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的世界分布
详细各地马铃薯分布

详细各地马铃薯分布详细各地马铃薯分布1. 黑龙江讷河市2011年,讷河市种植马铃薯75万亩,总产量135万吨。
共生产微型薯650万粒,原种一代3000吨,原种二代4.5万吨,良种25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县域前列。
2陕西定边县马铃薯是定边县栽培面积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农作物。
截至2006年种植面积达100万亩,总产鲜薯105万吨,规模连片种植基地在万亩以上的乡镇有18个,4万亩以上的乡镇有8个,100亩以上的专业种植大户有3000户,全县农民人均达3.5亩,占到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的56%。
定边县马铃薯种植面积是榆林市的三分之一、陕西省的五分之一和全国的七十分之一,成为陕西省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县,在全国位居前列。
3. 山东省滕州市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亩产和亩均效益最高的山东省滕州市,小小的马铃薯已发展成为特色农业中的一大优势产业。
近年来,随着当地政府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马铃薯种植技术的普及,新技术的推广,马铃薯种植业在当地得到了长足发展。
目前,全市的种植面积已发展到65万亩,年总产量达200多万吨,仅此一项农民的收入就达18亿元4. 甘肃定西市“中国薯都”,着力提升马铃薯产业开发层次,推动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00多万亩,总产量500多万吨,精淀粉及其制品生产能力35万吨,使定西成为全国马铃薯三大集中产区之一、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近5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300万亩以上,2010年种植面积328万亩,产业总产值近18.8亿元,农民人均从中获益63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23%5. 山西省250万亩马铃薯主产区与贫困地区的地理范围高度重合,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5万亩以上的20个主产县中,贫困县就有18个。
而且实践证明,马铃薯种植的确是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一条好路子,以近年来马铃薯产业发展较快的岚县为例,去年马铃薯种植面积20多万亩,总产2.5亿公斤。
马铃薯

马铃薯马铃薯是茄科(Solanaceae)茄属中能形成地下块茎的栽培种,一年生草本植物。
学名马铃薯,别名土豆、山药蛋、洋芋、地蛋、荷兰薯。
普遍栽培的马铃薯种它有两个亚种ssp.andigena和ssp.tuberosum,二者同为四倍体。
在南美洲栽培的有7个品种。
每100g 块茎含水分75-82g、淀粉17.5g、糖1.0g、粗蛋白2.0g,以及各种维生素。
欧、美一些国家多用于主食,中国东北、西北及西南高山地区则粮菜兼用,华北及江淮流域多作蔬菜;也可作饲料和生产淀粉、葡萄糖、酒精等的原料。
马铃薯分布遍及欧、亚、非、美、大洋洲,从阿根迁南部到挪威、从平原到海拔4000米左右的南美高山和中国青藏高原均有栽培。
起源和传播:马铃薯起源于秘鲁和玻利维亚的安第斯山区,为印第安人驯化。
据秘鲁利马发掘的材料证明马铃薯的栽培约有8000年的历史。
马铃薯亚种ssp.andigena 分布于南美洲,ssp.tuberosum最初在智利南部沿海栽培,哥仑布发现美洲大陆后才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地。
1570年左右传入西班牙,1590年传入英格兰,经过两个世纪才遍布欧洲;1621年传入北美洲;17世纪末传到印度和日本,1650年传入中国。
植物学性状:须根系。
块茎发芽后,先从幼芽基部长出初生根,后在茎的叶节处抽出匍匐茎,发生3-5条匍匐根。
初生根先呈水平方向扩展,约30cm后转而向下,有的深达60-70cm,开成马铃薯的主要吸收根群。
匍匐根主要向水平方向伸长约20cm。
地上茎为绿色或着生紫色斑点,横断面棱形,具波状或直形棱翅,称茎翼。
茎端顶芽形成花芽,呈假二叉分支。
茎上各叶腋均能发生侧枝。
