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与方言的比较分析
大连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分析

大连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分析摘要:大连位于辽东半岛,大连市区的方言,本质是属于胶辽官话中的一种,其形成主要是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是源于来自于山东移民影响的胶东官话,另外一个方面是又得到了普通话、东北话等等多种的影响。
具体而言,大连市方言中含带着胶东官话方言的基因,同时又处于一个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发展,因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音特点。
关键词:大连方言;普通话;研究;语音比较大连地区,其所在地区的方言主要是由于经过了方言区的不同的影响,因而对于大连地区的语言来说,几乎是很难进行有效的区分与分类。
同标准普通话而言,大连方言在语音方面与语法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因而本文中主要是探讨了大连地区的语言与普通话相比,分析两者之间在语音系统的不同,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希望本文的完成能够对于大连地区有效的推广普通话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大连方言概况(一)大连市概况大连市,旧名滨城,是辽宁省的一个副省级城市和直辖市。
大连是在辽东半岛中辽宁省的南部位置,背部坐拥中国东北地区,处于黄渤海岸区域,同时其余山东半岛是隔海相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连市是国内非常有名的经济、贸易、工业发展等等重要的港口城市,另外其也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非常有名的旅游城市,对于国内的经济发展也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大连方言大连方言,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方言,主要是由角度的方言,具体来说,大连方言的集中区域位于山东半岛与辽宁半岛地区。
从历史上来说,在清朝的时候,大连就是一个由很多的少数民族所组成的第一个地方,在当前的大连,民众是大多运用少数民族语言。
清朝初期的时候,主要是由于战事频繁,加上多年的自然灾害不断,山东移民开始逐渐的迁至大连地区,山东的胶东话传入大连。
(三)普通话普通话也就是现代标准汉语,别名国语、话语。
但是这些别名与称谓都是因地域的不同而有差异的,但是本质上都是将北京地区的语音视为标准,北京语音主要是北方地区的语言背景为基础,加上比较规范的白话文为基石,另外其也是通行于大陆、中国香港地区、澳门、台湾等等地区的通用语言,同时其也是当前无论在媒体、官方、日常教学等等同样的标准语言,其主要内容是现代汉语,新加坡共和国人和六个官方工作语言在联合国的四种官方语言。
浅析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讲义)

浅析榆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我们通常都认为方言间的差异主要是在于语音,而对于词汇和语法在方言间的差异不够重视。
近年来,有很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方言词汇和语法的研究,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
方言的词汇大部分与普通话是相同的,有差异的只有一小部分,而正是这一小部分起到了区别方言与方言、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作用。
本文主要参考《陕北方言词典》并结合对母语的感知,以榆林方言用词为标准来比较榆林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的异同,以此来揭示榆林方言的词汇特点。
本文比较时以《现代汉语词典》为准。
一、词形上的差异词形差异是汉语方言词语差异最主要的表现。
我们对于词形差异的比较主要是对于榆林方言与普通话义同形异的词语。
以下我们主要从音节数量、构词语素、造词方式三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1. 音节数量的差异(1)普通话中的一些双音节词,在榆林方言中为单音节词。
例如:普通话:缺少猴子看管漂亮得意妈妈手表桃子榆林方言:短猴照俊能妈表桃榆林方言中与普通话双音节词对应的单音节词有很多,有的完全是义同形异,如上例中的短、照、俊、能;有的是选择普通话中比较有区分特点的一个音节,如:猴、表、桃;而有的区别在于叠音与非叠音,普通话中的有些叠音的双音节词,在榆林方言中是不叠音的单音节词,这类词一般是表示亲属称谓的词,比如,妈妈—妈等。
(2)普通话中有的单音节词,在榆林方言中是双音节词。
例如:普通话:蹲章地痣云眉榆林方言:圪蹴戳子脚地隐记云彩眼眉(3)普通话中的一些双音节词,在榆林方言词中相对的是多音节词或短语。
