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案 议论文结构之并列式
议论文并列式结构教学设计(教案)

议论文并列式结构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背景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需要进一步提高论证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议论文并列式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思维和表达观点。
1.2 教学目标了解并理解议论文并列式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学会使用并列式结构进行论证和表达观点。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表达能力。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并列式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并讨论具体的议论文案例。
采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第二章:并列式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1 并列式结构的定义解释并列式结构是指在议论文中,作者将两个或多个论点并列表述,以支持自己的观点。
强调并列式结构是议论文中常见且有效的结构之一。
2.2 并列式结构的特点列举并列式结构的主要特点,如论点的平衡性、逻辑性、条理性等。
通过具体例子解释并列式结构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2.3 并列式结构的应用介绍并列式结构在不同类型议论文中的应用,如对比议论文、利弊分析议论文等。
强调并列式结构在组织思维和表达观点方面的重要性。
第三章:并列式结构的写作步骤3.1 确定论点讲解如何确定自己的观点和论点。
强调论点的重要性以及论点与主题的相关性。
3.2 收集论据介绍如何收集支持论点的论据。
强调论据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3.3 组织并列式结构讲解如何将论据按照并列式结构进行组织。
强调并列式结构在逻辑性和条理性方面的重要性。
3.4 完善文章讲解如何完善并列式结构的议论文。
强调修改和润色的重要性。
第四章:案例分析与讨论4.1 案例分析提供具体的议论文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并列式结构的应用。
引导学生关注案例中的论点、论据以及并列式结构的组织方式。
4.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案例中的并列式结构的特点和作用。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促进思维的交流和合作。
4.3 分享和总结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和观点。
议论文的结构之并列式

一、并列式结构在论证思路中,或者是把分论点并列起来,或是把论据并列起来,这就是并列式。
(一)分论点并列式把分论点并列起来,是为了论述的方便,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
它们从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侧面对中心论点或论述的中心问题展开论证。
列式的各个分论点,看起来是各自独立的,其实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其结构如下:引论(提出论点)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分论点(3)+论据+分析论证结论(总结全文)(二)分论据并列式为了充分地摆事实、讲道理,有时候就需要把几个不同角度的论据并列起来。
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就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也就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使论证广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
分论点并列式范文:(话题细节)细节的魅力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话:看历史要看大势,看形势要看主流,看人物要看大节。
这自然没错。
但小事、细节也以其生动、直观、真实的特点而显得更鲜活,更有魅力,为人所喜闻乐见,津津乐道,而且也可由小见大,见微知著。
细节可定胜负。
中日甲午海战前,日本间谍化装到中国军舰上侦察。
当时,中国的军舰在吨位、数量、火力上都胜于日本,举国上下一片陶醉,以为中日海战,中方必胜无疑。
可是中国军舰的炮塔上居然横七竖八晾着短裤、袜子,日本间谍就把这个细节写在情报中,并分析道:这是一支纪律松弛,管理混乱的军队,不会有强大战斗力。
正如此人所料,海战一开,中方惨败,几乎全军覆没,先进的军舰也都成了日军的战利品,胜负在战前的细节中其实已显露无遗。
细节可知兴衰。
抗日战争期间,华侨领袖陈嘉庚率团到国内访问,他先到国统区,国民党用一顿800大洋的盛宴来款待;他后到延安,毛泽东则用几元钱的家常便饭为他接风。
