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课程设计题目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选题 (1)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课题表一、A类1.职工信息管理系统设计2.职工信息包括职工号、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工资、住址、电话等(职工号不重复)。
试设计一职工信息管理系统,使之能提供以下功能:3.1、职工信息录入功能(职工信息用文件保存)--输入4.2、职工信息浏览功能--输出5.3、职工信息查询功能--算法6.查询方式:按学历查询、按职工号查询、条件组合查询7.职工信息删除、修改功能(可选项)8.图书信息管理系统设计9.图书信息包括:登录号、书名、作者名、分类号、出版单位、出版时间、价格等。
10.试设计一图书信息管理系统,使之能提供以下功能:11.1、图书信息录入功能(图书信息用文件保存)--输入12.2、图书信息浏览功能--输出13.3、图书信息查询功能--算法14.查询方式:按书名查询、按作者名查询、条件组合查询15.图书信息的删除与修改(可选项)16.图书管理系统设计17.图书管理信息包括:图书名称、图书编号、单价、作者、存在状态、借书人姓名、性别、学号等18.功能描述:19.1、新进图书基本信息的输入。
20.2、图书基本信息的查询。
21.3、对撤消图书信息的删除。
22.4、为借书人办理注册。
23.5、办理借书手续。
24.6、办理还书手续25.要求:使用文件方式存储数据。
26.实验设备管理系统设计27.实验设备信息包括:设备编号,设备种类(如:微机、打印机、扫描仪等等),设备名称,设备价格,设备购入日期,是否报废,报废日期等。
28.主要功能:29.1、能够完成对设备的录入和修改30.2、对设备进行分类统计31.3、设备的破损耗费和遗损处理32.4、设备的查询33.要求:使用文件方式存储数据。
34.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35.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年龄,性别,出生年月,地址,电话,E-mail等。
试设计一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使之能提供以下功能:36.1、系统以菜单方式工作37.2、学生信息录入功能(学生信息用文件保存)--输入38.3、学生信息浏览功能--输出39.4、学生信息查询功能--按学号查询、按姓名查询、40.5、学生信息的删除与修改(可选项)41.要求:使用文件方式存储数据。
c语言课程设计参考题目

c语言课程设计参考题目
以下是一些可以作为C语言课程设计参考的题目:
1. 编写一个简单的C程序,实现一个计算器的功能,包括按键输入、按位运算、结果输出等。
2. 设计一个C语言的数据结构,例如链表、树、图等。
3. 实现一个简单的程序,用于检测一个字符串是否包含某个特
定的字符集。
4. 设计一个C程序,实现一个文件管理系统,包括文件读取、修改、删除、创建等操作。
5. 编写一个C程序,模拟一个简单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例如进程
管理、内存管理等。
6. 设计一个C程序,用于处理一个字符串,包括查找特定字符、
替换特定字符、翻译文本等。
7. 实现一个简单的编译器,用于编译C程序。
8. 设计一个C程序,用于实现一个网络应用程序,包括用户登录、数据发送、数据接收等。
9. 编写一个C程序,用于实现一个简单的图形用户界面,例如窗口、菜单、按钮等。
10. 设计一个C程序,用于处理一个音频播放器,包括音频读取、播放、暂停、中断等。
这些题目都是相对来说比较难的,但也都是C语言编程中比较经
典的应用场景。
通过这些题目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C语
言的编程思想和技巧。
C语言课程设计题目边框

C语言课程设计题目边框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C语言中二维数组的运用,掌握通过二维数组打印边框的基本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循环控制结构,实现不同形状和尺寸边框的打印。
3. 学生理解并掌握C语言中格式化输出,能够精确控制边框字符的布局。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编写出结构清晰、逻辑严密的C语言代码,完成边框的打印任务。
2.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面对几何排列问题时,能够运用编程思维进行求解。
3. 学生能够通过调试程序,找出并修正代码中的错误,提高程序调试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课程实践,增强对计算机编程的兴趣,激发深入学习C语言的积极性。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学会在团队中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解决问题。
