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和兔子》教案(共10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狐狸和兔子》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狐狸和兔子》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知狐狸和兔子之间的友谊。
2.培养幼儿倾听故事、讲述故事的能力。
3.教育幼儿学会关爱他人,懂得友谊的可贵。
二、活动重难点1.重点: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知狐狸和兔子之间的友谊。
2.难点:培养幼儿讲述故事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1.教具:故事课件、狐狸和兔子的头饰、画纸、画笔。
2.环境准备:布置故事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故事氛围。
四、活动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狐狸和兔子吗?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今天,老师就来讲一个关于狐狸和兔子的故事。
2.讲述故事师:故事的名字叫《狐狸和兔子》。
下面,老师来讲述这个故事。
(1)讲述故事第一部分:狐狸和兔子相遇。
师: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有一只狐狸和一只兔子。
它们偶然相遇了,它们互相问候,表示友好。
(2)讲述故事第二部分:狐狸和兔子互相帮助。
师:狐狸和兔子成为了好朋友,它们在一起玩耍,互相帮助。
有一天,兔子遇到了危险,狐狸勇敢地救了它。
兔子非常感激狐狸,也决定要帮助狐狸。
(3)讲述故事第三部分:狐狸和兔子共同成长。
3.讨论故事师:小朋友们,你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想呢?你们觉得狐狸和兔子之间的友谊是怎么样的?幼:友谊是无价的,它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师:对了,友谊就是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我们要学会关爱他人,珍惜友谊。
4.情境体验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角色扮演的游戏。
请小朋友们戴上狐狸和兔子的头饰,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扮演狐狸和兔子。
(1)情境一:狐狸和兔子相遇。
(2)情境二:狐狸和兔子互相帮助。
(3)情境三:狐狸和兔子共同成长。
师: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友谊的可贵,学会了关爱他人。
希望小朋友们能够在生活中,珍惜友谊,关心他人。
五、活动延伸1.教师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狐狸和兔子,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2.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交流,共同关注幼儿的友谊发展,引导幼儿学会关爱他人。
幼儿园小班教案《狐狸和兔子》

幼儿园小班教案《狐狸和兔子》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故事《狐狸和兔子》。
2.能够简单地描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教材准备1.故事书《狐狸和兔子》。
2.集体玩具以及个人玩具。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故事1.老师拿出故事书《狐狸和兔子》,并指着故事封面上的照片,问孩子们:“你们看见了什么?这是一本什么书?”2.老师解释这是一本故事书,我们今天要听的故事叫做《狐狸和兔子》。
让孩子们知道今天的教学主题。
步骤二:讲故事1.老师打开书,开始朗读故事,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认真听故事。
2.讲解故事情节中难懂的单词或短语,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故事。
3.在重要的情节处,适当引导孩子们做出情感反应,例如:当兔子被狐狸抓住时,可以问孩子们感觉如何,为什么会这样想。
步骤三:师生互动1.老师可能会提问“狐狸追逐兔子的时候,你们会怎么做?”等问题,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
2.可以让孩子们分成小组,一起模仿狐狸和兔子的动作,增强互动性和营养。
步骤四:加深印象1.老师可以用玩具等教具让幼儿重复故事情节,让孩子们更好地记住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老师引导孩子们自己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内容,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评价1.故事讲解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2.教学反应,孩子们是否喜欢故事,学习效果如何。
3.观察孩子们在教学中的表现,是否能从教学中获取更多知识。
总结1.通过本讲故事课程,孩子们了解《狐狸和兔子》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同时也得到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想象力的提升。
2.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加愿意接受新知识,提高了教学效果。
大班故事《狐狸和兔子》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狐狸和兔子教案

