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病例讨论制度课件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一、总则
凡死亡病例(突然死亡、死因不明、有医疗纠纷、一般死亡病例),应在死亡后 1 周内进行讨论并将病历归档,特殊病例、存在医疗纠纷或纠纷隐患的病例应及时讨论。
二、具体要求
(一)讨论参与人员:
死亡病例讨论由科主任主持,科室医护人员及其他相关科室的医。
必要时请医务科人员参加。
务人员参加(本科室护士长必须参加)
(二)主要讨论内容:
1.诊断是否正确、有无延误诊断或漏诊;
2.死亡原因和性质;
3.处理是否适当和及时;
4.应吸取的经验教训和改进措施等。
(三)死亡病
例讨论记录
要求: 1.责
任医师负记
录。
2.记录内容:讨论时间、地点,主持人及参加讨论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称;患者基本情况、入院时间、死亡时间、死亡原因、最终诊断包括临床诊断或尸检/病理诊断;具体讨论意见及主持人小结意见。
3.要记录每个人的具体发言内容,不能只记综合性意见。
4.死亡讨论记录另立专页,由主持人审阅签名并形成一致的结论性意见摘要记入病历中。
5.科室要同时认真填写《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并对科室死亡
病例讨论制度落实情况定期点评。
三、督导与评估
医务科定期进行追踪,评价讨论质量,相关工作情况列入科室考核内容。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1.凡死亡病例均应在科内进行讨论,一般要求在患者死亡后一周内完成;特殊病例即时完成;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做出后一周内完成。
目的在于分析死亡原因,审查诊断是否正确及治疗、护理是否及时适当,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便总结经验,汲取诊疗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提高治疗抢救成功率,降低临床死亡率。
2.讨论应由科主任或医疗组长主持,科室(或医疗组)全体医师(需要时请护士长和责任护士)参加,必要时请医务处人员或分管院长参加。
3.讨论中应由主管医师介绍病情、病史、治疗与抢救经过及死亡原因(急诊死亡病例由当时负责抢救的值班医师介绍,参加抢救的其他医师予以补充),本科(组)医师(主治医师、正副主任医师)可酌情补充并做详尽的分析论证。
参加讨论人员应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对诊疗意见、死亡原因、抢救措施进行详尽分析,借鉴国内外对本病诊治的先进经验进行总结,吸取诊疗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的目的
4.死亡病例讨论要有完整的讨论记录,由科主任、上级医师签字确认后纳入病历,同时讨论情况及结论应记录在《死亡病例讨论登记本》内。
三、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见《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本》)
四、死亡病例讨论记录(见《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
死亡病例讨论.ppt

2、右肺中叶、左肺舌叶、双 肺下叶支气管扩张并感染。 3、肺动脉高压 4、左心房增大,心室稍大, 主动脉迂曲、壁钙化。 5、双侧胸膜局限性增厚。
辅助检查(异常)
血常规:血小板数(PLT):55.00x10^9/L,淋
巴细胞绝对值:0.49x10^9/L,淋巴细胞百分比: 5.10% 生化:前蛋白蛋(PA):53mg/L,总胆红素 (TBIL):53.3umol/L,直接胆红素(DBIL) 18.0umol/L 传染病标志物: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 戊肝抗体:阳性(+)。
病史汇报
呈过清音,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少量湿罗音。 入院时测 :T:37.3 P 122次/分 R 25 BP114/78mmHg 入院诊断:1.肺心病失代偿期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3.冠心病、心房纤颤、心功能III级 4.肺部感染
既往史:平素体健,患有“冠心病”2+年。
死亡病例讨论
病史汇报
王建英,女,72岁,患者因反复咳嗽、咳痰
20年,伴心慌、气紧2年,加重3天于 2016.01.13 19:30分入院,神志清楚,精神 差,轮椅推入病房,自动体位,查体合作。 查体:全身皮肤及粘膜未见黄染及出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口唇无紫 绀,桶状胸,双侧呼吸运动对称,呼吸节律 规则,未触及胸膜摩擦感,语音震颤对称,
6.给家属做好沟通、交流。
7.做好护理记录。 转归
患者于2016.01.15
主要治疗
入院后遵医嘱予内科护理常规,一级护理,
病重,氧气吸入,心电监测。 予以抗感染、平喘、对症、支持治疗。 主要药物:派拉西林那他唑巴坦钠 1.125g>3.375gBID,甲磺酸帕珠沙星0.2g BID, 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100mg,多索茶碱0.2g QD等。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神经内科 刘拓 2017年12月7日
一、目的
