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健康大数据

合集下载

中国人健康大数据

中国人健康大数据

中国人健康大数据中国人健康大数据是指通过采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健康相关数据,来了解中国人群的健康状况、疾病发生规律以及预防和治疗策略的研究。

这些数据包括个人的基本信息、生活习惯、健康指标、疾病诊断、用药情况等。

为了获得准确的数据,中国人健康大数据的采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

首先,医疗机构可以将患者的病历、检查报告、药物处方等信息进行数字化,并通过信息系统进行存储和管理。

其次,可以通过健康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大量的个人健康信息。

此外,还可以利用智能穿戴设备、挪移健康应用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个人的健康指标,如心率、血压、血糖等。

采集到的数据需要经过整理和分析,以提取实用的信息。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了解中国人群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的分布情况。

例如,可以发现某个地区的居民患某种疾病的比例较高,或者某个年龄段的人群存在某种健康问题。

这些信息可以为公共卫生部门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此外,中国人健康大数据还可以用于疾病预测和个性化医疗。

通过分析大量的健康数据,可以建立预测模型,预测个体患某种疾病的风险。

同时,可以根据个人的健康数据,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医疗建议和治疗方案。

例如,根据个人的基因信息和生活习惯,可以为其推荐适合的药物和治疗方式,提高治疗效果。

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中国人健康大数据的采集和使用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

个人的健康数据应当经过匿名化处理,确保个人隐私的保护。

同时,需要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机制,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中国人健康大数据的建立和应用对于促进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人群的健康状况和疾病发生规律,为公共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提供科学依据,改善人民的健康水平。

同时,也为个体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提高健康管理的效果和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总之,中国人健康大数据是通过采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健康相关数据,来了解中国人群的健康状况、疾病发生规律以及预防和治疗策略的研究。

中国人健康大数据

中国人健康大数据

中国人健康大数据概述:中国人健康大数据是指收集和分析中国人群的健康相关数据,以揭示人群健康状况、疾病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等信息。

通过对大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可以为公共卫生管理、疾病预防和个体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人民健康。

数据收集:中国人健康大数据的收集来源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医疗机构数据:包括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的电子病历、医学影像、检验报告等数据。

2. 健康档案数据:包括个人健康档案、健康体检报告等个人健康相关数据。

3. 健康问卷调查数据:通过线上或线下的问卷调查方式收集人群健康相关的信息。

4. 传感器数据:通过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等获取个体生理参数、运动轨迹等数据。

5. 社交媒体数据:通过分析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健康相关信息,如用户发帖、评论等数据。

数据处理与分析:中国人健康大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清洗与整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和整合,去除重复、缺失或错误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数据存储与管理:将清洗后的数据存储在安全可靠的数据库中,建立健康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快速检索。

3. 数据挖掘与分析:运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对健康大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发现潜在的规律和关联性。

4. 健康预测与评估:基于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健康状况的预测和评估,为公共卫生决策和个体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应用与意义:中国人健康大数据的应用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公共卫生管理: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人群的健康状况、疾病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为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公共卫生管理的效率和精准性。

2. 疾病预防与控制: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可以预测疾病的发生和传播趋势,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3. 个体健康管理:通过分析个体的健康数据,可以评估个体的健康状况,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和管理方案,帮助个体实现健康目标。

中国人健康大数据

中国人健康大数据

中国人健康大数据中国人健康大数据是指对中国人群的健康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和分析的大规模数据集合。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研究,可以匡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人群的健康状况、疾病分布情况以及相关因素,从而为制定健康政策、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公众健康水平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人健康大数据的采集来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医疗机构数据:通过医疗机构的电子病历系统,可以采集到大量的患者健康信息,包括就诊记录、诊断结果、用药情况等。

2. 健康调查数据:通过定期进行的健康调查,可以获取到大量的个体健康信息,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生理指标,以及生活习惯、饮食结构、运动情况等相关因素。

3. 健康监测数据:通过健康监测设备,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可以实时监测个体的生理参数,如心率、步数、睡眠质量等,从而获取到更加精细化的健康数据。

4. 健康互联网数据:通过健康类APP、健康社区等互联网平台,可以采集到大量的用户健康数据,包括健康咨询、健康记录、健康评估等。

中国人健康大数据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描述性分析:通过对大数据进行统计和可视化分析,可以揭示中国人群的健康状况、疾病分布情况等基本情况,为健康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2. 关联性分析:通过对大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可以探索不同因素与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如生活习惯与慢性病发生的关系、环境因素与健康的关系等。

3. 预测性分析:通过对大数据进行模型建立和预测分析,可以预测未来的健康趋势和疾病发生的概率,为公共卫生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4. 个性化分析:通过对大数据进行个体化分析,可以为个体提供定制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如个体化的预防接种方案、个体化的健康咨询等。

