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报告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报告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报告

1.实验原理:

2.试剂与仪器:

3.操作步骤:

4.除杂方法:

5.收集方法:

6.性质检验:

⑴将乙炔气体通入中,现象:

⑵将乙炔气体通入中,现象:

⑶将乙炔气体,现象:

7.注意事项:

⑴不能使用启谱发生器制取乙炔,原因:

⑵用饱和食盐水代替纯水的原因:

⑶电石和水反应剧烈并易产生泡沫,用试管做反应容器时,为防止应该

化学实验:肥皂的制取

肥皂的制作及其原理 一、实验目的: 肥皂是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用品,肥皂到底是什么?如何制取肥皂?通过本实验即得到解决。 二、实验原理: 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肥皂的主要成分——高级脂肪酸的钠盐。如: 这种反应类型称之为皂化。 如果往里面加点药物(如硼酸或石炭酸),它就变成药皂了;肥皂包括洗衣皂、香皂、金属皂、液体皂,肥皂中除含高级脂肪酸盐外,还含有松香、水玻璃(硅酸钠)、香料、染料等填充剂。 过程:经皂化、盐析、过滤、洗涤、整理成型后,称为皂基,再继续加工而成为不同商品形式的肥皂。 三、制造过程和方法 1、实验仪器:烧杯、量筒、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圈、铁架台、 火柴。 2、实验药品:植物油或动物油、乙醇、40%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饱和溶液、蒸馏水。 3、实验步骤: A、在一干燥的蒸发皿中加入6g植物油、5ml乙醇和10ml 40%氢氧化 钠溶液。 B、在搅拌下,给蒸发皿中的液体微微加热,加热过程中加入乙醇与水 混合液(1:1),直到混合物变稠。 C、继续加热,直到把一滴混合物加到水中时,在液体表面不再形成油 滴为止。

D、把盛有混合物的蒸发皿放在冷水中冷却,然后加入150ml氯化钠饱 和溶液,充分搅拌。这一步分离方法叫做盐析。 E、向其中加入1-2滴香料,用定性滤纸滤出固态物质,弃去含有甘油 的溶液,把固态物质挤干,并把它压制成型,晾干,即制成肥皂。 4、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油脂不易溶于碱水,加入乙醇为的是增加油脂在碱液中的溶解度,乙醇的高挥发性将水分快速带出,加快皂化反应速度。 (2)加热用小火。 (3)皂化反应时,不能让蒸发皿里的混合液蒸干或溅到外面。 四、去污原理 肥皂分子结构可以分成二个部分。一端是带电荷呈极性的—COO—(亲水部位) ,另一端为非极性的碳链R—(亲油部位)。肥皂能破坏水的表面张力,当肥皂分子进入水中时,具有极性的亲水部位,会破坏水分子间的吸引力而使水的表面张力降低,使水分子平均地分配在待清洗的衣物或皮肤表面。肥皂的亲油部位,深入油污,而亲水部位溶于水中,此结合物经搅动后形成较小的油滴,其表面布满肥皂的亲水部位,而不会重新聚在一起成大油污。此过程(又称乳化)重复多次,则所有油污均会变成非常微小的油滴溶于水中,可被轻易地冲洗干净。肥皂去污的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洗涤污水实际上是乳浊液、悬浊液、泡沫和胶体溶液的综合分散体系,去污过程是多种胶体现象的综合。 实验拓展: 1.你在实验中有哪些新发现? 2.你通过该实验解决了哪些问题? 3.还有那些问题没有解决?

2019高二化学实验8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学案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制取的乙炔气体中常混有少量H2S、CO2和水蒸气,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乙炔气体,选择最简便的实验方案有() A.通过NaOH后,通过浓H2SO4,再通过石灰水 B.通过CuSO4溶液后再通过石灰水 C.通过五氧化二磷,再通过无水CaCl2 D.通过足量的碱石灰 【答案】D 【解析】A、B两项操作均不能得到干燥的乙炔;C项,不能除去H2S、CO2。 2.下列关于乙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乙炔是无色有特殊臭味的气体 B.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乙炔气体 C.乙炔易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D.乙炔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直线上 【答案】A 3.下列关于乙炔制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反应 B.此反应是放热反应 C.为了除去杂质气体,除了用硫酸铜溶液外还可用氢氧化钠溶液 D.反应中不需要加碎瓷片作沸石 【答案】A

【解析】由于CaC2与H2O反应太剧烈,为减缓反应速率,主要措施:以饱和食盐水代替水;通过分液漏斗向反应器中缓慢地滴加饱和食盐水。 4.下图为实验室制取乙炔并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图。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逐滴加入饱和食盐水可控制生成乙炔的速率 B.用溴水验证乙炔的性质,不需要除杂 C.KMnO4酸性溶液褪色,说明乙炔具有还原性 D.将纯净的乙炔点燃,有浓烈的黑烟,说明乙炔不饱和程度高 【答案】B 【解析】A.电石跟水反应比较剧烈,若向电石中滴加饱和食盐水,电石与水反应,消耗水,使得NaCl在电石表面析出,减少了电石与水的接触,减缓了反应速率,故A正确;B.乙炔气体中混有的硫化氢可以被Br2氧化,对乙炔性质的检验产生干扰,所以应用硫酸铜溶液洗气,故B错误;B.酸性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乙炔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表现了乙炔的还原性,故C正确;D.对于烃类物质而言,不饱和程度越高,则含碳量越高,火焰越明亮,烟越浓,乙炔含有碳碳三键,是不饱和程度较高的烃类物质,故D正确。故选B。 5.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发生装置是() 【答案】C 【解析】实验室制取乙炔常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而A装置常用由乙醇制备乙烯的实验;B装置适用于制备硝基苯的实验,C装置选用于固体与液体且不需要加热反应,乙炔的制备就符合这个条件,D适用于固体加热型气体制备,故答案选C。 6.已知:,如果要合成,所用的起始原料可以是() ①2,4-戊二烯和丙炔;②1,3-戊二烯和丙炔;③2-甲基-1,3-戊二烯和乙炔;④4-甲

