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节能措施
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节水节能技术措施

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节水节能技术措施提纲:一、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节水技术措施二、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技术措施三、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新型技术四、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运行与管理五、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实践案例分析一、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节水技术措施随着全球水资源紧缺的形势日益严峻,建筑业必须在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中采用节水措施。
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水措施包含采集、处理、供应和使用等方面。
在采集方面,建筑物可以通过收集雨水、回收灰水等方式将雨水、洗浴、清洗水、洗涤衣物等回收再利用;在处理方面,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将水回收利用,例如采用人工湿地、微生物反应器等处理手段;在供应方面,优化供水系统,包含安装智能水表、减少给排水管道长度及安装节流装置;在使用方面,实行水節约使用意识,例如延迟节流等。
二、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技术措施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主要是通过降低采暖和冷却系统的能耗来实现。
建筑物内采用太阳能热水器、空气能热泵等设备,将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转化为水供应,节能指标非常出色;在热水供应方面,可采用现代化供水系统,通过先进的回收利用技术,改变传统的直接供水方式,实现循环利用。
同时,选用高效节能水泵、紫外线消毒器等新型设备,将给排水系统中能量的消耗降至最低。
三、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新型技术新型技术主要包括:污泥浓缩技术、湿氧化技术、电流电解等。
这些技术都通过改善传统技术的缺陷,从而最大化地将水资源回收利用。
同时,建筑物还能通过科技手段、从监控与管理等方面实现节能减排。
例如,采用水性涂料,提高居住舒适区域的环境质量等。
电动机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水泵的效率,减小其耗能;污泥浓缩技术可以将回收的污泥进行浓缩,最大化回收水资源量。
四、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运行与管理建筑物给排水系统的运行和管理的关键在于持续监管与维护,从而实现系统的最优运行。
整个系统运营过程包含预算、设计、建设、管理和运营阶段。
在预算和设计阶段,应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维护性和可持续发展;在施工阶段,应加强质量检验、漏水修补,以保证系统的完整性和顺畅设备的安装;在使用阶段,应实行一系列节能措施,例如安装智能化控制装置,提高管理技术的水平和安全意识等。
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节能措施

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节能措施近年来,节能减排成为全球热议的话题,对于建筑领域尤为重要。
在给排水工程施工中,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不仅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还能降低环境污染。
本文将探讨在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可采取的节能措施。
一、合理选择材料1. 使用节能型水泵:在给排水系统中,水泵的能耗是最主要的部分。
选择低能耗的水泵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高效的节能型水泵可供选择,采用这些水泵可以实现节能效果。
2. 选用优质绝缘材料:在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合理选择绝缘材料可以减少能量的传递损失。
优质绝缘材料能够提供良好的隔热效果,减少热量散失,降低能源消耗。
二、优化管道布局1. 最短路径设计:在给排水工程施工中,通过优化管道布局,可以减少管道长度,降低阻力,从而减少能量损失和泵的工作强度。
合理设计最短路径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
