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组运行经济性分析

合集下载

关于中央空调冷水机组运行经济性的分析

关于中央空调冷水机组运行经济性的分析
1 Btu/h=0.293 watts。
作为衡量冷水机组性能的指标,它是制冷量与输入功的比值。 与EER相关趺的另一个概念为SEER(Seasonal Energy Efficiency Rate),它刊‘以 表示为供冷季节总的制冷量与供冷季节总的输入能量之比。 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节能研究的重点一直集L}·在如何提高冷水机组的EER。但 足,EER所表示的仅仅是名义工况条件下的能耗。随着系统负荷的减少,它会人幅度的 下降。例如某机组,在100%负荷(满负荷)时,它的EER是3.0左右的话,当系统调节 为40%附近的负荷率时,EER已经降为1.4了。事实上,系统负荷与冷水机组的制冷量 完企匹配的情况几乎是没有的。为此,必须考虑冷水机组在各种负荷下的综合能耗。 完全匹配的情况几乎是没有的。为此,必须考虑冷水机组在各种负荷下的综合能耗。
program is available in Xi’an.The performance under partial load and rate of price to performance,the relationship of the water chiller choice to life cycle cost was analyzed using
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 责任。
论文作者签名:槲 日期:弦盯·6·7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解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
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 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it to the data in ARl standard.The time weighting factor of the IPIjV computational formula is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经济性指标和节能降耗措施分析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经济性指标和节能降耗措施分析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经济性指标和节能降耗措施分析发布时间:2022-07-28T08:50:46.995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16期作者:张永泉[导读] 随着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国能浙能宁东发电有限公司宁夏银川市 751400 摘要: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的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应用和发展越来越广泛,环境污染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我国有关部门开始积极推行在保障机组经济性的前提下对机组实行节能降耗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对衡量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经济性的指标以及提高机组环保性的措施进行详细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旨在对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经济性指标和节能降耗措施进行探究和分析。

关键字:超超临界机组;经济性指标;节能降耗引言:我国目前仍然以煤炭供电为主要电力来源。

为了能够高效的利用煤炭能源,我国推出了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低效率、低能耗的传统的煤炭发电模式,但是伴随着新时期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以及对电力的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高效率、低能耗的重视程度逐渐上升,因此,1000MW超超临界机组需要迫切的与节能降耗技术进行充分融合,从而实现机组的有效优化,使之与我国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相符合。

1 1000MW 超超临界机组经济性指标随着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如表1,以某电厂的1000MW 超超临界锅炉为例。

表1 某电厂的1000MW超超临界锅炉经济设计指标表通过对表1进行分析,能够知晓用来衡量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经济性的运行参数指标主要有汽机热耗率、管道效率、锅炉效率、供电效率、发电煤耗、供电煤耗等,通过对这些运行参数进行全面的精确的统计和分析,能够实现对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经济性的评估。

