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普通话常德方言的比较分析1

与普通话常德方言的比较分析1
与普通话常德方言的比较分析1

现代汉语方言可以划分为七大主要方言区,即北方话区(官话区)、吴语区、湘语区、赣语区、客家话区、闽语区和粤语区。北方话是现代汉名族共同的基础方言,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和西南各省区。吴语区以上海话为代表。分布在江苏省东南部和上海市,浙江省及其毗连的赣东北、闽北地区,安徽南部的有些市县也分布有吴语。湘语分布在湖南省大部份地区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少数几个县。赣语主要分布在江西省中部和北部、湖北省东南一带。客家话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闽语区主要分布在福建、海南、台湾等省。粤语区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地。

从我国汉语的分布来看,湖南是一个方言复杂的地区。湖南方言包括湘方言、西南官话、赣方言、客家方言,另外,还有湘南土话、乡话这一些尚未确定归属的方言。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许多人既能说本民族语言,又能用汉语方言进行交际。湘方言(也叫湘语)是湖南省最具代表性的方言,在湖南省分布地域最广,它主要分布在湘江、资江流域的40个市县。西南官话是湖南的第二大方言,主要分布在湘西、湘北和湘南。常德位于湖南的西北部,故常德方言是西南官话,和武汉方言也比较相近,与普通话同属北方方言语系,有较亲的联系。常德方言是湖南地区西南官话的重要代表,俗有“小北京话”之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保留有不少北方话的特征;同时由于处于湖南境内,受周边地区湘方言的影响,又往往体现出一些湘方言的特点。

虽然同为北方方言语系,但地理上的距离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原因还是造成了常德方言与普通话"大同"之中的"小异",主要集中在语调和语音的变形、以及一些特色短语上。

一、语音的区别

在常德方言中鼻音和边音是不分的,n 与l 是不具备辨别意思的作用的。如:

“男”(nan)和“兰”(lan)同音,“你”(ni)和“理”(li)同音,“那”(na)和“辣”(la)同音等。

ng为舌根鼻音,普通话中声母为零声母还有部分y开头的读ng。如:

“爱”读ngai,“牙”读nga等。

读r的音多读y 和ng,如:

“如”读yu,“容”读yong ,“染”读ngan,“人”读ngen)

普通话中翘舌音在常德方言中都变成相对应的平舌音,如:

“纸”读zi,“张”读zang ,“真”读zen等。

部分声母是j q x 的字由于保留古音,所以读g k h,如:

“减”读gan,“敲”读kao,“咸”读han等。

在传统xx方言中,f与h不分如:

“饭”(fan)和“换”(huan)同音,“灰”(hui)和“飞”(fei)同音是很突出的现象。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到语文教育和大众传媒的影响,这种现象已经很少出现,而是多保留于老年人和农村地区的口音中。

二、语法的区别

常德话在语序上与普通话大致相同。在助词上有变化,语气助词听上去更有西南官话的特色。

1、时态助词:

“哒”(da)在动词后表完成,相当于普通话的“了”(如:

我吃饭哒=我吃饭了)

“啊的”(a di)动词后表过去完成,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了的”、“过了”(如:我吃啊的=我吃过了)

2、方位助词:

“到”(dao)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在”,也可在动词前表“正在”(如:

我到常德=我在常德;我到吃饭=我在吃饭)

3、语气助词主要有:

“啊”(a)表感叹、迷惑、疑问等;“哦”(o)表惊讶、感叹、恍然大悟等;“诶”(e)表对事物的询问,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呢”,还可表不满、感谢等;“啦”(la)表祈使、遗憾、终结等;“叻”(le)表强调、祈使等;“咯”(lo)表请求反问等;sa表强调、不满、请求等;bo相当于普通话中动词后加不的疑问用法。

三、儿化的区别

“儿化”指的是后缀“儿”与它前一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卷舌化了的韵母就叫做“儿化韵”。儿化韵构成的音节称为“儿化音节”。儿的“er”不再独立,而是和前头的音合成一个音节。常德方言属西南官话,和普通话相比,常德方言的儿化范围较小,儿化形式、儿化韵发音等与普通话有很大差异。

常德方言中的儿化主要分布于名词,其次是动词、形容词、量词。各词类儿化的作用主要有:

1、区别词义;

2、变换词性;

3、通过将放在一起不能构成词的两个因素儿化,构成一个有意义的词语;

4、泛指边特指细小事物、表“小”、“少”或“轻微”的附加意义、表示某些感情色彩等。有的儿化只具有某一方面的作用,有的同时具有两个或几个方面的作用。

名词的儿化在常德方言中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大量的事物名词通过儿化才能成词,即便是不儿化也能成词的事物名词,很多也可以儿化。儿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上面所说的

1、3、4,三个方面。有些语素如果不儿化一般不能单独成为名词,必须通过儿化才能成词。这样的儿化名词在常德方言中为数不少,这部分词大部分都有子尾名词的同义形式,如:

法—法法儿—法子、渣—渣渣儿—渣子、杯—杯杯儿—杯子等。一些名词,不儿化时指某一事物,儿化后指另一事物,儿化在这里主要用来区别词义。例如:

媳妇(儿媳)—媳妇儿(女朋友)、头(脑袋)—头头儿(领头的)、板凳(长条凳)—板凳儿(小四方凳)等。

动词的儿化。常德方言里,有些单音节动词可以重叠并儿化,儿化后词性改变,变成了名词。例如:

擦—擦擦儿(橡皮)、筛—筛筛儿(筛子)、叫—叫叫儿(哨子)、垫—垫垫儿(垫子)等。

形容词的儿化。常德方言部分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儿化,儿化主要增添口语色彩、强调程度的轻化。例如:

慢—慢慢儿、悄—悄悄儿、轻—轻轻儿等。

还有少数的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儿化,儿化后词性发生变化,变成了名词。例如:

瞎—瞎瞎儿(瞎子)等。

量词的儿化。常德方言部分量词可以儿化,儿化后词性改变,变成了名词。

如:

“条”在“一条烟”中是量词,在“写个纸条条儿”中的“条条儿”则指的是“细长的条状物”。常德方言口语中常用的数量短语中的量词部分,大多数重叠后可儿化。儿化后句法功能不变,只能增添了“少量”的附加义。例如:

两盘盘儿瓜子、一根根儿烟等。

一般方言中的“儿”词缀有两种形式:

