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板涵结构设计计算

合集下载

1-2.5m×2.5m涵洞计算书

1-2.5m×2.5m涵洞计算书

1-2.5m×2.5m盖板涵计算书一、基本参数涵洞设计安全结构重要性系数:0.9涵洞类型:盖板涵适用涵洞桩号: JK0+048.08, JK3+094.874设计荷载等级:公路一级最大布载宽度=23.016(m)板顶最高填土高度=1.195(m)土容重=18 KN/m3土的内摩擦角=35度盖板单侧搁置长度=20cm净跨径=250(cm)计算跨径=270cm涵洞斜交角度=0度正标准跨径=290cm板间接缝长度=2cm受力主筋:11根直径为18mm的HRB335钢筋,间距为9cm单侧基础襟边宽=25cm盖板厚度22cm盖板宽度=99cm盖板容重=25千牛/立方米盖板抗压强度=13.8MPa盖板抗拉强度=1.39MPa涵台顶宽度=75cm涵台底宽度=75cm涵台高度=250cm涵台容重=23千牛/立方米台身抗压强度=14.5MPa基础级数=2每级基础高度=60cm基础容重=23千牛/立方米铺底厚度=40铺底容重=23千牛/立方米基底容许应力=250每延米铺底宽度=40cm单侧基础襟边宽=25cm1-2.5m×2.5m盖板涵洞身断面二、盖板计算1.恒载内力计算系数 K = 1.114q土 = K ×土容重×填土高度 = 23.96kNq自 = 盖板容重×盖板厚度 = 5.5kN恒载产生的支座剪力 V恒=(q土 + q自) ×净跨径 / 2=36.82kN恒载产生的跨中弯矩 M恒=1 / 8 × (q土 + q自) ×计算跨径2 = 26.84kN·M2.活载计算设计荷载等级:公路一级布载宽度=23.016米用动态规划法求得设计荷载作用下盖板上产生的最大弯矩和剪力冲击力系数 U = 0最大弯矩 M设 = M设× (1 + U)=26.647× (1 + 0)=26.65kN·M最大剪力 V设 = V设× (1 + U)=36.55× (1 + 0)=36.55kN.3.荷载组合(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效应组合Md = 1.2 × M恒 + 1.4 × M设 = 69.52kN×mV支= 1.2 × V恒 + 1.4 × V设=95.36kN(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效应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效应组合短期组合 Msd = M恒 + 0.7 × M设 = 45.5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效应组合长期组合 Mld = M恒 + 0.4 × M设 = 37.5kN×m4.构件计算(1) 正截面强度计算截面有效高度 h0 = 181mm盖板宽度 b = 990mm盖板抗压强度 fcd = 13.8MPa钢筋抗拉设计强度 fsd = 280MPa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2.2-1和5.2.2-2公式,计算最小钢筋截面积As由r0 × Md <= fcd × b × x × (h0 - x/2) ,可得x由fsd × As = fcd × b × x ,可得Asx = 27.37 <=ξb ×h0 = 101.36,截面受压高度符合要求!根据计算需要受拉钢筋的最小截面积 As = 1335.512mm 2在涵洞中设计的受拉钢筋的截面积 Ar = 2799.159mm 2实际钢筋截面积 Ar = 2799.159mm 2 >= 最小钢筋截面积 As =1335.512mm 2 , 正截面强度满足要求。

加_第六章__涵洞结构计算详解

加_第六章__涵洞结构计算详解

PZ PB F
情况二:涵洞基底不变形,而路堤有沉降

洞顶填土对涵洞的压力小于洞顶填土土 柱的重力,即: 涵洞直径竖直方向减少 ΔD值,水平方向 增加ΔD值。
PZ PB F

情况三:基底变形,但路堤压实很好不发 生压缩变形

此时涵洞下及邻近路堤下的基底变形相 同,涵洞的压力等于洞顶土柱重力。
2)涵洞的受力与施工方法有关
(1)顶推法施工 为避免在涵洞施工中进行大开挖, 或为保证已成路基生性时用。 仅在距地面较深处取土,施工中被 扰动的土体仅限同周围较近的土体。 作用于涵洞上部压力为与涵洞顶宽 相对应的拱内部分的土压力。
2)沟埋式施工主挖方地段设置的涵洞


