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困难气道处理ABS流程
困难气道处理快捷指南

困难气道处理快捷指南(2012)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2012执笔:田鸣左明章邓晓明高学专家组: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快捷指南编写组目录一、困难气道的定义和分类二、困难气道的预测与评估三、建立气道的工具和方法四、困难气道处理流程图五、注意事项六、附录参考文献一、困难气道的定义与分类困难气道的定义:具有五年以上临床麻醉经验的麻醉医师在面罩通气或气管插管时遇到了困难的一种临床情况。
1、困难面罩通气(Difficult Mask Ventilation,DMV)1困难面罩通气定义:有经验的麻醉科医师在无他人帮助情况下,经过多次或超过一分钟的努力,仍不能获得有效的面罩通气。
2、面罩通气分级:根据通气的难易程度将面罩通气分为四级,1~2级可获得良好通气,3~4级为困难面罩通气(见表1)。
喉罩的应用可改善大部分困难面罩气问题。
a、1~2级通过三项中间指标(手握气囊的阻力、胸腹起伏和ETCO2波形测试)确定,3~4级以SpO2是否≥90%而定。
b、良好通气是指排除面罩密封不严、过度漏气等因素,三次面罩正压气的阻力适当(气道阻力≤20mmH2O)、胸腹起伏良好,ETCO2波形规则。
C、双人加压辅助通气是指在嗅物位下置入口咽和/或鼻咽通气道,由双人四手,用力托下颌扣面罩并加压通气。
2、困难气管插管(Difficult Intubation,DI)1)困难喉镜显露:直接喉镜,经过三次努力后仍不能看到声带的任何部分。
2)困难气管插管:无论存在或不存在气管病理改变,气管插管需要三次以上的努力。
3、根据有无困难通气将困难气道又分为非紧急气道和紧急气道。
1)非紧急气道:仅有困难气管插管辖而无困难面罩通气的情况。
2)紧急报气道:只要存在困难面罩通气,无论是否合并困难气管插管,均属紧急气道。
其中少数病人“既不能插管也不能通气”(Can’t Intubate,Can’t Ventilate,CICV),可危及生命。
4、根据麻醉前的气道评估可将困难气道分为已预料的困难气道和末预料的困难气道。
心肺复苏中的困难情况处理气道梗阻心脏骤停等特殊情况的操作流程

心肺复苏中的困难情况处理气道梗阻心脏骤停等特殊情况的操作流程心肺复苏中的困难情况处理:气道梗阻、心脏骤停等特殊情况的操作流程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医学操作,用于救治心跳停止的患者。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虽然大部分情况都可以顺利进行,但有时也会遇到一些困难情况,例如气道梗阻或心脏骤停等特殊状况。
本文将介绍如何应对这些特殊情况,并提供相应的操作流程。
一、气道梗阻的处理流程气道梗阻是一种常见的心肺复苏困难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患者的生命危险。
以下是处理这一情况的操作流程:1. 观察:首先,要观察患者是否有明显的窒息迹象,如无声的呼吸或刺激哮喘样的呼吸声。
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是否发红或发紫,表示氧气供应不足。
2. 询问:询问患者是否可以说话或咳嗽,如果患者能够作答,可能是部分气道梗阻,可以让患者自行咳嗽去除阻塞物。
3. 发动背部救护:如果患者无法说话或咳嗽,可以发动背部救护。
具体操作为:让患者俯卧在你的手臂上,用拳头轻轻地敲打患者背部,力度适中,一直到阻塞物排出或患者恢复正常呼吸。
4. 压腹手法:如果背部救护无效,可以使用压腹手法进行处理。
具体操作为:让患者翻躺在你的腿上,用手掌贴在患者的腹部中央,施加向上的压力,重复进行5次,直到阻塞物排出或患者恢复正常呼吸。
5. 高级气道管理:如果以上方法无效,可以考虑进行高级气道管理。
这包括使用喉罩通气方法或内窥镜技术进行气道置换。
二、心脏骤停的处理流程心脏骤停是一种严重的情况,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以下是处理心脏骤停的操作流程:1. 快速反应:发现患者心脏骤停后,立即叫医护人员和急救设备,确保自己的安全(如戴手套)。
2. 确认心脏停搏:检查患者是否没有意识、没有脉搏和没有正常呼吸。
3. 心肺复苏:进行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即按照30:2的比例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4. 自动体外除颤器:如有条件,尽快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电击复苏。
困难气道的处理流程