一奢一简,使他看清了国民党“前方吃紧,后方紧吃”不可挽回的腐败堕落,看清了共产党同仇敌忾、艰苦抗战的勃勃生机。
并列式议论文(上课用)

明白这个道理,只想获得,不想放弃,结果什么也得不到。 你也许有类似的经历,或对此有自己的认识。
并列式
《谈骨气》 中心论点: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分论点① 富贵不能淫:文天祥宁死不屈,
拒绝高官厚禄。
分论点② 贫贱不能移:古代一贫者宁可饿死, 分论点③
不受嗟来之食。 威武不能屈:闻一多面对国民党手 枪,拍案而起。
分论点与中心论点的关系
1、包容关系
分论点实际上是中心论点的三 个组成部分。
2、因果关系
分论点实际上是支撑中心论点 的三个理由。
角
是 什 么 为 什 么
度
怎 么 样
句式相同 顺序恰当
拟写分论点的要求
紧和性质 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类”。
宽容” 分论点一:宽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 分论点二:宽容是一种高远境界。 分论点三:宽容是一种正直的品格。 分论点四:宽容是一种化敌为友的智慧。
二.常见错误点拨 1、开头提出的总论点跟各个分论点没有关系。 如:《生命的价值》 总论点:我们要创造出更有意义、价值的生命。 论点一:生命,认识世界的基础 论点二:生命,人类进步的关键 论点三:生命,迈向成功的前提 总结归纳全文
二.常见错误点拨 2.分论点分类标准不一致。 论点一:拼搏创造奇迹。 论点二:拼搏铸就成功。 论点三:拼搏源于崇高的信念。 点评;前两个分论点是从拼搏的作用角度来谈的, 第三个是从拼搏的来源方面来谈的,分类标准错 乱。
议论文之并列式结构

议论文之并列式结构在论证思路中,为了论述的方便,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或是把论据并列起来,论证的几个层次或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这就是并列式论证结构。
(一)分论点并列式把分论点并列起来,是为了论述的方便,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
它们从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侧面对中心论点或论述的中心问题展开论证。
列式的各个分论点,看起来是各自独立的,其实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其结构如下:引论(提出论点)本论(证明论点)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分论点(3)+论据+分析论证结论(总结全文)附:假设分析法。
就是在列举事实论据后,从正面或反面进行假设,来揭示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标志性词语有假如、如果、试想、倘若等。
如:自信,但不能盲目。
(论点)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
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
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
(论据)假如当初马谡不狂妄自大,不盲目自信,能够听取他人的意见,选择有利的地势防守,那么司马氏又怎能在这次战争中轻易取胜呢?他自己又怎么可能身首异处呢?可见,人不能盲目自信。
(分析)——选自《自信,但不能盲目》探因分析法。
就是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
具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由果索因,使内容逐步深化。
标志性词语有:“为什么……因为……”“正因为如此……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如:自信,但不能盲目。
(论点)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
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
议论文并列式结构教学设计(教案)

议论文并列式结构教学设计制作【教学目标】1.了解议论文分论点式并列结构2. 熟练掌握议论文分论点式并列结构的写法【教学方式】多媒体、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美文导入做人的规则有人说“人生如棋”,那么做人就应该遵守下棋的规则,否则就将满盘皆输;有人说“人生如戏”,那么做人就应该遵守唱戏的规则,否则就将无人欣赏;有人说“人生如茶”,那么做人就应该懂得品茶的规则,否则再好的香茗也与枯叶无异。
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规则,遵守做人的规则,才能走出精彩纷呈的人生之路。
把勤奋作为规则,做人就会更充实。
“天道酬勤”这句古训,已经潜移默化的成为无数成功人士做人的规则。
鲁迅自小便于三味书屋一起演绎着勤奋的故事,正是他的勤奋,让他在人生的道路上游刃有余,即使面临的是人生的大转折---弃医从文,他也没有遇到转行带来的难处,这正是他以勤奋为人生规则的收获,他由此积累了知识的力量,精神的毅力,更让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所以,把勤奋作为人生行动的规则,在勤奋中充实自我,即使遇到突然的转变也不会惊慌失措,反而会让你在与人生对弈时得心应手,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成为你这盘棋最终的王者。
