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方言与普通话疑问句的异同

合集下载

重庆方言与普通话差异探究

重庆方言与普通话差异探究

65语言研究重庆方言与普通话差异探究陈湘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摘要:随着语言学研究的发展,近年来,关于方言与普通话的研究在语言学领域日渐兴盛,本文以重庆方言为例,分析重庆方言与把普通话在语音、词汇和流畅度等方面的差异。

希望能够给方言研究尤其是重庆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研究有所贡献。

关键词:重庆方言;普通话;差异东汉时期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可以说它开启了我国语言文字研究的先河。

但是,近代系统的语言学研究体系源于西方,因此,近代以来直到现在,我国的语言研究一直受西方影响较大,尤其是比较流行的对比研究,在语言学研究领域更是倍受欢迎。

一、语言和普通话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它是一种以语音为物质外壳、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三大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其主要属性也是其根本属性[1]。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民族共同语,具有历史悠久、使用普遍、结构简单、音节界限分明、抑扬顿挫等特点[2]。

民族共同语言是指一个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彼此之间进行联系和交流所使用的共同的语言,民族共同语的形成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比较广阔的通行范围和使用人口,往往由一些大型部落或城市语言发展而来。

二、方言与重庆方言方言是语言由于发展不平衡形成的语言变体,主要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

地域方言是指由于地域差异(如山川、河流、气候等)形成的语言变体,如北京话、四川话等;社会方言则是指人们在社会中由于性别、职业、教育背景等社会因素影响下形成的语言变体,如医疗专业用语等。

重庆方言是以地域为标准划分的方言类型,它指的是重庆居民使用的口头语言,从语言区域划分来看,属于我国七大方言区的西南方言具有直白易懂,清晰阳刚等特点,民国以来,由于政治原因使得重庆话吸收各家方言之长,又添加了了风趣幽默等特征。

川渝地区方言俗语

川渝地区方言俗语

川渝地区方言俗语引言方言作为语言的一种形式,是地域文化和民族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川渝地区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代表,拥有丰富多样的方言俗语。

这些方言俗语独特而生动,融入了该地区特有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是沟通与交流中的重要元素。

本文对川渝地区方言俗语进行全面、详细、完整的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川渝地区的方言文化。

川渝地区方言基本特点川渝地区方言具有独特的音韵特点和词汇表达方式,以下是几个基本特点的介绍:1. 声母和韵母的特点川渝地区方言通常比普通话更为开音,尤其是韵母。

例如,“杀猪刀”在川渝方言中常常读作“sha1 zu2 dao1”,而在普通话中读作“sha1 zhu1 dao1”。

2. 声调的特点川渝地区方言的声调变化较为复杂,声调上扬、上下声调的使用频率较高,这也是川渝地区方言韵律鲜明的重要特点。

例如,“盖饭”在川渝方言中读作“ge3fang4”,而在普通话中读作“gai4 fan4”。

3. 词汇和俗语的特点川渝地区的方言词汇丰富多样,同时还有许多独特的俗语和谚语。

这些俗语和谚语既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习俗和价值观念,也传承了历史文化的智慧。

川渝地区方言俗语的分类川渝地区方言俗语可以根据其表达的意义和用途进行分类。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分类:1. 形容词类形容词类的川渝方言俗语多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特点、状态或性质。

例如,“泥巴扶不上墙”形容一个人愚笨或无用,“肌肉松松的”形容一个人身体柔软或无力。

2. 动词类动词类的川渝方言俗语多用于描述行为或动作。

例如,“噼里啪啦”形容一串鞭炮的声音,“冒烟”形容一个人生气或生病。

3. 名词类名词类的川渝方言俗语多用于指称具体的人或物。

例如,“块头大”形容一个人身材高大,“粉刷匠”形容一个人专业好斗。

4. 情感类情感类的川渝方言俗语多用于表达情感或态度。

例如,“悠着点”表示警告或嘱咐,“如虎添翼”表示充满信心。

川渝地区方言俗语的应用与影响川渝地区方言俗语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表达方式,还传承了地方文化和民族传统的智慧。