例如:普通话:早晨元旦板凳手指口袋台阶榆林方言:大清早阳历年板凳子手指头倒衩子圪台子(4)榆林方言是双音节词,而普通话是多音词或短语,此类数量不多。
例如:普通话:自行车暖水瓶切菜板榆林方言:车子暖壶案板由上可以看出,从音节数量上来说,榆林方言的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多于普通话,双音节词较少。
2. 构词语素的差异由于人们认识事物角度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语言自身的发展,所以对于表达同一事物会选择不同的语素、音节数量,这样就有了差异,而方言词汇特点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语素选择的差异。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总的来说语音方面表现最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总的来说语音方面表现最突出,因此,在进行普通话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首先抓住方言区语音上的难点是完全正确的。
其次是词汇,这一部分要比语音上的差别小一些。
相对前两者而言,普通话与方言在语法上的差别显得小得多,不过,决不能因此而忽视语法上的差别。
事实上,语法上的差别虽然小些,某些突出的现象却非格外留心不可。
例如有些方言区的人学说普通话很容易就会说出“你走先”“我有看”“你讲少两句”一类的句子来。
这些句子格式都不合乎普通话语法规范,直接影响表达效果。
这里说的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实际上主要是指在测试中表现出来的地方普通话(指处于方言向普通话过渡中的一种“中介状态”)和标准普通话之间的差别。
同是差异和问题,在语音和语法上的表现又有不同。
语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区上,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差别和问题,主要是带着不同口音的地方腔。
而语法差异则不同,有时不同方言区之间会相互渗透一些方言的句式或表达习惯,几个不同方言区可能在在同样的语法问题,所以我们在做语法差异对比时,不以地区分类,而是按不同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类。
方言中有一些句式,似乎和普通话一样,比如广西方言说“我不比他好”,意思是“我没有他好”。
孤立地看,这句话没有语法错误,因为普通话中也有这样的句式。
但是普通话中“我不比他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我没有他好”,二是“我和他一样”。
广西话“我不比他好”只能表达前一层意思,如果要表达的是后一层意思,这种说法就错了。
所以对于这一类句式,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判断出正误来。
一、词尾普通话和各方言都有一些词尾,最常见的如“子、儿、头”等,但这些词尾用在什么词语里,普通话和方言不所不同。
最常见的是“子”尾,但普通话说“虾”,不带“子”,江苏很多地方都说“虾子”。
与此相反,普通话中的“袜子”,在吴方言大都说“袜”或“洋袜”。
普通话的“鼻子”,吴方言说成“鼻头”。
江淮方言中名词的“子”尾特别多,儿化普遍比普通话少,甚至完全没有儿化。
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区别范文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bai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du础的方言,以典范的zhi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dao民族共同语。
精心为大家整理了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区别,希望对你有帮助。
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区别
一、概念不bai同
1、普通话普通话是以北京语du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zhi(官话)为基础方言dao,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
2、方言中国人口中所称“方言”是一个政治学概念,实为“地方语言”,又称“白话”,指的是区别于标准语的某一地区的语言,这种叫法不考虑语言间的亲属关系。
二、法律地位
1、普通话清末已出现“普通话”一词,清廷1909年规定北京官话为“国语”,民国时期多次制定国语读音,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规定国家通用语言为普通话。
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2、方言方言一般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
不作为通用语言。
三、语法不同
1、普通话普通话中,动词后面带双宾语时,指人的宾语在前,指物的宾语在后面。