非音节式,“儿”词缀与词根语素融合为一个音节,即上面说的“儿化”;音节式,音节语素形独立成为一个音节,称为“儿尾”。常德方言中,“儿化”和“儿尾”有明显的区别。

常德方言“儿化”与“儿”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就语音而言,“儿”尾均自成音节,“儿化”则不自成音节,只有一个卷舌动作。就范围而言,“儿”尾只能附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之后,且仅限于表示人、动植物等具体事物的名词,范围及其有限;“儿化”范围则广泛得多,不仅大量的名词、名词性语素可以儿化,绝大多数的数量短语、少数的动词、形容词、量词也可以儿化。就作用而言,“儿”尾主要是成词和区别词义,少数增添“小称”的附加意义;“儿化”不仅具有“儿尾”的作用,还有表“小称”、转变词义、表喜爱感情色彩的作用。就形式而言,“儿化”绝大部分为重叠式儿化,只有少部分为非重叠式儿化;“儿尾”则常为单音节的具体名词附“儿”构成。

总而言之,常德话是一门与当地人性格有着极其密切联系的一门方言。虽然常德话与普通话有着以上一些区别,常德人在学习普通话是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在遇到翘舌音和平舌音时,但是只要认真的学习,不停地练习,常德人也一样可以说好普通话。

方言,作为一方之言,有其独特之处。它是中国多元化地域文化的承载者,是中国民间思想最朴素的形式,也是含义最丰富最深刻的语态。我国推广普通话并不禁止说方言,更不是要消灭方言,而是要在会说方言的基础上学会普通话,毕竟方言与大多数人的生活相近,它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应该将方言和普通话在生活中灵活的运用,发挥它们各自的作用,方便我们的生活。

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

四川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声母差异 宜宾口音在内的四川方言,仅就大多数地区而言,与普通话的声母差异,情况有三: 一、四川方言语音中比普通话多出有声母; 二、普通话中比四川方言语音多出有声母; 三、四川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所采用的声母不同。 分述如下:一、四川方言语音中比普通话多出有声母。由于是对50年前的记忆,多出的声母原来用什么注音符号或拼音字母,已经留在了学生时代;笔者又毕竟不是语音专业人员,手里没有目前全面表示各种语音,甚至本主题讨论所涉及语音的现行表示方式的专业书籍或文献。因此,在以下叙述中,只能以自己权宜杜撰(只用于本贴主题讨论)的,希望通过描述和举例能为泡友理解的非专业符号表示。四川方言多出的声母为[ni:]和[gn],均为浊音. 1. [ni:]。发[ni:]时,气从舌颚间出,舌扁平;发音位置比普通话拼音字母的"n"靠后;发音时,摩擦通道较长,摩擦力较大。如宜、义(含仪、议等义与形旁组合字),你、泥、拟、凝,等。宜宾口音与普通话一样,也基本上没有这个声母,而分别成为宜宾口音和普通话的"y"(如宜、义等)和"n"(如你、泥、拟、凝,等)。 2. [gn]。气从舌、颚最后部(近喉部)发出,摩擦力也较大,有如"g"的软浊音。四川方言语音中的我(及如哦、俄、饿、鹅、娥等)、恶(及如垩)、额、厄、鄂(及如颚、萼、鳄、腭等)、讹、遏、……等。宜宾口音中除个别字使用这个声母(如我、恶、厄等)外,大多数与普通话声母相同(如哦、俄、饿、鹅、娥,讹,等);而重庆口音中,连"我、恶、厄"等,都几乎与普通话相同,只不过音节中口形变化的过程没有普通话清楚。记得,四川方言语音多出的上述声母,在50年前的汉语拼音字母表中,分别排列在g、k与h,和j、q与x之间,与其他由4个一排的声母,组成了较为整齐的方阵。即: b p m f d t n l g k [gn] h j q [ni:] x zh ch sh r z c s 二、普通话中比四川方言语音多出有声母。普通话中比四川方言中大多数地区的语音多出的声母就是人们熟知的翘舌音:zh、ch、sh。因此,四川方言中大多数地区的居民,在学说普通话时,都要下相当大的功夫,才能从自己的全部z、c、s中,准确剥离出zh、ch、sh来。 " 大多数"以外的少数地区,即由自贡市市区及富顺县,内江的隆昌县及宜宾县北部(靠近自贡市区部分)、泸县靠近富顺县的边界地区组成的连片翘舌音地区;

湖北方言7大分类

湖北方言的分类 一.江汉平原方言区(北方方言--西南官话) 1.天仙潜方言(西南官话--武天片) 主要通行于湖北省内广阔的江汉平原以及周边地区,主要有:天仙潜三市、汉川、云梦、沙洋、武汉蔡甸、洪湖,大部分在长江北部。如果非要拿出一种方言来代表湖北特色的话,我个人的看法那就是江汉平原的“天仙潜方言”了,它不但分布广,而且荆楚特色很浓厚,不过说道这个“荆楚特色”,我也不知道哪个年代的的湖北特色才是“荆楚特色”,不过好像很多的湖北老乡也是这么认为的,可能是古代的“湖广熟,天下足”美称吧,江汉平原一带在古代如此之富庶,难免就被代表了湖北特色了,就好比《洪湖水浪打浪一样》也被代表湖北了。不过说道听感,这一地区的方言还是可以的,蛮舒服,软中带硬。不过该方言正逐渐向武汉话靠拢。 2.荆沙话(西南官话--常鹤片) 主要是荆州地区的方言,这里的方言大体上还是属于江汉平原方言吧,只是有一点略微的差别,和南边湖南的常德方言几乎差不多,划分为西南官话常鹤片。不过沙市清代就被强开为通商口岸,有“小汉口”之称,有大量的武汉移民,但是如今过了一百多年,虽然口音上略有武汉话的味道,但是差别还是有的,现在的武汉话也并不是清代的那种武汉话了。不过现在逐渐有向武汉口音靠拢的趋势。 3.鄂中颤舌方言(西南官话—鄂北片大部、武天片部分地区) 虽然是江汉平原一带的方言,但是又和其他两者有很大的不同,因为该地区有汉语所没有颤舌音,就是当地人俗称的“弹舌头”,跟那些俄罗斯人,蒙古人一样弹舌头。主要分布鄂中和鄂北的部分地区:荆门、京山、钟祥、宜城、当阳、房县等地区。我在荆门也呆过三年,大体的也了解了一下这个荆门的“弹舌头”,其实大部分的颤舌音都是“子”字发出来的。“鸡子”,“杯子”等后面的“子”就是弹舌头了,说来也怪,荆门话中什么东西都要带“子”,因此我们外地人听起来几乎是句句话都在弹舌头,比如说“狗”,我们这的方言一般都一个“狗”字就代替,荆门话非要“狗子”,还有“钱包”,它是“钱夹子”,“子”这个字在荆门话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吧,因此有时候我经常调侃我的那些荆门朋友,听你们说话就感觉在开摩托车。不过现在的荆门的家长们大部分都强制的不让孩子弹舌头了,说很老土,我就纳闷了?这怎么说是老土呢?这难道不是老祖宗留下的特色吗?实在是想不通现在的家长。如今这一带的方言正逐渐的向河南那边靠拢。 二.成渝方言区(北方方言—西南官话成渝片) 说到这个成渝方言,大家应该很熟悉了,也就是“四川话”了,当然重庆人也莫不高兴,外地人一般说的四川话都包括了重庆。咱们湖北的鄂西和鄂西南等地区几乎都是讲“四川话”,主要有:宜昌、秭归、五峰、宜都、恩施、来凤、长阳、利川、咸丰、建始、枝江,等地,还有周边的神龙架以及十堰的部分地区,湖北境内的土家族、苗族、侗族等都是说的这样的西南口音。不过我听宜昌城区话好像和周边地区有所不同,好像宜昌城区话类似武汉话,就是多了点儿化音。至于恩施等地区的口音,几乎也可以说是完全的西南口音了。如今也正逐渐的向重庆口音越来靠拢。 三.鄂东南方言区(南方语系---赣语、湘语) 1.幕阜山方言(湘赣方言—鄂湘片) 这个主要的是指鄂湘赣交界的几个县,主要分布于通城和崇阳两地,这两地与周边赤壁、通山、阳新以及临近的湖南江西的部分县市一道被分作“幕阜山浊音走廊”。据一些专家说古代吴湘不分家的,但是江西赣语从中插一脚,硬是分开了吴语和湘语,但是又分的不干净,因此导致了幕阜山一带正好把湘语和吴语的浊音共性给连接了起来。不管怎样,语言是代代变化的,管是谁分的呢!通城和崇阳两地的方言属于南方语系,划入了赣语,但是在词汇上尤其接近湘语,有湘语的特色词汇“娭毑”“嗲嗲”等,而且有吴湘的浊音,当地人认为自己的方言是“湖南话”(指的是湘语)。不过学

