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癌基因检测

防癌基因检测
防癌基因检测

"癌症"是死亡的代名词,几十年来一直是人类"夺命"的头号杀手。全球每年的死亡人数中,每四人就有一人死于癌症

癌症在中国城市已成为首位死因,我国每年新患癌症约160万人、死于癌症者约130万人我国高发病率前五位癌症分别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癌。

我国癌症的平均治愈率仅为13%

“处在亚健康状态的企业战士”

《中国企业家》杂志针对中国企业家阶层“工作、健康及快乐调查”的结果显示:目前有高达90.6%的企业家处于不同程度的“过劳”状态,健康状态令人堪忧。

2004年11月7日,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因癌去世,享年38岁

2008年6月21日,清华园商会秘书长金征因癌去世,享年59岁。

2011年6月27日,中芯国际董事长江上舟因癌去世,享年64岁

2011年6月28日德尔惠原董事长丁明亮因癌去世,享年52岁。

2011年10月5日,美国苹果公司创办人乔布斯因癌去世,享年56岁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从2010年1月到2011年7月的19个月时间里,就出现了19名总经理/董事长级别的高管离世

包括百视通COO吴征、兴民钢圈董事长王嘉民、成都百事通总经理李学军等12位高管因疾病去世,最大的疾病元凶就是癌症---他们的平均年龄为50岁,他们每天都有各种“大事”、“急事”要做,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件事——健康。在积累财富和社会地位的同时,也积累起巨大的健康风险。还有什么比生命和健康更重要的呢?事业的成功,家庭的幸福,生活的快乐美满……都要从生命健康这一原点出发。不要错过这样一次生命中最重要的旅行而成为一生的遗憾。

早期防癌,刻不容缓

癌症的发生是一个长期、渐变的过程,从正常细胞到形成肿瘤细胞,通常需要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早期癌组织最大的特点是不含神经成分,因此90%的癌症早期没有症状,90%的癌症患者有了自觉症状到医院就诊时已经是中晚期,此时癌细胞早已经发生了侵润和转移,不仅治疗给患者带去无尽的痛苦与折磨,更多的时候,现有的科学技术治疗手段无法进行有效治疗,只能眼睁睁看着生命逝去。

日本,三十年举国防癌,癌症罹患率下降了27%,这在世界范围不断攀升的癌症罹患率面前简直是个奇迹。

日本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检测设备与最顶尖的医疗技术,目前保持着治癌最重要的指标—五年存活率保持着世界最高的68%

日本提出,最好的防癌手段就是定期的专业防癌体检,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通过早期防癌体检可以查出的癌症80%是早期癌症,而这些早期癌症的平均治愈率在95%以上。

前列腺癌早期治愈率为100%

胃癌的早期治愈率为99。1%

直肠癌早期治愈率为96.9%

乳腺癌早期治愈率为98.2%

子宫颈癌早期治愈率为91.5%

概念癌症预防目前分三级:

三级预防:在治疗癌症患者时,设法预防癌症复发和转移,防止并发症和后遗症。

二级预防:即早期预防,利用初筛普查和早期诊断的方法,发现早期癌症患者,使他们得到早期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降低癌症死亡率。

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采用有效措施,改善生活习惯,加强运动,提高免疫力,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癌因素对人体产生的致癌作用,治疗癌前期病变,降低癌症的发病率。

莱蒙贵宾尊享健康人生

莱蒙二级防癌

早预防、早治疗、早康复

一最权威专业的大学医院机构----日本医科大学直属体检中心

日本医科大学于民治9年(1876年)成立于日本东京,是日本第一家私立医科大学,至今已有136年历史,与日本庆应大学医学部,日本慈惠会医科大学并称为日本私立医科大学御三家。

日本医科大学集团包括3个大学,4个研究中心和8直营附属医院以及体检中心,从1910年至今,已经成立了包括日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日本千叶总医院等共计8个直属医院。是日本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医科大学集团。

日本医科大学健诊医疗中心作为日本医科大学的直属体检中心,秉承日本医科大学的行医理念,以济悯,逐进求精之心奉献人类医学。健诊医疗中心常年有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科大学教授指导,引进最先进前沿的体检设备,并且共用日本医科大学丰富的医疗资源,不仅保证贵宾体检结果的专业精确,更能配合检后治疗,接受日本最高水平的医疗技术与设备诊疗。

二全方位,高精度,多层次全身癌症筛查体系

日本医科大学健诊医疗中心拥有一套达国际最新体检标准的、多层级全方位、综合复式的癌症检查体系,针对不同的癌症疑难特点设置不同的检查方法,并进行多种仪器的多重排查,逐一排查癌细胞,确保早初期微小癌细胞也不被漏诊、误诊,还可以根据贵宾的具体要求进行针对性检测

最先进的功能代谢与细胞分子水平上的高科技影像诊断技术——全身PET-CT 癌症筛查PET-CT是一种高端影像学检查设备,全称叫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提供病灶详尽的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具有灵敏、准确、特异及定位精确等特点,一次显像可获得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可了解全身整体状况,发现5mm米以下肿瘤组织,达到早期发现病灶和诊断疾病的目的。

日本医科大学健诊医疗中心是以PET-CT影像诊断配合其他物化手段进行癌症诊断的专业体检机构,配备最先进的PET-CT设备与最尖端的读影技术。

三. 脑部PET/头部MRI ---针对脑部重大疾病进行精密检测

针对大脑软组织造影,进行颅脑病变检查,排查脑梗塞,脑出血,动脉瘤以及阿兹海默症,帕金森氏病等脑部疾病。

四检前问诊,检后影像说明

从家族病史到自觉症状,以往病史,个人生活习惯各种层面问诊,帮助贵宾发现任何癌症征兆

检查后,专业核医师根据拍摄的影像资料向贵宾进行说明,根据影像初步重大癌症诊断

五最精准的读影技术---拥有10年以上经验的日本核医学认定医医师团队

高端精密癌症筛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医生的读影技术(医生通过读取影像来判断早期癌症的能力)。