如“给我一本书。
”
2、方言一些方言有时(当动词表示“给予”的意义时)双宾语的语序与普通话相反。
如“给本书我。
”。
方言于普通话的对比反思与改进

方言于普通话的对比反思与改进
根据自己半年的学习,我觉得要学好普通话会比方言更重要一些,有这么几条要领:第一,学好拼音字母,掌握发音部位,对于局部个别的方音要反复练习直至完全到位为止。
第二,多读些拼音报上的文章等,锻炼说普通话的感觉。
第三,不懂就查。
字典是我们很好的老师,若有不懂,定要虚心请教,直至完全正确为止。
第四,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会话。
有人说:语言取决于环境。
在一个大家都说普通话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即使你家乡的口音浓重,逐渐你也会受感染的。
只要我们大家一齐努力,同心携手,就一定能把普通话说好,使她真正成为我国各族人民交流的普通语言、通用语言。
大力推广、积极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克服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我市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半年的普通话学习,使我受益匪浅!。
浅析河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发音比较[权威资料]
![浅析河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发音比较[权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a26e8f30740be1e640e9a1c.png)
浅析河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发音比较[权威资料] 浅析河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发音比较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河南话相对其他地区方言来讲,比较接近普通话,但仍然存在发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声母、韵母的发音上。
只有把握发音规律,才能更好地驾驭普通话和河南方言。
【关键词】河南方言普通话声母韵母在全国各类方言中,河南话相对通俗易懂,比较接近普通话。
但是接近并不等于完全相同,河南话在发音上、习惯用语上与普通话均有较大的差别。
只有了解和掌握这些差别,才能在沿袭地方方言的基础上,说好普通话。
一、声母的差异河南方言声母中,与普通话声母差异最大的声母,当属舌尖前音与舌尖后音,即z、c、s 与zh、ch、sh 的差异。
在普通话声母中,zh、ch、sh使用的频率要比z、c、s 的使用频率高得多。
从统计情况看,zh、ch、sh拼出的常用次常用字有583个,而z、c、s 拼出的只有258个。
但是河南方言中z、c、s与zh、ch、sh的使用情况正好与普通话相反。
普通话中绝大多数zh、ch、sh声母的字,在河南方言中大都读为z、c、s 声母,只有小部分的字读为声母zh、ch、sh,如“政治”、“知识”、“吃穿”等。
所以,河南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声母的关键,就是把应该读作zh、ch、sh而读成z、c、s的字,改读成zh、ch、sh。
而多项研究表明,河南方言区zh、ch、sh声母读法是有规律的,即当zh、ch、sh与 i、a、ai、ao、ou、an、en、eng等韵母相拼时,才容易产生差异,zh、ch、sh与其它韵母相拼时,大体与普通话一致。
二、韵母的差异普通话韵母一共有24个,可以分为单元音韵母、复韵母、鼻音韵母三大类。
在河南方言中,也有这些韵母,但是这些韵母在与声母相拼时,有些发生了差异,甚至有些韵母变异较大,如“没”、“脚”、“药”、“色”等。
(一)单韵母的差异普通话的单韵母一共有6个,即a、o、e、i、u、v 。
方言和普通话有什么区别

方言和普通话有什么区别区别:1、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在台湾及港澳地区称作华语。
2、方言,是某一地区的人们的语言,具有地域性是方言的一个重要特点普通话的标准口音:语音方面,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基准,普通话发音图谱而不是以京音为主、也兼顾其他方音,语音标准是就整体而言,并非北京话每个音都是规范和标准。
国语、普通话、华语三大系统内部还存在标准口音和非标准口音的区别。
从这个角度上说,汉语标准语构成了汉语的一种大类方言。
即使是标准,三地也有区别,如消息一词。
大陆息读轻声,台湾读二声,新马同台湾(如同休息的息字读音,音同席)。
国语的情况与之相似:老派国语、新派国语都是被视为标准的;华语的情况则有些不同。
学习普通话及口音的有无与出身地域与教育程度有相当关系。
不标准的普通话古称蓝青官话,蓝青即是暗指发音夹杂方言口音。
标准口音和非标准口音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
以普通话为例:最严格定义的标准口音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发音。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中国绝大多数汉语使用者,包括许多播音员,其普通话都是带有口音的。