化学实践活动—实验室制取肥皂

化学实践活动—实验室制取肥皂 一.知识复习 1.步骤: (1).在小烧杯中加入约5g新鲜动物脂肪(如牛油)、6ml95%的乙醇,微热使脂肪完全溶解。 (2).在(1)的反应液中加入6ml40%的氢氧化钠溶液,边搅拌边小心加热,直至反应液变成黄棕色黏稠状。用玻璃棒蘸取反应液,滴入装有热水的试管中,振荡,若无油滴浮在液面上,说明反应液中的油脂已完全反应,否则要继续加热使反应完全。 (3).在(2)的反应液中加入60ml热的饱和食盐水,搅拌,使反应液中的物质盐析出来,用药匙将浮在液面上的固体物质取出,用滤纸或纱布沥干,挤压成块,即为肥皂。 2.原理:皂化反应 (C17H35COO)3C3H5 + 3NaOH =加热= 3 C17H35COONa+C3H5(OH) 3. Q&A: 95%酒精? 油脂不溶于碱液,只能在两液体的交界面处进行反应,使反应速率很慢,为了加速皂化的进程,一般加入乙醇。乙醇既能溶解碱,又能溶解油脂,是油脂和氢氧化钠的共同溶剂,能使反应物融为均一的液体,使皂化反应在均匀的系统中进行并且加快。 饱和NaCl溶液? 使高级脂肪酸钠发生凝聚而从混合液中析出,并浮在水面上,而皂化反应的另一种产物甘油、未作用的碱和酒精能在NaCl溶液中溶解,从而得到质地较好的肥皂。 4.肥皂去污原理及各种性能 肥皂分子结构可以分成二个部分。一端是带电荷呈极性的COO-(亲水部位) ,另一端为非极性的碳链(亲油部位)。 肥皂能破坏水的表面张力,当肥皂分子进入水中时,具有极性的亲水部位,会破坏水分子间的吸引力而使水的表面张力降低,使水分子乎均地分配在待清洗的衣物或皮肤表面。肥皂的亲油部位,深入油污,而亲水部位溶于水中,此结合物经搅动后形成较小的油滴,其表面布满肥皂的亲水部位,而不会重新聚在一起成大油污。 此过程(又称乳化)重复多次,则所有油污均会变成非常微小的油滴溶于水中,可被轻易地冲洗干净。 各种性能 保湿力、洗净力、起泡力、硬度大小、刺激性 二.实验进行 1.实验用品:油脂(为了了解不同原料制作肥皂产生的差异,本人采用了橄榄油、大豆油两种)、40%NaOH溶液、饱和食盐水、95%酒精、100毫升烧杯一个、250毫升烧杯一个、玻璃棒、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 2.步骤简单记录以及难点记录 (1)温度控制 教材上用了微热、小心加热、继续加热等含糊不清的词汇来介绍,于是我也被它弄得

教案乙炔的制备

学习过程 、实验目的 1、掌握乙炔的制备方法; 2、掌握乙炔的的性质; 3、了解乙炔的用途; 二、实验试剂及仪器 仪器:止气夹,双孔胶塞,单孔胶塞,水槽,导气管,试管,尖嘴导管,酒精灯,医用针管 三、实验步骤 1、实验装置图如图所示 乙炔的制备 适用学科高中化学适用年级高中三年级 适用区域沪教版适用地区课时时长(分钟)60 知识点乙炔的制备 学习目标 1、掌握乙炔的制备方法; 2、掌握乙炔的的性质; 3、了解乙炔的用途; 学习重点 1、掌握乙炔实验室制法。 2、掌握乙炔重要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学习难点 1、结构与性质的本质联系,乙炔的实验室制法的探究。 个性化学案 參字芬教肓 药品:电石,体积比为20 %的乙醇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 气体除朶装買』

&4字芬教肓 .、xueda.cann 个性化学案 2、⑴先按上图将乙炔发生装置、除杂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连接好,并检查气密性。 ⑵向除杂装置中装入CuSO溶液。 ⑶向发生装置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电石(约4小颗)。用医用针管吸2\3的20%乙醇溶液, 排出针管中的空气。然后将针管插入胶塞,实验开始应缓慢推下针管活塞。 四、反应原理 实验室中,乙炔是由电石与水作用制得的,反应式如下: CaC2+2H2O 宀C2H2+Ca(OH)2 工业电石中常含有硫化钙、磷化钙和砷化钙等杂质,它们与水作用可以生成硫化氢、磷化氢和砷化氢等恶臭、有毒的还原性气体,它们不仅污染空气,也干扰乙炔的性质实验。 五、收集气体方法1、 1、排水集气法 六、现象 1、反应很剧烈,有大量的气泡生成,很快就收集得到一试管无色的乙炔气体了,但反应还 在继续,产生很多气体,来不及收集就排放到空气中造成浪费了 2、可以闻到臭鸡蛋味。 七、注意事项 ⑴针管中的空气应注意排除尽,否则乙醇溶液将会漏进试管中,使得反应不容易控制。 ⑵点燃乙炔时要注意安全,防止爆炸。 ⑶大家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做相应的记录。 八、实验室制备乙炔的几个问题 1、大家注意观察CuSO4溶液中有什么生成?是什么物质? 答、有黑色沉淀产生,是CuS沉淀。 2、乙醇溶液与电石反应和纯水与电石反应反快慢比较? 答、乙醇溶液与电石反应生成乙炔的过程较乙炔与水的反应缓慢。 3、我们将导气管先后通入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中,大家观察溶液有什么变化? 答、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颜色都褪了。 九、例题精析 【例题1】气焊和气割都需要用到乙炔?乙炔俗称电石气(化学式为C2H2),是一种无色无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肥皂之制备