在日本,只有从事读影诊断经历超过3年,参与过PET技术研修并且通过严格考核的放射科医生才有资格被授予日本核医学认定医职称。并且每5年都会对医师的诊疗经历进行考察与审核,决定医师能否继续核医学认定医资质。

日本医科大学健诊医疗中心集中了日本最高水平的核医学认定医师团队,他们是日本医科大学集团医院的临床医师,平均读影经验在10年以上,以最专业的读影技术保证体检结果滴水不漏。

六当场配制显影剂

PET-CT检查使用的显影剂是PET-CT防癌检测过程的“雷达”。因此,检查对显影剂的灵敏度、特异性、全身显像、安全性有着极高的要求。

日本医科大学健诊医疗中心使用的显影剂都是由专业医师在贵宾体检前进行制作,最大程度

的保障了显影剂的安全性与灵敏度,最大程度保证检查的精确性。

莱蒙一级防癌

修复异常基因拥抱健康

基因是制造体内结构的设计图,而所有的生命营生都是由基因来决定的。

基因就是生命的神秘,也是所有生命活动根源的设计图

基因有很多种类,从父母处遗传的先天不可改变基因,也包括各种疾病相关的后天变动基因。基因检查分为两种,一种是检查遗传基因,测定肥胖症,糖尿病,血脂病等疾病的先天发生风险的一般基因检查;另一种则是非遗传而是受生活习惯,运动习惯影响保持安定,或者发生变异,引发癌症的癌症相关基因检查。

癌症早期基因诊断检查

通过超早期癌症基因诊断,发现解析人体体内与癌症相关的60种基因组,发现癌变之前的异常细胞,诊断由生活习惯、环境、压力和衰老等所致的“后天性癌症危险要因”及“微小癌细胞存在的可能性”。

后天性癌症致病因素所致的异常细胞可以通过改善生活习惯、环境、营养疗法和免疫疗法抑制其发展,有效防止癌症发病。

癌症早期基因诊断检查的4大特点

超早期診断

通过分析血液中癌细胞所释放的游离DNA和RNA,诊断传统PET-CT影像学诊断不了的”微小癌细胞(5mm以下)”的存在可能性. 基因检查与PET-CT相比,能提早约5到20年发现正常细胞分子变成的肿瘤细胞的倾向,因此实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治愈率.

预防管理

通过基因检查,能掌握60多个CT和内镜查不到的癌症的相关基因,了解个人基因的状态, 为个人量体裁衣,实施针对个人体质和生话习惯定做的预防管理指导,从而达到预防癌症的效果和抑制癌症发生.

防止再发

在治疗癌症过程中或治疗后,通过定期检查微小癌细胞来评价癌症的复发可能性.通过检查相关癌症基因结构变化(即甲基化、突变和RNA发现状态),评价肿瘤发展增大或缩小,有利于有针对性的早期治疗、减少放化疗痛苦与防止再发.

安全、便捷检查

基因检查只需要20毫升的血液,不会像拍X线被照射,也不会有身体条件的限制,是对身体很安全的检查.

针对性血常规检查

根据贵宾事先提供的身体问卷调查表以及医师问诊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血液常规检查

NK活性以及淋巴细胞标志测定检测

对身体免疫功能进行评估分析,进行NK活性,与体内淋巴T细胞与B细胞在抗病毒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理中起着一定作用,在抗肿瘤及免疫调节方面有重要意义

营养与生活指导

根据基因检测结果给出详尽的营养指导与运动指导,并且提供小田医院独家开发的免疫力饮

品,激发免疫细胞活性,迅速提升免疫力。通过改善生活习性,饮食习惯,修复基因突变,恢复健康体态,

亚洲独有的癌症免疫细胞NKM疗法

日本小田医院采用的癌症免疫细胞NKM疗法,是目前为止亚洲唯一一家获得国际医疗认证的机构。运用本治疗法对癌症组织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人体全然没有副作用,能够对各种癌症状况进行有效控制,达到治疗效果。

除此以外,医院拥有独立的小田生物科技研究所,持续贡献于最尖端细胞生物研究。根据患者情况结合多种疗法提升患体免疫系统功能,排除患体体内血液系统以及功能组织沉积毒素,攻击患体癌症组织,达到有效癌症治疗。

癌症疗法一览

NKM细胞免疫疗法

分子标的治疗

强化淋巴细胞输血疗法

CTL诱导局部注射疗法

抗癌药点滴疗法

解毒点滴疗法

基因治疗树状细胞特异免疫疗法

达安基因调研散记

达安基因调研散记 写在前面的话: 关于达安基因:这是两市里为数不多的让我瞩目的一只股票。姑且不论它2004年上市以来的连续10年高增长,高送配;姑且不论每年它所在的IVD行业的飞速发展;姑且不论它50个子公司的精彩纷呈,惊喜无处不在。单就上面这些而论,它还仅能作为一个优秀的公司。如果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一个像微软,像苹果,像谷歌一样的,就必须要能开创一个新时代,拥有万亿的市场前景,造福亿万百姓,起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无可取代。所以我也很想通过一次次的分析调研,揭开达安身上的一层层面纱,让投资者找到一个相对清晰的答案,看它到底有没有成为一个伟大公司的潜质。 关于研报:所谓投资无定法,研报无格式。我个人是不喜欢那种堆砌专业词藻、千篇一律刻板的机构研报的,看着看着,原本的好心情都变烦乱了。所以,第一次写研报,也就心无框框,率性而为了。虽然率性,但请放心,我的用词尽量严谨,态度客观,只不过文笔稍欠,文风散漫而已。各位无妨泡咖啡,点烟,用看小说的心情来对待。如诸君对达安基因基本面研究不深,也可能会看不懂,不妨回去再看看达安的F10。若真能从下文得到点启发,那便是我意外之喜,不胜惶恐。以上,是为序。 科学城香山路19号,委实是个不起眼的建筑。在经历了半小时打车无果,30分钟找不到吃饭地点的尴尬经历后,终于气喘嘘嘘赶在下午1点59分到达。心下狂喜,没给雪球落下个不守时的话柄,终于维护了自己正人君子的风格。。。 顾不上肚子里只有半桶方便面在那里晃荡作响,同伴(阿东)早已进入了调研状态,大发厥词道:“这公司的建筑,放温州也就一个乡镇企业的门面。。。”正唏嘘间,已见一美女出迎,周围人道是达安基因工作人员。我跟阿东赶紧收住废话,故作矜持,一通寒暄。 小型会议室里,早早聚集了几个人,有从北京,天津赶来的,也有近在广州本地的球友。大家伙交换名片,掏出手机摇一摇加微信,不亦乐乎。 达安的美女笑嘻嘻地看我们加微信,没想到我们不放过她,也强行拉她掏出手机各自加了好友,这个。。。算是强迫么? 一通忙乎,赶紧步入正题吧。这时候张斌张总也来了。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独立实验室的。 一,达安的独立实验室已经通过了美国CAP和ISO 15189的认证。 公司明确告诉我们:达安的独立实验室都已经通过了美国CAP和ISO 15189的认证。这让我们心里的石头当即落了地。这些认证,让某些单位大吹特吹的认证,

