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公开课
2024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美丽的颜色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美丽的颜色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美丽的颜色公开课教案第【2】篇〗9* 美丽的颜色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相关的背景和文学常识,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居里夫妇的科学贡献,理解“美丽的颜色”的真正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自读、合作、交流、探究,培养自身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抓取精辟、关键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了解居里夫人发现“镭”的过程,探究居里夫妇的人格和心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文中的细节刻画,感受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热爱之情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及其积极乐观的人格魅力,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坚定的人生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内容2.品味本文质朴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难点感知居里夫妇对科学的痴迷和热情,及居里夫人积极乐观的人格魅力。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作者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为大家介绍一位才华横溢、才高八斗、才识过人的女士?大家请看(PPT出示照片),请问你们知道她是谁吗?(生答:居里夫人)对的,那么我们就结合课下注释一和PPT上的资料来认识一下她吧!先看完注释再看老师的PPT,并做相应的笔记。
(PPT呈现:玛丽·居里,1867年出生于华沙,世称“居里夫人”,全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居里,法国著名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
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因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
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
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
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3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
)但我们对于一个人的了解,靠几行简介是不能完全掌握的,今天我们走进《美丽的颜色》中去再认识一下这位为人类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女士吧!(二)走进文本1. 提问:本文是谁写的?(生答:艾芙.居里)她和居里夫人是什么关系呢?(她是居里夫人的次女)2. 那她给这篇文章取了个什么名字呢?(生答:美丽的颜色)那么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看看“美丽的颜色”除了题目之外还出现了几次?并用笔勾画出来。
中班语言美丽的颜色公开课教案

中班语言美丽的颜色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学习基本颜色词汇:红色、蓝色、黄色、绿色、橙色、紫色。
2.能够正确听说和辨认基本颜色的名称。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颜色感知能力。
4.通过游戏和绘画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彩色纸、彩色铅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卡片或图片,包含红色、蓝色、黄色、绿色、橙色、紫色等颜色。
–游戏道具,如彩色积木、颜色骰子等。
2.教学环境准备:–教室内布置,准备绘画区域和游戏区域。
–确保教室内有足够的光线,以便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颜色。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约5分钟)1.教师呈现一个彩色卡片或图片,如红色。
2.学生齐声说出卡片上的颜色名称。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红色的特点,如鲜艳、温暖等。
第二步:学习基本颜色(约15分钟)1.教师出示红色卡片,带领学生一起说红色的名称。
2.教师逐一呈现其他颜色卡片,引导学生学习蓝色、黄色、绿色、橙色、紫色的名称。
3.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一些日常生活中与这些颜色相关的物品,如苹果、天空、太阳等。
4.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用彩色铅笔或颜料在纸上练习画出不同颜色的线条或图案。
第三步:绘画活动(约20分钟)1.教师发放彩色纸和绘画工具给学生。
2.教师给出一个简单的绘画任务,如画一张有红色和蓝色的花朵。
3.学生可以自由发挥,使用自己学到的颜色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4.教师鼓励学生进行互相展示和分享,表达自己的绘画作品中使用的颜色和意义。
第四步:游戏活动(约15分钟)1.教师将彩色积木或颜色骰子放在游戏区域。
2.学生轮流扔骰子或选择积木,选择出现的颜色。
3.学生需大声说出所选颜色的名称,并尽快找到相同颜色的物品。
4.教师可以设定一定时间限制,看哪个学生能够尽快找到相同颜色的物品。
第五步:总结归纳(约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问一问学生对颜色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2.教师提问学生,红色和蓝色有什么不同?黄色和绿色有什么相似之处?3.教师总结并强调颜色的美丽和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9《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9《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9美丽的颜色教案教学目标:1.把握人物传记的主要特点,体会居里夫人提炼镭过程的乐与苦。
2.反复品读并批注,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把握人物传记的主要特点,体会居里夫人提炼镭过程的乐与苦。
教学难点:反复品读并批注,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情境创设: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完成一个任务:“名人传记全集"公众号专栏“名人传记”邀请你做栏目小编,请你利用对居里夫人的了解,编写推文介绍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化身小编,带着任务细读文本,能更好地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任务驱动任务一:挑选推文配图,关注“环境"问题:居里夫妇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展开工作的?先进行独学,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并完成表格。
