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考研国际新闻专业经验贴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国际传播考研攻略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国际新闻、国际传播考研攻略一、招生人数及报录比【学术硕士】共2个专业,共招生20人(含保送),对外招生的人数在13人左右,报录比大概1:15二、参考书目育明教育基础班视频会推荐最新考研参考书及出题人授课常用教材。
初试参考书目新闻写作:黎信,英语对外新闻报道指南,外文出版社。
刘其中,汉英新闻编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刘其中,英汉新闻翻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鲁曙明,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新闻史: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清华大学出版社。
陈昌凤,中国新闻传播史:传媒社会学的视角,清华大学出版社。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选读)郑超然,外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选读)·····三、考生来源中国传媒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天外、川外、大外、北师、首都师范大学等四、就业形式国际组织、外交部等国家部委、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外企、国企等五、育明教育·辅导课程初试辅导老师:北外出题老师助教、具有1-2年考研辅导经验、考研成绩TOP3复试辅导老师:北外教授或者助教六、育明教育·辅导优势1.北外教授创办,一对一最后阶段可以提供一些考研信息,复试阶段可以提供帮助。
2.2011年北外寒假高翻口译培训班顺利结课(育明和北外高翻合作),这是北外官方第一次和校外机构合作。
3.6年辅导经验,2011年以前北外唯一考研辅导机构。
七、育明教育历年辅导成果1.初试VIP小班通过率高达75%,业界第一.+2.6年来,北外一对一通过率高达95%3.2008年,育明一对一学员(8000),蔡同学,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以364分的成绩顺利考上北外2009年,育明一对一学员(13800),苏同学,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以371分考入北外2010年,育明一对一学员(18800),杨同学,毕业于外交学院,以358分的成绩顺利考上北外不一一列举。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专业真题+初试面试大揭底

北外国际新闻专业真题+初试面试大揭底新闻:要看的书比较多,童鞋们要做好准备。
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传播学,编译。
一个一个说。
中外新闻史:我买的是人大出版的《中国新闻传播史》和《外国新闻传播史》,讲的较细,也挺全面。
这两本书不买也没有关系,很多考研论坛都有免费的笔记供下载(学新闻的要有搜集信息的能力哟,嘿嘿),历史都大同小异,一些常识性的东西知道就行了。
北外貌似不考偏的,理论部分考的都是些common sense。
像今年考的“竖三民报”,大公报“四不方针”(这个年年考,汗~~)。
此外,看到和数字有关的知识点敏感点,如四不,四大,第四权etc. 貌似老师蛮稀饭考数字的~~。
关于主张言论的自由要多看看,anyway, freedom is the supremacy of human rights everywhere. 我看到会下意识地记下来,确实非常喜欢,不管他考不考。
传播学:10年简章上给的参考书是人大出版的《传播学》。
挺厚,53 8页,呵呵。
抓狂吧~~有几章没看,像传媒经济学,电影,广告学,公关那几章我都没看,看不懂~~但是像新闻学理论,媒体理论,新媒体,媒体效果研究,国际传播学,政治传播学这些都是要注意下的,我特别喜欢的一章是媒体道德与法规学,看了好几遍,因为该章涉及The First Amendment, marketplace of ide as, natural rights, 第四权,还有一些美国历史上新闻自由最终战胜强权终究得以维护的感人案例(我读到这些的时候会特别兴奋,呵呵)。
当你真的喜欢读一本书,而不仅仅把它当做应试来看待时,你读那本书真的是一种享受。
我当时看完哈钦斯报告的时候,激动不已,拉着一个同学讲给她听,结果她一句“这些学者怎么这么单纯,绝对的理想主义者”把我的满腔热情都给浇灭了。
PS: 看的时候最好做下笔记,我做了几十页的笔记,看完第一遍书时已经十二月了。
接下来看笔记就ok了,很容易记住。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专业介绍、报录比、题型、参考书目、备考

北鼎教育,专注北外考研辅导!北鼎教育,成就您的北外梦。
北外考研,只在北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专业介绍1.院系介绍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于2014年7月,学院前身英语学院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成立于2001年。
