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绢教学设计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洗手绢》 (2)3篇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洗手绢》 (2)小班音乐游戏教案《洗手绢》 (2)精选3篇(一)教案名称:洗手绢音乐游戏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洗手绢的歌曲和旋律。
2.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节奏感。
教学准备:1. CD或音乐播放器。
2. 洗手绢。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洗手绢这首歌曲,并询问他们是否听过或者了解过这首歌。
2. 播放洗手绢的音乐,让学生简单地欣赏一下。
歌曲学习:1. 分发歌曲歌词和歌曲谱子给学生,让他们阅读歌词和了解歌曲的基本结构。
2. 教唱歌曲,逐句教学生跟随唱。
3. 反复练习歌曲,确保学生掌握歌词和旋律。
游戏活动: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一条洗手绢。
2. 在音乐播放的同时,学生围成一个圈,传递洗手绢。
3. 洗手绢传到谁的手中,谁就要起立,搞一个动作,然后再传递给下一个同学。
4. 在音乐结束之前,看哪个小组的洗手绢传递得最快,即完成了任务。
总结:1. 让学生回顾整个活动的过程,分享他们的感想和体验。
2. 总结游戏的目的和意义,强调团队合作和集体意识的重要性。
3. 听众可以也到台上给大家念出一个故事或者一段小诗,让大家感受音乐的美,增加活动的趣味和意义。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里练习洗手绢这首歌曲,并与家人一起唱。
2. 演唱比赛:学生可以将洗手绢这首歌曲进行重新编排,并在班级或学校的文艺汇演中进行演唱。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洗手绢》 (2)精选3篇(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乐器的音高和音域。
2. 培养学生听音区分和听觉记忆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合作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打击乐器(如木鱼、小锣、手鼓等)2. 音高介绍卡片(标有不同音高的卡片)3. 指挥棒教学步骤:1. 热身: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热身活动,如摇摆、转圈等,以放松身心。
2. 引入游戏:教师向学生介绍游戏《炒豆豆》,并解释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教师手持打击乐器,假装炒豆豆,学生们通过听音猜测出教师炒豆豆的音高,并用标有不同音高的卡片来回答。
《洗手绢》教学设计

《洗手绢》教学设计《洗手绢》教学设计(通用12篇)《洗手绢》教学设计篇1【教学准备】手绢若干、音乐《洗手绢》、播放器、各种乐器。
【教学过程】一、播放《洗手绢》歌曲,请幼儿与妈妈合作表演各种动作进入教案室。
二、分组讨论,感受歌曲旋律。
分组讨论:平时妈妈在家里都做些什么事?请幼儿边听歌曲边按节奏给妈妈捶捶背、揉揉肩。
三、引导妈妈教幼儿洗手绢。
请妈妈出示手绢,引导幼儿学习洗手绢的方法:脏的地方用力搓,不太脏的地方轻轻搓。
四、引导妈妈和幼儿为歌曲创作新动作并表演。
五、引导幼儿和妈妈一起,边听音乐边尝试用乐器为音乐伴奏。
六、鼓励幼儿和妈妈一起跳舞,表现快乐的心情。
洗手绢儿歌:红太阳,白云彩,妈妈洗衣裳,我也来,呀的呀的咿的喂,呀的呀的咿的喂.白手绢,花手绢,天天洗来,天天晒,呀的呀的咿的喂,咿呀咿的喂. 《洗手绢》教学设计篇2教学内容:1、歌曲:洗手绢2、歌表演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用轻松、连贯的声音演唱《洗手绢》,并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爱清洁的思想教育。
2、通过歌表演,用动作感受旋律的高低,表现学生劳动时的愉快情绪。
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及歌表演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同前节二、学唱歌曲:1、导入:你在家是否帮爸爸妈妈干活?长干那些家务活?自己能干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你们真是爱劳动的好孩子,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位小朋友在做什么?2、听录音范唱,请学生回答问题,并说说这首乐曲有什么特点?3、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4、教唱法学唱歌曲。
5、歌曲处理: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你认为是怎样演唱?学生自己得出:要唱得轻松、活泼,表现劳动的欢乐情绪。
结束句要唱得干脆利落。
练唱三、歌表演:1、请学生用手绢做一做洗手绢的动作。
2、师带领学做“挽花”,准备手势兰花掌,掌心向上,小指带手掌由外向里、向下,转腕一圈成掌心向下,然后压腕立掌。
3、请学生2人为一组,做一做书上的动作,并试着将书上的动作连起来。
教师带领学生练习。
2024年幼儿园大班洗手绢教案(5篇[修改版]
![2024年幼儿园大班洗手绢教案(5篇[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cc61819a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51.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洗手绢教案(5篇[修改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的教学需求,以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为核心,选取《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中“我学会了洗手绢”章节为教学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洗手绢的意义、洗手绢的正确步骤、洗手绢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洗手绢的重要性,培养幼儿自觉洗手绢的良好习惯。
2. 掌握正确的洗手绢方法,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洗手绢的正确步骤及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洗手绢示范图、洗手绢步骤图、洗手液、肥皂、手绢。