普通话与方言的区别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通俗叫法,是现代汉民族用来交际的语言。在台湾称之为国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称之为华语,在中国大陆称之为普通话。以北方方言做为基础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现代汉语白话文为语言规范而成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方言就是各个地方的地方语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分支。它不是同普通话并列的独立语言,而是同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但是,汉语还存在比较严重的方言分歧,给人民交往带来不便,因此需要一种通行全国的共同语言,这就是普通话。 ”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 方言,是某一地区的人们的语言,具有地域性是方言的一个重要特点。 我国人口较多,比较复杂,所以讲不通的方言分区处理分析。按照现代通俗的分发,现代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官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方言起源于部落语和部族语,是汉语的地方变体。方言的形成是不发达地域之间缺少沟通的结果。现在,越是不发达的地区,方言的种类往往越多。世界大约有3500种语言,非洲就有1140种。 方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还是一种情结。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方言能继续发挥增进乡情、亲情的作用,在艺术领域,又继续发挥繁荣民俗文化的作用。方言具有相当的使用价值。 但普通话毕竟是在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高于方言。普通话的音素更为齐全,且用四声调配,节奏感、音乐性强,普通话的词汇和习语空前丰富,更富于表达功能。如果用普通话和方言分别唱歌,或朗诵散文、诗歌,或宣读****声明,感染力与效果就明显有别。 普通话和方言的区别 你在说普通话的时候也会这样说吗 括号外是方言说法,括号内为普通话说法。 1.给本书我。(给我一本书) 我给一个苹果他。(我给他一个苹果) 提示:普通话中,动词后面带双宾语时,指人的宾语在前,指物的宾语在后面。一些方言有时(当动词表示“给予”的意义时)双宾语的语序与普通话相反。 2.别客气,你走先。(别客气,你先走) 你讲少两句。(你少说两句) 认识多一些人。(多认识一些人)

普通话与方言词语对照表

1、本材料供普通话水平测试第三项——选择、判断测试使用。 2、内容大致按词法和句法分类排列,词法在前,句法在后。量词、名词搭配表请参看另外一个文件。 3、本材料各语法类别下所列若干组句子,仅为举例性质,远非普通话与方言语法差异的全部,而且同一格式的句子(或词语)尽量不多举,测试命题时可按同格式替换、类推。 4、所列句子采用单一的选择题型,答案一般是普通话说法(题号右边标注*)放在前边,方言说法(题号后标“方”的)放在后边,命题时排列顺序应随机变动。 5、a≠b*,表示当a b两句表达的意思不同时,两句都是普通话的说法。a=b方,表示a b两句表达的意思相同时,b句是方言说法。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总的来说语音方面表现最突出,因此,在进行普通话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首先抓住方言区语音上的难点是完全正确的。其次是词汇,这一部分要比语音上的差别小一些。相对前两者而言,普通话与方言在语法上的差别显得小得多,不过,决不能因此而忽视语法上的差别。事实上,语法上的差别虽然小些,某些突出的现象却非格外留心不可。例如有些方言区的人学说普通话很容易就会说出“你走先”“我有看”“你讲少两句”一类的句子来。这些句子格式都不合乎普通话语法规范,直接影响表达效果。 这里说的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实际上主要是指在测试中表现出来的地方普通话(指处于方言向普通话过渡中的一种“中介状态”)和标准普通话之间的差别。同是差异和问题,在语音和语法上的表现又有不同。语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区上,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差别和问题,主要是带着不同口音的地方腔。而语法差异则不同,有时不同方言区之间会相互渗透一些方言的句式或表达习惯,几个不同方言区可能在在同样的语法问题,所以我们在做语法差异对比时,不以地区分类,而是按不同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类。 方言中有一些句式,似乎和普通话一样,比如广西方言说“我不比他好”,意思是“我没有他好”。孤立地看,这句话没有语法错误,因为普通话中也有这样的句式。但是普通话中“我不比他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我没有他好”,二是“我和他一样”。广西话“我不比他好”只能表达前一层意思,如果要表达的是后一层意思,这种说法就错了。所以对于这一类句式,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判断出正误来。 一、词尾 普通话和各方言都有一些词尾,最常见的如“子、儿、头”等,但这些词尾用在什么词语里,普通话和方言不所不同。最常见的是“子”尾,但普通话说“虾”,不带“子”,江苏很多地方都说“虾子”。与此相反,普通话中的“袜子”,在吴方言大都说“袜”或“洋袜”。普通话的“鼻子”,吴方言说成“鼻头”。江淮方言中名词的“子”尾特别多,儿化普遍比普通话少,甚至完全没有儿化。普通话中的“明年、麦穗儿、豆角儿、鸡、蝴蝶、脸盆、嘴唇、脚底板儿、肚脐眼儿、裤头儿、面条儿”等,在江淮方言中说成“明年子、麦穗子、豆角子、鸡子、蝴蝶子、脸盆子、嘴唇子、脚底板子、肚脐眼子、裤头子、面条子”。“裤子”“帽子”,山西某些地区说成“帽的”“裤的”或“帽儿”“裤儿”,“狐狸”说成“狐的”“狐子”。山西方言还往往把儿化词语的“儿”尾去掉,前边的词语重叠。各方言区还有一些普通话中没有的词尾,如吴方言普遍有“厨房间、厕所间、客堂间”的说法,普通话都不带“间”字。南昌话中重叠副词的词尾“子”,相当于北京话的“儿”。总体上说,方言中的词尾比普通话用得多些。我们说普通话时,要多加注意,去掉这些词尾,或改用普通话的词尾。 a、腿变粗了。 b、腿子变粗了。(选对a* b方) a、我买了一顶帽子、一条裤子。 b、我买了一顶帽的、一条裤的。 c、我买了一顶帽儿、一条裤儿。(选对a* b c方) a、有一窝鸡都让狐狸吃了。 b、有一窝鸡都让狐的吃了。 c、有一窝鸡都让狐子给吃了。(选对a* b c方) a、灯丝儿又断了。 b、灯丝的又断了。 c、灯丝子又断的。(选对a* b c方) a、门上有一个眼儿。 b、门上有一个眼眼。(选对a* b方) a、把瓶子上的盖儿拧开。 b、把瓶瓶上的盖盖拧开。(选对a* b方) a、我捉住它的小腿,把它带回去。 b、我捉住它的小腿子,把它带回去。(选对a* b方) a、我就这样度过了童年。 b、我就这样子度过了童年。(选对a* b方) 二、这普通话中,指示代词“这”用来指代人和事物,表示“近指”,与“那”(远指)相对。在一些方言里常常没有“这”。 a、这支笔是谁的? b、支笔是谁的?(选对a* b方) a、这朵花真好看。 b、朵花真好看。(选对a* b方) a、这本书是我的。 b、本书是我的。(选对a* b方) 三、数量 福建等一些方言的称数法与普通话说法不大一样,有的方言区的人说普通话往往在数量上加以替代或省略。 a、他今年二十一岁。 b、他今年二一岁。(选对a* b方) a、我有一百一十八块钱。 b、我有百一八块钱。(选对a* b方) a、这大米有一千三百公斤 b、这大米有千三公斤。(选对a* b方) a、这座山有一千九百五十米高。 b、这座山有千九五米高。 c、这座山有一千九五为高。(选对a* b c方) a、距离考试还有一个多月。 b、距离考试还有月把天/月把日。(选对a* b方) a、我们写作业用了一个多月。 b、我们写作业用了一点半钟。 c、我们写作业用了点半钟。(选对a* b c方) a、他审阅了二百一十三个方案。 b、他审阅了二百十三个方案。(选对a* b方) 四、二与两 在普通话里,“两”一般只作基数词,“二”除了作基数词,还可以作序数词,但在一般量词如“层”的前面,“二”只能作序数词,“二层楼”是第二层楼的意思。“二”与“两”都作基数词的时候,意思是一样的,但是根据普通话的习惯,用法也有许多不同。一些方言的习惯说法也与普通话不一样。 a、二比二(竞赛比分)。 b、两比两。(选对a* b方) a、二比五。 b、两比五。(选对a* b方)

