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颜色的教学设计公开课
9《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9《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9美丽的颜色教案教学目标:1.把握人物传记的主要特点,体会居里夫人提炼镭过程的乐与苦。
2.反复品读并批注,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把握人物传记的主要特点,体会居里夫人提炼镭过程的乐与苦。
教学难点:反复品读并批注,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情境创设: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完成一个任务:“名人传记全集"公众号专栏“名人传记”邀请你做栏目小编,请你利用对居里夫人的了解,编写推文介绍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化身小编,带着任务细读文本,能更好地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任务驱动任务一:挑选推文配图,关注“环境"问题:居里夫妇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展开工作的?先进行独学,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并完成表格。
独学要求:找出课文中描写实验环境的具体句子,确定图片内容。
小组合作要求:组内讨论补充描写实验环境的句子,确定推文图片张数。
任务二、创设名人访谈,品味“语言”问题1:在这样简陋艰苦的实验条件下,面对如此繁重的工作,居里夫妇的态度如何?(请同学们在第5——14段中找出具体有关居里夫妇在工作态度方面的表现。
)预设:……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我们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
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
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一样。
精神品质:忘我奉献、献身科学、信念坚定、勇于挑战问题2:作为“名人传记"专栏的小编,你受邀参加诺贝尔化学奖的颁奖典礼现场,并获得了现场提问环节,作为记者的你如何采访居里夫人呢?(角色扮演)(提示:可从工作环境、工作态度入手)预设:采访1:我们发现您二位的工作环境极其简陋,请问是什么支撑着您二位一路走来的?采访2:对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诺贝尔化学奖,你们目前的心态如何?怎么看待这个奖项?……任务三:书写动人文案,感悟“精神”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名人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9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9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八上9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欣赏文质兼美的传记作品,初步了解人物传记“真实性"的特点。
2、能勾画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多角度体味本文语言的情味,感受本文的语言风格。
3、通过圈画、研读关键词句,归纳居里夫人崇高的精神品格,理解作者的情感。
4、研读课文,感受居里夫人献身科学、忘我奉献的人格魅力,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提升精神境界。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归纳居里夫人崇高的精神品格,理解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研读课文,结合链接资料,多角度探究居里夫人的人生境界。
【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猜一猜:她是谁?她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科学家。
她是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她是世界上第一位在两个不同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名人当中,她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设置意图】竞猜提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整体感知:知晓美丽故事在《美丽的颜色》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试用一句话概括。
预设生成:居里夫妇在娄蒙路的棚屋里用四年时间提炼出镭。
【设置意图】引导学生抓住“美丽"关键词,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三、创设情境,明确探究任务为了激发同学们学习科学的兴趣,感受伟人的人格魅力,我校将举办科学伟人主题馆。
居里夫人是世界公认的卓越科学家,她的主题馆将分三个展厅,为别是“艰难的玛丽”、“美丽的玛丽"、“快乐的玛丽”。
请你阅读《美丽的颜色》,完成玛丽居里馆的布置。
【设置意图】创设情境任务,明确探究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活动探究,研读课文(一)活动探究:探索“艰难"的形态。
1、展示情境任务:第一展厅“艰难的玛丽”计划展示娄蒙路棚屋的模型。
它曾经在很长时间里是居里夫妇生活的中心。
请你结合课文的内容,为这个棚屋拟写一段解说词,并作现场展示。
参考开头:大家好,欢迎来到娄蒙路的棚屋!它是居里夫妇提炼出镭的实验室。
第9课《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9课《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美丽的颜色》它是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上册二单元中的最后一篇课文。
部编教材以核心主题来组建单元,本单元以回忆性散文和传记为主,单元导读中要求培养学生阅读传记的能力。
本篇文章节选自《居里夫人传》,作者是居里夫人的女儿艾芙居里,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内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
本篇文章在本单元中是要把握传记的特点,从中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因此,《美丽的颜色》主要的学习目的不仅仅在于这一文章中所体现出的传记的特点及其写法,更在于感受人类历史上对科学的热爱及执著追求。
