对比各民族都是通过词汇把自己心目的世界分解成无数概念,词汇越丰富,对世界的认识也就越精细。

汉语和英语虽属不同语系,特点迥异,但都有丰富的词汇量。

在汉英语言对比研究中,人们发现了大量的对应词语,这是汉英翻译的语言基础。

但是,由于自然环境、思维方式、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两种语言中存在许多不相对应的词语,主要表现为词语的空缺(无对应)和词义的差别(部分对应)。

例如山hill(小山,丘陵),mountain(高山;山岳,山脉)鸡hen(母鸡),chick(小鸡),cock(公鸡),rooster(雄禽,<主美>公鸡)青green,blue借lend(借给),borrow(借入)兔hare(野兔),rabbit(家兔)鼠mouse(耗子),rat(老鼠)乌鸦rayon(渡乌),crow(乌鸦)你,您you江,河river父,母parent兄,弟brother枪,炮gun嫁,娶marry叔,伯uncle上列两词语左右两端都不完全对应。

从汉英翻译的角度讲,第一组右端的单个英文词无法传达出汉语的概括意义;第二组右边的英文词又无法精确地限定左边词语所表达的具体含义。

这些不对应现象给汉英翻译造成一定的可译度障碍,需要通过适当的翻译技巧加以克服。

如1、舅舅从桌上把花瓶拿去了。

Mother's brother has taken the vase away from the table.2、我属蛇。

I was born in the Chinese lunar year of the snake.单词:lunar阴历的二、词汇的语法对比语言中单个词的语法归类称为该词的词性,一种语言中共有多少种词性叫做该语言的词类。

汉语的词类实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代词、副词虚词类:连词、介词、叹词、助词英语的词类实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副词虚词类:连词、介词、叹词、冠词1、两种语言词类划分的异同显而易见。

汉英翻译课件之汉英翻译概述(共8张PPT)

汉英翻译课件之汉英翻译概述(共8张PPT)
”(as their Heaven)
geographic records kept by his predecessors. So they turned to him for help, yet met with his refusal.
Taigan(a kind of dry stemmed vegetable) is a famous special local product of Woyang, Anhui Province.
there
were
many
unreliable
points
in
the
geography record which be Many warm-hearted people came to help, but without any result.
目的:形成自然地道的英译文。
searched
by
the
people
我那新郎官呀,那个死东西!
him to help, 目的:形成自然地道的英译文。 however, he refused them.
b.
Many warm-hearted neighbours came,
but they could do nothing for her. So they
turned to him for help, yet met with his
语法意识:
时态,语态,主谓一致;非谓语/谓语动词;名词单复 数,冠词乃至拼写,大小写和标点符号
很多热E心g人.都他前来发帮忙现,但前都无人济于研事。究地理的记载有许多不可靠的地方。
名词单复数,冠词乃至拼写,大小写和标点符号
He found 目的:形成自然地道的英译文。

《汉英翻译讲义》课件

《汉英翻译讲义》课件
《汉英翻译讲义》PPT课 件
欢迎来到《汉英翻译讲义》PPT课件,让我们一起探索翻译的技巧和难点,以 及在不同领域的实战经验。
翻译原则
语言交流原则
将信息以准确、流畅的方式传达给目标受众。
信、达、雅、俗原则
在平衡忠实于原文、易于理解、符合礼仪和符合 语言习惯之间做出取舍。
文化渊源原则
考虑源语和目标语所处的文化背景以确保准确的 意义传递。
2 翻译学习的必要性
为了提高翻译能力和专业素养,学习翻译技巧是必要的。
3 翻译的的未来趋势
探讨翻译行业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和应对策略。
全译原则
尽可能将所有内容都翻译出来,不遗漏任何重要 信息。
常用翻译技巧
1 转换语序
调整句子中单词的顺序以符合目标语言的语 法规则。
2 转换词性
将源语言中的名词、动词等转换成目标语言 中相应的词性。
3 表达省略
在目标语言中省略源语言中过于冗长或不必 要的表达。
4 表达冗余
在目标语言中增添必要的信息以充实表达内 容。
Hale Waihona Puke 5 摆脱中式英语避免使用中式英语,使用符合目标语言规范 的表达方式。
6 合理使用专业词汇
根据目标受众和领域需求,使用准确的专业 词汇。
翻译难点
1 词汇难度
处理复杂或文化相关的词汇时可能出现困难。
2 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可能导致翻译过程中的困惑或误解。
3 常见错误
容易犯的一些翻译错误和应对策略。
翻译实战
1
文化背景下的翻译
在涉及文化背景的文本中应用翻译技巧
媒体报道翻译
2
和文化敏感度。
准确翻译媒体报道的信息以便更好地传
播。

