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植物染色体压片法
植物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作与观察-教案

植物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作与观察-教案第一篇:植物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作与观察-教案植物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作与观察1.实验背景与原理染色体的研究在生物进化、发育、遗传和变异中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技术是遗传学、细胞生物学、染色体工程、分类学等众多学科的基本实验技术。
物种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形态、长度等信息的总和根据实验的观察和测量绘制成的模式图称为核型(karyotype)。
核型分析在物种亲缘鉴定,染色体变异分析,杂种分析,细胞分裂过程分析,孤雌生殖等研究中均有重要的作用。
染色体标本的常规制片方法有切片法、涂片法、压片法、滴片法(空气干燥法)等。
压片法操作简单,是常用的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的方法。
不过,该法在制备中要注意避免压片所造成的染色体的扭曲、变形和丢失的现象。
染色体制备的重要环节如下:(1)取材:应取分生旺盛的组织或细胞。
在植物中通常取根尖,在分裂高峰时取材,可得到大量分裂相细胞。
而在动物细胞中通常选取骨髓等分裂活跃的细胞,或是植物血球凝集素等刺激下的淋巴细胞,也可选取分裂旺盛的体外培养的癌细胞或转化细胞等。
(2)预处理:使用秋水仙胺等药品破坏纺锤体形成,不但可得到大量分裂相细胞,而且可使染色体缩短变粗,有利于观察。
(3)固定:渗透力强的固定液将细胞迅速杀死,蛋白质沉淀,并可尽量保持细胞原有状态。
(4)解离或低渗:植物细胞要除去细胞间的果胶层,并使细胞壁软化,从而使细胞得以膨胀,为染色体的分散提供了空间。
常用解离方法有酸解法和酶解法。
动物细胞无细胞壁,通常不需解离,而是用低渗液使细胞膨胀。
(5)染色体分散:通过压片、滴片等机械力量使染色体分散, 有利于观察。
2.实验目的(1)掌握常规压片技术制作植物染色体标本的一般方法。
(2)了解显微镜下常规显色的植物细胞染色体的形态特点,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
(3)理解染色体与生命遗传的意义及染色体核型检查的应用。
3.实验材料与试剂(1)材料:市售大蒜、洋葱。
植物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作与观察-教案

植物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作与观察1. 实验背景与原理染色体的研究在生物进化、发育、遗传和变异中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技术是遗传学、细胞生物学、染色体工程、分类学等众多学科的基本实验技术。
物种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形态、长度等信息的总和根据实验的观察和测量绘制成的模式图称为核型(karyotype)。
核型分析在物种亲缘鉴定,染色体变异分析,杂种分析,细胞分裂过程分析,孤雌生殖等研究中均有重要的作用。
染色体标本的常规制片方法有切片法、涂片法、压片法、滴片法(空气干燥法)等。
压片法操作简单,是常用的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的方法。
不过,该法在制备中要注意避免压片所造成的染色体的扭曲、变形和丢失的现象。
染色体制备的重要环节如下:(1)取材:应取分生旺盛的组织或细胞。
在植物中通常取根尖,在分裂高峰时取材,可得到大量分裂相细胞。
而在动物细胞中通常选取骨髓等分裂活跃的细胞,或是植物血球凝集素等刺激下的淋巴细胞,也可选取分裂旺盛的体外培养的癌细胞或转化细胞等。
(2)预处理:使用秋水仙胺等药品破坏纺锤体形成,不但可得到大量分裂相细胞,而且可使染色体缩短变粗,有利于观察。
(3)固定:渗透力强的固定液将细胞迅速杀死,蛋白质沉淀,并可尽量保持细胞原有状态。
(4)解离或低渗:植物细胞要除去细胞间的果胶层,并使细胞壁软化,从而使细胞得以膨胀,为染色体的分散提供了空间。
常用解离方法有酸解法和酶解法。
动物细胞无细胞壁,通常不需解离,而是用低渗液使细胞膨胀。
(5)染色体分散:通过压片、滴片等机械力量使染色体分散, 有利于观察。
2. 实验目的(1)掌握常规压片技术制作植物染色体标本的一般方法。
(2)了解显微镜下常规显色的植物细胞染色体的形态特点,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