把责任作为规则,做人就会更踏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完成角色赋予的任务是每个人的责任,为人君就应以仁为责,为人臣就应以忠为责,为人子就应以孝为责。
汉高祖以仁为责,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让百姓摆脱了饥饿和战乱之苦;诸葛亮以忠为责,一生追随刘备建立蜀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后世所传颂;李密以孝为责,弃官不做,侍奉在祖母的身边,成为孝之楷模。
由此看来,把责任作为自己的做人规则,踏踏实实地走好人生的路,必然会无愧于人无愧于心更无愧于世。
相信这样的人生才更加精彩。
把美德作为规则,做人就会更真实。
美德是一种境界,像一杯香茗,不懂得品茗的人认为是苦的,而真正懂得美德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的香甜。
范仲淹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牺牲精神作为做人的规则,让后人敬仰;雷锋以“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作为做人的规则,让人感到无比的温暖;朱自清以民族自尊心作为自己的做人规则,让人佩服不已。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议论文结构之并列式

议论文结构之并列式模板+练习一、导入:毛泽东的《反对党八股》中列出的党八股的八条罪状: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第二条罪状是: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第三条罪状是:无的放矢,不看对象。
第四条罪状是: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第五条罪状是:甲乙丙丁,开中药铺。
第六条罪状是:不负责任,到处害人。
第七条罪状是:流毒全党,妨害革命。
第八条罪状是:传播出去,祸国殃民。
在一些比较庄重、严肃的评论文章中,经常运用并列式来强调观点。
这篇文章毛泽东同志用了八个并列的分论点从党八股的内容、形式、根源、危害等角度进行分析,深刻的批判了党八股的的罪状,颇具铺陈扬厉之美。
而高考中我们的并列式结构不必写如此多的分论点一般三个即可。
二、并列式结构:(一)含义:是在确立中心论点之后,首先从道理或逻辑上把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并列的分论点,然后再考虑如何论证分论点。
例如:说“思”1、要养成多想的习惯(总论点)2、多思才能把知识学活(并列分论点一)3、多思才能有所发明创造(并列分论点二)4、多思脑子才越用越灵(并列分论点三)(二)分论点基本要求1、分论点的位置宜在每一部分的开头。
2、分论点的数量两到三个为宜。
3、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字。
4、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5、分论点句子的结构要一致,构成排比或准排比句。
6、各分论点处于同等地位,不重复,不包括,也不交叉。
(三)拟写分论点的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例1:以“诚实就是财富”为中心论点,从“是什么”角度展开构思诚实是做人的根本。
诚实是处事的原则。
诚实是求知的惟一途径。
例2:以“没有规矩,难成方圆”为中心论点,从“为什么”角度展开构思。
没有规矩,个人不能成才。
没有规矩,集体不能稳定。
没有规矩,国家不能发展。
例3:以“争做时代的弄潮儿”为中心论点,从“怎么办”角度展开构思。
要有挑战时代的理想。
要有过硬的知识技能。
运用提升:【运用以上理论,结合下列材料,写一个准确、简洁、亮眼的总论点和分论点。
议论文的结构之并列式

议论文的结构之并列式一、议论文三要素:1、论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观点鲜明(在首段提出)2、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新鲜(丰硕,最少三个)3、论证: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式清楚(层次分明)二、三段论式的结构提出问题----是什么----引论分析问题----什么缘故----本论解决问题----怎么做----结论三、议论文大体结构形式总分式对照式并列式递进式(一)、并列式并列式并列式是议论文最多见的结构模式,确实是把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论述。
其组材形式也有多种,既可围绕中心论点,平行地列出假设干分论点,也可就一个观点,运用几个并列关系的论据。
一、分论点并列式议论文结构模式:引论(提出中心论点)(第1段)(100字左右,不超5行)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第2段)(220字左右)本论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第3段)(220字左右)分论点3+论据+分析论证(第4段)(220字左右)结论(总结全文,议论抒情,照顾前文,点题)(第5段)(100字左右)二、拟写并列式分论点的常常利用角度、例如(一)论点并列式模式的三个角度:1、是什么2、什么缘故3、如何办角度一:“是什么”例如:2021年辽宁话题“肩膀”可如此分解三个分论点:①(肩膀装载着幸福,)肩膀是亲情的牵挂;②(肩膀承载着欢乐,)肩膀是友谊的寄托;③(肩膀搭载着甜蜜,)肩膀是爱情的相守。