《英汉互译》教案与讲义

《英汉互译》教案与讲义

《英汉互译》教案与讲义第一章:英汉互译概述1.1 英汉互译的重要性1.2 英汉互译的基本原则1.3 英汉互译的难点与挑战1.4 英汉互译的技巧与策略第二章:词汇与短语的互译2.1 词汇的直译与意译2.2 词汇的借用与创新2.3 短语的固定搭配与转换2.4 专有名词与地名的一般译法第三章:句子的互译3.1 句型的转换3.2 语序的调整3.3 被动语态与主动语态的互译3.4 从句与并列句的互译第四章:时态与语态的互译4.1 一般现在时与一般过去时的互译4.2 进行时与完成时的互译4.3 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的互译4.4 虚拟语气与实际语气的互译第五章:文化与语境的理解5.1 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5.2 语境的理解与运用5.3 语言习惯与表达方式的差异5.4 跨文化交流的技巧与策略第六章:翻译标准与原则6.1 翻译标准的历史演变6.2 忠实原则与达意原则6.3 等效翻译与功能翻译6.4 翻译中的创译与意译第七章:翻译技巧与策略(上)7.1 词义选择与词性转换7.2 修辞格的翻译7.3 成语与谚语的翻译7.4 诗歌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与翻译第八章:翻译技巧与策略(下)8.1 幽默与讽刺的翻译8.2 商务与法律文本的翻译8.3 科技与医学文本的翻译8.4 翻译中的校对与润色第九章:实践案例分析9.1 英汉互译案例分析9.2 翻译错误分析与避免9.3 翻译实践与反馈9.4 翻译作品的评价与赏析第十章:翻译软件与辅助工具10.1 翻译软件的种类与功能10.2 翻译辅助工具的使用10.3 语料库与在线翻译资源10.4 在翻译领域的应用与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英汉互译概述难点解析: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结构差异,如语序、句型、时态和语态的使用,以及文化背景和语境的理解。

二、词汇与短语的互译难点解析:不同语言中词汇的内涵和外延可能存在差异,需要根据语境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句子的互译难点解析:不同语言的句子结构差异,如主被动语态的转换,以及保持原意的调整语序。

汉译英大纲

汉译英大纲

2汉译英概述第一章绪论1.1翻译涉及人的认知、审美、语言文化素养、对翻译的认识等诸多因素。

时代在发展,现今,翻译的范围和规模在发展,人们对于翻译性质的认识也在发展。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翻译的本质是释义、是意义的转换。

就汉语译成英语而言,翻译是译者将原作者为汉语所写的汉语文本转换成功能相似、意义相符、供英文读者阅读的英语文本的活动。

翻译分不同类型。

就文本而言,其类型概括起来有:文学文本、科技文本、新闻文本、应用文本等。

在这个意义上,翻译可以分为文学翻译、科技翻译和应用文翻译。

就方式而言,主要有全译、摘译和编译。

1.2汉英翻译以句子为单位。

从意义上讲,句子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从功能上讲,句子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从形态上讲,句子的末端有句号、问号或感叹号为标志。

这些都是句子在层级上高于词和词组之处。

必须注意的是,汉语句子只是语义相对完整的一个单位,它与相邻句子之间必然存在语义上的关联,这种关系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衔接在一起,随语义的发展延伸而组成句群、段落、直至生成篇章。