下面将对其中比较主要的经济性指标进行简单陈述。

设备参数设计优化对机组运行经济性影响的分析及建议

设备参数设计优化对机组运行经济性影响的分析及建议

3 锅炉 排烟温度对机组经济性影响
锅炉设计对热力计算 , 排烟温度在 规定范围 内。排烟温度 增加 l 0 ℃, 锅 炉效率下 降 1 %。因此设计阶段要进行分析 , 增 加 省煤器 和空气预 热器 受热 面, 利用烟气余热加热凝结水或冷 空 气等降低排烟温度 。锅炉余热回收。在脱硫无 G G H的情况下 ,
经验 , 将 生 产 出现 的 技 术 问题 、 设计 成果、 设计方案进 行整理 ,
因数 、 额定氢压下 , 发 电机端输 出为额定功率 的工 况, 称为机组 的额 定出力 工况 。其铭牌 出力可标 识两个参 数, 即设计背压对 应 的功率/ 夏季背压对应的功率 。按这方式定义额定 出力时 , 其 辅机在机组额 定负荷及 部分负荷 时的出力更 接近 设计值 , 机组 运 行效率更高 , 有利 于降低供 电煤耗。
2 汽轮机终参数优化对机组经济性影响
汽轮机排汽压力变化 l k P a , 影响煤耗 1 - 2  ̄ Wh 。因此要做 好 设计优化 , 优化汽轮 机排汽压 力, 选 用合适 的汽轮 机排汽面 积, 采用双压凝汽器, 用较 深处 的海水作 为电厂 的冷却水 , 循环 水泵选 型时采用双速 电动机等 , 使机组运行后达到排汽压力控 制灵活性和经济性。 机组设计背压优化 。国标, 额定 出力 ( T R L工况) 定义为 : 在 额 定的主蒸 汽及再热蒸汽参 数 , 背压为“ 夏季满 发背压 ” , 补 给
通 过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收塔前 加装烟气冷却器 , 其水侧与汽轮机 的低压加 热
器系统连接 ,利用锅 炉排烟余热加热部分或者全部冷凝水 , 凝 结水吸热升温后接入到下一级低压加热器, 从而减 少了回热系 统的抽汽 , 在 机 组 运 行 条 件 不 变 的情 况 下 有 更 多 的蒸 汽 进 入 低 压缸做功, 达到充分利用锅炉余热 的 目的。同时由于进入 吸收 塔的烟气温度降低, 减少 了吸收塔工业冷却水 的耗量 。对于燃 用褐煤或锅炉排烟温 度较高 ( 在 1 5 0 %以上) , 加装烟气余 热利 用装置后 , 根据余热利用程 度, 机组热 耗可降低 3 8 9 o k J , k wh ,

1000MW机组变负荷运行经济性比较分析

1000MW机组变负荷运行经济性比较分析
差 异 的主 要 原 因 。
关 键 词 :超 超 临 界 ;1 0 W ;变 负 荷 运 行 ;经 济 性 ;循 环 效 率 ;海 水 冷 却 0M 0
中 图分 类 号 : K 1  ̄ T 2 2. 4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0 —1 8 ( 0 1 0 — 0 1 0 0 7 8 1 2 1 )4 0 0 — 3
度 47 .% B厂 机 组 在 同样 的 负 荷 下 降 区段 .汽 机
修 正 后 热 耗 率 从 约 74 0k / wh上 升 至 约 79 0 0 Jk 1
点 , 用 高 精 度 试 验 仪 器 进 行 了循 环 效 率 试 验 , 采 并 根 据 试 验 结 果 对 两 台机 组 的 实 际 变 负 荷 运 行 经
l e cn a t r n l dn o lc n u t ae f rp we u p y du g t e v ra l o d o e ain fu n ig fco s ic u ig c a o s mp in rt o o r s p l rn h a ibe la p r to .An t o i di
际 运 行 经 济 性 能 也 会 有 明 显 差 异 。 以 两 台 机 组 循 环 效 率 试 验 结 果 为 基 础 ,对 机 组 变 负 荷 运 行 过 程 中 的 供 电煤 耗 率 等 主 要 影 响 因 素 进 行 分 析 ,认 为 机 组 凝 汽 器 采 用 不 同 的 海 水 循 环 冷 却 方 式 是 造 成 运 行 效 率
( hj n lc i P w r et n eer s t e H nzo 0 ) Z e agEetc o e s adR sac I tu , aghu30 1 i r T h n it 1 4

