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

合集下载

普通话与方言的区别(5篇)

普通话与方言的区别(5篇)

普通话与方言的区别(5篇)第一篇:普通话与方言的区别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通俗叫法,是现代汉民族用来交际的语言。

在台湾称之为国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称之为华语,在中国大陆称之为普通话。

以北方方言做为基础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现代汉语白话文为语言规范而成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方言就是各个地方的地方语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分支。

它不是同普通话并列的独立语言,而是同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但是,汉语还存在比较严重的方言分歧,给人民交往带来不便,因此需要一种通行全国的共同语言,这就是普通话。

”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方言,是某一地区的人们的语言,具有地域性是方言的一个重要特点。

我国人口较多,比较复杂,所以讲不通的方言分区处理分析。

按照现代通俗的分发,现代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区。

即北方方言(官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方言起源于部落语和部族语,是汉语的地方变体。

方言的形成是不发达地域之间缺少沟通的结果。

现在,越是不发达的地区,方言的种类往往越多。

世界大约有3500种语言,非洲就有1140种。

方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还是一种情结。

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方言能继续发挥增进乡情、亲情的作用,在艺术领域,又继续发挥繁荣民俗文化的作用。

方言具有相当的使用价值。

但普通话毕竟是在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高于方言。

普通话的音素更为齐全,且用四声调配,节奏感、音乐性强,普通话的词汇和习语空前丰富,更富于表达功能。

如果用普通话和方言分别唱歌,或朗诵散文、诗歌,或宣读****声明,感染力与效果就明显有别。

普通话和方言的区别你在说普通话的时候也会这样说吗?括号外是方言说法,括号内为普通话说法。

1.给本书我。

(给我一本书)我给一个苹果他。

(我给他一个苹果)提示:普通话中,动词后面带双宾语时,指人的宾语在前,指物的宾语在后面。

泰安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

泰安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

泰安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泰安方言与普通话的同异世界各民族的语言在发展过程中,时而分化,时而统一。

方言就是在分化和统一的复杂历程中形成的,古老的汉语发展到现在,先后产生了多种汉语方言。

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是在社会、历史、地理及语言本身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但由于现代汉语是在汉语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他们无疑是同源异流的关系,自然会表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来。

而泰安地区方言作为北方方言的一种,大体上与普通相同,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上,语法方面很小。

下面主要通过一些例子来说明一下二者的差异。

1、相同的词,在普通话与泰安话中词义有差别,如:1.气:去的意思。

例句:你今天还气上晚自习吧?2.俩:了的意思。

例句:我不气上课俩!3.拉呱:聊天,谈心。

例句:昨天俺俩拉呱拉到2点,今天早晨跑操气晚俩!4.木乱:捣乱,没事找事。

例句:你别穷木乱,你再木乱我揍你!5.戳几:和木乱意思差不多,也有没事找事的意思。

例句:小林子就爱没事戳几女学生。

6.演道儿:做了什么却装做没做。

例句:你演道儿么演道儿,赶紧把俺的书给俺!7.跌些:做了丢人的事,糗了。

例句:你看你个跌些样儿,谁让你考试前不好好看看书来!8.支歪:没事乱嚷嚷。

例句:你穷支歪么啊,还让别人睡觉吧?!9.次达:批评。

例句:昨天俺和小林子说了一句话,让俺妈次达了俺一顿!10.赛:一般形容人或事有意思,有趣儿。

例句:你说这孩子赛吧,居然敢揍人。

11.卷:骂的意思,卷人就是骂人!例句:这孩子张嘴就卷人,可狂眼俩!12.丧门:不吉利。

例句:你在这里丧门么啊!13.月:药。

例句:你病俩,为么不吃月啊?2、与普通话相比,读音发生变化,意思也与普通话中不同,如:1.杠(念二声):意思是特别,非常!例句:不跑操杠好来!2.楞(一声):非常,特别的意思!例句:俺班主任人楞好,只要请假都批准!3.得(dei)为的:故意的。

例句:他就是得为的气我!4.巧(二声):形容词,指有点,有一些。

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区别范文

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区别范文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bai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du础的方言,以典范的zhi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dao民族共同语。

精心为大家整理了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区别,希望对你有帮助。

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区别
一、概念不bai同
1、普通话普通话是以北京语du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zhi(官话)为基础方言dao,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