(3)理解染色体与生命遗传的意义及染色体核型检查的应用。
3. 实验材料与试剂(1)材料:市售大蒜、洋葱。
(2)设备与用品:普通光学显微镜,水浴锅,盖玻片,载玻片,异物针,镊子,平皿,滤纸等。
植物染色体压片法

第一部分植物染色体压片法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根尖处理、染色、压片及制片观察的方法。
2. 观察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了解有丝分裂全过程。
二实验原理高等植物有丝分裂主要发生在根尖、茎尖生长点及幼叶等器官的分生组织(分生区),其中根尖是最常用的材料:①根尖取材容易,操作和鉴定也比其它器官与组织方便;②实验室内采用种子萌发后所长出的新鲜幼嫩根尖,不受植物生长季节的影响和限制,并且可以大量获得;③对于某些珍贵而又稀少的试验材料,取用自然条件下生长植株的根尖,比取用茎尖、花器等对材料的伤害要小得多;④采用实验室内种子发根,切取根尖后的种苗通常还可以进行正常种植,利于后续研究进行。
有丝分裂期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所占的时间相对较短,有丝分裂制片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染色体鉴定,希望观察到更多分裂相,尤其是分裂中期相,通常要对材料进行不同的预处理。
预处理主要通过抑制和破坏纺锤丝的形成来获得更多的中期分裂相;同时,预处理还可改变细胞质的粘度,促使染色体缩短和分散,便于压片和观察。
常用的预处理有物理法、化学法、混合处理法等。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对细胞形态和结构起支撑和保护作用,分生组织的细胞壁结构将分生细胞结合成一个整体,因此在压片之前需要采用适当方法软化或部分分解细胞壁使细胞间易于分离,这一操作称为解离。
同时,解离也可适当清除部分细胞质,使细胞质背景趋于透明化,便于观察染色体。
常用的解离方法主要有酸解法和酶解法。
酸解法:步骤简便、容易掌握。
根尖分生组织经过酸解和压片后,呈单细胞。
酸解法广泛用于染色体计数、核型分析和染色体畸变的观察及相关分析。
酶解法:常用于染色体显带技术或姊妹染色单体交换研究。
通过解离和压片,分生细胞的原生质体能够从细胞壁里压出,使染色体周围不带有细胞质或仅有少量细胞质,让后续制片处理直接作用于染色体。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形态结构还需要对材料进行染色,通常采用染色体染色效果好而细胞质着色少的碱性染料、酸性染料或孚尔根试剂染色。
植物根尖染色体的压片法

植物根尖染色体的压片法
邱希慈
【期刊名称】《生物学教学》
【年(卷),期】1981(000)001
【摘要】<正> 观察植物细胞的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运动和分配,最好是选用洋葱、蚕豆或玉米做现察材料。
这是因为它取材容易,操作简便,加上它们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少、外形较大所以观察起来也比其它植物清楚。
现以洋葱为例,谈谈其的制作方法。
一、取材:可直接从田间取,也可在室内培养取。
室内的取材方法是,将洋葱置水中萌发.具体步骤是,先取一只100毫升的烧杯盛满水,随后取一张
10×10厘米的窗沙,用绳子将其扎在烧杯口上,然后将洋葱放在上面。
注意根基部需接触到水。
并要求放在具有阳光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常温下2~3天后就可得到1~2厘米长的根,此时便可进行取材固定或前处理。
二、前处理,目的是阻止纺锤体的活动,以便得到更多的中期分裂相。
另外使染色体相对的缩短和改变细胞质的粘滞度,因而可达到在制片时染色体易分
【总页数】2页(P44-45)
【作者】邱希慈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根尖压片法制备树莓染色体标本的研究 [J], 王小蓉;汤浩茹;李玲;段娟;邓群仙
2.中药黄芪根尖染色体压片技术 [J], 杨德奎
3.孔雀草的根尖压片技术及染色体形态分析研究 [J], 齐迎春;周光来;高扬
4.番木瓜根尖染色体压片技术的研究 [J], 任鹏荣;冯瑞祥;游恺哲;李卫红;张颖聪;陈韶辉;周常清
5.一种改进的大麦根尖染色体压片法及其应用 [J], 李淑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验一植物分生区细胞染色体制片与有丝分裂过程的观察

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实验指导书(试用本)浙江林学院遗传学科2009.02学生实验守则1、实验前认真预习,领会实验原理,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了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实验时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进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有关数据。