重庆话展示

重庆话展示
和普通话对比
重庆人学习普通话难点
重庆言子
视频欣赏
一 重庆话简介
巴蜀方言——四川方言——重庆话 重庆是一所典型的移民城市,其方言受粤 语、吴语、湘语、闽语等多种方言影响。
重庆方言隶属北方方言 区的西南官话,虽与北 方方言区的其它分支有 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 不少自己的特点,在语 音、词汇、句式等方面 都自成一体。
• 人名没得地名怪,丧事当作喜事办。
再别康桥
二.重庆话和普通话区别
1.重庆话没有翘舌 2. 没有后鼻音 3.没有鼻音和边音的区别 4.h和f不分 5.保留舌根鼻音ng
狮子山上狮山寺 盆碰棚棚碰盆 柳村有个刘小妞
姓胡/幸福
声母表
发音方法\发音部 双唇音 位 塞音 不送气 送气 不送气 送气 清音 浊音 m[m] f[f] b[p] P[ph] z[ts] c[tsh] s[s] n[n] l[l] r[z] 唇齿音 舌尖前 音 舌尖中 音 t[t] d[th] j[tc] q[tch] x[c] h[x] ng[η] 舌尖后 音 舌面音 舌根音 g[k] k[kh]
塞擦音
擦音 鼻音 边音
三.重庆话语法
1.名词的重叠性
坛坛罐罐 麻麻鱼 虫虫 杯杯
2.特殊虚词
a. 得 划得着 b . 倒 巴倒烫 c. 起 懂得起 d.遭 表被动
四.重庆言子
1.形容词: 话把子 耿直 假打 方脑壳 神戳戳 哈儿 2.吃: 火锅 海椒 麻麻鱼 巴实 坌海椒 3.水: 水得很 打水漂 4. 动词: 跩瞌睡 马起脸 5.日常用语:铲铲 豁我哟 你娃想爪子 你能把我啷个
地方成语
• • • • • [黑趋妈恐] 光线很暗 [正南齐北] 很正式的深情 [雷翻阵仗] 很大分贝的响动 [清醒白醒] 完全清醒状态 [鬼迷日眼] 鬼头鬼脑

浅析重庆话与普通话的开合分歧现象

浅析重庆话与普通话的开合分歧现象

浅析重庆话与普通话的开合分歧现象作者:邹渊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15期摘要:重庆市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属于北方方言区里的西南方言。

在重庆方言中,绝大多数字的开合与普通话一致,但有一部分字的开合与普通话刚好相反。

本文通过全面考察重庆话与普通话开合口呼正好相反的50个字,分析它们的声韵调,明确这类字的中古音韵地位,指出这类字的声母只有唇音、舌音、齿音,而没有牙音和喉音,韵母包括8摄13韵,声调包括平上去入四声。

再分三类总结它们的声韵配合规律,以期能够帮助重庆人说好普通话,促进重庆地区的推普工作。

关键词:重庆话;普通话;开合分歧作者简介:邹渊(1981-),女,重庆市巴南区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文字学及现代汉语。

[中图分类号]:H17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5--02重庆市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属于北方方言区里西南方言。

重庆方言中,绝大多数字的开合与普通话一致,如“般”、“华”。

但有一部分字的开合与普通话中的读音刚好相反,普通话中读开口,重庆话中读合口,如“类”、“内”;普通话中读合口,重庆话中读开口,如“蹲”、“孙”。

本文试图通过考察这部分字在中古的音韵地位,分析其与普通话的对应情况,总结它们的声韵配合规律,以帮助重庆人说好普通话。

一、概说据笔者统计,重庆话与普通话开合口呼正好相反的字共计50个,其声韵配合情况及其中古音韵地位如下表:唇舌齿头正齿明端透定泥来精清从心初山船痕平开一吞铎入开一幕江平开二窗魂平合一敦惇墩屯臀豚饨尊村存蹲孙混上合一囤盾损慁去合一顿钝遁论寸暮去合一慕募墓暮淳平合三轮伦仑纶抡沦遵皴准上合三笋以上,重庆话读开口,普通话读合口;以下,重庆话读合口,普通话读开口德入开一贼寒平开一珊姗删平开二删蒸平开三绳队去合一内贿上合一馁磊灰平合一擂雷旨上合三垒至去合三泪类寘去合三累这类字的声韵调情况如下:1.声母:这类字的声母只有唇音、舌音、齿音,而没有牙音和喉音。

重庆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整理

重庆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整理

重庆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整理重庆市石柱县木坪小学余美德在历史的长廊演进的过程中,经过数千年的民族大融合,文化大交汇凝聚成了今天的中华民族。

从远古走来的先民们,在有文字记载的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上,创造出了各区域的文化背景,如山东地区的齐鲁文化、河北的燕赵文化、湖北的荆楚文化、江浙的吴越文化、山西的三晋文化、重庆的巴渝文化、广东、桂系、海南的岭南文化等各具特色的文明。

