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研究

合集下载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目的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确诊时间先后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常规组采取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

结果研究组患者临促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较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脏功能,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大量推广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

标签: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指的是心肌持续严重缺血导致心肌局部急性坏死而引发的疾病,其发病原理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且具有起病急、恶化块、病死率高等特点,发病后患者通常伴随着心律失常、休克等症状,心肌梗死严重者极易出现心源性猝死,进而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再加上近几年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逐年增长且趋于年龄化,因此需要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药物进行治疗,以此保证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症状[1]。

该实验选取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研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具体步骤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2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為研究对象,根据确诊时间先后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

其中,女34例、男46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62.15±6.52)岁。

两组患者经血管内超声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恶性肿瘤、药物过敏反应、脏器功能不全者[2]。

所有患者在症状表现、病因、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需进行血压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心电图监护、吸氧治疗等,同时需要为患者静脉地主瑞替普酶,并指导患者口服硝酸酯类药物、他汀类降脂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且需要静脉泵入尿激酶150万U,泵入时间控制30 min内,常规组基于此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即第一天告知患者嚼服拜阿司匹林300 mg,第二天口服拜阿司匹林300 mg,治疗3天后,每天口服拜阿司匹林100 mg,服用1次/d,连续治疗1个月;研究组基于此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主要内容:阿司匹林治疗方法与常规组相同,氯吡格雷治疗:第一天指导患者嚼服氯吡格雷300 mg,第二天口服氯吡格雷75 mg,服用1次/d,连续治疗1个月。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温飞飞【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8)023【摘要】目的探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数字表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就诊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其中进行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的患者50例,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患者;另外50例患者则进行尿激酶、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治疗,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有效性以及治疗前后患者左室舒张末容积(EDVI)和左室收缩末容积(ESVI).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左室舒张末容积和左室收缩末容积与治疗前的效果比较,均有所提高,但是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给予药物治疗后总有效率98.0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2.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治疗在临床上产生的疗效比较理想,治疗的有效性较高且治疗后患者左室舒张末容积(EDVI)和左室收缩末容积(ESVI)均明显改善,可推广应用,但是仍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关注意用药安全性.【总页数】2页(P2788-2789)【作者】温飞飞【作者单位】457400 河南濮阳,南乐县人民医院内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 [J], 马红宝2.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与左心室血栓的影响 [J], 石琼宜3.硫酸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 [J], 黎浩光4.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J], 晏飞5.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J], 潘朦朦;杨东妮;刘欣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氯吡格雷(clopidogrel)是一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常常与阿司匹林(aspirin)联合使用来预防血栓形成。

在心血管疾病方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已被广泛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

本文将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AMI的研究结果。

AMI(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常常由于冠状动脉的血栓形成引起。

血栓可严重阻塞冠状动脉,导致心肌缺血和坏死。

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的药物是AMI治疗的重要方面。

氯吡格雷是一种ADP(腺苷二磷酸)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血小板表面的ADP受体来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阿司匹林则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而减少血栓的形成。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阻止血小板聚集,从而提高AMI 患者的预后。

近年来,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AMI治疗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研究和推广。

其中最重要的研究之一是“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在AMI患者中的抗血小板疗效研究”(CURE)试验。

该试验于2001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纳入了12,562名AMI患者进行研究。

试验结果显示,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相比,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可以显著降低AMI 患者的心脏事件风险,包括心血管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和卒中等。

CURE试验结果支持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作为AMI治疗的标准方案之一。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AMI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和推广。

该联合治疗方案通过多个途径减少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改善AMI患者的预后。

还需要注意副作用的风险,如出血等。

在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AMI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风险评估来决定是否使用,并监测患者的治疗反应和不良反应。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是一种有效的AMI治疗方案,已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

未来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讨该联合治疗方案的最佳剂量、疗程和长期预后等问题,以进一步优化AMI患者的治疗策略。

探讨心肌梗死治疗中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效果

探讨心肌梗死治疗中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效果

探讨心肌梗死治疗中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效果【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疗效是否优于单用阿司匹林。

方法选择在2004年3月至2009年10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分组分成A组(氯吡格+阿司匹林组)33例,B组(阿司匹林组)31例,分别给予标准治疗+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和标准治疗+阿司匹林治疗。

观察血管再通率、再闭塞率及90 d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凝血指标、血小板聚集率。

结果 A组的90 d时LVEF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T)与凝血酶原活动度(PA)上变化均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两组治疗后均出现升高,变化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血小板聚集率(PAR)A组降低比B组更显著,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再闭塞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管开通率高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治疗中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近期和远期疗效优于单用阿司匹林。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抗血小板治疗是其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经过大量安慰剂对照随机临床试验证实的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的抗血小板药物[2]。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分别通过阻断血栓烷介导和ADP介导的聚集通路而抑制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可同时抑制这两条通路,比单用这两种药物作用更大。