一般施工时多先挖沟槽,然后放置施工涵管, 再进行回填。 回填时 填土必然要产生沉降 变形,槽壁对会 填土产生摩擦力,涵洞上的土压力一般小于沟 内填土柱的重量。


3)涵洞的受力与洞身变形有关
E t 3 柔性管 ( ) 1 ES r E t 3 刚性管 ( ) 1 ES r



E——管料弹性模量 ES——回填土的压缩模量 t——管壁厚; r——管的平均半径。
2.在各种情况下,涵洞受力及变形图式
1)柔性涵管——四种受力情况
情况一:涵洞基底变形,未压实的路堤沉降 · 由于涵顶土柱加涵身自重对基底的压力小于邻近路堤 对基底的压力: ①涵洞下的基底沉降小于邻近的路堤下基底的沉降: ②洞顶 填土对涵洞 的压力小于洞顶土柱的重力


2)外荷载计算
(1)恒载 盖板顶填土垂直压力

g H
g z 1h
盖板自重
(2)车辆荷载引起的垂直压力

盖板涵通用计算

盖板涵通用计算

一.盖板计算1.设计资料适用涵洞桩号:BK1+746;公路-Ⅰ级; 安全结构重要性系数γ0:0.93m;Ⅱ类环境;3.2m;0.2m;26cm; 1.992m;0.99m;3cm;C30;13.8Mpa; 1.39Mpa;12根直径为228cm;0.0045616m²;280Mpa; 26kN/m³;20kN/m³根据《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中7.0.6关于涵洞结构的计算假定: 盖板按两端简支的板计算,可不考虑涵台传来的水平力.钢筋间距:1-3.0m×1.6m盖板涵洞身断面路面结构层和填土平均容重γ2=盖板涵计算书盖板宽b=净保护层厚度c=砼强度等级:砼轴心抗压强度fcd=环境类别: 汽车荷载等级: 盖板厚d= 净跨径:L 0= 计算跨径:L= 填土高:H=单侧搁置长度:钢筋总面积As= 盖板容重γ1=砼轴心抗拉强度ftd=mm的HRB335钢筋,受力主筋:钢筋轴心抗压强度fsd=2.外力计算1) 永久作用 (1) 竖向土压力46.43kN/m(2) 盖板自重6.69kN/m 2) 由车辆荷载引起的垂直压力(可变作用)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中4.3.4的规定:计算涵洞顶上车辆荷载引起的竖向土压力时,车轮按其着地面积的边缘向下做30°角分布。

当几个车轮的压力扩散线相重叠时,扩散面积以最外面的扩散线为准。

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中4.3.1关于车辆荷载的规定: 车辆荷载顺板跨长3.90m车辆荷载垂直板跨长7.30m 车轮重 PP=560kN车轮重压强L19.68kN/m²3.内力计算及荷载组合1) 由永久作用引起的内力 跨中弯矩67.99kN.m边墙内侧边缘处剪力79.68kN 2) 由车辆荷载引起的内力 跨中弯矩边墙内侧边缘处剪力跨中弯矩γ0q=K·γ2·H·b= p=P/La/Lb= V1=(q+g)·L 0/2= M1=(q+g)·L²/8= g=γ1·d·b/100= La=1.6+2·H·tan30°= Lb=5+2·H·tan30°= M2=p·L²·b/8= V2=p·L 0·b/2=γ01) 砼受压区高度0.093m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中5.2.1关于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的规定:HRB335钢筋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0.56。

农桥、盖板涵结构计算算例

农桥、盖板涵结构计算算例

Ⅲ、盖板涵 一、结构设计本次设计道路跨越沟、渠构筑物跨径均小于5米,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试行)的规定,不属农桥,为便于管理,本次设计采用盖板涵结构,以便清淤。