学具:幼儿人手一块手绢、洗手液、肥皂。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小朋友因为不洗手绢而生病的故事,引导幼儿认识到洗手绢的重要性。
2. 教学演示(5分钟)教师示范洗手绢的正确步骤,讲解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讲解,让幼儿了解洗手绢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洗手绢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洗手绢的意义2. 洗手绢的正确步骤3. 洗手绢的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展示自己学会的洗手绢方法,并拍照或录制视频。
2. 答案:正确完成洗手绢的步骤,注意洗手绢的注意事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2. 教学演示的准确性3. 例题讲解的互动性和趣味性4. 随堂练习的个别指导5. 作业设计的实操性和亲子互动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
教师应选择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如通过讲述一个小朋友因为不洗手绢而生病的故事。
这样既能引起幼儿的共鸣,又能让幼儿认识到洗手绢的重要性。
《洗手绢》教学教案

《洗手绢》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二年级《生活与劳动》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洗手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洗手绢的基本步骤、方法和技巧,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了解洗手绢的重要性,掌握洗手绢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掌握洗手绢的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洗手绢教学视频、实物展示、板书设计材料。
学具:手绢、肥皂、水盆、清水、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手绢的脏污程度,提问:“手绢为什么会脏?我们应该怎么处理?”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洗手绢。
2. 讲解新课(1)观看教学视频,了解洗手绢的基本步骤。
(2)教师示范洗手绢,讲解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洗手绢,掌握操作要领。
3.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洗手绢的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4. 知识巩固(1)学生分享洗手绢的心得体会。
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洗手绢是讲卫生、爱劳动的表现,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1. 《洗手绢》2. 内容:(1)洗手绢的重要性(2)洗手绢的基本步骤(3)洗手绢的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洗手绢实践操作要求:学生课后在家中独立完成洗手绢,家长监督并签字。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操作规范、步骤正确、手绢干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高,动手操作能力强,但部分学生在洗手绢过程中仍存在操作不规范的问题,需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开展“我是生活小能手”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更多的生活自理技能,提高劳动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正确掌握洗手绢的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幼儿园大班洗手绢优质教案(5篇[修改版]
![幼儿园大班洗手绢优质教案(5篇[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8481987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04.png)
幼儿园大班洗手绢优质教案(5篇[修改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知道洗手绢的重要性,掌握洗手绢的正确方法。
2. 培养幼儿自觉保持个人卫生的好习惯,增强自我服务能力。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对生活实践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洗手绢的清洗方法及注意事项。
重点:培养幼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洗手绢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洗手液、肥皂、洗手绢、毛巾、盆子等。
2. 学具:每人一块小手绢、洗手液、肥皂、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洗手绢的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为什么我们要洗手绢?洗手绢的好处有哪些?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洗手绢的正确方法,并进行现场演示。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洗手绢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 游戏环节(5分钟)设置一个“洗手绢比赛”游戏,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洗手绢的正确方法2. 内容:a. 洗手绢的重要性b. 洗手绢的正确步骤c. 洗手绢的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回家后,向家人介绍洗手绢的正确方法。
b. 连续一周,每天用正确的方法洗手绢,并记录感受。
