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合集下载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折则从他①折去;知折去,向谁家? 檐牙②枝最佳,折时高折些。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 【注】 ①从他:听任他。②檐牙:高高翘起的屋角。
栏目 导引
板块2 古代诗文阅读
请简析这首词的语言特点。 答:_朴__素__自__然__(_或__通__俗__化___、__口__语__化__)_。__如__“__是__谁__来__折__花__”__“___ _知__折__去__,__向__谁__家___”__“__折__时__高__折__些__”__等__语__言__,__都__是__口__语__化__的___ _语__句__,__明__白__晓__畅__,__一__看__就__懂__。____ 【解析】 答出语言特点并结合诗句分析。诗歌的语言不加 修饰,真切易懂。
栏目 导引
板块2 古代诗文阅读
(2012·高考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金]王 寂
秋后亭皋①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 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②,沙鸥相对不惊飞③。柳溪父老应怜我, 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 ①亭皋:水边的平地。②忘机:消除机心。机心, 巧诈之心。③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 无机鸥不惊”。
对青山强整②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③殷勤, 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 ①九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②强整:勉强整 理。③翠袖:和下文的“玉手”皆指歌女。
栏目 导引
板块2 古代诗文阅读
结合全曲,简要分析“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的 作用。 答:_①__“__翠__袖__殷__勤__,___金__杯__错__落__,__玉__手__琵__琶__”__写___的__是__繁__华__热_ _闹__的__生__活__场__景__。___②__通__过__写__繁__华__热__闹__的__生__活__场___景__,__与__前__面__的__ _“__归__雁__横__秋__,__倦__客__思__家__”__(_或__后__面__的__“__一__抹__斜__阳__,数__点__寒__鸦__”___, _或__前__后__的__“__归__雁__横__秋__,_倦__客__思__家__”__“__一__抹__斜__阳__,__数__点__寒__鸦__”__)_ _形__成__强__烈__对__比__,__凸__显__诗__人__此__时__孤__寂__而__思__家__的__感__情__。__________ 解析:作答时先指出写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手法,然后 再结合曲的内容分析作用。

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专题:鉴赏诗歌的语言

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专题:鉴赏诗歌的语言

七言律诗
小令,58字以内 词 中调,59~90字
长调,也叫慢词,91个字以上
曲 分为散曲(小令、套数) 和杂剧
对仗:颔颈必对(字数、 词性、平仄)
平仄:平、上、去、入
押韵:偶数句、平声韵、 一韵到底、不同字、不 撞韵
2、宾语前置
秋兴八首(其八) 杜甫 昆吾御宿自逶迤, 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余鹦鹉粒, 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 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 白头吟望苦低垂。
一、炼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1.有人认为本诗最后一联为喜幸之词,你同意吗? 为什么?
解释句意
①不同意“喜幸”之说。作者表面喜幸,实则反衬写出只
是靠着老朋友帮助才能维持生计,对世事也不再有何追求
了。
具体分析(结合全诗分析情感)
②前三联渲染出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诗人闲适地享
受着妻子儿女的家室之乐。经历长期离乱后,重获家室儿
女之乐,诗人怎能不感到欣喜满足。
③但最后一联表面仍是喜幸之词,实则包藏了多少悲苦与
无奈。眼前的闲适生活是建立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上
的。此刻寄人篱下,艰难辛酸溢于言表。
表达了作者(主人公)……思想感情。(点明作用)
设问方式
一、炼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意蕴深远)的语句
二、对某个句子进行赏析
提问方式: 1. ①这一联或这一句最生动传神,为什么? 2. ②某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三、炼有特殊句式的语句 或结构上起特殊作用的语句
四、比较那一句更好(或那个版本更好)

高考语文《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ppt课件

高考语文《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ppt课件

第一,炼字艺术注重动静转换结合,追求画面的动态美。如苏轼
《蝶恋花》中“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中的“绕”
字,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
美。
菜 单 隐藏
高考总复习 语文(SD)
透析
考点
第二,炼字艺术也注重运用想象、联想,追求化无形为有形的可
提知能
补 足 感性。如王安石的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这“绿”字、最为精警,
人匠心的字是“炼”的字,一首诗词往往会因一字(或几个字)炼得好
而意境全出。一般说来,炼字往往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
和虚词。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
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设题形式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①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考生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想象、联想、比较等多
种方法,进一步领悟诗歌的精妙之处。分析诗歌语言的妙处,除了理
解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还要注意体会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进而把握诗人的真实情感。分析诗歌语言,除了分析语言的用法,还
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从多年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选自《宋诗精华录》)
【注】 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
活动。
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菜 单 隐藏
高考总复习 语文(SD)
透析 考点 提知能
补足 短板 求完善
巩固
专题

【高考语文】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解析版)

【高考语文】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解析版)

【高考语文】专题07 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考点解读★★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这种题型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即语言风格(特色)是就诗歌整体而言的。