3、要认真写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要清楚、简练、整洁。
4、学生进入实验室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服从带教老师的指导。
5、爱护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不准将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私自带出室外。
6、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实验时应注意的事项,在使用不熟悉其性能的仪器和药品之前,应查阅有关资料或请教指导教师,不要随意进行实验,以免损坏仪器,浪费试剂,使实验失败,更重要的是预防发生意外事故。
7、实验过程中应注意防火灾、防爆炸、防腐蚀、防污染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意识。
8、实验结束后,一切仪器试剂应放回原处,玻璃仪器要清洗干净,一些有毒、有腐蚀性的废液应倒入废液缸内。
9、实验台面要擦试干净,由值日生负责安全卫生工作,包括清理实验室,检查水、电的开关,清除垃圾和污物,关好门窗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目录实验一植物细胞染色体制片与有丝分裂过程观察 (1)实验二植物细胞的核型分析 (7)实验三植物花粉生命力测定 (10)实验四药用植物的杂交技术 (13)实验五药用植物的优株(树)选择 (16)实验六药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20)附录 (26)附录Ⅰ常用试剂的配制 (26)附录Ⅱ常用染色液的配制 (29)实验一植物细胞染色体制片与有丝分裂过程观察[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根尖或叶片材料处理、染色、压片及制片观察的方法。
2. 观察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了解有丝分裂全过程。
[实验原理]熟悉有丝分裂过程、掌握有丝分裂染色体制片方法与技术是研究染色体形态结构、检查染色体数目、进行核型分析与带型分析的基础。
高等植物有丝分裂主要发生在根尖、茎尖生长点及幼叶等器官的分生组织(分生区),这些分生组织均可以用作制片材料;另外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物等分生组织也可用作制片材料。
试验一植物染色体压片法

背景介绍
血液病是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或影响造血系统伴发 血液异常改变,以贫血、出血、发热为特征的疾病。
白细胞 疾病
造血系统 恶性肿瘤
常见血液病
贫血症
出血性疾 病
恶性血液病类型
检测方法
MICM
? FAB形态学诊断(Morphology):包括血 液和骨髓形态学及组织化学染色。
? 免疫学检查(Immunology ) ? 遗传学检查(Cytogenetics) ? 分子生物学检查(Molecular)
一、形态学
是诊断的基础,任何淋巴造血系统增生性 疾病的诊断都离不开形态学诊断。形态学诊断 技术包括
? 细胞学:外周血、骨髓涂片 ? 组织学:骨髓活检、血凝块
? 外周血涂片检测(血液病血常规):用 来观察外周血细胞形态、数量。是对血 液分析仪检测的血常规的镜下检测补充。
? 意义: ? (1 )铁低见于缺铁性贫血; ? (2 )铁高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白血病、感染和多次输血病人 ; ? (3 )环形铁粒幼细胞( RS ),环铁大于 15% , 见于
RAS 。
铁粒幼红细胞定义
三、免疫分型
应用:1 、确定系来源:利用不同系有特定的抗原表达可以确定髓 系/B 系/T/NK 系/组织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胞的评估具有优势
? 骨髓纤维化、细胞致密可干抽 ? 不存在干抽和骨髓稀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可做组织化学染色(如铁染) ? 可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对缺铁性贫血、慢性疾病引起的 ? 对再生障碍性贫血、低增生性白血
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和急性
病、淋巴瘤、转移癌、骨髓增生性
实验一 物染色体压片技1.

