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运动系统

合集下载

幼儿运动系统ppt课件

幼儿运动系统ppt课件

对骨的营养、再生和感觉
贫血时,黄骨髓可转化为红骨髓,
有重要作用。
恢复造血功能。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1
运动系统概述
(四)骨的成分 骨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无机盐)构成的。 成人:骨中有机物占1/2,无机物占1/2。 幼儿:有机物占2/3,无机物占1/3。 老人:有机物占1/3,无机物占2/3。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2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特点及保健
骨盆
【保健要点】禁止孩子从高处往硬地上跳,尤其是女孩。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学前儿童四肢骨的骨 盆骨尚未长结实,
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运动时要注意安
若学前儿童机体对钙、全。如幼儿从高的
磷、维生素D不能正 地方往硬地上跳,
常吸收和利用时,会 形成佝偻病。
就有可能上到骨盆 的骨头,是骨盆变
形。
成人的腕骨共有 学前儿童的生理性
16块,左右各8块。 弯曲还未固定,一
而新生儿的腕骨是 般在18-25岁才能
POST CARD
Made in England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1
运动系统概述
(二)骨连结 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相连,形成 骨连结。根据骨连结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 接连结。 (1)直接连结 是骨与骨之间借结缔组织膜或软骨直接连结,如颅骨间 的缝或软骨或如椎骨间的椎间盘,这种连结的活动范围 很小或不能活动。 (2)间接连结 间接连结即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

幼儿运动系统知识点总结

幼儿运动系统知识点总结

幼儿运动系统知识点总结一、幼儿运动系统概述幼儿运动系统是指幼儿身体内肌肉、骨骼、关节等组成的系统,通过这些器官的协调运动,使幼儿能够进行行走、奔跑、跳跃、投掷等各种动作。

在幼儿成长发育的过程中,运动系统的发展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和整体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幼儿运动系统发育的特点1. 幼儿运动系统的生长速度较快:在幼儿期,骨骼和肌肉的生长速度远快于其他器官,因此幼儿的身体常常显得笨拙,不够灵活。

2. 幼儿运动系统的协调性差:幼儿的运动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肌肉控制和神经反应等都不够成熟,所以幼儿的动作协调性和平衡性相对较差。

3. 幼儿运动系统的塑性强:幼儿运动系统对运动刺激具有较强的适应和塑性,适当的体育锻炼和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

三、幼儿运动系统的发育阶段1. 初生期至一岁:在这个阶段,幼儿主要通过抓握和挥手等动作,逐步发展手部肌肉力量和运动协调性。

2. 一岁至三岁: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学会行走和奔跑,肌肉和骨骼的发育速度加快,身体姿态逐渐稳定。

3. 三岁至六岁:这个阶段是幼儿运动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幼儿逐渐掌握基本的跳跃、投掷和抓握等动作,肌肉和骨骼的发育完成度不断提高,运动技能开始逐渐完善。

四、幼儿运动系统的发育评估1. 行走能力评定:通过观察幼儿的步态、平衡和速度等指标来评定幼儿的行走能力,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干预。

2. 抓握能力评定:通过观察幼儿的手部肌肉力量和灵活度来评价抓握能力,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功能锻炼。

3. 跳跃和投掷能力评定:通过观察幼儿的跳跃高度和投掷准确度等指标来评价幼儿的跳跃和投掷能力,帮助幼儿提高运动技能。

五、幼儿运动系统的保护和促进1. 合理膳食和营养: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钙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以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

2. 合理的体育锻炼:家长和教师应引导幼儿进行适合自身年龄特点的体育锻炼,以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

3. 定期体检和评估: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应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和运动能力评估,及时发现和干预运动系统发育方面的问题。

幼儿运动系统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幼儿运动系统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处理方法
对于O型腿和X型腿,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矫正和治疗。同时,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营养状况,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钙质和维生素D,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 保持正确的姿势。
扁平足
01
定义
扁平足是指足弓消失或明显降低的足部畸形,表现为足部在站立或行走
时足弓塌陷,足底疼痛、肿胀等。
注意运动安全,防止意外伤害
选择安全场地
幼儿在运动时应选择平坦、无障碍物的场地,避免在危险的地方 进行活动。
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幼儿应穿着舒适、合脚的鞋子和合适的运动服装,以减少运动过程 中的意外伤害。
监护人陪伴
幼儿在运动时应有家长或监护人的陪伴,并时刻关注其安全,防止 意外发生。
04
幼儿运动系统的常见问题与 处理
运动强度
幼儿的体力有限,应选择适合其 年龄和身体状况的运动,避免过 度疲劳和运动损伤。
保证充足的睡眠与营养
睡眠
充足的睡眠对幼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 要,家长应确保幼儿每天有足够的睡 眠时间,并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
营养
幼儿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充足的营 养支持,家长应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 ,保证幼儿获得足够的蛋白质、矿物 质和维生素。
骨骼生长
幼儿期是骨骼生长的关键 时期,骨骼生长迅速,需 要充足的营养物质和钙质 来支持骨骼发育。
骨骼形态
幼儿的骨骼形态尚未完全 成熟,关节面软骨较厚, 关节活动范围较大,容易 出现关节脱位和半脱位。
肌肉特点
肌肉发育
幼儿的肌肉组织正在发育 中,肌肉纤维数量较少, 肌肉力量较弱,容易疲劳。
肌肉生长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肌 肉逐渐生长,肌肉力量逐 渐增强,能够逐渐完成各 种运动动作。