困难气道的处理流程一、非插管建立气道(一)面罩任何时候都要牢记“通气第一”原则。
无论气道条件如何,应给每个患者纯氧面罩通气同时向上级医师求助。
使患者的头部和颈部处于“嗅花位”。
双人面罩通气(一人托住患者下颌并压住面罩,另一人挤压呼吸囊)。
建议使用口咽或鼻咽通气道时动作轻柔,以免出血。
面罩通气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无法打开上呼吸道,此时可考虑置入口咽或鼻咽通气道。
(二)喉罩喉罩(larygeal mask airway,LMA)是过去20年气道装置中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作为介于面罩和气管插管之间的一种通气道被普遍用于全身麻醉术中呼吸道的管理,可以保留自主呼吸也可行正压通气。
置入合适的喉罩将有效保证>90%患者的通气和供氧。
(三)食管气管联合导管(esophageal tracheal combitube,ETC)ETC是一兼有食管封堵器和常规气管导管特征的一次性双腔导管,是一种在紧急状态下使用的通气工具。
不论导管尖端插入食管还是气管导管都可选择合适的通气管道进行通气。
研究表明,使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通气患者的氧合、通气功能与使用气管导管的患者相似,但是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具有较高的失败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二、困难气管插管(一)插管方式1.气管插管与外科气道一般来说,气管插管具有成功率高、风险性小和操作简便的优点,常被作为建立气道管理的首选方法。
但是,某些情形下如上呼吸道脓肿、喉部创伤、因疾患或创伤致口咽部严重畸形和急症气道存在,可考虑选择外科气道方式,施行气管切开术或环甲膜切开术。
2.清醒与非清醒预计有困难气道时须考虑采用清醒插管,对于不合作或同时患有颅内高压、冠心病、哮喘的患者,则应权衡插管困难与清醒插管的风险,给予全面考虑。
清醒插管法具有以下优点:①保留自主呼吸,维持肺部有效的气体交换;②气道反射不被抑制,降低了误吸引起窒息的危险;③保持肌肉的紧张性,使气道解剖结构维持在原来位置上,更有利于气管插管操作;④不需要使用吸入麻醉药和肌松药,在某些高危患者中可避免这些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困难气道的处理预案

困难气道的处理预案目的:加强麻醉质量管理提高麻醉医疗安全适应范围:全体医务人员制定依据:《中华医学会临床麻醉指南》、《四川省综合医院临床麻醉管理规范》、《四川省临床麻醉质量控制标准》措施:一、困难气道的定义和分类(一)困难气道的定义1、困难气道:是经过正规训练的麻醉医师在行面罩通气和(或)气道插管时遇到了困难。
2、困难气管插管:即经过正规训练的麻醉医师使用常规喉镜正确地进行气管插管时,操作在4次以上或需时10min以上者仍不能完成为插管困难。
3、面罩通气困难:即一个麻醉医师在无他人帮助的情况下不能维持正常的氧合和(或)合适的通气。
(二)根据气道困难发生的类型分为:通气困难和插管困难1、急诊气道:一般指通气困难同时插管也很困难的十分危急的病人,需要采取特别紧急的措施打开气道,并建立通气,通气困难往往发在诱导后。
2、非急症气道:病人能维持自主呼吸或在面罩辅助下能维持正常的通气和氧合,但插管困难,此种困难气道的处理比较从容,允许选择其他的插管方法完成气管内插管。
根据术前估计分为:①、已经确定或者预料的困难气道。
②、未能预料的困难气道:术前估计未能发现气道问题和未作术前检查而常规诱导,诱导后发生了困难气道,这是产生急症气道的常见原因。
二、困难气道的评估1、术前访视:术前访视需要点了解患者既往有无困难气管插管等情况。
如患者曾有过困难气管插管病史,应特别注意以下四个重要问题;①气管插管的困难程度及所采用的解决办法;②直接喉镜操作期间患者的体位;③气管插管所用的器械;④操作者对患者既往所采用的气管插管方法是否熟悉。
2、体格检查:良好训练的麻醉医师多半能一眼发现潜在的困难气管插管。
短粗、肌肉发达和组织臃肿的颈部常可导致直接喉镜操作和声门显露困难。
病态肥胖,因鼻道和声门周围区域有过多的组织可累及呼吸道,可阻挡在清醒和麻醉状态下行直接喉镜操作时的视野及接近声门口的径路。
下颌短小、门齿前突,颈部肿物,疤痕挛缩,气管移位等。
精美简洁!值得mark的困难气道处理流程

