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乙酯的合成

合集下载

乙酸乙酯的合成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的合成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的合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学习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2. 掌握碳酸钠和盐酸的中和反应;3. 掌握酸催化剂催化酯化反应的机理;4. 检验产物的结构。

实验原理:乙酸乙酯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酯化物,可以作为溶剂,也可作为燃料或香料等。

乙酸乙酯的合成可以采用酸催化法或碱催化法,其中酸催化法因为方便和高效,被广泛采用。

酸催化法的反应机理为: 在酸催化剂的作用下,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实验步骤:化学品:乙酸、乙醇、浓盐酸、无水碳酸钠、石蜡、浓硫酸、乙酸乙酯药品的准备:1. 饱和Na2CO3:加入适量的电解质无水碳酸钠和少量纯露,搅拌,加水,搅拌溶解;2. 石蜡:在沙锅里熔化,倒入长颈漏斗直至接近底部,封口;3. 4%硫酸:在瓶口处灌入4%的浓硫酸,倒去瓶口的多余浓硫酸,盖上密封塞子。

1. 用石蜡做CaH2O4的烷基化柱。

黄石蜡溶液在100℃下去除水,然后冷却,果冻的蜡块成了我们的固相氢氧化钙。

先将1cm长的硅胶粉状在漏斗内压实,倒入8g的去离子水,无风无烟地滴入2mL浓盐酸与0.5g的CaH2O4。

反应结束后用无水醚进行水分的配体。

借助柱上水的分离效应,分离获得干净的沉淀。

2. 蒸化乙醇:将100mL乙醇蒸馏至50mL左右,除去其中70mL,获得高纯度的乙醇。

3. 调配反应液:在干净无水滴定瓶中依次滴入饱和Na2CO3水溶液(约10mL)、乙醇(33mL)、乙酸(20g)。

4. 反应:将调配液加入烧好的配平了常数的反应烧瓶中和少量浓硫酸混合,在水浴上进行反应。

5. 蒸馏分离: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倒入直口烧瓶中加入适量于乙酸乙酯,蒸馏,采集沸程为70℃~75℃的收集液。

6. 收量:将收集液称重,记录收率。

实验数据:乙酸乙酯的结构式:CH3-COO-CH2-CH3试剂量:乙酸 20g乙醇(经蒸馏) 33mL饱和Na2CO3溶液约10mL浓硫酸 5mL收集的乙酸乙酯量:15g实验结果:乙酸乙酯的产率= (实际收率÷理论收率)×100%= 75.0%实验分析: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乙酸乙酯的产率为75%,说明总反应比较充分,同时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加入饱和Na2CO3水溶液时,要逐滴加入,并且在反应过程中要及时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来维持反应环境的酸性。

合成乙酸乙酯的方法及其催化剂

合成乙酸乙酯的方法及其催化剂

合成乙酸乙酯的方法及其催化剂
合成乙酸乙酯的方法及其催化剂
乙酸乙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香料等
领域。

其合成方法主要有酯化反应和醇解反应两种。

其中,酯化反应
是乙酸乙酯的主要合成方法。

酯化反应是指酸和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和水。

合成乙酸乙酯的酯化反应可以用乙酸和乙醇为原料,催化剂可以选择
硫酸、氯化亚铁、氯化铝等。

其中,硫酸是最常用的催化剂之一。

在反应中,硫酸可以促进酸和醇
之间的酯化反应,加速反应速率,提高反应产率。

但是,硫酸催化剂
也有一些缺点,如易腐蚀、易挥发、对环境有污染等。

为了克服硫酸催化剂的缺点,人们还开发了其他催化剂,如离子液体、固体酸催化剂等。

离子液体催化剂具有高效、环保、可重复使用等优点,但其制备成本较高。

固体酸催化剂则具有高效、环保、易分离等
优点,但其催化效果受到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总的来说,合成乙酸乙酯的酯化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合成方法,催
化剂的选择对反应的效率和环保性有重要影响。