这巴渝文化指的就是重庆文化,“渝”乃是重庆的简称,而“巴”则是重庆的古称。

重庆市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东西长470千米,南北宽450千米,总面积8.2万平方千米,与湖北、湖南、贵州、四川、陕西等省接壤。

在这几省的相衬下,重庆就显出了特有的美丽色彩,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地形起伏有致,立体感强。

加之又处在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四面环山,江水回绕,城市傍水依山,层叠而上,更是具有独特的魅力--------山城。

不仅如此他还有雾都之称的美名。

重庆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山城,是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及航运、政治、文化、科技、教育、通信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全国综合交通枢纽。

重庆之所以能远近闻名,完全就是根据自身习俗而定,风景可以让你流连忘返;名人趣事更是生动有加、建筑方面堪称一绝;饮食让你垂涎三尺;民歌和舞蹈更是让你耳目一新。

这些我就不谈了,我要讲的是本地的另一特色,那就是本地方言的魅力。

为何我要谈这些,其目的是有很多友好人士来重庆玩,经常遇到一些交流障碍,关键就在于当地人在交流时把平时常用的一些方言就夹带在普通话中,所以就闹出很多笑话。

如重庆方向的一位外出务工者,路经太湖边,他立马叫出声说:“格老子,这是那好的,好大一个凼凼哟”,使得周围人立马围过来,问他说的是什么,这位打工者一下子明白过来,于是就把这话整理了一下,给周围人群讲说:“这是哪里,这么大的一条湖叫什么名字”?为了大家对重庆有着更多的了解。

重庆方言与普通话差异探究

重庆方言与普通话差异探究

重庆方言与普通话差异探究作者:陈湘来源:《神州·中旬刊》2018年第08期摘要:随着语言学研究的发展,近年来,关于方言与普通话的研究在语言学领域日渐兴盛,本文以重庆方言为例,分析重庆方言与把普通话在语音、词汇和流畅度等方面的差异。

希望能够给方言研究尤其是重庆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研究有所贡献。

关键词:重庆方言;普通话;差异东汉时期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可以说它开启了我国语言文字研究的先河。

但是,近代系统的语言学研究体系源于西方,因此,近代以来直到现在,我国的语言研究一直受西方影响较大,尤其是比较流行的对比研究,在语言学研究领域更是倍受欢迎。

一、语言和普通话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它是一种以语音为物质外壳、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三大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其主要属性也是其根本属性[1]。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民族共同语,具有历史悠久、使用普遍、结构简单、音节界限分明、抑扬顿挫等特点[2]。

民族共同语言是指一个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彼此之间进行联系和交流所使用的共同的语言,民族共同语的形成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比较广阔的通行范围和使用人口,往往由一些大型部落或城市语言发展而来。

二、方言与重庆方言方言是语言由于发展不平衡形成的语言变体,主要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

地域方言是指由于地域差异(如山川、河流、气候等)形成的语言变体,如北京话、四川话等;社会方言则是指人们在社会中由于性别、职业、教育背景等社会因素影响下形成的语言变体,如医疗专业用语等。

重庆方言是以地域为标准划分的方言类型,它指的是重庆居民使用的口头语言,从语言区域划分来看,属于我国七大方言区的西南方言具有直白易懂,清晰阳刚等特点,民国以来,由于政治原因使得重庆话吸收各家方言之长,又添加了了风趣幽默等特征。

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2)

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2)

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2)十七、结构助词:的、地普通话里的结构助词“的、地”,在有些方言里说成“葛、子”。

另外,在测试中有的人普通话发音很好,但往往知某些助词上露出方言词来。

比如吴方言有一个用在句末的助词“葛”,出现频率很高,它大体相当于普通话的“的”,人们在说普通话时,常常会不自学地把它变为“的”。

例如“很好的。

”“他会来的。

”这似乎没什么问题,因为有时普通话里也这么说,但有时这种表达相对而言在交际中不够规范。

a、这是你的字典。

b、这是你葛字典。

(选对a* b方)a、我们慢慢地走。

b、我们慢慢子走。

(选对a* b方)a、慢慢地吃。

b、慢慢儿吃。

c、慢慢子吃。

(选对a* b* c方)十八、语气词普通话里语气词用在句尾,表示种种语气,依据所表示的语气不同分为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普通话里表陈述语气的“嘛”湖北话中经常用“唦”“着”“子”等;表陈述语气的“呢”,内蒙古等地用“的嘞”。