什么是基因检测

什么是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是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检测的技术。 基因检测可以诊断疾病,也可以用于疾病风险的预测。疾病诊断是用基因检测技术检测引起遗传性疾病的突变基因。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基因检测是新生儿遗传性疾病的检测、遗传疾病的诊断和某些常见病的辅助诊断。目前有1000多种遗传性疾病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做出诊断。 近年来令人非常兴奋的是预测性基因检测的开展。利用基因检测技术在疾病发生前就发现疾病发生的风险,提早预防或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目前已经有20多种疾病可以用基因检测的方法进行预测。 检测的时候,先把受检者的基因从血液或其他细胞中提取出来。然后用可以识别可能存在突变的基因的引物和PCR技术将这部分基因复制很多倍,用有特殊标记物的突变基因探针方法、酶切方法、基因序列检测方法等判断这部分基因是否存在突变或存在敏感基因型。基因检测与常规体检的区别? 疾病易感基因检测与常规体检都能起到预防的作用,但二者反映的是不同的阶段。一种疾病从开始到发病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基因检测是人在没发病时,预防将来会发生什么疾病,属于检测的第一阶段;而常规检测是发生疾病后,疾病到达什么程度。如:早期、中期等等,这属于检测的第二个阶段,是临床医学的范畴。所以说,基因检测是主动预防疾病的发生,而传统的体检手段则无法起到这样的预防作用。 传统体检主要针对人体已经出现的临床病变进行诊断和检查,它的主要任务是配合疾病的治疗,无法在病变之前预知,下更多、更深的结论。也就是说,在疾病的预防上,传统体检十分的被动和滞后。现实中很多疾病并无明显征兆,而一旦发病,现代医学往往束手无策,患者及其家人就可能一生痛苦和麻烦。 5、基因检测的准确率 疾病家庭的遗传史就是疾病易感基因的遗传所造成的,所以基因检测能够检测出这些遗传的易感基因型,检测准确率达到99.9999%。 7、检测抽样方法 目前公司采用口腔粘膜脱落细胞样本采集方式,采集程序如下: 口腔清洁:用清水漱口一到二次。 采前准备:从盒内取出1号管(平底),轻甩一下上下摇动使生理盐水全部沉积在管底。拧开盖子将管立于桌上备用。 刮取细胞:取出口腔粘膜刮勺,伸入口腔将刮勺的头部带齿部分贴在一侧口腔内侧的脸颊部位于上下牙齿之间的部位,稍用力(相当于刷牙的力气)按前后方向在口腔粘膜上刮十余次,再用刮勺头部的另一侧(勿须转动刮勺)刮取另一侧的口腔粘膜,刮取十余次。

甲氧西林耐药_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分型和毒力基因检测_王俊瑞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5年1月20日第15卷第1期Chin J Infect  Chemother,Jan.2015,Vol.15,No.1·论著· 甲氧西林耐药/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分型和毒力基因检测 王俊瑞1, 杜小莉2, 塔 拉1, 崔晶花2, 福 泉1, 韩艳秋 1 摘要: 目的 分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临床分离株基因分型及毒力基因分布特征是否存在差异,了解金葡菌耐药性演变与毒力变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对呼和浩特地区住院患者中分离的30株MRSA和30株MSSA进行分子分型,同步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菌株毒力基因。结果 60株金葡菌PFGE分型共分19个型,MSSA菌株分布在I和H型等16个基因型中,而MRSA株主要集中分布在K和M2个基因型中。20株不同PFGE型菌株MLST分型结果显示,MRSA株主要为ST-239型;MSSA株呈多样性分布特征,主要以ST-5型、ST-7型、ST- 15型为主。毒力基因在MRSA和MSSA中分布差异显著。MSSA毒力基因整体携带率明显高于MRSA(53.9%对40.0%,χ2 =3 2.7,P<0.01)。MRSA株sea、cna和cap8基因携带率明显高于MSSA携带率(P<0.01),而sec、seg、sei、sem、sen、seo、fnbB、ebpS、cap5基因携带率明显低于MSSA(P<0.05)。结论 呼和浩特地区金葡菌临床分离株基因型呈现多样化分布特点,MRSA主要以ST-239型为主。MSSA毒力基因携带率高,特定毒力因子在MRSA和MSSA株中呈现一定聚集分布特征,金葡菌特定耐药性的获得可能伴随特定毒力特征的变化。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 毒力基因; 分子分型 中图分类号:R37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7708(2015)01-0070- 06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60244)。 作者单位: 1.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呼和浩特010050;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作者简介: 王俊瑞(1981—),男,博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致病机制研究。  通信作者:韩艳秋,E-mail:qy h1016@sina.com。Genotyping  and detection of virulence genes for methicillin-resistant and-sensitiveStaphy lococcus aureusWANG Junrui,DU Xiaoli,TA La,CUI Jinghua,FU Quan,HAN Yanqiu.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cine,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Hohhot 01005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lucida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and methicillin-sensitive S.aureus(MSSA)in terms of genotypes and distribution of virulence genes with the clinical strains isolated fromHohhot,and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ing resistance of S.aureus and the virulence transition.Methods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and multi 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methods were employed to do moleculartyping for 30 MRSA strains and 30 MSSA strains isolated from inpatients in Hohhot,Inner Mongolia.PCR method was usedto profile the distribution of virulence genes among these strains.Results PFGE typing results showed that 60 S.aureus strainswere classified into 19 major types.MSSA strains belonged to 16 types,mainly types I and H.MRSA strains mainly belongedto types of K and M.Among the 20 strains with different PFGE types,MRSA strains were mainly  identified as ST-239 type.MSSA strains showed diverse STs and the p redominanttypes were ST-5,ST-7 and ST-15.The profile of virulencegene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MSSA strains andMRSA strains.The overall prevalence of virulence genes inMSSA strain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MRSAstrains(53.9%versus 40.0%,χ2 =3 2.7,P<0.01).Theprevalence of sea,cna and cap8 genes was significantlyhig her in MRSA strains than in MSSA strains(P<0.01),0 7

