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设计防火规范-倪照鹏
城市轨道交通消防安全管理.doc

城市轨道交通消防安全管理GA/T 579-2005自2006-3-1 起执行前言本标准由公安部消防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九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3/SC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中国矿业大学、天津市消防局、北京市消防局、上海市消防局、广东省消防总队、北京市地铁公安分局、广州市地铁总公司、上海能美西科姆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倪照鹏、程远平、黄振兴、阚强、杨永志、原震、姚永祥、沈奕辉、陈焕、古晋、刘汝义、郑臻毅。
引言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快速、环保、舒适、客运能力大的城市交通工具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及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对于疏解城市交通,发挥城市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在我国得到了较快发展,其运营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为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预防轨道交通火灾,减少轨道交通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在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和吸收国内外有关资料,并广泛征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及其他多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
目录1 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GB 50157 地铁设计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代替GBJ16

有关科研、设计、生产、消防监督、高等院校等部门和单位的意见,同时研究和消化吸收了国外有 关规范标准,最后经有关部门共同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十二章,其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厂房(仓库),甲、乙、丙类液体、气体储 罐(区)与可燃材料堆场,民用建筑,消防车道,建筑构造,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防烟与排烟,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电气,城市交通隧道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本网用蓝色字表示)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工作,公安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公安部天津 消防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工作。 鉴于本规范是一项综合性的防火技术标准,政策性和技术性强,涉及面广,希望各单位在执行 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 请将意见和资料寄交本规范具体解释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地址: 天津市卫津南路 110 号; 邮政编码:300381),以便今后修改时参考。 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及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参编单位: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中元 兴华工程公司、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四川省公安消防总队、辽宁省公安消防总队、公安部四川消 防研究所、建设部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东北电力设计院、中国轻工业 北京设计院、中国寰球化学工程公司、上海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Johns Manville 中国 有限公司、Huntsman 聚氨酯中国有限公司、Hilti 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经建生、倪照鹏、马恒、沈纹、杜霞、庄敬仪、陈孝华、王诗萃、王万钢、张菊 良、黄晓家、李娥飞、金石坚、王宗存、王国辉、黄德祥、苏慧英、李向东、宋晓勇、郭树林、郑 铁一、刘栋权、冯长海、丁瑞元、陈景霞、宋燕燕、贺琳、王稚 目次 1 总则 2 术语 3 厂房(仓库) 3.1 火灾危险性分类 3.2 厂房(仓库)的耐火等级与构件的耐火极限 3.3 厂房(仓库)的耐火等级、层数、面积和平面布置 3.4 厂房的防火间距 3.5 仓库的防火间距 3.6 厂房(仓库)的防爆 3.7 厂房的安全疏散 3.8 仓库的安全疏散 4 甲、乙、丙类液体、气体储罐(区)与可燃材料堆场 4.1 一般规定 4.2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的防火间距 4.3 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的防火间距 4.4 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防火间距 4.5 可燃材料堆场的防火间距 5 民用建筑 5.1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和建筑面积
地铁设计防火标准完整版2024

地铁设计防火标准 [附条文说明] GB51298-20181 总则1.0.1 为预防地铁火灾、减少地铁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地铁和轻轨交通工程的防火设计。
1.0.3 一条线路、一座换乘车站及其相邻区间的防火设计可按同一时间发生一处火灾考虑。
1.0.4 防火设计应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5 地铁和轻轨交通工程的防火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安全出口safety exit供人员安全疏散,并能直接通向室内外安全区域的车站出口、楼梯或扶梯的出口、联络通道的入口、区间风井内直通地面的楼梯间入口。
2.0.2 点式换乘车站transfer station by cross-platform站台与站台之间以点式相交形式换乘的车站。
2.0.3 路堑式车站、区间open cut station,track浅埋地下一层,外墙上方或顶板开窗、具备自然通风和排烟条件的车站、区间。
2.0.4 联络通道cross-passageway连接相邻两条单洞单线载客运营地下区间、可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通道。
2.0.5 消防专用通道fire access供消防人员从地面进入站厅、站台、区间等区域进行灭火救援的专用通道和楼梯间。
2.0.6 纵向疏散平台longitudinal evacuation walkway在区间内平行于线路并靠站台侧设置、供人员疏散用的纵向连续走道。
3 总平面布局3.1 车站与区间3.1.1 地上车站建筑的周围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可沿车站建筑的一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3.1.2 地下车站的出入口、风亭、电梯和消防专用通道的出入口等附属建筑,地上车站、地上区间、地下区间及其敞口段(含车辆基地出入线)、区间风井及风亭等,与周围建筑物、储罐(区)、地下油管等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地铁建筑防火的一般规定