2009年,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被批准为教育部特色专业。
依托英语学院雄厚的师资和广泛的影响力,新闻学院采用英语语言文学和新闻传播学有机融合的非传统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当今社会紧缺的跨文化国际新闻传播高端人才,培养出的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坚实的专业功底、较宽广的知识面、以及良好的精神气质。
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毕业生就业领域广阔。
从往届就业情况看,有就职于外交部、文化部、China Daily、中央电视台等重要国家机构,各级各类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媒体,以及美联社等境外新闻机构及全球500强企业,从事记者、编辑、翻译、宣传、公关、管理等工作,也有在教育机构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
2.招生考试概况北外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硕士专业有两个:新闻学(国际新闻方向),及传播学(国际传播方向),各招收约10人,报录比约10:1。
201120122013报考人数录取人数报录比报考人数录取人数报录比报考人数录取人数报录比新闻学168148%12897%传播学671015%631016%注:北外从2014年起不再公布报名录取人数比,以上数据仅供参考;2011-2013年均为隶属英语学院期间的数据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初试科目相同,包括:(1)政治;(2)外语(可选全国统考英俄日、及北外自主命题的法德西);(3)741国际新闻与传播实务(英语答题)(4)941国际新闻与传播史论(中文答题)复试采取差额复试的办法,基本复试比例为1:1.3,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复试仅设面试,无笔试(2016年)。
5.参考书目(85)国际新闻(86)国际传播1、黎信著:《英语对外新闻报道指南》,北京:外文出版社,2009年。
北外国际新闻专业复试面试注意事项

北外国际新闻复试面试经验北外研究生统考的笔试,过线以后只是获得了继续前进的资格。
能否最终录取,面试仍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想到今年国新改了题型,希望用这篇经验贴给后来者提供借鉴。
在此特别感谢北鼎老师为我指明了复习的方向,点燃路上的曙光。
没有他们,我想北外对我来说仍然还是一个梦。
正式开始~~首先是自我介绍。
北外国际新闻的面试是用英语进行的,北外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考察是个重点。
英语表达流畅、思想表达准确到位、信息量大是我们要达到的标准。
介绍自己的名字、院校和其他重要信息的时候可以稍微放慢节奏,以方便老师能够听清记住。
可以告诉面试老师你的大学在哪个省的哪个城市,方便老师了解你的学校信息。
不过北外对于本科学校是否985、211虽说关注,但不至于非重点不可,最重要的还是看学生的整体素质,所以大家不用为此过度担心。
自我介绍完了之后是老师提问,老师一般会根据你介绍的情况来问你问题,因此介绍自己的时候要讲自己最了解的,最熟悉的。
不了解不熟悉的最好不要讲,以免老师问到的时候答不上来,给面试的分数打折扣。
在北鼎,老师根据我写的介绍,帮助我修改了一下,又准备了对应的问题和回答,所以这部分很轻松。
新闻传播方面的知识不会考的很深,毕竟研究生阶段还是要学这方面知识的,但也要求掌握正确的分析思路和基本的知识框架。
对应地理、历史和政治的了解也是做新闻的必备知识,老师也会问这方面的常识问题。
另外重大时事也会涉及,毕竟新闻是要多了解其他知识才能做好,所以在准备复试的时候,对于重大时事要有高度的敏感度,了解并能进行简单的评述是必要的,这点也是得益于北鼎老师的帮助,自己整理加上老师的补充,在课上整理了很多重大事件以及评述,老师问的问题基本都在准备的内容中。
再补充一点:老师在问问题的时候,如果你没听懂、没听清都可以请老师重复或解释,不要不懂装懂,对老师礼貌尊重是必要的,但有时候老师更喜欢个性鲜明和有独立思想的学生。
祝愿2015年大家好成绩!。
北外考研复试班-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北外考研复试班-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研复试经验分享北京外国语大学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在三环路两侧分设东、西两个校区,是教育部直属、首批“211工程”高校、“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高等学校,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后发展为延安外国语学校,建校始隶属于党中央领导。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归外交部领导,1954年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1959年与北京俄语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