2. 答案:a. 洗手绢的正确方法:用水湿润手绢,涂抹适量洗手液或肥皂,双手揉搓手绢,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
b. 记录感受:观察手绢的清洁程度,感受洗手绢后的舒适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教学中,幼儿对洗手绢的兴趣浓厚,动手能力强。
但部分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不熟练、步骤不清晰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a. 组织幼儿参观幼儿园的洗涤间,了解洗涤用品的用途。
b. 开展“我是卫生小能手”主题活动,鼓励幼儿在家庭、学校中积极参与卫生工作,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4.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和互动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和难点解析:教学难点:洗手绢的清洗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班领域洗手绢教案

中班领域洗手绢教案【篇一:《洗手绢》教案四】《洗手绢》教学目标:1、能学唱《洗手绢》,并感受劳动过程的乐趣。
2、能为歌曲填词,并培养孩子们的劳动意识。
3、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表演、有信心的当众表演、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重点:通过学唱《洗手绢》感受劳动中的快乐。
难点: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小手绢。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生节奏问好。
2、玩一玩。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丢手绢》的游戏吧!(学生围成一圈开始做游戏)师:同学们玩得真开心,刚才我们用了这条小手绢来做游戏玩来玩去弄脏了怎么办呢?生:洗手绢(导入新课)二、学唱歌曲1、听一听(初步熟悉旋律)2、说一说(我们来听一听看一看明明是怎样洗手绢的)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太阳、白手绢、花手绢??(用课件展现学生所说的内容)。
师:小朋友们所说的和歌曲中的是不是一样呢?请看歌词。
(一一出示歌词)3、读一读首先让学生先读一遍。
师:你们听!老师怎样读的?(教师跟着电子琴的节奏读歌词。
)师: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边拍拍手,一边读吧。
4、唱一唱⑴、学生用“啊”来代替歌词,跟着老师所弹的旋律唱一遍。
⑵、学生带上歌词再唱一遍。
⑶、引导学生有感情完整的唱一遍。
5、敲一敲师:这首歌曲好听吗?谁愿意为歌曲伴奏呢?(师生合奏)三、创编歌词1、编一编小朋友看看歌词,我们除了能帮妈妈一起洗衣服外,还能做些什么呢?(学生思考并进行填词)2、演一演师:小手绢有什么用处呢?生:擦鼻涕、做游戏、变魔术。
师:老师发现还有更好的用途,你们看(装饰头部)好看吗?请你们想想,小手绢还可以装饰在哪更好看呢?学生思考、讨论利用小手绢同桌之间互相帮忙来装扮。
师:设计好了吗?请走到台上来展示自己吧(老师打开音乐,学生跟着音乐走“时装”秀)。
四、小结刚才同学们都用了小手绢来玩了、弄脏了,让我们一起洗洗吧!请想一想应该怎么样洗?开始吧(老师播放洗手绢这首歌,学生随着音乐一起律动)。
洗手绢(教案)

洗手绢(教案)《洗手绢》教案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演唱歌曲《洗手绢》,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过程与方法目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标:通过欣赏、演唱、律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劳动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难点: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通过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 教学难点演唱和表演展现出劳动的快乐。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手绢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 |导入|1. 播放一段劳动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的人们在做什么。
2. 提问学生:你们平时会做哪些劳动?|1. 学生观看视频,感受劳动的氛围。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平时做的劳动。
|通过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意义。
| |歌曲欣赏|1. 播放歌曲《洗手绢》,让学生聆听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提问学生:歌曲中唱了什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1. 学生认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学生思考问题,回答教师的提问。
|通过歌曲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 |歌曲学习|1. 教师范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歌声轻声哼唱。
2.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让学生注意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 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视指导。
|1. 学生跟随教师的歌声轻声哼唱,熟悉歌曲的旋律。
2. 学生认真学习歌曲的歌词和节奏,注意音准和发音。
3. 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互相倾听和纠正。
|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 |歌曲表演|1. 让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和情感,设计一些简单的动作和表情,进行歌曲表演。