疑问语气词“吧”,内蒙古方言中常用“哇”。

有时不需要句末语气词,有的地方却加上语气词“的”。

有时应该用语气词“了”,有的地方却用了“的”。

a、先坐下,你别慌嘛。

b、先坐下,你别慌唦。

c、先坐下,你不慌着。

(选对a* b c方)a、你忙什么呀?b、你忙什么子?(选对a* b方)a、姐姐看孩子呢。

b、姐姐看孩子的嘞。

c、姐姐看孩子的哩。

(选对a* b c方)a、这是上次看的电影吧?b、这是上次看的电影哇?(选对a* b方)十九、前缀在普通话中没有前缀的地方,晋方言区一些地方会加上前缀。

a、开了一朵红花。

b、开了一圪朵红花。

(选对a* b方)a、他可会哄人呢。

b、他可会日哄人哩。

(选对a* b方)a、那是个能人,要一套有一套。

b、那是个日能人,要一套有一套。

(选对a* b方)a、溅了一地水。

b、不溅了一地水。

(选对a* b方)二十、动不动、形不形“动有动”和“形不形”句式,是普通话的一种选择疑问句式,选择项是一件事物的肯定和否定,常说成“A不A、AB不AB”或“A 没A、AB没AB”等形式。

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

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 (一)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总的来说语音方面表现最突出,因此,在进行普通话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首先抓住方言区语音上的难点是完全正确的。

其次是词汇,这一部分要比语音上的差别小一些。

相对前两者而言,普通话与方言在语法上的差别显得小得多,不过,决不能因此而忽视语法上的差别。

事实上,语法上的差别虽然小些,某些突出的现象却非格外留心不可。

例如有些方言区的人学说普通话很容易就会说出“你走先”“我有看”“你讲少两句”一类的句子来。

这些句子格式都不合乎普通话语法规范,直接影响表达效果。

这里说的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实际上主要是指在测试中表现出来的地方普通话(指处于方言向普通话过渡中的一种“中介状态”)和标准普通话之间的差别。

同是差异和问题,在语音和语法上的表现又有不同。

语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区上,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差别和问题,主要是带着不同口音的地方腔。

而语法差异则不同,有时不同方言区之间会相互渗透一些方言的句式或表达习惯,几个不同方言区可能在在同样的语法问题,所以我们在做语法差异对比时,不以地区分类,而是按不同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类。

方言中有一些句式,似乎和普通话一样,比如广西方言说“我不比他好”,意思是“我没有他好”。

孤立地看,这句话没有语法错误,因为普通话中也有这样的句式。

但是普通话中“我不比他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我没有他好”,二是“我和他一样”。