地铁建筑防火的一般规定1. 引言地铁建筑是现代城市的紧要交通方式,其安全性是保障公众利益的紧要问题之一、为了防备和掌控地铁建筑内的火灾事故,确保旅客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保护地铁设备的正常运行,订立本规定。
2. 管理标准2.1 设计阶段管理•全部地铁建筑的设计应符合相关防火设计规范和标准。
•设计团队应对地铁建筑内的消防设施进行认真规划,包含灭火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排烟系统等,并确保其合理布局和易操作性。
•地铁建筑设计应备有合适的防火分隔设施,如防火墙、防火门等,以减少火势扩散的可能性。
2.2 施工阶段管理•施工过程中必需严格依照相关施工标准进行,确保防火门、防火墙等防火设施的安装质量。
•施工现场要设立专人负责监督消防设施安装情况,及时发现并矫正不合格施工行为。
•施工现场要定期进行消防演练,以强化施工人员的防火意识和应急处理本领。
2.3 运营阶段管理•地铁车辆运营应定期检查车辆的消防设备和情形,如灭火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排烟系统等。
•地铁站点应配备充分数量和种类的灭火器,且应定期对灭火器进行检查和维护和修理。
•地铁站点和车辆应设置合适的疏散指示标志和紧急报警设备,以便旅客及时疏散和求助。
3. 考核标准3.1 设计阶段考核•设计团队应提交完整的防火设计文件,并进行专业评审。
•防火设施的设计和布局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防火分隔设施是否设置合理,能否阻拦火势扩散。
3.2 施工阶段考核•施工单位应提交相关消防设施的施工记录,并参加施工现场的消防演练。
•防火设施的安装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施工单位是否按要求设置专人负责监督,并及时矫正不合格施工行为。
3.3 运营阶段考核•检查地铁车辆和站点的消防设备是否齐备,且设备状态良好。
•是否定期进行灭火器检查和维护和修理,并有相应记录。
•是否设置合适的疏散指示标志和紧急报警设备。
4. 惩罚措施对于违反上述规定的行为,将视情况采取以下措施:•责令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通报批判;•罚款,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暂时停止施工或运营权,直至问题得到解决为止;•吊销相关资质证书,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其他依法应当采取的措施。
DB11!~1762-2020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综合利用工程设计防火标准

DB11 1762-2020
目次
1 总 则 ................................................................................................. 1 2 术 语 ................................................................................................. 2 3 火灾危险性分类及耐火等级 ............................................................. 3
DB11/ 1762—2020
主编单位: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实施日期:2021 年 04 月 01 日
2020 北京
前言
DB11 1762-2020
为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及周边土地的综合开发利用, 指导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综合利用工程消防设计工作,根据北 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 2020 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 计划的通知》(京市监发[2020]19 号)文件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过深 入调查和研究,总结相关项目建设、管理实践经验,借鉴国内外先进 做法,立足北京实际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
3.1 火灾危险性分类......................................................................... 3 3.2 耐火等级..................................................................................... 3 4 总平面布局与平面布置 ..................................................................... 5 4.1 一般规定..................................................................................... 5 4.2 防火间距..................................................................................... 5 4.3 消防车道..................................................................................... 6 5 防火分区与建筑构造 ......................................................................... 8 5.1 防火分区..................................................................................... 8 5.2 防火分隔与建筑构件................................................................. 8 5.3 建筑保温及内装修..................................................................... 9 6 安全疏散 ........................................................................................... 10 6.1 一般规定................................................................................... 10 6.2 疏散指示标志........................................................................... 10 7 消防给水与灭火设施 ........................................................................11 7.1 一般规定....................................................................................11 7.2 消火栓系统................................................................................11 7.3 自动灭火系统与其他灭火设施 .............................................. 12
城市轨道交通消防安全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 579-2005城市轨道交通消防安全管理General rules for fire safety of urban rail transit2005-12-08发布2006-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前言本标准由公安部消防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九分技术委员会(SAC/TCl13/SC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中国矿业大学、天津市消防局、北京市消防局、上海市消防局、广东省消防总队、北京市地铁公安分局、广州市地铁总公司、上海能美西科姆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倪照鹏、程远平、黄振兴、阚强、杨永志、原震、姚永祥、沈奕辉、陈焕、古晋、刘汝义、郑臻毅。
引言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快速、环保、舒适、客运能力大的城市交通工具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及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对于疏解城市交通,发挥城市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在我国得到了较快发展,其运营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为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预防轨道交通火灾,减少轨道交通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在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和吸收国内外有关资料,并广泛征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及其他多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
城市轨道交通消防安全管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在运营过程中的危险源控制,各级、各类人员的消防安全责任和职责,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与演练,消防设施检查及维护管理,消防宣传教育,人员培训和消防档案管理等消防安全工作的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消防安全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倪照鹏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宣贯规

