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常德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

合集下载

语言变异考察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与语言规范

语言变异考察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与语言规范

语言变异考察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与语言规范语言是人类社会交流的重要工具,随着地域、文化等因素的不同,语言也会出现变异。

方言和普通话作为中国的两种主要语言形式,在语言变异方面有着明显的异同。

本文将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探讨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同时也会对语言规范进行一定的探讨。

一、语音方面的异同方言和普通话在语音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方言往往具有浓重的地域特色,发音更为独特。

以江苏方言和普通话为例,普通话中的鼻音音节常常没有强调,而江苏方言中则较为明显。

此外,方言中的声母、韵母的发音方式也与普通话有所不同。

方言的语音较为接近当地人的发音习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区别方言的使用者。

二、词汇方面的异同方言和普通话在词汇方面的异同主要体现在词汇的使用和词义的理解上。

由于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方言中存在一些独特的词汇,这些词汇在普通话中并不常见。

例如,四川方言中的“嘚瑟”一词,在普通话中并没有明确的对应词汇。

此外,方言中也存在一些词义上的差异,同样的词汇在方言和普通话中的含义可能并不相同。

这需要使用者在不同语境中灵活运用。

三、语法方面的异同方言和普通话在语法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方言往往有着更为灵活的语法结构,而普通话则更为注重语法的规范性。

例如,广东话中可以用“个”作为量词,而在普通话中则需要使用具体的量词。

此外,方言中一些特殊的语法结构,如四川话中的“了哦”表达否定,也与普通话存在差异。

语言规范是保持语言纯净和交流准确的基础,无论是方言还是普通话都需要遵守规范。

在方言的使用上,需要注意使用场合和语境,避免过度使用方言。

对于普通话来说,要注意语法和发音的准确性,避免非标准用法和发音,保持良好的语言规范。

总之,方言和普通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异同。

方言往往具有浓重的地域特色,而普通话则更强调语言的规范性。

无论方言还是普通话,合理运用并遵守语言规范是保持语言交流准确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语言变异的考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并为语言规范的传承提供参考。

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区别

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区别

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区别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的方言,以典zhi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dao汉民族共同语。

普通话不等于北方话或北京话,它也吸收了其他方言中的成分,比任何方言更丰富、更完善。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近几百年来白话文学和“官话”的传播,使其规范逐渐明确,影响日益扩大。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人们交往的日益频繁,《汉语拼音方案》的推行,普通话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发展。

汉字不是表音文字,字形与读音的联系不很紧密。

因此,学说普通话必须注意正音。

语音的差别显而易见,不言而喻。

词汇上、语法上的差别也很大,如普通话说“赶集”,在广西方言中则说“赶圩”,前者说“你先走”,后者则说“你走先”。

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是语言分化的结果,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各有其特点。

现代汉语有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和客家方言等。

它们都是从古代汉语发展演变而逐渐形成的,因而它们都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变体或地域分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往的频繁,方言的交际作用逐渐缩小。

但方言研究仍是一门学问。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汉语的历史面貌和演变过程。

比如,古代汉语有入声,现代汉语普通话里没有入声。

研究现代方言里入声的情况就可以了解入声逐步发展以至消失的过程。

方言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构成及其特点,更好地贯彻我国文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和汉语规范化的政策。

方言研究对于文献学、考古学、民俗学、民族史、文化史等科学的研究也能提供一定的帮助。

普通话是在北方方言这一基础方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全民族使用的交际工具,北方方言在诸方言中威信最高、流传最广、使用人口最多。

因此,普通话是方言的高级形式。

方言则是某一特定地区人们所使用的交际工具。

普通话对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从各方言中吸收营养,从而使其本身更丰富,更好地发挥交际工具的作用。

湖南各地方言分布(附图)

湖南各地方言分布(附图)