2. 设计合理的管径:在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应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管道的合理直径。
管径过大会导致能量损失,而管径过小会增加流动阻力。
合理选择管径可以减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支持系统节能措施1. 采用智能控制技术:在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合理利用自动控制系统可以降低能耗。
通过采用智能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供水压力、流量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精确控制,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2. 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在给水系统中,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可以替代传统的热水供应方式,减少能源消耗。
太阳能热水系统通过吸收太阳能转换为热能,提供热水供应,同时降低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四、施工过程节能措施1. 合理利用自然光照:在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合理利用自然光照可以降低照明能源的消耗。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尽量减少使用人工照明,利用自然光照,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2. 合理规划工艺流程:在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合理规划工艺流程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
通过合理规划施工顺序和施工流程,可以减少材料和人力资源的浪费,从而降低施工能耗。
综上所述,在给排水工程施工中,采取适当的节能措施能够有效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阐述住宅给排水系统节水节能的措施

阐述住宅给排水系统节水节能的措施0.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建筑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节能环保建筑是未来住宅建筑的发展方向。
给排水系统作为住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系统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对居民的装修和使用功能有较为重要的影响。
由于高层建筑具有层数多、高度大、用水要求高等特点,对高层建筑给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高层建筑高度的增加,给水系统的能耗逐渐增大,对给水系统的节能需求日益迫切。
1.给排水的节水措施多层住宅的给排水节水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1 使用优质的给水管材在我国,大多数的建筑采用塑料管作为给水管材,而在装修档次较高的建筑中常使用不锈钢管或铜管。
为达到节水的目的,应综合考虑供水温度、供水压力、供水水质、建筑装饰标准、使用场合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给水管材。
此外,阀门作为建筑给排水中最常用的配件之一,它的类型和质量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节水的效果,质量差的阀门关闭不严,容易造成生锈和漏水。
1.2 进行地下管网的改造对老小区进行给排水管道改造是节能节水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城市中,大部分老住宅小区的地下给排水管道由于年代久远,经常出现排水管道堵塞,给水管道跑冒滴漏等现象,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因此,应对给排水的地下管网进行改造。
1.3 使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大力推广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材也是建筑节水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国是水资源比较紧缺的国家,现在我国大力提倡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使用该类卫生器具,不仅可以减少用水量,还能降低加压能耗。
目前,可采用节水型器具的有厨房、沐浴、盥洗及马桶。
若在住宅中充分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可节约住宅生活用水量的10 %左右,即节约用水加压能源的10% 左右。