常见错误是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字,阐述字词运用巧妙。

一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的使用(炼字);二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上的特点,诗歌在语言上的特点包括炼字用词、修辞特点、语言风格等。

★★技巧点拨★★❖答题步骤1、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析作用: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风格分类【语言风格分类1】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明快、凝练、含蓄、华丽、质朴、简洁、工丽、隽永、晦涩等类型。

1、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2、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的语言风格。

3、凝练(精练):主要指语言简洁而含意丰富。

4、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5、华丽(绚丽):主要指有富丽的词藻,绚丽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6、质朴(平淡、自然):主要指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7、简洁:特点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8、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

9、隽永:语意深长,耐人咀嚼。

10、晦涩:主要指语言艰涩、冷僻、难懂。

【语言风格分类2】1、豪迈雄奇: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如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2、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

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

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语言风格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语言风格

古代诗歌的风格一、常见的概述语言特色的词语语言特点:清新、朴素、雅致、平实、华丽、绚丽、幽默、活泼、诙谐、庄重、简约、简洁、精练、精当、生动、凝练、洗练、含蓄、明快、通俗、口语化、明白如话等。

风格类:豪放、雄奇、沉郁、直率、婉约、婉转、风趣、工丽;苍凉雄健、委婉蕴藉、飘逸洒脱、苍凉悲壮、缠绵悱恻、情真意切、气势雄壮、自然流畅、忧郁激愤、沉郁顿挫、清新典雅、婉约凄切、新鲜活泼、气势磅礴、奇特新颖、平白清新、语淡情浓等。

二、语言风格种类繁多,常见的语言风格有:1.平淡:其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之中蕴含着深意。

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含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人评其诗“平淡而思致”。

2.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

理解时可以借助对仗。

如杜甫《观山水图》中的“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3.直率:语言毫不隐晦,毫不修饰,依照情感的原样直接写出。

如《诗经·硕鼠》。

4.委婉(含蓄):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通过写与本意看似无关的事物,或者通过对比而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

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自然:指诗词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到做作。

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明自然的风格。

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写出了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不加雕饰,生动自然。

6.清幽: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意味深远。

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前两句用不见人影而闻人声的情景,烘托出山的空寂清冷,后两句用夕阳返照之光映着林中的青苔,进一步渲染了山的特点,给人一种无比清幽的美感。

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考点31鉴赏诗歌的说话(含解析)

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考点31鉴赏诗歌的说话(含解析)

考点32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能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是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部份考查的重要内容。

“语言”主要包括炼字炼词和语言风格两类。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就是要理解诗歌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体会诗歌的语言美,进而做出评述。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高考对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呈现以下两方面的特点:1.考查形式。

多以主观表述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对诗歌的语言的把握。

只有极个别地域采用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2.考查内容。

主要包括:(1)品味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即分析其含义和作用;(2)品评某一字词的艺术表达效果,如2021年高考山东卷第14题的第(1)小题;(3)理解诗歌中某一两个语句的含义,如2021年高考课标全国I卷第15题;(4)归纳诗歌的语言风格等。

考生在备考时,应联系诗歌的主旨,从遣辞、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琢磨和推敲,从而准确理解诗歌语言的精妙的地方。

估计2021年高考对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考查仍会增强,而考生应给予重视。

考向一炼字炼词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答案】“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描画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

考生通过度析可知,“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是触觉,“红光”是视觉,这里是“通感”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夕阳的柔和温暖。

“涌”字运用比拟的手法,写出了壮丽的景色。

考生了解了字的本义,再联系文中内容明白其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点出表达效果即可。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完成题目。

春日【南宋】吴锡畴①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 专题07 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解析版)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 专题07 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解析版)

专题07 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考点解读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这种题型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即语言风格(特色)是就诗歌整体而言的。

常见错误是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字,阐述字词运用巧妙。

一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的使用(炼字);二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上的特点,诗歌在语言上的特点包括炼字用词、修辞特点、语言风格等。

技巧点拨答题步骤1、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析作用: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风格分类【语言风格分类1】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明快、凝练、含蓄、华丽、质朴、简洁、工丽、隽永、晦涩等类型。

1、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2、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的语言风格。

3、凝练(精练):主要指语言简洁而含意丰富。

4、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5、华丽(绚丽):主要指有富丽的词藻,绚丽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6、质朴(平淡、自然):主要指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7、简洁:特点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8、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

9、隽永:语意深长,耐人咀嚼。

10、晦涩:主要指语言艰涩、冷僻、难懂。

【语言风格分类2】1、豪迈雄奇: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如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2、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

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

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考点20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

考点20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

考点20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是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部分考查的重要内容。

“语言”主要包括炼字炼词和语言风格两类。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就是要理解诗歌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的语言美,进而做出评述。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高考对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呈现以下两方面的特点:1.考查形式。