湖南常德话等级考试六级试题

一,填空题20分,每题4分) 1,“或懒行”的意思是-- 2,“哪门的?”的意思是-- 3,普通话骂人的,“我cao你老妈”用常德话应该说-- 4,“恩朝”的意思是-- 5,一个人告诉你,“你喜得没有克。”,这里面的“喜得”的意思是-- 二,选择题20分,每空4分) 1,“老解”是说() a,姐姐b,解放军c,自家的丈夫 2,“完安”是指() a,我们b,完整的c,地名 3,“撞棒”是说什么() a,擀面的木棒b,撞墙了的意思c,蔑视一个人,说他脑袋傻4,跑胡子是常德的优秀赌博项目,请问什么是“八块”()和“千子”( ) a,八块钱b,重跑(两次跑或提)c,专指“小十” d,出老千的人 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 1,简叙“噶懒”的三种用法。 2,一般情况下,常德话的结尾用以什么样的辅助词,请举出至少3个。 四,判断题(20分,每题4分) 1,常德话中的“吃”,应该发“恰”的音么 2,“真市”,是一个地名吗? 3,“旁尬”,指的是“尴尬”吗? 4,指某个公司的经营状况通常用“业绩”,那么在常德话里是读“劣绩”吗? 5“猪伯伯”是不是常德人对养殖者的蔑称? 五,普译德(20分) 大话西游里周星驰的经典对白值得怀恋(曾经.....那段)请你用常德话准确地表示它。 六,乡土常识附加题(20分,每题4分,此题不做不扣分,做对加分)1,“北堤”那个地方以什么小吃出名? 2,常德牛肉粉实际上就是长沙的米线,那么长沙的米粉在常德叫什么呢? 3,原来常德师院现在叫什么名字? 4,在常德,地位相当于长沙五一广场的广场叫什么名字? 5,常德话属于“湘语”语系吗 全国常德话等级考试六级试题标准答案 由常德语言研究考试中心主任-胡军提供 一,填空题:(20分,每题4分) 1, "或懒行"的意思是----做某件事情不认真,敷衍 2,“哪门的?”的意思是——怎么了、为什么;

谈谈常德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

谈谈常德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 普通话既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又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的语言,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标准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而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因此汉语方言与普通话是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 我国地域广阔,人口较多,方言比较复杂,大致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每个大方言区又可细分,而今天所要讨论研究的常德方言就属于湘方言的一个次方言。常德位于湖南西北部,故常德方言是西南官话的重要代表,和武汉方言也比较相近,与普通话同属北方方言语系,俗有“小北京话”之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保留有不少北京话的特征,体现在常德方言与普通话的“同”,同时由于处于湖南境内,受周边地区湘方言影响,又体现出一些湘方言的特点。虽同为北方方言语系,但地理上的距离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原因还是造成了常德方言与普通话的“异”。 首先谈谈常德方言与普通话的“同”。两者同属于北方方言语系,因此,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较接近。 (一)语音方面: 常德方言大多数常用的基本字词发音都与普通话相同或相近,主要体现在名词与动词上。如名词:“你”,“她”、“天气”、“衣服”“洗衣机”等,动词:“打”、“穿”、“看”、“起床”、“跑步”、“落下”等。 (二)词汇方面: 常德方言保留了普通话许多基本词汇。如:“开花结果”、“做作业”、“看电视”、 “买东西”、“菜园”、“花生”、“袜子”、“茄子”,“一排”等等。 (三)语法方面: 常德方言的语法和普通话的语法大体一致。基本都呈(定)主+(状)谓+宾(补) 的结构。如常德方言中的“他打我”与普通话中的“他打我”就是完全相同的 典型的主谓宾结构的句子,“太阳出来哒”与“太阳出来了”,除助词的发音的 不同,都是简单的主谓结构,“我是老师”与“我是老师”,都是典型的主系表 结构的简单句,又如“她爸爸到山上砍打好多枯树当柴火烧”与“她的爸爸去 山上砍了很多枯树当柴烧”这样较复杂的单句的语法结构也是一致的。 而常德方言与普通话的“异”,主要体现在语音与词汇上,语法上的差异较小。 (一)语音方面: 1、声母:①常德方言中鼻音和边音是不分的,即n与l不分。如:“你”与“里” 同音,“牛”与“留”同音。 ②普通话中卷舌音在常德方言中变成相应的平舌音。如:“是”(shi), 常德方言读si,“迟”(chi),常德方言读ci,“长”(zhang),常德方言读zang。 ③常德方言中,r读y和ng的音。如:“入”(ru),常德方言读yu, “肉”(rou),常德方言读ngou,“柔软”(柔软),在常德方言中读ngou ngan。 ④常德方言中,f与h不分。如:“花”(hua)与“发”(fa)同音。 ⑤部分声母是jqx的字读gkh。如:“减”(jian)读gan,“壳”(ke) 读kuo,“涎”(xian)读han。 ⑥常德方言中声母为零声母或为y的读ng。如:“安”(an)读ngan,