肥皂之製備 食二丙 第十二組 梅婉如

肥皂之製備 一、實驗目的: 瞭解油脂的物理性質及化學性質、瞭解肥皂之製備及其性質、本實驗是用牛油和氫氧化鈉合成肥皂。也可使用回鍋油製作皂基這樣也不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若把回鍋油製成肥皂就可解決廢油問題。 二、實驗原理: 油脂與鹼(NaOH 或KOH)共熱生成肥皂和甘油的反應,稱為皂化反應。 肥皂是(soap)為長鏈脂肪酸之鹼金屬鹽類。肥皂可用RCOONa 或RCOOK 表示。例如:C17H35COONa(硬脂酸鈉)、C15H31COONa(軟脂酸鈉)等 這是一個皂化反應,由於牛油是脂類,所以與氫氧化鈉生成硬脂酸鈉,這是肥皂的一種。加入濃食鹽水的目的只是令肥皂溶解度降低,令它浮在溶液上,易於收集。

自然界中脂肪酸(Fatty acid)和甘油(Glycerol) 會形成脂肪酸之甘油酯(Glycerides;Glycerin esters)

常溫下 因此若 R = R' = R"簡單甘油脂 R ≠ R'≠ R"混甘油脂 簡單甘油酯有: (1)軟酯Palmitin(三軟脂酸甘油酯)﹣﹣(C15H31COO)3C3H5 (2)硬酯Stearin(三硬脂酸甘油酯)﹣﹣(C17H35COO)3C3H5 (3)月桂酯Laurin(三月桂脂酸甘油酯)﹣﹣(C11H23COO)3C3H5 (4)肉豆蔻酯Myristin (三肉豆蔻脂酸甘油酯) ﹣﹣(C13H27COO)3C3H5 (5)花生酯Arachidin(三花生脂酸) ﹣﹣(C19H39COO)3C3H5 上述為飽和酸酯 (6)油酯Olein(三油酸甘油酯)﹣﹣(C17H32COO)3C3H5 (7)亞油酯Linolein(三亞麻仁油酸甘油酯)﹣﹣(C17H30COO)3C3H5 (8)次亞油酯Linolenin(三次亞麻仁油酸甘油酯)-- (C17H28COO)3C3H5 (9)花生油酯Arachidonin(三花生油酸甘油酯)--(C19H30COO)3C3H5 上述為不飽和酸酯

肥皂制取的小实验

小实验:肥皂的制取 认识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油脂是人类的主要食物之一,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油脂的成分。 油脂的成分: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酯,叫做甘油三酯。其中的烃基可以是饱和或不饱和的烃基,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果烃基相同,这样的油脂称为单甘油酯,如果烃基不同,就称为混甘油酯。天然油脂大多为混甘油酯。 形成油脂的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的熔点有着重要的影响。由饱和的软脂酸或硬脂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较高,在室温下呈固态。动物油如羊油、牛油等;由不饱和的油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较低,在室温下呈液态。如植物油的主要成份就是油酸甘油酯。 小实验:肥皂的制取 实验目的:1、了解肥皂的制取过程。2、认识油脂的重要性质——皂化反应。 实验用品:烧杯、量筒、蒸发皿、滴管、玻璃棒、纱布、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火柴、植物油(或动物油)、乙醇、30%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饱和溶液、蒸馏水 实验过程: 1、原料的准备:用三个量筒分别取植物油8毫升、乙醇8毫升、30%氢氧化钠溶液4毫升倒入同一个干燥蒸发皿中。 2、将原料加热:把盛原料的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并点燃酒精灯给其加热,为了使原料受热均匀,充分皂化,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热至混合物变稠。 3、盐析:将油脂和碱经过皂化反应后形成的稠状物,一面用玻璃棒搅拌,一面加入饱和的氯化钠溶液25毫升,看到溶液分上下两层,有肥皂析出,最后肥皂成为糊状浮在液体上面,下层为黄色或黄褐色的水液层。(其中加入氯化钠的溶液的作用是使肥皂析出(盐析),因为氯化钠的加入降低了高级脂肪酸钠的溶解性。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使氯化钠溶液与蒸发皿中液体混合均匀。) 4、过滤:用纱布将盐析后的混合液过滤,并将纱布上的固体混合物挤干,加香料(松香)压制成条形,晾干即可。 问题思考: 1、在原料的准备中,加入乙醇的目的是什么?加入氢氧化钠的作用是什么?(加入乙醇的目的是使反应物成为均一的液体,以增加反应的速率。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2、植物油在氢氧化钠作用下发生了什么反应?反应类型是什么?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发生了皂化反应。反应类型是水解反应。方程式略。) 3、植物油的成分是什么?肥皂的成分是什么?(植物油的成分是油酸甘油脂。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肪酸钠。) 4、在实验过程3中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的作用是什么?原因是什么?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什么?在实验过程3中混合液产生了怎样的现象?(其中加入饱和氯化钠的溶液的作用是使肥皂析出(盐析)。因为氯化钠的加入降低了高级脂肪酸钠的溶解性。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使氯化钠溶液与蒸发皿中液体混合均匀。看到的现象是溶液分上下两层。)

实验室制各种气体

1. 实验室制取氢气:锌粒+稀硫酸Zn+H2SO4(稀)=ZnSO4+H2↑ 注意事项: 1.点燃氢气或加热氢气之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否则有爆炸的危险.因为在氢气和空气的混合物中,当含氢的体积在4%~74.2%的范围遇到火就会立即爆炸.而纯净的氢气则能在空气中安静燃烧.连续检验氢气时,不要用同一个试管,需要更换一只试管重新检验. 2.使用启普发生器时,要远离火源,防止氢气不纯而引起爆炸. 3.做氢氧混合气体爆鸣实验时,应注意在点燃肥皂泡前一定要拿走储气瓶,并夹好橡皮导管.否则将引起爆炸事故. 4.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加热前应先通入氢气把试管内的空气排尽,然后才能加热(为什么).同时氢气流要均匀,避免时快时慢,一般每秒2个气泡即可.在停止加热后,要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 2.实验室制氧气:加热高锰酸钾2KMnO4==K2MnO4 + MnO2 + O2↑ ;

