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入海口的资料
山东黄河入海口美景介绍

山东黄河入海口美景介绍
黄河入海口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
因黄河水携带着大量泥沙在此沉积而成,故称“入海口”。
这里是鸟的天堂,每年都
会有众多的候鸟到此停留栖息,故被誉为“候鸟王国”。
黄河入海口位于东营市区南30公里处,因黄河在此入海而
得名。
这里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水源充足,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养殖基地。
黄河入海口被誉为“东方湿地之都”、“鸟类天堂”。
这里有
大天鹅、丹顶鹤等鸟类200余种。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4种,二级保护鸟类18种。
每年春季大批迁徙的候鸟在此停歇、繁殖,也是观鸟的好地方。
黄河入海口是国家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
这里也是省级旅游度假区——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区,有中国北方最大的芦苇湿地,有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新生湿地——河口三角洲沼泽湿地,有著名的“鸟中之王”丹顶鹤和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在此繁衍栖息。
—— 1 —1 —。
有一种荡气回肠,叫黄河入海口

有一种荡气回肠,叫黄河入海口作者:***来源:《旅游世界》2022年第10期黄河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的河流之一。
“雪原雷动下天龙,一路狂涛几纵横。
裂壁吞沙惊大地,兴云致雨啸苍穹。
”黄河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一路呈“几”字形纵横5464公里奔向渤海,以天然的大手笔打造了无数的自然景观,同时,大河两岸也有中华儿女创造无数美丽的人文景观。
黄河入海口就是其中一个富饶美丽的地方,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境内,地处渤海与莱州湾的交汇处,1855年黄河决口改道而成。
东营作为黄河入海之地,它有中国最完整、最广阔、最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有著名的黄河口生态旅游区,这里还是鸟类的天堂。
坐落在园区正门不远处的黄河三角洲鸟类博物馆,是园内的鸟类专题博物馆。
进入博物馆后的全景大屏幕可以看见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内不同季节的美景,博物馆内收藏有各种栩栩如生的鸟类标本和模型1400多件,这些标本和模型逼真的展现了不同鸟类各自的生存状态和样貌。
来到鸟类科普园,能够看到丹顶鹤和蓑羽鹤自由翱翔,浩浩荡荡的雁群“扑面而来”,啾啾长鸣。
若是乘船游玩的话,在湿地中缓缓穿行,每过一个弯道,就会有不同的场景展现在眼前,还能看见成对的野鸭子在水面上嬉戏,拍打水花,十分惬意。
漫步黄河口,柽柳树随处可见,有的三丛五株,长在路边田头;有的几百枝群丛簇,攀枝连理,蓬勃向上;更多的是密密匝匝平铺开去,苍干层叠簇拥,翠枝柔顺,成为黄河口的又一奇观。
柽柳一年三次开花,又名“三春柳”,是一种抗盐碱、耐旱涝、抵贫瘠,改良土壤,美化环境,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
柽柳还有着未雨先知的功能,天将下雨之前,枝叶特别挺拔滋润,花儿也分外艳丽醉人,故有“雨师”之称。
古人说柽柳乃“木中之圣”,并不言过。
柽柳花期长达半年之久,所酿制的蜜,色似琥珀,体似凝脂,甘甜爽口,沁人心脾,是营养健身的上佳补品。
坚硬的柽柳枝干,可提供单丁、炼制栲胶、编织花篮、制作盆景,给黄河口人以丰富的馈赠。
黄河入海口黄蓝原理