关于普通话与方言

关于普通话与方言 时间:2005-04-18 编辑:陈章太 关于普通话与方言,这是我国近期社会语言生活中出现的重要而实际的问题,社会上正在进行热烈的讨论。我想这当中有两个问题,一是怎样认识关于普通话与方言的讨论,二是怎样看待推广普通话与“保卫方言”。我搞了一辈子语言学,许多精力用在调查、研究方言与普通话及其相关问题,对这些问题还是有些实际感受,现在简要谈谈我的想法,同朋友们讨论。 首先,怎样认识这场讨论。作为语言研究与语文工作者,我认为这是极大的好事儿,因为我们的语言问题过去很少引起社会这样关注。一般人都认为语言与语言问题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同穿衣吃饭一样平常,现在有这么多人参加讨论,这说明大家关心这个问题,社会关心这个问题。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来说,语言存在于社会,应用于社会,它就离不开社会,离不开政治、经济、文化、心理、民族等,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现在这场讨论必然促使大家认真思考,到底怎样正确认识和客观对待这个问题;认识不全面,处理不妥当就会影响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语言生活,这是非常实际的。这场讨论还会促使国家有关部门和我们语文工作者进一步思考有关问题,理性总结过去的工作,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将语言文字工作做得更好,并继续推向前进。 第二,怎样看待推广普通话和“保卫方言”?我觉得这涉及几个具体问题,需要很好讨论、认真研究。 1.关于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语,是国家法定的语言,又是全国通用的语言,它是在北方话和北京话基础上长期形成的,又不断吸收方言成分丰富发展自己,它有比较明确的规范标准,语言规范程度比较高,语言声望最高,在社会语言生活中发挥重要的全局性作用。而汉语方言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变体,为各自地域的居民服务,是地域文化的载体,记录、保存、传播地域优秀文化;它在普通话之下,受普通话的影响,又吸收普通话成分增强自己的活力,同时又丰富普通话。因此我赞同“普通话在方言之上,又在方言之中”的说法,也可以认为普通话与方言是相依共存、互补分用的关系,它们既互相影响又互相丰富,而不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 2.关于推广普通话。世界上一般国家、民族都不同程度地重视、推广共同语和标准语,以利社会交际和事业发展。我们国家也是如此,自古以来就推行共同语“雅言”“通语”“官话”和“国语”,以适应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需要。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来国家一直致力于推广普通话,这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需要,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交际的需要,这是大家都了解、看到的客观事实。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都不能没有普通话,国家当然应当重视并加强推广普通话,使普通话在社会语言生活中很好发挥主导作用,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促进国家、社会的不断发展。不难想像,如果没有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我们国家现在会是什么样子,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现在,国家昌盛,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经济繁荣,事业发展,交际便利,普通话功不可没。 3.当前普通话是不是已经普及,已经完全满足国家、社会的需要?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我认为普通话的普及标准主要有两条:一是会说普通话的人是否已占全部人口的大多数,大致要在70%以上;二是教学、传媒、公务和社会公共服务是否普遍使用普通话。显然没有,据全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领导小组最近正式发布的信息,现在全国15岁至69岁的人群中,会使用普通话的占53%,我认为实际使用普通话的人比例还要小一些,普通话在我们国家远没有普及,社会交际中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即使是在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社会语言生活中使用方言还是相当普遍的现象,该使用普通话而没有用普通话的也很不少,如

常德跑胡子

常德跑胡子 在湖南的西北部,有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它依傍清澈秀丽的沅江,眺望巍峨连绵的武陵山脉,怀抱闻名遐尔的桃花源仙境,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就是我的家乡――常德。 常德历史文化悠久。文明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常德城始建于战国时代,距今已有2300多年。常德在古代中国称为武州、朗州、鼎州,历来人文鼎盛,是湘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纵观常德历史,它有湘西及川黔门户之美誉,地理位臵显赫;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繁荣的社会,文化底蕴丰厚。如今的常德,经济上已经跻身于全国城市百强之列,戴上了?国家卫生城市?、?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桂冠,成了内地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在常德的城市名片中,标志着物质文明的?芙蓉王?已经享誉全国,?常德牛肉粉?已经在全国名声大震,来常德旅游的人都是要品尝一下,而象征着精神文明的纸牌游戏?跑胡子?是最受常德老百姓欢迎的一种游戏了。男女老少都会,不管是在家庭聚会上,亲朋好友来做客还是在各门喜事上都能见到?常德跑胡子?的踪影。 ?跑胡子?亦称?字牌?、?纸牌?,在我国某些地区也叫?跑胡纸?、?跑和字?、?二七十?、?煨胡子?、?棍棍?等。?常德跑胡子?,它的正面是白色底子,印着大、小写的中文数字;背面一般为红色,有时也能看到带有金色花纹的点缀物等,外形酷似湘潭特产银片糕。它是什么时候由什么人发明的,就没有办法去考证了。?跑胡子?的

正宗名字是?跑符字?,由于常德方言中,?符?和?胡?有时没有区别,所以写到纸上时,人们往往就写成了?胡?字。 跑符字一共有八十张牌,从汉字的一、二、三到十,以及壹、贰、叁到拾,各有四张,其中二、七、十和贰、柒、拾是红色字体,其余字体全是黑色。在玩法上,它的规则和麻将相近,但比麻将有更复杂且更灵活的组合,同时在出牌、吃牌和和牌上,又具有比麻将更多的限制,所以玩起来变化万千,妙趣横生。再与麻将相比,跑符字还有一些麻将无法企及的优势。一是对环境的要求低,只要有一个能玩扑克牌的小台面就行;二是没有麻将那恼人又影响他人的哗哗和牌声;三是这种四个人玩的游戏,每场牌局只需三人在场,坐在庄家对面的人负责给大家数牌,这种差使被称为守?醒?,轮到守?醒?时,既能获得短暂的休息,又能为大家端茶、送水、搞后勤,还可利用这个机会行个方便,要是碰到?三缺一?的情况,三个人也能正常玩。 跑符字的取胜叫作?和牌?,这里?和?字和?胡?字同音。胜局的大小程度由和牌的?兮?数来定,由于兮以?符?为单位,三符兮算一等,超过三符兮时只能按三符兮的整数倍算等数,不足三符兮时不能算一等,兮数越多,等数就越多,所以每局的最终结果则用?等?来算。近些年来不知是谁发明了?番?,就是在等上面加倍,开始是两到五倍,后来加到了最多十倍。最近兴起的?对子符?、?六八番?和?全名堂?可以算出十几倍、几十倍乃至上百倍。 跑符字在牌局中的千变万化,给玩家带来了博弈上的快感,加上计算兮数的繁琐和刺激,所以在常德这片土地上几乎成了无人不会的