幼儿运动系统发展的特点

幼儿运动系统发展的特点

幼儿运动系统发展的特点
幼儿运动系统发展的特点是指幼儿在运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特征和规律。

这些特点在幼儿不同年龄阶段有所不同,但都与幼儿的身体发育、认知能力、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等方面密切相关。

以下是幼儿运动系统发展的几个主要特点:
1.快速发展:幼儿运动系统的发展速度相对较快。

在幼儿期,身体各部位的运动能力和动作技能迅速提高。

从出生到3岁左右的早幼儿期,幼儿的运动能力进步明显,步伐更加稳定、身体协调性提高;3岁到6岁的中幼儿期,运动技能的发展更为迅速,可以进行更复杂的运动活动。

2.渐进性发展:幼儿运动系统的发展呈现渐进过程。

幼儿刚开始时的运动行为较为简单,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行为变得越来越复杂多样,动作技能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例如,幼儿从爬行到站立、走路,再到跑、跳等高难度的动作,都是在逐步发展的基础上逐渐掌握的。

3.多样性发展:幼儿运动系统的发展呈现多样性。

幼儿有着丰富的运动需求和兴趣,他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满足运动的需求。

例如,幼儿可以进行游戏、跳跃、拉扯、追逐等活动来锻炼身体;同时,幼儿也可以参与体育、舞蹈、武术等各种运动项目,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

幼儿运动系统教案

幼儿运动系统教案

幼儿运动系统教案教案标题:幼儿运动系统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幼儿运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培养幼儿的运动技能和身体协调能力。

3. 提高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案内容:一、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幼儿运动系统的概念,让幼儿观察并猜测图片或实物的功能。

2.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参与的各种运动活动,并讨论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以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幼儿运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如肌肉、骨骼、关节和神经系统。

2. 利用图片、模型或动画等辅助教具,展示幼儿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与幼儿进行互动讨论。

三、活动实践(25分钟)1. 进行一系列针对幼儿运动系统的活动,包括:a. 肌肉训练: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肢体运动,如跳跃、踢球、拍手等,以锻炼肌肉力量。

b. 骨骼训练:进行骨骼负重训练,如扛重物、爬行等,以促进骨骼发育。

c. 关节灵活性训练:进行关节活动训练,如转动手腕、转动脚踝等,以增强关节灵活性。

d. 神经系统训练:进行平衡训练,如单脚站立、走平衡木等,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协调能力。

2. 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关注身体的变化和感受,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体验和观察。

四、总结(5分钟)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再次强调幼儿运动系统的重要性。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种运动活动,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

教案评估: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其对幼儿运动系统的理解程度。

2. 收集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活动的喜好和收获。

教案拓展:1.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可以适当调整活动的难度和内容,以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

2. 结合其他学科,如科学、语言等,拓展幼儿对幼儿运动系统的学习和理解。

简述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

简述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

简述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
幼儿运动系统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系统,它分别适用于儿童和成人,能够促进人体健康和运动发展。

幼儿运动系统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幼儿运动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身体素质和改善肌肉发育。

它可以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使他们的身体发育成熟,同时也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耐力和提高免疫力。

同时,幼儿运动系统还可以帮助儿童改善体形,减轻肥胖,促进健康。

其次,幼儿运动系统可以提高儿童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

运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增强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儿童的社会技能发展和学习方式的改善。

第三,幼儿运动系统可以改善儿童的心理素质。

通过运动,儿童可以放松身心,增强抗压能力,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提升兴趣爱好和运动热情。

此外,幼儿运动系统是一种有效的社交技能训练方式,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发展社交关系,提高儿童的社交能力,更好地与社会融入,提高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

总之,幼儿运动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身体素质和改善肌肉发育,提高儿童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调节儿童的情绪,增强社交技能,从而促进孩子的发育和健康。