独学要求:找出课文中描写实验环境的具体句子,确定图片内容。
小组合作要求:组内讨论补充描写实验环境的句子,确定推文图片张数。
任务二、创设名人访谈,品味“语言”问题1:在这样简陋艰苦的实验条件下,面对如此繁重的工作,居里夫妇的态度如何?(请同学们在第5——14段中找出具体有关居里夫妇在工作态度方面的表现。
)预设:……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我们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
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
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一样。
精神品质:忘我奉献、献身科学、信念坚定、勇于挑战问题2:作为“名人传记"专栏的小编,你受邀参加诺贝尔化学奖的颁奖典礼现场,并获得了现场提问环节,作为记者的你如何采访居里夫人呢?(角色扮演)(提示:可从工作环境、工作态度入手)预设:采访1:我们发现您二位的工作环境极其简陋,请问是什么支撑着您二位一路走来的?采访2:对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诺贝尔化学奖,你们目前的心态如何?怎么看待这个奖项?……任务三:书写动人文案,感悟“精神”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名人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9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9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八上9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欣赏文质兼美的传记作品,初步了解人物传记“真实性"的特点。
2、能勾画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多角度体味本文语言的情味,感受本文的语言风格。
3、通过圈画、研读关键词句,归纳居里夫人崇高的精神品格,理解作者的情感。
4、研读课文,感受居里夫人献身科学、忘我奉献的人格魅力,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提升精神境界。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归纳居里夫人崇高的精神品格,理解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研读课文,结合链接资料,多角度探究居里夫人的人生境界。
【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猜一猜:她是谁?她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科学家。
她是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她是世界上第一位在两个不同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名人当中,她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设置意图】竞猜提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整体感知:知晓美丽故事在《美丽的颜色》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试用一句话概括。
预设生成:居里夫妇在娄蒙路的棚屋里用四年时间提炼出镭。
【设置意图】引导学生抓住“美丽"关键词,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三、创设情境,明确探究任务为了激发同学们学习科学的兴趣,感受伟人的人格魅力,我校将举办科学伟人主题馆。
居里夫人是世界公认的卓越科学家,她的主题馆将分三个展厅,为别是“艰难的玛丽”、“美丽的玛丽"、“快乐的玛丽”。
请你阅读《美丽的颜色》,完成玛丽居里馆的布置。
【设置意图】创设情境任务,明确探究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活动探究,研读课文(一)活动探究:探索“艰难"的形态。
1、展示情境任务:第一展厅“艰难的玛丽”计划展示娄蒙路棚屋的模型。
它曾经在很长时间里是居里夫妇生活的中心。
请你结合课文的内容,为这个棚屋拟写一段解说词,并作现场展示。
参考开头:大家好,欢迎来到娄蒙路的棚屋!它是居里夫妇提炼出镭的实验室。
第9课《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9课《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美丽的颜色》它是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上册二单元中的最后一篇课文。
部编教材以核心主题来组建单元,本单元以回忆性散文和传记为主,单元导读中要求培养学生阅读传记的能力。
本篇文章节选自《居里夫人传》,作者是居里夫人的女儿艾芙居里,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内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
本篇文章在本单元中是要把握传记的特点,从中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因此,《美丽的颜色》主要的学习目的不仅仅在于这一文章中所体现出的传记的特点及其写法,更在于感受人类历史上对科学的热爱及执著追求。
本文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6段,集中描写居里夫人工作的棚屋(工作环境、条件设备)第二部分:7-19 段,记述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的科研工作(漫长而又枯燥)第三部分:20-26段,描写居里夫妇发现镭的场景。
课标分析本篇课文选自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
本单元的课文,或深情回忆,叙述难忘的人与事;或怀敬仰之情,展现人物的品格与精神。
这些课文,是过往时代生活的记录,也是未来人生旅途中的宝贵财富。
感情充沛,内涵深刻,艺术表达上各有特点。
学习本单元,要了解传记的特点,从文中人物的生平事迹中汲取精神营养,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传记要求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等特点。
学习文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尝试在写作中借鉴运用,提高审美能力。
居里夫人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在科学领域做出重大贡献,广受世人爱戴。
其女艾芙居里所著的《居里夫人传》, 无疑是我们了解这位伟大人物的最佳途径。
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为:1、欣赏文质兼美的传记作品,初步了解人物传记“真实性"的特点。
2、能勾画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多角度体味本文语言的情味,感受本文的语言风格。
3、通过圈画、研读关键词句,归纳居里夫人崇高的精神品格,理解作者的情感。