广西话“我不比他好”只能表达前一层意思,如果要表达的是后一层意思,这种说法就错了。

所以对于这一类句式,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判断出正误来。

一、词尾普通话和各方言都有一些词尾,最常见的如“子、儿、头”等,但这些词尾用在什么词语里,普通话和方言不所不同。

最常见的是“子”尾,但普通话说“虾”,不带“子”,江苏很多地方都说“虾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外 ,有少数句子内部结构有一定差异 ,如 :
重庆话 普通话
(23)他啥子事情不来嘛 ?
他有什么事情不能来了吗 ?
(24)他来又是做啥子哟 ?
他又来做什么 ?
(23)句省略表原因部分的谓语动词“有 ”。 ( 24)句的
副词强调的对象有区别 ,重庆话强调“做啥子 ”,表示他来
哈 、啥 、唛 、哇 ”,常有揣测的意义 ,有的带有肯定的语气 。
3. 疑问成分很小 ,表示说话人已知道听话人做了或没
回答跟普通话差不多 。普通话用“吧 、吗 ”。如 :
有做某事 ,对听话人的行为表示惊奇 ,进一步确定自己的
3 收稿日期 : 2004 - 10 - 15 基金项目 :国家语委普通话测试中心基金项目“西南官话与普通话的比较研究及其在普通话测试中的应用 ”子课 题 ( ZD I105 - 18 - 12) 。 作者简介 :李科凤 (1976 - ) ,女 ,重庆铜梁人 ,西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现代汉语与方言学研究 。
上述 (17) - (23)例 ,重庆方言的说法是 : (17)哪个喊他到这里来的 ? (18)你哪个时候去学校 ? (19)这哈儿好多钟了 ? (20)那件事情搞得啷个样了 ? (21)我的袜子哪根儿去了 ? (22)他要是不愿意 ,啷个办喃 ? (21) 、(22)两句的用法在重庆话里是极常见的 ,大都
2.“得 +V /A +不 ”或者“V +得 +补语 +不 ”,表示一种较
三 、选择问
亲切的询问 ,V /A常表示一种趋向或者意愿 ,表意愿时多带有
选择问是提出两种 (或几种 )看法 ,希望对方选择一种 某种担心或忧虑 ,“不 ”读得很轻 ,听起来像“啵 ”[ po ]的声音 ,
来回答 。有时候选择的项目是一件事的正反两个方面 ,即 相当于普通话里的“能不能 /会不会 +V /A (补语 ) ”。前者回
“不能 /不会 +V”。有时表示难过或为了避讳可以不正面回
(26)你是学生不是学生 ? (或 ———你是学生不是 ?) 答 ,用叹气或摇头表示答复 ,与普通话基本相同。例如 :
重庆方言中此类选择问的语序与普通话不同 ,普通话 重庆话 普通话
的“VP + 否定词 +VP”或“VP +否定词 ”,在重庆话里则是 (33)明天同学聚会你得来不 ? 明天同学聚会你能不能来 ?
部分 (疑问代词 )作答复 ,句子要用升调 。例如 :
重庆话里的特指问和普通话的差异较大 ,主要表现在
(17)谁让他到这里来的 ?
疑问代词的使用上 。下面把重庆话与普通话的疑问代词
(18)你什么时候去学校 ?
作一比较 (见表 1) 。
表1
重 庆 话
普 通 话
哪个 、哪一个 、是哪个 、啥子人 、啥人 谁
特点 ,把问句分成四类 : 是非问 、特指问 、选择问 、正反问 。 (7)你想送点东西给他嗦 ? 你想送点东西给他吗 ?
无疑而问的反问句可以用特指问 、是非问和选择问三种形 (8)聊天儿都聊累了嗦 ?
聊天儿还聊累了吗 ?
式 ,后文单列一条进行说明 。
(9)他明天走哇 ?
他明天走吗 ?
重庆话的疑问句也有上述四种类型 ,但内部结构和表 (10)东西都捡归一了哇 ?
顿 ,单独出现 ,表示普通话里的“行吗 、好吗 ”之义 ,请求别 人做某事 ,带有商量的口吻 。“哈 ”单独出现 ,还可以表揣 度 ,往往是说话人没得到听话人回答时再次发问 ,但不重 复所问的内容 ,只用一个“哈 ”表示 。用“嗯 、好 、要得 ”等回 答 。如 :
句型来提问 ,不强调的时候 ,一般不用语气词。例如 :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100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社科版 ) 第 5卷
是有目的的 。普通话强调“又 ”,表示对他的“来 ”反感 。 (32)她漂不漂亮 ? /她漂漂亮 ? 她漂亮不漂亮 ?
他哪阵儿 (哪哈儿 /啥子时候 /哪个时候儿 /啥时候儿 )结婚喃 ? 你说我们哪种时候去拜访他老人家才适合噎 ? 我们多会儿出发哟 ?
好多 好 +形容词
多少 、几 相 当 于“多 +形容 词 ”构成的疑 问形式
这苹果好多钱一斤 ? /现在好多钟了 ? 你好久回家 ? 你好长时间才来一趟嘛 ? 这条绳子有好长 ?
试中纠正被测试人的方言习惯提供理论依据 。
望对方证实 ,从而得到明确的答案 ; (9) 、( 10)句表示询问 、
商量的口气 ,带有“是吗 、好吗 、行吗 ”的意味 。
一 、是非问
“哈 ”可以在是非问句尾出现 ,也可以在问句之后停