2、方言中国人口中所称“方言”是一个政治学概念,实为“地方语言”,又称“白话”,指的是区别于标准语的某一地区的语言,这种叫法不考虑语言间的亲属关系。

二、法律地位
1、普通话清末已出现“普通话”一词,清廷1909年规定北京官话为“国语”,民国时期多次制定国语读音,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规定国家通用语言为普通话。

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2、方言方言一般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

不作为通用语言。

三、语法不同
1、普通话普通话中,动词后面带双宾语时,指人的宾语在前,指物的宾语在后面。

如“给我一本书。


2、方言一些方言有时(当动词表示“给予”的意义时)双宾语的语序与普通话相反。

如“给本书我。

”。

山东方言与普通话_钱曾怡

山东方言与普通话_钱曾怡

◆山东大学中文系 钱曾怡 罗福腾山东方言与普通话  一提起山东话,我们本地人会有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外地人会觉得就像山东人的性格一样,质朴、淳厚甚至有些土气。

但是不管怎样,千百年来,它一直是山东人的特征之一,是八千七百万山东人民的主要交际工具。

一、山东话的特点把山东话与普通话相比较,可以发现山东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跟普通话有许多不同之处。

语音方面,有的地方没有普通话的卷舌音zh ch sh,造成卷舌音zh ch sh和舌尖前音(俗称平舌音)z c s不分,如枣庄、济宁等鲁南地区下列字同音:找=早、炒=草、师=丝;胶东和鲁西南还把普通话的j q x声母读成两类声母,下列字的声母不同:经≠精、轻≠青、休≠修;淄博市以东地区把普通话的e韵母读成了uo,下列字同韵母:哥=锅、贺=祸、饿=卧;从声调来看,大多数县市是四个声调,可是也有些县市只有三个声调,如:青岛市区、淄博市区、烟台芝罘区,另有的县市如利津、章丘、邹平等又有五个声调。

方言词汇,山东话有一大批特有的方言词,如:俺、小厮(男孩儿)、妮子(女孩儿)、汉子(男人、丈夫)、两乔儿(连襟)、黄子(东西、家伙)、棒子(玉米)、地瓜(白薯)、营生儿(活儿、事儿)、疵毛(差、不好)、孬(坏、不好)、嘲(傻)、彪(傻)、巴(从)、从(在)等。

一些地名用字颇为人们所注意,如:胶东地区的“夼”(刘家夼、大夼)“疃”,鲁南地区的“崮”(孟良崮、抱犊崮)、济南的“趵”(趵突泉)等。

方言语法也有独到之处,如某些词语的后缀比较丰富,除了“子”、“头”以外,还有“巴”、“汉”等;某些句子的语法结构也比较特别,像比较句多采用“N1+形容词+起(或“的”)+N2”的说法,如:一天热起一天、他不高的我。

像反复问句的形式也跟普通话有别,如济南、潍坊一带的:你去啊吧?你去了没价?胶东地区则说:你是不去?你是没去?二、山东方言的分区山东方言内部有很大的差别,平时大家根据语感,可以分出胶东话、鲁南话、鲁北话等等。

山东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山东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山东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2016级非师1班赵祎学号:2016213564山东方言属于北方方言,而由于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形成的统一语音,因此山东方言跟普通话还是比较接近的。

而山东方言在山东省内又细分三个官话小区:冀鲁官话区、胶辽官话区、中原官话区。

在语音方面,山东部分地区(如:枣庄、济宁)没有普通话中的卷舌音,导致卷舌音和舌尖前音不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平翘舌不分”,因此在这类地区“zh、ch、sh”和“z、c、s”是混杂的,会出现“炒”和“草”、“找”和“早”等字发音相同的情况。

而跟这些地区将两类声母混为一类不同的是,在山东的其他一些地区(如:胶东)出现了将一种声母分为两类的情况,同样以“j、q、x”为声母的字读音上却有差别。

我的家乡青岛属于胶辽官话区,其方言特征融汇了多个市区的不同色彩,比如,在青岛方言中,在发某些字如“人、闰、热”等以“r”为声母的字时,习惯性省略声母,直接读韵母,发音为“银、运、掖”;而在“算、钻、脱”等字的发音中则习惯性省略介音“u”,发为”散、赞、特“。

而在韵母上,青岛方言中几乎没有”e“这个韵母,在一些字眼中我们会将”e“发为”uo“,比如”哥、饿、贺“等发音为”锅、卧、货“,而在另一些字眼如”喝、蛤“中我们则将”e“发为”a“,读成”哈、嘎“。

