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第一课教案

合集下载

加减混合教案:小学数学第一课

加减混合教案:小学数学第一课

加减混合教案小学数学第一课一、教学目标:1.数值基本概念的把握。

2.简便计算加减法,挖掘质疑。

3.科学计算加减法,用数学语言解决问题。

4.善于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数值基本概念的把握。

2.简便计算加减法,挖掘质疑。

3.科学计算加减法,用数学语言解决问题。

三、教学内容:1.数值基本概念的把握。

2.简便计算加减法,挖掘质疑。

3.科学计算加减法,用数学语言解决问题。

4.善于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

2.互动解题法。

3.游戏与比赛法。

五、教学过程:一.学前预习(10分钟)1.老师宣布本课重点,将讲解的内容。

2.学生提前预习下一章节的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

a. 10的四倍是多少?b. 540毫升+60毫升=多少?二、新课教学(30分钟)1.数值基本概念的把握。

(1) 数值的概念和写法。

(2) 认识每一位的数值。

(3) 十位数、百位数。

(2)简便计算加减法,挖掘质疑。

(1)用简易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

(2)常见的负数运算。

(3)如何解决加减法中出现的负数、0等异常情况。

(3)科学计算加减法,用数学语言解决问题。

(1)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计算方法。

(2)加减法联立解题的案例分析。

(4)善于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1)逐步分析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恰当姿态。

(2)计算题目的基本思路及技巧。

三、讲解与演示(20分钟)1.老师结合教学用黑板演示。

2.运用课堂实例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相关概念并学习计算技巧。

3.举办竞赛和游戏,促进有趣而互动的学习:四、互动解题(20分钟)1.带领学生自行解决一两道数值计算题。

2.从题目分析、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等方面提示学生,解决集体问题。

五、总结与归纳(5分钟)1.准确掌握讲解内容,并用数学语言描述。

2.回答总结问题。

a. 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加减法中的异常情况?b. 如何适用加减法处理实际问题?六、作业布置(10分钟)1.布置课本上的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2023新教材)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2023新教材)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2023新教材)
第一课:认识数字
目标
- 认识数字1-10
- 能正确书写数字1-10
- 能正确分辨数字1-10的顺序
教学内容
1. 数字1-10的认识
- 通过图示和实物配对,让学生认识数字1-10。

- 引导学生用手指标示并边数边说出数字1-10。

- 让学生用纸和笔正确书写数字1-10。

2. 数字1-10的顺序
-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按顺序摆放。

- 命名数字卡片的顺序,让学生边命名边指向相应的数字。

教学步骤
1. 导入:出示图示和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研究数字的意愿。

2. 认识数字:让学生根据图示和实物,逐个认识数字1-10,并边说边数。

3. 正确书写数字:引导学生用纸和笔正确书写数字1-10。

4. 数字的顺序: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按顺序摆放,并命名数字的顺序。

5. 小结:复数字1-10的认识和顺序。

教学资源
- 图片或图示:数字1-10的图示和实物图片
- 数字卡片:1-10的数字卡片
教学评估
- 提问学生:要求学生边指着数字卡片,边说出数字的顺序。

- 观察学生:观察学生在纸上正确书写数字1-10的能力。

- 反馈学生:及时纠正学生书写数字的错误。

教学延伸
- 引导学生用实物或图片创设数字的游戏,巩固数字1-10的认识和顺序。

- 让学生尝试在数轴上标出数字1-10的位置。

第二课:数一数
(继续编写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_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_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2.笔算乘法第1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例1。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理解每一步计算的含义;能正确地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2.在自主探索、交流学习中,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会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及乘法竖式书写的格式,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教师出示课件,谈话引入。

教师:屏幕上三位小朋友正在用彩笔画画,他们三个一共有多少支彩笔?请同学们都猜一猜。

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写在自己的纸上)。

然后想一想你用什么办法说明你猜测的数是正确的或者比较接近正确答案。

完了吗?还没有,接着用3乘十位上的1,得到的3又写在哪儿?表示什么?结果是36。

在乘法竖式里,12、3和36分别叫什么?教师板书:教师:如果百位上还有数,还要怎样算?教师:对,继续用3乘百位上的数,乘得的积就写在百位上。

三、尝试练习1.教材第60页“做一做”。

(1)做一做第1题(板演齐练,全班交流算法,比一比书写格式)。

(2)做一做第2题(板演齐练)。

(做一做第2题,算好后相互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教师:你发现这3道算式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第一个算式,第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第二个算式,第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第三个算式,第一个乘数是三位数。