多以主观表述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对诗歌的语言的把握。

只有极个别地区采用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2.考查内容。

主要包括:(1)品味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即分析其含义和作用;(2)品评某一字词的艺术表达效果(3)理解诗歌中某一两个语句的含意;(4)概括诗歌的语言风格等。

考生在备考时,应联系诗歌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和推敲,从而准确理解诗歌语言的精妙之处。

从历年高考命题来看,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从赏析诗歌的遣词造句和语言风格两个角度入手,一是对诗歌中词语运用的鉴赏,一是对诗歌语言风格的鉴赏。

一、品味词句阅读诗歌,一是要品析诗句之中精炼传神的词语,即“抓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锤炼诗歌的词语,使之生动、形象、精炼、传神。

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因为经过作者锤炼过的关键字词,常常是最能表露诗歌情感和体现诗歌语言艺术的,这些词语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数词和副词等。

二要注意赏析诗句中的叠音词、色彩词、拟声词,品味这些词语独特的表达效果。

二、赏析风格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

不同的诗人或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古代诗歌常见的语言风格特征有:清新雅致、平实质朴、含蓄隽永、绚丽飘逸、雄浑壮阔、形象生动、豪放旷达、沉郁顿挫、慷慨悲壮、婉约细腻等。

赏析语言作用常用术语有:言近旨远、浓墨重彩、淋漓尽致、脍炙人口、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登峰造极、言简意赅、细腻传神、言有尽而意无穷、含不尽之意于言外、音节和谐、富有音乐美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名题导练
1.鉴赏炼字型 【例1】 (2013·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何遁山入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选自《宋诗精华录》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 活动。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专题十五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精品课件
考点透视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主要包括赏析诗中炼字(词)、 诗眼和语言风格三个方面。赏析炼字(词)是品析诗中在表情 达意上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赏析炼句是品析诗中 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句子;赏析语言风格就是 品析诗歌的语言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所显示出的格调。
精品课件
◎借题发挥:鉴赏语言风格要着眼全诗,尤其要抓住诗中 的典型词语,如果题干没指出诗歌的语言风格,就要用一个词 语精练地表达出该诗的整体语言风格,然后结合诗句,给出充 足的解证。
(2)“多病所需惟药物”一句,有版本作“但有故人供禄 米”,你认为哪一句更好?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课件
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鉴赏“绿”字需结合具体语境,可联想诗句“春风 又绿江南岸”。此处的“绿”可理解为使动,“使树绿”,展 示的是一种动态美,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春天的生机。 答案:“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 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意思对即可。 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精品课件
注:①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 连,累遭贬谪。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在前三句的铺垫之下,第四句“数峰清瘦出云来”画龙点睛, 写嵩山终于在层层浮云中耸现出来,峭拔清瘦,高洁超脱。 在这里作者赋嵩山以人的情志,表露出作者对嵩山的喜爱和 赞美。
3.语言风格鉴赏型 【例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江村 (唐)杜 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需惟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精品课件
(1)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全诗前后啮合,照应紧凑。“梁上燕”、“水中 鸥”,“棋局”、“钓钩”明白易懂,自对而又互对,读起来 轻快流畅。皆用朴直的语气,最能表达夫妻投老,相敬弥笃, 稚子痴顽的意境。 答案:“梁上燕”、“水中鸥”,意象浅近,自然清新;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口语化,自然质朴。
精品课件
【例3】 (2011·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骤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西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据文渊阁《四库全书》
精品课件
第三、四句“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 合诗句简析。
精品课件
◎借题发挥: 鉴赏炼字,答题要先解释词义,指出所用 的表达技巧,然后把这一词义放回原句中整体解读,看描绘 了怎样的图景,最后分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达到的艺术效 果。
2.鉴赏诗眼型 【例2】 (2012·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初见嵩山 张 耒①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Hale Waihona Puke 精品课件答案: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 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 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 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 合的画面。
◎借题发挥: “妙在何处”主要考作用,主要鉴赏语言与 表达技巧,鉴赏时要考虑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再考虑富有表 现力的词语特点,然后分析表达效果。作答一般步骤:①解释 该句的意思。②点明手法,展开联想分析句子描述的景象。③ 点出该句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精品课件
◎借题发挥:炼字题理解要字(词)不离句。这首诗三、四句 写夏日骤雨顷刻之间如怒涛汹涌卷上沙滩,飞瀑如千军万马发生 阵阵吼声。句中“卷”和“吼”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方面十分传神 地写出了骤雨之迅猛和声势之浩大。答题要注意规范,可先总说 其精妙传神之处等,再从技巧、内容及效果几个方面分析作答。
精品课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三、四句进一步用比喻写风雨之势。“顷刻”言 来势之猛,“十万军声”状雨声之壮。“怒涛卷”上“沙滩”, 借潮水之汹涌写雨势奔腾。“鸣瀑”如“军声吼”,极写雨声 之大。 答案:“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 “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