地下茎一般有6-8个节,节上叶退化成鳞片状,从叶腋抽生匍匐茎,在湿润黑暗条件下呈横向生长,见光时则转而向上形成枝条。
匍匐茎尖端短缩膨大形成块茎。
块茎上分布很多呈螺旋状排列的芽眼,靠匍匐茎的脐部周围芽眼分布较稀,顶部较密。
顶部芽眼发牙势较强,长势旺,块茎表面分布很多皮孔,是气体交换的通道,初生叶为单叶,心脏形,后发生的叶为奇数羽状。
大西洋马铃薯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大西洋马铃薯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大西洋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一种重要的根茎蔬菜作物,也是全球第四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主要产区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地区,现已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
大西洋马铃薯不仅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在中国,大西洋马铃薯主要产地分布在黑龙江、吉林、河北、甘肃等地,其中黑龙江省是中国大西洋马铃薯主产区之一。
大西洋马铃薯的特征特性大西洋马铃薯的地上部分为直立茎,叶片为掌状复叶,叶柄常有紫色斑纹。
地下部分为肉质块茎,也就是常说的马铃薯块茎,块茎的颜色和形状因品种而异,包括红色、黄色、紫色等各种颜色,形状则有圆形、椭圆形、长形等。
马铃薯块茎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是一种非常有营养的食用植物。
1. 土壤选择与处理大西洋马铃薯适生于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最适宜的土壤pH值为5.8-6.5。
在土壤处理上,应进行深翻耕地,使土壤疏松,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和发育。
需进行石灰施用,以提高土壤的pH值,增加土壤肥力,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2. 品种选择大西洋马铃薯品种繁多,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特性等因素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对土壤适应性较强,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优良品种。
3. 良好的种子处理种子处理对于马铃薯的高产栽培至关重要。
在购买种子后,应先进行脱水处理,保证种子的水分含量符合要求。
然后进行种子浸泡处理,可以选择磷酸二氢钾、硼砂等物质进行处理,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和生长势。
4.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的关键。
在播种前,应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用基肥,以提供马铃薯生长初期所需的养分。
生长过程中,还需进行追肥,通常以尿素、磷酸二氢钾等肥料为主,根据生长情况进行施用。
应避免施用过量的氮肥,以免影响马铃薯的品质。
5. 合理密植和浇水大西洋马铃薯在播种后,应进行合理密植,一般株距为30厘米左右。
马铃薯基本知识介绍

6.2
2.0 3.0 0.5 7.5 6.0 24.0 17.0
5.3
48
260
4.1
9. 04
0 0 0.60 0.65 0 2.0 1.8
0.44
0.13
1.8
79
0 0 0 0 0 0 0
5.0 5.5 7.0 6.5 10.5 25.0 25.0
70 190 105 110 50 1835 1200
(三)马铃薯的营养价值
马铃薯和其他粮食营养成分含量比较表
(每500克的含量)
矿 物 质 (mg) 品 名 蛋白 质 (g) 脂肪 (g) 糖类 (g) 热量 (g) 粗纤 维 (g) 胡 萝 卜 素 (A) 维 生 素 (mg) 硫 胺 素 (B1) 核 黄 素 (B2) 尼 克 酸 抗 坏 血 酸 (C)
(二)马铃薯的基本资料
地 位:重要的粮、菜、饲兼用作物和工业原料。 产销量:全球主要粮食作物中,排在小麦、玉米、水稻之后,居 第4位。 种植国家:全世界主要种植国家148个。 种植面积:世界总面积1840万公顷。 主要国家:栽培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欧洲,面积较大的有中国、俄 罗斯、波兰、美国等。 总产单产:世界总产量3亿吨左右,单产16t/公顷(发达国家单产 已达30-50t/公顷)。中国产量已超过8000万吨,平均 单产约1t。 消 费 量:世界人均年消费60-80kg,其中,欧美75kg,中国 30kg,主要作为蔬菜。