注意事项:①试管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③试管口放一团棉花;④导气管不应伸到试管内太长。 ⑤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口向上,导气管伸到集气瓶的底部。 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大理石+稀盐酸CaCO3 + 2HCl==CaCl2 + CO2↑ + H2O 注意事项: ①气密性检查。 ②装药品时应先放入大理石,后加入稀盐酸。 ③组装仪器时,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要伸入到液面以下。 ④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导管应伸入到集气瓶底部。 ⑤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 4.实验室制取氯气:二氧化锰+浓盐酸加热。 MnO2+4HCl(浓)===MnCl2 +Cl2↑+2H2O 注意事项: ①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l2的导管口插进集气瓶底。 ②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所以Cl2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 ③烧瓶加热时,应用石棉网并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浓盐酸放在分液漏斗中,漏斗加盖玻璃塞。 ⑤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制Cl2。启普发生器:固体(块状)+液体不需加热,制取气体。 氯气的工业制法: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H2O2NaOH+Cl2 (+)+ H2↑(-)

实验室制肥皂实验方案

实验室制肥皂实验方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实验题目:油脂的碱性水解 实验目的:制得彩色药皂(即高级脂肪酸钠) 实验原理: 实验用品:50ml烧杯一只,50ml量筒一只,20ml量筒一只,10ml量筒一只,玻璃棒,铁架台,纱布,酒精灯,石棉网,火柴,乙醇,植物油, 30%NaOH溶液,饱和NaCl溶液,蒸馏水,苯酚 实验步骤:1、在一干燥的蒸发皿中,加入12ml植物油,12ml乙醇,和6ml30%NaOH溶液。 2、将蒸发皿置于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 混合物变为淡黄色的糊状物质。 3、在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继续加热蒸发皿,直到把一滴混合物 加到烧杯中时,在液体表面不再形成油滴为止。 4、把盛有混合物的蒸发皿放在冷水浴中冷却,然后加入20ml热蒸 馏水,再次放在冷水浴中冷却,然后加入25ml饱和NaCl溶液, 充分搅拌。 5、向蒸发皿中加入3ml~5ml苯酚,加入有色蔬菜汁及精油,再次 充分搅拌。 6、用纱布滤出固态物质,倒入准备好的模具中。 7、冷却,干燥。 实验现象:1、经搅拌,油脂与NaOH溶液反应,最后的生成物为淡黄色糊状物质。 2、盐析后溶液上方有淡黄色漂浮物,过滤得到染好色的固体。 实验结论:油脂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脂肪酸钠,易溶于水,加入NaCl溶液后,,钠离子的浓度上升,脂肪酸钠溶解度变小,析出。

实验反思:本实验成功的关键首先是材料的比例,其次要保证NaOH溶液与油脂充分反应,即检验溶液中的油脂是否有剩余,这是保证肥皂产量 的关键。

高中化学乙炔与乙烯的制取实验操作口诀

高中化学乙炔与乙烯的制取实验操作口诀 乙炔的制取实验 电石盐水乙炔生除杂通入硫酸铜不拜启普意如何吸水放热气势汹 解释: 1. 电石盐水乙炔生:"盐水"指饱和食盐水。这句的意思是说实验室中是用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反应制取乙炔[联想:因为电石跟水反应比较剧烈,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可以得到较平稳的气流,而食盐不与碳化钙反应]。 2. 除杂通入硫酸铜:"杂"指混在乙炔中的H2S 和PH3杂质,意思是说为了除去乙炔中的H2S 和PH3杂质,得到较纯净的乙炔,可以使气体通过硫酸铜溶液(H2S+ CuSO4=CuS↓+ H2SO4,PH3+ CuSO4=H3PO4+ 4H2SO4+ 4CuSO4)。 3. 不拜启普意如何?吸水放热气势汹:这句的意思是说电石和水反应也是固体和液体之间的反应,但是为什么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呢?这是因为一方面电石吸水性太强,若用启普发生器控制不住电石和水的反应;另一方面该反应非常激烈,放热太多,若用启普发生器则有爆炸的危险。 乙烯的制取实验 硫酸乙醇三比一,温计入液一百七。迅速升温防碳化,碱灰除杂最合适。 解释: 1. 硫酸乙醇三比一:意思是说在实验室里是用浓硫酸和乙醇在烧瓶中混合加热的方法制取乙烯的 (联想:

①浓硫酸的量很大,是乙醇的三倍,这是因为浓硫酸在此既做催化剂又做脱水剂; ②在烧瓶中放入几片碎瓷片,是为了防止混合液受热时暴沸)。 2. 温计入液一百七:"温计"指温度计,"温计入液"的意思是说温度计的水银球,必须浸入混合液中(但不能接触烧瓶底);"一百七"的意思是说此实验的温度必须控制在1700℃左右[联想:温度太高则大量乙醇被碳化,若温度低于1400℃则发生了分子间脱水生成了乙醚]。 3. 迅速升温防碳化:意思是说加热时要将温度迅速升到1700℃,否则乙醇易被浓硫酸氧化而碳化[联想: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把乙醇氧化成C、CO、CO2,而本身被还原为SO2。 4. 碱灰除杂最合适:"碱灰"指碱石灰。意思是说通过碱石灰可除掉混在乙烯中的水蒸气和SO2。