未来,人们将继续研究和开发新型催化剂,以提高反应效率和环保性。

乙酸乙酯的工艺流程

乙酸乙酯的工艺流程

乙酸乙酯的工艺流程
乙酸乙酯(又称乙二酸乙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有机溶剂和化工
原料,在涂料、染料、香料和合成树脂等行业具有重要的地位。

下面是乙酸乙酯的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乙酸和乙醇是制备乙酸乙酯的两种主要原料。

按照配料比例,分别准备适量的乙酸和乙醇。

2. 缓冷塔制冷:乙酸和乙醇通过冷凝、分离和洗涤等步骤得到较纯的乙酸和乙醇。

这两种物质进入缓冷塔,通过制冷装置进行冷却,使温度降低到适宜反应的范围。

3. 固液分离和蒸馏:经过缓冷塔冷却后的乙酸乙醇混合物通过固液分离器进行固液分离,得到上层的液体乙酸乙酯和下层的乙酸。

然后将上层液体通过连续蒸馏器进行精馏,分离出较纯的乙酸乙酯。

4. 反应釜反应:将精制的乙酸和乙醇按照一定的物料比例,加入反应釜进行酯化反应。

反应釜中加入催化剂,通过加热提高反应速率,同时控制温度和压力,使反应进行顺利。

5. 蒸馏分离: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物经过蒸馏分离,分离出乙酸乙酯以及副产物如乙酸、乙醇和水等。

6. 后续处理:将分离得到的乙酸乙酯通过洗涤、脱色、脱水等步骤进行后续处理,提高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7. 储存与包装:经过后续处理后的乙酸乙酯进入储罐进行储存,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包装和标识。

以上是乙酸乙酯的主要工艺流程。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反应的温度、压力和物料比例,以保证反应的效果和产品的质量。

此外,还需进行管理和监控,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乙酸乙酯的生产工艺较为复杂,需要精确的操作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满足市场需求。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酯类的制备方法,并了解其反应特征和性质。

实验原理:乙酸乙酯是一种常用的溶剂和合成原料,其制备方法有很多种,本实验采用酸催化酯化反应制备乙酸乙酯,反应式如下:CH3COOH + CH3CH2OH → CH3COOC2H5 + H2O在反应中,乙酸和乙醇在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需要加入硫酸等强酸作为催化剂,促进反应的进行。

实验器材:三口瓶、加热器、分液漏斗、制样瓶等实验药品:乙酸、乙醇、浓硫酸实验步骤:1. 取三口瓶,加入10 mL乙酸和10 mL乙醇,然后加入1 mL 浓硫酸。

2. 用加热器对三口瓶进行加热,升温至70℃左右,反应开始后不停搅拌。

3. 反应3小时后,将混合物放入分液漏斗中分离,收集得到组分的上层液体-乙酸乙酯,并加入少量无水氯化钠,以去除水分。

4. 将乙酸乙酯转移到制样瓶中,待用。

实验注意事项:1. 本实验需在排气良好的通风条件下进行,以避免有害气体对人身健康的影响。

2. 浓硫酸对人体有刺激性,操作时需穿戴好实验服、手套等防护用品,注意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3. 反应过程中需不断搅拌,以充分混合反应物,促进反应的进行。

实验结果分析:制备乙酸乙酯后,可以通过以下化学实验进一步鉴定其性质:1. 鉴定其气味:乙酸乙酯有浓郁的水果香气。

2. 进行醇解反应:乙酸乙酯在乙醇碱性溶液中进行醇解反应,生成乙醇和乙酸。

3. 性质测试:测定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旋光度、沸点和溶解性等指标。

实验结论:本实验采用酸催化的方法制备乙酸乙酯,反应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以保证反应产率和产物纯度。

制备得到的乙酸乙酯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水果香气,可用作有机合成的溶剂和原料。

乙酸乙酯合成需要的试剂

乙酸乙酯合成需要的试剂

乙酸乙酯合成需要的试剂
用到制备试剂有乙酸,乙醇,浓硫酸,或者乙酰氯,乙醇三乙胺等。

乙酸乙酯,可以有多种途径制备,实验室中制备方法主要有乙醇和甲酸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加热缩合脱水形成的。