黄河入海口黄蓝原理介绍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流,也是中国母亲河之一。
黄河入海口是黄河流域的最后一段河流,在这里黄河的黄色河水与大海的蓝色海水交融,形成了一幅壮丽的景色,也使得入海口成为了旅游胜地。
黄河入海口的地理特点黄河入海口位于山东省东北部,面积约为2114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入海河口湿地。
这里是黄河的终点,黄河水在这里汇入渤海。
由于黄河沿途经过多个地质断裂带,沉积物丰富,使得入海口地形不断变化。
入海口河道的变化1.分为三个大河道:北道、中道和南道。
北道也称为“贮真河”,中道也称为“贮水河”,南道也称为“贮积河”。
2.每个河道的水流速度以及运沙能力都不同。
北道水流湍急,运沙能力最强;中道水流温和,运沙能力适中;南道水流平缓,运沙能力较弱。
入海口的河口湿地1.河口湿地是指河口以及湿地的边缘地带,是海水与淡水相交的地方。
黄河入海口的河口湿地面积广阔,生态环境独特,是许多鸟类、动物和植物的乐园。
2.河口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可以净化水体、保护海岸线、改善气候、提供栖息地等。
黄河入海口的黄蓝原理黄河入海口的黄蓝原理是指黄河的黄色河水与大海的蓝色海水在入海口交汇时,由于黄河携带大量的泥沙,使得这里的水色由黄变蓝。
黄河的泥沙1.黄河是中国最大的泥沙河流,每年输沙量约为45亿吨。
这是由于黄河流域的土壤含有丰富的黄土和粘土。
2.黄河的泥沙富含有机质和养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入海口的生态系统提供养分。
黄河和海水的交融1.当黄河的黄色河水与大海的蓝色海水相遇时,由于泥沙的沉积和海水的搅拌,水体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2.根据悬浮物的含量和颗粒大小,水色可能会从黄变成浑浊的褐色、暗绿色,最终趋于蓝色。
这种变化是由泥沙和海水在水体中混合所引起的。
影响因素1.季节因素:不同季节,黄河的水量和泥沙含量都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黄河入海口的水色。
2.潮汐因素:入海口的潮汐也会对水色产生影响,潮汐的变化会导致海水的流动和混合程度发生变化。
八年级地理黄河入海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黄河入海知识点地理知识点:黄河入海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也是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黄河流经十个省份,总长度约5500公里,流域面积达到75万平方公里。
黄河的入海口位于山东省东部,与渤海相连。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黄河入海的知识点,其中包括黄河口的地理特征、入海方式和入海对环境的影响。
1. 黄河口的地理特征黄河口位于山东省东部,距离青岛市南部约30公里。
入海口宽34千米,水深平均为二十米左右。
这里的海水呈浅色,与周围广阔的渤海相比,更为清澈。
此外,黄河口的形状呈倒V型,越向上游越宽。
2. 黄河的入海方式黄河通过多个支流流入渤海,其中最重要的是大青沟和北大港。
河水在与海水混合时,由于重量不同,黄河水沉入渤海底部,形成一个黄色的泥沙淤积。
这种沉积物称为泥沙淤积,通常会使海底下降并扩大河口宽度。
因此,黄河入海口的形状也可以通过泥沙淤积的情况来判断。
3. 黄河入海对环境的影响黄河到海边传送数百万吨的泥沙,大部分终究沉积在河口,对海底生物的生存造成影响。
此外,黄河水中含有很高的泥沙和土壤等,这些物质进入海洋会降低海水的透明度,并影响海洋生态的平衡。
黄河的水质也受到压力,这是因为引入农业化肥和化学品等污染物质。
为了减少这种污染对海洋的影响,需要推广生态农业和使用更环保的化学药品等措施,这是实现黄河入海口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结论:总之,黄河入海是中国地理地貌的一个独特的地方,也是中国人民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
然而,由于许多人类活动和自然事件的影响,黄河入海也面临许多环境挑战。
我们必须采取行动来保护黄河口和与之相邻的生态系统,这将有助于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并使其更加适宜人类居住。
黄河入海口调研报告

黄河入海口调研报告黄河入海口调研报告一、引言黄河,中国伟大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
它从青海高原发源,流经九个省区,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入海口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是黄河的终点,也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地方。
为了进一步了解黄河入海口的情况,我们进行了这次调研。
二、地理概况黄河入海口位于北纬37°31',东经118°35',总面积约5.7平方公里。
这个地方处于内陆到海洋的过渡地带,水流湍急,水文条件复杂。
这里的水位波动大,对于防洪和航道交通都提出了挑战。
此外,黄河入海口地处航运门户,黄河入海等重要水运线路经过这里,对我国的铁路、水运和公路交通具有重要意义。
三、环境保护措施为了保护黄河入海口的生态环境,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海岸线生态修复,稳定海岸线。
其次,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黄河水的质量和数量。
此外,政府还规划了黄河入海口的保护区,保护各种珍稀濒危的鸟类和动植物。
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保护了黄河入海口的自然生态环境。
四、经济利用黄河入海口丰富的水资源为当地的农业、渔业和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这里拥有大片的农田,农作物种植十分丰富,特色农产品有很高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黄河入海口的渔业也十分发达,各种海鲜资源丰富。
旅游业也是该地区的一大特色,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五、问题与建议尽管黄河入海口已经有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该地区的水位波动大,容易导致洪水和潮汐灾害。
其次,水域污染问题仍然突出,需要更加严格的环境监管措施。
最后,旅游业发展有待提升,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加强防洪建设,增强防洪能力,减少水灾损失。
其次,加大水域污染治理力度,加快推进水环境管理和生态修复。
最后,加强旅游业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
六、结论黄河入海口是一个重要的地理景点,也是黄河的结束之地。
我的家乡—黄河入海口