实验五 油脂制备肥皂

实验五 油脂制肥皂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2.学习制备肥皂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肥皂是高级脂肪酸金属盐类的总称,包括软肥皂、硬肥皂、透明皂和香皂等。肥皂是最早使用的洗涤用品,对皮肤刺激性小,具有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去污力强、泡沫适中和洗后容易去除等优点。 肥皂的有效成分是表面活性剂,洗涤剂中常用表面活性剂分为阴离子型和非离子 型,最典型的有肥皂中常用的硬脂酸钠(NaO C C 17H 35O ),洗衣粉主要洗涤成分为十 二烷基苯磺酸钠(C 12H 25SO 3Na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主要是烷基聚氧乙烯醚 ( R CH 2O (C 2H 4O)n H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的洗涤剂不受硬水的影响, 有很好的除皮质污垢的能力,对合成纤维有防止再污染作用,因此常做液体洗涤剂如丝毛洗涤剂的主要成分。 制作肥皂以天然的动、植物油脂为原料,经碱皂化制得肥皂,以硬脂酸三甘油酯的皂化反应为例,发生的皂化反应如下: H 2C HC H 2C O O O C C C C 17H 35 O C 17H 35 C 17H 35O O + 3NaOH NaO C C 17H 35O +H 2C HC H 2C OH OH OH 不同种类的油脂组成由区别,皂化时需要的碱量不同。碱的用量与各种油脂的皂化值(完全皂化1g 油脂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和酸值有关。以下是一些油脂的皂化值: 油脂 椰子油 花生油 棕榈油 牛油 猪油 皂化值 185 137 250 140 196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仪器:400ml烧杯,量筒,玻璃棒,电炉。 试剂:植物油(或动物油)、乙醇、30%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饱和溶液、蒸馏水、纱布、香料(可不用),模具(可不用) 四、实验步骤 1、原料的准备:用三个量筒分别取植物油24毫升、乙醇24毫升、30%氢氧化钠溶液20毫升倒入同一个干燥烧杯中。 2、将原料加热:把盛原料的烧杯放在电热板上加热,为了使原料受热均匀,充分皂化,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热至混合物变稠。 3、盐析:将油脂和碱经过皂化反应后形成的稠状物,一面用玻璃棒搅拌,一面加入饱和的氯化钠溶液100毫升,看到溶液分上下两层,有肥皂析出,最后肥皂成为糊状浮在液体上面,下层为黄色或黄褐色的水液层。 4、过滤:用纱布将盐析后的混合液过滤,并将纱布上的固体混合物挤干,加香料(松香)压制成条形,晾干即可。 注:学生可自备葵花籽油、椰子油、花生油等油脂中的一种,约10g,以及模具,形状不限,体积约20~30ml。 问题思考: 1、在原料的准备中,加入乙醇的目的是什么?加入氢氧化钠的作用是什么? 2、植物油在氢氧化钠作用下发生了什么反应?反应类型是什么?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3、植物油的成分是什么?肥皂的成分是什么? 4、在实验过程3中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的作用是什么?原因是什么?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什么?在实验过程3中混合液产生了怎样的现象? 5、肥皂去污的原理是什么?

化学实验---自制肥皂

化学实验----自制肥皂 高二(10)班刘裘航 摘要:实验室肥皂制作的实验原理:皂化反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油脂和氢氧化钠共煮,水解为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前者经加工成型后就是肥皂。而利用餐饮废油制作肥皂则更有意义,收集餐饮废油,原料预处理,过滤,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加热的油脂中进行皂化反应,析出,定型干燥制成肥皂。其特点是成本低,操作简便,既不伤手,又不会对环境造成再污染。 关键词:油脂氢氧化钠肥皂餐饮废油 前言 化学实验课来源于我们身边的化学现象,我们都怀着浓厚的兴趣,亲自动手做了实验。其中碘钟、茶叶中提取咖啡因、人体血糖检测、制作肥皂等都让我非常感兴趣。肥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用品,下面来看看我们怎么做肥皂吧。 肥皂制作实验 我查阅收集了一些资料,知道生活中各种各样肥皂的制作原理: 油脂+碱——>皂化液——>肥皂 工业上就是利用上述反应(皂化反应)制造肥皂。由高级脂肪酸钠盐制成的肥皂,称为钠肥皂,又称硬肥皂,就是生活中常用的普通肥皂。由高级脂肪酸钾盐制成的肥皂,称为钾肥皂,又称软肥皂,多用作理发店医院和汽车洗涤用的液体皂。 查看有机化学书,了解了肥皂制作的实验原理:皂化反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油脂和氢氧化钠共煮,水解为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前者经加工成型后就是肥皂。化学方程式为::C17H35COO3C3H5+3NaOH==3C17H35COONa+C3H5(OH) 我们开始实验,首先是皂化,在烧杯中,加入油脂、无水乙醇、NaOH溶液,加热搅拌。当泡沫覆盖整个液面时,停止加热。接着析出,冷却后,分离出上层高级脂肪酸钠。最后定型,向分离出的高级脂肪酸钠中加入Na2SiO3饱和溶液,倒入模具,冷凝固化。就会得到初步加工后的肥皂,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肥皂还要再进一步加工,比如加入一些颜料,最终就会制成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肥皂啦!实验中我发现油脂不易溶于碱水,加入酒精后增加油脂在碱液中的溶解度,加快皂化反应速率;皂化反应时,要尽量保持混合液的原有体积,温度不要过高,防止暴沸。不能让烧杯里的混合液煮干或溅溢到烧杯外面。 肥皂去污的原理 肥皂去污的原理是什么? 高级脂肪酸钠的羧基部分可溶于水,而烃基部分不溶于水,污垢中的油脂跟肥皂接触后,高级脂肪酸钠分子中的烃基就插入油滴内,而易溶于水的羧基部分伸在油滴的外面,插入水中,油滴就被肥皂分子包围起来。再经摩擦振动,大的油滴便分散成小的油珠,最后,脱离被洗的纤维织品,而分散到水中形成乳浊液,从而达到洗涤的目的。 餐饮废油制作肥皂 通过查阅百度百科的资料,我们还了解到餐饮废油居然也能做肥皂。餐饮废油污染环境,废油经不法分子加工后可能又回到餐桌,直接危害人的身体健康。为减少环境污染,人们在餐饮废油的综合利用已有不少研究成果,制作肥皂就是其中的一项。 原理:餐饮废油中的油脂与氢氧化钠发生皂化反应,生成肥皂和甘油, CH2OCOR1 R1COONa CH2OH CH2OCOR2+ 3NaOH ——> R2COONa + CHOH CH2OCOR3 R3COONa CH2OH