3. 学生能够在编程实践中体会编程之美,培养逻辑思维和审美观念。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课,通过设计边框打印题目,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为高中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但对于C语言的掌握程度不同,课程设计需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教学要求分析:课程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注重个体差异,教学中将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帮助,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通过具体的边框打印任务,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可观察、可衡量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二维数组的概念及使用方法,参考教材第三章数组部分。
- 二维数组的声明与初始化。
- 二维数组的访问与遍历。
2. 循环控制结构,参考教材第二章循环控制部分。
- for循环的使用。
- while循环的使用。
- do-while循环的使用。
3. 格式化输出,参考教材第二章输出部分。
- printf函数的使用。
- 格式化输出控制字符。
4. 边框设计题目实践,结合教材实例进行拓展。
- 设计不同尺寸和形状的边框。
c语言课程设计参考设计题目

c语言课程设计参考设计题目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函数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编写简单C程序的能力,使学生了解编程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理解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规则。
2.掌握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3.学会使用控制结构进行程序流程控制。
4.理解函数的定义和调用。
5.熟悉数组、字符串和指针的概念及应用。
6.能够使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
7.能够阅读并理解简单的C语言程序。
8.能够运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编程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互相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函数等基本知识。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C语言概述1.1 C语言的发展历史1.2 C语言的特点1.3 C语言的编译过程2.第二章:基本数据类型和运算符2.1 数据类型2.2 常量和变量2.3 运算符和表达式3.第三章:程序流程控制3.1 顺序结构3.2 选择结构3.3 循环结构4.第四章:函数4.1 函数的定义和声明4.2 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4.3 函数的调用5.第五章:数组、字符串和指针5.2 字符串6.第六章:编程实践6.1 简单程序设计6.2 综合程序设计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例分析和编程实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C语言的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1.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2.参考书:《C Primer Plus》、《C和指针》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教程4.实验设备:计算机、编程环境5.网络资源:在线编程平台、论坛、博客等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c语言课程设计大赛题目