为了规范死亡病例的讨论,及时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特制定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二、定义
死亡病例诊疗过程的讨论的流程标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职责
1.医务部负责制定和修订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2.临床科室医师负责执行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3.临床科室主任负责监督和检查本科室死亡病例讨论 制度的执行。 4.医务部负责监督和检查全院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的执 行。 5.主管院长负责监督检查医务部考核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的执行情况。
3.死亡讨论记录: (1)各科建立专用死亡讨论记录本,在进行死亡 病例讨论时,指定人员在死亡讨论记录本上按要求 进行记录。 (2)死亡讨论记录本应指定专人保管,未经主管 院长或医务部同意,科室外任何人员不得查阅或摘 录。讨论由主管医师负责记录和登记。 (3)主管医师根据讨论发言内容进行综合整理, 经科主任或主持人审阅签字后,附在病历上。 (4)讨论记录由科主任审签,一式两份,一份附病 历存档,一份存医务部备查,同时填写《死亡病例 登记》。
四、程序
1.讨论对象 (1)死亡病例均应在病人死亡后一周内 进行讨论; (2)涉及纠纷和刑事案件的死亡病例必 需在6小时内完成死亡病例讨论; (3)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后一周内完 成;
2.讨论程序 (1)讨论由科主任主持,必要时由医务部组织,科 室全体医师,护士长和责任护士及相关人员参加. (2)讨论前主管医师必须完成死亡记录。 (3)讨论时主管医师汇报病情摘要、治疗经过和 死亡原因;上级医师和参加抢救的其他医师予以补 充;参加讨论人员应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对诊疗 意见,死亡原因,抢救措施进行详尽分析。 (4)讨论内容应包括:诊断、治疗、死亡原因和 应吸取的经验教训。
死亡病例讨论PPT课件

2日16:11
2日20:00
2日22:15
3日06:00
3日11:00
转入EICU
体温39℃ 血压95/58mmHg (下肢)
病史
血压急剧下降 74/42mmHg 抢救 患者死亡
相关影像检查
4日14:30
9、潜在护理问题:出血倾向 观察患者有无再出血,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等。 护理操作动作轻柔,吸痰、口护。 有创操作后按压时间延长。 必要时予以输注灭活冰冻血浆。
护理讨论
对于危重患者急救的首要措施都有哪些? 当血钾浓度大于多少时为高血钾症?何时应行血液净 化治疗?血钾大于多少时可引起心脏骤停? 患者血压低,用多巴胺同时合用多巴胺酚丁胺还是间 羟胺? 患者左鼻及左耳流鲜血是否是脑脊液漏?能否填塞?
护理问题及措施
5、高钾血症 观察患者心电图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根据医嘱定期复查血钾、肾功等。 遵医嘱予以降血钾药物。 遵医嘱予以留置导尿,准确记录尿量,观察尿液颜色、 性质。 必要时行血液净化治疗。
护理问题及措施
6、消化道出血 予禁食水,留置胃管,持续胃肠减压。 观察引出液量、颜色、性质。 经常挤压胃管,勿使管腔堵塞。 应用负压不宜过大,一般5KPa左右,可将胃肠减压器 压下2/3,一般低于引流口20~30cm。 在引流过程中应待减压器完全膨胀后,方可再次压下 使其产生负压,避免损伤胃黏膜。 每班交接班时检查胃管留置深度,到期及时更换。
不能发音
1
刺痛肢伸
不能活动
2
1
护理问题及措施
2、清理呼吸道无效:机械通气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死亡病讨论制度1.死亡病例,一般情况下应在一周内组织讨论;特殊病例(存在医疗纠纷的病例)应在二十四小时内进行讨论;尸检病例,待病例报告发出后一周内进行讨论。
2.死亡病例讨论,由科主任主持,本科医护人员和相关人员参加,必要时请医政科派人参加。
3.死亡病例讨论由主管医师汇报病情、诊治及抢救经过、死亡原因初步分析及死亡初步诊断等。
死亡讨论内容包括诊断、治疗经过、死亡原因、死亡诊断以及经验教训。
4.讨论记录应详细记录在死亡讨论专用记录本中,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讨论意见等,并将形成的结论性意见摘要记入病历中。
术前讨论制度1.对重大、疑难、致残、重要器官摘除及新开展的手术,必须进行术前讨论。
2.术前讨论会由科主任主持,科内所有医师参加,手术医师、护士长和责任护士必须参加。
3.讨论内容包括:诊断及其依据;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要点及注意事项;手术可能发生的危险、意外、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是否履行了手术同意书签字手续(需本院主管医师负责谈话签字);麻醉方式的选择,手术室的配合要求;术后注意事项,患者思想情况与要求等;检查术前各项准备工作的完成情况;讨论情况记入病历4.对于疑难、复杂、重大手术,病情复杂需相关科室配合者,应提前两到三天要求麻醉科及有关科室人员会诊,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1.制定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各专业常见危重患者抢救技术规范,并建立定期培训考核制度。