同时,节能效果与住宅高度成正比,即建筑物越高,节能效果越明显。
一套好的设备能够对水资源的节约产生非常大的作用。
例如,充气水嘴可以节水,同时不会减小水柱的直径,在厨房的洗涤盆、沐浴水嘴和盥洗室的面盆龍头处安装充气水嘴,一般可保证充气率在15%左右,也就是说会达到15%左右的节水率。
给排水节能措施

给排水节能措施1. 引言给排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耗占到了整个城市能源消耗的相当一部分。
为了降低给排水系统的能耗,提高其运行效率,实施节能措施势在必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给排水系统节能措施的相关内容。
2. 给排水系统能耗分析给排水系统的能耗主要来自于水泵、风机等设备的运行。
在给排水系统中,水泵的能耗占据了很大比例,因此降低水泵的能耗是给排水系统节能的关键。
3. 节能措施3.1 优化泵房设计1.合理布置泵房,使其形状、大小和位置满足水力、电气、维护和通风等方面的要求。
2.选用高性能、低能耗的水泵,并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型,避免过大或过小的水泵。
3.采用高效、可靠的电机,降低电机能耗。
3.2 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变频调速技术是调节水泵运行速度的一种先进技术,通过调节水泵的运行速度,使其在不同的工况下都能保持高效运行,从而降低能耗。
3.3 优化管网布局1.合理布置管网,减少管线的损失和压力损失。
2.采用合适的管道材质和管径,降低水流阻力。
3.合理设置阀门,减少流量和压力损失。
3.4 提高水质1.采用水质处理设备,提高水质,减少水泵的维修和更换频率。
2.定期清洗和维护水泵,确保其高效运行。
3.5 强化运行管理1.制定合理的运行计划,避免水泵长时间低效运行。
2.对水泵进行监测和分析,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定期对运行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节能意识。
4. 结论给排水系统节能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给排水系统的能耗,提高其运行效率。
通过优化泵房设计、采用变频调速技术、优化管网布局、提高水质和强化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可以为我国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节能减排作出积极贡献。
5. 节能效果评估与监测为了确保节能措施的有效性,需要对给排水系统的节能效果进行评估与监测。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5.1 能耗数据收集收集给排水系统的能耗数据,包括水泵、风机等设备的运行时间、功率等参数。
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为评估节能效果提供基础数据。
给排水节能措施

给排水节能措施一、生活给水要严格按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生活用水(包括冷水和热水以及其他用水)定额量的标准执行,用水量不得过高.主要方法有:合理利用市政管网余压,直接供水;采用分区供水方式并采用新型供水设施,在建筑生活给水系统中进行竖向划分区域,力争使各用水点水压相等均衡;减压设备设置并联给水泵的措施,管路系统中少使用减压阀等附件;管径设计上采取分支管减压,降低建筑物内各用水点出水压力以利节能节水;生活用储水池的位置设置尽可能合理,减少水池设置深度,来降低水泵的扬程和减少提升高度,减少水泵功率;设计选择供水方式选择储水池—-加压提升泵-—高位水箱方式比较节能节水。
目前,我国民用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多采用二次加压供水,共有两种给水方式:①变频恒压变流量:水泵工作压力设置,应尽量与水泵工频运行效率最高时段扬程的下限接近;②变频变压变流量:这种方式节能效果要远远好于变频恒压变流量给水方式。
工作水泵应选用2台或2台以上合理的不同级配,水泵流量宜以1/2的流量阶梯级变搭配的形式,并设置气压罐,用来实现小流量给水。
另外,二次加压供水首选能源耗损更少、环保性更好的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
无负压二次加压变频泵供水无需常规二次供水中的水池和水箱:①降低了成本;②对供水环节污染更小,节能更突出.建筑中给排水的六大节能措施二、热水供应热水供应系统自然条件具备的地区,建筑物的生活热水供应,尽量选择可再生的替代加热能源(如太阳辐射能、风力、微生物产能、潮汐能等非矿物能源)作为加热源。
热水水源采用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技术时,从设计到施工以及投入使用,严禁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造成浪费、破坏和污染环境.若利用地下蕴藏的地温地源作为自动供暖和制冷:①利用地表层地下水直接作为能量转换载体;②将作为输送工具的盘管深埋在土壤中,利用系统盘管内流动的介质作为载体,与土壤中存在能量进行转换,把这些土壤地温热源输送到地面的水源热泵机组,进行能量转换提供给用户,在冬季为居民提供45℃一65℃的生活热水.利用太阳能提供生活热水,我国大多数地区位于N40.以南,日照时间较长,太阳能资源充沛,尤其是西藏地区太阳能蓄热储存技术易于推广,太阳能热水工程系统,设计参数要根据建筑所处的纬度、海拔地理位置和建筑物朝向来确定。