动物源性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毒力基因的多重PCR快速检测研究_陈雅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Zoonoses  2013,29(7 )DOI:10.3969/cjz.j .issn.1002-2694.2013.07.009动物源性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及 其3个毒力基因的多重PCR快速检测研究 陈雅君1,2,王亚宾1,张莉娟1,张龙现1,2,陈丽颖1,刘中原1,申 果1,胡 慧1, 2, 摘 要:目的 建立快速、特异的分离鉴定大肠杆菌O157∶H7及其3个主要毒力基因(hylA、eaeA和stx2基因)的多重PCR方法。方法 根据GenBank公布的大肠杆菌O157∶H7菌体抗原rfbE基因、鞭毛抗原fliC基因、溶血素(hlyA)基因、紧密黏附素(eaeA)基因和志贺样毒素2(stx2)基因为靶基因,设计5对特异性引物,在同一扩增体系中进行PCR,优化反应体系,测定特异性和灵敏度,并进行了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 该方法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分别为327bp、247bp、494bp 、384bp和7 79bp,特异性和灵敏度均高,细菌纯培养物的检测灵敏度为104 cfu/mL。结论 初步建立了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及其3个毒力基因的多重PCR方法,可用于临床动物携带大肠杆菌O157∶H7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食品微生物检测。 关键词:动物源性;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毒力基因;多重PCR 中图分类号: S85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94(2013)07-0686-06 Detection of animal-derived Escherichia coli  O157∶H7and its three virulence genes by  multiplex PCR techniqueCHEN Ya-jun1,2,WANG Ya-bin1,ZHANG Li-juan1,ZHANG Long -xian1,2 ,CHEN Li-ying1,LIU Zhong-y uan1,SHEN Guo1,HU Hui 1,2 (1.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Zheng zhou450002,China;2.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Zoonotic Disease Laboratory of Henan Province,Zhengzhou450002,China)河南省重大公益科研项目(81100912300) ;漯河市科技计划项目(081203 )通讯作者:胡慧,Email:huhui2001@163.com 作者单位:1.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郑州 450002; 2.河南省动物性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郑州 450002 ABSTRACT:A multiplex PCR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rapid and specific detec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O157:H7andthree of its virulence genes(hylA,eaeAand stx2genes).Five sets of primers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s ofrfbEgene,f liCgene,hemolysin gene(hlyA),inthnin gene(eaeA),and shiga-like toxin gene 2(stx2)of E.coli O157.Theywere selected and added into one amplification system to perform PCR.The system was optimized,and the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of this system were evaluated and used to detect the clinical isolates.The assay was designed to amplify the 327bp,247bp,494bp,384bp,and 779bp regions of corresponding  genes rfbE,fliC,hlyA,eaeAand stx2.The result was highlysensitive and specific and the sensitivity of the assay  was 104 cfu/mL of bacteria samples.It's suggested that a rapid,specific,and sensitive multiplex PCR technique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E.coli O157:H7and three of its virulence genes hasbeen studied primarily.An available method is established to test for the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E.coli O157∶H7from thecontaminated food samp les. KEY WORDS:animal-derived;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O157∶H7;virulence genes;multip lex PCRSupported by the Henan Province Major Research Fund of Public Welfare(No.81100912300),and the Priority Programs inScience and Technology,Luohe City( No.081203)Corresponding  author:Hu Hui,Email:huhui2001@163.com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 ic Esche-richia coli,EHEC)O157∶H7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病原菌, 该菌主要定居于一些反刍动物的肠道内,通过污染的水源及食物造成人与动物的感染。EHEC O157∶H7感染宿主后主要引发腹泻、出血性结肠炎,还可引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及血 6 86