因此,幼儿运动系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值得继续加强和发展。

- 1 -。

幼儿运动系统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概要课件 (一)

幼儿运动系统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概要课件 (一)

幼儿运动系统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概要课
件 (一)
幼儿时期是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适量的运动能够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提高体质、增强免疫力。

在幼儿运动中,需要了解幼儿运动系统
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以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

1. 幼儿运动系统生理特点
(1)骨骼:幼儿的骨头比成人柔软,容易发生骨折和畸形,因此幼儿
不宜进行重大强度的活动。

(2)肌肉:幼儿的肌肉量较少,肌力较弱,活动时易疲劳,需要进行
轻度活动,逐渐适应增加运动量。

(3)心脏:幼儿的心脏比成人小,心肺功能还未发育完全,运动过度
会导致心肌劳损。

(4)呼吸:幼儿的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换气功能比成年人差,需进
行适度的有氧运动。

2. 幼儿运动卫生保健
(1)选择适宜的运动场地:幼儿运动应该在安全、干净、宽敞的场地
进行,避免在崎岖的地面、易滑的地面上活动。

(2)合理的搭配、安排运动器材:幼儿的运动器材应该选择质量优良、材质环保的产品,且按照孩子的身高、年龄、运动量进行合理的搭配
和安排。

(3)加强卫生管理:幼儿运动场地、器材、幼儿本身及身上的衣物、饮食水源等都应该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感染病毒。

(4)遵循运动安全原则:幼儿运动应该有专业人员进行指导、监督,运动前应进行必要的热身、伸展动作,避免过于激烈的运动,注意保护幼儿关节、头部及心肺等要点。

总之,幼儿的身体处于发育成长的阶段,适当、规范的运动,有益于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我们要关注幼儿的运动系统生理特点,重视幼儿的运动卫生保健,为其提供安全健康的运动环境。