• 黄河口湿地生态旅游区举办的活动 有五月槐花观赏节,7--8月观黄龙 入海及进行青少年夏令活动,9-10月观芦花飞雪和观黄河口“红地 毯”,11月--次年3月观鸟。
香槐
直 柳
芦花飞舞
黄须菜——浪漫“红半黄
• 黄河入海口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乃至世界暖温带唯 一一块保存最完整、最典型、最年轻的湿 地生态系统。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得天独 厚的自然条件,使这里的生物资源非常丰 富。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成群的丹顶鹤、 白头鹤、白颧、中华秋沙鸭、金雕、白尾 海雕和大鸨,还能一睹世界稀有鸟类—— —黑嘴鸥的风采。
黄河入海口黄蓝构造原理

黄河入海口黄蓝构造原理黄河入海口黄蓝构造原理黄河,是中国最长的一条河流,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而黄河的入海口,也被称为黄蓝构造,是黄河最后汇入大海的地方。
本文将探讨黄河入海口黄蓝构造的原理及其地质意义。
1. 黄河入海口的地理位置黄河位于中国的北部,自青海的玛曲县发源,经过九个省份最终注入渤海。
而黄河入海口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境内,是黄河最后汇入大海的地点,被誉为“黄河的嘴巴”。
2. 黄蓝构造的形成原理黄蓝构造是指黄河在入海口处形成的特殊地貌构造。
它是由黄河的沉积物与海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
黄河水含有大量的泥沙和悬浮物,这些物质在流入海洋时会与海水中的盐分发生反应。
而黄河入海口处正好是黄河水与海水相碰撞的地方,泥沙与盐分的相互作用导致了黄蓝构造的形成。
具体来说,当黄河水流入海洋时,由于水流速度的减慢和泥沙沉积作用,泥沙开始沉积在黄河入海口的附近海域。
而在沉积物的影响下,黄河入海口处的海水逐渐变浑浊,呈现出黄色,形成了黄曹升。
与此海水中的盐分也在泥沙的影响下发生沉淀作用,导致海水变得更为咸度更高,呈现出蓝色,形成了蓝曹升。
这种黄蓝相间的沉积物构造便是黄蓝构造。
3. 黄蓝构造的地质意义黄蓝构造不仅是黄河入海口的特殊地貌景观,也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黄蓝构造是黄河沉积物在流入大海后的沉积记录。
黄河是中国最大的泥沙沉积区,每年带入海洋的泥沙数量巨大。
这些泥沙通过黄蓝构造的形成,为地质学家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材料,有助于了解地球的地质演化过程。
黄蓝构造还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黄河水中的泥沙中富含养分,这些养分会被带到入海口的海域中,为海洋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黄蓝构造不仅是地质景观,也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区域。
黄蓝构造的存在对于河口湿地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黄蓝构造的形成不仅是黄河泥沙的沉积过程,也是黄河泥沙与海水交互作用的过程。
这种交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泥沙的深入进入海洋内部,有助于维持河口湿地的稳定性,对河口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影响。
黄河有几个入海口