华大基因、达安基因、贝瑞和康三大无创DNA检测技术平台比较

华大基因、达安基因、贝瑞和康三大无创DNA检测技术平台比较点击数:7561录入时间:2014-6-6[打印此页][返回] 2014年2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和卫计委联合发布通知,暂停基因测序临床应用。而在临床医学上,基因测序应用最广泛、最成熟的是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尤其 是产前唐氏综合征筛查。 相比于传统技术,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仅需抽取少量孕妇外周血,用高通量测序 技术即可准确分析胎儿是否患有染色体疾病,具有安全、快速、检测周期短等 优势,已逐渐被中国大众所接受。据统计,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目前在中国已经 积累了超过40万例临床应用。 “叫停令”直接影响了国内多家实施基因检测的公司,但所幸的是,“叫停” 并不是完全停止,通知第二条规定:“基因测序诊断产品应按规定经食品药品 监管部门审批注册,并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技术准入方可应用。” 中国当前市场使用的测序仪均不符合这一条件。为促进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在中 国市场尽快获批,各大测序服务提供商开始通过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的“国产化”,来满足现有的监管法规要求。 贝瑞和康此次联合Illumina共同生产新型测序仪,并向食药总局申请注册,使得Illumina公司的测序平台进入了中国的注册审批程序。 据财新网消息,除贝瑞和康外,当前正在向食药总局申请注册的“国产”测序 仪包括:华大基因的BGISEQ1000(基于CG的测序平台)、中山大学达安基因 股份有限公司的DA8600(基于Life Technologies公司的Ion Proton测序 平台)。 这些公司都是国内无创产前检测的领头公司。现在,他们站在差不多同一条起 跑线上,将在中国市场上进行搏杀。他们之间的竞争,将会走向何方?我们可 以从各自使用的技术平台和申报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情况探知一二。 竞争激烈“国产化”将走向何方? 当前,全球市场上测序仪最主要的提供商是美国的Illumina公司和 Life Technologies公司,我国市场上的基因测序仪也几乎被这两家公司垄断。达安基因、华大基因、贝瑞和康等国内公司在无创产前检测领域竞争的背后, 实际上是Life Tech与Illumina两大技术平台的PK。 一、Life Tech/Illumina两大技术平台PK

宠物服务项目盘点

宠物服务项目盘点 宠物活体销售 就是所说的宠物买卖,属于宠物店活体销售这个项目里面,宠物店活体主要为了给宠物店拓展客户的。宠物店做的并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希望顾客买了宠物以后长期来宠物店消费。随着时代的发展,宠物的范围很广,包括动物、植物、虚拟宠物、电子宠物等。但大多数国家的法律还是把宠物限定在动物范畴内。饲养宠物作为人类亲近自然的机会,可以满足人类的心理需求,是非常健康正常的爱好。 宠物用品销售 世界范围内的宠物消费正呈大幅上涨趋势,亚洲市场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市场,而中国在亚洲宠物市场发展中占有重要比重。中国目前至少有宠物 1 亿只(条),宠物经济的市场潜 力也达到150 亿元人民币。有专家对未中国宠物市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预测,预计2008 年以前,仅中国的宠物食品和宠物用品市场的定值销售额就将超过60 亿元人民币。 如何从宠物经济链的各个环节把握中国宠物消费市场的发展,有针对性的调整宠物经济投资经营方针。如何通过借全面透视宠物产业发展成熟国家的发展历程,借鉴其先进经验,解决中国宠物经济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实现中国宠物经济的世界市场拓展。

宠物美容洗澡 宠物店利润比较高的项目,而且客户稳定,是宠物店长期稳定的收入,对专业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可以考证的。所谓的宠物美容,不只是替狗儿洗澡而已,而是借着顶级的美容用品和精湛的修剪技法和染色。宠物美容技术的起源来自于贵宾犬,最早期贵宾犬原作为担任鸟猎犬的工作,必须在树林里,矮木树丛中穿梭,而它一身浓密的卷毛很容易被树枝勾住,相当的不方便,主人为了改善这些困扰,特地将它的一身卷毛剪短,渐渐的就发展出各式各样有趣的造型来。 宠物寄养 每到节假日,人们出行需要几天甚至更长时间回家,就会把宠物寄养在宠物店,需要注意的是宠物寄养对于签订寄养合同和寄养规定要注意,宠物寄养有时容易出现问题,这个时候签订合同就很重要了,不过最好还是用心点,不然会永久性的损失客户的。 宠物寄养在中国主要以三种形式的服务体制存在。从寄养宠物的种类来分,可分为宠物犬寄养、宠物猫寄养及另类宠物寄养三种。 大多数城市宠物已经成为家庭“必须”成员,由于节假日、出差等原因不能照顾宠物成了一大困扰,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家庭式宠物寄养,可以让宠物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舒适。