但事实上,许多人普通话的发音方式和口音用词上偶尔违反了中国国家语言文字标准。
明显受方言或其它语言影响的普通话,一般都会视为带有口音。
例如,声调系统与普通话声调系统差异过大,或有过多的字发音不准。
但台湾地区的取音不同与大陆地区,如垃圾、崖,中华民国国语文读乐色、ㄧㄞˊyai2,大陆普通话读拉机、牙。
方言的语言特征:①塞音和塞擦音声母大都有清声送气与清声不送气之分,而没有清声与浊声的对立,反映出清声母多而浊声母少的特点。
古全浊声母字在现代官话方言各支系中几乎都念为清声母字,很少例外。
一般古全浊平声念送气清声母,古全浊仄声念不送气清声母。
②韵母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辅音韵尾比较少。
③声调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调类的数目比较少。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总的来说语音方面表现最突出,因此,在进行普通话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首先抓住方言区语音上的难点是完全正确的。
其次是词汇,这一部分要比语音上的差别小一些。
这里说的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实际上主要是指在测试中表现出来的地方普通话(指处于方言向普通话过渡中的一种“中介状态”)和标准普通话之间的差别。
同是差异和问题,在语音和语法上的表现又有不同。
语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区上,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差别和问题,主要是带着不同口音的地方腔。
而语法差异则不同,有时不同方言区之间会相互渗透一些方言的句式或表达习惯,几个不同方言区可能在在同样的语法问题,所以我们在做语法差异对比时,不以地区分类,而是按不同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类。
方言中有一些句式,似乎和普通话一样,比如广西方言说“我不比他好”,意思是“我没有他好”。
孤立地看,这句话没有语法错误,因为普通话中也有这样的句式。
但是普通话中“我不比他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我没有他好”,二是“我和他一样”。
广西话“我不比他好”只能表达前一层意思,如果要表达的是后一层意思,这种说法就错了。
所以对于这一类句式,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判断出正误来。
一、词尾普通话和各方言都有一些词尾,最常见的如“子、儿、头”等,但这些词尾用在什么词语里,普通话和方言不所不同。
最常见的是“子”尾,但普通话说“虾”,不带“子”,江苏很多地方都说“虾子”。
与此相反,普通话中的“袜子”,在吴方言大都说“袜”或“洋袜”。
普通话的“鼻子”,吴方言说成“鼻头”。
江淮方言中名词的“子”尾特别多,儿化普遍比普通话少,甚至完全没有儿化。
普通话中的“明年、麦穗儿、豆角儿、鸡、蝴蝶、脸盆、嘴唇、脚底板儿、肚脐眼儿、裤头儿、面条儿”等,在江淮方言中说成“明年子、麦穗子、豆角子、鸡子、蝴蝶子、脸盆子、嘴唇子、脚底板子、肚脐眼子、裤头子、面条子”。
“裤子”“帽子”,山西某些地区说成“帽的”“裤的”或“帽儿”“裤儿”,“狐狸”说成“狐的”“狐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PPT
14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高考链接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
A.奇数 通缉 豆萁 放荡不羁 犄角之势 B.商榷 雀跃 宫阙 声名鹊起 生性怯懦 C.茁壮 琢磨 浑浊 着手成春 擢发难数 D.谚语 笑靥 砚台 狼吞虎咽 雁过拔毛
【答案】C
精选PPT
15
5
现代汉语有几大方言?
一为“北方方言”。 二为“吴方言”。 三为“湘方言”。 四为“赣方言”。 五为“客家方言”。 六为“闽方言”。。 七为“粤方言”。
精选PPT
6
精选PPT
7
• 课堂活动:乡音知多少
用家乡方言读故事《北风和太阳》 体会粤语的主要特点
精选PPT
8
伊索寓言《北风和太阳》
北风和太阳争论谁最有权力,他们同意, 谁先脱下旅人的衣服,谁就是胜利者。北风先 试他的力量,用力猛吹;但是风越大,那旅人 将他的大衣裹得越紧;最后,北风放弃了,请 太阳出来,看看他的本事。太阳很快地发出他 所有的热力。不久,那旅人感受到太阳暖和的 光线,便将衣服一件件脱下,最后,热得受不 了了,就脱光了衣服,在路旁的河里洗澡。
北风不得不承认,到底还是太阳的本事大。
精选PPT
9
伊索寓言《北风和太阳》广东版
有日,北风同太阳争边个最有权力,佢 地同意,边个先剥旅人啲衫,边个就赢。北 风先试佢嘅力量,用力咁吹;但系风越大, 果个旅人将佢件衫拉得越紧;后尾,北风唔 玩了,叫太阳出嚟,睇睇佢嘅本事。太阳好 快咁发出佢所有嘅势力。无耐,果个旅人觉 得太阳暖粒粒,就将啲衫一件件咁剥落嚟, 后尾,热到顶唔顺嘞,就剥光晒啲衫,系路 边条河冲凉。
主力—阻力 支援—资源 造就—照旧 春装—村庄 木材—木柴 推辞—推迟 桑叶—商业 收集—搜集 熟语—俗语