大班故事《狐狸和兔子》教案一、教案背景本教案适用于幼儿园大班语言课程,通过讲述故事《狐狸和兔子》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
通过这个故事,幼儿能够学习到友善、互助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二、教学目标1.能听懂故事《狐狸和兔子》并表达自己的理解;2.能准确描述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3.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4.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帮互助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1.教学用书:《狐狸和兔子》(故事书);2.PowerPoint课件;3.课堂展示材料。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问候学生,引起他们的注意;2.师生共同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第二步:故事讲述(10分钟)1.教师利用PowerPoint课件和故事书,向学生展示故事《狐狸和兔子》;2.教师适当使用肢体语言和语音语调,讲述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第三步:理解与讨论(15分钟)1.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学生回顾故事的内容,并对故事进行理解;2.学生回答问题,并发表个人观点;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意义,如友善、互助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第四步:小组活动(15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2至3名学生组成;2.每个小组根据故事《狐狸和兔子》的情节,讨论并设计一个合作解决问题的方案;3.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记录下自己的解决方案。
第五步:小组展示(10分钟)1.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陈述他们小组的解决方案;2.全班学生进行听众角色,并提出问题和建议;3.各小组代表回答问题并接受评议。
第六步:总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合作解决问题的重要性;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道理。
五、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展示环节的表现,包括是否能积极参与讨论、理解故事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等;2.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和表现,对其进行个别评价,及时给予肯定和激励。
狐狸和兔子大班教案

狐狸和兔子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故事《狐狸和兔子》的讲述,使学生了解狐狸和兔子的生活习性、特点和行为,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好奇心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口语表达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友善待人、团结合作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故事情节和角色的描述,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好奇心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故事《狐狸和兔子》的图片、幻灯片、黑板、口红笔等。
2.教学环境准备:教室布置整洁、故事图片精美。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1.教师打开幻灯片,展示图片,问学生:“你们喜欢动物吗?你们知道有哪些动物呢?”2.学生回答后,教师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动物狐狸和兔子,并让学生提出自己对狐狸和兔子的认知。
Step 2 学习新知1.教师打开幻灯片,向学生讲述故事《狐狸和兔子》。
适当地运用肢体语言和声音变化,使故事更生动有趣。
2.通过讲阅读故事,让学生了解狐狸和兔子的特点和行为,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Step 3 拓展延伸1.教师将故事中的关键词或图片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狐狸和兔子的特点和行为。
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讨论,让每个小组派一名小组成员上台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Step 4 情感培养1.教师复述故事中狐狸和兔子相互帮助的情节,并向学生介绍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2.教师将“保护动物、关爱自然”等标语贴在教室的窗户或墙壁上,让学生通过日常观察和行为展示对动物的保护意识。
Step 5 总结反思1.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所学内容,回答问题:“你们觉得狐狸和兔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2.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并就如何保护动物与学生进行交流。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狐狸和兔子的特点和行为,培养了对动物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幼儿园小班教案《狐狸和兔子》