实验一植物染色体压片技术一、实验原理:植物染色体压片技术是利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将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保持原有的分裂状态,并对其染色体进行染色,压片后观察它的染色体分裂的一种方法。
二、实验目的:植物染色体压片技术是细胞遗传学和细胞分类学等研究中应用最为普遍的基本技术,是其他新技术所不能完全取代的,是从事染色体研究的工作者首先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的实验方法。
三、材料的制备:黑麦根尖(2n=14根尖材料的制备:1.浸泡:大、油、壳→浸泡24h(23~25℃;小、裸的不浸泡。
2. 发根:将材料放入具有团粒结构条件的土壤中培养(锯木屑、土壤、砾石、麦杆、谷草;最适温度(23~32℃;培养24h→再放入0~4℃冰处理1~7天。
目的:(1使分裂速度减慢,根尖长度整齐一致;(2调节工作时间。
再将材料从冰箱中取出又放回最适温度条件下培养1~2天;待根尖长度为1.5~2Cm即可处理。
3. 愈伤材料的制备:(适合春、夏两季用刀片将树杆割去保护组织露出伤口,用75﹪乙醇消毒包裹一天,再用50~75ppm赤霉素处理;几天后长出白色幼嫩的愈伤组织即可固定。
四、预处理:1. 方法:(化学和物理两种(1 化学方法:(适合所有生物a. 秋水仙素0.05~0.2﹪(白色粉末,易溶于水的巨毒药品;b. 0.002M 8-羟基喹啉(淡黄色晶体,用少量的乙醇溶解再稀释,对禾本科植物的随体表现很清楚;C.а-溴萘饱和液(淡黄色的乳浊液,易溶于乙醇和苯;难溶于水,100ml水中倒入1~2滴剧烈的振动5分钟;(以上abc三种药剂在15~18℃温度下处理3~5hd. 对二氯苯饱和液(淡黄色的晶体,难溶于水;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只能处理1~1.5h。
(2 物理方法:(适合禾本科作物,本次实验所采用冰水混合物在0~4℃温度下处理24h。
预处理的目的破坏或抑制纺锤体形成;增加中期图象,改变细胞质的粘度,使染色体缩短变粗,易于染色体的显带及研究。
五、固定:卡诺氏Ⅰ 3︰1 (乙醇︰醋酸;卡诺氏Ⅱ 6︰3︰1 (5︰3︰2(乙醇︰氯仿︰醋酸;固定的目的利用药剂迅速杀死正在分裂的细胞,使之保持细胞中的染色体处于被固定前的原有状态。
实验一 染色体玻片标本的制作与染色体观察

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张剑锋
一、实验原理
植物根尖的分生细胞的有丝分裂,每 天都有分裂高峰时间(am9, pm3),此时把 根尖固定,经过染色和压片,再置放在显 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大量处于有丝分裂 各时期的细胞和染色体。
二、实验目的
根尖染色体压片法是观察植物染色体 最常用的方法,也是研究染色体组型、染 色体分带、染色体畸变和姊妹染色单体交 换的基础。
卡诺固定液的配制:3 份无水酒精,加1 份冰醋酸(现配现 用 )。 酶液的配制:以0.1mol/L 醋酸钠为溶剂,配成纤维素酶(2 %)和果胶酶(0.5%)的混和液。
染色液的配制: 配方Ⅰ:石碳酸品红(Carbol. fuchsin)染色液,先配母液A和B。 母液A:称取3克碱性品红,溶解于100毫升的70%酒精中(此液可 长期保存)。 母液B:取母液A 10毫升,加入90毫升的5%石碳酸水溶液(2周内 使用)。 石碳酸品红染色液:取母液B 45毫升,加入6毫升冰醋酸和6毫升 37%的甲醛。此染色液含有较多的甲醛,在植物原生质体培养过 程中,观察核分裂比较适宜,后来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良的配方 Ⅱ,称改良石碳酸品红,可以普遍应用于植物染色体的压片技术。 配方Ⅱ:改良石碳酸品红 取配方Ⅰ石碳酸品红染色液2-10毫升,加入90-98毫升45%的醋酸 和1.8克山梨醇(sorbitol)。此染色液初配好时颜色较浅,放置二周 后,染色能力显著增强,在室温下不产生沉淀而较稳定。
(四)压片:把染色后的根尖放在清洁的载玻片上,用解剖针 把根冠及延长区部分截去,加上少量染色液,并盖上盖玻片。 一个解离良好的材料,只要用镊子尖轻轻的敲打盖玻片,分生 组织细胞就可铺展成薄薄的一层,再用毛边纸把多余的染色液 吸干,经显微镜检查后,选择理想的分裂细胞,再在这个细胞 附近轻轻敲打,使重叠的染色体渐渐分散,就能得到理想的分 裂相,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需掌握以下几点: 1. 压片材料要少,避免细胞紧贴在一起,细胞和染色体没有伸 展的余地。 2. 用镊子敲打盖玻片时,用力要均匀,若在压片时稍不留意, 使个别染色体丢失,而被迫放弃一个良好的分裂相的细胞。 (五)封片:把压好的玻片标本,放在干冰或冰箱结冰器里冻 结。然后用刀片迅速把盖玻片和载玻片分开,用电吹风把玻片 吹干后,滴上油派胶加上盖玻片封片,或经二甲苯透明后,滴 中性树胶,加盖玻片封片,做成永久封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永久装片 把压好的玻片标本,放在冰箱冷藏箱里冻 结。然后用刀片迅速把盖玻片和载玻片分开, 用电吹风把玻片吹干后,滴上油派胶加上盖 玻片封片,或经二甲苯透明后,滴中性树胶, 加盖玻片封片,做成永久封片。
五、作业
1.绘有丝分裂中期或后期细胞图像。 2.在你观察的细胞分裂过程中,哪些分裂时 期最多? 3.根据你的实验情况总结出制备好一张优良 的细胞分裂标本应注意哪些问题?