土豆长在哪里

土豆长在哪里
一、长在哪里
土豆是生长在地下的,也就是土壤里面,通常是发生在块茎形成期。
当度过发棵期之后,就会进入到块茎不断生长的结薯期,这个时候茎叶就会不断的减少,最底部的叶子也会开始逐渐变黄、脱落,植株体内的养分就会集中起来,直供块茎生长,特别是在开花的十天之后,它就会快速的膨大。
二、产地分布
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大面积的种植,尤其是我国种植面积是最多的,主要是在西南、西北、东北、以及内蒙古地区种植的,西南地区的种植面积相对较大。
在我国的甘肃省定西市是最适合种植土豆的,被称为“土豆之乡”。
三、形态特征
土豆为圆球状,表面十分的光滑,外皮的颜色为棕色,或者是紫褐色。
它的直径约为1.5厘米,种子的形状为肾形,呈黄色。
它是有很多品种的,外皮颜色也都不相同,彩色土豆已经成为了特色的食品开发,颜色有红色、黑色、紫色等。
马铃薯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马铃薯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一、世界马铃薯生产现状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原产于南美洲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安第斯山区及乌拉圭以及墨西哥等地,16世纪从南美的哥伦比亚向世界各地传播,17世纪初由荷兰人带到我国台湾。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菜饲果和工业原料作物,由于它耐旱、耐瘠薄、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营养成分全和产业链长而受到全世界的重视。
在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方面,目前全世界主要种植马铃薯的国家有148个,总面积2.8亿亩,总产量达3亿吨。
世界马铃薯面积分布的最大特点是以欧、亚两洲种植为主,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印度四大生产国占世界种植面积的一半。
近几十年来,世界马铃薯的面积一直保持在3亿亩上下,面积主要分布在欧洲和亚洲,分别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40%和38%,二者合计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78%,而马铃薯的发祥地南美洲马铃薯种植面积只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5%。
近年世界马铃薯面积波动不大,但各大洲种植面积却有较大变化,除整个美洲大陆保持相对稳定外,欧洲发达国家因栽培技术水平提高、机械化程度高、单产增加而种植面积在持续减少,而亚洲、非洲的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
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欧洲马铃薯面积由1.56亿亩下降到了目前的1.23亿亩,下降了21%。
其中,主要种植国俄罗斯、波兰、白俄罗斯、德国均有下降,减幅分别为6%、58%、49%和45%。
亚洲种植面积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6255万亩增加到1.17万亩,增加了87%。
其中,中国的种植面积增幅达60%,印度和孟加拉增幅分别达到43%和52%,朝鲜面积增加了2倍。
非洲的面积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1083万亩增加到目前的1683万亩,增加了55%。
其中,尼日利亚由12万亩增加到目前的263万亩,卢旺达、肯尼亚、马拉维的面积增长幅度也分别达到190%、140%和80%。
世界马铃薯平均单产为1167公斤/亩,单产最高的国家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和大洋洲,单产水平最高的国家是新西兰,达到2950公斤/亩,其次是荷兰,达到2867公斤/亩,其他单产水平较高的国家还有比利、丹麦、美国、英国、日本和加拿大,分别达到2835公斤/亩、2830公斤/亩、2743公斤、2721公斤/亩、2200公斤和1800公斤。