盖板涵底板采用现浇C20砼结构,底板高程与沟、渠底板高程一致;边墩采用M7.5浆砌石砌筑,砌体边坡1:0.5。

边墩顶部设30cm 厚钢筋砼墩台支承盖板,盖板与墩台搭接处铺置三层油毛毡,并在竖向设置2cm 宽伸缩缝,伸缩缝采用热沥青灌注。

盖板采用预制C25钢筋砼结构,板宽与路宽相同,板长为沟渠宽度+支承长度,盖板涵板厚30cm 。

盖板涵单座工程量少,为避免钢筋型号过多,给施工带来困难,本次设计采用设计标准为公路-Ⅱ,纵向受力钢筋按最大跨径盖板涵布置,统一采用Φ16钢筋。

二、典型盖板涵验算 (一)面板配筋计算 1、计算条件:(1)荷载标准:公路—Ⅱ(2)桥面板结构尺寸:计算跨径L=4.3米,板厚δ=30cm 。

砼容重γd =25KN/m 3。

2、正截面配筋计算(1)每米板宽的永久作用效应1)跨中弯矩:M 1/2,G =81q 砼L 2=81×0.3×25×4.32=17.33KN ·m 2)支座剪力:Q 0G =21q 砼L=21×0.3×25×4.3=15 KN (2)汽车荷载效应(不考虑冲击系数) 1)跨中弯矩:M 1/2q =ξ{81q 中L 2+2×[21×(q 支-q 中)×x ×61]+P 支×L/4}=31.64 KN ·m ξ=1.0,x=0.56。

2) 支座剪力:Q 0q=ξ{P 支+2×[21×(q 支-q 中)×x ×21]/2+21q中×L }=79.13KN(3)每米板宽作用效应组合 1)基本组合M 1/2ud =1.2 M 1/2,G +1.4×(1+μ)×M 1/2q =85.03 KN ·m Q 0 ud =1.2 Q 0G +1.4×(1+μ)×Q 0q=178.63KN 2)短期组合M 1/2sd =1.2 M 1/2,G +0.7×M 1/2q =39.48 KN ·m Q 0 sd =Q 0G +0.7×Q 0q=70.39KN 3)长期组合M 1/2,1d = M 1/2,G +0.4×M 1/2q =29.99KN ·m Q 0 ,1d =Q 0G +0.4×Q 0q=46.65KN (4)每米板宽钢筋面积计算 A s =f cd bX/f sd =1042mm 2其中砼设计抗压强度f cd =11.5MPa ,钢筋抗拉强度f sd =280MPa 。

盖板涵工程量计算式

盖板涵工程量计算式

盖板涵工程量计算式盖板涵是一种常见的排水结构,用于引导和收集地表水,以防止水流侵蚀和积水。

对于盖板涵工程,正确计算工程量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工程进展顺利并满足设计要求。

本文将介绍盖板涵工程量计算的相关公式和方法。

一、盖板涵工程概述盖板涵工程是一种将地表水引导至下游排水系统的结构。

它通常由进水孔、涵洞、出水孔等组成。

其基本功能是通过控制涵洞截面面积和进出水孔的位置和大小,来调整地表水的流速,防止水流过快或过慢而引起的问题。

二、盖板涵工程量的计算对盖板涵工程量的计算主要包括涵洞截面面积的计算、进水孔和出水孔的计算、涵洞长度的计算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计算公式和方法。

1. 涵洞截面面积的计算涵洞截面面积的计算通常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一般可以采用矩形或圆形截面。

如果采用矩形截面,截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截面面积 = 宽度 ×高度其中,宽度是涵洞的水平跨度,高度是涵洞的垂直跨度。

如果采用圆形截面,截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截面面积= 1/4 × π × 直径²其中,π取3.14。

2. 进水孔和出水孔的计算进水孔和出水孔的计算根据设计要求和涵洞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一般可以采用矩形或圆形孔口。

如果采用矩形孔口,孔口面积的计算公式为:孔口面积 = 宽度 ×高度其中,宽度是孔口的水平跨度,高度是孔口的垂直跨度。

如果采用圆形孔口,孔口面积的计算公式为:孔口面积= 1/4 × π × 直径²其中,π取3.14。

3. 涵洞长度的计算涵洞长度的计算通常根据设计要求和涵洞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涵洞长度主要受到地形、水流速度和涵洞断面形状的影响。