皂化反应实验报告

皂化反应实验报告书实验课程名称油脂皂化反应实验报告 北京中远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自主实验报告单实验课题:油脂水解制肥皂 实验时间: 201 实验地点:实验室 组长:实验者:

杯壁。2在反应液中加入 6ml40%的氢氧化钠溶液, 边搅拌边小心加热,直至 反应液变成黄棕色粘稠状。用玻璃棒蘸取反应液,滴入装有热水的试管中,振荡,若无油滴浮在页面上,说明反应液中的油脂已完全反应,否则要继续加热使反应完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反应液变为黄棕 色。是硬脂酸钠和甘油的混合物。 硬脂酸甘油酯碱性水解生成硬脂酸钠 为肥皂的主要成分。 时,要保持混合 液的原有体积, 不能让烧杯里 的混合液煮干 或溅溢到烧杯 外面。 3在反应液中加入60ml热的饱和食盐水,搅拌。有固体物质浮于液面上。肥皂盐析溶解度降 低析出。 配置氯化钠溶液 使其饱和。 加热时垫上石棉 网。小火加热。 搅拌时玻璃棒不 能碰到烧杯。

讲述:(其中:R,R’ , R’’分别代表高级脂肪酸的烃基。) (1)R1、R2、R3可以代表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 (2)如果R1、R2、R3相同,这样的油脂称为单甘油酯;如果R1、R2、R3不相同,称为混甘油酯。 (3)天然油脂大都为混甘油 常见的高级脂肪酸有: 饱和脂肪酸:软脂酸(十六酸,棕榈酸) C15H31COOH 硬脂酸(十八酸) C17H35COOH 不饱和脂肪酸:油酸(9-十八碳烯酸) C17H33COOH 亚油酸(9,12-十八碳二烯酸)C17H31COOH 如果R, R’ ,R’’相同,称为简单甘油酯;如果R, R’ ,R’’不同的油脂称为混合酸甘油酯。天然油脂大多数都是混合甘油酯。 三、油脂的性质 1、物理性质:(1)油脂的密度比水小,它的黏度较大,触摸时有明显的油腻感。 (2)油脂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 (3)纯净的油脂是无色、无嗅、无味。(一般油脂含有维生素和色素 等而有颜色和气 味)

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洗涤方法

整理版 實驗室常用玻璃儀器洗滌方法 方法一 1.新购玻璃仪器的清洗 新购玻璃仪器,其表面附有碱质,可先用肥皂水刷洗,再用流水冲净,后浸泡于l~2%盐酸中二十四小時, 再用流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冲洗2~3次,干燥备用。 2.經常使用的玻璃仪器的清洗:(1)一般玻璃仪器:如试管、烧杯、锥形瓶等,先用自来水洗刷后,用肥皂 水或去污粉刷洗,再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去尽肥皂水或去污粉,最后用蒸馏水淋洗2~3次。干燥备用。(2) 容量分析仪器:吸量管、滴定管、容量瓶等,先用自来水冲洗,待晾干后,再用1:1稀硝酸浸泡5小时, 然后用自来水充分冲洗,最后用蒸馏水淋洗2~3次,干燥备用。 上述所有玻璃器材洗净(以倒置后器壁不挂水珠为干净的标准)后,根据需要晾干或烘干。 1.晾干:不急用的玻璃仪器洗净后,可沥尽水分。倒置于无尘的干燥处,让其自然风干 2.加热烘干: 一般玻璃仪器洗净并沥尽水分后,可置于电烘箱中烘烤,温度控制在105~ 110℃,烘1h左右。但带有刻度 的量器不宜在高温下烘烤。有盖(塞)的玻璃仪器,应去盖(塞)后烘烤。 方法二 1.新的玻璃器皿的清洗: (1).自来水刷洗,除去灰尘。 (2).烘干、泡盐酸:烤箱中烘干,然后再浸入5%稀盐酸中12小时以除去脏物、铅、砷等物。 (3).刷洗、烘干:12小时后立即用自来水冲洗,再用洗涤剂刷洗,自来水冲干净后用烤箱烘干。 (4).泡酸、清洗:用清洁液(重铬酸钾120g:浓硫酸200ml:蒸馏水1000ml)浸泡12小时,然后从酸缸 内捞出器皿用自来水冲洗數次,最后蒸馏水冲洗3-5次和用双蒸水过3次。 (5).烘干:加热烘干:一般玻璃仪器洗净并沥尽水分后,可置于电烘箱中烘烤,温度控制在105~ 110℃, 烘1h左右。 2.經常使用玻璃器皿的洗滌: (1)刷洗、烘干:使用过的玻璃器皿可直接泡入来苏尔液或洗涤剂溶液中,泡过来苏尔溶液(洗涤剂)的器皿要用清水刷洗干净,然后烘干。 (2).泡酸、清洗:烘干后泡入清洁液(酸液1:1),12小时后从酸缸内捞出器皿立即用自来水冲洗(避免蛋白质干涸后粘附于玻璃上难以清洗),再用蒸馏水冲洗3次。 (3).烘干:加热烘干:一般玻璃仪器洗净并沥尽水分后,可置于电烘箱中烘烤,温度控制在105~ 110℃,烘1h左右。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