c语言课程设计大赛题目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结构、算法和编程思想,培养学生独立编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理解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规范;(2)掌握常用的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3)熟悉函数的定义和调用;(4)了解数组、指针和字符串的基本操作;(5)掌握基本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2.技能目标:(1)能够使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2)具备基本的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3)能够阅读和理解C语言的程序代码;(4)掌握调试和优化程序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2)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规范;2.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的使用;3.函数的定义和调用,包括递归函数和调用约定;4.数组、指针和字符串的基本操作和内存管理;5.基本的数据结构,如线性表、栈和队列;6.常见的排序和查找算法,如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和二分查找;7.编程实践,包括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思想;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C语言在实际应用中的方法和技巧;4.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对C语言编程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C语言教材,如《C程序设计语言》;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如《C Primer Plus》、《C和指针》等;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教学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4.实验设备:提供计算机实验室,让学生进行编程实践和实验操作。
C语言课程设计题目

C语言程序编码训练题目一、程序设计题目:简单的学生成绩管理程序程序设计功能及要求:(1)总人数定义为宏,数据使用文件存放;(2)输入学生姓名学号,及五门成绩,并计算每个学生五门功课的平均分,并按平均分排列名次,若平均分相同则名次并列;结果写入文件并按格式打印在屏幕上。
⑶统计全班每门课程的平均分,并计算各分数段(60以下,60~69,70~79,80~89,90以上)的学生人数;结果写入文件,并按格式在屏幕上打印;⑷在屏幕上打印出所有不及格学生的下列信息:学号,不及格的课程名,该不及格课程成绩;⑸在开始画面加入简单的菜单便于选择各种功能。
例:1学生条目输入2成绩统计3分数段统计4不及格学生筛选⑹文件格式要求1.原始数据文件格式(具体数据和项目自行编写)学号姓名英语C语言高等数学…………..1张三7689782李四….….….2.输出数据文件(由程序自动生成)1)学生综合成绩文件。
2)学号姓名英语C语言高等数学…………….平均成绩名次1张三768978…………..2李四….….….3)统计结果文件。
4)分数段英语C语言高等数学………………….<602…60~698…70~795…80~8910…⑺加入优等生统计功能,要求按优等生条件筛选出优等生的条目存入单独文件,并输出到屏幕。
优等生标准(满足之一即可):1平均成绩上80。
2平均成绩及格但未上80,有单科成绩上90。
3平均成绩未及格,有单科满分。
二、程序设计题目:简单的同学通讯录程序设计[问题描述]具有数据插入、修改、删除、显示、查询和统计功能的电话簿管理程序。
[程序设计功能及要求]⑴人数不定,数据使用文件存放。
⑵记录每位同学的学号、姓名、性别、工作单位、电话号码和E-mail地址建立单独的条目,存入数据文件。
⑶可对记录中的姓名和电话号码等进行修改。
⑷可增加或删除记录⑸可显示所有保存的记录⑹加入统计功能,可以统计男女同学或总人数。
⑺加入查询功能,通过姓名、学号或电话号码查询到同学的条目。
c语言课程设计作业

c语言课程设计作业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C语言的教学,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结构、算法和编程技巧,培养学生独立编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规范。
2.理解数据类型、变量、常量的概念及使用方法。
3.熟悉运算符、表达式、语句的用法。
4.学习控制结构,包括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等。
5.掌握函数的定义、声明和调用。
6.了解数组、字符串、指针的概念和应用。
7.理解结构体、共用体、枚举等数据结构的使用。
8.学习C语言的输入输出操作和文件操作。