幼儿园小班教案《狐狸和兔子》一、教学目标:1.通过故事学习,让孩子们了解到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惯和特点,培育其察看本领和思维本领。
2.让孩子们从故事中学习到团结合作的紧要性,培育其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本领。
3.让孩子们了解本身的情绪,如何处理好本身的情绪,培育其自控本领和情感认得。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重要内容是“狐狸和兔子”。
三、教学步骤:1.热身游戏:孩子们围成一个圈,老师唱起“小兔子乖乖,把手放在背后,打开门拜拜,转身就走的歌曲,孩子们跟着唱并仿照兔子动作。
2.进入故事:老师叙述故事“狐狸和兔子”。
故事内容为:狐狸和兔子在森林里生活,狐狸常常去偷兔子的胡萝卜。
兔子渐渐对狐狸产生了猜疑和排斥,最后导致狐狸也失去了深入森林的权利。
故事过后,老师让孩子们回答几个问题:1. 狐狸和兔子在森林里都住在哪里?2. 狐狸喜爱偷什么?3. 兔子开始怎么想狐狸的?4. 最后狐狸发生了什么事?3.角色扮演:老师将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扮演狐狸,一组扮演兔子,让孩子们穿上本身喜爱的动物衣裳,仿照故事中狐狸和兔子的表情和动作,表演故事情节。
4.做游戏:老师中心放一个“胡萝卜”,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为狐狸,一组为兔子。
兔子仿照狐狸的声音喊“我要偷胡萝卜”,狐狸就跑过来试图拿到胡萝卜。
兔子看到后就可以将胡萝卜交给狐狸,狐狸得到胡萝卜后回到本身的队伍,兔子也要尽快取得新的胡萝卜。
这样可以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到团结合作的乐趣,体验角色扮演的欢乐。
5.情感互动游戏:老师出示几张狐狸、兔子的照片,让孩子们来发挥想象力,用本身的话语形容这个动物的感受和心情,引导孩子们感知和认得本身的情绪。
6.结束游戏:老师唱起结束歌曲,孩子们依次排队,走出教室。
四、思考题:1.你猜狐狸和兔子后来会怎么样?2.你生气的时候,你该怎么做?五、教学效果评价:1.孩子们能够自若地仿照兔子、狐狸等动物的表情和动作。
2.孩子们能够认得到本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力描述动物的心情。
大班《狐狸和兔子》语言教案

大班《狐狸和兔子》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狐狸和兔子的特点。
2. 能够表达自己喜欢的角色,并讲述故事情节。
3. 学习词语:狡猾、机智、勇敢、善良等。
4. 培养幼儿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理解故事情节,感知角色特点。
2. 能够表达自己喜欢的角色,并讲述故事情节。
难点:1. 学习词语:狡猾、机智、勇敢、善良等。
2. 培养幼儿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狐狸和兔子》2. 角色头饰:狐狸、兔子3. 图片:狡猾、机智、勇敢、善良等4. 记录卡、画笔四、教学过程:1. 导入:1.1 邀请幼儿观看故事课件,引起兴趣。
1.2 提问:故事中有哪些角色?它们是什么关系?2. 讲述故事:2.1 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角色特点。
2.2 提问:狐狸和兔子分别是什么性格?你更喜欢谁?为什么?3. 学习词语:3.1 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认识词语:狡猾、机智、勇敢、善良等。
3.2 幼儿模仿朗读词语,巩固记忆。
4. 情景表演:4.1 教师组织幼儿分组,选择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4.2 幼儿表演故事情节,锻炼表达、交流能力。
五、作业:1. 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内容,讨论喜欢的角色。
2. 画一幅狐狸和兔子的画,并在画纸上写上它们的特点。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角色喜好。
2. 评估幼儿在情景表演中的表达和交流能力,以及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3. 收集幼儿的作业作品,评估他们对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延伸活动:1. 开展“小小故事家”活动,让幼儿自己创作小故事,并表演给同学们看。
2. 组织“动物运动会”,让幼儿扮演不同动物,通过游戏形式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3. 进行角色换位思考活动,让幼儿设想自己是狐狸或兔子,在故事中的不同情境下会怎么做。
八、家庭作业布置:1. 请家长协助,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讲述《狐狸和兔子》的故事,并讨论故事中的道德观念。
《狐狸和兔子》幼儿园教案

《狐狸和兔子》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认知,了解狐狸和兔子的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的道德观念,学会关爱和尊重动物。
二、教学内容1. 狐狸和兔子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
2. 狐狸和兔子在故事中的角色特点和关系。
3. 故事情节的推理和想象。
4. 手工制作:狐狸和兔子头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认知狐狸和兔子的特点,理解故事情节。
2. 难点:手工制作狐狸和兔子头饰,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狐狸和兔子的图片、故事情节动画。