建筑给排水的节能环保措施

建筑给排水的节能环保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在市场上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建筑给排水系统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着重要影响,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和能源浪费。
针对这些问题,当今世界各国积极推广和采用各种建筑给排水的节能环保措施,以达到减少能源浪费、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等目的。
一、建筑给水节能环保措施1、采用高效节水设备在建筑给水系统中,节水是一项重要的环保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减少自来水的消耗,同时也可以节约能源和原材料。
在目前市场上,生产的节水设备已经越来越多。
例如浴室淋浴喷头、马桶节水器、洗衣机节水设备等等,这些设备既可以降低水费成本,也能够减少排污量,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2、合理设计给水管线给水管线设计要根据建筑的不同要求,合理布置、合理选材,使得给水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首先根据给水需求和水压情况综合考虑连接点、管径、管材等进行网络建设。
其次管道的施工需要严格按照法规规定进行,管道连接处必须加强,确保安全可靠。
最后在管路中设值控制器对水流量进行调节,可有效降低管道输配水能量损失,从而降低供水成本。
3、加强水质监测水质是直接关系到人们身体健康和环境保护的问题。
建筑给水系统中,合格的水质既可以减少给水管道的损耗和堵塞,又可以减少水处理用的能量等成本。
对此,应该加强水质监测,预防水质变差以及管网寿命问题。
二、建筑排水节能环保措施1、采用高效水表建筑排水是指水从设备、器具、管道等中流入排水管网,最终到达处理系统或直接排放到河流中等。
作为一种耗能的设施,合理利用高效水表能够减少水流量的误差,从而减少水处理费用,降低能源浪费。
2、加强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各种日常生活污水、生产工业废水等,而污水的处理一定要通过合法的净化工序进行。
由于生活和工业废水中的主要组成成分为有机物质和氮、磷等营养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比较大。
因此,在污水处理上采用一些建构严密、长效稳定的净化设备,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建筑给排水的节水节能的措施

建筑给排水的节水节能的措施1.设计合理的给排水系统: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布局,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例如,将卫生间、洗脸台和厨房等用户集中在一起设计,以减少管道长度和用水量。
2.采用高效节水器具:在选择给水器具时,应考虑使用节水型的龙头、洗手盆、淋浴头和抽水马桶等。
这些器具都采用了节水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用水量,降低给排水系统的能耗。
3.安装智能化供水系统:通过安装智能化供水系统,可以实现按需供水和动态水压调节等功能。
比如,根据不同时间段的用水需求来调整供水量,避免过多的供应导致浪费。
4.减少用水量:建筑物中的用水主要用于生活和清洁,因此可以通过减少用水量来实现节水节能。
例如,建立定期清洗和维护给排水设备的规程,防止漏水和水质浪费。
5.回收和利用废水:将使用过的废水进行收集和处理,可以将部分废水用于冲厕、浇花和冷却设备等,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
此外,还可以通过适当的处理方法将废水转化为可再利用的水资源。
6.使用节能设备:给排水系统中的泵、排水器具和加热设备等应选择节能型的产品。
例如,采用高效的水泵,降低能耗;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来供应热水,减少对电力的依赖。
7.建立监测系统:对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善。
通过数据的分析和管理,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用水量和能源消耗,实现节水节能的目标。
8.培养节水意识:通过开展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用户的节水意识,引导他们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建筑物的使用者应了解和掌握正确的用水方法和技巧,有效减少用水量。