中国人健康大数据的应用前景广阔,可以在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例如:1. 健康政策制定:通过对中国人健康大数据的分析,可以为政府制定健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公众健康水平。

2. 疾病预防控制:通过对疾病发生的监测和预测,可以及时发现疫情蔓延趋势,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疾病的发生和传播风险。

中国人健康大数据

中国人健康大数据

中国人健康大数据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医疗领域,大数据的应用也逐渐得到广泛关注。

中国人健康大数据的建立和应用,对于改善人民健康水平、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人健康大数据的概念、意义、建设和应用。

一、概念中国人健康大数据是指通过采集、整理和分析中国人群体健康相关的数据,以揭示人们的健康状况、疾病分布、病因与风险因素等信息的大规模数据集合。

这些数据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生活习惯、疾病诊断、药物使用、医疗费用等多个方面的数据。

二、意义1.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通过分析大数据,可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健康状况和疾病分布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2. 提高疾病预防和控制能力:大数据分析可以揭示疾病的流行趋势和风险因素,有助于制定科学的预防和控制策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3. 个性化医疗服务:通过分析个人的健康数据,可以为每一个人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方案,实现精准医疗。

4. 促进科学研究和创新:大数据的开放共享可以为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源,促进科学研究和创新的发展。

三、建设中国人健康大数据的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数据采集:通过医疗机构、健康管理平台、挪移医疗应用等渠道,采集个人基本信息、疾病诊断、药物使用等相关数据。

2. 数据整合:将采集到的各类数据进行整合和清洗,消除数据中的噪声和冗余,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数据存储:建立统一的数据存储平台,采用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和存储设备,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数据分析: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存储的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和规律。

5. 数据共享:通过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促进不同机构和研究团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合作,推动健康大数据的应用和发展。

四、应用中国人健康大数据的应用涵盖了多个领域:1. 健康管理:通过分析个人健康数据,为每一个人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包括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的建议和指导。

中国人健康大数据分析报告

中国人健康大数据分析报告

中国人健康大数据分析报告目录中国人健康大数据分析报告 (1)引言 (1)背景介绍 (1)目的和意义 (2)中国人健康大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数据来源 (3)数据收集方法 (4)数据整理与清洗 (5)中国人健康大数据的分析方法 (6)统计分析方法 (6)机器学习算法 (7)数据挖掘技术 (8)中国人健康大数据的分析结果 (9)常见疾病的发病率分析 (9)不同年龄段的健康状况分析 (10)不同地区的健康差异分析 (10)中国人健康大数据的应用 (11)健康管理与预防 (11)医疗资源优化 (13)疾病预测与诊断 (13)中国人健康大数据的挑战与展望 (14)数据隐私与安全问题 (14)数据质量与可靠性 (15)数据应用的伦理问题 (16)未来发展方向 (17)结论 (18)总结分析结果 (18)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19)引言背景介绍中国人健康大数据分析报告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

大数据的应用范围广泛,其中之一就是在健康领域的应用。

健康大数据分析是指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健康相关数据,以揭示人群的健康状况、疾病发展趋势和预测未来的健康风险。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人群的健康状况一直备受关注。

因此,对中国人健康大数据进行分析,对于了解中国人群的健康状况、制定健康政策和改善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国人健康大数据分析报告的背景可以从中国人口的特点入手。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超过14亿的人口。

中国人口的规模庞大,使得中国成为研究人口健康的理想对象。

通过对中国人健康大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中国人群的健康状况、疾病的发病率和分布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政策提供依据。

其次,中国人健康大数据分析报告的背景还可以从中国人群的健康问题入手。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人群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例如,慢性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成为中国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

中国人健康大数据

中国人健康大数据

中国人健康大数据中国人健康大数据是指对中国人群的健康状况、疾病发生率、医疗服务利用情况等相关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和分析的大数据资源。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个人健康档案、疾病诊断报告、医疗机构的统计数据等。

中国人健康大数据的采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其中一种常见的方式是通过电子健康记录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记录个人的健康信息,包括病历、体检报告、药物使用情况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中国人群的健康状况和疾病发生率,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除了个人健康档案,医疗机构的统计数据也是构建中国人健康大数据的重要来源之一。

医疗机构可以提供病人的就诊记录、手术数据、药物使用情况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可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医疗服务利用情况,为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参考。

中国人健康大数据的应用可以涵盖多个领域。

首先,它可以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健康状况和疾病发生率,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和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指导。

其次,中国人健康大数据可以为临床医学研究提供支持。

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不同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为临床医生的决策提供参考。

同时,大数据还可以用于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的设计,加快新药的研发进程。

此外,中国人健康大数据还可以为医疗服务的优化提供匡助。

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医疗服务的利用情况和效果,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例如,可以通过分析就诊记录和药物使用情况,了解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为临床医生的决策提供参考。