对一个句子功能和意义的正确理解与贴切表达,有赖于对相邻句子乃至篇章其他句子语义的理解与表达,不能孤立地看待句子,不能忽视句际之间的关系。

1.3汉英翻译的标准为功能相似,意义相符。

意义不仅仅存在于词汇层,也存在于句子层和篇章层。

本节探讨了国内外学者对于翻译标准的看法。

严复提出的“信”、“达”、“雅”最早出现于三国时期著名佛经翻译家支谦的《句法经序》中。

黄龙认为,“信”指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达”指译文使用标准的汉语,“雅”指译文的美学价值。

刘重德提出了“信”,“达”,“切”,认为译文要信于原文内容,具备原文一样的表现力,尽可能切近原文的风格。

鲁迅认为,翻译要兼顾两个方面,一是易解,二是保存原著的主姿。

钱钟书提出了“化境”的标准,认为译文要“出神入化”。

泰特勒认为,译文应该完全传达原文的思想,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一致,译文应该像原文一样流畅。

英汉互译讲义

英汉互译讲义

Unit 1Introduction: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TechniquesLearning Objectivesto know the important role of translationto know the nature and scope of translationto know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theoriesto know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to grasp two concepts: literal translation & free translationto know some basic translation techniquesI. Importance/Definition/Scope of TranslationImportant Role of TranslationThe Nature of TranslationWhat is Translation?a science/ an art/ a craft/ a skill ?fanyi--subject/ profession/ works/ activities/ translator中国,蛮,夷,戎,狄……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北方曰译。

--《礼记·王制》“今通西言而云译者,盖汉世多事北方,而译官兼善西语,故摩腾始至,译《四十二章》,因称译也”。

--《翻译名义集》卷一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

--《义疏》翻译就是把已说出的或写出的话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活动。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Translation means “to give the meaning of something said or written in another language. ” (Oxfor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 with Chinese Translation)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into the target language, firstly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Eugene A. Nida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

Lecture 1 英汉翻译概论

Lecture 1 英汉翻译概论
第二,在“享有6:1的优势”这一表达法中,“6:1”是指数 量上的优势,因此在“6:1”之前加上“在数量上”就比较符 合逻辑,文字上也更加通畅。这在翻译中叫做“增词翻译 法”(amplification),增词翻译法只增加词语,但不增加意 义。
第三,步兵由于负载很重,就“完全不能遵守时间表”这 样表述有一定的问题。负载很重所导致的结果应该是“不 能够按照时间表的要求行动”才更合乎逻辑,或者简而言 之,“根本无法行动”。
接下来就是润饰阶段,在这一阶段,译者要 根据原文句子所表达的意义及其逻辑关系, 参照译文的惯用表达方式及逻辑思维模式对 译文一进行调整。这一阶段对于能否给出高 质量译文非常关键。具体说来,本阶段可以 采取以下步骤:
第一,“负载很重的”这一短语实际上是步兵完全不能够 遵守时间表的原因所在,因此将该短语置于“完全不能遵 守时间表”之前比较恰当,同时,在“负载很重”之前增 加“由于”一词表示原因,就比较顺畅的了。
按照这四个原则对“句坯”进行搭配调整之 后就可以使所得的句子成为定型的句子。
F. 最后一个步骤是润饰词语。润饰词语需遵循以下 原则:【1】统观全局,包括词、词组、句、语段 以及语篇,拙词、拗句是在对译文的全局性的审读 中才能发现。通读全句、全段乃至全篇,拙词拗句 往往能在衬托、比映中相形见绌,引起语感障碍而 得以改正。【2】遵循准确、地道、隽美、专业的 标准对词语进行润饰。“精确”功在达意,“地道” 功在行文,能够消除翻译腔,使行文符合目的语习 惯,更易于接受,“隽秀”功在风韵,“专业”能 使专业人士乐于接受你的译文。未经润饰的词语章 句有一些通病,如词不切意,文不顺理;用词粗糙 芜杂,造句生硬梗塞。这时就需要我们给以润饰, 将“句坯”“抛光”,在琢磨推敲中使译文达到准 确、地道、隽美、专业的要求。在英译汉中尤其要 特别注意汉语虚词的用法,去掉误用、拙用或赘用 的虚词。