一般来说,涵洞长度应尽量保持水流稳定,以避免水流过快或过慢而引起的问题。

涵洞长度的计算可以参考以下公式:涵洞长度 = 坡度 ×河底净宽其中,坡度是涵洞纵向的变化率,河底净宽是涵洞的宽度减去进水孔和出水孔的宽度。

盖板涵盖板计算

盖板涵盖板计算

实际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
38.6
mm
最小配筋率ρ: 实际配筋率ρ1:
0.223% 0.635%
最终配筋率0.635%
配筋满足要求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验算:
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中5.2.2关于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
计算值:
128.957
KN*m
正截面抗弯承载
台身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d台身弯矩抗拉强度ftd台身直接抗剪强度fvd回填土内摩擦角将台身简化为上端铰支下端固结模型取台宽b099m进行计算1水平力破坏棱体长度l0h1d12htan452计算长度b
一、 盖板
设计资料:
涵洞净跨径L: 板顶填土H: 主受力钢筋级别335
3.00m 2.70m Φ20
盖板支点厚度h1: 土容重γ1:
主受力钢筋间距:
0.30m 20KN/m³ 0.12m
1.外力计算:
1.恒载:
填土垂直压力q=土容重*填土高*板宽=
53.46KN/m
板自重垂直压力qz=盖板容重*盖板平均高度*板宽=
7.72KN/m
2.活载
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中4.3.1关于车辆荷载的规定:
作用短期效应组合:
Ms=1.0*M1+0.7*M2=
96.278
KN*m
作用长期效应组合:
M长=1.0*M1+0.4*M2= 受拉钢筋应力:
90.709
KN*m
δss=Ms/0.87/As/h0=
222.679
Mpa
钢筋表面形状系数C1:
1
作用长期效应影响系数C2: 1.471

钢筋砼正交盖板涵的结构验算(均布荷载作用)

钢筋砼正交盖板涵的结构验算(均布荷载作用)

K Qj= 150.78 N
h0= 0.225 m
根据 A0=γ cMj/Rab h02× 103= 查表 得:
ξ= 0.307 γo= 0.848
0.259
根据 Ag=γ sMj/Rg γoho× 103=
0.0029 m2=
29.00 cm2
所以 每米板 宽可用
根 16 φ
Ag=N×S= 32.18
> Qj=
,所 25.00% 以: 150.78 KN

M=1/8 (q+qz+ qp) Lp2=
计 算内力 Mj=
2)支点 剪力
K N· 152.26 m
KN· 152.26 m
Q=1/2 (q+qz+ qp)L0=
计 算内力 Qj=
4、截面 设计
由以 上计算 可知:
假定 ag=
4 cm
K 150.78 N
150.78 KN
K
Mj

= 152.26 m
K

163.13 m
>
6、斜截 面剪却 强度验 算
Qj =
150.78 KN
钢筋 种类
2.011 cm2


0.65 0.55 Mj= 152.26 KN·m
由式 0.038R1 bho=
132.525 KN
因采用 实体 板,容 许限值 可提高
Q= 165.66 KN
所以符 合要求 。 只需按 构造要 求设置 横向分 布钢筋 。
板宽
B=
1m
计算跨 径
Lp=L0+h =
混凝土 为25 号,钢 筋混凝 土容重 γ1=

盖板涵结构计算

盖板涵结构计算

盖板涵结构计算
盖板涵的结构计算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计算参数:包括汽车荷载等级、填土竖向压力、车辆荷载垂
直压力等参数。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等沉面法、卸荷拱法或土柱法进行计算。

2.计算不均匀沉降系数:考虑涵洞两侧填土下沉对竖向力的影响,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3.计算内力:根据结构力学原理,对盖板涵进行内力计算,包括弯
矩、剪力等。