)这3道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先乘个位,再乘十位,最后乘百位,这是笔算乘法的基本方法)2.练习十三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3.练习十三第2题。

(1)用课件出示练习十三第2题,请同学观察题目,明白题中给出的信息。

(2)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同桌再互相说说自己的算法。

(3)指名学生在班里汇报,说说为什么要用乘法来计算,用竖式是怎样算的。

三年级数学上册开学第一课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开学第一课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开学第—课教案教学目标:1、自我介绍,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以后学习打下良好的根底。

2、了解本册数学书的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3、明确数学课和数学作业的要求,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4、通过讲故事,悟出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1、明确自己本学期应有的学习态度,认真扎实地上好每一节课。

2、悟出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自我介绍1、同学们了解这节是什么课吗你怎么了解的(板书:数学)2、大家认识我吗怎样欢迎“魏〞有几笔,你怎么数出来的3、你了解魏老师什么(依据学生的答复有针对性的互动)4、了解怎么联系我吗背一背:(谁能说一说怎么快速的记住老师的 )二、认识本学期学习任务1、如果现在请你看一看数学课本的目录,再来向大家介绍本书的内容,你能行吗试一试吧。

三、介绍本学科的相关要求问题1:上课前要做哪些打算怎样爱护书本(一)学习用品1、课前打算好学习用品放在左上角。

(安排检查组长)2、书本要包皮,不乱涂、乱划、乱写。

3、作业用同一种颜色的钢笔。

问题2:课堂上注意哪些纪律在教师办公室注意哪些纪律(二)学习纪律1、坐姿端正不做小动作(慎言慎行)2、积极发言,声音响亮,表达完整。

3、老师发言时看老师,老师写字时看黑板。

4、预备铃清脆马上回座位静候老师到来。

5、上课迟到或进老师办公室喊“汇报〞,得到同意前方可进入。

6、在教师办公室不得随意发言,排队三人以上时,第四人应在办公室外等候,出一人后再进。

7、做作业独立完成。

商量、请教同学等同抄写,在家不会写可以问家长,家长也不会的注明原因可不写,在校可以问老师。

8、课间不得写作业(订正除外)问题3:做作业应注意些什么(三)家庭作业要求1、注明时间、作业内容;按时、按质、按要求完成作业。

2、每格写一行,做完一题空一行。

3、订正要重新写,不得在原题上改;在练习册上可以直接订正,但要换一种颜色的笔。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课时看一看(一)(观察一个物体最多看到三个面和从相对位置观察一个物体)教学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课时看一看(一)(观察一个物体最多看到三个面和从相对位置观察一个物体)教学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1课时看一看(一)(观察一个物体最多看到三个面和从相对位置观察一个物体)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在实物观察、空间想象和推理等活动中,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角度)观察物体,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积累观察物体的活动经验。

3.在想象、推理、观察、验证的活动中,初步发展合情推理和空间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4.在与他人合作交流中,能简单描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观察结果,体验观察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教学难点:
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长方体,每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教学准备:课件、长方体实物、学生从家中带的小动物玩具等。

板书设计:
看一看(一)
情境图打印粘贴,连线三幅图。

站在不同位置观察,每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人教精通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人教精通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人教精通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课:认识1和2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数1和2,并掌握它们的书写形式和基本用途。

教学内容1. 数字1的认识- 学生通过游戏、观察等方式,认识数字1的基本形状和特点。

- 学生通过练,掌握书写数字1的方法。

- 学生通过实例操作,理解数字1的用途和表示方式。

2. 数字2的认识- 学生通过游戏、观察等方式,认识数字2的基本形状和特点。

- 学生通过练,掌握书写数字2的方法。

- 学生通过实例操作,理解数字2的用途和表示方式。

教学过程1. 引入- 老师出示数字1和数字2的卡片,让学生观察、比较它们的形状。

- 老师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发表对于数字1和数字2的认识和看法。

2. 认识数字1- 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数字1的书写方法,并示范正确的书写顺序。

-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书写数字1。

- 学生在黑板上、纸上等多种媒介上书写数字1,并交流、比较书写结果。

- 老师利用一些实例,让学生理解数字1的用途和表示方式。

3. 认识数字2- 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数字2的书写方法,并示范正确的书写顺序。