湖南各地方言分布(附图)(2011-03-29 14:51:44)转载▼一、湘北方言:1、常德方言(北方语系-西南官话):流行于流传在今洞庭湖沅水、澧水流域,属于与现代普通话十分接近的北方方言区。

细分起来,又可分为:常德话、津市话(澧州话)、张家界话、湘西话等。

常德话影响较广,波及益阳的沅江和南县、岳阳的华容,但内部差异较小,可以自由交流。

常德方言与湖北荆州的南部县市(监利、公安、洪湖等地)方言为一个支脉,同属江汉平原音。

常德方言的特点在于平实委婉,有亲和力。

2、岳阳方言(湘语、赣语、西南官话):岳阳主城区和临湘路北、云溪区以及华容县紧靠长江洞庭的地带为第一区,具有西南官话、湘语、赣语等多重特征;岳阳县和临湘路南为第二区,是湘语、赣语的交叉地带;平江县大部分地区和汨罗市东北部为赣语区,保留了很强的古语特点;汨罗、湘阴则是典型的新湘语区,与益阳、长沙话相似。

岳阳方言内部差异较大,五里不同音,其中东部地区,与鄂东南山区方言相仿,同湖北赤壁、通城、崇阳(湘赣方言区)等地方言十分接近。

岳阳方言的特点在于字字铿锵,升调较多。

3、张家界方言(北方语系-西南官话):张家界与常德同属于西南官话区。

流行张家界话的地区包括张家界市及其周边地区(石门西部和西南部,临澧西部)。

张家界话儿化音较重,接近于贵州、重庆、四川等地的方言,整体上,官话区内部差异较小,可以自由交流。

4、益阳方言(湘语-新湘语):益阳话属于湘方言-长益片-益沅小片区,与长沙话相近,但保留了一些独特的特征。

益阳话可以定义为:周边地区与益阳可通话,同时又具备古浊声母边音化的湘语。

典型的益阳方言区包括沅江、桃江及益阳市区。

新湘语内部差异较小,益阳话与其他新湘语地区方言,可以自由交流。

二、湘中方言:1、长沙方言(湘语-新湘语):长沙话是新湘语的代表,新湘语主要流行于长沙和湘北,受官话方言和赣方言的影响比较大。

长沙话一般指长沙城区和长沙县、望城县大部所使用的语言(而且长沙县和望城县方言与城区方言略有区别)。

与普通话常德方言的比较分析1

与普通话常德方言的比较分析1

现代汉语方言可以划分为七大主要方言区,即北方话区(官话区)、吴语区、湘语区、赣语区、客家话区、闽语区和粤语区。

北方话是现代汉名族共同的基础方言,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和西南各省区。

吴语区以上海话为代表。

分布在江苏省东南部和上海市,浙江省及其毗连的赣东北、闽北地区,安徽南部的有些市县也分布有吴语。

湘语分布在湖南省大部份地区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少数几个县。

赣语主要分布在江西省中部和北部、湖北省东南一带。

客家话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

闽语区主要分布在福建、海南、台湾等省。

粤语区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地。

从我国汉语的分布来看,湖南是一个方言复杂的地区。

湖南方言包括湘方言、西南官话、赣方言、客家方言,另外,还有湘南土话、乡话这一些尚未确定归属的方言。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许多人既能说本民族语言,又能用汉语方言进行交际。

湘方言(也叫湘语)是湖南省最具代表性的方言,在湖南省分布地域最广,它主要分布在湘江、资江流域的40个市县。

西南官话是湖南的第二大方言,主要分布在湘西、湘北和湘南。

常德位于湖南的西北部,故常德方言是西南官话,和武汉方言也比较相近,与普通话同属北方方言语系,有较亲的联系。

常德方言是湖南地区西南官话的重要代表,俗有“小北京话”之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保留有不少北方话的特征;同时由于处于湖南境内,受周边地区湘方言的影响,又往往体现出一些湘方言的特点。