2. 手工材料:狐狸和兔子头饰模板、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
3.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宽敞的教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狐狸和兔子的动画,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新课:讲解狐狸和兔子的特点,如外形、生活习性等。
3. 故事分享:《狐狸和兔子》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关系。
4. 讨论:提问幼儿关于故事的问题,如“狐狸和兔子为什么会成为朋友?”“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等,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5. 手工制作:分发头饰制作材料,指导幼儿动手制作狐狸和兔子头饰。
6. 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作品,鼓励他们互相欣赏和评价。
7.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关爱和尊重动物的道德观念。
8.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狐狸和兔子》的故事,并展示手工作品。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狐狸和兔子特点的认知程度。
2. 评估幼儿在手工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搜集幼儿在讨论环节的发言,了解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狐狸和兔子,再现故事情节。
2. 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现实生活中狐狸和兔子的踪迹。
3. 开展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手工制作和角色扮演活动。
《狐狸和兔子》幼儿园教案

《狐狸和兔子》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认知,加深对狐狸和兔子的了解。
2. 通过故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狐狸和兔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通过故事,了解狐狸和兔子之间的互动和关系。
3. 学习分享和互相帮助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认识狐狸和兔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通过故事学习分享和互相帮助的道理。
2. 难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狐狸和兔子》2. 动物图片:狐狸、兔子3. 分享道具:玩具、食物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邀请幼儿观察狐狸和兔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和外形特征。
b. 讲述故事《狐狸和兔子》,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2. 主体活动:a. 分组讨论:引导幼儿谈论狐狸和兔子之间的关系,它们为什么会成为朋友。
b. 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狐狸和兔子,进行情景表演,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3. 延伸活动:a. 创意绘画: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狐狸和兔子,并分享给大家。
b. 互动游戏:组织幼儿进行“狐狸和兔子”的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总结:a. 回顾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说出狐狸和兔子之间的友谊。
5. 作业:a.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故事《狐狸和兔子》。
b. 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一幅关于狐狸和兔子的绘画作品。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狐狸和兔子的认知程度。
2. 评估幼儿在角色扮演和创意绘画环节的表现,考察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对故事《狐狸和兔子》的讲述情况和绘画作品的完成情况。
七、教学建议:1. 在讲述故事时,尽量使用生动的语言和表情,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在角色扮演环节,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3. 在创意绘画环节,尊重幼儿的个性,让他们自由发挥,创作出自己独特的作品。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故事课件和动物图片的清晰度,以便幼儿能够清楚地看到狐狸和兔子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狐狸和兔子》教案(共10篇)《狐狸和兔子》教案(共10篇)由会员“惠州论坛”投稿精心推荐,小编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篇:《狐狸和兔子》教案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故事内容,体验兔子的机智、勇敢和狐狸的凶恶、愚蠢。