-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书写数字2。

- 学生在黑板上、纸上等多种媒介上书写数字2,并交流、比较书写结果。

- 老师利用一些实例,让学生理解数字2的用途和表示方式。

4. 总结与巩固- 老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

- 学生可以通过游戏等方式巩固数字1和数字2的认识。

教学评价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简单,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和数字2,并进行书写练习和实例操作,帮助学生巩固记忆和理解数字1和数字2的基本形状、书写方法和用途。

同时,通过游戏等活动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其中,增加了互动性和趣味性。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趣味性的游戏和实例,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课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课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课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课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能够正确使用数学词汇:数量、数字、数目、数2. 通过实际操作,认识并能够书写1~9的数字3. 能够用数字表示给定的具体数量教学内容:1. 数字的认识与书写2. 数字和数量的对应关系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介绍自己并与学生互相熟悉。

2. 教师呈现一些常见的数字,要求学生能认出并书写。

二、练习数字的认识与书写(15分钟)1. 教师示范并指导学生正确书写1~9的数字。

2. 学生进行跟读和模仿,逐渐熟悉并掌握正确的数字书写方式。

3. 教师检查学生的书写情况,对错误进行纠正。

三、引入数量概念(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具体的物体,如书、铅笔等。

2. 要求学生观察并说出每种物体的数量。

3.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数量的概念,如:这是两本书,这是三支铅笔。

4.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物体数量的概念。

四、数字和数量的对应关系(20分钟)1. 教师通过示范和提问,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给定数量的物体。

2. 学生将观察到的数量与相应的数字进行对应,如:看到两本书就说出数字“2”。

3.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数量与数字的对应关系,强化他们的记忆。

五、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用数字表示给定的具体数量。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并互相交流答案。

3. 教师进行答案讲解,并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导。

六、拓展活动(10分钟)1. 教师邀请学生出示一些具体的物体,如水杯、橡皮擦等。

2. 学生通过观察物体数量,用数字进行表示并说出对应的数量。

3. 教师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尝试更多的拓展活动。

七、总结与课堂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复习学生所学的数字和数量对应关系。

2. 学生对本堂课的进行回顾,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问题。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学生能够认识、书写1~9的数字,并能够用数字表示具体的数量。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集合人教版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集合人教版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集合人教版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是《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第1课时,主要内容是集合。

我们将探讨集合的定义、特点以及集合间的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1. 理解集合的概念,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2. 能够识别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集合。

3. 理解集合间的运算,如并集、交集和补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集合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难点:集合间运算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集合图示卡片。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在课堂上展示一套卡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卡片中的物品。

通过这个情景,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集合。

2. 概念讲解:在黑板上用粉笔写出集合的定义,并用集合图示卡片展示不同类型的集合,如数集、几何集等。

同时,解释集合的表示方法,如列举法、描述法等。

3. 例题讲解:挑选几个简单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集合的运算过程。

例如,给出一组数字集合{1,2,3},让学生找出它的并集、交集和补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我会适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5. 集合游戏:设计一个集合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集合的概念和运算。

例如,学生需要找出指定的集合物品,或者找出两个集合的交集。

六、板书设计板书上会清晰地写出集合的定义、表示方法以及集合间的运算。

我会用不同的颜色粉笔标出重点内容,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a. 你的家庭成员b. 你所拥有的玩具a. 班级中所有喜欢篮球的同学b. 你的邻居家庭成员答案:1. a. {父母、兄弟姐妹、自己}b. {玩具车、娃娃、拼图}2. a. {喜欢篮球的同学}b. {邻居家庭成员}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与家人或朋友分享所学的集合知识,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加深理解和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第一课教案
三年级数学第一课教案
①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

②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

③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

④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

⑤不要在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

⑥上下楼靠右行。

教学目标:
1、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师生氛围。

2、通过师生交流和讨论,明确数学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好数学要关注数学学习的方法,明确怎样做一个会学习的人。

3、通过讲故事,让孩子们明白每天的学习每天的作业都是在为自己打基础,学习不是为他人,而是为自己而学,每天做事做作业的态度都决定着自己未来的发展。

4、通过教材的梳理让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
注意课间安全:大课间、体育课以及参加集体活动时,前后左右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不要太拥挤,不然容易踩脚、绊脚,容易摔倒。

在课间玩耍时要文明玩耍,不做剧烈的活动;上下楼梯靠右走,“右行礼让”;不在教室内打球、踢球、
跳绳、踢毽。

严禁用扫帚、拖把、铅笔、石头等危险物品玩耍、投掷。

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不吃过期、腐烂食品,有毒的药物(如杀虫剂、鼠药等)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禁止购买用竹签串起的食物:油反复使用,竹签容易伤人,食品卫生得不到保证,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质。