4.荷载组合:根据规范要求,将不同的荷载工况进行组合,以考虑
各种情况下的结构安全性。

5.结构设计: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结构设计,确定涵洞的尺寸、材料、
构造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盖板涵结构计算时,应考虑实际情况中的各种因素,如车辆荷载、填土类型、地基条件等,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还应注意结构设计的安全性、经济性和适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8米净跨径明盖板涵整体计算一.盖板计算1.设计资料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环境类别:I类环境;净跨径:L=4.8m;单侧搁置长度:0.30m;计算跨径:L=5.1m;盖板板端厚d1=40cm;盖板板中厚d2=40cm;盖板宽b=6.60m;保护层厚度c=4c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轴心抗压强度fcd =13.8Mpa;轴心抗拉强度ftd=1.39Mpa;主拉钢筋等级为HRB335;抗拉强度设计值fsd=280Mpa;主筋直径为25mm,外径为27mm,共45根,选用钢筋总面积As=0.022091m2涵顶铺装厚H1=15cm;涵顶表处厚H2=1cm;盖板容重γ1=25kN/m3;涵顶铺装容重γ2=25kN/m3;涵顶铺装容重γ3=1kN/m3根据《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JTG D61-2005)中7.0.6关于涵洞结构的计算假定:盖板按两端简支的板计算,可不考虑涵台传来的水平力2.外力计算1) 永久作用(1) 涵顶铺装及涵顶表处自重q=(γ2·H1+γ3·H2)·b=(25×0.15+1×0.01)×6.60=24.82kN/m(2) 盖板自重g=γ1·(d1+d2)·b/2/100=25×(40+40)×6.60/2 /100=66.00kN/m2) 由车辆荷载引起的垂直压力(可变作用)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JTG D60-2004)中4.3.1关于车辆荷载的规定:车辆荷载顺板跨长La=0.2m车轮重P=280kN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JTG D60-2004)中4.3.2关于汽车荷载冲击力的规定:汽车荷载的局部加载,冲击系数采用1.3车轮重压强p=1.3·P/La=1.3×280/0.20=1820.00kN/m3.力计算及荷载组合1) 由永久作用引起的力跨中弯矩M1=(q+g)·L2/8=(24.82+66.00)×5.12/8=295.27kNm 边墙侧边缘处剪力V1=(q+g)·L/2=(24.82+66.00)×4.8/2=217.96kN2) 由车辆荷载引起的力跨中弯矩M2=p·La·(L/2-0.7)=1820.00×0.20×(5.10/2-0.7)=673.40kNm边墙侧边缘处剪力V2=p·La·(L-La/2)/L+p·La·(L-1.5)/L=1820.00×0.20×(4.80-0.20/2)/4.80+1820.00×0.20×(4.80-1.5)/4.80 =606.67kN3) 作用效应组合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JTG D60-2004)中4.1.6关于作用效应组合的规定:跨中弯矩γ0Md=0.9(1.2M1+1.4M2)=0.9×(1.2×295.27+1.4×673.40)=1167.37kNm 边墙侧边缘处剪力γ0Vd=0.9(1.2V1+1.4V2)=0.9×(1.2×217.96+1.4×606.67)=999.80kN 4.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截面有效高度 h0=d1-c-2.7/2=40-4-1.350=34.7cm=0.347m1) 砼受压区高度x=fsd ·As/fcd/b=280×0.022091/13.8/6.60=0.068m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 D62-2004)中5.2.1关于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的规定:HRB335钢筋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0.56。

x≤ξb ·h=0.56×0.347=0.194m砼受压区高度满足规要求2) 最小配筋率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 D62-2004)中9.1.12关于受弯构件最小配筋百分率的规定:P=100·As /b/h=0.97,不小于45ftd/fsd=0.22,同时不小于0.2主筋配筋率满足规要求3)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验算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 D62-2004)中5.2.2关于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的规定:fcd ·b·x(h-x/2)=13.8×1000×6.60×0.068(0.347-0.068/2)=1933.19kNm≥γ0Md=1167.37kNm正截面抗弯承载力满足规要求4)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 D62-2004)中5.2.9关于抗剪截面验算的规定:0.51×10-3·fcu,k 0.5·b·h=0.51×10-3×300.5×6600×346.5=6388.19kN≥γ0Vd=999.80kN抗剪截面满足规要求。