方言与普通话

浅谈培养孩子的语言意识 我是青浦区曙光民办学校的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深感语言的重要性,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还有地方方言。记得几年前教一年级,刚开学时,上第一节预备课,我讲了新学期的各种要求:学习、卫生、礼仪、纪律等方面。着重强调了一下上课时的要求,最后问了一句:能不能做到?一个男孩大声回答:要得要得!另一个扎小辫女孩也不甘示弱,冒了一句:中!还有一个直接站起来,伸出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弯曲其他三个指头,对我摇晃一下,并且朗声说道:OK!......当时我很是无语。尤其是中午的饭后时间,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南腔北调,地方方言很多。有时候一句话造成的歧义,常常几人一起,兴致勃勃的把“官司”打到我这里。可见,方言影响了孩子们的语言学习和情感交流。 这些都是进城的随迁子女,该上学了,他们随父母来上海,五湖四海的都有,各种方言尽显本色。作为班主任,有责任去帮助他们,因此我几乎整天和他们呆在一起,和他们多聊天。不时地纠正他们的方言,普及普通话的益处。 怎样才能有效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培养孩子们的语言意识成了当务之急! 第一.花点时间,因为时间能创造一切。从拼音开始,首先教会他们认读24个韵母,23个声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重点练习音节及四声调的拼读。并通过肢体语言帮助记忆。许多方言中音调不分,有些读音无法写出汉字(如:chīfàn 方言读成qīfàn; huíjiā读成huígā),甚至无法用拼音准确的表示出来。为做好普通话矫正工作,我个人严格要求自己:用正式的普通话与孩子们交谈,不管课内还是课外,做到说话完整,把正确的发音清晰的讲给孩子们听,而且语速放慢,以便他们学习。

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

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 说明 1、本材料供普通话水平测试第三项——选择、判断测试使用。 2、内容大致按词法和句法分类排列,词法在前,句法在后。量词、名词搭配表请参看另外一个文件。 3、本材料各语法类别下所列若干组句子,仅为举例性质,远非普通话与方言语法差异的全部,而且同一格式的句子(或词语)尽量不多举,测试命题时可按同格式替换、类推。 4、所列句子采用单一的选择题型,答案一般是普通话说法(题号右边标注*)放在前边,方言说法(题号后标“方”的)放在后边,命题时排列顺序应随机变动。 5、a≠b*,表示当a b两句表达的意思不同时,两句都是普通话的说法。a=b方,表示a b 两句表达的意思相同时,b句是方言说法。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总的来说语音方面表现最突出,因此,在进行普通话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首先抓住方言区语音上的难点是完全正确的。其次是词汇,这一部分要比语音上的差别小一些。相对前两者而言,普通话与方言在语法上的差别显得小得多,不过,决不能因此而忽视语法上的差别。事实上,语法上的差别虽然小些,某些突出的现象却非格外留心不可。例如有些方言区的人学说普通话很容易就会说出“你走先”“我有看”“你讲少两句”一类的句子来。这些句子格式都不合乎普通话语法规范,直接影响表达效果。 这里说的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实际上主要是指在测试中表现出来的地方普通话(指处于方言向普通话过渡中的一种“中介状态”)和标准普通话之间的差别。同是差异和问题,在语音和语法上的表现又有不同。语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区上,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差别和问题,主要是带着不同口音的地方腔。而语法差异则不同,有时不同方言区之间会相互渗透一些方言的句式或表达习惯,几个不同方言区可能在在同样的语法问题,所以我们在做语法差异对比时,不以地区分类,而是按不同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类。

湖南常德地方曲艺——常德丝弦

家乡曲艺 ——常德丝弦 摘要:常德丝弦是流行于洞庭湖一带的民间曲艺。作为民间曲艺的一种它有其自身的形成发展和特点,有其自身特有的价值,但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在,在物欲横流社会,这项文化被淹没在物质的洪流中,受到了重大的冲击。在现在我们应加强对其的保护,使其能够在现在社会保存下来。 关键字:曲艺丝弦说唱面临的挑战应对的对策 正文 湖湘文化是一种有魅力的区域文化,他们以其独有的魅力影响着湖南人的思维方式、生活观念、审美情趣。曲艺是湖南地方文化的一种,常德丝弦是湖南曲种是湖南丝弦的重要分支,因在湖南丝弦中最为发达影响最大,已然有了独立曲种的地位,流传于湖南各地,演唱时用扬琴、琵琶、三弦、京胡、二胡等丝弦乐器伴奏而称为丝弦,还因用常德方言演唱故称为常德丝弦。2006年5月20日常德丝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其获得了国家级的认可,但还有很多人对它并不了解。 一、形成与发展 常德是重要楚湘文化发源地之一,它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沅江下游和澧水中下游,东临洞庭湖,西通黔川,南毗益阳,北连荆襄,史称“黔川咽喉,云贵门户”。自古以来歌舞之风颇盛,也是名人雅士荟萃之地,素有"文物之邦"、"人文渊薮"的美誉。据《常德府志》记载,自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传世以来,历代文人雅士如唐刘禹锡、宋苏轼等也多次荟萃桃花源,他们的诗文很近似于常德丝弦的唱词,也曾在常德诗墙上留下了他们的墨迹。此后,《桃花源记》被常德丝弦的艺术家们认为是常德丝弦早期的唱词的雏形。 常德自古就是国家的重要农业产区,因为濒临沅水和澧水交通便利商业也较发达,随着人员的流通、交往,文化也不断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常德地方文化。《楚辞章句》云:“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沅湘之间”,指的就是湖南常德,一座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的尾闾,史称“西楚唇齿”的音律之乡。而自宋元以来,常德城内各地的商贾云集,随同而来的江浙乐师、歌女等也往返于沅澧之间,他们带来的时令小曲在滨户地区逐渐流播。元末战乱,外省的人大量涌入常德,这使得各地的民间艺术广为交流。