精选PPT
17
“变了样”的词语
谁
边个
他的
佢嘅
看看 受不了
睇睇 顶唔顺
本事大
犀利
在粤语中「呢」表示「这」,「唔」表示「不」,
「虾」表示「欺负」,「边」表示「哪」等等。这
都是「古越语」底层词的遗留。
精选PPT
18
• 方言词语不同闹笑话
有一次,潮汕地区某官员以火 锅设宴,招待上面来的高级嘉宾, 他举起筷子在滚烫得冒烟的火锅里 一边搅拌,一边笑容可掬地说:"大 家别客气,滚了(煮开)就吃,吃 了再滚(煮开)。"
精选PPT
19
“变了样”的词语
保留大量古汉语的成分
警员 差人
粘黐
粤语的许多词语——包括语气助词,都可以直接在
放弃了,请太阳出来,看看 唔玩了,叫太阳出嚟,睇睇
他的本事。太阳很快地发出 佢嘅本事。太阳好快咁发出
他所有的热力。不久,那旅 佢所有嘅势力。无耐,果个
人感受到太阳暖和的光线, 旅人觉得太阳暖粒粒,就将
便将衣服一件件脱下,最后,啲衫一件件咁剥落嚟,后尾,
热得受不了了,就脱光了衣 热到顶唔顺嘞,就剥光晒啲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高考链接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禅让 阐明 嬗变 煽风点火 潸然泪下 B.庇荫 纰漏 毗连 筚路蓝缕 蚍蜉撼树 C.侍奉 对峙 吞噬 恃才傲物 舐犊情深 D.湍流 祥瑞 揣摩 惴惴不安 气喘吁吁
【答案】D
精选PPT
16
对比练习
高考链接
方言差异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精选PPT
4
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 现代汉语的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各方 言区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也是我国各 民族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即我们国家 的通用语言。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 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精选PPT
留下来的古语词汇已经很精少选PP被T 使用。
20
广东话
绍菜 椰菜 芽菜 大豆芽菜 通菜 信瓜 凉瓜 蕃薯 薯仔
国语
大白菜 包心菜
黄豆芽 空心菜
苦瓜 红薯 马铃薯、土豆
日常用语 中粤语不 同于普通 话的词汇 多达50结构
怪不得 「唔怪之得」或「怪唔之得」
精选PPT
12
没有zh、ch、sh和z、c、s的变化
但是
但系
笑话: 缆车与男厕
精选PPT
13
试读下列故事:施氏食狮史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
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 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 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 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
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 尸,实十石狮尸。
北风唔得唔认,到底系太阳犀利。
精选PPT
10
北风和太阳争论谁最有权力,有日,北风同太阳争边个最
他们同意,谁先脱下旅人的 有权力,佢地同意,边个先
衣服,谁就是胜利者。北风 剥旅人啲衫,边个就赢。北
先试他的力量,用力猛吹; 风先试佢嘅力量,用力咁吹;
但是风越大,那旅人将他的 但系风越大,果个旅人将佢
大衣裹得越紧;最后,北风 件衫拉得越紧;后尾,北风
古汉语的典籍中找到来源。例如广州话常於句末的语
气助词「忌」(现常常被写作「嘅」),见《诗
经·国风·郑风·大叔於田》「叔善射忌,又良御忌」。
再如,现代汉语中「行」和「走」的意思基本没有差
异,但是广州话当中,「行」就是走路,但「走」保
留了古汉语中这个字「跑」的意思。但是随著普通话
在广东地区的推行和外来人口的影响,很多广州话保
精选PPT
1
四方异声
--普通话和方言
精选PPT
2
课堂活动:看相声《戏剧与方言》,说明方言 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 方言为什么会影响人们交流? 方言
通行于一定地域的话 民族语言的地域变体 方言没有优劣之分
精选PPT
3
方言差异
1、方言差异首先表现在语音上;
2、词汇上,日常生活用语差异甚大;
3、汉语方言在语法方面的分歧也不小, 特别是最常用的虚词。
服,在路旁的河里洗澡。 衫,系路边条河冲凉。
北风不得不承认,到底还 北风唔得唔认,到底系
是太阳的本事大。
太阳犀利。
精选PPT
11
“听不懂”的读音
粤语保留许多古老发音,例如粤语中「我」 和「饿」两字有舌根鼻音声母 ng-(保留中古 的原始发音)。在声调方面,粤语完整保留中 古汉语平、上、去、入各分阴阳的调类格局, 是保留古汉语入声最为完整的语言,对于朗诵及 研究中国古诗词等文学作品,起着重要的作用。 粤语包含-p、-t、-k等韵尾,没有北方方言所具 有的卷舌音、儿化、轻声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