2、激发幼儿喜欢阅读的兴趣,感受绘本画面的幽默与风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鼓励幼儿大胆表述画面内容。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大绘本图画书一本、头饰:狐狸、兔子活动过程一、出示绘本,认识封面、封底,介绍图书名称,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出示绘本《当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引导幼儿观察图书封面。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可好听了你们想听吗?它呀就藏在这书宝宝里面,那我们先一起来认识一下书宝宝的封面吧!2、提问:(1)、封面上有什么?幼:有兔子和狐狸(2)、那我们小朋友来猜猜看这狐狸和兔子之间,它们会发生一些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幼:兔子在回家的路上被狐狸发现了,狐狸想吃掉兔子;兔子被狐狸盯上,狐狸想着坏主意;……二、幼儿欣赏《当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的课件,初步了解图画书的内容。
师:狐狸和兔子之间到底会发生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看就知道了。
1、出示课件幼儿欣赏,引导幼儿猜测图片内容。
(出示第一~四页的图片)提问:A、凶恶的狐狸张开了它的大嘴巴,你觉得兔子会怎么样呢?幼:很害怕;想着脱身的办法;大声叫喊……B、幼儿观察第三页兔子的表情(动作),你能否来模仿一下,兔子怎么会是这个动作呢?兔子很神气,一点都不感到害怕,这是为什么呢?幼:兔子有秘密武器;兔子今天勇敢起来了;兔子想到了好办法……C、我们一起看一下兔子是用什么好办法让狐狸不吃掉自己的。
教师:原来兔子让狐狸给它讲了个故事。
2、出示图片,幼儿观察并猜测故事内容师:接下来狐狸和兔子之间还会发生什么事情,狐狸会吃掉兔子吗?我们一看图片猜一猜。
(幼儿观看图片内容,猜测故事内容)幼:会、不会……师:狐狸到底有没有吃掉兔子我们一一下。
(教师讲述故事内容):狐狸给兔子讲完了晚安的故事,狐狸想吃兔子时,兔子又让狐狸将它送到它家的床上去,还给它唱歌。
3、讨论师:孩子们,当狐狸唱完歌后,兔子到底会不会被狐狸吃掉呢!(幼儿展开激烈的讨论)幼:不会,兔子还会想出好办法的;狐狸等的不耐烦了,于是就吃掉兔子了;……过渡语:最后,兔子被狐狸吃掉了吗?(我们一起来听听)四、教师讲述故事后半部分,揭开谜底。
师:兔子有没有被狐狸吃掉?(幼儿:没有)当兔爸爸想拿起木棍打狐狸的时候,兔子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幼:兔子说,"慢着----不要打他!"……狐狸一直照兔子的话去做,狐狸没有伤害兔子,所以兔子也不让爸爸打它……分析:在这一环节中,"慢着----不要打他!"兔子不让自己的爸爸打狐狸,再这层面上,孩子的情感体验有了很大的提升,也充分感受到兔子的善良。
五、完整观看课件,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师: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说兔子和狐狸之间的对话。
幼:故事的题目是《当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六、结束活动1、讨论:你喜欢故事中的兔子吗?故事中的狐狸你觉得怎么样?幼:喜欢兔子,因为兔子很聪明、也很善良;喜欢狐狸,因为狐狸到最后也没有吃掉兔子,它也很善良;教师:其实在这个故事中兔子很聪明很勇敢,它能够想办法让狐狸不吃自己,也通过狐狸找回了家;而故事中的狐狸也没有那么凶狠,不但没吃掉兔子,还一步一步完成了兔子提出的要求,说明这是一只善良的狐狸。
反思《纲要》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纲要》还指出:"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幼儿期是形象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美的形象,尤其是艺术作品中美的形象,具有概括性、典型性、促使幼儿形象思维活动,并引起幼儿的联想,产生丰富的想象活动。
附录资料故事:《当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一只小兔子坐在土丘上,找不到回家的路---那里恰好是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的地方。
这时,一只狐狸正悄悄地靠近他......并且,张开了大嘴。
"慢着----不要吃我!"小兔子叫起来,"你不知道吗,这里是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的地方?""晚安!"狐狸说完,又张开了大嘴。
"慢着----不要吃我!说了晚安,还要讲一个与晚安有关的故事呢。
"小兔子说。
狐狸想了一下,开始讲故事-----"在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的地方,坐着一只淘气的小兔子。
从树林里悄悄走来一只饥肠辘辘的狐狸,狐狸向兔子道了晚安,又讲了一个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的故事,然后就吃掉了兔子。
"狐狸说着就张开了大嘴。
"慢着----不要吃我!讲了晚安的故事,还得把我带到我家的床上去呢。
"小兔子说。
"好的。
"狐狸应着,仿佛已经闻到了烤兔肉的香味,"嗯,那里有三只兔子做成的美餐----兔子妈妈、兔子爸爸,还有这只嫩嫩的兔宝宝!" 狐狸很快嗅出了通向兔子家的路。
"没有人在家。
"兔子妈妈和兔子爸爸肯定是出去找兔子宝宝了。
"狐狸对自己说,"但是,兔宝宝很快就会消失在我的肚子里。
"他舔舔自己的尖鼻子,张开了大嘴。
"慢着----不要吃我!现在,你要给我唱一支晚安的歌,还不能用你的爪子动我一下,直到我睡着----所有的狐狸对兔子说晚安的时候都会这么做的。
"小兔子说。
狐狸叹了口气,开始唱起来......渐渐地,变成含糊不清的哼唱;叽里咕噜,声音越来越小......到最后,狐狸睡着了。
门开了。
兔子妈妈和兔子爸爸走了进来,小兔子立刻跳进妈妈怀里。
当兔子爸爸看到小床边坐着一只狐狸时,吓得差点儿昏过去。