泰安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

泰安方言与普通话的同异 世界各民族的语言在发展过程中,时而分化,时而统一。方言就是在分化和统一的复杂历程中形成的,古老的汉语发展到现在,先后产生了多种汉语方言。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是在社会、历史、地理及语言本身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但由于现代汉语是在汉语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他们无疑是同源异流的关系,自然会表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来。而泰安地区方言作为北方方言的一种,大体上与普通相同,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上,语法方面很小。 下面主要通过一些例子来说明一下二者的差异。 1、相同的词,在普通话与泰安话中词义有差别,如: 1.气:去的意思。例句:你今天还气上晚自习吧? 2.俩:了的意思。例句:我不气上课俩! 3.拉呱:聊天,谈心。例句:昨天俺俩拉呱拉到2点,今天早晨跑操气晚俩! 4.木乱:捣乱,没事找事。例句:你别穷木乱,你再木乱我揍你! 5.戳几:和木乱意思差不多,也有没事找事的意思。例句:小林子就爱没事戳几女学生。 6.演道儿:做了什么却装做没做。例句:你演道儿么演道儿,赶紧把俺的书给俺! 7.跌些:做了丢人的事,糗了。例句:你看你个跌些样儿,谁让你考试前不好好看看书来! 8.支歪:没事乱嚷嚷。例句:你穷支歪么啊,还让别人睡觉吧?! 9.次达:批评。例句:昨天俺和小林子说了一句话,让俺妈次达了俺一顿! 10.赛:一般形容人或事有意思,有趣儿。例句:你说这孩子赛吧,居然敢揍人。 11.卷:骂的意思,卷人就是骂人!例句:这孩子张嘴就卷人,可狂眼俩! 12.丧门:不吉利。例句:你在这里丧门么啊! 13.月:药。例句:你病俩,为么不吃月啊? 2、与普通话相比,读音发生变化,意思也与普通话中不同,如: 1.杠(念二声):意思是特别,非常!例句:不跑操杠好来! 2.楞(一声):非常,特别的意思!例句:俺班主任人楞好,只要请假都批准! 3.得(dei)为的:故意的。例句:他就是得为的气我! 4.巧(二声):形容词,指有点,有一些。例句:你手巧脏,别乱拿!! 5.遇磨(磨读轻声):一般指人的行动慢。例句:你遇磨么啊,再不快点就气晚俩! 6.母(轻声)量:估计。例句:你母量着这次谁能赢? 7.航航(读二声)子:一般是指琐事,没意思的事。例句:罗罗儿这航航子干么,赶紧说正事! 8.资(轻声):着的意思例句:我看资看资书睡着俩。 9.拽(一声):扔的意思。例句:你把俺那本书拽哪里俩?

湖南各地方言分布(附图)

湖南各地方言分布(附图) (2011-03-29 14:51:44) 转载▼ 一、湘北方言: 1、常德方言(北方语系-西南官话):流行于流传在今洞庭湖沅水、澧水流域,属于与现代普通话十分接近的北方方言区。细分起来,又可分为:常德话、津市话(澧州话)、 张家界话、湘西话等。常德话影响较广,波及益阳的沅江和南县、岳阳的华容,但内部差异较小,可以自由交流。常德方言与湖北荆州的南部县市(监利、公安、洪湖等地)方言为一个支脉,同属江汉平原音。常德方言的特点在于平实委婉,有亲和力。 2、岳阳方言(湘语、赣语、西南官话):岳阳主城区和临湘路北、云溪区以及华容县紧靠长江洞庭的地带为第一区,具有西南官话、湘语、赣语等多重特征;岳阳县和临湘路南为第二区,是湘语、赣语的交叉地带;平江县大部分地区和汨罗市东北部为赣语区,保留了很强的古语特点;汨罗、湘阴则是典型的新湘语区,与益阳、长沙话相似。岳阳方言内部差异较大,五里不同音,其中东部地区,与鄂东南山区方

言相仿,同湖北赤壁、通城、崇阳(湘赣方言区)等地方言十分接近。岳阳方言的特点在于字字铿锵,升调较多。 3、张家界方言(北方语系-西南官话):张家界与常德同属于西南官话区。流行张家界话的地区包括张家界市及其周边地区(石门西部和西南部,临澧西部)。张家界话儿化音较重,接近于贵州、重庆、四川等地的方言,整体上,官话区内部差异较小,可以自由交流。 4、益阳方言(湘语-新湘语):益阳话属于湘方言-长益片-益沅小片区,与长沙话相近,但保留了一些独特的特征。益阳话可以定义为:周边地区与益阳可通话,同时又具备古浊声母边音化的湘语。典型的益阳方言区包括沅江、桃江及益阳市区。新湘语内部差异较小,益阳话与其他新湘语地区方言,可以自由交流。 二、湘中方言: 1、长沙方言(湘语-新湘语):长沙话是新湘语的代表,新湘语主要流行于长沙和湘北,受官话方言和赣方言的影响比较大。长沙话一般指长沙城区和长沙县、望城县大部所使用的语言(而且长沙县和望城县方言与城区方言略有区别)。至于宁乡县和浏阳市的方言则与市区差异较大,其中浏阳东部的方言还属于赣方言和客家方言,不能与长沙方言互通。长沙话的特点在于抑扬顿挫,语速较快。 2、湘潭方言(湘语-新湘语-老湘语):与长沙方言接近,

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关系

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关系 【摘要】普通话作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中国现代社会的交流、沟通中发挥着着重要的作用,而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分支,是局部地区人们使用的语言,共同语在某一种或者说某一地取得方言基础上面发展形成,两者相互依存,共同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关键字】共同语普通话方言 一、普通话和方言的形成 (一)、方言的形成与分类 1、方言的形成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随着移民的产生、语言的发展、变异以及民族之间的融合等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方言。所谓的方言就是指是在一定地域通行的、同共同语有所差异的一种语言。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汉语便逐渐产生了方言。由于我国地广人多造就了现代汉语方言分布区域比较广。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其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以语音方面较为突出。和普通话相比,各方言之间在语音上存在一定的规律,在词汇、语法方面也多有共同之处,因此共同语和其他方言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语言。从周朝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混战,到秦汉的政权统一;从三国并立,晋代统一;南北朝再到隋唐时期;历史上的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促进了各少数民与汉民族的文化融合,也创造出了辉煌的方言文化。 2、方言的分类 当前我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主要有七大方言: 分别是: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粤方言、闽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 3、普通话的形成 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实都有普通话的存在,比如,春秋时代有“雅言”、汉代有“通语”、明代有“官话”……现在,我们所说的普通话,指的是以北京语音