1. 普通话的是非问句结构与陈述句基本相同 ,其一般标 志是 :有显著的上升语调 ,有专用的语气词“吗 ”、“吧 ”等 (不能 用“呢 ”) ,可以用点头、摇头回答 ,也可以用“是、嗯 ”或“不、没 有 ”作答。有时“吗 ”也可以省略 ,但用上更能表现说话人谦恭 的语气。普通话里的有些是非问句 ,重庆话大都用选择问的
东西都整理好了吧 ?
现形式与普通话有不同之处 ,本文试图从这两方面对这四
(5) 、(6)两句表示揣度 ,说话人带有肯定的语气 ,并有
种形式进行描写说明 ,进而和普通话的疑问句作对比 ,找 自我得意的意味 : (7) 、(8)两句也表示揣度 ,但与单纯的是
出对应规律 ,为重庆人准确地学习普通话以及在普通话测 非问不一样 ,含有说话人已知某种情况而又不能肯定 ,希
“V +否定词 + VP”。而且重庆话选择问很少用语气助词 (34)他的病得好不 ?
他的病能不能好 ?
“呢 ”,通常可以不用 ,要用的话 ,有“哟 、嘛 、哦 、哚 、噎 、喃 ” (35)他安窗帘得行不 ?
他能不能把窗帘安装得很好 ?
等 。如上述例句重庆话则为 :
(36)他哄得来娃儿不 ?
你会哄娃娃不会 ?
正反问的句型 。选择问常有两个分句 ,常用“是 ”和“还是 ” 答用“得 +V /A”或“不得 + V /A ”,后者回答用“V +得 +补
相呼应 ,常用语气词“呢 、啊 ”。例如 :
语 ”或“V +不 +补语 ”。普通话回答一般都用“能 /会 +V ”或
(25)今天是他的生日 ,还是他妻子的生日呢 ?
重庆话 普通话
重庆话 普通话
(11)你把这本书带回去哈 ?
你把这本书带回去行吗 ?
(1)你晓不晓得这件事 ? 你知道这件事儿吗 ?
(12)你给我看倒一下 ,哈 ? 你给我照看一下行吗 ?
(2)你去不去参加校运动会 ? 你去参加运动会吗 ?
重庆话 普通话
(21)那件事情进行得怎么样了 ?
(15)结果你没有去嗦 ?
结果你没有去呀 ?
特指问常 用 语 气 词“呢 ”、“啊 ”, 可 以 省 略 , 不 能 用
(16)这件事你还不晓得嗦 ? 这件事你还不知道呀 ? “吗 ”。有些问句表面是没有疑问代词指明疑点 ,实际上与
用语气词“喃 、噎 ”。 从上表中的例句可以看出 ,重庆方言表示疑问的语气
词比普通话要丰富得多 ,这些词有 : 嘛 、噻 、哟 、喃 、噎 、的
[ ni]、哦 、呀 、嚜 、喎 、哎等 。由于有些词在普通话里找不到
与之相对应的词 ,重庆人容易把这些语气词带进普通话 。
因此说普通话他老婆过生 (哦 /哟 /嘛 ) ?
(37)他明天来得到不 ?
他明天能不能来 ?
(28)你是不是学生 (哟 /哦 /哚 /喃 ) ?
(38)今天这套题做得完不 ?
今天这套题能不能做完 ?
(27)句有明确的选择问连词 ,“是 ……还是 ……”句型
(33) — (35) 是 属 于“得 + V /A + 不“格 式 , ( 36 ) —
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一样 ,规定了回答的内容 ,所以也是
二 、特指问
特指问 。如 :
普通话的特指问是用疑问代词 (如“谁 、什么 、怎样 、
(22)我的袜子呢 ? ( =我的袜子在哪儿呢 ?)
几 ”等 )代替未知部分的疑问句 ,说话者希望对方就未知的
(23)他不愿意呢 ? ( =要是他不愿意 ,怎么办呢 ?)
啥 、啥子 、啥东西 、 啷么东西 、哪样 (“啥子 ”用的频率最 高 ,多数 时 候 都 能 代 替 普 通 话 里 的 “什么 ”)
什么
例 句 (是 )哪 (一 )个在别个背后造谣哟 ? 那人是啥 (子 )人 ,市长都要亲自来接 ? 这是啥 (子 ) ? 啥子事情啷个急 ? 这是个啥东西 ,还好看喃 ? 啷多人围倒起 ,是啷么东西嘛 ?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李科凤 :重庆方言与普通话疑问句的异同
99
想法 ,用语气助词“嗦 ”。如 :
(20)现在几点钟了 ?
第 5卷 第 1期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5年 3月 Vol. 5 No. 1 JOURNAL OF CHONGQ ING J IAOTONG UN 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M ar. 2005
重庆方言与普通话疑问句的异同
3
李科凤
(西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 ,重庆 北碚 400715)
摘 要 :重庆方言与普通话疑问句存在着较大差异 。从是非问 、特指问 、选择问 、正反问 、反问句等五个方面分 析二者的具体差异 ,进而找出对应规律 ,为重庆人学习普通话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关键词 :重庆方言 ;普通话 ;疑问句 ;异同 中图分类号 : H172.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9 - 9794( 2005) 01 - 0098 - 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