《肩膀》肩膀装载着幸福,肩膀是亲情的牵挂;肩膀承载着欢乐,肩膀是友谊的寄托;肩膀搭载着甜蜜,肩膀是爱情的相守。
提到肩膀就想到了依托。
肩膀是亲情的牵挂。
小时候,喜爱坐在妈妈身旁,靠在妈妈肩膀上,看妈妈择菜,听妈妈讲故事。
妈妈的肩膀让我感觉幸福,让我从心底感受到一份温暖,那时候,妈妈的肩膀是爱的港湾。
后来,我长大了,突然有一天,我觉察自己的个头已经比妈妈高了,我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轻轻歪一下头而后舒愉快服地倚在妈妈肩膀上了。
可妈妈却说:“此刻,我终于能够倚靠你了。
议论文并列式结构教学设计(教案)

议论文并列式结构教学设计制作【教学目标】1.了解议论文分论点式并列结构2. 熟练掌握议论文分论点式并列结构的写法【教学方式】多媒体、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美文导入做人的规则有人说“人生如棋”,那么做人就应该遵守下棋的规则,否则就将满盘皆输;有人说“人生如戏”,那么做人就应该遵守唱戏的规则,否则就将无人欣赏;有人说“人生如茶”,那么做人就应该懂得品茶的规则,否则再好的香茗也与枯叶无异。
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规则,遵守做人的规则,才能走出精彩纷呈的人生之路。
把勤奋作为规则,做人就会更充实。
“天道酬勤”这句古训,已经潜移默化的成为无数成功人士做人的规则。
鲁迅自小便于三味书屋一起演绎着勤奋的故事,正是他的勤奋,让他在人生的道路上游刃有余,即使面临的是人生的大转折---弃医从文,他也没有遇到转行带来的难处,这正是他以勤奋为人生规则的收获,他由此积累了知识的力量,精神的毅力,更让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所以,把勤奋作为人生行动的规则,在勤奋中充实自我,即使遇到突然的转变也不会惊慌失措,反而会让你在与人生对弈时得心应手,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成为你这盘棋最终的王者。
把责任作为规则,做人就会更踏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完成角色赋予的任务是每个人的责任,为人君就应以仁为责,为人臣就应以忠为责,为人子就应以孝为责。
汉高祖以仁为责,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让百姓摆脱了饥饿和战乱之苦;诸葛亮以忠为责,一生追随刘备建立蜀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后世所传颂;李密以孝为责,弃官不做,侍奉在祖母的身边,成为孝之楷模。
由此看来,把责任作为自己的做人规则,踏踏实实地走好人生的路,必然会无愧于人无愧于心更无愧于世。
相信这样的人生才更加精彩。
把美德作为规则,做人就会更真实。
美德是一种境界,像一杯香茗,不懂得品茗的人认为是苦的,而真正懂得美德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的香甜。
范仲淹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牺牲精神作为做人的规则,让后人敬仰;雷锋以“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作为做人的规则,让人感到无比的温暖;朱自清以民族自尊心作为自己的做人规则,让人佩服不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对策】1、文章无定法,作文有常规。
掌握几种基本的结构模式,能使我们在考场上快速构思,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搭起文章的骨架。
2、考场作文通常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开头,结尾和主体。
主体部分最常见的结构有三种: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
3、段落是具体而微的文章,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不仅可以用来谋篇,也可以用来构段。
4、议论文的分论点可以在每段的开头,也可以另起一段。
其中文字的结构可如仿句般清晰最佳。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论证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本论论证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论证分论点3:论据+分析论证结论(照应全文)注释:分论点如何去做?1、可以是对所使用的论据的结合中心论点的概括。
例一:(05全国卷)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学生作文题目为《高尚不需要理由》该学生的写作结构如下:①千载胡曲,琵琶声声传驿道②百年足迹,演绎出生命的华彩③惊人一跪,决不向忘却的诱惑屈服例二:《残缺是美》①维纳斯失去了双臂,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想象,这是美。
②史铁生、张海迪身残志坚,带给人们优美的文学作品,这是美。