总的来说,在青岛方言中,声母”r“和韵母”e“都是非常不标准,几乎不使用的,这可能跟这两个音都有不同程度的卷舌有关。

同时,在广播台练声的过程中,我被指出尖音现象很重,也就是在发”j、q、x“音的时候由于舌尖过紧抵住牙关,导致有气流从齿缝中流出,带出”s“的杂音,经过查证和了解,我发现山东其实是一个尖音团,也就是说山东方言的发声方式中即带有尖音重的特点。

除却声母和韵母,山东方言在声调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以青岛、淄博为代表的胶辽官话区中只有三个声调,而在另一些市区比如利津、章丘、邹平等却有五个声调。

对于青岛地区究竟是少了哪一个声调我没有查阅到相关资料,但根据我自己平日生活的理解,我认为青岛方言中缺失的声调很可能是三声,比如”晚、管、毯“等字的时候,我们会读成”弯、关、摊“,像北方人直爽的性情一样,直来直去。

山东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山东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山东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2016级非师1班赵祎学号:64山东方言属于北方方言,而由于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形成的统一语音,因此山东方言跟普通话还是比较接近的。

而山东方言在山东省内又细分三个官话小区:冀鲁官话区、胶辽官话区、中原官话区。

在语音方面,山东部分地区(如:枣庄、济宁)没有普通话中的卷舌音,导致卷舌音和舌尖前音不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平翘舌不分”,因此在这类地区“zh、ch、sh”和“z、c、s”是混杂的,会出现“炒”和“草”、“找”和“早”等字发音相同的情况。

而跟这些地区将两类声母混为一类不同的是,在山东的其他一些地区(如:胶东)出现了将一种声母分为两类的情况,同样以“j、q、x”为声母的字读音上却有差别。

我的家乡青岛属于胶辽官话区,其方言特征融汇了多个市区的不同色彩,比如,在青岛方言中,在发某些字如“人、闰、热”等以“r”为声母的字时,习惯性省略声母,直接读韵母,发音为“银、运、掖”;而在“算、钻、脱”等字的发音中则习惯性省略介音“u”,发为”散、赞、特“。

而在韵母上,青岛方言中几乎没有”e“这个韵母,在一些字眼中我们会将”e“发为”uo“,比如”哥、饿、贺“等发音为”锅、卧、货“,而在另一些字眼如”喝、蛤“中我们则将”e“发为”a“,读成”哈、嘎“。

总的来说,在青岛方言中,声母”r“和韵母”e“都是非常不标准,几乎不使用的,这可能跟这两个音都有不同程度的卷舌有关。

同时,在广播台练声的过程中,我被指出尖音现象很重,也就是在发”j、q、x“音的时候由于舌尖过紧抵住牙关,导致有气流从齿缝中流出,带出”s“的杂音,经过查证和了解,我发现山东其实是一个尖音团,也就是说山东方言的发声方式中即带有尖音重的特点。

除却声母和韵母,山东方言在声调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以青岛、淄博为代表的胶辽官话区中只有三个声调,而在另一些市区比如利津、章丘、邹平等却有五个声调。

对于青岛地区究竟是少了哪一个声调我没有查阅到相关资料,但根据我自己平日生活的理解,我认为青岛方言中缺失的声调很可能是三声,比如”晚、管、毯“等字的时候,我们会读成”弯、关、摊“,像北方人直爽的性情一样,直来直去。

山东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山东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山东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2016级非师1班赵祎学号:2016213564山东方言属于北方方言,而由于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形成的统一语音,因此山东方言跟普通话还是比较接近的。

而山东方言在山东省内又细分三个官话小区:冀鲁官话区、胶辽官话区、中原官话区。

在语音方面,山东部分地区(如:枣庄、济宁)没有普通话中的卷舌音,导致卷舌音和舌尖前音不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平翘舌不分”,因此在这类地区“zh、ch、sh”和“z、c、s”是混杂的,会出现“炒”和“草”、“找”和“早”等字发音相同的情况。

而跟这些地区将两类声母混为一类不同的是,在山东的其他一些地区(如:胶东)出现了将一种声母分为两类的情况,同样以“j、q、x”为声母的字读音上却有差别。

我的家乡青岛属于胶辽官话区,其方言特征融汇了多个市区的不同色彩,比如,在青岛方言中,在发某些字如“人、闰、热”等以“r”为声母的字时,习惯性省略声母,直接读韵母,发音为“银、运、掖”;而在“算、钻、脱”等字的发音中则习惯性省略介音“u”,发为”散、赞、特“。