综上所述,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水节能措施可以从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等方面入手,通过合理布局、智能供水、节水器具、废水回收利用等方法,实现节水节能的目标。
这不仅有益于减少对水资源和能源的需求,还能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运行成本。
因此,在设计和建设建筑给排水系统时应该充分考虑节水节能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建筑给排水节能减排措施

建筑给排水节能减排措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能减排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介绍建筑给排水节能减排的措施。
建筑给水系统节能减排措施建筑给水系统是指从水源到建筑物内各用水设备的一整套管道系统。
在建筑给水系统中,使用以下措施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和对自然环境的污染,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1. 安装节水器具安装节水器具可以降低建筑物内用水量,达到节约水资源和减少污水排放的效果。
例如:•公共厕所安装双按钮式冲水设备,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水位的冲水量。
•安装节水龙头,可以控制出水量,减少浪费。
•使用低流量淋浴头,降低用水量。
2. 加强检测维护管理检测建筑物内给水管道的泄漏情况,及时进行维修,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需要对给水管道进行定期检测,避免出现长时间泄漏情况,造成更严重的浪费和污染。
3. 使用水质更佳、更清洁的水源当建筑物位于水质较差的地区时,为了保证水质的安全和卫生,可以考虑使用净水器等设备进行水处理,达到更佳的水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建筑排水系统节能减排措施建筑排水系统是指建筑物内从各用水设备产生的污水排放到下水道系统的一套管道系统。
减少建筑排水系统对环境的污染,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 采用桶式储水式马桶桶式储水式马桶是根据排便所需水量分桶储存,防止浪费的一种新型马桶。
相对于传统马桶,可节约40%左右的水量。
如今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节水和节能治理推广工程的重点之一。
2. 大力发展低浊度、低化学需氧量废水处理技术在建筑物内部,一些非常规的废水处理设备可以使废水达到达标排放的水平,其中就包括了微生物法、气浮法等多种技术和理念。
大力发展废水处理技术,可减少污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3. 采用中水回用、雨水利用等措施采用中水回用、雨水利用等措施,是一种有效的减少污水排放的方式。
其中,中水回用是将洗浴、洗涤等产生的中水处理后回用于浇灌、冲洗等场合,利用中水回用可以省掉50-70%的普通自来水用于这些场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排水节能措施
一、生活给水
要严格按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生活用水(包括冷水和热水以及其他用水)定额量的标准执行,用水量不得过高。
主要方法有:合理利用市政管网余压,直接供水;采用分区供水方式并采用新型供水设施,在建筑生活给水系统中进行竖向划分区域,力争使各用水点水压相等均衡;减压设备设置并联给水泵的措施,管路系统中少使用减压阀等附件;管径设计上采取分支管减压,降低建筑物内各用水点出水压力以利节能节水;生活用储水池的位置设置尽可能合理,减少水池设置深度,来降低水泵的扬程和减少提升高度,减少水泵功率;设计选择供水方式选择储水池——加压提升泵——高位水箱方式比较节能节水。
目前,我国民用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多采用二次加压供水,共有两种给水方式:
①变频恒压变流量:水泵工作压力设置,应尽量与水泵工频运行效率最高时段扬程的下限接近;
②变频变压变流量:这种方式节能效果要远远好于变频恒压变流量给水方式。
工作水泵应选用2台或2台以上合理的不同级配,水泵流量宜以1/2的流量阶梯级变搭配的形式,并设置气压罐,用来实现小流量给水。
另外,二次加压供水首选能源耗损更少、环保性更好的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
无负压二次加压变频泵供水无需常规二次供水中的水池和水箱:①降低了成本;②对供水环节污染更小,节能更突出。
建筑中给排水的六大节能措施
二、热水供应
热水供应系统
自然条件具备的地区,建筑物的生活热水供应,尽量选择可再生的替代加热能源(如太阳辐射能、风力、微生物产能、潮汐能等非矿物能源)作为加热源。
热水水源采用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技术时,从设计到施工以及投入使用,严禁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造成浪费、破坏和污染环境。
若利用地下蕴藏的地温地源作为自动供暖和制冷:
①利用地表层地下水直接作为能量转换载体;