利用在线测点分析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利用在线测点分析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水 流量 , 验前 对冷 渣水 流量进 行 了测试 . 试
供热为一体的循环经济发展要求 , 具有 良好的经济 效益 和社会 效益
试验 前 , 2机组 的冷渣水 均 由 1 机组凝 结 水接 待 ,回水分 别 至 2台机 组 的 除氧器 ,通过将 冷 渣水 由 1机 组切 为 2机 组 接 待 ,I机 组 凝结 水 流 量 下 降 6 h 0t ,然后 重新 切 为 1机组 接 待 , 复 原运 行 / 恢 方式 ,姑且 相信 凝 结水 的 流量 ,而 且 流量 变化值 只 占总流量 的约 13 /,测 量误 差 相应 也缩 小 为 1 , / 为 3
试验 时平 均 真空 为一 28k a(6k a,接近 能 6 . P 2 P ) 力 工况 , 工 况 下 轴 封 漏 气 量 设 计 值 为 2 8 /, 该 . 6t 6 h 由于试 验 负荷 为 4 ,故取 设 计值 的 9 %, 验 5MW 0 试 轴封漏 气量 取 247t .1 h分别 以凝 结水 流量 、给水 流 /
2 卷第 2 6 期
21 0 0年 4月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 版)
Ju a f hn i aogU i r tNaua S i c) o r lo ax t nv s y trl ce e n S D n e i( n
\ ,2 . . . . 6 No 2 1 p .0 0 r2 1
山西大 同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用 电率 ( 综合)l 1%来测算 ,供电煤耗分别为 5 8g 4 / k 、 8 /Wh 4 9gk , wh 4 5gk 、 4 /Wh 其它数 据见 表 2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生产 , 从而达到节能降耗; 1通过两个结果的 比较 2 可 以发 现 本 厂 的热 力 测 试 水 平 . 0 8年 7月 3 日, 20

航空公司的航空器航线经济性分析与优化

航空公司的航空器航线经济性分析与优化

航空公司的航空器航线经济性分析与优化航空公司作为运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航线的经济性分析与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成本分析、收益分析和优化策略等方面,探讨航空公司的航空器航线经济性分析与优化方法。

1. 成本分析航空公司的成本主要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包括航空器购置费用、维护设施费用等,可变成本包括航空燃油费用、机组工资等。

航空公司需要对这些成本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核算,以便更好地控制和降低成本。

2. 收益分析航空公司的收益主要来自于航班客票收入和货运收入。

在进行航线经济性分析时,需要对航班客票收入和货运收入进行准确的估计。

此外,还需要考虑航班运力利用率、座位舱位利用率等因素,以全面评估航线的收益。

3. 航线经济性评估指标航空公司可以使用多种指标来评估航线的经济性。

常用的指标包括每公里收入成本比、每座公里成本、每座公里收入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航空公司判断航线的盈利能力和经济效益,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

4. 航线优化策略为了提高航线的经济性,航空公司可以采取一系列优化策略。

首先,提高航班的运力利用率和舱位利用率,尽可能地增加收入。

其次,优化航班网络布局,减少冗余航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还可以控制成本,寻求更低的航空燃油购买渠道,优化机组工资结构等。

5. 应用案例以某航空公司为例,通过对其航线进行经济性分析与优化,发现某些航线的成本偏高,收入较低,经济性不尽如人意。

在此基础上,航空公司决定进行航线调整,取消低效航线并增加高盈利航线的运力。

经过优化后,航空公司实现了航线经济性的提升,收入较高并且成本有所降低。

综上所述,航空公司的航空器航线经济性分析与优化对于提高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航空公司应通过成本分析、收益分析和优化策略的综合运用,合理评估航线的经济性,并采取相应措施优化航线,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电厂深度调峰运行机组安全经济性分析及改进措施研究

电厂深度调峰运行机组安全经济性分析及改进措施研究

电厂深度调峰运行机组安全经济性分析及改进措施研究摘要:本文对电厂深度调峰运行机组进行研究,针对机组安全性及经济性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电厂深度调峰运行效果,为后续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深度调峰;运行机组;经济性分析在电厂运行过程中,常有机组偏离设计工况运行的现象发生,这使得现场技术人员需要采用深度调峰的运行方式,保证机组的运行状态,为电厂生产流程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此外,管理人员还需要对该运行机组的安全性及经济性进行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使生产现场的人员安全得到保障,电厂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得以提升。