(四)解离 将固定后(或保存后)的根尖分装到指 管内,用清水洗几次,吸干水,加入盐酸酒 精离析液,在室温下水解10~20分钟,解离 成功的根尖,分生组织发白,伸长区已呈半 透明,似烂状。解离后的根尖用水轻洗2~3 次,以利于着色。 解离的目的是使分生组织细胞间的果胶 质分解,细胞壁软化或部分分解,使细胞和 染色体容易分散压平,解离方法有酸解法和 酶解法。
四、实验方法和说明
(一)生根 用刀片将洋葱的老根削去露出鳞基,然后 将鳞基置于盛水的小烧杯上,放在25℃培养箱 内培养。待根长到2cm左右时,在上午九时切 下根尖进行下一步处理。 植物细胞分裂周期的长短不尽相同,通常 在十到几十小时之间,温度明显地影咱分裂周 期,对于一个不太熟悉的实验材料,最好在特 定温度下生根,掌握有丝分裂高峰期,以使得 到更多的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
* +++优 ++良。
(三)固定 固定时,将根尖投入固定液中室温处理3~ 24小时。材料若不及时用,可经过90%酒精和 70%酒精浸洗一次,再换入新的70%酒精中, 置于冰箱内0~4℃保存备用。经过较长时间保 存的材料,在进行观察前可用固定液再处理一 次,效果较好。 通常采用的固定液是卡诺氏固定液。固定 的目的是借助于物理的或化学药剂的作用,迅 速透入组织和细胞将之杀死;并使其结构和内 含物,在形态结构上尽可能保持生活时的完整 和真实状态,同时更易于着色,可以较清楚的 显现细胞在生活是不易看清的结构。
①低温预处理:低温处理可以引起染色 体的缩短并可获得较多的中期分裂相,而且 此法无须使用任何药物,安全性高。但不同 的植物所需的预处理温度是有差异的,如小 麦的处理温度为1~5℃,水稻和玉米则需6~ 8℃,剪下的根尖置于盛有蒸馏水的烧杯内, 放入冰箱中低温预处理20~40h。
②秋水仙素(colchicine):是从百合科植物 秋水仙的种子和鳞茎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它的分 子式为C22H25NO6。纯的秋水仙素为针状结晶,一般 商品秋水仙素为淡黄色粉末。熔点为155℃,味苦。 易溶于冷水、酒精、氯仿和甲醛,但在热水中溶解 度较低,不易溶于苯和乙醚。 秋水仙素毒性极强,可以导致眼睛暂时失明和 使中枢神经系统麻痹而导致呼吸困难。在使用过程 中要特别注意安全,同时要做好药品的管理工作。 一般认为秋水仙素对纺缍丝有麻痹和毒害作用, 也有人认为秋水仙素通过抑制ATP的机制从而破坏纺 缍丝的形成及活动。处理后的染色体收缩较直,有 利于对染色体结构的研究。秋水仙素水溶液的作用 效果与其浓度成正比,浓度越高,作用效果越强。 通常用0.05%~0.2%的秋水仙溶液处理2~4h。
(二)预处理 把根尖放到对二氯苯饱和水溶液,或0.02 %秋水仙素溶液中,浸泡处理3—4小时。 预处理是为了有利于对有丝分裂中染色体 的观察和计数,一般在固定之前应用理化因素 进行预处理,这样可以改变细胞质的粘度,抑 制或破坏纺锤丝的形成,促使染色体缩短和分 散等。通常是在分裂高峰前,把根尖浸泡到药 剂中处理3~4小时以上。
植物 名称 小麦
染色体 数(2n) 42
处 理 因 素 0.2%秋水仙素水溶液
处理时间 9:00-11:00
温 度 25℃
效 果* +++
小麦
小麦 小黑麦 豌豆 烟草 蚕豆 蚕豆 洋葱 茄子 大麦
42
42 56 14 48 12 12 16 24 14
对二氯苯饱和水溶液
1~4℃冰箱 对二氯苯饱和水溶液 对二氯苯饱和水溶液 对二氯苯饱和水溶液 0.05~0.1%秋水仙素水溶液 0.05~0.1%秋水仙素水溶液 0.05~0.1%秋水仙素水溶液 0.002M 8-羟基喹啉 0.05~0.1%秋水仙素水溶液
④8-羟基喹啉(8-Hydroxyquinolin):其分子 式为C9H7NO,为白色结晶或粉末,溶于酒精而难溶 于水。8-羟基喹啉的作用机制,一般认为它首先引 起细胞质粘度的改变,结果导致纺缍体的活动受阻。 所用浓度范围是0.002~0.004M之间,特别适用于具 有较大染色体的植物。它的优点是经它处理后,可 使中期染色体在赤道面上保持其相应的排列位置, 另一优点是处理后的缢痕区较为清晰。 下表为不同材料采用不同预处理方法获得的效 果,供参考。
(五)水洗 经解离的材料用蒸馏水反复 冲洗4-5次。 目的是冲去材料中的酸以利于染色。