虽然同为北方方言语系,但地理上的距离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原因还是造成了常德方言与普通话"大同"之中的"小异",主要集中在语调和语音的变形、以及一些特色短语上。

一、语音的区别在常德方言中鼻音和边音是不分的,n 与l 是不具备辨别意思的作用的。

如:“男”(nan)和“兰”(lan)同音,“你”(ni)和“理”(li)同音,“那”(na)和“辣”(la)同音等。

ng为舌根鼻音,普通话中声母为零声母还有部分y开头的读ng。

常德话_精品文档

常德话_精品文档

常德话常德话,也叫“邵阳话”,是湖南常德地区的方言之一,主要在常德市及周边地区使用。

常德话与湘语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常德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有独特的特点。

1. 背景和历史常德话是湖南省常德地区的地方方言,属于湘语。

常德地处于湖南省中部,地理位置独特,四面环绕着邵阳、岳阳、华容等地,与湘西、湘南的方言交汇,因此形成了独特的方言系统。

常德话形成于长期的语言交流过程中,并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今天的特点。

2. 声调和音韵常德话的音韵系统相对复杂,有8个声调,分别是平调、上升调、上调、下降调、下调、上下降调、半降调和入声。

声调对于常德话词汇的区分非常重要。

此外,常德话的音韵系统还包括浊音、轻声等特点。

3. 词汇常德话的词汇受到周边方言的影响,与湘语和赣语有很多共同之处。

常德话的词汇丰富多样,有很多特色词汇,例如“沿顺”(在常德话中表示“挨着”)、“洌”(在常德话中表示“脏兮兮的”)等等。

常德话的网络用语也较为丰富,例如常德方言版的“思密达”表示“嗨,你好”。

4. 语法常德话的语法与普通话相比,有一些差异。

例如,常德话中的肯定句语序为主、谓、宾的顺序,与普通话的主、宾、谓的顺序不同。

此外,常德话中还有一些特殊的句型和语法规则。

5. 方言变异常德地区由于地域辽阔,各个县市之间的方言存在一定的差异。

尽管这些方言有共同的基础,但在词汇、语法和发音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种方言变异丰富了湖南方言的多样性,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语言体验。

总的来说,常德话作为湖南常德地区的方言,是这个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常德地区人民的精神纽带。

通过使用常德话,人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常德地区的文化和传统。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人们的流动,方言面临着一些困境。

许多年轻人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逐渐放弃方言使用,使用普通话成为主流。

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方言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和遗产,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区别范文

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区别范文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bai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du础的方言,以典范的zhi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dao民族共同语。

精心为大家整理了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区别,希望对你有帮助。

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区别
一、概念不bai同
1、普通话普通话是以北京语du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zhi(官话)为基础方言dao,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

2、方言中国人口中所称“方言”是一个政治学概念,实为“地方语言”,又称“白话”,指的是区别于标准语的某一地区的语言,这种叫法不考虑语言间的亲属关系。

二、法律地位
1、普通话清末已出现“普通话”一词,清廷1909年规定北京官话为“国语”,民国时期多次制定国语读音,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规定国家通用语言为普通话。

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2、方言方言一般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

不作为通用语言。

三、语法不同
1、普通话普通话中,动词后面带双宾语时,指人的宾语在前,指物的宾语在后面。

如“给我一本书。


2、方言一些方言有时(当动词表示“给予”的意义时)双宾语的语序与普通话相反。

如“给本书我。

”。

常德方言与普通话对照译(常德人一定要看)

常德方言与普通话对照译(常德人一定要看)