1电厂汽轮机组的运行方式1.1 定压运行方式当电厂生产压力保持恒定时,汽轮机组在运行方式上可以分为节流配汽与喷嘴配汽两种。

其中,节流配汽指生产人员同时开启多个气压调节阀,以对生产现场实施配汽。

该方法的应用优势在于汽轮机在进行第一级调速时载荷教较小,但这也会造成较大的节流损失,使机组运行效率发生下降[1]。

另外,当进气流量发生变化时,机组各级温度并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这使得节流配汽方式的应用对负荷波动的适应性较强。

而在应用喷嘴配汽方式时,生产人员则需按照预先制定的顺序逐步开启调节阀门,对生产进气的方式进行针对性调整。

在这种运行方式的支持下,实际生产中只有一个气门会发挥节流作用,使节流损失得到有效遏制。

1.2 滑压运行方式滑压运行在电厂生产中可分为纯滑压运行及节流滑压运行两种。

首先,在应用纯滑压运行模式时,其主要应用方式为,将所有调节阀保持在全开的状态,仅由汽轮机在机组负荷发生变化时对其进行调节[2]。

具体而言,当机组运行功率稳定后,其就会通过对给水量及锅炉燃料量等指标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汽轮机对其内部蒸汽流量与压力的控制效果,有助于提高汽轮机对机组适应能力。

在这种应用方式的支持下,调节阀在运行过程中不会产生节流损失。

但该方法对锅炉的调节存在滞后性,使得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很难满足电网调峰的需求,因此,当多数电厂都很少使用这一方式。

机组运行经济性分析

机组运行经济性分析

机组运行经济性分析机组运行经济性分析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机组的运行参数、成本和效益进行评估,可以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决策提供参考。

本文将从机组的技术经济性、能耗分析和环境经济性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全面了解机组的运行经济性。

机组技术经济性分析是评估机组投资的基本环节,主要包括投资费用、折旧费用、运维费用和电量收益等指标。

投资费用包括机组采购费用、安装费用和附加设施费用等,折旧费用是指机组的经济寿命内分摊的投资费用,运维费用包括日常运行维护费用和定期检修维护费用。

机组的技术经济性分析需要综合考虑投资费用和运营费用与电量收益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机组的均衡出力、负荷率、机组效率等参数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机组的最佳容量和运行方式,以最大化投资回报。