还可以用乙酰氯与乙醇在碱的作用下,形成乙酸乙酯,用到碱一般为有机碱,如: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基胺,都可以形成乙酸乙酯。

乙酸乙酯是化工,制药,农药等相关行业重要的有机溶剂。

试剂:
乙醇、冰醋酸、浓硫酸、饱和碳酸钠水溶液、饱和食盐水、饱和氯化钙、无水硫酸镁(或无水硫酸钠)2~3g(用于干燥乙酸乙酯。

乙酸乙酯的合成公式

乙酸乙酯的合成公式

乙酸乙酯的合成公式乙酸乙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在化学学习中,了解它的合成公式可是非常重要的哟!咱们先来说说乙酸乙酯的合成公式,那就是:CH₃COOH +CH₃CH₂OH ⇌ CH₃COOCH₂CH₃ + H₂O 。

这其中呢,乙酸(CH₃COOH)和乙醇(CH₃CH₂OH)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就生成了乙酸乙酯(CH₃COOCH₂CH₃)和水(H₂O)。

记得有一次我在实验室里带着学生们做乙酸乙酯合成的实验,那场面可真是热闹非凡。

实验开始前,大家都一脸期待又有点小紧张,毕竟这是个挺关键的实验。

我把各种实验器具和药品准备好,给同学们详细讲解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同学们,一定要小心操作,注意安全啊!”我反复叮嘱着。

然后实验开始啦,有的同学小心翼翼地量取着乙酸和乙醇,眼睛紧紧盯着量筒,生怕有一点误差;有的同学在搅拌溶液的时候,那表情别提多认真了,仿佛手中的玻璃棒掌握着整个实验的成败。

就在这时,一个小调皮鬼不小心把一些溶液洒在了实验台上,他顿时慌了神。

我赶紧走过去安慰他:“别着急,没事的,赶紧清理干净就好。

”实验进行得还算顺利,当大家逐渐闻到那股淡淡的果香气味,知道乙酸乙酯正在生成时,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了兴奋的笑容。

咱们再回到这个合成公式,要让这个反应顺利进行,浓硫酸可是个关键的催化剂。

它能够加快反应的速度,但使用的时候也得特别小心,因为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

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为了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还会采取一些措施。

比如说,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及时把生成的水分离出去等等。

总之,乙酸乙酯的合成公式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里面蕴含的化学知识可不少。

通过这个合成反应,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有机化学中的酯化反应原理,也能感受到化学世界的奇妙之处。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都能像探索乙酸乙酯合成公式这样,充满热情,不断发现化学的乐趣!。

乙酸乙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乙酸乙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乙酸乙酯的合成工艺研究1.酯化法:酯化法是国内工业生产乙酸乙酯的主要工艺路线,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方法,以乙酸和乙醇为原料,硫酸为催化剂直接酯化得乙酸乙酯,再经脱水、分馏精制得成品。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在我国,此工艺采用的原料乙醇大部分是由粮食发酵法生产,少量由乙烯水合法生产。

该工艺存在生产成本高、设备腐蚀严重、反应废液难以处理以及大量消耗粮食等问题。

2.乙醇脱氢法传统工艺必须经过乙醇氧化脱氢为乙醛、乙醛氧化成乙酸、乙酸与乙醇酯化3个工段才能完成。

新型工艺不用乙酸,直接用乙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氧化一步合成乙酸乙酯。

其化学反应式为:反应特点为:生产成本低,在没有甲醇法生产乙酸的地区,价格优势很大。

工艺简单、容易操作。

基本无腐蚀和三废排放。

但产品质量不如酯化法,虽然可达到国标,但产生的丁酮等杂质如果难以完全分离的话,就不宜用于食品和酒增香等行业。

3.乙醛缩合法乙醛在乙醇铝催化下生成乙酸乙酯。

将乙醛、乙醇铝等连续加入两个串联的反应器,于0-20℃下进行反应,反应后经蒸馏得乙酸乙酯。

反应式为:此工艺的优点在于反应在常压低温下进行,工艺条件比较温和,缺点— 1 —在于铝基催化剂无法回收,蒸馏出的废液中残留的乙醇铝加水生成氢氧化铝排放,造成环境污染。