黄河有几个入海口
黄河有1个入海口。
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境内,地处渤海与莱州湾的交汇处,1855年黄河决口改道而成。
黄河,是位于中国北方地区的大河,属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其流域冬长夏短,冬夏温差悬殊,季节气温变化分明。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流域降水量小,以旱地农业为主,冬干春旱,降水集中在夏秋七八月份。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
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每年都会携带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黄河流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
在世界各地大都还处在蒙昧状态的时候,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就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斩荆棘、辟草莱,劳动生息,创造了灿烂夺目的古代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让入海口水污染资料
基本资料:
黄河(Yellow River)——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
若把祖国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鸡,黄河便是雄鸡心脏的动脉。
黄河流程达5464千米,流域面积达到752442平方公里,上千条支流与溪川犹如无数毛细血管,源源不断地为祖国大地输送着活力与生机。
黄河入海口,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黄河口镇境内。
地处渤海与莱州湾的交汇处,1855年黄河决口改道而成。
这里旷野茫茫,芳草萋萋,国家级保护珍禽四季随处可见。
黄河两岸,林场、芦苇、牧草带植被种类层次分明,黄河如同一条黄龙深入蔚蓝大海,堪称天下奇观。
夕阳西下、长河落日的迷人风情,令人神往。
东营是万里黄河入海的地方,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所在地,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
黄河之黄、植物之绿、大海之蓝,共同绘制了一幅多彩画卷。
这里还有中国最完整、最广阔、最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著名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鸟类的天堂。
山东滨州段黄河遭受高盐度废水污染
3月6日,从山东省滨州市黄河大桥路过的行人惊讶地发现:滚滚东逝的黄河水面上飘过一簇簇、一片片污浊泡沫,大家不得不面对一个令人焦虑的事实:污染正在越来越严重地侵蚀这座城市的母亲河。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
黄河流域内有耕地3亿多亩,1亿多人口。
近年来,黄河治理成就显著,黄河断流得到明显遏止,在取得显著成果的同时,随着我国化工、冶金等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大量采用反渗透膜技术回用,工业循环水等排放的高盐度废水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危害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直接导致江河水质矿化度显著提高。
黄河在其青海发源地检测水质电导率只有200μs/cm ,到了黄河中游的
包头,电导率上升到800~1000μs/cm,而到了黄河下游的济南、东营,电导率则高达1500~1000μs/cm。
这种高盐度、高矿化度水质,不仅严重腐蚀、损害工业设备,加大工业制水成本,而且还导致土壤板结、植物枯萎,加速盐碱化,沙漠化进程,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必须呼吁国家环保部门应尽早制订高盐度废水排放标准,限制高盐度废水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黄河的一些支流污染触目惊心,2005年黄河干支流中,劣五类水质河长占31.2%;有的黄河支流,实际上已经成为一条排污沟,全程都是劣五类水。
黄河水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15亿至156亿元。
除了工农业用水之外,黄河一共担负着沿黄河地区50座大、中城市和420个县的城镇居民生活供水任务,如果黄河当前的污染局面继续恶化,将会给下游沿途城镇居民的供水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水污染遥感监测
小清河口
(学术期刊上的东西不能复制,如果要用的话就辛苦一下做ppt的人了,渤海湾海域春季水污染的遥感分析
根据图像颜色差可以比较准确的模拟出当地环境的基本状况。
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水污染防治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鼓励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
第二十条禁止新建化学制浆造纸、酿造、印染、染料、电镀、制革、选金、炼油、农药、炼硫、炼汞、以及其他严重污染水环境的小型企业;已建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其关闭。
严格控制新建、扩建、改建化学制浆造纸、酿造大中型企业;确需建设的,必须报省环境保护部门同意后,方可按规定的管理程序报批;未经省环境保护部门同意的,有关项目审批部门不得办理手续。
第二十一条超过国家或者省规定的水污染排放标准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必须限期治理。
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管理权限决定。
个体工商户的限期治理,由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其委托的环境保护部门决定。
第二十二条被责令限期治理的单位,必须向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提交治理计划,定期报告治理进度,并按期完成治理任务。
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对限期治理的项目进行检查和验收。
第二十三条排污单位必须保证水污染防治设施的正常使用,禁止偷排超标准废水。
严禁擅自拆除或者闲置水污染防治设施,确有必要拆除或者闲置的,必须报所在地环境保护部门批准。
总量控制实施方案确定的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的规定设置排污口,并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
第二十四条省和设区的市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加强省内入海河流的监督管理,控制本行政区出境断面的排污总量,保证入海河流水质符合排污总量控制的指标。
第二十五条采用氧化塘处理污水的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污染地下水。
第二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限制含磷洗涤用品的生产和销售,淘汰含磷洗涤用品。
第二十七条使用农药、化肥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使用规定。
运输、存贮农药和处置过期失效农药,必须加强管理,防止造成水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