妇科恶性肿瘤筛查中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_王泽华--

[13]Yang HJ,Liu VW,Wang Y,et al.Detection of hypermethylated genes in tumor and plasma of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J].Gyne? col Oncol,2004,93(2):435-440. [14]Widschwendter A,Müller HM,Fiegl H,et al.DNA methylation in serum and tumors of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J].Clin Cancer Res,2004,10(2):565-571. [15]Tanaka H,Tsuda H,Nishimura S,et al.Role of circulating free alu DNA in endometrial cancer[J].Int J Gynecol Cancer,2012, 22(1):82-86. [16]Wittenberger T,Sleigh S,Reisel D,et al.DNA methylation markers for early detection of women's cancer:promise and challenges[J].Epigenomics,2014,6(3):311-327. [17]The Lancet Oncology.Liquid cancer biopsy:the future of cancer detection?[J].Lancet Oncol,2016,17(2):123-129. (2016-02-23收稿)文章编号:1005-2216(2016)05-0409-05 妇科恶性肿瘤筛查中基因检测 技术的应用 王泽华,郭婧 摘要:近年来的研究认为癌症是一种基因疾病, 遗传性或获得性基因缺陷可导致癌症的发生和 发展。因而,基因检测技术在妇科肿瘤的筛查中 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 已在宫颈癌筛查中广泛应用,对于遗传性卵巢癌 和子宫内膜癌高危群体,也可通过检测BRCA1/2 和MLH1/MSH2突变进行高危人群风险分层。 关键词:基因检测技术;妇科恶性肿瘤;筛查 中图分类号:R737.3文献标志码:C Use of genetic testing in the screening of gyneco? logic malignancies.WANG Ze-hua,GUO Jing.De? 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Union Hospi? tal,Tongji Medical College,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430022,China E-mail:zehuawang@https://www.360docs.net/doc/2110775859.html, Abstract:Cancer is considered a genetic disease.In?herited or acquired genetic disorders are involved in the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and progression of tumors. In gynecologic oncology,genetic testing has captured global attention,especially in tumor screening.Cur? rently,HPV testing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the detection of BRCA1/2and MLH1/ MSH2mutations has been strongly recommended to stratify patients who have a high risk of developing ovarian cancer and endometrial cancer,respectively. Keywords:genetic testing;gynecologic malignan? cies;screening 妇科恶性肿瘤因其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成为导致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文献报道,近年来我国三大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1]。因而,能够早期发现、诊断及预防肿瘤的筛查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各妇科肿瘤的主要筛查方法如下:(1)卵巢癌:经阴道超声及血清CA125、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检测。(2)宫颈癌: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或LCT),阴道镜+活检,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3)子宫内膜癌:内膜细胞学,经阴道超声及子宫内膜活检。而基因检测作为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科技手段,其在妇科肿瘤的筛查与诊断中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常用的基因检测技术主要分为以下4种:(1)核酸印迹杂交:从核酸分子混合液中检测特定大小核酸分子的方法,基于核酸变性和复性原理,根据被检样品不同又可分为DNA杂交(southern blot)、RNA杂交(northern blot)、点杂交和原位杂交。(2)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被检靶基因以提高敏感度。(3)DNA测序:识别DNA中的4种碱基,逐一读出全部基因序列,其双向测序是基因检测结果金标准,可用于检测未知基因。(4)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大规模、高通量分子检测技术,生物样本中基因靶序列与固定有大量基因探针的基因芯片进行特异性杂交,检测其标记信号,对被检DNA序列信息进行高效解读和分析。 1基因检测与宫颈癌 宫颈细胞学检查作为宫颈癌的主要筛查手段已持续60余年,直到1995年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专题讨论会上,明确HPV感染是宫颈癌的关键和必要致病因素;其中,高危型HPV持续性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病密切相关,提出将HPV的检测作为筛查的手段之一。从HPV感染到宫颈癌发生 DOI:10.7504/fk2016040108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妇产科,湖北武汉430022 电子信箱:zehuawang@https://www.360docs.net/doc/2110775859.html,

基因检测行业调研

基因检测行业调研 继上次基因检测产业调研之后,这两周我们再次调研了几家基因检测公司,并且拜访了一些行业专家,现将调研的重点内容整理如下,欢迎大家交流探讨。 一、基因检测公司梳理 目前全国涉及基因检测概念的公司有200余家,按照业务范围划分,这些公司可以分为:①最上游的基因检测仪器开发企业(测序仪、芯片扫描仪、PCR设备),②提供样本处理试剂和耗材的中上游企业(建库试剂盒、检测试剂盒、工具酶、基因芯片),③提供第三方基因检测服务的中游企业,④提供测序数据存储、分析和出具报告的下游企业,⑤还有将这三部分整合起来提供CRO服务的商业公司,当然如果公司研发实力和经济实力允许,大部分公司会选择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盈利能力。 按照基因检测公司的服务内容,主要可以分为四类:科研服务、第三方临床基因检测服务、直接面向个人的检测服务、非医疗基因检测服务(例如食品、环境、刑侦等方面的应用)。 1 科研中的基因检测服务又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纯科研服务,检测目的纯粹是满足科研需要,不作为医学诊断的依据;第二种是以科研的名义为患者提供医学诊断服务,医生在其中起主导作用,推荐有需要的患者去做基因检测,医生在其中所获得的好处是得到用药指导依据、科研数据、获得销售提成,这是当前肿瘤基因测序普遍采用的手段,因为目前国内还没有一种获批临床的肿瘤高通量检测试剂盒,只能以科研的形式变相的进行医学诊断从而获取收益。纯科研基因检测市场在百亿级别。 2 第三方临床检测机构是指批准为医院提供检测外包服务的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大部分第三方临检机构都能开展分子诊断服务(需通过临检中心的PCR实验室认证),例如QPCR、ddPCR、基因芯片等,但是高通量测序在临床检测上的应用当前受到限制,只有在试点名单上的机构才能出具正式的临检报告,目前出台了第一批四个领域的试点名单,分别是遗传病诊断、产前筛查与诊断、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肿瘤基因测序,试点单位名单由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和妇幼司共同制定。临床基因检测的市场空间在千亿级别。 3 提供面向个人基因检测服务的商业公司,提供的是非诊断性基因检测,例如23andMe是美国本地唯一一家被FDA批准的能够直接向个人提供基于基因检测分析服务公司,业务范围也仅仅提供祖源分析、遗传病筛查、酒精耐受、基因寻亲这四类遗传分析服务,23andMe此前的疾病风险筛查和药物过敏分析被禁止,而我国有许多直接面向个人的基因检测商业机构,业务范围甚至包括疾病风险、天赋基因、个性特征分析等一系列基因分析服务,未来有加强监管和整合的压力。商业化B2C基因检测的市场空间在十亿级别。

分子诊断在消费级基因检测行业的应用

2.5 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 消费级基因检测(Direct-T o-Consumer Genetic Test)是相对于临床级基因检测而言, 是指在没有医疗人员参与的情况下,通过广告、电商、线下店直接向普通消费者销 售的的基因检测产品,主要以低通量检测为主,技术手段包括PCR和基因芯片。在 美国,DTC检测主要围绕祖源(家谱、生物学祖源等)、健康、宠物、亲子鉴定等维 度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多为娱乐属性;国内消费基因检测起步较晚,目前主要以健康 等维度为主。根据《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在2019年2月给出的评估,目前有超过 2600万消费者接受了针对祖源、健康等的消费级基因检测。 图58:消费级基因检测应用领域图59:消费级基因检测服务购买流程 资料来源:天猫官网,国元证券研究中心资料来源:天猫官网,国元证券研究中心 借鉴美国发展经验,推动消费基因检测市场提早进入发展期。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 的发展得益于基因芯片技术的成熟,1991年全球第一款基因芯片在美国诞生,此后 10年内,随着Affymetrix、Illumina、Agilent等公司不断提升芯片种类、检测通量、 准确度与效率,消费基因检测服务价格不断下降,带动更多企业进入消费基因检测领 域,市场开始慢慢进入发展期,2019年美国消费基因检测用户规模达到2650万人, 渗透率达到8.1%,成为全球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发展最快的国家。国内消费级基因 检测起步较晚,虽然早在2008年就出现了萌芽,但过高的价格促使产品滞销。直到 2015年微基因、23魔方等多家基于芯片技术的基因检测公司的产品问世,国内消费 级基因检测行业才算起步。 图60:美国及中国消费基因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国元证券研究中心