马铃薯基本情况

病虫防治
土豆的虫害主要是蚜虫,该虫是危害土豆的 主要虫害之一,繁殖力强,主要为害叶片及 嫩芽,同时又是传播病毒病主要媒体,还有 28星瓢虫和地下害虫。
防治办法
铲除田间、地边杂草,有助于切断蚜虫中间 寄主和栖息场所,消土豆块茎收获以后,放到适宜发芽的环境中而长时间不能发芽, 属于生理性自然休眠,是一种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 2.发芽期 土豆的生长从块茎上的芽萌发开始,块茎只有解除了休眠,才有 芽和苗的明显生长。 3.幼苗期 从出苗到第六叶或第八叶展平,即完成1个叶序的生长,称为“团 棵”,是主茎第二段生长,为土豆的幼苗期。 4.发棵期 从团棵到第十二或第十六叶展开,早熟品种以第一花序开花;晚 熟品种以第二花序开花,为土豆的发棵期 5.结薯期 即块茎的形成期。发棵期完成后,便进入以块茎生长为主的结薯 期。
马铃薯生产地理分布
世界 世界上的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前苏联、波兰、 中国、美国。
我国主产区 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西北、内蒙古 和东北地区。
马铃薯的用途
1.粮菜兼用
2.作畜禽食料 3.做工业原料 生产淀粉.酒精.葡萄糖等的主要原料; 淀粉可直接供纺织业.造纸业.食品加工也 利用
马铃薯的生长习性
马铃薯的营养成分及药份功效
【营养成分】 马铃薯主要成分分为糖类,特别是淀粉质含量 非常高,其他还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维 生素B2、维生素C和矿物质钙、磷、铁等,并含有 丰富的钾盐,属于碱性食品。
【药性功效】 马铃薯具有补气、健脾功效,其中钾和钙的平 衡对于心肌收缩有显著作用,能防止高血压和保持 心肌的健康;马铃薯入药可消炎止痛,内用治胃痛、 便秘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症,外用可治湿疹;对于大 肠癌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马铃薯

马铃薯的食用情况
• 一、土豆不可以生吃,原因如下: • 1、富含淀粉的蔬菜必须熟吃,不然淀粉不 破裂,人体无法消化 • 2、含有一种叫做凝集素的有毒蛋白质,可 使人体血液中的红血球凝集起来,入食之 后,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 致死。烧熟煮透后,有毒蛋白质就会失去 毒性可以放心食用。
马铃薯的生物学特性
如何避免
• 确定马铃薯的播种时期 • 加强田间管理,尽量保持生产条件的稳定, 增强有机肥料,增强土壤的保水、增肥能 力; • 根据马铃薯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情况,适 时灌溉,保持适量的土壤水分和较低的低 温; • 加强中耕培土,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 选择抗旱,不易发生二次生长的品种种植。
我省主栽品种的介绍
制作人——
马铃薯的信息
中文名: 英文名: 分布区域: 原产地: 日照: 马铃薯 potato 别称: 拉丁学名: 土豆、洋芋、地蛋、山 蛋、地豆子等 Solanum tuberosum
亚洲、北美、非洲南部和澳大利亚 南美洲安第斯山 喜光照 水分: 温度: 不耐高温Fra bibliotek怕旱又怕涝
我国马铃薯生产区
• 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西北、内蒙 古和东北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 然条件使定西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马铃薯最 佳适种区之一。定西已成为全国马铃薯三 大主产区之一和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 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 品加工基地。
• 一、马铃薯的形态特征 • 马铃薯由根、茎(地上茎、地下茎、匍匐 茎、块茎)叶、花和果实组成。
畸形块茎形成的原因
• 块茎增长期由于高温、干旱等不良条件, 使正在膨大的块茎生长受到抑制,暂时停 止生长。后由于降雨或灌水,生长条件得 到恢复,块茎随之也恢复生长,这时进入 块茎的有机营养,在生理活动强的芽眼处 发生二次生长,形成各种畸形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505 3700 2042 2500