1980年后直属国家教育部领导,1994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校已开设98种外国语言,欧洲语种群和亚非语种群是目前我国覆盖面最大的非通用语建设基地,是教育部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校形成了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体,文、法、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
学校秉承延安精神,坚持服务国家战略,目前已基本开齐175个与中国建交国家的官方用语,预计到2020年,外语语种数量超过100种。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全球化时代国家急需的国际新闻与传播高级人才。
要求学生精通英语,了解我国新闻传播法规与有关国际惯例,熟练掌握国际新闻与传播业务,并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和良好的精神素质。
招生人数与考试科目考试科目:②101 政治②外国语(201英语、202俄语、203日语、243法语、244德语、246西班牙语,选一)③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④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复试时间地点资格审查:2018年3月24日12:00—15:00地点:东院外交谈判室(主楼西北角)2018年3月25日12:00—15:00地点:东院外交谈判室(主楼西北角)考生可依据报考院系复试安排,自行选择参加上述其中一场进行资格审查。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初试和复试经验总结分享

新闻:要看的书比较多,童鞋们要做好准备。
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传播学,编译。
一个一个说。
中外新闻史:我买的是人大出版的《中国新闻传播史》和《外国新闻传播史》,讲的较细,也挺全面。
这两本书不买也没有关系,很多考研论坛都有免费的笔记供下载(学新闻的要有搜集信息的能力哟,嘿嘿),历史都大同小异,一些常识性的东西知道就行了。
北外貌似不考偏的,理论部分考的都是些common sense。
像今年考的“竖三民报”,大公报“四不方针”(这个年年考)。
此外,看到和数字有关的知识点敏感点,如四不,四大,第四权etc. 貌似老师蛮喜欢考数字的。
关于主张言论的自由要多看看,anyway, freedom is the supremacy of human rights everywhere. 我看到会下意识地记下来,确实非常喜欢,不管它考不考。
传播学:14年简章上给的参考书是人大出版的《传播学》。
挺厚,538页。
抓狂吧,有几章没看,像传媒经济学,电影,广告学,公关那几章我都没看,看不懂.但是像新闻学理论,媒体理论,新媒体,媒体效果研究,国际传播学,政治传播学这些都是要注意下的,我特别喜欢的一章是媒体道德与法规学,看了好几遍,因为该章涉及The First Amendment, marketplace of ideas, natural rights, 第四权,还有一些美国历史上新闻自由最终战胜强权终究得以维护的感人案例。
当你真的喜欢读一本书,而不仅仅把它当做应试来看待时,你读那本书真的是一种享受。
我当时看完哈钦斯报告的时候,激动不已,拉着一个同学讲给她听,结果她一句“这些学者怎么这么单纯,绝对的理想主义者”把我的满腔热情都给浇灭了。
PS:看的时候最好做下笔记,我做了几十页的笔记,看完第一遍书时已经十二月了。
接下来看笔记就ok了,很容易记住。
踏踏实实看,不要存侥幸心理,猜这个会不会考呢,那个会不会考呢,没有任何意义,你怎么知道老师出什么题?In a word, common sense 是一定要知道的。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考研经验和复习资料分享

国际关系史与中国外交:
1、方连庆等主编:《国际关系史》(近代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上下两本)
2、方连庆等主编:《国际关系史》(现代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有关当前国际时事和中国外交的报刊和论著。(这一条不是白写的,之所以题目难就在于有三分之一的题在上述参考书中找不到)
毕竟是考过两次的人,反思一下,的确经验与教训同等重要。且听我慢慢道来。
(一)历年真题
北外外交学的真题网上能搜到的只有到2012年的,2013和今年的都没有传上来。原因并非是北外的研究生们都靠这个赚钱去了,而是他们大都对此不感冒。况且这两年的题目风格变化很大,非常非常难,没有夸张,非常非常难,因此在一个学姐的介绍下,报了新祥旭的辅导班,辅导班的老师给了我13年的真题,我一直保留着,对我非常有用呢。
(二)再度考虑
如果你真心喜欢北外,又是学小语种或者国政相关专业的,想在外交或国政专业进一步学习发展,有很强烈的北外梦。那么,来吧。北外真的是所好学校。老牌名校,文化资源,师资力量,各类活动交流都足以吸引你。国关学院的老师也都非常好,非常儒雅,学术扎实。
但是,如果你只觉得这是所不错的学校,和北师、国关学院都差不多的话。我请您认真考虑一下,好好看一下它的参考书目有多少,审视一下自己的定力,看看历年北外是什么时间去复试,什么时间出最后结果。再决定究竟要不要考北外。
3、方连庆等主编:《国际关系史》(战后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上下两本)
4、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北识出版社2009年版;