精美简洁!值得mark的困难气道处理流程
困难气道
一个心脏骤停的患者现在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可是很不幸,插了三次还没成功,你遇到了一例困难气道,这个可该如何是好呢?来看看奥利宝为大家整理的这套处理流程,本流程根据麻省总医院临床麻醉手册8ed、2003/2013ASA困难气道处理指南、国际急诊医学联盟(IFEM)指南而制定,供急诊、麻醉、重症医师参考,欢迎提出建议。
( 点击-查看大图,长按收藏或保存)
注意:图中气管插管箭头指向失败指三次插管尝试均失败时。
缩写:BVM,球囊通气;SGA,声门上气道;LMA,喉罩
作图:奥利宝,急诊医学资讯版权所有。
突发呼吸窘迫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突发呼吸窘迫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1. 背景信息突发呼吸窘迫反应是一种紧急情况,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缺氧甚至窒息的危险。
因此,制定应急预案并熟悉处理流程对于应对这种突发情况至关重要。
2. 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目的是在突发呼吸窘迫反应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保护患者,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并提供合适的急救措施。
以下是具体的预案内容:- 2.1 紧急报警:一旦发现患者呼吸窘迫反应的情况,立即向医疗团队发出紧急报警信号,确保迅速响应和协调配合。
- 2.2 患者定位:确保调查患者所在的具体位置,并向医疗团队提供详细的定位信息,以便他们能够尽快赶到现场。
- 2.3 保护患者:在等待医疗团队到达之前,密切监测并保护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 2.4 制定治疗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疗团队的建议,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包括给予合适的氧气供应、使用呼吸援助装置等。
- 2.5 与医疗团队合作:遵循医疗团队的指导和建议,并积极协助他们完成相关的救治工作。
3. 处理流程在突发呼吸窘迫反应发生时,需要按照以下处理流程进行操作:- 3.1 快速响应:迅速发现呼吸窘迫反应的征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医疗团队。
- 3.2 紧急指示:根据医疗团队的指示,进行紧急处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 3.3 监测和观察: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状况和其他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和进展。
- 3.4 治疗措施:根据医疗团队的建议,给予患者适当的治疗措施,包括氧气供应、使用呼吸援助装置等。
- 3.5 协助医疗团队: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最佳的医疗救治。
4. 总结突发呼吸窘迫反应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通过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来迅速应对。
合理制定的应急预案和清晰的处理流程将有助于保护患者,并提供及时的医疗救治。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充分理解和熟悉这些预案和流程,在突发情况中能够快速、准确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马武华:紧急困难气道的处理