《洗手绢》说课稿(通用2篇)

《洗手绢》说课稿(通用2篇)《洗手绢》篇1一、说教材《洗手绢》是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五课《爱劳动》的第一课时。
教材围绕“爱劳动”这一主题进行编排,旨在教育学生“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这首儿歌是一首具有民间童谣风格的歌曲,通过洗手绢发扬爱劳动的`好品德,使学生感受劳动的快乐,理解劳动的意义,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1、通过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情境,培养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能大胆、自信的演唱歌曲《洗手绢》,从中表现劳动的愉快,唱出劳动的快乐。
用动作感受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3、能够编创动作表演、编创歌唱,并表现“劳动”的主题。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聆听、欣赏、演唱歌曲,体验劳动的愉快。
难点:体会二拍子的强弱规律及歌词、动作的创编。
四、说运用的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法、欣赏法、听唱法、示范法、小组合作法。
五、说情感体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选择方法很重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看、听、唱、演,让学生感知音乐的情绪,通过教师的范唱、音频、跟唱的方法,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接触歌曲,从而完成能力目标,最后通过亲身体验,验证结论,通过欣赏、感受、讨论、体验相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六、说教学过程本节课设计的主要环节是引导学生通过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三个不同的音乐参与形式,认识到劳动是快乐的、光荣的,要做一个爱劳动、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好孩子。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1、初听歌曲,思考:歌曲中唱到了哪些动物?2、复听歌曲,思考:小动物在干什么?3、最后聆听,用动作表现歌曲。
(三)学唱歌曲《洗手绢》1、听范唱,初步感受歌曲。
2、再听,感受歌曲情绪。
3、教师范唱,学生用动作体会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4、有节奏的读歌词。
5、教师单手弹琴,学生分句学唱歌曲。
6、教师弹琴,学生完整跟唱歌曲。
7、情绪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洗手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洗手绢》,感受并能表现劳动的快乐,表达“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2、指导学生用轻松活泼的情绪及明亮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并适当地加以表演。
感受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3、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互相合作,帮助来创编歌词及动作,并能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表演、有信心的当众表演、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轻松活泼的情绪演唱、表演歌曲《洗手绢》。
通过各种有利途径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劳动的乐趣。
教学难点: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歌曲(5分)
1、听《劳动最光荣》,做简单律动。
2、歌曲《劳动最光荣》里都唱到了谁?
(雄鸡、鸟儿、小喜鹊、小蜜蜂、小蝴蝶)
3、看一看他们都在干什么?
二、节奏练习(5分)
爱劳动是最光荣的,老师也是个爱劳动的人,你看看我的动作是在做什么劳动呢?
1、教师做洗衣的动作学生猜。
(背景洗手绢伴奏音乐,哎啰)
2、同学们你们爱劳动吗?猜一猜:我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做劳动的动作,不说话,用动作告诉我们你做的是什么劳动,让我们猜一猜?猜对大家一起合着音乐做。
3、老师在劳动的时候最喜欢打节奏,听一听,老师是怎样劳动的。
老师示范洗衣服时,“刷刷刷”
那你们能不能在劳动的时候也用上这个节奏啊?让学生示范:扫地、擦桌子。
每一种劳动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那我们给他统一一个口号吧!用“哎罗”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大屏幕)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劳动的歌曲,一起来看一下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把!(大屏幕)
一起来聆听一边,聆听的时候应该怎么样?
三、歌曲新授(15分钟)
1、初听
2、按节奏读歌词。
(跟伴奏完整读一遍)
同学们都认识这些字吗?我们先一起来读一遍吧!
教师按节奏示范读一遍,在让学生齐读。
4、跟音乐轻声演唱歌曲。
5、同学们,劳动的时候高兴不高兴啊!那我们用高兴的心情再来唱一遍吧!
6、跟伴奏完整演唱。
四、创编动作。
1、谁能为歌曲编上自己喜欢的动作呢?两个人讨论。
2、学生表演,老师把动作串起来,教给学生。
3、合作表演。
4、师生活动:
刚才大家唱得真好,老师想和你们合作,下面我唱一句,你们唱一句好不好?9、带感情演唱。
四、拓展延伸(5分)
同学们想一想,除了帮妈妈洗衣,还能干什么活呢?我们小组互相讨论一下,把歌词改编一下,讨论结束后小组展示。
展示要求:一边唱一边用动作表示你做的劳动好吗?
六、课堂小结(3分钟)
从这首歌曲中,你学到了什么?
妈妈每天上班、回家要做饭,还要洗衣服,非常辛苦,那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体谅一下妈妈?那老师给大家布置个作业,那就是回家的时候替妈妈洗一次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