2.对危重患者应积极进行救治,正常上班时间由主管患者的三级医师医疗组负责,非正常上班时间或特殊情况(如主管医师手术、门诊值班或请假等)由值班医师负责,重大抢救事件应由科主任、医务科或院领导参加组织。
3.主管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适时与患者家属(或随从人员)进行沟通,口头(抢救时)或书面告知病危并签字。
4.在抢救危重症时,必须严格执行抢救规程和预案,确保抢救工作及时、快速、准确、无误。
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口头医嘱要准确。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一、凡死亡病例,必须在患者死亡后七天内进行死亡病例讨论,特殊病例24小时内讨论。
二、讨论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医师主持,特殊情况下由医务科科长或业务院长主持。
三、参加人员原则上为本科室全体医师(包括进修医生、实习医生)及护士长和相关护理人员参加。
也可邀请医务科或其他相关科室参加。
四、特殊情况的讨论由业务院长主持,全院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参加。
五、死亡讨论由经治医生汇报病史、诊治及抢救经过,参加讨论人员按照职称顺序由低到高逐级发表意见,最后主持人总结发言,综合归纳科室意见。
经治医生将发言内容记录在《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上,主持人审签。
六、死亡讨论经过整理后按死亡讨论的格式,由本院有执业资格的经治医师将综合意见记录于病历的死亡讨论中,主持人审签。
七、讨论目的是对死亡诊断、死亡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吸取诊疗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1、死亡病例一般在一周内完成死亡病例讨论。
2、特殊情况如涉及纠纷、刑事案件或猝死的病例须在患者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并报医务科和分管院长;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发出后一周内进行讨论。
3、死亡病例讨论由科主任主持,科室全体医师、护士长和责任护士参加。
对诊断未明确、死因不明、疑有医疗过失或有医疗纠纷的死亡病例,应请分管院长参加,必要时应全院讨论。
4、死亡病例讨论由主管医师和主持抢救的医师汇报病情、诊治及抢救经过等。
5、参加人员按照职称由低到高的顺序积极发言,重点讨论诊断意见、死亡原因分析、抢救措施意见、注意事项及本病国内外诊治进展等,最后由主持人进行总结。
6、讨论内容由主管医师书写于病历和医院统一印制的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中,主持人审阅签字。
7、死亡病例应如实详细记录,事后不得涂改、补充。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交流PPT
3
主持人
科主任
死亡1周内因故不在岗
向医务科申请指定并经 同意后,由本科副主任
主持
医务科长
接受了多学科诊治的死 亡患者,需要进行多学 科讨论
学习交流PPT
4
讨论流程
病死亡原因 死亡诊断
补充、分析、论证
主治医师 主任医师
发言、讨论
诊断 治疗经过 死亡原因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统一制定的模板、专册记录)
讨论记录应在讨论结束后6小时内完成,由主持人审 核并签字,讨论结果(包括讨论时间、地点、主持 人、死亡诊断、死亡原因等)记入病历。
指定专人保管,并复印一份至医务科备案,未经主 管院长或医务科同意,科室外任何人员不得查阅或 摘录。
学习交流PPT
7
其他要求
死亡诊断 经验教训
总结
主持人
学习交流PPT
5
讨论记录
一般项目:
地点
基本信息、入院时间、死亡时间、讨论时间、讨论
主持人及参加人员的姓名和职称等
发言人意见:
①发言人数≥60% ②后发言者对先者的观点表态后补充新的发言内容,避
免重复分析发言
主持人总结意见(一致的学结习交论流P性PT 意见)及签名
6
基本要求
对现有制度流程及可能存在的系统安全问题进行改 进及优化
有针对性地开展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专业技术、 基本技能等学习培训
学习交流PPT
9
所有死亡患者均应建议家 属进行尸体解剖,并签署 《尸体解剖告知书》
对于死因不明、家属有争 议、涉及法律的死亡病例, 经治医师必须与近亲属、 授权委托人做好沟通,签 署《尸体解剖告知书》
学习交流PPT
8
其他要求
医务科应定期(每季度)或不定期(短时间内死亡 人数超过常态死亡发生趋势)对院内死亡病例进行 汇总分析,并提出持续改进意见及措施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2019-8-5
学习交流PPT
1
定义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指为全面梳理诊疗过程、总结和积累诊 疗经验、不断提升诊疗服务水平,对院内死亡病例的死亡 原因、死亡诊断、诊疗过程等进行讨论的制度。
讨论目的:全面梳理诊疗过程、总结和积累诊疗经验、不 断提升诊疗服务水平。
学习交流PPT
2
时间要求
死因不明 医疗纠纷 刑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