在使用中国人健康大数据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

个人健康信息是敏感信息,应该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制度,明确数据的使用范围和目的,保证数据的合法、合规使用。

总之,中国人健康大数据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可以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临床医学研究和医疗服务的优化提供支持。

中国人健康大数据

中国人健康大数据

中国人健康大数据中国人健康大数据是指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中国人群的健康相关数据,为健康管理、医疗研究和公共卫生决策提供支持和参考。

这些数据包括个体的生理指标、疾病诊断结果、医疗记录、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信息。

为了收集中国人健康大数据,需要建立一个庞大的数据收集和管理系统。

这个系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数据,例如医疗机构、健康管理平台、移动设备、传感器等。

收集到的数据需要经过匿名化处理,以保护个人隐私。

在数据收集阶段,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医疗记录、传感器监测等方式获取个体的健康信息。

问卷调查可以了解个体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运动状况等;医疗记录可以获取个体的疾病诊断结果、药物治疗情况等;传感器监测可以实时记录个体的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血糖等。

收集到的数据需要经过整理和清洗,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然后,可以使用数据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

数据分析可以揭示人群的健康状况、疾病风险因素、疾病发展趋势等。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一些潜在的规律和关联,为健康管理和医疗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人健康大数据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可以为个体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通过分析个体的健康数据,可以制定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方案,提供个体化的健康建议和预防措施,帮助个体改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发生。

其次,中国人健康大数据可以为医疗研究提供支持。

通过分析大量的健康数据,可以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为新药的研发和临床实验提供参考。

同时,可以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发现新的疾病关联和风险因素,为疾病的早期预警和干预提供依据。

最后,中国人健康大数据对公共卫生决策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大量的健康数据,可以了解人群的健康状况和疾病分布情况,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可以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疫苗接种计划,加强对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总之,中国人健康大数据是一个庞大而有价值的资源。

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健康数据,可以为个体的健康管理、医疗研究和公共卫生决策提供支持和参考。

中国人健康大数据

中国人健康大数据

中国人健康大数据引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了解和解决许多社会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

在医疗领域,中国人健康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已经成为了解中国人群体健康状况、预测疾病趋势以及制定健康政策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中国人健康大数据的意义和应用,并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其内容。

一、大数据在健康领域的应用1.1 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中国人健康大数据的第一个重要应用是建立和管理个人健康档案。

通过收集个人的健康信息如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血压、血糖等关键指标,可以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并对其进行持续更新和管理。

这样一来,医生和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个体的健康状况,为个性化的医疗和健康管理提供支持。

1.2 疾病预测与风险评估中国人健康大数据的第二个应用是疾病预测与风险评估。

通过分析大量的健康数据,可以发现人群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并预测患病的可能性。

例如,通过分析大数据可以发现吸烟、高血压和高血脂等因素与心脏病的风险相关性,从而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

1.3 健康政策的制定与优化中国人健康大数据的第三个应用是健康政策的制定与优化。

通过分析大数据,可以了解人群的健康需求和问题,为政府制定健康政策提供依据。

例如,通过分析大数据可以发现某个地区的慢性病发病率较高,政府可以加大对该地区的健康宣传和预防工作,以降低疾病的发病率。

二、中国人健康大数据的收集与整合2.1 数据源的多样性中国人健康大数据的收集涉及到多个数据源,包括医院的电子病历、健康APP 的数据、健康体检中心的数据等。

这些数据源的多样性使得中国人健康大数据更加全面和准确。

2.2 数据的整合与清洗由于数据源的多样性,中国人健康大数据的整合和清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在数据整合过程中,需要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进行统一的格式和标准化处理。

在数据清洗过程中,需要排除异常值和错误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 数据的隐私保护中国人健康大数据的收集和使用涉及到个人隐私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健康大数据
一、健康大数据不容乐观
(一)疾病发病趋势
1、70%中国人过劳死危险
2、76%白领亚健康
3、20%患慢性病
4、慢性病死亡率占86%
5、中年死亡的原因中22%是心脑血管病
(二)世界各国前20位人均寿命排行榜
日本(83.4岁)、瑞士、澳洲、意大利、冰岛、以色列、法国、瑞典、西班牙、新加坡、挪威、加拿大、安道尔、奥地利、荷兰、新西兰、韩国、德国、爱尔兰、美国。

中国平均寿命73.4岁,位居全球第83位
(三)数据概况
1、血脂异常的有1.6亿人(含高血脂)
2、高血脂的有1亿多人
3、中国高血压人口有2.7亿人
4、糖尿病患者达到9240万人
5、超重或者肥胖症7000万—2亿人
6、脂肪肝患者约有1.2亿人
7、平均每10秒就有一个人患癌症
8、平均每30秒就有一人患糖尿病
9、平均每30秒,至少有一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四)疾病年轻化
1、中国有22%的中年人死于心血管疾病,七成人有过劳死的危险,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