而在韵母上,青岛方言中几乎没有”e“这个韵母,在一些字眼中我们会将”e“发为”uo“,比如”哥、饿、贺“等发音为”锅、卧、货“,而在另一些字眼如”喝、蛤“中我们则将”e“发为”a“,读成”哈、嘎“。

总的来说,在青岛方言中,声母”r“和韵母”e“都是非常不标准,几乎不使用的,这可能跟这两个音都有不同程度的卷舌有关。

同时,在广播台练声的过程中,我被指出尖音现象很重,也就是在发”j、q、x“音的时候由于舌尖过紧抵住牙关,导致有气流从齿缝中流出,带出”s“的杂音,经过查证和了解,我发现山东其实是一个尖音团,也就是说山东方言的发声方式中即带有尖音重的特点。

除却声母和韵母,山东方言在声调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以青岛、淄博为代表的胶辽官话区中只有三个声调,而在另一些市区比如利津、章丘、邹平等却有五个声调。

对于青岛地区究竟是少了哪一个声调我没有查阅到相关资料,但根据我自己平日生活的理解,我认为青岛方言中缺失的声调很可能是三声,比如”晚、管、毯“等字的时候,我们会读成”弯、关、摊“,像北方人直爽的性情一样,直来直去。

方言和普通话有什么区别

方言和普通话有什么区别

方言和普通话有什么区别区别:1、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在台湾及港澳地区称作华语。

2、方言,是某一地区的人们的语言,具有地域性是方言的一个重要特点普通话的标准口音:语音方面,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基准,普通话发音图谱而不是以京音为主、也兼顾其他方音,语音标准是就整体而言,并非北京话每个音都是规范和标准。

国语、普通话、华语三大系统内部还存在标准口音和非标准口音的区别。

从这个角度上说,汉语标准语构成了汉语的一种大类方言。

即使是标准,三地也有区别,如消息一词。

大陆息读轻声,台湾读二声,新马同台湾(如同休息的息字读音,音同席)。

国语的情况与之相似:老派国语、新派国语都是被视为标准的;华语的情况则有些不同。

学习普通话及口音的有无与出身地域与教育程度有相当关系。

不标准的普通话古称蓝青官话,蓝青即是暗指发音夹杂方言口音。

标准口音和非标准口音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

以普通话为例:最严格定义的标准口音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发音。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中国绝大多数汉语使用者,包括许多播音员,其普通话都是带有口音的。

但事实上,许多人普通话的发音方式和口音用词上偶尔违反了中国国家语言文字标准。

明显受方言或其它语言影响的普通话,一般都会视为带有口音。

例如,声调系统与普通话声调系统差异过大,或有过多的字发音不准。

但台湾地区的取音不同与大陆地区,如垃圾、崖,中华民国国语文读乐色、ㄧㄞˊyai2,大陆普通话读拉机、牙。

方言的语言特征:①塞音和塞擦音声母大都有清声送气与清声不送气之分,而没有清声与浊声的对立,反映出清声母多而浊声母少的特点。

古全浊声母字在现代官话方言各支系中几乎都念为清声母字,很少例外。

一般古全浊平声念送气清声母,古全浊仄声念不送气清声母。

②韵母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辅音韵尾比较少。

③声调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调类的数目比较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安方言与普通话的同异
世界各民族的语言在发展过程中,时而分化,时而统一。

方言就是在分化和统一的复杂历程中形成的,古老的汉语发展到现在,先后产生了多种汉语方言。

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是在社会、历史、地理及语言本身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但由于现代汉语是在汉语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他们无疑是同源异流的关系,自然会表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来。

而泰安地区方言作为北方方言的一种,大体上与普通相同,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上,语法方面很小。