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是国家法定的语言,也是全国通用的语言,在北方话和北京话基础上,长期形成的,同时普通话又不断吸收各地方言成分丰富发展自身,普通话有较为明确的规范标准,语言规范程度相对较高,语言声望最高,在社会语言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全局性的作用,其实,汉语方言作为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地域变体,为各自地域的人们服务,它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在记录、保存、传播地域优秀文化方面,又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方言在普通话之下,受普通话的影响,又吸收普通话成分来增强自身活力。我们说“普通话在方言之上,又在方言之中”这就不无道理了。如果仔细推敲,其实,地方言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多个方面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 二、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关系 (一)、普通话和方言的区别 1、定位不同 普通话是全民族的共同语,解决的是全国各地区人民的交流、商贸的社会活动,而地方方言立足于解决地区间的语言交流。 2、使用范围不同 方言在一些表达特定的感情方面具有普通话不可比拟的地方,方言更加生动、更加亲切,在现代文学、影视作品中,方言的使用,可以更好的传递感情。 3、使用人数悬殊 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而方言只是少部分人使用。 (二)、普通话和方言的共性 从表面上看,地方方言确实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面存在差异,尤其在语音上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仔细研究,我们仍然可以找到普通话与这众多方言区的语音对应规律。毕竟它们都是从古汉语发展演变而来的,尽管几千年来它们的发展趋势、变化的方向、速度不同,但都综循着一定的规律。如在语音方面,就拿绍兴方言为例,绍兴方言里有一套全浊塞音、塞擦音,如“蓬、叛”的声母b,“豆、头”的声母d ,“共、柜”的声母g,“旗、忌”的声母dz, “治、重”的声母dz等,方言中以这些音为声母的字有相当一部分,而在普通话里却没有这些全浊声母,方言中的这些浊声母在普通话里均念成相应的清声母。语音

山东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山东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2016级非师1班赵祎学号:2016213564 山东方言属于北方方言,而由于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形成的统一语音,因 此山东方言跟普通话还是比较接近的。而山东方言在山东省内又细分三个官话小区: 冀鲁官话区、胶辽官话区、中原官话区。 在语音方面,山东部分地区(如:枣庄、济宁)没有普通话中的卷舌音,导致卷 舌音和舌尖前音不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平翘舌不分”,因此在这类地区“zh、ch、sh”和“z、c、s”是混杂的,会出现“炒”和“草”、“找”和“早”等字发音相同的情况。而跟这些地区将两类声母混为一类不同的是,在山东的其他一些地区(如: 胶东)出现了将一种声母分为两类的情况,同样以“j、q、x”为声母的字读音上却有差别。我的家乡青岛属于胶辽官话区,其方言特征融汇了多个市区的不同色彩,比如,在青岛方言中,在发某些字如“人、闰、热”等以“r”为声母的字时,习惯性省略声母,直接读韵母,发音为“银、运、掖”;而在“算、钻、脱”等字的发音中则习惯性省略介音“u”,发为”散、赞、特“。而在韵母上,青岛方言中几乎没有”e“这个韵母,在一些字眼中我们会将”e“发为”uo“,比如”哥、饿、贺“等发音为”锅、卧、货“,而在另一些字眼如”喝、蛤“中我们则将”e“发为”a“,读成”哈、嘎“。 总的来说,在青岛方言中,声母”r“和韵母”e“都是非常不标准,几乎不使用的, 这可能跟这两个音都有不同程度的卷舌有关。同时,在广播台练声的过程中,我被指 出尖音现象很重,也就是在发”j、q、x“音的时候由于舌尖过紧抵住牙关,导致有气流从齿缝中流出,带出”s“的杂音,经过查证和了解,我发现山东其实是一个尖音团,也就是说山东方言的发声方式中即带有尖音重的特点。除却声母和韵母,山东方言在 声调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以青岛、淄博为代表的胶辽官话区中只有三个声调, 而在另一些市区比如利津、章丘、邹平等却有五个声调。对于青岛地区究竟是少了哪 一个声调我没有查阅到相关资料,但根据我自己平日生活的理解,我认为青岛方言中 缺失的声调很可能是三声,比如”晚、管、毯“等字的时候,我们会读成”弯、关、 摊“,像北方人直爽的性情一样,直来直去。尽管在青岛方言中尽量避免对卷舌音的 使用,但非常奇怪的一点是在方言中却存在大量儿化音,至少一半左右的方言词汇后 会跟儿化音,这可能是北方地区方言的通用特点。 在语言方面,青岛方言有大量地方性词汇,其中对于状语的表述更是千奇百怪, 几乎在不同的情况下所使用的状语都不相同,就拿“很”这个状语来说,在形容多或 者大时,我们使用的状语发音类似“mu shi”,而在形容小时,却说“麻点儿”;很白叫做“条北儿“,很黑叫做”红黑儿“,很红叫做”通红“,很绿叫做”铮绿“;很 咸叫做”齁咸“,很甜叫做”细甜“等。而且有一些词在不同的地方意思不同,比如 青岛市区一些原住崂山县的老人把脸上长的雀斑称作”痦子“,而王哥庄地区的人们

湖南常德话等级考试六级试题修订稿

湖南常德话等级考试六 级试题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一,填空题20分,每题4分) 1,“或懒行”的意思是-- 2,“哪门的” 的意思是-- 3,普通话骂人的,“我cao你老妈”用常德话应该说-- 4,“恩朝”的意思是-- 5,一个人告诉你,“你喜得没有克。”,这里面的“喜得”的意思是-- 二,选择题20分,每空4分) 1,“老解”是说() a,姐姐 b,解放军 c,自家的丈夫 2,“完安”是指() a,我们 b,完整的 c,地名 3,“撞棒”是说什么() a,擀面的木棒 b,撞墙了的意思 c,蔑视一个人,说他脑袋傻4,跑胡子是常德的优秀赌博项目,请问什么是“八块”()和“千子”( )

a,八块钱 b,重跑(两次跑或提) c,专指“小十” d,出老千的人 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 1,简叙“噶懒”的三种用法。 2,一般情况下,常德话的结尾用以什么样的辅助词,请举出至少3个。 四,判断题(20分,每题4分) 1,常德话中的“吃”,应该发“恰”的音么 2,“真市”,是一个地名吗 3,“旁尬”,指的是“尴尬”吗 4,指某个公司的经营状况通常用“业绩”,那么在常德话里是读“劣绩”吗 5“猪伯伯”是不是常德人对养殖者的蔑称 五,普译德(20分) 大话西游里周星驰的经典对白值得怀恋(曾经.....那段)请你用常德话准确地表示它。

六,乡土常识附加题(20分,每题4分,此题不做不扣分,做对加分) 1,“北堤”那个地方以什么小吃出名 2,常德牛肉粉实际上就是长沙的米线,那么长沙的米粉在常德叫什么呢 3,原来常德师院现在叫什么名字 4,在常德,地位相当于长沙五一广场的广场叫什么名字 5,常德话属于“湘语”语系吗 全国常德话等级考试六级试题标准答案? 由常德语言研究考试中心主任-胡军提供 一,填空题:(20分,每题4分) 1, "或懒行"的意思是----做某件事情不认真,敷衍 2,“哪门的” 的意思是——怎么了、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