地沟油制备肥皂的研发实验方案

地沟油制备肥皂的研发实验方案 一、实验背景和任务 1、实验背景 我国每年产生大量的地沟油,这些废油脂直接排放污染环境,流向餐桌危害人们健康。但是,经预处理后,地沟油可用作工业原料,生产生物柴油、肥皂等有价值的工业产品,从而实现在废物回收利用的同时获得经济效益。 2、实验任务 本项目拟采用餐饮废弃地沟油为原料,经除杂、脱胶、脱色、除臭、除水等预处理后对获得的皂基进行盐析、水洗、干燥、定型,制备不伤皮肤且去污能力强的肥皂,并对其工艺过程进行优化,实现废物回收并获得经济效益。 二、地沟油的获取 三、地沟油性质测定 实验材料:地沟油 实验试剂:无水乙醇氢氧化钾盐酸碱性蓝 6B指示剂百里香酚酞指示剂冰乙酸磷酸二氢钾抗坏血酸钼酸铵双氧水浓硫酸石油醚无水甲醇 1、熔点 取部分试样于烧杯中,加热使其融化,将毛细管(内径 1.0-2.0mm,外径1.3-1.6mm,壁厚0.15-0.2mm,长度50-60mm)一端插入,吸取试样,高度为10±2mm,迅速擦去粘附在外壁的油脂,冷却凝固。置于-12~-10℃的冷浴中5分钟。然后用橡皮圈将毛细管固定在温度计上,试样与温度计水银球平齐。 在500ml烧杯中注入半杯先煮沸后冷却至15℃的水,将固定有毛细管的温度计悬挂在水中,水银球距底面30mm.开始加热并搅拌,开始时升温速率为3-4℃/min,接近熔点时,控制升温速率为0.5℃/min。当毛细管内的油脂开始上升时,记录此时的温度为该油脂的熔点。 2、水分 在预先干燥至恒重的称量瓶(重量记为M0)中称取10g摇匀的试样(称量瓶和样品的总重量记为M1),称量精确到0.001g。把装有式样的称量瓶放入103±2℃的干燥箱中保温1小时。取出称量瓶,立即放入干燥器重冷却至室温后称量(称量瓶和式样的重量记为M2)。重复加热,冷却及称重的步骤,每次复烘时间为30分钟,直至前后两次称量的差值不超过0.004g为止。

实验肥皂的制备

实验肥皂的制备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实验二肥皂的制备及蚕丝皂碱法脱胶实验实验肥皂的制备 【实验目的】 1、了解肥皂的制备原理和制备方法 2、了解盐析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 脂肪或油脂和强碱在一定温度下水解产生一种脂肪酸钠盐和甘油的混合物,把氯化钠加入到反应混合物中,通过盐析作用,把产生的脂肪酸钠分离出来。皂化反应得反应式如下: CH2OCOR | 加热 CHOCOR + 3NaOH ----> 3R-COONa + CH2OH-CHOH-CH2OH | CH2OCOR R基可能不同,但生成的R-COONa都可以做肥皂。常见的R-有: C17H33-:8-十七碳烯基。R-COOH为油酸。 C15H31-:正十五烷基。R-COOH为软脂酸。 C17H35-:正十七烷基。R-COOH为硬脂酸 【实验过程】 一、实验准备 1、仪器:烧杯、量筒、温度计、恒温水浴锅、刻度吸量管、吸耳球、电子天平 2、药品:植物油、氢氧化钠、乙醇、食盐 二、操作步骤 在一个小烧杯中加入5 mL 植物油,5 mL30 %氢氧化钠溶液( mol)和3 mL醇,并将小烧杯置于盛水的大烧杯中,加热大烧杯,同时搅拌大烧杯中小烧杯中的溶液。

20分钟后取出小烧杯,直接加热,至溶液变成奶油般的糊状物,向其中加入5mL热的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并搅拌,这一步操作称“盐析”。静置,冷却,将混合物上层固体取出并用水洗净。将所得固体放到水中,充分振荡,观察其现象与普通肥皂是否相同。 三、实验报告 计算肥皂的产率

肥皂的制取

实验一表面活性剂的制备-肥皂的制备 实验目的: 1、了解肥皂的制取过程。 2、认识油脂的重要性质——皂化反应。 实验原理: 油脂和氢氧化钠共煮,水解为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前者经加工成型后就是肥皂。 化学方程式(C17H35COO)3C3H5 + 3NaOH 加热3C17H35COONa+C3H5(OH) 实验用品:150及300毫升烧杯各一个,玻棒、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猪油(或其他动植物脂或油),30%NaOH溶液,95%酒精,饱和食盐水 实验过程: (1)在150ml烧杯里,盛8mL和8mL 95%的酒精,然后加4ml30%的NaOH溶液。用玻棒搅拌,使其溶解(必要时可用微火加热)。 (2)把烧杯放在石棉网上(或水浴中),用小火加热,并不断用玻璃捧搅拌。在加热过程中,倘若酒精和水被蒸发而减少应随时补充,以保持原有体积。为此可预先配制酒精和水的混合液(1∶1)20ml,以备添加。 棒取出几滴试样放入试管,在试管中加入蒸馏水5~6ml,加热振荡。静置时,有油脂分出,说明皂化不完全,可滴加碱液继续皂化。 (4)将20ml热的蒸馏水慢慢加到皂化完全的粘稠液中,搅拌使它们互溶。然后将该粘稠液慢慢倒入盛入150ml热的饱和食盐溶液中,边加边搅拌。静置后,肥皂便盐析上浮,待肥皂全部析出、凝固后可用玻棒取出,肥皂即制成。 问题思考: 1、在原料的准备中,加入乙醇的目的是什么?加入氢氧化钠的作用是什么?(加入乙醇的目的是使反应物成为均一的液体,以增加反应的速率。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2、植物油的成分是什么?肥皂的成分是什么?(植物油的成分是油酸甘油脂。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肪酸钠。) 3、在实验过程3中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的作用是什么?原因是什么?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什么?在实验过程3中混合液产生了怎样的现象?(其中加入饱和氯化钠的溶液的作用是使肥皂析出(盐析)。因为氯化钠的加入降低了高级脂肪酸钠的溶解性。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使氯化钠溶液与蒸发皿中液体混合均匀。看到的现象是溶液分上下两层。) 4、肥皂去污的原理是什么?(高级脂肪酸钠的羧基部分可溶于水,而烃基部分不溶于水,污垢中的油脂跟肥皂接触后,高级脂肪酸钠分子中的烃基就插入油滴内,而易溶于水的羧基部分伸在油滴的外面,插入水中,油滴就被肥皂分子包围起来。再经摩擦振动,大的油滴便分散成小的油珠,最后,脱离被洗的纤维织品,而分散到水中形成乳浊液,从而达到洗涤的目的。)