②将作为输送工具的盘管深埋在土壤中,利用系统盘管内流动的介质作为载体,与土壤中存在能量进行转换,把这些土壤地温热源输送到地面的水源热泵机组,进行能量转换提供给用户,在冬季为居民提供45℃一65℃的生活热水。
利用太阳能提供生活热水,我国大多数地区位于N40。
以南,日照时间较长,太阳能资源充沛,尤其是西藏地区太阳能蓄热储存技术易于推广,太阳能热水工程系统,设计参数要根据建筑所处的纬度、海拔地理位置和建筑物朝向来确定。
太阳能热水工程系统的循环方式有自然式循环式和机械循环式以及直流式3种方式可供选择。
太阳能热水器应设自动温控装置,把热水温度设定和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热能。
应当与节能节水技术充分结合。
可以利用太阳能作为预热生活供水,用来节约热水供应的能量消耗,方法就是将太阳能热水器设置在热交换器的前端的管路上起到预热作用。
生活热水最好采用机械循环系统,以避免阶段性供热水的能量损耗,满足各用水点的节约热水要求。
为加强余热的回收和充分再利用,应合理设计热水供应系统(包括工业余热、工厂废热、锅炉烟气余热、蒸汽凝结水、以及热风等能量的回收和梯级再利用),地区条件较好的情况,应充分利用现有城市热网或工业生产锅炉房的热水或蒸气作为热源。
不得已的情况下采用专用的蒸气或热水锅炉制备热源,尽量少用燃气、燃油这些成本高的燃料作为热水锅炉制备热源,也可以直接用专用的蒸气或热水锅炉提供生活热水。
当本地区的电力供应较充裕或有政策,鼓励夜间使用低谷电时,宜就近采用电能作为热源或直接制备热水的能源。
从经济适用、技术可靠的长远利益角度出发,设计调整各种不同制备热水热源之间的比例和关系合理组合。
对距离集中热水热源系统供应设备较远的少量用热点,应采用局部小型的电加热或燃气加热热水器加热的方式;也就是因地制宜对不同场所、不同地点,机动灵活地采用不同的热源热水供应形式。
集中热源热水供应系统中心储水温度宜控制在55℃~60℃范位内以节能。
热水供应的给水方式,宜采用同程回水式管网。
在采用电力作为热源时,宜用储热式电热水器作为加热储热设备,充分降低耗电功率。
热水系统供应时间宜缩短,增设机械循环热水泵,确保冷水和热水的水压力均衡。
三、建筑排水和雨水方面
排水系统的方式应尽量采用无压流重力式排水。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排放管道敷设应就近直接排放,不宜采用机械强排装置。
合理利用中水,空调凝结水要加以利用,回收利用蒸汽凝结水,收集雨水综合利用。
四、空调系统冷却水和消防给排水方面
为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冷却水宜循环利用。
在靠近沿海、沿河流、沿湖泊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就近取江、河、湖、海的水作为空调系统循环冷却水。
在冷却塔布局上下功夫,充分考虑冷却塔所处建筑物部位,考虑年平均风向指标,合理安放冷却塔。
为确保使冷却塔散热有良好的气流组织,在不影响建筑空间和美观的基础上尽量加大间距。
在建筑物空间和美观不允许的情况下,为避免影响冷却塔的散热效果,可以适当加高冷却塔高度,提高散热面积。
根据现有设计参数选择冷却塔,精确计算冷却水循环管管径、循环水量,尽量不放大修正系数,降低循环水泵功率,节约耗电量。
为了增加循环再利用冷却水,对冷却塔冷却水水质采取不同处理方法,物理过滤处理,化学除藻、除菌、除氧法等,用以缓解和避免管路和设备腐蚀、结垢。
冷却塔冷却水可以与消防水箱合用,既节约冷却水量消耗,又方便消防水箱的清洗。
设计合理的消防管道回流系统设施,把消防试验用的排放水,再通过回流系统返回到消防水池,加以利用。
五、节能节水自动控制和计量方面
建筑节能改造,应当施行安装设置居民小区分栋用热计量器和供热管网系统集中调控环节,直至按户分别计量热量等措施。
对于公共建筑在设计时,除应考虑集中采用热计量器外,室内也应采用温度调控,对多表采用远程操做、控制、读取等系统。
建筑给排水节水,宜对热水供应温度,储水池、储水箱水位设置控制自动阀,实现远程自动报警和监控。
变频泵给水运行控制系统,宜采用在管网末端设置反馈信号压力表,控制变频水泵转速。
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建筑及所处部位的不同,应分别设置给水计量表。
居民住宅除按栋、单元设置水表外,还应每户设水表计量。
对于采暖锅炉用水、空调水冷却塔用水、园林绿化用水、小区水景用水、公共游泳池用水、生活热水蒸汽锅炉补水等,应分别设置计量水表。
其他用水(如道路绿化浇洒用水、地面清洁冲洗用水等、汽车冲洗用水)的管道系统,宜设置独立计量水表。
各公共场所,企事业单位公共浴室、学生宿舍的公共浴室、集体宿舍淋浴间等,宜采用脚踏开关、红外线自动控制开关或刷卡方式用水。
六、其他材料设备方面
在材料、设备方面,应选用既节能又节水产品,设计施工中严禁使用已经被确认的淘汰产品,一经发现,严惩不殆。
大力推广石油副产品的耐用、防腐的塑料管材作为输送管道。
在多层住宅、公共建筑的生活给水管道设计上,使用建筑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新材料,如PE、PP—R等给水管道产品,禁止选用镀锌钢管;在小区建设室外排水工程中,推广使用高密度(HDPE)聚乙烯双臂波纹管,用埋地钢管、铸铁管;新建住宅室内排水系统采用聚氯乙烯(U—PVC)塑料管,禁止使用砂模铸铁管。
增强设备与管道的保温质量控制,选择性能优良的保温材料,严格控制绝热层厚度确保绝热效果。
生活热水锅炉房、热交换站的设备应采用高效节能等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