麻醉医生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保证患者的有效通气和肺内气体交换。
气管插管是临床麻醉、急诊抢救和重症治疗的重要技术之一,是成功进行有效呼吸道管理的前提和重要保证。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总有部分患者由于不同原因导致声门暴露欠佳,出现气管插管的困难或失败,也总有一部分患者由于病情或者医源性的因素导致的困难气道,甚至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
因此,对困难气道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
遇到紧急困难气道情况如何在最短时间做出最优的判断并选择最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患者的风险是每一位临床医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一、常见紧急困难气道的情况1 反复插管后导致的不能通气、不能插管2 各种原因如外伤、动静脉血管畸形、布加综合征等插管时导致的口腔、鼻腔大出血3 上呼吸道大量出血4 患者大量反流5 颌面部、头颈的严重外伤6 喉头巨大肿瘤7 气道严重水肿8 气道异物9 气道狭窄或外伤导致气道中断10 咽喉部蜂窝组织炎11 颈部血肿、脓肿、肿瘤或脑脊液漏导致的气道压迫二、紧急困难气道的处理流程思路是第一位的,越是紧急的困难气道,越要按照一个简单快捷的流程进行处理。
通常可以按照困难气道处理ABS流程分成三步进行。
A:寻求帮助(Ask for help)任何时候寻求帮助始终应放在首要的位置。
不管是低年资医生还是高年资医生,也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立即寻求帮助是对患者最负责的手段。
B:呼吸通气(breathing)在寻求帮助的同时,如果还可以用声门上工具进行通气(如反复插管后导致的不能通气、不能插管状况),则立即给予喉罩类、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喉管、口咽通气道、带套囊的口咽通气管、面罩等声门上工具进行呼吸通气(B)。
然后进入下一步。
S:这个S包含三个含义。
通气好后,等待患者恢复自主呼吸(S1,spontaneous)或者进行下一步处理,如果无法用声门上工具通气(如喉头巨大肿瘤等)或者通气无效(如喉头严重水肿),则立即进行S2:(Stick cricothyroid membrane)穿刺环甲膜进行通气,如果因为套管针过小或者没有环甲膜穿刺套件,则立即进行S3(surgical airway )环甲膜切开或气管切开。
最新困难气道处理快捷指南

13版指南与03版指南对比
谢谢!!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28
困 难 处 理 流 程 图
注意事项
麻醉科医师应在平时培训和掌握多种困难气道工具和方法, 处理困难气道时应选择最熟悉和最适合的技术
麻醉前应确定建立气道的首选方案和至少一个备选方案。 对于已预料的困难气道,应确保至少一位对困难气道有经验
的高年麻醉科医师和一名助手。对于未预料的困难气道,应 尽快请求帮助。 气道处理过程中要确保通气和氧合,在SpO2下降至90%前 及时面罩通气给氧。 气道操作要有微创意识,尽量避免演变为紧急气道。 插管失败后要避免同一个人采用同一种方法反复操作,应及 时更换思路和方法或更换人员和手法。三次以上未能插管成 功时取消手术也是必要的处理方法。
紧急气道的处理
1)面罩通气发生困难时立即请求帮助,同 时行双人加压辅助通气
2)经双人加压辅助通气仍未获得良好通气 时,需尽快置入喉罩。 没有喉罩时,立即 由现场相对有经验的麻醉科医师尝试一次 插管(不可反复试),采用哪种方法取决 于操作者的优势技术、已备好的气道工具 及建立通气的紧迫性等
3)判断喉罩通气是否满意或气管插管是否 成功,失败者继续采用其他紧急无创方法, 如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喉管等
紧急气道处理流程
紧急气道是指“只要存在困难面罩通气,无 论是否合并困难气管插管”的情况。其中少 数病人“既不能插管也不能通气”(CICV), 可危及生命。处理紧急气道的关键是及早诊 断和处理,诊断的关键在于对面罩通气分级 的准确判断。
紧急气道的预防 1)建议在麻醉前去除可纠正的面罩通气危险因
素,例如刮掉胡须或者用贴膜将其覆盖、无 牙病人保留假牙等。 2)全面而准确的评估气道,正确选择诱导方式。 评估排除DMV危险因素的病人,建议充分预 充氧后直接全麻快诱导。 3)气道操作时注意动作轻柔,尽量减少损伤。 4)每一次操作前充分预充氧或面罩通气,当 SpO2降至90%前要及时面罩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