幼儿体验与教育:运动系统

幼儿体验与教育:运动系统
适当身体运动 骨细胞营养物质
加快
机体血液循环速度 骨的新陈代谢 提高 骨细胞生长能力良好变化 骨形态结构方面
加强
增加供给
例:适当的身体运动使幼儿的骨骼变的更加坚固。经常参加适 当的身体运动,使骨中的骨密质增厚,使骨小梁根据张力和压 力变化排列的更整齐和规律,能使骨径变粗。
• 3.骨骼
(1)骨骼的组成 学前儿童的骨盆、腕骨和足骨尚未骨化,骨骼总数 比成年人多,为300多块。
• 2.肌肉与身体运动 适当的身体运动可以有效的增强肌肉组织的功能,使肌 肉的力量和耐力得到发展。 (1)增强幼儿脊柱周围大肌肉群的力量,有助于幼儿脊柱 的正常发育
脊柱的发育影响体形和身体姿态的优美,也会影 响到呼吸、循环等系统的正常发育和生理机能的 完善。
(2)提高幼儿颈部和腿部的肌肉力量,有助于幼儿更好地 适应社会生活
运动系统简介
1.构成
运动系统 骨
2.原理 神经系统 3.关 系 运动系统
增强功能 支配调节
骨连接
肌肉
肌肉收缩
牵动骨骼
身体 动作或运动
支撑支持
身体运动
运动系统构成之骨骼 • 1. 学前儿童骨骼的主要特点:坚固性较差,可塑 性较大,较易发生弯曲和变形。(骨化,化学成 分,骨密质)
• 2.骨骼与身体运动
ii.脊柱 是人体的主要支柱。脊柱的生理弯曲对保持身 体平衡、缓冲走路震动对大脑的冲击具有重要作 用。脊柱的生理弯曲在1岁左右出现直到青春期才 基本定型。
iii.骨盆 学前儿童的骨盆尚未骨化,骨骼之间连接不牢固,受外 力作用容易发生骨骼以为,从而影响骨盆的形状。通常骨 盆的骨化是在16~20岁完成。
颈部肌肉力量的增强有利于幼儿稳固地抬头, 支撑头颅,保持呼吸畅通保证脑部血液的供给; 腿部肌肉力量有助于幼儿支撑身体重量,保持 身体平衡,更好适应身体活动和生活劳动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特点及保健
学前儿童骨骼肌的特点
大肌肉发育早,小肌肉发 育晚。 幼儿会跑会跳之后,要他 们画条直线却很难,这与 各肌肉群发育的早晚不同 有关。到5—6岁,手部肌 肉才开始发育,所以能做 一些较精细的工作,但时 间不能过久,否则容易产 生疲劳。
3
1
肌肉容易疲劳
学前儿童的骨骼肌水分多, 蛋白质、脂肪及无机盐 的比例较低。但幼儿的 新陈代谢旺盛,氧气供 应充分,恢复疲劳较成 人快。
1、为什么要从小教育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为什么要注意培养幼儿正确的坐立行姿势?) 2、为什么幼儿不易发生骨折?
3、为什么幼儿骨受伤后,恢复较快?
4、为什么人到一定年龄(20—25岁左右)不再长个子? 5、为什么要让幼儿多到户外活动?你能说出哪些理由?
6、为什么幼儿园没有写字的任务?
7、为何幼儿较易掌握粗大动作,不易掌握精细动作?
四肢骨
盆骨
腕骨
脊椎骨
学前儿童四肢骨的骨 盆骨尚未长结实, 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在运动时要注意安 若学前儿童机体对钙、 全。如幼儿从高的 磷、维生素D不能正 地方往硬地上跳, 常吸收和利用时,会 就有可能上到骨盆 形成佝偻病。
的骨头,是骨盆变 形。
成人的腕骨共有 学前儿童的生理性 16块,左右各8块。 弯曲还未固定,一 而新生儿的腕骨是 般在18-25岁才能 软骨,出生后逐渐 完全固定:颈曲、 发育。 胸曲、腰曲、骶曲。 (见图) (见图)
2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特点及保健
足弓的特点
脚弓不结实,易塌陷形成扁平足。 幼儿会站和走以后渐渐形成的、 脚弓,由于骨化未完成,足底的 肌肉、肌腱和韧带发育不完善, 若运动量不合适,就容易形成扁 平足。
保育要点
(1)防止肥胖; (2)走路、直立时间不宜过长; (3)负重不宜过度; (4)鞋子应宽松合适,以软底为宜; (5)适当运动,有利于脚弓的形成, 但量不宜过大,否则会使脚底肌肉过 于疲劳而松弛。
1
运动系统概述
(四)骨的成分 骨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无机盐)构成的。 成人:骨中有机物占1/2,无机物占1/2。 幼儿:有机物占2/3,无机物占1/3。 老人:有机物占1/3,无机物占2/3。
有机物使骨具有韧性和弹性,无机物使骨具 有坚固性。
1
运动系统概述
学前儿童的骨骼特点?
2
在学前儿童有机质各的比重大, 故其骨骼弹性较大,柔软,易发生 变形,在外力作用下不易骨折或折 而不断,称为青枝骨折。
1
运动系统概述
灵活的关节
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
在肌肉的牵引下,能够产生屈和伸、 内收和外展、旋内和旋外等运动, 活动范围较大。但关节的运动范围、 灵活性和牢固性与关节的构造、形 状有关。如肩关节灵活性大,牢固 性小;髋关节灵活性小,稳定性大。
1
运动系统概述
2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 特点及保健
2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特点及保健
案例
在某教育局的网站上报到了某中心镇幼儿园开展 幼儿拔河比赛活动的新闻。这则新闻说为了培养 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锻炼幼儿身体,丰富幼儿 的幼儿园生活,xx幼儿园于xx月xx日上午开展了 幼儿拔河比赛活动。活动采取了男孩女孩比、班 级比、教师参与比等多种形式,并曰热烈的场面、 活跃的气氛得到了孩子和老师们的欢迎。
2
2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特点及保健
学前儿童关节的特点及保健
关节连接较松弛易脱臼:关节囊比较松弛,韧 带也不够结实,关节的伸展性和活动范围均大 于成人,关节的牢固性较差,容易“脱臼”。
牵拉肘——当肘部处于伸直位置时,被猛力牵拉 手臂而造成的肘关节半脱臼。它常常是因为大人 带着幼儿上楼梯、过马路或帮幼儿穿拖衣服装时, 用力牵拉、提拎幼儿的手臂所造成的(拔河?)。