中青年女性易得妇科疾病,中青年男性面临猝死、过劳等问题,慢性病患病率已达20%,死亡数已占总死亡数的83%。

2、2013年到2014年,35—46岁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中国是22%,美国是12%。

3、在我国,因为肝炎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600亿元人民币。

目前我国主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白领接近六成,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比例不足3%。

(五)青少年健康数据
1、80%学生早餐营养质量较差
2、青春期贫血的发病率达38%
3、全国肥胖儿中脂肪肝发生率40—50%
4、小学生近视率32.5%,初中生59.4%,高中生77.3%,大学生80%
5、目前中国2.7亿在校生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仅为标准的65%。

铁、钙、锌严重不足,维
生素A的摄入量仅为标准的15%
(六)老年人健康数据
2020年我国进入老龄化严重阶段。

骨质疏松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七位。

60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为56%,女性发病率为60—70%,其中骨折率发生率接近三分之一,每年医疗费用按最保守的估计需要人民币150亿。

全世界痴呆病人已达2400万人,平均每7秒增加一个,中国老年痴呆患者占全世界病例总数的25%,平均每年增加30万的新发病例。

二、中国人寿命的三大“杀手”
(一)心脑血管病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游憩是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有报告显示,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居疾病死亡构成的首位,高于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从而促使我国抗高血压、糖尿病治疗和降血脂药物市场空间逐年攀升。

当前,估计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达2.7亿。

包括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肾脏疾病在内的高血压严重并发症致残和致死率高,已成为我国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

然而,高血压可防可控。

研究表明,降压治疗可降低脑卒中风险35%—40%,降低心肌梗死风险20%—25%,降低心力衰竭风险超过50%。

因此,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是遏制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的核心策略。

(二)癌症(肿瘤)
1、从性别来看:0—30岁组恶性肿瘤发病率均较低,3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快速增高,80岁以上达到高峰。

男性60岁以下人群肝癌死亡人数最多,60岁及以上人群肺癌死亡人数最多;女性30岁以下人群肝癌死亡人数最多,30-44岁人群乳腺癌死亡人数最多;45岁及以上人群肺癌死亡人数最多。

2、从城市来看:中等城市癌症发病率最低,小城市、大城市发病率较高;小城市男性和大城市女性发病率最高。

3、城市前十名癌症男性为肺癌、胃癌、肝癌、食道癌、肠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胰腺癌、淋巴癌、脑癌;女性为乳腺癌、肺癌、肠癌、胃癌、甲状腺癌、肝癌、宫颈癌、食道癌、子宫癌、脑癌。

4、我国癌症高发的主要因素:
①空气环境污染;②身体活动不足;③人口老龄化;④不健康饮食;⑤肥胖/超重;⑥吸烟
5、我国各地区男性肺癌发病率、死亡率均排名第一,中部地区男性肺癌发病率、死亡率最高,这可能与我国男性较高的吸烟率有关。

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6、胃癌的危险因素
●饮食习惯:经常吃太咸、腌制、发霉食物
●遗传因素
●慢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三)帕金森
1、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运动障碍疾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多巴胺的减少让运动神经没法正常工作,患者就会出现一系列运动障碍的症状。

通俗来讲,就是“让你不能动的病”。

2、帕金森病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病、肿瘤之后的中老年第三大“杀手”,且明显呈现年轻化趋势。

目前国内帕金森病的患者近300万,约占全球患病人数的三分之一。

三、中国国民营养状况堪忧
1、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口腔疾病,以及内分泌、肾脏、骨骼、神经等疾病。

慢性病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类疾病,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慢性病的发生和流行与经济、社会、人口、行为、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居民生活方式、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状况等对健康的影响逐步明显,慢性病发病、患病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多。

2、慢性病危险因素:
●吸烟
●喝酒
3、酒精的危害
①死亡:酒精会抑制大脑的呼吸中枢,造成呼吸停止,另外由于换抑肝糖原的分解,导致血糖下降也可能有致命的危险。

②吸收不良症候群引起各种维他命缺乏间接导致多种神经系统伤害。

③肝脏伤害:脂肪堆积在肝脏引起脂肪肝
④胃溃疡:可引起胃出血而危及生命
⑤神经系统伤害:譬如周边神经系统病变
⑥大脑皮质萎缩:有报告显示部分慢性酒瘾者的大脑皮质有萎缩现象,也有部分病人有智力衰退的迹象。

⑦酒精性胎儿徵候群:酒精在胎儿体内代谢和排泄速率较慢,对发育中的胎儿造成伤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