4、研读课文,感受居里夫人献身科学、忘我奉献的人格魅力,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提升精神境界。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9《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9《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课文解析《美丽的颜色》是统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为“生活的记忆"“重要的他人”,《美丽的颜色》所写的是居里夫人和丈夫比埃尔·居里合作科研,通过艰苦努力,终于在沥青铀矿里提炼出镭的过程,令读者既感受到科学研究、科学发现的艰辛,更为居里夫人坚韧、乐观、淡泊的人格所感染。
了解居里夫人这位在科学领域做出过巨大贡献,拥有坚强意志的伟大女性,可以让学生从中汲取精神营养,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
这一单元的文体为回忆性散文和传记,《美丽的颜色》节选自居里夫人次女艾芙·居里的《居里夫人传》,是一篇典型的传记,具有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的特点。
同时,它也是一篇特殊的传记,作者作为传主的女儿,她们之间的特殊关系让这篇传记在平实客观的记叙中,洋溢着一份诗意、温情的色彩。
作者记述的既是一位伟大的充满人格魅力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让自己崇拜的母亲。
文章的语言,很多语句如诗一般优美,又自然流露出敬仰、爱戴之情。
传记强调真实性,但并非简单的实录,而是非常重视叙事的技巧,要通过叙事展现人物的精神世界。
本文作为传记的特殊性在于通过叙事和引用来刻画居里夫人这一形象。
作者没有过多地描写科研过程和方法——非专业的读者是很难弄懂那些实验过程和方法的。
作者将这些一笔带过,只是简单介绍了工作程序,着力表现的是居里夫妇尤其是居里夫人在科研工作中的精神和品格。
作者不做任何渲染、铺陈,只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深情、舒缓地推出一个个“镜头",令读者仿佛见证了在那简陋的棚屋下,居里夫妇工作的无比艰辛,对科学发现的热切期盼,以及最终成功的巨大幸福。
作者如实地记录,却少了份沉重,多了份幽默,表现出这份经历的“艰苦而又快乐”。
提炼镭的过程是艰辛无比的,作者没有过多表现具体的细节,而是充满深情地诉说,着力表现居里夫妇之间的“柔情"和“智力上的热情”,突出他们“独特的专心景况",及“热切的好奇心”,令人感受到在漫长的提炼过程中,科学家的那份宁静和坚守。
9美丽的颜色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9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9《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2、体会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作用。
3、理解题目的含义【教学重点】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自读能力。
【教学难点】感悟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热爱之情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引导学生对学习的热爱之情和永不放弃的人生态度。
【学法指导】朗读法、跳读、引导法、讨论交流法、批注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居里夫人作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科学史上熠熠闪光。
她的一生是伟大的,也是美丽的,就像她发现的镭一样,放射出略带蓝色的荧光。
这光芒照射了百年,并且越来越光彩夺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居里人的世界,去感受她那伟大而美丽的灵魂。
(板书书课题)二、检查预习1、简介作者2.积累字词简陋(lóu) 炽热(chì) 猝至(cù) 窒息(zhì) 吹嘘(xū) 踱步(duò) 镭(léi)沥青(lì)骤雨(zhóu)荧光(yínɡ)轮廓(kuó)钋(pō)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尤其是在极度艰苦的工作环境下,想要获得成功不仅需要技术上的努力,更需要这位伟大的科研工作者集一切美好的品质于一身,居里夫人无疑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标画出最能打动你的语句,说一说它们表现了居里夫人怎样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品质。
1、学生按要求先自学2、展示交流预设:居里夫人是一个热爱科学的人。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
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
"“迷住”一词突出表现了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痴迷和挚爱。
“她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找,找到一张有草垫的椅子,坐下了。
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的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她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
《美丽的颜色》 课件 (公开课)2022年部编版语文精品课件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游记的特点。 2.学习按一定顺序,多角度写景,来突显各拉丹冬雪 山的特征的方法。 3.抓住关键句,品味文章的语言魅力,理解关键词句 的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各拉丹冬雪山的 壮美,感悟长江源头的神异不凡。
字词积累
líng
菱角
xiè dài
懈怠
qián
虔诚
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 近景(沿冰河接近冰山):冰山像屏风,精雕
细刻着各种图案;冰塔林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 落组成。
感受: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
2.品读第10-11自然段:思考作者是从什么角 度描写哪些景物,抓住了景物什么特点?从中 感受到了雪山怎样的特点。
角度
“演绎”是“铺陈,发挥”的意思,这里是说坚冰 之下的流水,是圣洁的,是长江的生命源头,从这里 开启了长江的生命之旅,长江从此开启了孕育生命, 造福人类之旅,这流水,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 中华民族的历史也同长江一样源远流长。
板书设计
各在 拉长 丹江 冬源
头
由雪山奇伟之景,联 想到造物主无所不能 创造力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课堂小结
读了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我们深深地被 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 生活目标,现在我们明确了人生;如果说我们过去 一味贪图安逸,现在我们学会了艰苦;如果说我们 过去只会依赖他人,现在我们懂得了奉献……让我们 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 类的进步 事业。
东南阳坡 这从第3段“在各拉丹冬以东几公里处有牛粪 可捡的坝子上”可知浏览的是东南阳坡。
北坡
南坡
观察植被的不同?