常德方言与普通话对照译(常德人一定要看)常德的,一定要看,不是常德的,记得一定要请个“德语”翻译,这是我好不容易搜罗到的。

看完千万记得莫笑死打,完俺不负责哦--霍懒醒---捏白、吹牛B滴意思!口头禅-夹试---开始的意思-歇哈---休息一会儿-不次你----不理你的意思-的--- 子如常德话中一般子念“的”如桃子念桃的,瞎子念瞎的-回克---回去 -达一高---摔一跤-赖汰(得)---邋遢-好厌台--好厌烦-假格马嘎--假装-将将儿---刚刚-一尔些--- 你跟我听话(或规矩)些-尼尔好---您好-一惑--正好、稳当,如;你放一或些(稳当些)-得惑---不怎么样。

例:他的成绩~。

(也说得惑事)如:老外问一工人,"劳动强度大吗?"工人答:"丫丫试试".翻译发懵,问 -厂长是什么意思?厂长答:"还得惑"-熬实---(老人身体)硬朗,看起来有精神。

例:尼尔(您)还这么~。

-夹生---讲客气。

例:你哪门这门~喽!-邪噍---指办事违背常理、常情、拧着干的人。

-花脚乌龟----比喻办事不扎实,只做表面文章的人。

-天麻麻亮---天刚亮、或说光线很小-黢黢黑---天很黑-七饭没---吃饭没有?-港么大---讲什么-搞么大---干什么-喝烟---抽烟-奢---轻浮、不稳重(多指女孩子)-扎和儿---刚好-乖致--漂亮极了-水老馆---混混-贱---淘气,令人讨厌-神将---语气词,表示质疑-咬卵将---只认死理或认歪理-蛮桥的---奇怪的-嘎鸡巴--算了、拉倒-搞么的kui哒---做什么事去了-会得死--炫耀什么-浸人---冷的很-噶斗--放下-跩斗--蹲下-一低迪--一点点-哪吧鸡--哪儿-债剩的---骂小孩语-检世你捞松滴,哪门滴,不爽瑟?--对付你很容易怎么了,不爽?-嚓麻纱是不--找事是不是-拐哒--不好啦-黑死八个人--受到惊吓-么抱斗歪七,你会豪死克啊!---你这么贪吃啊-吊样子--装逼-好杀和--好有面子-打赤包--光棒子脱上身-打浦球、玩水---游泳-小时侯玩的游戏——-躲掐么---抓迷藏-'逗小孩子吃饭---七芒芒(一声)--吃饭饭-嘎屁哒、拐停哒---搞砸了-做嘎笋哒---将就做、快做完了-区黑的--好黑哦-滴滴八八--落落梭梭-斥手斥脚---动手动脚-扯卵谈--闲聊-拐哒 --不好了-劳为哒--谢谢啊-你而好--您好-老倌的--老爸的-讨马匹卵闲--很讨厌-叠水灰滚滴,莫卧斗哒!--这水很烫,不要烫到了-一哈哈----一会儿-背时-------倒霉-好杀影----------好爽-灵醒---清楚、漂亮、牢靠等如果说一个人“灵醒”,就是说他好看,标致;-如果说他“不灵醒”,可能是说他不讲究仪表,也可能是说他脑袋不灵光;-如果说一个人的家“灵醒”,就是指家里整洁,干净,赏心悦目;-如果说办事“不灵醒”,就是说他办事不牢靠,不能独当一面,让人不放心;-歪笑滴=猛笑=一个劲儿的笑-歪跑滴=猛跑=一个劲儿的跑-炖钵波儿---砂锅-他俺---他们-哪门地---怎么样、为什么-好七佬---贪吃鬼-嘎屁打----出事了-血障---气死人-乖质---漂亮-高头---上面-脚里---下面-连包斗儿---小腿肚-倒拐的---肘关节-鹅浪古——即鹅卵石;如说:一鹅浪古拽死你。

湖南方言与普通话在词汇

湖南方言与普通话在词汇

湖南方言与普通话在词汇、语法方面主要差异简介一、湖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主要差异简介(一)异形同义湖南方言和普通话中有一部分词语词形不同,词义相同,即异形同义。