N 病毒毒力测试实验

毒力测试技术路线 前言: 虫媒病毒(Arbovirus )是指由吸血昆虫传播的病毒,其特点是病毒可在昆虫体内繁殖,但昆虫本身不发病,昆虫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畜引起疾病,因此虫媒病毒可以引起人畜共患传染病(1)。套式病毒(Nidoviruses )包括了冠状病毒(Coronaviridae )和动脉炎病毒(Arteriviridae )及罗尼病毒(Roniviridae ),主要感染哺乳动物、少数禽类及无脊椎动物(虾),由于其独特的套式转录机制和

较长基因组(12.7~31.7bp)的特征,被认为是最复杂的单股正链RNA病毒(2)。 国内,深圳市龙岗区疾控中心开展了虫媒监测项目,从医院监测点捕获的成蚊标本中首次发现昆虫套式病毒NDiV,并应用C6/36细胞成功地分离到NDiV 病毒,是目前国内对NDiV的研究仅有这一篇报道(3)。 国外,2011年,mBio报道了首篇昆虫套式病毒的研究(4),在科特迪瓦的原始森林的库蚊中首次发现了昆虫套式病毒,命名为Cavally virus(CA VV)。同年,PlOS Pathogens刊登(5)同为昆虫套式病毒的研究,病毒于2002年在越南急性脑炎病人的脑脊液中分离成功(6),在当地库蚊标本也分离得到,作者Phan Thi Nga 根据病毒的分离地点将其命名为Nam Dinh Virus(NDiV)。由于NDiV和CA VV 的宿主与分子特性相似,与套式病毒中的已有家族存在差异,故Phan Thi Nga 将其归类为Nidoviruses的新家族,命名为Mesoniviridae(7)。传统意义的套式病毒(Nidoviruses)包括冠状病毒(Coronaviridae)、动脉炎病毒(Arteriviridae)及罗尼病毒(Roniviridae),主要感染哺乳动物、少数禽类及无脊椎动物(虾),由于其独特的套式转录机制和较长基因组(12.7~31.7kb)的特征,被认为是最复杂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在科特迪瓦与越南发现的昆虫套式病毒填补了套式病毒存在于节肢动物的空白。目前最长的单股正链ssRNA+节肢动物病毒,NDiV 与CA VV核酸序列长度约为20.2kb,这显示它们可能是套式病毒中如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短基因病毒(small genomes)与SARS冠状病毒的长基因病毒(large genomes)之间的进化连接。目前,国外关于NDiV的研究报告仅有Phan Thi Nga发表的两篇论文(5,7),国内的研究报告有“中国国内首次发现Nam Dinh 病毒”。研究程度只涉及病毒的分子结构学领域。虽然该病毒曾在越南急性脑炎病人的脑脊液中分离得到,但尚未有具体的病理因果证据证明该病毒的致病性。 NDiV是否为新的虫媒病毒仍然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论证,后续研究将有助于我国新分离虫媒病毒的致病性的研究,对探讨病毒与人类疾病的关系,对新发病毒的危害作出更客观的评估。 NDiV毒力测试实验步骤: 1.1 NDiV 乳鼠脑病毒悬液制备与保存 1~2 日龄健康乳鼠(昆明品系),脑内接种NDiV C6/36 细胞病毒悬液

达安基因新冠核酸快速检测——万人通量检测整体解决方案

达安基因新冠核酸快速检测 ——万人通量检测整体解决方案当前疫情在全球蔓延,国内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秋冬季新冠肺炎和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防控任务艰巨。 应疫情防控需要,面对庞大的检测人群压力以及巨大的卫生经济资源压力,寻求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势在必行。在2020年8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进一步推进新冠核酸快速检测能力建设工作方案》,提出了推进新冠核酸快速检测能力建设的新要求,也提出了新冠核酸快速检测的要求,混合样本检测是实现检测能力增长的关键之一! 面对新冠核酸快速检测能力建设的新要求,达安基因特推出“万人通量检测整体解决方案”的新冠核酸快速检测方案,该新冠核酸快速检测方案以日检测量1万例进行搭配、可适应混样提取、减少设备投入、大幅度降低检测成本、节约人力和时间,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庞大人群的核酸检测。此新冠核酸快速检测方案特点如下: 1、检测时间快 达安基因新研发的新冠核酸快速检测产品——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相比于市场的常规检测试剂,更快速完成新冠核酸检测,使用快速逆转录酶和热启动酶,逆转录时间由常规的15-30 min缩短至2min,热启动时间由常规10-15 min缩短至2 min,PCR延伸时间由常规的每循环30-60 s缩短至10 s,全程高效扩增。 2、搭配灵活 新冠核酸快速检测1万份/天混采——10合1方案

新冠核酸快速检测1万份/天混采——5合1方案 3、投入少,空间利用率高:搭配新冠核酸快速检测试剂,大幅提高检测通量,可降低检测仪器数量; 4、成本低,检测效率高:在8 h内就可达到1万人份的样本新冠核酸快速检测能力,可充分缓解目前因检测能力不足而带来的压力。 达安基因在核酸混检的新冠核酸快速检测方案中充分考虑了检测平台空间、工作时间、检测效率等指标,可在设备、人力和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快速进行大量样本检测。 5、复查极速 新冠核酸快速检测混检阳性检测——复查方案