第一单元 汉译英概述

第一单元 汉译英概述

( 2 )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as that of the original.) (3)译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 (A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
语言);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to turn into one’s own or
another language(转换成本族语或另一种语言)。

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
汉译英概论 7
22
信和顺


忠于原文,译文通顺,保持风格 信即忠实。所谓忠实,指忠实于原作的内容、思 想、感情、风格等,即把原文完整而准确地表达 于译文中。忠实的译文并不要字字对译(word for word translation),而是要以句为单位,把整 个句子的总意义融会贯通以后再翻译出来 (sentence for sentence translation). 顺是指用此正确得体,行文流畅通顺,符合英语 习惯。


汉译英概论
空气中包含着氧气一样 —【日】小林秀雄


看人翻译不吃力 看他人翻译,轻松挥洒; 读别人译作,居高临下
汉译英概论 10
2.翻译的标准

或曰翻译原则,是“翻译活动必须遵循的 准绳,是衡量译文质量的尺度,也是翻译 工作者应该努力达到的目标”
汉译英概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译英概述一、汉泽英与英译汉的比较汉泽英与英译汉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过程,所以对它们的要求是大致相同,即都必须使译文忠实与原文的内容,语言通顺易懂,合乎译入语的语言习惯;同时,尽量保持原作语言的风格。

但它们又毕竟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翻译,有相当大的差异,各自的重点和难点都是不尽相同。

翻译界一般都认为将汉语译成英语比将英语翻译成汉语要难,或者说将母语翻译成外语比将外语翻译成母语要难。

从翻译的两个基本过程——理解和表达来说,对中国学生来说,英译汉的主要难点在理解;汉译英的主要难点在表达。

在汉译英时,从选词到组词成句,再到布局谋篇,困难重重。

而译者自己往往难以断定自己的译文是否地道自然,是否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或者有无更贴切的译法。

因此常常出现Chinglish。

运用母语时可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而用外语表达则捉襟见肘,穷于应付,这就是汉译英与英译汉最大的差异,也是汉译英的主要困难所在。

二、汉英翻译标准汉英/英汉翻译有着同样的翻译标准,对它们的要求基本一致,即“忠实”,“通顺”。

(一)忠实的要求:1、译文要忠实原文内容,译者必须要把原文中的基本意义传达出来,不能有篡改,不能有遗漏,也不能任意增添原文所没有的内容。

初学者这方面容易犯的错误有:A.逐字逐句的死译,不了解英语的地道表达,导致英语译文汉化,形成“中式英语”(Chinglish or Chinese-style English)“Chinglish, of course, is that misshapen, hybrid language that is neither English nor Chinese but that might be descr ibed as “Englis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e.g.一小时内免费送机票上门烧纸钱中国的经济正在腾飞/经济腾飞投资热点拳头产品隐形眼镜洗牌他(徐霞客)在考察的过程中,从不盲目迷信书上的结论。

(TEM-8,1993)创新是一个民族的进步的灵魂。

B.中文功底较差,对原文理解不当。

e.g.双方见面寒暄几句……(TEM-8,1996)穷山恶水行百里者半九十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

‟此言末路之难也。

”总理原文:今后几年,道路依然不平坦,甚至充满荆棘,但是我们应该记住这样一条古训:行百里者半九十。

不可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动摇。

The road ahead is not a smooth one. It may be full of twists and turns. But We should always remember this important thing, that is “Half of the people who have embarked on the 100miles journey may fall by the wayside”. This means we must not slacken our efforts in the slightest.And we must not waver in our resolve. (张璐)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

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愈要认真对待。

常用于以勉励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The last part of an endeavor is the hardest to finish.One must susta in one‟s effort when a task is nearing completion.C.对于汉语文化背景的误解e.g.年夜饭以外贸企业为龙头。

《Dragon Lady》---The Life and Legend of the Last Empress of China《龙夫人—慈禧故事》秦传安译我属鸡。