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 D62-2004)中5.2.10关于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的规定:对于板式受弯构件,公式可乘以1.25提高系数1.25×0.5×10-3·α2·ftd·b·h=1.25×0.0005×1×1.39×6.60×1000×0.347×1000=1986.74kN≥γ0Vd=999.80kN可不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验算,只需按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 D62-2004)中9.3.13构造要求配置箍筋5.裂缝宽度计算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 D62-2004)中6.4关于裂缝宽度验算的规定:环境类别为I类环境,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最大裂缝宽度不应超过0.20mm作用短期效应组合Ms =1.0M1+0.7M2=1.0×295.27+0.7×673.40=766.65kNm 作用长期效应组合Ml =1.0M1+0.4M2=1.0×295.27+0.4×673.40=564.63kNm 受拉钢筋的应力σss =Ms/0.87/As/h=766.65/0.87/0.022091/0.347=115.12Mpa作用长期效应影响系数C2=1+0.5Ml/Ms=1+0.5×564.63/766.65=1.37裂缝宽度Wfk =C1·C2·C3·σss·(30+d)/Es/(0.28+10·ρ)=1×1.37×1.15×115.12×(30+25)/2.00×105/(0.28+10×0.0097)=0.13mm≤0.20mm裂缝宽度满足规要求二.台身及基础计算1.设计资料基础为分离式,基础襟边C1=0.35m,台身宽C2=1.00m,基础宽C3=2.40m背墙宽C4=0.70m,搭接宽度C5=0.30m,基础高度为0.40m,铺底厚为1.00m涵洞净高H0=2.80m,计算高度H1=3.50m,基础顶深H2=4.36m,基础为2级扩大基础台身容重为25kN/m3,基础容重为25kN/m3,铺底容重为18kN/m3台身轴心抗压强度fcd =11.73Mpa,台身弯曲抗拉强度ftmd=1.04Mpa,台身直接抗剪强度fvd=2.09Mpa地基承载力容许值为180kPa,回填土的摩擦角为30°将台身简化为上下端铰支模型,取台宽b=6.60m进行计算2.台身验算1) 水平力车辆荷载等代土层厚破坏棱体长度l0=(H1+d1/2+0.15+0.01)*tan(45°-30°/2)=2.23m计算长度B=5.50m=560/5.50/2.23/18=2.54m 土的侧压力系数=tan2(45°-30°/2)=0.3333q1=(0.15+0.01+h+d1/2)·b·λ·18=(0.15+0.01+2.54+0.20)×6.60×0.3333×18=114.77kN/mq2=(0.15+0.01+h+H0+1.00/2+d1)·b·λ·18=(0.15+0.01+2.54+2.80+0.50+0.40)×6.60×0.3333×18=253.37kN/m A端处剪力=362.55kN最大弯矩位置x的计算=39.60kN/m=1.64m最大弯矩计算=282.96kNm2) 竖向力当x=1.64m时,台身y-y截面上的竖向力、偏心矩及弯矩名称竖向力(kN) 偏心矩e(m) 弯矩(kNm) P1 245.20 -0.35 -85.82P2 17.37 0.15 2.61P3 46.20 0.15 6.93P4 273.66 0.00 0.00∑P 582.43 ∑M=-76.293) 截面验算作用效应组合γ0Md=0.9×(1.2×∑M+1.4×Mmax)=274.14kNmγ0Nd=0.9×1.2×∑P=629.03kNγ0Vd=0.9×1.4×QA=456.81kN偏心矩ee=γ0Md/γNd=0.436m(1) 偏心受压承载力验算现根据《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JTG D61-2005)中条文4.0.6、4.0.7计算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影响系数弯曲平面的截面回旋半径ix=0.289×b=1.9074iy=0.289×C2=0.2890构件长细比,其中长细比修正系数γβ取1.3,构件计算长度l取1.0H1=3.50m=4.4983=0.6816x方向和y方向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影响系数,其中m取8.0,a取0.002=0.1932=1.0032砌体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影响系数=0.1933构件截面面积A=C2*b=6.6000m2由《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JTG D61-2005)中条文4.0.9中关于偏心矩e的规定,现偏心矩e=0.436m,大于0.6×0.5×C2=0.30m,所以现根据《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JTG D61-2005)中条文4.0.10验算偏心受压承载力构件受拉边缘的弹性抵抗矩W=b·C22/6=1.1000=821.71kN ≥γ0Nd=629.03kN偏心受压承载力满足要求 (2)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验算构件受拉边缘的弹性抵抗矩W=b·C22/6=1.1000现根据《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JTG D61-2005)中条文4.0.12计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W·ftmd =1144.00kNm ≥γMd=274.14kNm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满足要求(3) 直接受剪承载力验算现根据《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JTG D61-2005)中条文4.0.13计算直接受剪承载力,其中μf =0.7,Nk=853.27kN=14220.64kN ≥γ0Vd=456.81kN直接受剪承载力满足要求3.基底应力验算基础底面上的竖向力、偏心矩及弯矩见下表,其中P9汽是由车辆荷载所产生的盖板支点反力,竖向力及弯矩进行作用短期效应组合名称分项系数竖向力(kN) 偏心矩e(m) 弯矩(kNm) P1 1.0 245.20 -0.35 -85.82P2 1.0 17.37 0.15 2.61P3 1.0 46.20 0.15 6.93P5 1.0 627.00 0.00 0.00P6 1.0 270.60 0.00 0.00P7 1.0 181.29 0.68 122.37P8 1.0 285.12 -0.68 -192.460.7 606.67 -0.35 -212.33P9汽P10 1.0 197.92 1.03 202.87P11 1.0 16.63 -1.03 -17.05∑P 2312.00 ∑M=-109.18基础底面面积A=b·C3=15.8400m2基础底面处弹性抵抗矩W=b·C32/6=6.3360基底应力最大值=163kPa ≤180kPa基底应力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