比如,湖南许多地方把儿子叫成“崽”,把女婿叫“郎”,妻子叫“堂客”,脖子叫“劲根”,傻叫“宝”,肮脏叫“邋遢”,安排叫“调摆”,失误叫“失塌”,让步叫“放让”,背后叫“后背”,客人叫“人客”等等,这些方言词语,有的与普通话词语语素完全不同,有的有部分语素相同,还有的语素相同,但列序不同。

异形同义的现象不仅在方言与普通话之间存在,在湖南各方言之间也存在,湖南各地对同一概念,说法也不尽相同,特别是有些地方的一些特殊词语,其他方言区的人也听不懂。

如“行贿”、“受贿”、在娄底话里是“送背水”、“得背水”;“大虾”、“八哥”、“布谷鸟”在娄底分别被称作“莫弹抻”、“别别唧”、“快插快长”;“吵架”、“丢失”、“毛笔”等词,在东安花桥土话里分别为“生烦头”、“跌呱”和“写杆”。

此外,方言中的一些词语是用记音的方式写下来的,各地发音不同,根据音记下来的字也不同,比如“捞空”,也有写作“劳空”、“娄空”的,同一个词有几种书写形式。

由此可见,湖南方言和普通话词语的对应关系,往往是多对一而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

(二)同形异义词形相同,词义不同,即同形异义是方言与普通话词汇差异的另一种形式。

比如,安乡话里的“姑娘”指已婚妇女;东安话里的“老母”,和湘乡话里的“老娘”均指妻子。

又比如,在地道的益阳话里,“世界”指“农作物的收成”,“作家”指“种田的行家”,“家务”指“家庭财产”,“出息”指“出产的东西”,“英雄”指“老年的身体健旺”,它们与书写形式完全相同的普通话中的“世界”、“作家”、“家务”、“出息”和“英雄”的词义相去甚远。

进一步分析方言与普通话词汇同形异义可分为两种不同情况:1.词义完全不同,比如“雀”,普通话含义是“鸟类的一科”,而在浏阳话里是“机灵”、“聪明”的意思;“被面”一词在江永方言里指“被里儿”,和普通话所指称的事物正好相反,江永人称作“被心”的才是普通话所说的“被面”;“井水”、“水坑”在东安土话里分别指“泉水”和“水渠”,这和普通话意思完全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常德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
普通话既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又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的语言,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标准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而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因此汉语方言与普通话是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
我国地域广阔,人口较多,方言比较复杂,大致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每个大方言区又可细分,而今天所要讨论研究的常德方言就属于湘方言的一个次方言。

常德位于湖南西北部,故常德方言是西南官话的重要代表,和武汉方言也比较相近,与普通话同属北方方言语系,俗有“小北京话”之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保留有不少北京话的特征,体现在常德方言与普通话的“同”,同时由于处于湖南境内,受周边地区湘方言影响,又体现出一些湘方言的特点。

虽同为北方方言语系,但地理上的距离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原因还是造成了常德方言与普通话的“异”。

首先谈谈常德方言与普通话的“同”。

两者同属于北方方言语系,因此,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较接近。

(一)语音方面:
常德方言大多数常用的基本字词发音都与普通话相同或相近,主要体现在名词与动词上。

如名词:“你”,“她”、“天气”、“衣服”“洗衣机”等,动词:“打”、“穿”、“看”、“起床”、“跑步”、“落下”等。

(二)词汇方面:
常德方言保留了普通话许多基本词汇。

如:“开花结果”、“做作业”、“看电视”、
“买东西”、“菜园”、“花生”、“袜子”、“茄子”,“一排”等等。

(三)语法方面:
常德方言的语法和普通话的语法大体一致。

基本都呈(定)主+(状)谓+宾(补)
的结构。

如常德方言中的“他打我”与普通话中的“他打我”就是完全相同的
典型的主谓宾结构的句子,“太阳出来哒”与“太阳出来了”,除助词的发音的
不同,都是简单的主谓结构,“我是老师”与“我是老师”,都是典型的主系表
结构的简单句,又如“她爸爸到山上砍打好多枯树当柴火烧”与“她的爸爸去
山上砍了很多枯树当柴烧”这样较复杂的单句的语法结构也是一致的。