9.能够使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10.具备基本的代码阅读和调试能力。
11.掌握基本的算法设计思想和技巧。
12.能够使用C语言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互相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C语言基本语法和编程规范。
2.数据类型、变量、常量的概念及使用方法。
3.运算符、表达式、语句的用法。
4.控制结构,包括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等。
5.函数的定义、声明和调用。
6.数组、字符串、指针的概念和应用。
7.结构体、共用体、枚举等数据结构的使用。
8.C语言的输入输出操作和文件操作。
教学大纲将按照教材的章节安排,逐步讲解和实践以上内容。
每个章节都会有相应的练习和编程任务,以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技巧。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C语言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4.实验法:安排编程实验,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编程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C程序设计语言》或《C Primer Plus》。
C语言课程设计参考题目

C语言课程设计参考题目C语言课程设计参考题目一、基本要求题目1、一司机出车祸后驾车逃离现场,第一位目击者记得车牌号前两位数字相同,且后两位数字也相同;第二位目击者是一位数学家,他看出车牌号是四位完全平方数。
试编程推算肇事车的车牌号。
2、有17个人围成一圈,从0号的人开始报数,凡报到3的倍数的人离开圈子,然后再数下去。
直到最后只剩下一个人为止。
问此人原来的位置是多少号。
3、编写一个程序,求3X4数组的转置矩阵。
要求在main函数里读数,在change 函数里把矩阵转置。
4、编写函数,求取两个整数m,n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5、用指向指针的方法对n个整数排序并输出。
要求将排序单独写成一个函数。
N 个整数在主函数中输入。
最后在主函数中输出。
6、有n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数据包括学号、姓名、年龄和两科成绩。
请编程用结构类型的数据处理方式实现如下目标:(1)在main 函数中输入原始数据;(2)在count 函数中输出各学生的总分和平均分;(3)输出总分最高的学生;(4)编写sort函数将各学生的数据按总分降序输出。
7、编写求子串函数substr(s,n1,n2),在串s中从n1位置开始取n2个字符的子串8、文件加密程序:将待加密文件以二进制打开,读入32个字节,分别与口令异或,在将4、5、6三个字分别与0xaaaa异或,即完成加密,执行第二次就解密9、编写字串str1 中找出所有小写字母转成大写字母,大写字母转成小写字母后,结果依次存入字符数组 str2 中,str1 不变仍为原字串的程序。
例如,字符串str1 为 "91A2BC. a1bc",调用函数 fun 后,字符数组str2将存入"91a2bc. A1BC",str1仍然是"91A2BC. a1bc"。
10、编写一个将某个范围在-32768~32767之间的整数转换为R进制(R=2,5,8,16)的通用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次课程设计是《C语言》课程的综合实验,作为课堂教学和课内正常上机实验的补充。
通过对《C语言》课程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C语言的基本概念、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但是实际编程和上机调试程序的能力还远远不足。
通过《C 语言》课程设计,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收集资料和动手编程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本次课程设计要求每个程序要调试通过;课程设计结束后,每个小组提交课程设计成果如下:程序一套,要求演示,演示时采用答辩形式,由各小组同学边演示边讲解编程思路。
课程设计报告一份。
源代码以电子版形式提交,提交的源代码要求加注释。
(以附件的形式提交至老师的邮箱,邮件正文中注明专业、班级、各组员学号及姓名)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包括:一、需求分析对所选择题目进行分析,描述问题。
简述课题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有什么要求和限制条件。
列出参与人员进行本设计时要达到的具体的目标。