(六)染色 将解离后的根尖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上,切取其根尖分生组织(约 1mm左右),剁成碎末,滴加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染色10-15分钟左右。 改良苯酚品红染液: 是近年来观察植物染色体时新使用的比较理 想的染色剂,优点较多,使用方便。配法顺序如下: 原液A:取3克碱性 品红溶于100毫升70%酒精中,此液可以长期保存。 原液B:取A液10毫 升加入90毫升5%苯酚(即石炭酸)水溶液中(2周内使用)。 原液C:取B液 55毫升加入6毫升的冰醋酸和6毫升38%的甲醛(可长期保存)。 染色液: 取C液10-20毫升,加入90-80毫升45%醋酸和1.5克山梨醇。放置2周后 使用,染色效果显著,可普遍用于植物组织的压片法和涂片法,使用2-3 年不变质。山梨醇为助渗剂,兼有稳定染色液的作用。如果没有山梨醇, 也能染色,但效果稍差。 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对果蝇唾液腺染色体的染 色效果与醋酸染洋红染色液的染色效果是相同的。而且用改良苯酚品红 染色液还能提高工效,简易节约的优点。
实验一 植物染色体压片法
一、实验目的
• 学习植物根尖染色体压片方法的基本技术。 • 熟悉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形态特征及 染色体的变化特点,为研究染色体组型等 打基础。
二、实验原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有丝分裂是体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一般发生在 植物根尖或茎尖的分生组织中。在有丝分裂时,细胞 核与细胞质有很大的变化,但以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变 化最为明显,而且是有规律地进行。 各种生物染色体在数目上和形态上是相对恒定的, 并随科属种的不同而具有一定的特征。 洋葱体细胞中有8对共16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 程中,每个染色体能复制一份,然后分配到两个子细 胞中,所以两个子细胞与母细胞所含的染色体在数目、 形态和性质上都是相同的。 在细胞遗传学研究中,人们常常需要了解某一物 种的染色体数目,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观察细胞有丝 分裂的中期,这样能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
蚕豆根尖2n=2x=12
豌豆根尖 2n=2x=14
玉米根尖 2n=2x=20
水稻根尖 2n=2x=24
三、实验用品
(一)材料 大蒜(Aillum sativum)、洋葱(Aillum cepa、 2n=16)根尖或蚕豆(Vicia faba、2n=12)根尖 (二)器材 显微镜、镊子、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刀片、 试剂瓶、指管(或小培养皿)、冰箱、培养箱、吸水 纸。 (三)试剂 70%乙醇、45%冰醋酸、对二氯苯饱和水溶液、 0.2%秋水仙素溶液、卡诺氏固定液(甲醇或95%乙醇3 份,冰醋酸1份)、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盐酸酒精离 析液(浓盐酸:95%乙醇=1:1)、叔丁醇、二甲苯、 95%乙醇、尤派胶或中性树胶。
③饱和对二氯苯(p-Dichlorobenzene):其分 子式为C6H4Cl2,无色结晶,具有特殊的臭味,常温 下可升华。易溶于乙醇、乙醚、苯等有机溶剂,难 溶于水,易燃而且有毒。由于对二氯苯难溶于水, 所以一般用它的饱和水溶液,它的作用效果与秋水 仙素相似,但价格却低得多,便于广泛使用。室温 下处理3~5h,此法特别适于染色体小而多的植物, 计数染色体制片效果最好。
10:00-14:00
20-24小时 10:00-14:00 10:00-11:30 8:30-11:30 20:00-23:00 14:30-17:30 7:30-11:30 9:00-13:00 8:00-11:00
室温
1~4℃ 室温 室温 室温 室温 8℃ 15℃ 15℃ 25℃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