二、机组能耗分析机组的能耗分析是评估机组运行效率的重要手段,能耗分析主要包括燃料消耗和热耗指标的评估。

燃料消耗是指机组产出一定电量所需消耗的燃料量,热耗是指机组产生一定电量所需的热量。

能耗分析对机组的节能措施和技术改进具有指导作用。

通过提高机组的热利用率、燃烧效率和热耗比等指标,可以减少燃料消耗和排放量,降低机组的运行成本。

机组环境经济性分析主要关注机组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及其经济代价。

环境经济性分析包括对机组的排放物消减成本、处理、排放物组成和影响程度等方面的评估。

机组环境经济性分析主要从降低机组的排放物、提高排放物处理效率和加强环境管理等方面入手。

通过采用高效过滤装置、燃烧控制技术和废气处理技术等手段,可以有效降低机组的排放量,同时降低环境治理成本。

此外,加强机组环境监测和管理,可以提高机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降低环境风险。

四、机组运行经济性分析实例以火电厂一号机组为例,进行机组运行经济性分析。

首先进行机组技术经济性分析,根据机组的投资费用、折旧费用和运维费用等数据,计算机组每年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然后根据机组的效率参数、出力和运行时间等数据,计算机组每年的发电量和收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力发电厂的热经济指标
三类:能耗量、能耗率、热效率 煤耗量 凝汽式电厂: 煤耗率 全厂热效率 煤耗量 总的指标 总热效率 热电厂: 发电方面 分项指标 供热方面
{ {
{ {
凝汽式机组的热经济指标
汽耗量、热耗量 汽耗率、热耗率 机组热效率
凝汽式机组热经济指标之间的变化关系
总效率与分效率之间的变化关系 煤耗率与热效率之间的变化关系 热效率与热耗率之间的变化关系 煤耗率与热耗率之间的变化关系
再热蒸汽压力降:指高压缸排汽压力至中压缸进汽 压力间的压力降低值 再热蒸汽温度:指进入汽轮机中压缸前的蒸汽温度 , 再热蒸汽温度降低1 ℃ ,影响汽轮机效率降低0.011 1 0.011 %左右,影响发电煤耗升高0.19g/kW•h左右。 给永温度。是指汽轮机回热系统末级高压加热器出 口的给水温度。 一般情况下给水温度降低1℃,影 响汽轮机效率降低0.011%(百分点)左右,影响发电 煤耗率升高0.16/kW.h。
热电厂及供热机组的热经济指标
总的指标:燃料利用系数 热化发电率 分项热经济指标: 发电方面:发电热效率 发电热耗率 发电标准煤耗率 供热方面:供热热效率 供热标准煤耗率
供热煤耗的计算
热电分摊比:供热用热量占总热量的比例 发电供热总热耗量: 供热用热耗量: 供热标准煤耗量:总标准煤耗量*热电分摊比 供热标准煤耗率:供热标准煤耗量/热负荷 发电标准煤耗量:总标准煤耗量*(1-热电分摊比) 发电标准煤耗率:发电标准煤耗量/发电量 供电标准煤耗率:发电标准煤耗量/供电量
给水回热加热
作用:提高给水温度 减小冷源损失 给水回热过程的主要参数 回热级数 回热加热分配 给水最终加热温度 回热经济性分析:回热作功比
蒸汽中间再热
再热的目的 提高蒸汽初压、降低排汽压力,使湿度增大, 提高蒸汽初压、降低排汽压力,使湿度增大,降低内效 危及安全, 率,危及安全,蒸汽再热是保证汽轮机最终湿度在允许范 围内有效措施。 围内有效措施。 再热参数选择合适, 再热参数选择合适,再热是进一步提高初压和热经济性 的重要手段 。
空气预热器漏风系数计算: '' '
∆∂=∂ − ∂
21 ∂ = 21 #39;' =
21 21 − 空气预热器出口氧量
漏风率:
∂ '' − ∂ ' ∆∂ × 90%= ' × 90%(%) ' ∂ ∂
排烟温度影响分析
排烟温度是锅炉运行中,可控的一个综合性指