兔子爸爸吃惊地看着兔子宝宝,向狐狸抡起了木棍。
"慢着----不要打他!"小兔子低声说,"你不知道这里是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的地方吗?"他们三个一起把昏睡的狐狸拖出了洞穴。
"晚安,狐狸!"三只兔子齐轻轻地说。
然后,他们紧紧地关上了洞穴的门。
提示:此教案有配套的课件第2篇:《狐狸和兔子》教案教材分析:这是来自《东方娃娃绘本》的图书。
图书传递的是一种善良、美好和聪慧。
而传递这一切的是图画中逼真的兔子和狐狸的面部的特写、不断累加、发展的故事情节和狐狸心里对一种生活规律的认同——从而认同兔子为他设下的一个个聪明的陷阱。
但当兔子的计谋得逞了,他却发出善良的“这是我和狐狸互道晚安的地方!狐狸,晚上好!”设计理念:孩子对性格特征相差大的动物放在一起组合的故事会非常有兴趣;对他们之间的斗智斗勇会充满了好奇和探究的兴趣。
幼儿园孩子的生活和隐藏在图书中的狐狸、兔子的“生活”规律有相同的地方。
因此,可以在阅读时勾起孩子自己的生活经历与图画书中共鸣。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故事内容,体验兔子的.机智、勇敢和狐狸的凶恶、2、激发幼儿喜欢阅读的兴趣,感受绘本画面的幽默与风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鼓励幼儿大胆表述画面内容。
活动重点:根据画面猜测故事的内容,感受绘本画面的幽默风趣。
活动难点: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验兔子的机智、勇敢和狐狸的凶恶、愚蠢。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绘本图画书一本、头饰:狐狸、兔子活动过程:一、出示绘本,认识封面、封底,介绍图书名称,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出示绘本《当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引导幼儿观察图书封面。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可好听了你们想听吗?它呀就藏在这书宝宝里面,那我们先一起来认识一下书宝宝的封面吧!2、提问:(1)、封面上有什么?(2)、那我们小朋友来猜猜看这狐狸和兔子之间,它们会发生一些什么有趣的事情呢?(3)、小朋友给书宝宝取个好听的名字好吗?二、幼儿欣赏《当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的课件,初步了解图画书的内容。
(一)、教师:狐狸和兔子之间到底会发生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就知道了。
(二)、出示课件幼儿欣赏,引导幼儿猜测图片内容。
(三)、出示第一~四页的图片。
提问:1、凶恶的狐狸张开了它的大嘴巴,你觉得兔子会怎么样呢?2、幼儿观察第三页兔子的表情(动作),你能否来模仿一下,兔子怎么会是这个动作呢?兔子很神气,一点都不感到害怕,这是为什3、我们一起看一下兔子是用什么好办法让狐狸不吃掉自己的。
教师小结:原来兔子让狐狸给它讲了个故事。
出示图片,幼儿观察,继续讲述故事。
接下来狐狸和兔子之间还会发生什么事情,狐狸会吃掉兔子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猜一猜。
1、幼儿观看图片内容,猜测故事内容。
2、狐狸到底有没有吃掉兔子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教师讲述故事内容)四、教师讲述故事后半部分,揭开谜底。
五、完整观看课件,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1、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2、教师根据课件生动的讲述故事。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说兔子和狐狸之间的对话。
六、结束活动1、讨论:你喜欢故事中的兔子吗?故事中的狐狸你觉得怎么样?2、引导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领会故事的内容。
(聪明的兔子、善良的狐狸等)教师:其实在这个故事中兔子很聪明很勇敢,它能够想办法让狐狸不吃自己,也通过狐狸找回了家;而故事中的狐狸也没有那么凶狠,不但没吃掉兔子,还一步一步完成了兔子提出的要求,说明这是一只善良的狐狸。
3、教师小结:狐狸终于睡着了,那你觉得这时候兔子它会怎么做呢?第3篇:《狐狸和兔子》教案后面为你推荐更多《狐狸和兔子》教案!活动目标:1、尝试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创编故事中狐狸与兔子的主要对话。
2、体验与同伴合作创编、表演童话剧的快乐。
3、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重难点:幼儿在创编对话时,语气、语调与故事角色的匹配幼儿合作创编并且表演情节教学准备:视频、故事录音、PPT教学课时:第二两课时(共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故事图片引出活动1、引出活动最近我们在表演童话剧《狐狸和兔子》,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你还记得,故事中提到了怎样的狐狸和兔子?——小结:狡猾的狐狸遇上了善良的兔子,故事就这样开始的。
(听故事录音开始部分)二、尝试创编台词1、狐狸、兔子介绍自己房子时各自的对话(1)出示图片一(狐狸和兔子各自的房子)提问:睡在这房子里会有什么感觉(外形、作用)提问:兔子和狐狸会怎么介绍自己的房子?2、狐狸出场(2)看啊,狐狸来了。
听音频(事先准备狐狸和兔子的音频)提问:兔子和狐狸说话时的声音听起来有什么地方不同?(3)出示幼儿说的不同之处,制作成卡片贴在黑板上作为记录(口气、语调、情感等)(4)幼儿听一听、学一学——兔子的声音很温柔,狐狸的声音又尖又细,不同的声音能表现不同性格的角色3、视频表演肖老师也录了视频,分别是狐狸骗兔子、狐狸赶走兔子的片段,看了以后,说说这两段视频说了什么?出示两段无声音的表演幼儿说说理由(动作、神态、表情)小结:相同的动物可以用不同的动作、神态、表情表演出不同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