国外大多数采用此法生产乙酸乙酯。

国内也有人正在进行开发研究。

4.乙烯与乙酸直接酯化生成乙酸乙酯。

在水蒸气存在条件下,乙烯将发生水合反应生成乙醇,然后生成的乙醇又继续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产物。

该工艺依赖于乙烯资源,只能在乙烯和乙酸资源丰富且廉价的地区生产才具有经济性。

— 2 —。

乙酸乙酯的合成

乙酸乙酯的合成

乙酸乙酯得制备一、 实验目得1. 掌握乙酸乙酯得制备原理及方法,掌握可逆反应提高产率得措施。

2. 掌握分馏得原理及分馏柱得作用.3. 进一步练习并熟练掌握液体产品得纯化方法。

二、 实验原理乙酸乙酯得合成方法很多,例如:可由乙酸或其衍生物与乙醇反应制取,也可由乙酸钠与卤乙烷反应来合成等。

其中最常用得方法就是在酸催化下由乙酸与乙醇直接酯化法。

常用浓硫酸、氯化氢、对甲苯磺酸或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等作催化剂。

若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其用量就是醇得0、3%即可。

其反应为:CH 3COOH +CH 3CH 2OHCH 3COOCH 2CH 3H 2O+CH 3CH 223CH 2OCH 2CH 3H 2O +CH 3CH 2OH 24H 2O +CH 2CH 2主反应:副反应: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提高产率得措施为:一方面加入过量得乙醇,另一方面在反应过程中不断蒸出生成得产物与水,促进平衡向生成酯得方向移动。

但就是,酯与水或乙醇得共沸物沸点与乙醇接近,为了能蒸出生成得酯与水,又尽量使乙醇少蒸出来,本实验采用了较长得分馏柱进行分馏。

蒸馏装置五、 实验流程图4ml 乙醇5ml 浓硫酸2粒沸石10ml 8ml 73-80 的馏分,℃六、 实验步骤在100ml 三颈瓶中,加入4ml 乙醇,摇动下慢慢加入5ml 浓硫酸,使其混合均匀,并加入几粒沸石。

三颈瓶一侧口插入温度计,另一侧口插入滴液漏斗,漏斗末端应浸入液面以下,中间口安一长得刺形分馏柱(整个装置如上图).仪器装好后,在滴液漏斗内加入10ml 乙醇与8ml 冰醋酸,混合均匀,先向瓶内滴入约2ml 得混合液,然后,将三颈瓶在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到110-120℃左右,这时蒸馏管口应有液体流出,再自滴液漏斗慢慢滴入其余得混合液,控制滴加速度与馏出速度大致相等,并维持反应温度在110—125℃之间,滴加完毕后,继续加热10分钟,直至温度升高到130℃不再有馏出液为止。