标。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锅炉燃烧时通风量是否 合理,如果通风量不合适,炉膛温度偏低,炉膛吸 热呈四次方减少,则排烟温度升高,降低锅炉运行 经济性,浪费燃料;锅炉尾部烟道、空气预热器漏 风等都会使排烟温度降低,排烟温度低于露点,则 空气预热器低温段将发生结露、堵灰腐蚀,以至造 成损坏设备。 排烟温度升高1T,影响锅炉效率降低0.041% (百分点)左右,影响煤耗升高0.14g/kW•h。
二级指标(发电煤耗率)
发电煤耗率表示发电厂热力设备、热力系统的 发电煤耗率 运行经济性。单元发电机组的发电煤耗率与锅炉效 率、汽机效率、管道效率有关。全厂发电煤耗率水 平除与单元发电机组的发电煤耗率水平有关外,还 与单元机组发电量权数有关。 正平衡计算方法:发电煤耗率= 发电用标准煤量 (g/kWh) 计算期发电量
厂用电率的计算
凝汽式电厂: 热电厂: 供热用厂用电量:纯供热厂用电量+发电、 供热厂用电量*热电分摊比 发电用厂用电量:纯发电厂用电量+发 电、供热厂用电量*(1-热电分摊比) 纯发电厂用电量:循环水泵、凝结水泵等 纯供热厂用电量:热网水泵、热网疏水泵等
提高电厂热经济性的途径
提高初参数 降低终参数 采用回热 采用再热 采用热电联产
再热参数 再热温度 再热压力 再热压损
火电厂技术经济指标体系
火力发电厂的技术经济指标体系是指影响火力 发电厂锅炉、 汽轮机、发电机设备及其整个系统 经济性能的全部技术经济指标。分为四级: 一级指标:发电厂热力经济性的总指标——供电 煤耗率等; 二级指标:供电量、发电煤耗率、燃料等指标; 三级指标:发电量、厂用电率、汽机效率、锅炉 效率、管道效率等指标; 四级指标:汽轮机、锅炉、辅机设备、热力系统 和燃料质量、数量的各项小指标。
口处(空气预热器空气入口后)的氧量,锅炉出口氧 量变化1%(百分点),约影响锅炉效率变化0.46% (百分点),影响发电煤耗变化1.6g/kW•h左右。
排烟温度 锅炉尾部烟道漏风系数与漏风率 化学未完全燃烧损失
锅炉设备及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 锅炉设备及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续) 飞灰含碳量,灰渣含碳量
计算期磨煤量
磨煤机耗电率。是指磨煤机磨煤粉所耗
用的电量占计算期发电量的比例。单位:%。 表示电厂燃用煤粉的经济性。除与影响磨煤 机单耗的因素有关外,还与燃料质量,主、 辅机设备、系统的经济性能有关。
磨煤机耗电量 磨煤机耗电率= 计算期磨煤量×100(%)
给水泵单耗:是指给水泵每给锅炉供一
吨水所耗用的电量。表示给水泵及其给水系 统的运行经济性,与给水泵效率、给水系统 阻力、系统运行调整方式、运行人员调整操 作水平等有关。单位:kWh/t(水)。
汽轮机设备及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
主汽压力:是指汽轮机主汽门前的蒸汽压力, 汽轮发电机组在额定负荷下运行,主蒸汽压力降低 1MPa使汽轮机效率降低0.2%(百分点)左右,影响 发电煤耗升高1.4g/kW•h左右。 主汽温度: 主蒸汽温度降低1、,影响汽轮机效率 降低0.013%(百分点)左右,影响发电煤耗升高 0.11g/kW•h。 速度级压力。是汽轮机进汽量的反映,也是汽轮机 运行经济性的反映。是分析汽轮机运行经济性的一 个重要依据。
汽轮机效率变化0.08%-0.14%(百分点)左右,影响发电煤 变化1g/kW•h。影响值大、小与机组容量、参数、效率等有 关(下同)。 汽轮机负荷变化1万kW•h影响汽机效率变化0.305%(百分 点)左右,影响发电煤耗变化3g/kW•h左右。 全厂综合汽轮机效率变化除与汽轮机组效率水平有关外, 还与单元机组发电量权数变化有关
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方法
热效率:设备或系统有效利用的热量与供 给的热量之比的百分数 锅炉效率————锅炉热损失 管道效率————管道热损失 汽轮机热效率————冷源损失 机械效率————机械损失 发电机效率————发电机损失 全厂效率————全厂热损失