细节感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
伍贞琪
一、导入
欣赏下列图片
师:同学们好!今天先跟着伍老师看几幅有趣的图片(鸟、蝴蝶、流沙逐一分析)
大家看看这几幅图片美不美?
生:美!
师:想问问大家觉得哪里美呢?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在我们从小到大的记忆中,颜色总是变幻多彩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即将要学习的《美丽的颜色》,去感受艾芙居里笔下的美丽颜色。
二、新课讲授
(一)初读课文,感知人物情感
师:通过预习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了图片上是谁?
大家发现没有,老师一直在强调美丽的颜色,这篇课文的题目也叫《美丽的颜色》,请问这五个字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带着这个问题预习课文三分钟,并用笔标记出来。
请学生回答:一共出现了三次(18自然段,21自然段,22自然段)
师:自由朗读文章出现“美丽的颜色”的相关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情感,然后请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来分角色朗读,其余学生读文中的叙述语。
第一次出现“美丽的颜色”
出示对话
师:①(女生)先采访一下玛丽,你觉得应该念出怎样的情感?好奇
师:②(男生)你感受到了玛丽的热情期待吗?
师:③(男生)那你刚才是用怎样的语言来回应你的爱人的呢?期待和理解
师:④(男生)为什么会这样感觉呢?
师:你读得很仔细!关注到了标点。
是啊!居里夫妇就像在畅想肚子里的孩子长相如何?怎样漂亮?真是一种温暖美好的期待!第二次出现“美丽的颜色”
出示对话
师:⑤(全部)好的,刚刚玛丽读完了,想再请一位同学告诉我你们听出了什么?
期待、激动、坚信
师:⑥她为什么激动?因为她心里已经有数了。
师:因为她问她的丈夫“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镭有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说明她已经预料到奇迹要发生了。
读出了言外之意,很好!总之,一句话,就是玛丽已经确信他们的孩子马上要降生了,就在今夜!居里夫妇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把最后一次写“美丽的颜色”的句子一起朗读一下。
学生齐读。
师:很好!大家重读了“不只…还”,读出了感叹号的情感意味。
看来,对于“美丽的颜色”,居里夫妇的情感经历了三个阶段,哪三个阶段?
生:温馨的期待、神秘的确信、情不自禁的惊喜。
师:是的,居里夫妇的宝宝终于降生了,“它”有美丽的色彩,“它”是谁?