本试验研究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是否优于单用阿司匹林。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3月至2009年10月收住我院的AMI患者64例,发病到就诊时间(8.36±1.78)h,无明显周围组织灌注不足的表现,年龄小于70岁者,所有病例均符合诊断标准及评定方法[3]。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观察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观察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对氯吡格雷(波立维)联合阿司匹林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

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8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和观察组b组),每组4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仅给予肠溶阿司匹林100mg/d,观察组b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1次/d,观察治疗期间(四周)心绞痛发生情况,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心脏功能的改善情况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

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发现观察组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患者满足以下条件:入院前24h之内①伴有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胸痛症状。

②心肌酶及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超过2倍正常值并呈动态变化。

③具有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动态改变图形。

④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一支或多支血管完全闭塞。

⑤入选前未服用氯吡格雷。

入选患者需满足第④⑤项再加上其他任意两项条件。

具有以下情况的患者均被排除:有心肌梗死史者、有出血倾向者、有恶性肿瘤者、对氯吡格雷过敏者、有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者[3]。

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字,均认真的配合观察和治疗,并且遵医行为良好。

1.3试验方法本次试验采取对照性试验研究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a组)仅给予肠溶阿司匹林100mg/d,口服;观察组(b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首剂量300mg,以后75mg/d,口服,1次/d。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联用低分子肝素5000u腹壁下注射,1次/12h,共一周。

观察时间为四周。

氯吡格雷,商品名:波立维,为赛诺菲安万特(杭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肠溶阿司匹林,商品名:拜阿司匹灵,为德国拜尔公司生产。

1.4疗效评价标准观察在治疗期间内:①心绞痛的缓解情况和心电图的改变;其中根据1993年制定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价,心绞痛改善程度:显效为劳力性心绞痛严重程度改善2级以上,自发性心绞痛不发作;有效为劳力性心绞痛严重程度改善1级以上,自发性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2/3或发作时间缩短;无效为症状无改善。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氯吡格雷(Clopidogrel)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Aspirin)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

这两种药物常常被用来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以减少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

本文将介绍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AMI的相关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阻断冠状动脉供血是AMI的主要发病机制,在此过程中,血小板在动脉内形成血栓,导致冠状动脉完全或部分阻塞,最终导致心肌缺血和坏死。

单独使用阿司匹林已被广泛证实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从而防止冠状动脉再次发生阻塞。

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的抗血小板效果仍有局限性,因此需要联合使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

氯吡格雷是一种ADP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ADP的结合,阻止血小板的活化和凝聚,从而进一步减少血栓的形成。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的联合使用已被证明能显著降低AMI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一项重要的研究是"CLARITY-TIMI 28"试验,该试验随机分配了3491名AMI患者,其中一组接受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另一组接受安慰剂联合阿司匹林治疗。

结果显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的主要终点事件(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和卒中)发生率明显降低,而且在最初30天内的持续时间内,AMI患者的再次心肌梗死和卒中风险也明显降低。

另外一项名为"COMMIT"的试验也证实了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

该试验纳入了45,852名AMI患者,结果显示,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相比,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AMI的研究还包括大量的荟萃分析和系统评价。

这些研究结果也证实了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AM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AMI已被广泛认可。

这种联合治疗能有效预防AMI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如再次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发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突发性发作常常给患者和家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和生理负担。

AMI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在药物治疗方面,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包括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等。

本文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的效果分析。

氯吡格雷是一种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可有效预防血栓形成,减少血栓栓塞风险。

在AMI的治疗中,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可以发挥协同的作用,更好地防治患者的心血管事件。

根据相关的临床指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接受溶栓治疗后,应尽早使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二、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分析1. 减少心血管事件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联合应用可以显著减少AMI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研究表明,采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的AMI患者,在心肌梗死后的30天内,心源性死亡率和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率相对较低,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2. 降低再灌注损伤AMI患者常常需要进行溶栓治疗或介入治疗,这可能会导致再灌注损伤。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可以减少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有助于保护心肌组织,降低患者的心脏损伤程度。

3. 减少血栓栓塞风险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这对于AMI患者来说,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再次发生率,避免血栓栓塞的风险。

4. 提高治疗依从性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方便患者服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出血等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上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权衡利弊,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未来的临床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特点,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指导。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心血管事件,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的血栓形成导致心肌缺血和坏死。

氯吡格雷(Clopidogrel)是一种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Aspirin)联合使用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准治疗方案。

本文将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第一部分:氯吡格雷的药理作用及疗效氯吡格雷是一种贵州独特抑制血小板凝集的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 ADP 受体的激活而发挥抗血栓作用。

氯吡格雷主要通过其活性代谢产物与 ADP 受体结合,阻断 ADP 诱导的血小板激活和凝聚。

临床研究表明,氯吡格雷可显著减少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包括急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卒中。

第二部分: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及疗效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也是一种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膜上的环氧化酶,阻断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抑制血小板凝集和血栓形成。