(一)说说自己暑假中的见闻。

准备的学具:尺子、量角器、三角板、把数学书用书皮包好并写好班级姓名,另再准备一个透明书皮,用标签纸写上学号、姓名、班级。

师:大家在暑假里肯定过得非常愉快,非常充实吧。

你能将自己记忆最深刻的一段与大家一起分享吗?可以说说自己游玩的事情,可以说自己在假期里的小插曲,也可以说说自己取得的收获。

同学们畅所欲言。

借此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创设良好的师生氛围。

为了督促孩子们自律,各班要特意安排了课间安全监督员,发现课间或课外活动有学生有不安全的行为,安全监督员首先制止,然后报告老师,发现不安全的表现及时报告老师,老师及时教育并弥补管理上的漏洞。

(二)讲故事,让学生知道态度决定自己的未来。

讲故事《木匠的房子》。

“一个上了年纪的木匠准备退休了。

他告诉雇主,他不想再盖房子了,想和他的老伴过一种更加悠闲的生活。

他虽然还留恋那份优厚的报酬,但他该退休了。

雇主看到他的好工人要退休了,感到非常惋惜,就问他能不能再建一栋房子,就算是给他个人帮忙。

木匠答应了。

可是木匠的心思已经不在干活上,他不仅手艺退步,而且还偷工减料。

木匠完工了。

雇主来了,拍拍木匠的肩膀,诚恳地对他说:房子送给你了,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

木匠感到十分震惊,太丢人了……要是他知道他是在为自己盖房子,他干活的方式就完全不同了。

”你就是那个木匠。

你每天钉一枚钉子,放一块木板,垒一面墙,但往往没有竭尽全力。

终于,你吃惊的发现,你将不得不住在自己建的房子里。

如果可以重来……但你无法回头。

人生就是一项自己做的工程,我们今天做事的态度,决定了明天住的房子。

听后,让学生说说想法,明白什么?老师为什么讲这样一个故事? 我想让孩子们明白每天的学习每天的作业都是在为自己打基础,学习不是为他人,而是为自己而学,每天做事做作业的态度都决定着自己未来的发展。

希望小故事比说教有力量有效果。

“队干月选”可以给更多孩子一显身手的机会,在竞争与和谐并行的队干选举中,更多的孩子将拾起自信,笑看成败;每个孩子都能收获一双美丽而苍劲的翅膀,在竞争氛围
中舞出和谐的曼妙!
(三)回顾上学期的成绩。

1、了解上学期成绩。

2、让学生说一说取得好成绩的方法或者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3、明确取得好成绩的诀窍:平时踏实学习与作业,回家认真完成作业,多复习。

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上课专心听讲,回家认真复习,不能搞小聪明,做自欺欺人的事情。

4、以不点名的形式向平时懒于学习的同学提个醒:不能将心思花在学习以外的地方。

(四)认识新朋友(新书)
1.梳理新教材内容,翻开书本目录自己看看有哪些内容?
2.老师带领学生熟悉教材。

师:邵老师和小朋友们一样,平时也有很多爱好呢,请小朋友来猜猜看,老师喜欢什么?(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画一些简单的符号。

例如书(爱看书,说说自己看书的故事)音符(喜欢音乐)画笔(爱好画画)漂亮的字(爱好书法)
(五)数学常规要求:
1、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数学书、作业本、口算本、练习本、文具盒),候课铃声响马上进教室,按老师要求齐背乘法口诀。

2、课中:遵守纪律,不做小动作,要认真听,动脑筋,想办法。

发言先举手,声音响亮,同桌交流时轻声细语。

拿学具、文具速度快,轻拿轻放。

3、课末:整理学习用品,做好下节课的学习准备。

4、课后:作业独立完成,认真书写,学会思考。

5、小组长收发作业要及时,督促学员按时按质完成。

六、全课小结,提出希望。

同学们,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 希望大家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我相信一定能让自己的学习成绩有一个新的突破,也能在知识的海洋中体会辛勤航行后的巨大喜悦和丰硕收获。

下课活动:注意安全、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上下楼梯不拥挤,课间不得在过道、走廊上追逐打闹、高声喧哗,不玩危险游戏,不疯赶打闹,不爬栏杆、云梯,做有意义的课间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