某一位业内人士对基因检测的看法(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某一位业内人士对基因检测相关认识 人体和几乎所有生命体(某些RNA病毒和朊病毒除外)每一个细胞里面都有一套完整的基因组DNA,好比是一本完整的蓝图+施工手册。从受精卵开始,生命体就从这套手册选择不同的章节搭建不同功能的细胞,并让它们执行相应的功能。每个人的这套手册都略有不同(大多数就是前述的SNP),这些不同之处定义了人种、皮肤头发眼睛颜色等所有性状,也定义了对疾病的敏感性。上述三个公司代表的基因健康咨询产业,说白了就是试图找到一些与疾病相关的SNP位点,检测它们的状态,然后计算出一个概率,最后交到被检测者的手里。 但是问题就出在这个原理上面:首先什么样的SNP位点是真的与疾病相关的?其次它的相关性到底有多少? 前一个问题基本是靠大规模的关联性分析,其实是个统计学的概念。打个最极端的比方,找一千个身高2米的小明,再找一千个1米4的小明,假定他们的人种、营养这些背景都一致,然后找一个SNP位点(假定这个位点有A、B两种状态),在这两千人里面看一看有多少人在这个位点上是A,多少人是B,如果1000个高个子在这个位点上都是A,而1000个矮个子都是B,那么我们就可以比较肯定地说这个位点与身高的相关性非常强,一个婴儿刚生出来,就检查到他这个位点是A状态,那他长大后就有很大的几率长成高个子。 但这是非常理想非常极端的假设,实际上只有很少量单基因疾病(比如某种先天性耳聋)有这样斩钉截铁的结论,身高、体重、高血压、糖尿病、癌症,都是几百种基因相互纠结、再加上环境因素累加影响,再加上时间因素,才会表现出最后的差异。所以现在的人类遗传学里面,其实大家都是在尽可能地加大统计的人群,尽可能地寻找人种和背景条件一致的人群,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研究的统计力和概率的有效性。即使如此,不同的研究小组之间出来的结论也往往千差万别,而且由于他们选取的统计人群样本是不太会互相共享的,这种结论也就很少有条件由其他小

乙肝基因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基因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提要:目的:通过对乙肝基因检测的阐述及其与其他方法学的对比,凸显其在乙肝治疗的重要性。方法:乙肝病毒基因定量检测及免疫胶体金法检测。结果:基因检测灵敏度高,可判断病毒是否处于复制期,且其结果数值可直接反应病毒复制状况。结论:乙肝基因检测对乙肝患者的治疗有极其关键的指导作用。 关键字:HBV PCR HBV-DNA HBV感染人体后,可从血中测得抗原和抗体类物质,称为血清标志物;同时,也可测出病毒的基因组核酸或其它相关核酸,如HBV-DNA和HBV-DNAp,称为分子标志物;这些标志物的存在和变化,反映病毒在宿主中的状态和病情的发展情况,是病毒性肝炎的重要实验室诊断依据。 HBV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全球约20亿人为HBV易感人群,3.5亿为慢性HBV感染者,乙肝病毒有8个基因型,其中中国有4个基因型。 1.关于乙肝病毒的介绍 1.1乙肝病毒的特点 1.1.1 HBV的基因变异性 HBV是极度变异的病毒之一,变异是病毒的特性,往往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 1.1.2 HBV的嗜肝性 HBV的一旦进入人体只侵袭肝脏。 1.1.3 HBV的感染的慢性化 由于乙肝不能彻底的根治,长期下来多转为慢性乙肝这个过程可达几十年,所以它是一个重要的传染源。 1.1.4 HBV的致癌性 目前可以肯定HBV是诱发肝癌的重要病因,有80-90%的肝癌患者有乙肝病史。1.1.5 HBV具有顽强的抵抗力 能耐受低温、紫外线、干燥和一般消毒剂。100C°10分钟高压蒸汽灭菌,0.5的过氧乙酸等能使HBV灭活。 1.1.6 HBV具有严格的种属特点 HBV仅在人或黑猩猩身上生存。 1.2 乙肝病毒的基因组成 HBV基因组为双链不完全环状DNA,由3200个核苷酸组成,其负链包括四个开放读框架区:1、S基因区,由S基因、前S2基因(Pre-S2)和前S1基因(Pre-S1)组成,分别编码HBsAg、前S2和前S1蛋白或抗原(Pre-S2Ag和Pre-S1Ag)。 2、C基因区,由前C基因和C基因组成,分别编码HBeAg 和HBcAg。 3、P基因区,编码乙型肝炎病毒相关DNA聚合酶(DNAp),其具有逆转录酶活性。 4、X基因区,编码乙肝病毒X抗原,具有激活HBcAg基因的功能。 2.乙肝病毒检测及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HBV-DNA是乙肝病毒的核心成分,是病毒复制及有传染性的标志,是病毒感染的最直接、特异和灵敏指标。急性乙肝时,HBV-DNA 阳性超过 8 周可变慢性。在慢性感染时 HBV-DNA 可结合到肝细胞 DNA 中,称为整合型 HBV-DNA ,如 HBV 病毒基因已整合至宿主基因,治疗药物则难以到达,这是 HBV 不易从体内清除的重要原因之一。PCR 法检测HBV-DNA,既可以定性,又可以定量,其临床应用有: 2.1 病情评估 肝炎病毒在肝细胞内大量复制是导致肝细胞免疫损伤的启动因素。血清 HBV-DNA 含量高低与肝脏病理损害程度相关,HBV-DNA水平越高,肝组织炎症反应越重。据此,通过定量检测 HBV-DNA含量可以间接评估慢性肝炎患者肝脏损伤的情况。 2.2 疗效观察 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治疗前病毒基因水平愈高,疗效越差;水平愈低,清除病毒可能性越大。相应地,在治疗过程中,病毒基因水平下降愈快,完全治愈的机会越大。因此可将肝炎病毒基因检测作为预测和观察抗病毒疗效的一种手段。 2.3 预后判断 ①治疗或未经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病毒基因水平保持稳定高浓度者预后不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