临床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预防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卒中,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准治疗药物之一。

第三部分: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一项名为 CLARITY-TIMI 28 的研究显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显著减少再梗死和死亡的风险。

在该研究中,共有3491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了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结果显示,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相比,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可以显著减少30天内的再梗死率和死亡率。

另外一项名为 COMMIT 的研究也表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已被充分证实。

联合应用可以显著减少再梗死和死亡的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

由于联合应用增加了出血的风险,临床医生在使用时需要权衡益处和风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研究
目的为提高急性心梗患者生活质量,选择有效药物进行治疗尤为重要,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10月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按入院时间进行分配,每组45例。

联合组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用药治疗,单一组单用氯吡格雷服药治疗。

观察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后3个月血管改善情况。

结果两组疗效总有效率对比,联合组高达95.60%,单一组为80.00%,单一组较联合组疗效差,P<0.05;3个月后两组患者PA值與血管再通率差值无意义,P>0.05,联合组较单一组LVEF值、血小板聚集率以及血管再闭塞率好,P<0.05。

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用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改善情况好,疗效高,可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疗效;阿司匹林;心肌梗死;氯吡格雷;急性
急性心肌梗死其由于患者急性、持续性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氧以及缺血从而引发心肌局部坏死。

患者在病发前会有一些症状例如突然胸骨后出现剧烈的疼痛感且持续时间延长,全身会有发热症状以及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急性心梗是具有突发性的疾病,对于此病救治原则为及早发现以及治疗,并加强住院前处理。

如若发现治疗不及时此病会并发严重后遗症,常见并发症有肺炎、室壁瘤、血栓形成、心律失常、心衰等,因此选择何种药物进行有效治疗得到患者家属以及临床治疗医师关注。

本次我院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患者,分析发现联合用药治疗效果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10月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按入院时间进行分配,每组45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心肌梗死临床诊断标准[1],排除以下患者:①患者有精神方面疾病无法积极配合治疗。

②患者经检查体内血小板指数异常或者为出血体质。

③患者有心、肝、肾等器官有严重功能损害。

④患者经检查有活动性溃疡疾病。

联合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42~69岁,平均年龄(51.2±4.1)岁,发病时间4~12 h,平均时间(6.5±1.2)h;单一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44~72岁,平均年龄(5
2.2±4.5)岁,发病时间3~11 h,平均时间(5.7±1.1)h。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单一组只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商品名称:波立维,规格:75 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80090)首次用药剂量为250 mg,后服药1次/d,75 mg/次,此药由赛诺菲圣德拉堡集团公司(Sanofi Pharma Bristol-Myers Squibb SNC)生产。

联合组在单一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商品名称:拜阿司匹灵,规格:100 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80078)100 mg,服药1次/d,此药有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

所有患者均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吸氧以及饮食干预护理,确保患者大便通畅。

所有患者治疗2 w。

1.3疗效评价根据相关文献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恢复制定标准[2]:显效:患者疼痛感明显消失,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也无再出现。

有效:患者疼痛感有效得到缓解,其他相关症状也得到改善。

无效:患者疼痛感无减轻,其他相关症状也无好转,甚至病情加重。

观察治疗2 w后患者疗效以及3个月后血管改善情况。

血管改善评测标准:血小板聚集率、血管再通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凝血酶原活动度(PA)、血管再闭塞率。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 2 w后疗效对比联合组总有效率高达95.60%,单一组为80.00%,单一组较联合组疗效差,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后3个月血管情况对比3个月后患者PA值与血管再通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联合组较单一组LVEF值、血小板聚集率以及血管再闭塞率好,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原因至今未确切了解,但经研究分析发现长时间连续紧张劳累、过度体育活动以及过重的体力劳动会加重心脏负担,如若患者有冠心病极易造成心肌缺血引发急性心梗[4]。

有研究显示无节制饮食、饮酒、吸烟、精神压力、便秘均是引起此病病发的常见因素[3]。

有学者研究发现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前者通过生成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活性代谢物达到阻碍血小板聚集的目的,后者抑制血栓素A2生成达到目的,两组药物合用疗效好。

本次研究发现两组疗效总有效率对比,联合组高达95.6%,单一组为80%,单一组较联合组疗效差,P<0.05;3个月后两组患者PA值与血管再通率差值无意义,P>0.05,联合组较单一组LVEF值、血小板聚集率以及血管再闭塞率好,P<0.05。

与目前研究相符。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用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改善情况好,疗效高。

可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蕾,韩江莉,李海燕,等.抗血小板药物抵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发心脏缺血事件的预测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38):2677-2680.
[2]牛少辉,张丽华,简立国,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学,2014,21(2):151-153.
[3]周燕,何泉.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后血小板聚集率和hs-CRP水平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7):923-925,929.
[4]许文举,林艳足,庄丽,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J].广东医学,2012,33(11):1665-1666.
[5]吴荣恒.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11):1473-1474.编辑/钱洪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