③霍金尽管全身瘫痪,但他的《时间简史》却超越了时空,这是美。
拟写时可以从以下角度A、从“是什么”角度展开构思就其“内涵”做分论点。
如话题“自嘲”可以按如下这样分解:①自嘲,是机敏的退让;②自嘲,是面对缺点的勇敢;③自嘲,是生存的智慧。
就其外延而述。
从广义上解说。
如2006年辽宁话题“肩膀”可扩展为三个分论点:①肩膀装载着幸福,肩膀是亲情的牵挂;②肩膀承载着快乐,肩膀是友情的寄托;③肩膀搭载着甜蜜,肩膀是爱情的相守B、从“为什么”角度展开构思(采用因果分析法)例一:话题“意气”分论点1: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分论点2: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
分论点3: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
例二:2001年高考试题《诚信》疾步匆匆选择诚信,因为它比美貌来得可靠。
从古到今选择诚信,因为他比机敏来得更憨实。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金钱更具内涵。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荣誉更具时效性。
C、从“怎么办”角度展开构思。
(条件分析法)话题“坚持”分论点1:坚持需要韧性。
分论点2:坚持需要不坠之志。
分论点3:坚持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孤独例文展示:《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人生,漫漫长路远,纷繁诱惑多。
人,作为微小而孤独的个体,在人生的选择题前,无可避免地徘徊起来。
在一个又一个渡口上,在一次又一次险象中,人,究竟能选择什么,该选择什么?选择诚信。
因为它比美貌来得可靠。
没有美貌的人生或许是没有足够亮点的人生;但若没有诚信的人生则足以是没有一丝光明的人生。
你可以不是潘安,你也可以不是西施,但你不可以失去别人对你基本的信任。
"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
"没有诚信,生存世间的你可要作一粒悬浮其中的尘粒?选择诚信。
因为它比机敏来得憨实。
诚信好比一个乡间小伙,他每日只知弓着黝黑宽阔的脊梁在人生的沃土上默默耕耘;机敏则更像一个电脑黑客,他总是那样才思敏捷,头脑灵活,却总是不露真相叫人紧张。
在人生的剧本里,一位老实踏实的演员总要比一个奸诈精怪的角儿更受观众青睐。
选择诚信。
因为它比金钱更具内蕴。
举着"金钱万能"旗号东奔西走的人生注定是辛苦乏味的人生,满身的铜臭最终带来的也不过是金钱堆砌而成的冰冷墓穴;而诚信,能给人生打底润色,让人生高大起来,丰满起来,它给生命灌注醉人的色泽与丰富含蕴,让生命在天地之中盈润注目,善始善终。
选择诚信。
因为它比荣誉更具时效性。
没有一蹴而就的业绩,没有一成不变的江山。
没有人可以顶着荣誉的光环过一辈子。
荣誉是短暂的,它只是人生旅途上一小片美丽的风景,它再美丽,也只是一小段的人生;但诚信是培植人生靓丽风景的种子,你一直耕耘,就会一直美丽,你将诚信的种子撒满大地,你的人生将会美丽到天长地久。
选择诚信,是正确之选。
在你一一权衡过后,在你层层过滤之后,你会猛然发现,在人生面纱下最迷人的,原来是那最没有矫饰、最朴实不花哨的诚信!你会发现,没有了诚信,生活原来是那样的索然无味!在人生与风浪的洗礼中,有了诚信,你就用最阳光的心情高唱吧。
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残缺也是一种美》我们每个人都曾是上帝咬过的苹果,因此我们都是不完美的,也许你的残缺过于明显,那是因为上帝偏爱你的美味。
——题记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我们总会有一些缺陷。
也许,你的缺陷被你的美丽所掩盖,也有可能你的优点被你的残缺所掩盖。
无论如何,人与人之间都应该互相尊重,大家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
残缺不意味着你将失去一切,残缺也可以拥有快乐和成就。
他是一个残疾人,双手只有五根手指,左手只有两根又大又粗的手指,右手的三根手指有两根是不能自由动弹的。
很难想象,一个个标准的毽子,就是在这样一双残缺的手中做出来的。
剪刀与他的手完美地结合,只见他用剪刀随便摆弄几下,一个精美的毽子就这样在他的手上诞生了。
更为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他还会拉京胡,而且他还能写一手潇洒飘逸的字。
一个残疾人做出连正常人都难以做到的事情,不能不说是他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来书写人生壮丽的篇章。
而他就是在北京赫赫有名的“毽王”——张德光。
残缺并不意味着丑陋,残缺也可以美丽。
断臂女神维纳斯,这座无与伦比的作品,现在屹立在法国卢浮宫内,维纳斯用她那甜美的微笑来迎接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维纳斯,她是爱与美的化身。
她没有双臂,但是她依然美丽。
她的残缺是那么的恰到好处,她的美来源于她的内在,当然也来自于她的残缺。
透过她那坚定的双眼,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看见了古代人民的生活,犹如置身于希腊神话之中。
残缺并不意味着黑暗,残缺也可以光明。
美国著名盲聋哑作家海伦·凯勒,她的一生只拥有19个月的光明和声音,但是她并不气馁,用自己的努力来换取本应属于自己的光明。