本文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6段,集中描写居里夫人工作的棚屋(工作环境、条件设备)第二部分:7-19 段,记述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的科研工作(漫长而又枯燥)第三部分:20-26段,描写居里夫妇发现镭的场景。
课标分析本篇课文选自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
本单元的课文,或深情回忆,叙述难忘的人与事;或怀敬仰之情,展现人物的品格与精神。
这些课文,是过往时代生活的记录,也是未来人生旅途中的宝贵财富。
感情充沛,内涵深刻,艺术表达上各有特点。
学习本单元,要了解传记的特点,从文中人物的生平事迹中汲取精神营养,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传记要求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等特点。
学习文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尝试在写作中借鉴运用,提高审美能力。
居里夫人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在科学领域做出重大贡献,广受世人爱戴。
其女艾芙居里所著的《居里夫人传》, 无疑是我们了解这位伟大人物的最佳途径。
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为:1、欣赏文质兼美的传记作品,初步了解人物传记“真实性"的特点。
2、能勾画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多角度体味本文语言的情味,感受本文的语言风格。
3、通过圈画、研读关键词句,归纳居里夫人崇高的精神品格,理解作者的情感。
4、研读课文,感受居里夫人献身科学、忘我奉献的人格魅力,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提升精神境界。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9《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9《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课文解析《美丽的颜色》是统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为“生活的记忆"“重要的他人”,《美丽的颜色》所写的是居里夫人和丈夫比埃尔·居里合作科研,通过艰苦努力,终于在沥青铀矿里提炼出镭的过程,令读者既感受到科学研究、科学发现的艰辛,更为居里夫人坚韧、乐观、淡泊的人格所感染。
了解居里夫人这位在科学领域做出过巨大贡献,拥有坚强意志的伟大女性,可以让学生从中汲取精神营养,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
这一单元的文体为回忆性散文和传记,《美丽的颜色》节选自居里夫人次女艾芙·居里的《居里夫人传》,是一篇典型的传记,具有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的特点。
同时,它也是一篇特殊的传记,作者作为传主的女儿,她们之间的特殊关系让这篇传记在平实客观的记叙中,洋溢着一份诗意、温情的色彩。
作者记述的既是一位伟大的充满人格魅力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让自己崇拜的母亲。
文章的语言,很多语句如诗一般优美,又自然流露出敬仰、爱戴之情。
传记强调真实性,但并非简单的实录,而是非常重视叙事的技巧,要通过叙事展现人物的精神世界。
本文作为传记的特殊性在于通过叙事和引用来刻画居里夫人这一形象。
作者没有过多地描写科研过程和方法——非专业的读者是很难弄懂那些实验过程和方法的。
作者将这些一笔带过,只是简单介绍了工作程序,着力表现的是居里夫妇尤其是居里夫人在科研工作中的精神和品格。
作者不做任何渲染、铺陈,只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深情、舒缓地推出一个个“镜头",令读者仿佛见证了在那简陋的棚屋下,居里夫妇工作的无比艰辛,对科学发现的热切期盼,以及最终成功的巨大幸福。
作者如实地记录,却少了份沉重,多了份幽默,表现出这份经历的“艰苦而又快乐”。
提炼镭的过程是艰辛无比的,作者没有过多表现具体的细节,而是充满深情地诉说,着力表现居里夫妇之间的“柔情"和“智力上的热情”,突出他们“独特的专心景况",及“热切的好奇心”,令人感受到在漫长的提炼过程中,科学家的那份宁静和坚守。
9美丽的颜色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9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9《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2、体会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作用。
3、理解题目的含义【教学重点】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自读能力。
【教学难点】感悟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热爱之情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引导学生对学习的热爱之情和永不放弃的人生态度。
【学法指导】朗读法、跳读、引导法、讨论交流法、批注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居里夫人作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科学史上熠熠闪光。
她的一生是伟大的,也是美丽的,就像她发现的镭一样,放射出略带蓝色的荧光。
这光芒照射了百年,并且越来越光彩夺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居里人的世界,去感受她那伟大而美丽的灵魂。
(板书书课题)二、检查预习1、简介作者2.积累字词简陋(lóu) 炽热(chì) 猝至(cù) 窒息(zhì) 吹嘘(xū) 踱步(duò) 镭(léi)沥青(lì)骤雨(zhóu)荧光(yínɡ)轮廓(kuó)钋(pō)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尤其是在极度艰苦的工作环境下,想要获得成功不仅需要技术上的努力,更需要这位伟大的科研工作者集一切美好的品质于一身,居里夫人无疑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标画出最能打动你的语句,说一说它们表现了居里夫人怎样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品质。
1、学生按要求先自学2、展示交流预设:居里夫人是一个热爱科学的人。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
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
"“迷住”一词突出表现了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痴迷和挚爱。
“她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找,找到一张有草垫的椅子,坐下了。