三、主要修订内容
3)住宅建筑中的剪刀楼梯设置
倪照鹏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宣贯 规
三、主要修订内容
4)住宅建筑的避难层和避难间设置
避难层
➢设置条件:建筑高度大于100m ➢设置要求:与公共建筑有关避难层的要求相同
避难间
设置条件:建筑高度大于54m 设置要求: v每户设置1间 v靠外墙,并具有可开启的外窗 v内外墙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h v门宜采用乙级防倪照火鹏新门版建,筑设外计防窗火规的范宣耐贯火完整性不宜低于
2000.3.8
烟道油垢燃烧
13 14
余三兴黄面鸡饪馆 饭店操作间杭 杭的州 州景 武排坛 林路 路油烟罩及220000烹00..35..饪1157 部位灶用台火应火不星慎设引 引燃 燃置烟 排自道 烟罩动等 灭
15 阳光大厦
金华市阳光路
2000.5.23 油温过高起火,引燃排烟罩
16 人民路火快餐装店置,上并虞市应人民在路燃气或200燃0.6.油5 管道油温上过高设起火置与自动
➢ 设置要求:
v 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v 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防火隔墙
v 前室不宜共用;共用时,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
6m2
v 前室或共用前室不宜与消防电梯的前室合用;合用
时,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2m2,短边不应
小于2.4m
倪照鹏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宣贯
v 两个楼梯间的加压送风系规 统不宜合用;合用时,应
从顶楼26楼蔓延至1楼。燃烧近1h
2006.8 哈尔滨道里区 爱建路9号工地楼体
19层楼外部防护网烧毁,苯板、木料烧毁损 失。
2007.5 浦东新区
在建游泳馆
造成浓烟弥漫、并伴有明火。
倪照鹏讲解《建规》

建筑中的非承重外墙、房间隔墙和屋面板,当确需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应为不燃材料,且耐 火极限应符合本规范有关规定。
二、主 要 变 化
13. 对原《建规》、《高规》及与其他标准之间不协调的内容进行了调整。 补充了高层民用建筑与工业建筑和甲、乙、丙类液体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柴油机房等的平面布置要求、
有关防火门等级和电梯层门的防火要求等 统一了一类、二类高层民用建筑有关防火分区划分的建筑面积要求。 统一了设置在高层民用建筑或裙房内商店营业厅的疏散人数计算要求。
儿园和老年人建筑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规定 4)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从20min和
30min修改为60min。
二、主 要 变 化
4. 为满足各地商业步行街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系统提出了利用有顶商业步行街进行疏散时有顶商业 步行街及其两侧建筑的排烟设施、防火分隔、安全疏散和消防救援等防火设计要求。
4、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工业和民用建筑时,必须同时考虑和设计足够的消防用水量。 5、为了便利和及时有效的扑灭火灾,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必须合理的布置消防站;工业企业和居
住区内,必须适当的布置消防车通道,保证起火时消防车辆能够迅速到达灭火地点。
建筑设计防火的原则规定
6、具有较大爆炸危险性的生产车间和仓库,应采用在受到爆波作用时容易脱落的屋盖,或者设 置足够的泄压面积,以便在发生爆炸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90min。 5)完善了公共建筑避难层(间)的防火要求,高层病房楼从第二层起,每层应设置避难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与NFPA 130的主要异同
一.火灾次数、建筑的耐火等级、疏散时间与距离、
区间的纵向疏散平台和防火分隔等均基本一致
二.安全疏散的具体要求有一定差异
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
不同
四.电源配线的要求不一样
五.有专门的应急预案 六.对车辆的要求比较详细
四、几个问题
一.地铁的火灾控制方式 二.地铁中的消防专用通道 三.地铁与商业的关系 四.地铁的换乘线数 五.大埋深地铁的防火
谢 谢!
《地铁设计防火规范》 简 介
倪 照 鹏
2014年8月8日
一、主要内容
一.总平面布置
二.耐火等级、防火分隔与防烟分区
三.安全疏散
四.建筑构造
五.消防给水与灭火设施
六.防烟与排烟
七.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通信 八.消防配电与应急照明
二、与《地铁设计规范》的主要不同
一.增加了总平面布置中有关防火间距、消防车
道的要求
二.明确了不同建筑的耐火等级和各类房间的防
火分隔要求
三.化了车站与相邻商业等其他公共空间之间
的分隔与连通问题
四.明确和细化了地上车站、主变电所、车辆基
地和控制中心的防火要求
二、与《地铁设计规范》的主要不同
一.深化了安全疏散的要求,分别对地下车站、 地上车站、区间以及控制中心、主变电所和 车辆基地的安全疏散作了规定。 二.系统规定了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的要求。 三.在建筑构造、消防给水与灭火设施及防排烟 方面做了更明确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