二、总体设计对设计目标进行总体分析,说明要采用的基本思路,说明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说明完成本次课程设计的完整过程。
要描述程序的设计思想,画出本次课程设计完整的程序框图或流程图。
三、详细设计要求列出所有编写的函数清单,说明每个函数的功能,各形式参数的意义,画出各函数的调用关系图。
即模块功能说明(如函数功能、入口及出口参数说明,函数调用关系描述等)。
四、程序运行结果测试与分析要针对程序处理的不同情况列出有代表性的输入和输出,用足够多的实例说明程序完成了设计任务和目标。
五、结论与心得主要说明程序调试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包括你在该设计中主要承担什么任务,在设计中学到了什么,哪里遇到了困难,解决的办法,可能但因时间关系没有来得及完成的想法,今后的目标等。
C语言课程设计题目1、年历显示功能要求:(1)输入一个年份,输出是在屏幕上显示该年的日历。
假定输入的年份在1900-2100年之间。
(2)输入年月,输出该月的日历。
(3)输入年月日,输出距今天还有多少天,星期几,是否是公历节日。
2、小学生测验面向小学1~2年级学生,随机选择两个整数和加减法形成算式要求学生解答。
功能要求:(1)电脑随机出10道题,每题10分,程序结束时显示学生得分;(2)确保算式没有超出1~2年级的水平,只允许进行50以内的加减法,不允许两数之和或之差超出0~50的范围,负数更是不允许的;(3)每道题学生有三次机会输入答案,当学生输入错误答案时,提醒学生重新输入,如果三次机会结束则输出正确答案;(4)对于每道题,学生第一次输入正确答案得10分,第二次输入正确答案得7分,第三次输入正确答案得5分,否则不得分;(5)总成绩90以上显示“SMART”,80-90显示“GOOD”,70-80显示“OK”,60-70显示“PASS”,60以下“TRY AGAIN”。
3、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用数据文件存放学生的学籍,可对学生学籍进行注册,登录,修改,删除,查找,统计,学籍变化等操作。
(用文件保存)功能要求:(1)系统以菜单方式工作。
(2)登记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籍贯,系别,专业,班级;修改已知学号的学生信息;(3)删除已知学号的学生信息;(4)查找已知学号的学生信息;(5)按学号,专业输出学生籍贯表。
(6)查询学生学籍变化,比如入学,转专业,退学,降级,休学,毕业。
4、学生选课系统假定有n门课程,每门课程有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学时,授课学时,实验或上机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等信息,学生可按要求(如总学分不得少于15)自由选课。
试设计一个选修课程系统,使之能提供以下功能:(1)系统以菜单方式工作(2)课程信息和学生选课信息录入功能(课程信息用文件保存)(3)课程信息浏览功能(4)查询功能(5)按学分查询(6)某门课程学生选修情况(可选项)5、班级成绩管理系统对一个有N个学生的班级,每个学生有M门课程。
该系统实现对班级成绩的录入、显示、修改、排序、保存等操作的管理。
(用文件保存)功能要求:(1)本系统采用一个结构体数组,每个数据的结构应当包括:学号、姓名、M门课程名称。
(2)本系统显示这样的菜单:请选择系统功能项:a、成绩录入b、成绩显示c、成绩保存d、成绩排序e、成绩修改(要求先输入密码)f、成绩统计1)显示每门课程成绩最高的学生的基本信息2)显示每门课程的平均成绩3)显示超过某门课程平均成绩的学生人数g、退出系统(3)执行一个具体的功能之后,程序将重新显示菜单。
(4)将学生成绩保存到文件中。
6、班级档案管理系统对一个有N个学生的班级,通过该系统实现对该班级学生的基本信息进行录入、显示、修改、删除、保存等操作的管理。
功能要求:(1)本系统采用一个包含N个数据的结构体数组,每个数据的结构应当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年龄、备注。
(2)本系统显示这样的菜单:请选择系统功能项:a .学生基本信息录入b.学生基本信息显示c.学生基本信息保存d.学生基本信息删除e.学生基本信息修改(要求先输入密码)f.学生基本信息查询(1)按学号查询(2)按姓名查询(3)按性别查询(4)按年龄查询g.退出系统(3)执行一个具体的功能之后,程序将重新显示菜单。
(4)将学生基本信息保存到文件中。
(5)进入系统之前要先输入密码。
7、四边形计算对于任意的四边形ABCD,其对角线AC与BD的中点分别是M、N,AB、CD 的延长线交于R。
验证三角形RMN的面积是四边形ABCD面积的四分之一。
8、矩阵乘法(数值求解算法)编写一个函数实现矩阵A(2行3列)与矩阵B相乘(3行2列),乘积放在C数组中。
在主函数中输入相乘的两数组,并输出结果。
9、物业费管理系统完成小区物业费用管理系统设计。
功能要求:(1)新住户信息的添加。
(户主姓名、性别、身份证号、联系电话、楼号、单元号、房号、平米数、每平米物业价格、应缴纳物业费,备注信息)(2)修改住户信息的功能。
(3)删除住户信息的功能。
(4)应缴物业费自动生成。
每月1号,自动生成本月份的物业费。