第二章 学前儿童身体的 生长发育与保健
讲师:任留燕
内容简介
第一节:运动系统概况 第二节:学前儿童 运动系统特点及保健
1 2
1
动作的执行者
运动系统
猜一猜
1、为什么要从小教育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为什么要注意培养幼儿正确的坐立行姿势?) 2、为什么幼儿不易发生骨折?
3、为什么幼儿骨受伤后,恢复较快?
下课
4、为什么人到一定年龄(20—25岁左右)不再长个子? 5、为什么要让幼儿多到户外活动?你能说出哪些理由?
6、为什么幼儿园没有写字的任务?
7、为何幼儿较易掌握粗大动作,不易掌握精细动作?
1
运动系统概述
运动系统组成: 1.骨:骨膜,骨质,骨髓
2.骨连接(关节) 关节面(关节头 关节窝) 关节囊 关节腔 3.骨骼肌
2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特点及保健
腕骨
【保健要点】由于学前儿童腕骨处于逐渐骨化的过程中,手腕的负重 能力差,力量不足,不要让孩子拎较重的东西,也可以通过锻炼以促 进腕骨骨骼和肌肉的发育。如:拍皮球、绘画、穿珠子等游戏活动。
2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特点及保健
生理性 弯曲
2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特点及保健
生理性弯统的特点:
1、骨骼在生长 2、骨骼柔软、易变形,但不易骨折 3、不良姿势易导致脊柱变形 4、腕骨正在钙化 5、肌肉容易疲劳 6、大肌肉发育早,小肌肉发育晚 7、关节连接较松弛易脱臼 8、脚弓不结实,易塌陷形成扁平足
2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特点及保健
2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特点及保健
四道弯曲是随着婴幼儿动作的发育逐渐形成的,到发育 成熟的年龄(大约20~21岁或更晚)这些生理性弯曲才 完全固定下来。在脊柱未完全定型以前,不良的体姿可 以导致脊柱变形,发生不该有的弯曲,脊柱的功能也将 受到影响。
新生儿没有弯曲 3个月 抬头 颈曲 6个月 会坐 胸曲 1岁 行走 腰曲 20-21岁 脊椎的骨化才完全完成
2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特点及保健
问题:你能透过所谓的热烈场景认 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吗?从生理学 的角度讲,幼儿园是不适宜开展诸 如拔河、踢球、长跑等剧烈运动。 其原因是什么?对孩子的生理伤害 主要体现在哪里? 。
2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特点及保健
学前儿童骨的特点
3
颅骨
(1)前囟门1-1.5 岁是闭合,前囟门检 查在儿科检查中非常 重要。 (2)后囟门为顶骨 与枕骨边缘形成的三 角形间隙,出生时很 小或已闭合,最迟于 出生后6—8周闭合。
2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特点及保健
脊椎
【保健要点】幼儿园的老师和家长要特别注意要求儿童端正坐、立、 行、走的姿势,坚持课间操和体育锻炼,以消除背部肌肉和躯干的紧 张,同时注意锻炼的强度和时间。此外课座椅的高度要适合孩子。
2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特点及保健
骨盆
【保健要点】禁止孩子从高处往硬地上跳,尤其是女孩。
2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特点及保健
骨骼 生长
【保健要点】幼儿的骨头在发育,需要较多的钙,同时还需要维生素 D,使吸收的钙沉淀到骨头里去。 (1)补充钙、磷、维生素D; (2)多晒太阳;多运动。 3岁以前的婴幼儿,如果缺少维生素D,身体里的钙、磷就不能被充分 地吸收利用,骨头长不结实,就会得佝偻病(软骨病)。
青枝骨折
POST CARD
Made in England
1
运动系统概述
(二)骨连结 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相连,形成 骨连结。根据骨连结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 接连结。 (1)直接连结 是骨与骨之间借结缔组织膜或软骨直接连结,如颅骨间 的缝或软骨或如椎骨间的椎间盘,这种连结的活动范围 很小或不能活动。 (2)间接连结 间接连结即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
1
运动系统概述
颅骨
面部肌
躯干骨
运动系统的功能: 运动、支持、保护
四肢骨
躯干肌
四肢肌
1
运动系统概述
(一)、骨骼的组成、分类 1、组成:成人骨共206块,约占体重的20%。 2、作用:支持体重 保护体内脏器 运动功能 造血 贮存钙、磷 3、分类 颅骨(29块) 躯干骨(51块) 四肢骨(126块:上肢64、下肢62)
2
运动系统概述
1
运动系统概述
(二) 骨的形态:
长骨、短骨、扁骨和 不规则骨
短骨 长骨
扁骨
不规则骨
1
运动系统的概述
(三) 骨的构造: 骨膜、骨质、骨髓
1
骨 质
运动系统概述
骨 膜
骨 髓
骨的主要组成 部分,可分为 骨密质和骨松 质。
覆盖在骨表面的一层结缔 位于髓腔和松质间隙内。学前儿 童时期的骨髓称为红骨髓,具有 组织。学前儿童时期功能 造血功能。5岁以后,长骨骨干 非常活跃,直接参与骨的 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 生成,成年时转为静止状 呈黄色,称为黄骨髓,失去造血 态。骨膜富有血管和神经, 功能。但在慢性失血过多或重度 对骨的营养、再生和感觉 贫血时,黄骨髓可转化为红骨髓, 恢复造血功能。 有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