而常德方言与普通话的“异”,主要体现在语音与词汇上,语法上的差异较小。

(一)语音方面:
1、声母:①常德方言中鼻音和边音是不分的,即n与l不分。

如:“你”与“里”
同音,“牛”与“留”同音。

②普通话中卷舌音在常德方言中变成相应的平舌音。

如:“是”(shi),
常德方言读si,“迟”(chi),常德方言读ci,“长”(zhang),常德方言读zang。

③常德方言中,r读y和ng的音。

如:“入”(ru),常德方言读yu,
“肉”(rou),常德方言读ngou,“柔软”(柔软),在常德方言中读ngou ngan。

④常德方言中,f与h不分。

如:“花”(hua)与“发”(fa)同音。

⑤部分声母是jqx的字读gkh。

如:“减”(jian)读gan,“壳”(ke)
读kuo,“涎”(xian)读han。

⑥常德方言中声母为零声母或为y的读ng。

如:“安”(an)读ngan,
“硬”(ying)读nging。

⑦常德方言中,“吃”(chi)读qi。

2、韵母:主要体现在
普通话u韵在常德方言中的读法
①普通话u韵与m相拼,常德方言读o韵。

如:“模”(mu)读“mo”。

②普通话u韵与d、t、n、l、z、c、s相拼,常德方言读ou韵。

如:
“堵”(du)读dou,“图”(tu)读tou,“怒”(nu)读nou,“路”
(lu)读lou,“祖”(zu)读zou,“粗”(cu)读cou,“素”(su)
读sou。

③普通话u韵与zh、ch、sh、r相拼,常德方言一部分读v韵,如:“住”
(zhu)读jv,“出”(chu)读qv,“树”(shu)读xu;一部分读ou
韵,如:“祝”(zhu)读zou,“初”(chu)读cou,“叔”(shu)读sou,
“辱”(ru)读egou。

普通话uo韵在常德方言中的读法
①读作ue,如:“国”(guo)读gue。

②读作ou,如:“缩”(suo)读sou。

③读作o,如“落”(luo)读lo。

3、声调:常德方言的声调调类与普通话一样,分为四种,阴平、阳平、上声、
去声,调制与普通话不同55、13、21、35.,上声的读法差异较大。

(二)词汇方面:
常德方言的词汇反映了常德的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许多日常口语中的方言词汇呈现出与普通话相区别的地域差异,特别是农村地区,表现出很浓的乡土气息和和独特的地方特色。

如“好乖”(即普通话里的“很漂亮”),“歇教”(睡觉),“哈哈尔”(一会儿),“小衣”(裤子),“克玩”(去玩),“完安”(我们)等等。

(二)语法方面:
常德方言与普通话的语法区别主要体现在助词的运用上。

1、时态助词:常德方言中“哒”相当于普通话的“了”,如:我好哒与我好了。

“啊滴”相当于“过了”、“了的”。

如:我克啊滴与我去过了,
2、语气助词:常德方言中的“啊滴”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啊”,如:她好乖啊滴
与她好漂亮啊。

“诶”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呢”,如:是你还是他诶与是你还
是他呢。

“撒”表强调,不满,请求,疑问,如:那是肯定滴撒与那是肯定的。

“啵”表疑问,如:你去拿好啵与你去拿好吗。

“叻”表强调、祈使等,如认
真叻!与认真!“咯”表请求、反问等,如:你去看看咯与你去看看好吗。

3、方位助词:常德方言中的“到”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在”,放在动词前常用“或
到”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正在”。

如:我到诗墙玩与我在诗墙玩(“到”表“在”),
他或到看书与他在看书(“或到”表“正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