皂化反应实验报告

皂化反应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油脂皂化反应实验报告 中远环境工程

自主实验报告单 实验课题:油脂水解制肥皂 实验时间: 2016.11.10 实验地点:实验室 组长:实验者: 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意义,实验基本原理与方法,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实验方案与技术路线等)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油脂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2. 掌握制备肥皂的原理、方法及肥皂的性质 二、实验仪器 1、仪器烧杯量筒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玻璃棒滤纸纱布 2 、试剂动物脂肪 95%乙醇 40%氢氧化钠溶液饱和氯化钠溶液 二、实验基本原理 1.制备原理: 油脂在酸或碱的存在下可以与水发生水解反应。以硬脂酸甘油酯为主要成分的油脂和烧碱溶液混合加热,水解生成的硬脂酸钠就是肥皂的主要成分,所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 油脂不易溶于碱水,加入乙醇为的是增加油脂在碱液中的溶解度。加快实验速度。加入浓食盐水的目的是使肥皂溶解度降低,令它浮于水上,便于收集

四、实验容与数据记录 操作现象及解释注意事项 1在小烧杯中加入约5g动物脂肪,6ml95%的乙,微热使脂肪完全溶解。脂肪完全溶解。 油脂能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 微热烧杯,要先小火 预热,加热时间不宜 太长。搅拌时玻璃棒 不要直接碰烧杯壁。 2在反应液中加入6ml40%的氢氧 化钠溶液,边搅拌边小心加热,直至反应液变成黄棕色粘稠状。用玻璃棒蘸取反应液,滴入装有热水的试管中,振荡,若无油滴浮在页面上,说明反应液中的油脂已完全反应,否则要继续加热使反应完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反应液变为黄棕色。是硬脂 酸钠和甘油的混合物。 硬脂酸甘油酯碱性水解生成硬脂酸钠为肥皂的主 要成分。 皂化反应时,要保持 混合液的原有体积, 不能让烧杯里的混 合液煮干或溅溢到 烧杯外面。 3在反应液中加入60ml热的饱和食盐水,搅拌。有固体物质浮于液面上。肥皂盐析溶解度降 低析出。 配置氯化钠溶液 使其饱和。 加热时垫上石棉 网。小火加热。 搅拌时玻璃棒不 能碰到烧杯。 4 用药匙将固体物质取出,用滤纸或纱布沥干,挤压成块,观察,并与日常使用的肥皂作比较。肥皂固化凝结成块。 用滤纸将甘油与 水分吸干。

肥皂的制备(1)

肥皂的制备 【实验目的】 1、了解实验室制取肥皂的过程,认识油脂的重要性质------皂化反应。 2、掌握给液体加热和冷却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描述、和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及对实验条件的选择和控制能力。 【知识支持】 1.肥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2.工业上制备肥皂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实验内容】 试剂:油脂20克或20毫升氢氧化钠5克饱和食盐水5毫升酒精 仪器:烧杯(100ml) 玻璃棒 实验步骤: (1)烧杯中加入油脂、氢氧化钠加热20分钟并不断搅拌 现象。 结论。 (2)边搅拌边往混合物中加入5ml饱和食盐水。 现象。 结论。 (3)静置、冷却,去上层固体。加热融化倒入模子。 现象。 结论。 【问题探究】 1.为了使氢氧化钠与油脂充分混合,应采取什么方法? 2.怎样知道皂化反应已完全了? 【实验检测】

1.肥皂是怎样去污的? 2.含磷洗涤剂为什么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参考答案 【知识支持】 1、肥皂的有效成分是硬脂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动物脂肪或植物油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 皂化锅加热) →高极脂肪酸盐、甘油和水的混合物( +NaCl盐析)→高级脂肪酸钠(加工)→成品肥皂 【问题探究】 1、油脂不溶于碱,只能随着溶液中皂化反应的发生而逐渐融化,反应很慢。使用时,为了加速皂化的进程,一般都用酒精溶液,酒精既能溶解碱,又能溶解油脂,是油脂和氢氧化钠的共同溶剂,能使反应物溶为均一的液体,使皂化反应在均匀的体系中进行并

且加快。 2、检验皂化是否完全时,可用玻璃棒取出几滴试样放在试管里,加入4-5毫升水,把试管浸在热水浴中或放在火焰上加热,并不断振荡。如果混合物完全溶解,没有油滴分出,表示皂化已达完全。如果皂化不完全,液面上有油脂分出,这时要把碱液跟油脂的混合物继续加热几分钟,在检验直到皂化完全为止。 【实验检测】 1、在洗涤过程中,油污中的油脂跟洗涤剂接触后,洗涤剂中的亲水基团伸向水里,,亲油基团就插入油滴中。这样油滴就被洗涤剂分子包围起来,将油脂分子往外拉,再经摩擦、振荡,油滴分子就被洗涤剂分子从污物上拉下来。 2、含合成洗涤剂的废水排入江河造成水体污染,特别是含磷元素的合成洗涤剂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促进水生藻类增殖,使水质变坏,因此人们正在逐渐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并积极研制无磷新型洗涤剂,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