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的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她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9《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9《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美丽的颜色【教材分析】《美丽的颜色》是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节选自《居里夫人传》,是居里夫人的女儿艾芙·居里给自己的母亲写的。
首先,确定教学内容。
传记,人物伟大的精神应该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这种精神怎么挖掘,应深入文章的语言文字去品味,去感知,引领学生受到精神的启迪。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传记文学,对于传记的特点和阅读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他们知道传记文学要真实反映人物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品质,因此在学习这篇课文时,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居里夫妇的精神品质和科研工作的艰辛。
同时,八年级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通过文本阅读和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此外,学生们对居里夫人的主要科学成就和人格品质也比较熟悉,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1. 速读课文,概括美丽的故事。
2. 跳读课文,寻找美丽的瞬间。
3. 赏读课文,捕捉美丽的话语。
4. 悟读课文,书写美丽的赠言。
教学重难点1. 速读课文,概括美丽的故事。
2. 跳读课文,寻找美丽的瞬间。
3. 赏读课文,捕捉美丽的话语。
4. 悟读课文,书写美丽的赠言。
【教学过程】情境创设:1898年12月26日,玛丽·居里与皮埃尔·居里向法国科学院宣布,他们发现了镭元素。
为纪念镭元素被发现125周年,更好地弘扬科学精神。
八年级要搞一个关于“居里夫人"相关事迹的手抄报比赛,现面向全体同学征集设计稿,你决定以艾芙·居里所撰的《美丽的颜色》为依据,参与手抄报的设计。
(手抄报包含美丽的故事、美丽的镜头、美丽的话语、美丽的赠言四部分)任务一:速读课文,概括美丽的故事。
要做好这张手抄报,你首先要熟知所纪念的故事,请同学根据《美丽的颜色》这篇课文,说说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方法提示:概括故事应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明确:时间:炎热的夏季、寒冷的冬天地点:简陋的棚屋人物:居里夫妇事件:日复一日、坚持不懈提取镭的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的过程。
第9课《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9课《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美丽的颜色》一、导入新课展示,知道这是谁吗爱因斯坦曾说:“在所有的世界名人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能得到爱因斯坦如此赞誉,那她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美丽的颜色》,一起走进这位伟大女性的美丽世界中。
二、猜想题目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同学们都已读过文章,你对这个题目有什么猜想呢美丽的颜色是什么颜色评: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
谁能帮助他回答这个问题有同学说在文章中是指镭的颜色。
这位同学觉得还不够。
还有没有要补充的(科学家的精神品质)同学们同意不同意总结:这样我们就知道标题《美丽的颜色》既指镭的颜色又指科学精神与科学家美好品质,请同学们把它记在题目旁边。
三、寻找美丽的颜色还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说这个颜色是美丽的所以他这个问题,就关系到什么问题啦居里夫人究竟有哪些精神品质我们讲精神品质,往往喜欢用四个字来表述。
说说看,课文读完了,你觉得居里夫人都有哪些精神品质每个同学只能说一个。
请把它记在课本上。
好了同学们,一起来读读,我们的发现,生齐读。
板书:美——人格这些都是我们在课文中读出来的居里夫人美好的品质。
所以这些词语加起来它就是我们课文中的美丽的颜色,居里夫人这些美好的品质都是在什么事件中展现出来的(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板书:典型事件。
在刚才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同学们预习很有收获。
四、关注文体,继续寻找美丽的颜色同学们,我们读课文,还要关注到文体。
那《美丽的颜色》是一篇什么文体的文章名人传记。
课下注释1。
名人传记,我们要读它的什么故事。
从故事中学习他的精神,来为我们未来的路汲取人生的营养、树立人生的标杆。
这个传记在全球影响巨大,翻译成20多种文字,除了居里夫人的思想境界和她的感人事迹从外,我想一定也跟创作者艾英居里的写法有关,作者在写法上,是怎样为文章增添这美丽颜色的塑造美丽的形象也离不开美丽的语言。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9课《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文意,了解居里夫妇从事科学研究的艰辛,领略他们的科学精神,分析人物形象。
2、品味作品的语言,感受作者在传记中的感情投入。
理解“美丽的颜色"的深刻内涵;学习居里夫妇热衷科学事业,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1、自读课文,了解本文“叙述与引用结合”的独特写法,了解传记文学的特点。
2、学习居里夫妇高贵品格,从中得到有益启示,磨炼意志,热爱科学。
教学难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
教学方法:复述法自主探究法圈点勾画法课时安排:2课时资料链接:1、作者简介艾芙·居里(1904-2007),是著名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的次女,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1904年出生在巴黎。
艾芙·居里自幼在充满浓郁的学术气氛的家庭中长大,母亲居里给予她巨大的影响。
在巴黎赛维尼埃中学毕业后,潜心攻读音乐,1937年在母亲居里夫人去世3周年之际,她发表了《居里夫人传》一书,在法国国内引起了很大反响。
背景介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居里(1867-1934),通常称为玛丽·居里或居里夫人,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化学家。