海伦·凯勒一生注定缺少光明和旋律,她不屈不挠,不向命运屈服,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并且出版了影响儿童一生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
人生注定有许多残缺,他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机会。
如果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十全十美:鲜花永远不会凋落、月亮永远是圆的、太阳永远挂在天上,那么我们就不能体会枯萎的无奈、残月的凄凉和夜空的神秘。
残缺,是上帝赐予的,我们没有必要去在乎自己的残缺是否过于明显,残缺意味着上帝偏爱你的美味。
《学会历史般的旁观》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
然而在蝶眼中,蜂不过是埋头苦干的笨蛋,在蜂眼中,蝶不过是游戏花间的浪子。
(起兴,用整齐漂亮的句子开头,亮相即得满堂喝彩)爱憎蒙住了理性的心。
跳出爱憎,历史会还给我们一份真实的面目。
(提出论题,表明看法,清晰地让阅卷者知道写作的意图)霸王骑着乌骓化为了鬼雄,虞姬将生命之花化作了矛尖的湛蓝,于是心被感动了,那殿上之君只不过是无耻小人,听听汉家小儿高唱“大风起兮云飞扬”,就热血沸腾。
可是就是这个被唾骂的人建立了中华大地的一代霸业。
没了他,哪来的张骞扶着驼铃走向天山的雪莲?没了他,哪来的卫青舞着旌旗奔向大漠的飞沙?历史长河滚滚奔流,告诉我们———刘邦比项羽更有才能去成就一番霸业。
(论据一,理性看待项羽和刘邦。
一部分分三段,求结构清晰)炀帝踏着龙舟走向江南的七月,黎民抱着妻小沿河悲恸。
于是血被激怒了,那由南向北奔流的运河不再雄浑,那滔滔河水浸透了百姓的血泪。
可是就是这条劳民伤财的大运河,书写了大都的辉煌,托起了沿河的点点明珠之城。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告诉我们———京杭大运河灭了一个隋朝,却也开辟了更辉煌的盛世。
(论据二,理性看待炀帝开掘大运河的功过。
也把一部分内容分三段)镜对着太宗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于是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双手挥舞着高呼“明君”、“伟人”。
可即使是这样一代圣明,我们又怎能忘了玄武门前的血泊?历史的高峰回响着一个声音:“再伟大的君王,他的身后也有白骨累累,血汗斑斑。
”(论据三,评价唐太宗玄武门弑亲。
刘邦、炀帝属贬中求褒,太宗则褒中求贬,论据角度有变)跳出爱憎后的我们,会有一双清澈灵动的心眼。
环视世间一定会有新的认知,更加公正、更加客观。
以清澈的眼审视自己,对于任何过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灵动的心审视世界,对任何对错,保留一份最真实的了解。
给所有的事物一个旁观的眼神,让历史的车辙辗过额头,留下赞许的痕迹。
此文属于议论性散文的并列式结构。
可提炼如下:()为教师评价开头:起兴第二部分:亮出论题;第三部分:并列论证;论据一(事实材料)论据二(事实材料)论据三(事实材料)结尾:重申或深化主题烟随风逝名随史流溶溶月,淡淡风,犹如那花香,风飘万里却总有散去的一刻。
可是,你的名字却始终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看着站在乌江边上的你,雄姿英发,豪情万丈。
相信人们忘记了的是你四面楚歌的窘迫,铭记下来的是你的豪情、你的大度与你的痴情。
江边自尽,是你的宽怀所致,所以人们只会记得你的宽厚,“鬼雄”之称无愧。
人们铭记着你,难怪李清照要说“至今思项羽”了。
看着你坐在案边奋笔疾书,写着那部旷世之作。
人们只会钦佩你,佩服你忘记了宫刑的痛苦与耻辱。
仅凭着一股“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信念,写着别人的事迹,却忘记自身的荣辱。
但是,你的事迹彪炳史册,名字流传千年。
人们铭记着你,就如记得你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一样。
看着你在宫中自在逍遥,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人们忘记了你郁郁不得志的过往,传诵着你的名作,铭记着你的功德。
因为,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曾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达了对权贵之势的无限蔑视。
仰望诗仙,一股傲然之气油然而生。
人生能够这样走一回,也就无怨无悔了。
人们佩服你,铭记你,那是理所当然的!杜甫看着你在成都郊外过着悠闲的日子,人们讶然于你的轻松。
你忘记了自己的不得志,却依然记得黎民百姓的日子。
因此,你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心胸是何等的博大,爱民是何等的情深!你忧国忧民的情感,你宽广无边的胸襟,让后来人铭记于心。
你的佳作,流传百世。
一个“诗圣”之称,你当之无愧。
回望历史,项羽、司马迁、李白、杜甫,他们不能不令人感动,他们将失败、不得志、耻辱看得云淡风轻,而我们不能不将他们的名字铭刻在心。
溶溶月,淡淡风,让该忘记的统统忘记,让该铭记的统统铭记,这是我们的福分。
往事随风,看云卷云舒;梅花飘香,忆花香淡雅。
烟随风逝,名随史流。
本文以并列的结构和排比的技法铺排而来,文章对称如\整齐如军队方阵,阅卷者还来不及深究内容之前,就已获得一种文章形式的至美.折射关注很寻常的小事,而后成大业。
——拿破仑唐诗曰:“一叶落知天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