生齐声:镭。
师:(再次出示前面的图片)对,原来居里夫人深情凝望的美丽的颜色指的是“镭”的颜色,这真是自然界神奇而美丽的颜色。
(板书:镭的颜色)
(二)品读词句,感受美丽人格
师:但是,“美丽的颜色”仅仅指镭的颜色吗?我们再来看看课文前半部分与“美丽的颜色”有什么关系呢?请一位同学概括一下前半部分的内容。
(引导学生回答关于居里夫妇探索镭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的过程。
)
师:看来大家达成了共识,这是一个“艰苦”,但却又是有“微妙的快乐”的过程。
体会“艰苦”
师:那么,这个“艰苦”体现在哪里呢?请同学阅读课文,圈点勾画,进行批注。
1、“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的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走到差不多可以碰着它的地方,才能感受到一点儿暖气,可是离开一步,立刻就回到寒带去了。
”非常寒冷。
2、“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而且几乎没有人帮助我们做这件既重要而又困难的工作做好。
这像是要由无中创出有来。
条件简陋,工作艰难。
3、“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工作条件艰苦。
4、“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
”人手缺乏,工作负荷大。
5、“玛丽从前很天真地预料沥青铀矿的残渣里含有百分之一的镭,那个估计现在到哪里去了?”数字,还有反问的手法,工作量非常大。
6、“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
”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提炼镭越来越困难,但是对镭的探究却坚持不懈。
师小结:是啊,本来估计几天就可以提炼出镭的,却一个月还没完成,想想几个月应该可以完成了吧,但一年还没完成,漫漫长路,何时才能有结果呢?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读出了探索镭的艰苦,工作条件的差,工作负荷的大,镭的神秘难以发现,这些都让我们读出了一个“苦”字。
体会“快乐”
师:但这样的“苦”的岁月,在居里夫人看来,却是怎么样的?生齐声:“最美好而且最快乐”。
师: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美好”与“快乐”?
出示投影:
1、“感谢这种意外的发现,在这个时期里,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领域吸引住了。
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
我们的时光就在实验室里度过。
在我们十分可怜的棚屋里笼罩着极大的宁静;有时候我们来回踱着,一面密切注意着某种试验的进行,一面谈着目前和将来的工作。
觉得冷的时候,我们在炉旁喝一杯热茶,就又舒服了。
我们在一种特殊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过日子一样。
”
师:哪一个人称代词特别多?
师:是啊,几个句子放在一起,就很明显了,“我们”说明什么?说明他们很相爱,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互相扶持做事是美好而快乐的事情。
师总结:因为只有居里夫妇经历了别人没经历过的艰难,在艰难中表现出的高贵人格,所以才能体会到别人并无法体会的快乐。
他们刻苦钻研,坚忍乐观,献身科学的精神,以及在艰苦条件下表现出的忘我,淡泊的人格魅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提问:那么,美丽的颜色还指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
师:所以“美丽的颜色”还指----居里夫妇的美好的人格。
板书:人格。
小结:文章标题的含义
美丽的颜色:镭的颜色
居里夫妇提取镭过程中展现的美好的人格
提炼镭的极其艰苦的过程和成功的幸福相对比,表现出居里夫妇认为在科学的道路上历尽艰辛获得成功才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的伟大情怀。
(三)、学会分析,读懂传记文体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在这个部分里,写传记的人好像有点偷懒,文章中大段大段地“抄袭”了居里夫人的生前笔记中的话,这些段落可否删去?
不能,这些是真实的写照。
对的,因为这些都是引用母亲自己的话,更真实。
师:我们再把14自然段这个部分改成作者的叙述来读读看(“我们”改成“他们”)。
有点陌生,玛丽自己说更真实可信。
板书:真实性。
师:玛丽后来写道:“那天晚上,我们又去实验室了,打开门,看到了镭在发光,我们终于找到了。
”这样修改好不好?(学生朗读比较)
不知道居里夫妇的对话细节了,原文的描写更具体生动。
板书:生动性。
师: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吗?板书:传记。
其实通过预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传记是什么,那么传记的特点我们来总结下。
师:知道大家为什么要看传记吗?
因为既真实又生动。
师:同学们,这就是传记的美丽和魅力!
四、再次朗读,感受美丽颜色
师:最后让我们再次读读后半段的“美丽颜色”,体会其中的幸福快乐。
(“‘看哪……看哪!’”至结尾)
师:是的,“永远记得”,因为镭不仅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自动发光的仅仅是镭吗?
生:还有居里夫人的人格。
师:是啊,居里夫人这种光辉的人格是最美的色彩。
居里夫人长期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恶劣条件下进行研究,她总是为人类为社会着想,为自己却想的很少。
事实上,镭射线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全身无力。
(投影出示居里夫人衰老的相片)她还美丽吗?
生齐声:美!
师:即使是这样,她在生命垂危的时刻,也没有对自己一生所受的磨难有丝毫的抱怨,也没有向社会要求什么。
爱因斯坦谈到她的时候说:“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所以说镭的美丽,更是人格精神的美丽,这种美将是永恒的!
板书设计:
美丽的颜色:镭的颜色
居里夫妇的美好的人格
传记的特点:真实性生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