6、牛军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概论(1949-2000)》,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北外考研国际新闻与传播史论真题及面试经验分享

北外考研国际新闻与传播史论2015真题及面试经验分享首先是2015年国际新闻与传播史论的真题类型(具体的题目如果大家需要可以联系我嘛)(全部用中文作答)一、填空题(共15分,每一空格1.5分)二、名词解释(共30分,每小题6分)三、简答题(共30分,每小题6分)四、论述题(40分)五、新闻评论写作(35分)动笔之前请参阅新华网有关国际和平日的背景资料。
文章要求:1.自拟评论标题;2.以适合的角度切入主题;3.观点新颖,议题要集中,力避面面俱到;4.论证严密,逻辑性强,力避空泛的议论;5.全文字数800字左右。
背景资料为:国际和平日接下来是面试所问到的问题和经验一、自我介绍。
北外国新的面试是用英语进行的,主要考查学生对用语的掌握情况。
标准时:表达流畅、思想准确到位、信息量大。
在介绍自己的名字、院校及其他重要的信息时,一定要放缓,语速不要太快,这样老师能够听清楚记住。
可以说一下你的本科院校的省市机器情况,这样老师能够了解到你的学校信息。
北外关注“985”和“211”,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不一定非得是“985”“211”。
老师其实更加看重你的综合实力与自身的素质,因此,多多注意细节,放轻松就好。
二、老师提问阶段。
一般老师会根据你所介绍的情况问你问题,所以自我介绍必须要好好准备,你必须对你说的每一句话负责。
新闻传播方面的专业知识不会考的很深,因为到研究生阶段才要学习这方面知识的,但是你必须掌握正确的分析四里以及基本的知识框架。
老师也会问到地理、历史、政治方面的常识问题。
对新闻时事也要多多注意,对重大时事要有一定的敏感度,了解并且能够进行一定的评论。
可以自己提前整理重大事件机器评述,做到心中不慌。
另:不要装懂不懂,老老实实作答,听不清楚、听不明白都可以礼貌的询问老师。
最好要我自己的鲜明个性,不要人云亦云。
细节决定成败,像进门、关门、坐下以及说话时的手势等等,都可以决定老师对你的印象,要提起注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外考研国际新闻专业经验贴
今年考上北外国际新闻,也收到了学弟学妹们的很多问题,下面就给大家集中解答一下,也算是给自己的考研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1.问:学姐,没有真题答案怎么复习啊?不知道学校的答题思路,也不知道自己的对错。
答:我个人是报的考研机构(为了免去做广告的嫌疑,就不说名字了,大家可以网上搜索)。
今年的题跟往年的不太一样,但实务这一块儿考查的就是我们的英语基本功,可以借鉴MTI的资料来看。
从历年真题里总结出北外爱考哪一类的材料(基本都和时事相关),平时多下点功夫,多看看新华网之类的网站;也可以从外媒上练习英译汉。
史论可以买圣才出的新闻传播真题,参考它的名词解释、论述等题型的答法。
最好对新传史论有大致的框架。
2.问:学姐有没有推荐的书目?
答:实务
蓝皮书
刘其中两本
以上三本是最重要的用来打基础
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评析(选读)
当代媒体新闻写作与报道(news writing and reporting)第六版人大出版布鲁斯·D 伊图尔等或梅尔文·门彻那本(前面比较基础的入门部分要好好看后面选读即可)
经济学人英语文摘选读
新华网中新网(中英文版)
BBC
史论
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教程(对应有圣才出的解析可以参考)
传播学
新闻理论十讲
新闻传播学热点专题80讲(每年出一本国庆左右出里面的专题热
点很赞)
以下两本选读
大众传播通论
新闻传播学专业英语教程
新闻史
全球新闻传播史李彬
外国新闻传播史程曼丽等人大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
3.问:北外国新2015年之前的初试考试科目都为:专一《国际新闻实务》;专二《英语能力测试(写作)》,而2015年变成了《国际新闻与传播实务》、《国际新闻与传播史论》。
史论部分第一次考,没有真题,请问您是如何着手复习的,如何把握考点和复习方向?
答:对于史论的部分我主要是分成两史两论这两大块准备的,即新闻理论、传播理论、中新史以及外新史。
看过参考书之后最好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一部分其实也只是为了应对专二的常识类题目。
由于我们是第一年,我也有参考过其他学校的真题,但其实没啥用,北外是有自己的侧重点的,比如重视传媒前沿理论、时事新闻以及偏重外宣策略等,这也与他的人才培养方向密不可分。
所以,可以把国新和国传历年真题找来,分析题型,方向以及整理之前考过的东西,你会发现有些东西北外在不停地考。
关于新传史论考的其实挺浅的,所以常识必须掌握,非常识类也要知道是什么。
近几年北外很看重观点类的东西,所以可以适当看一些相关学术期刊,比如国际新闻界,对外传播等等,学着把一些高大上的观点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平时出了关注时事新闻也要看一些新闻评论,最好能有自己的思考。
4.问:专二国际新闻与传播史论的题型都有哪些,是常规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吗?
答:15年的是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以及新闻评论。
其他学校差不多也是这些
5.问:除了专业课还想问个问题,就是推免生多不,大概有几个啊?
答:推免大概占三分之一,今年国新推了4个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