我从来不吃鸡。

鸡年是我的本命年。

I was born in the Year of the Rooster. I never eat chicken. The year of the Rooster will bring me good luck or bad luck.Chinese people traditionally use 12 animals, representing the 12 Earthly Branches, to symbolize the year in which a person is born. Spring Festival 1993, for example, is the first day of the Year of the Rooster. People born in this year have the rooster as their life symbol. All other years of the rooster, according to an old Chinese saying, become either good-or-bad-luck years for them.(包惠南《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2、忠实于原文的风格,包括原文的语体风格,时代风格,作者个人的语言风格。

美国翻译理论家Eugene A. Nida: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所谓翻译,是指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在语义上,其次在文体上。

e.g.王二婶哀求他说:“求求你了,要是我当家的回来了,我又少不了一顿揍”。

(《冬宝》)“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孔乙已》)(二)通顺性:用词要正确得体,行文流畅通顺,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避免逐字逐句的死译,语句要符合英语句式的规范,简洁明快。

1、不要让译文读者产生误解;2、不要违反英语的词法句法,把汉语的词法句法强加在英语身上。

除了以上谈到的Chinglish的表现以外,汉译英中Chinglish的常见具体症状还有:A.搭配v+n(动宾搭配)“来信写道……”学习知识南京的风俗:但凡新媳妇进门,三日就要到厨下收拾一样菜,发个利市。

(吴敬梓《儒林外史》,杨宪益、戴乃迭译)adj+n (修饰语+中心词)正式协议;正式声明;(代表团中的)“正式成员”“老”老妪、老毛病、老部下、老工人、老式样、老规矩、老菠菜s+v(主谓搭配)我们的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

你的教学科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不应因此而骄傲自满。

他身体虽弱,但精神很好。

B.汉语中的重复和多余表达在英译时要删减,使译文符合英语的简洁风格。

一个孤僧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半夜三更子时分,杜鹃谢豹子规啼。

这些都是骗人的谎言。

这就彻底打破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

双方一致同意。

广泛发动群众C.汉语的意合结构转换为英语的形合结构,译文语句要符合英语的语句规范。

汉语行文的特点是小句平行铺排,句式松散,句间缺乏有形衔接,呈“竹节式”结构,依靠逻辑语序和语感组织句子;而英文句式紧凑严谨,句间逻辑关系层次分明,语法标记明显,形成了以SV为主干的空间架构的句式结构,汉英在句式结构上的差异是汉译英中避免Chinglish的重要因素。

英译时要注意适当运用英语中的从属连词、不定式和分词等语言形合手段实现并句。

e.g.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utumn ThoughtWithered vine, old tree, crows at dusk,Tiny bridge, flowing brook, and cottages,Ancient road, bleak wind, bony steed.The sun sinking west,A heart-torn traveler at the end of the world.Other versions:At dusk o’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withered vine fly evening crows;Neath tiny bridge besides a cot a clear stream flows;On ancient road in western breeze a lean horse goes;Westward declines the sun,Far, far from home is the heartbroken one.Withered vines hanging on old branches,/Returning crows croaking at dusk.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the day is about gone.我们的国家大,人口众多,经济落后,农业要搞上去,最重要的还是要依靠一系列正确的政策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朱自清:背影)We entered the railway station after crossing the River. While I was at the booking office buying a ticket, father saw to my luggage. (张培基译)We crossed the Yangtze and arrived at the station, where I bought a ticket while he saw to my luggage. (杨宪益、戴乃迭译)3.不要生硬地照搬汉语中特有的形象说法,如果按其字面意义直译到英语往往文理不通,晦涩难懂。

……谁知是离开了咸菜缸又跳进了萝卜窖。

(蒋子龙:《赤橙黄绿青蓝紫》)皮笑肉不笑茗烟又嘱咐道:“不可拿进园去,叫人知道了,我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曹雪芹:《红楼梦》)“但现在他的舌头好像不听使唤了”(《退伍军人》)4.避免出现技术性失误时态,语态,主谓一致;非谓语/谓语动词;名词单复数,冠词乃至拼写,大小写和标点符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