如果该住户之前的物业费未交清,则本月物业费与之前拖欠费用进行累加,为该用户应缴纳的物业费。
(5)缴费功能。
根据用户缴纳金额,修改“应缴纳物业费”。
(6)统计功能:能够按楼号分类统计所有未交清物业费的记录。
能够按拖欠款项多少,对所有用户信息进行从大到小排序。
(7)用菜单进行管理10、个人小管家个人小管家应用系统给家庭提供了一个管理个人财务的平台,主要用于对家庭成员收入、支出进行添加、查询、删除、修改以及打印的操作,使得家庭财务收支状况一目了然。
主要功能包括:(1)主菜单。
主要包括收入管理、支出管理和退出;(2)添加收入记录;(3)查询收入记录;(4)删除收入记录;(5)修改收入记录;(6)打印收入记录;(7)添加支出记录;(8)查询支出记录;(9)删除支出记录;(10)修改支出记录;(11)打印支出记录;(12)退出系统。
11、个人图书管理系统个人图书管理系统主要用于个人图书情况的管理,包括个人图书信息的添加、查询、删除、修改、打印以及外借情况查询的操作,使得个人图书状况一目了然。
主要功能包括:(1)主菜单。
主要包括图书管理和退出;(2)添加图书信息;(3)查询图书信息;(4)删除图书信息;(5)修改图书信息;(6)打印图书信息;(7)退出系统。
12、实验设备管理系统设计实验设备信息包括:设备编号,设备种类(如:微机、打印机、扫描仪等等),设备名称,设备价格,设备购入日期,是否报废,报废日期等。
主要功能:1、能够完成对设备的录入和修改2、对设备进行分类统计3、设备的破损耗费和遗损处理4、设备的查询要求:采用二进制文件方式存储数据,系统以菜单方式工作13、歌唱比赛评分有十个选手参加歌唱比赛,十个裁判对每个选手的演唱进行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剩下分数的平均值作为每位选手最后的成绩。
要求:(1)采用结构体定义每个选手的参赛编号,姓名以及十个裁判打出的分数;(2)从键盘输入每个选手的相关信息:参赛编号,姓名和十个得分;(3)计算每位选手的最后得分,并按分数由高到低排序;(4)查询功能:输入参赛选手的编号或姓名(两个条件都能实现),便可输出该选手的得分以及排名;以上功能采用菜单操作方式。
14、通信录编写一个通信录管理程序,要求通信录中包括姓名,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
功能:(1)显示通信录的所有信息。
(2)程序中可以对通信录进行添加(3)可以删除已有的信息(4)根据姓名或者联系电话(2个都能实现),可以查找该条记录。
15、学生成绩记录簿设计编制一个C语言成绩记录簿,每个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C语言成绩。
具体功能:(1)创建一个文本文件用来记录学生信息,输入至少30名学生的信息,保存在文本文件中;(2)将文本文件中的数据读出,按学号或姓名查询成绩;(3)能添加成绩记录;(4)能修改指定姓名或学号的学生的成绩;(5)显示输出60分以下、60~79、80~89、90分以上各分数段的学生信息,显示及格率和平均分,显示最高分和最低分,显示所有学生的排名(不能改变学生的学号顺序);(6)以上信息能保存在原文本文件中。
16、单项选择题标准化考试系统设计功能要求:1、用文件保存试题库。
(每个试题包括题干、4个备选答案、标准答案)2、试题录入:可随时增加试题到试题库中3、试题抽取:每次从试题库中可以随机抽出N道题(N由键盘输入)4、答题:用户可实现输入自己的答案5、自动判卷:系统可根据用户答案与标准答案的对比实现判卷并给出成绩。
17、图书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管理图书的库存信息、每一本书的借阅信息以及每一个人的借书信息。
每一种图书的库存信息包括编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金额、类别、总入库数量、当前库存量、已借出本数等。
每一本被借阅的书都包括如下信息:编号、书名、金额、借书证号、借书日期、到期日期、罚款金额等。
每一个人的借书信息包括借书证号、姓名、班级、学号等。
系统功能包括以下方面:A、借阅资料管理要求把书籍、期刊、报刊分类管理,这样的话操作会更加灵活和方便,可以随时对其相关资料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查询等操作。
B、借阅管理(1) 借出操作(2) 还书操作(3) 续借处理C、读者管理读者等级:对借阅读者进行分类处理,例如可分为教师和学生两类。
并定义每类读者的可借书数量和相关的借阅时间等信息。
读者管理:对读者信息可以录入,并且可对读者进行挂失或注销、查询等服务的作业。
D、统计分析随时可以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及时了解当前的借阅情况和相关的资料状态,统计分析包括借阅排行榜、资料状态统计和借阅统计、显示所有至当日内到期未还书信息等功能分析。
E 系统参数设置:可以设置相关的罚款金额,最多借阅天数等系统服务器参数。
18、职工工作量统计系统设计编写有一个程序,能完成单位职工工作量的统计工作功能要求:(1)该程序输入职工工号和完成的产品数量,程序允许同一职工有多次输入,由程序对其完成的产品数量实现累计(该信息保存到文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