印度 美国
1500 1945
乌克兰 波兰
850 1299
德国 白俄罗斯
743
荷兰
全世界
中国
俄罗斯联邦
世界马铃薯单产量
单产(吨/ 公顷)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比利时荷兰 新西兰德国 美国 法国 英国 丹麦 爱尔兰中国 世界
三、我国马铃薯产业现状
3.种植模式多样化、栽培技术不断改进
马-稻、马-玉间套种
地膜覆盖
膜下滴灌
病虫害综合防治 稻草覆盖免耕 大棚栽培
三、我国马铃薯产业现状
4、生产优势区域初步形成
东北种薯和淀粉加工原料马铃薯优势区
华北种薯和食品加工原料马铃薯优势区 西北优质食用和加工原料马铃薯优势区 中原早熟菜用、出口马铃薯优势区 西南食用和加工原料马铃薯优势区 南方冬作早熟菜用、出口马铃薯优势区
四.优良品种介绍
1、菜用型马铃薯青薯168
该品种全生育期为160天左右。植株直立高大,枝叶繁茂,叶色浓 绿,茎秆粗壮;结薯集中,红皮黄肉,芽眼浅,椭圆薯形,薯大无空 心,商品薯率高达90%以上;品质优良,宜菜用,粗淀粉含量17.3%, 粗蛋白2.07%,还原糖0.68%,维生素C11.34mg/100g;抗病性强, 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耐贮藏
1990年287万公顷
2002年467万公顷 2007年536万公顷
我国马铃薯总产量和单产量变化
总产量(万吨)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455 3000
3743 3156 7018 8293
2007年总产量8294万吨
是90年的2倍多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01 02 07
单产(吨/公顷) 18
2007年单产量16.3吨/公顷,从 90年到06年12年间平均单产为13.7 吨/公顷,增长了34.7%。
16.3 14.9 15.2 12.1 12.5 11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01 02 06 14.2 13.9 14 13.7 13.3 13 12.7 15
三、我国马铃薯产业现状
精淀粉
能力200万吨(实际50万吨)
复合薯片 5、加工业 迅猛发展 变性淀粉
能力40万吨(需求80万吨)
速冻薯条(块)
能力5万吨(进口15-20万吨)
油炸薯片(条)
能力10万吨(实际7万吨)
加工企业4-5千家 全粉(颗粒、雪花)
能力10万吨(实际4万吨)
三、我国马铃薯产业现状
品种丰富
体系完整、集中度高
信息化程度高
生产规模大、自动化能力高 工艺、设备先进 综合利用率高
三、我国马铃薯产业现状
1.面积和产量持续增加、单产缓慢提高
种植面积
6000 5000 4000
287万公顷 472万公顷 536万公顷
3000 200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7
16.7 14.2 40.3 35.3 36.2
单产量最高: 新西兰(45.3吨/公顷)
世界马铃薯鲜薯的贸易现状
进口数量
539万吨
西欧是主要的进口 国和出口国
120万吨 53万吨 7.5万吨
80万吨 39万吨
西欧 亚洲 非洲 东欧 南美 荷兰 加拿大 美国 中国 印度 波兰 俄罗斯
16 14 12 10
三、我国马铃薯产业现状
2、优良品种快速推广,种薯质量不断提高
• • • • • 育成了各类新品种240多个。 目前在生产上主要品种90多个。 仅国家投资建成的脱毒中心和原原种扩繁基地将近30个。 全国年产脱毒组培苗8000万株左右,生产微型薯2亿粒左右。 2007年全国脱毒种薯应用面积2000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25%。
二、世界马铃薯种植现状
1.世界马铃薯的面积(万公顷)
112.2 94 欧洲 亚洲 南美洲 非洲
2000
820
780
450 317 160 134 77 51 52
30
28
罗马尼亚
27
德 国
全世界
中 国
俄罗斯联邦
乌克兰
印 度
波 兰
美 国
白俄罗斯
孟加拉
世界马铃薯总产量
总产量3.2亿吨左右
总产量
32800
出口数量
其次是亚洲和非洲
502万吨
72万吨 38万吨
136万吨 139万吨 2万吨
西欧 亚洲 非洲 东欧 南美 荷兰 加拿大 美国 中国 印度 波兰 俄罗斯
世界各国马铃薯加工比例
美国、荷兰、英国加工比例超过40%以上
加工比例
48.20% 47% 39% 40%
10%
美国
荷兰
法国
英国
中国
国外加工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