玛丽·居里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了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的技术,以及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
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
3、居里夫人《我的信念》“我的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
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皮埃尔·居里和我考虑应否在我们的发现上取得经济利益时,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
我坚信我们是对的。
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
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多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他们受了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10月执教者:何水琴
课题
美丽的颜色
课型
竞赛
课时
第1课时
组长签字
教材分析
《美丽的颜色》是八下第二单元的第四篇文章。本单元收录两篇回忆性散文、两篇传记。《美丽的颜色》节选自人物传记《居里夫人传》,主要从工作条件、工作过程两个方面介绍了居里夫妇潜心实验,用了四年时间提取出镭的过程,赞颂了他们在简陋的环境中坚守、乐观和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
3.穿过院子,比埃尔把钥匙插入锁孔,那扇门嘎嘎地响着(它已经这样响过几千次了),他们走进他们的领域,走进他们的梦境。
请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评价。
拓展延伸
你读过有关居里夫人的其他作品吗?你觉得居里夫人成功的主要秘诀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悼念玛丽•居里
爱因斯坦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之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注释】爱因斯坦(1879-1955),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本篇演讲是1935年11月为悼念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而作。
老师提问:作者为什么称居里夫妇提取镭的研究是一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请结合全文分析。
默读课文时,注意勾画能表现“艰苦”或“快乐”的语句,做好旁批。
合作
探究
1.课文从哪些方面描述了居里夫妇“极端困难”的工作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居里夫妇又是怎样工作的呢?
2.“极端的艰苦”如何带来“极大的快乐”呢?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是极端谦虚的,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说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地坚持下去。
在了解了居里夫人的光辉一生以后,我们从中得到的教益和启迪
板书
设计
第一部分(1~7段):工作条件艰苦,仍全力工作 对比
第二部分(8~19段):制炼、分离镭的艰苦与困难,但感到了极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20~26段):发现镭及以后的喜悦 精神。
教学
反思
可取之处
本文先从诺贝尔 奖来引导学生认识居里夫人,再通过反复研读课文,加深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使得居里夫人这一人物形象由抽象变为具体。
学情分析
本文在内容理解上难度不大,并且小学课本节选了梁衡的散文《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所以,对于初二的学生而言,读懂并不难。但是如果只是泛泛而读,不深入文本细细品味语言,对人物的认识就容易概念化、标签化。
教学目标
品味语言,感受居里夫妇在艰苦条件下表现出的坚韧、忘我、淡泊的人格魅力,以及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说明:关于传记文体的教学,本单元学完后,整合7、8课进行传记的写作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同学们好!今天何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美女(出示相片:年轻的居里夫人拿着装有镭的玻璃瓶),知道这是谁吗?
你是怎么认出这位美女是居里夫人呢?
观察得很仔细!居里夫人美,镭也美!对于一个人的理解,不能仅仅限于一些外部的信息,还得要进一步走进这个人的内心世界才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颜色》,走进这位伟大女性的美丽世界。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检查
预习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居里夫妇在简陋的棚屋里用了四年时间提取出镭的过程。
教师的导:引导学生养成出示
学习
目标
1.初步了解人物传记的主要特点,学习传记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的方法。
2.进一步了解居里夫妇发现镭的过程。
3.揣摩文中关键语句,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初步掌握引号的作用。
4.学习居里夫妇在科学研究上刻苦钻研、坚韧执着、以苦为乐的精神;感受科学家朴实恬淡的人格魅力。
情境
导学
一
课文都读过了吧?我问问大家,题目是“美丽的颜色”,这个五个字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用笔标出来。
请同学用笔标出来。
情境
导学
二
1、提出问题
3.文章最后“看荧光的这一晚”,写得质朴自然,而又富有诗情画意。反复朗读,体味意境,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形象地表现居里夫妇当时的行为与内心世界。
小组合作交流完成
语言赏析
1.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 。
2.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微妙的快乐……,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不足之处
由于进度问题,对课文中的一些字词并未花太多时间去研究,以后应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