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方法
作功能力损失: ∆e j = Ten ∆s j 火电厂典型不可逆过程 有温差的换热过程 有摩阻的绝热膨胀或压缩过程 绝热节流过程 有散热的节流过程
影响厂用电率的主要指标
磨煤机单耗 、磨煤机耗电率 排粉机单耗 、排粉机耗电率 给水泵单耗 、给水泵耗电率 送风机单耗 、送风机耗电率 吸风机单耗 、吸风机耗电率 循环水泵耗电率 输煤(燃油)系统耗电率 除灰系统耗电率
磨煤机单耗:是指磨煤机每磨制一吨煤
粉所耗用的电量。单位:kWh/t(煤)。表示磨 煤机运行的经济性。与煤的可磨性系数,磨 煤机装球量、装煤量,磨煤机出、入口压差, 磨煤机出口温度,磨煤、制粉系统设备效率 及健康水平,运行人员调整操作水平、监盘 质量等有关 磨煤机耗电量 磨煤机单耗=
高加投入率:是指汽轮机回热系统的高压加热器运 高加投入率 行小时与计算期汽轮机运行小时的比例。单位:%。 与检修工艺、检修质量、高压加热器启动方式、运 行操作水平、运行中给水压力的稳定程度等有关 循环水入口温度:是指进入汽轮机凝汽器前的循环 循环水入口温度 水温度 ,一般情况下循环水温度变化1t影响煤耗变 化1g/kW•h左右,约等于8-10℃主蒸汽温度变化对 煤耗的影响值;当循环水温度升高,并使排汽温度 或凝汽器真空达到极限值而限制汽轮发电机组负荷 时,这种情况下1 ℃循环水温度影响煤耗升高 3.5g/kW•h以上。与循环水塔清洁程度、冷却效率、 循环水塔水量分配、调整等有关。
排烟损失计算公式如下:
排烟损失=系数×(排烟温度—送风机入口温度)
系数=
3.45 ×
1 + 0.37 4.7 × 排烟温度测点处氧量 1− 100
汽轮机效率及其指标
汽轮机效率:全称是汽轮发电机绝对电效率。 专业上一般简称汽轮机效率。日常也常用汽轮机热 耗率表示
3600 汽轮机效率= × 100% 汽轮机热耗率
锅炉反平衡效率=100-(排烟损失(%)+化学未完全燃烧 损(%)+机械未完全燃烧损失(%)+散热损失(%)+灰渣物理 热损失(%))
锅炉效率变化0.18%~0.28%(百分点)影 响发电煤耗率相应变化1g/kW•h。
锅炉设备及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
主蒸汽压力 ,主蒸汽温度 再热蒸汽压力 ,再热蒸汽温度 锅炉入风温度:是指送风机入口的进风温度 氧量 :计算排烟损失的氧量应是空气预热器烟气出
供电煤耗率计算方法
供电煤耗率=
发电用标准煤量 计算期供电量
供电煤耗率=
发电煤耗率 1 − 厂用电率
二级指标(厂用电率)
厂用电率:是指发电厂发电辅机设备的自 用电量占发电量的比例。单位:%。厂用电 率变化0.25%(百分点)左右影响发电煤耗变 化1g/kW·h。厂用电率计算公式为:
厂用电量 厂用电率= ×100(%) 计算期发电量
给水泵耗电量 给水泵单耗= (kW•h/t) 计算期给水量
送风机单耗:指送风机在锅炉生产一吨
蒸汽时所耗用的电量。单位:kWh/t(汽)。表 示送风机及其系统的运行的经济性。与送风 机效率,送风系统阻力,空气预热器及风系 统设备的健康水平以及各送风调整门开度、 阻力等有关。 送风机单耗=
送风机耗电量 (kW•h/t) 计算期蒸汽量
循环水温升 :主要与循环水泵出力、循环水系统 阻力、凝汽器铜管结垢、堵杂物造成的循环水量变 化有直接关系。循环水温升变化对运行经济性—— 煤耗的影响值同循环水入口温度 凝汽器端差: 凝汽器端差:是指汽轮机排汽温度与凝汽器循环水 出口温度的差值。单位:℃。是发电厂运行经济性 的一个十分重要指标之一。与凝汽器真空系统严密 性和凝汽器铜管结垢、堵杂物有关。凝汽器端差变 化对运行经济性——煤耗的影响值同循环水入口温 度。计算公式为: 凝汽器端差=排汽温度-循环水出口温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