馏出液中含有乙酸乙酯及少量乙醇、乙醚、水与醋酸等,在摇动下,慢慢向粗产品中加入饱与得碳酸钠溶液(约6m l)至无二氧化碳气体放出,酯层用PH 试纸检验呈中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酸乙酯的合成
b.p77.06℃ d4200.9003 nD201.3723 设计性实验(参考)
一、目的要求
1. 理解酯化反应 原理学习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2.进一步掌握蒸馏基本操作及体化合物折光率的测定方法。 3.学习并掌握分液漏斗的使用,液体化合物的洗涤及干燥等 基本操作。
二、试验仪器
三口烧瓶(250 mL)
序号 水的测定 值
仪器误差
乙酸乙酯 乙酸乙酯 的测定值 的校正值
1
2 3
20 t nD nd 4 104 t 20 k[系统误差 ]
1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在酯化反应中,浓硫酸其催化和吸水作 用。 2加入浓硫酸的量是多少? 硫酸的用量为醇用量的3%时即能起催 化作用,当硫酸用量较多时,由于它能够 其脱水作用而增加酯的产率。但硫酸用量 过多时,由于高温时氧化作用的结果对反 应反而不利。
不同温度下纯水与乙醇的折光率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温度℃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水的折光率 1.33348 1.33333 1.33317 1.33299 1.33281 1.33262 1.33241 1.33219 1.33192 1.33164 1.33136 1.36210 1.36129 1.36048 1.35967 1.35885 1.35803 1.35721 1.35639 1.35557 1.35474 乙醇(99.8%)的折光率
层中乙醇或水除不干净,会形成低沸点共沸物,从而 影响收率。
组成%
沸点/℃
70.2 70.4 71.8 CH3COOC2H5 82.6 91.9 69.0 C2H5OH 8.4 __ 31.0 H2O 9.0 8.1 __
5. 不能用NaOH代替Na2CO3洗涤醋酸,否则造成酯在强碱 性条件下水解。
(3)
插入温度计(水银球距瓶底0.5~1cm) 蒸馏头管口 加热至 110~125℃ 有液体蒸出
(4) 由滴液漏斗加入 3~4 mL混合液
慢慢滴入其余混合液
滴加完毕,继续加热 130℃, 不再有馏出液 控制蒸出速度与滴加速度相同1滴/s 为止 并控温110~125℃
2.试验装置图
粗乙酸乙酯 (含乙酸、乙醇、乙醚、水) 饱和 Na2CO3 洗
分液漏斗 直形冷凝管
蒸馏瓶(50mL) 烧杯
温度计(100℃,150℃)
折光仪 接液管 电热套 蒸馏头 锥形瓶(50 mL,
100 mL) 恒压滴液漏斗
三、实验原理 主反应:
CH3COOH + CH3CH2OH
副反应:
浓 H2SO4 110
~ 125 ℃
CH3COOCH2CH3 + H2O
浓 H2SO4 CH3CH2OCH2CH3 + H2O 2 CH3CH2OH 140 ~ 150 ℃
(3)称量,计算产率
(4)测定折光率
注: 1.为提高产率,常采用乙醇过量的方法,因乙醇价格便宜。 2.反应温度不得超过125℃ ,否则增加副产物乙醚的量。 3.滴加速度不宜太快,否则反应温度迅速下降,同时乙醇和
醋 酸来不及反应而被蒸出,影响收率。
4.乙酸乙酯与水或乙醇分别形成二元或三元共沸物,因此酯
3 .分离提纯
水层 乙酸、乙醇、Na2CO3
有机层 乙酸乙酯、乙醇、乙醚、水、Na2CO3(微量) 饱和 NaCl 洗 水层 Na2CO3 有机层 乙酸乙酯、乙醇、乙醚 饱和 CaCl2 洗 水层 乙醇、CaCl2 有机层 乙酸乙酯、水(微量) 、 乙醚 无水 Na2SO4 干燥除水 蒸馏 除乙醚 纯乙酸乙酯
本实验为什么要使用过量的醇,能 否使用过量的酸?
• 使平衡向生成物一方移动,使用过量的酸 不好,因为酸不能与酯共沸。 • 实际上可以增加乙酸的含量,可以是乙醇 完全转化,从而避免形成乙醇-乙酸乙酯-水 的共沸体系给分离带来了困难。
提高产率的方法: 采用反应物乙醇过量,不断蒸出乙酸乙酯和水的方法。 除杂质: 得到的粗品中含有乙醇,乙酸,乙醚,水 等杂质,须采用 洗涤、干燥、蒸馏进行精制除去。
四、操作步骤
1 合成 (1) 三口烧瓶
15mL 95%乙醇
将烧瓶置于冷水浴中
分批加入15mL浓硫酸 加2~3粒沸石 不断摇动烧瓶 加15mL 95%乙醇 混匀 ,插入三口烧瓶中 (2) 滴液漏斗 (漏斗下颈口距瓶底0.5~1cm) 15mL 冰醋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