下面主要通过一些例子来说明一下二者的差异。

1、相同的词,在普通话与泰安话中词义有差别,如:
1.气:去的意思。

例句:你今天还气上晚自习吧?
2.俩:了的意思。

例句:我不气上课俩!
3.拉呱:聊天,谈心。

例句:昨天俺俩拉呱拉到2点,今天早晨跑操气晚俩!
4.木乱:捣乱,没事找事。

例句:你别穷木乱,你再木乱我揍你!
5.戳几:和木乱意思差不多,也有没事找事的意思。

例句:小林子就爱没事戳几女学生。

6.演道儿:做了什么却装做没做。

例句:你演道儿么演道儿,赶紧把俺的书给俺!
7.跌些:做了丢人的事,糗了。

例句:你看你个跌些样儿,谁让你考试前不好好看看书来!
8.支歪:没事乱嚷嚷。

例句:你穷支歪么啊,还让别人睡觉吧?!
9.次达:批评。

例句:昨天俺和小林子说了一句话,让俺妈次达了俺一顿!
10.赛:一般形容人或事有意思,有趣儿。

例句:你说这孩子赛吧,居然敢揍人。

11.卷:骂的意思,卷人就是骂人!例句:这孩子张嘴就卷人,可狂眼俩!
12.丧门:不吉利。

例句:你在这里丧门么啊!
13.月:药。

例句:你病俩,为么不吃月啊?
2、与普通话相比,读音发生变化,意思也与普通话中不同,如:
1.杠(念二声):意思是特别,非常!例句:不跑操杠好来!
2.楞(一声):非常,特别的意思!例句:俺班主任人楞好,只要请假都批准!
3.得(dei)为的:故意的。

例句:他就是得为的气我!
4.巧(二声):形容词,指有点,有一些。

例句:你手巧脏,别乱拿!!
5.遇磨(磨读轻声):一般指人的行动慢。

例句:你遇磨么啊,再不快点就气晚俩!
6.母(轻声)量:估计。

例句:你母量着这次谁能赢?
7.航航(读二声)子:一般是指琐事,没意思的事。

例句:罗罗儿这航航子干么,赶紧说正事!
8.资(轻声):着的意思例句:我看资看资书睡着俩。

9.拽(一声):扔的意思。

例句:你把俺那本书拽哪里俩?
10.将(一声):刚刚地。

例句:我将来,你来多长时间俩?
3、一些普通话中没有或不常用的词,在泰安方言中有不同含义,如:
1.蹦木给儿:乱说,胡说!例句:小林子就会蹦木给儿,别听他地!
2.穷腚三千:形容人特别能说,能侃,也指胡说八道。

例句:别穷腚三千俩,明天还得跑操来!
3.抹子:对小男孩的称呼。

例句:抹子,你怎么没跑操气啊!
4.蝎虎连子:壁虎。

例句:你看,墙上有一只蝎虎连子。

5.言别呼子:蝙蝠。

例句:言别呼子长的跟老鼠似的!
6.半吊:骂人的话,指人神经不正常!例句:你看这孩子半吊吧?!
7.一杀儿:一会儿的意思。

例句;你等俺一杀儿,俺上上茅房!
8.难揍儿:一般指人不容易满足. 例句:你说你难揍儿吧,气也不行,不气也不行!
9.半截儿不拉快儿:不完整的意思。

例句:把你的馒头都吃了,别剩个半截儿不拉快儿。

10.点化儿:骗。

例句:他点化儿你来,你别上他当!
11.道儿化,一般和点化儿连用,指人神道儿!例句:这孩子正天点化儿道儿化的,没正事!
12.梭揖:顽皮,不听话!例句:俺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太梭揖俩!
13.趋拉:踢。

例句:你小了嘛你,一边走还一边趋拉石头!
14.紧子:本来就。

例句:我这里紧子就忙活,你还来木乱。

15.木哥张:指人木讷。

例句:他是个木哥张,不会说话。

16.罗罗儿:谈论某事,否定形式是“胡罗罗儿” 例句:别胡罗罗儿俩,该睡觉俩!
17.拼拼的:一般指人出汗多。

例句:今天天儿真窝门儿热啊,你看我这汗,拼拼地!
18.揍是:一般形容人清高。

例句:你揍是么啊!
19.橛:脚。

例句;晚上睡前要洗橛!
20.罗北:萝卜。

例句:今天吃地罗北包子!
21.瓷:踩。

例句:你要是够不着就瓷资个凳子。

22.不楞:乱动弹或拨弄别的东西。

例句1:你在床上胡不楞么啊?例句2:小强哥在宿胡不楞他的吉他呢!
23.不拉:拨弄某样东西。

例句:别乱不拉俺的琴!
24.……不垃圾地:后缀,一般跟在形容词后,没有实际意义。

以上几点看出泰安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主要在词汇方面,语音方面差异不大,语法方面基本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