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力资源统计学历年真题分题型汇总(含部分参考答案)

最新人力资源统计学历年真题分题型汇总(含部分参考答案)
最新人力资源统计学历年真题分题型汇总(含部分参考答案)

历年真题分题型汇总(含部分参考答案)一、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

小题10分,共20分) 1、2010年1月

33、企业劳动环境的分析和评价指标有哪些?各指标如何计算?请写出相关计算公式。P78 34、试论述工作时间(工日)构成关系图与工作时间利用基本分析指标。P52 2、2009年7月

33、如何设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素质综合评价体系?P32

答:(1)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综合评价是为了适应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需要,科学运用经济计量、数学模型、统计等方面,对企业中作为经济要素的人力资源整体素质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2分)企业人力资源素质评价的特点有:数量化、模糊性、动态性。(1分) (2)人力资源素质指标体系的设计的构成因素有:身体、心理和文化素质等。(1分) 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综合评价的设计原则:整体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定量化原则、模糊灰色原则、最优化原则。(3分)

(3)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综合评价的程序: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确定评价方法。(3分)

(评分要求:答出要点,并进行阐述。)

34、如何运用指数体系对企业员工工资水平的变动进行分析?P179 答:(1)企业工资部额的变动统计公式为:工资总额=职工平均人数×职工平均工资。(1分) (2)平均工资的计算:平均工资∑∑=T

XT X (1分)

(3)平均工资指数的计算:

①可变工资数:

∑∑∑∑=

1

011

10

1T

T x T T x X X (1分)

②固定构成工资指数:

∑∑∑∑=

11

011

10

1T T X T T X X X (1分)

③结构影响工资指数:

∑∑∑∑=

011

00

1T

T x T T

x X X (1分)

(4)三者关系分析:

连乘关系:

∑∑∑∑∑∑∑∑∑∑∑∑?==0

01

1

01

101

110

011

10

1T

T x T T x T T x T T x T

T x T T x X X (2分)

平均工资可变组成指数=平均工资固定构成指数×平均工资结构影响指数(1分) 总和关系:

∑∑∑∑∑∑∑∑∑∑∑∑-+-=-0

110110111000111T T x T T x T T x T T x T T x T T x

增减关系:

0110

1

0111

1X T T

x T T x x T

T

x T T x X X X ∑∑∑∑∑∑∑∑-+

-=-

3、 09年1月:

33、试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指标体系。P6 3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分析有何含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分析的基本步骤有哪些?P268

4、 07年7月:

1)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26.简述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综合评价的概念及特点。P47 答: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综合评价是指为了适应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需要,科学运用经济计量、数学模型和统计等方法,对企业中作为经济要素的人力资源整体素质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3分) (2)企业人力资源素质评价具备以下特点:数量化,模糊性和动态性。(2分) 2)综合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8小题12分,第29小题 8分。共20分) 28.试述工业企业中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指标形式及其适用性,并表述它们的计算公式。P112 答: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指标计算形式有:实物量、标准实物量、总产值、净产值和增加值等劳动生产率指标。

(1)实物量劳动生产率:

计算方法比较直观,只适合于单一产品的统计。(2分) (2)标准实物量劳动生产率:

产品实物量标准化,能应用于产品规格不同的企业。但只适用于产品类别较单一的企业。(2分)

(3)总产值劳动生产率

能够综合反映多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纯生产性指标,不能正确反映经济效益状况。(2分) (4)净产值劳动生产率 ,净产值:总产值一物质消耗,比总产值指标优越,能够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2分)

(5)增加值劳动生产率: 增加值=总产值一中间产品消耗 衡量企业生产成果的最好指标,被国际上广泛运用。(2分)

29.试分析和论述职工工资水平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 答:(1)职工工资水平的增长源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2分)

(2)从企业经营效益的角度看,职工工资的增长应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2分) (3)从管理激励角度看,职工工资水平的增长可能会推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2分) (4)从技术角度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对缩短了职工工作时间,为工资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2分)

33.(1)填齐工作时间构成关系图1~5(直接填在表中即可),并用“倒算法”核算劳动者

(2)工人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与企业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分子项有何差别?企业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与企业劳动定额综合完成程度指标分母项又有何差别?如何分别利用这种差别用于分析劳动条件不正常和劳动时间利用不充分对劳动定额完成情况的影响?

答案要点:

(1)填表

5 全部实际工作时间

(5分)

全部实作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2分)

(2)工人定额完成程度指标(A)

= (合格品数量+废品数量)(基本定额+追加定额)(2分)

实耗总工时

= 合格品数量X基本定额 +

实耗工时总数

(合格品数量+废品数量)X 追加定额+废品数量级X 基本定额(2分)

实耗工时总数

=企业劳动定额 + 企业劳动条件失常增耗工时

完成程度指标(B)占实耗工时的比重(C)

企业劳动定额综合 = 合格品数量 X 基本定额(3分)完成程度指标(D)实耗工时总数+停工工时总数+非生产工时总数+缺勤工时总数

从A、B指标的分子看,工人定额完成率比企业定额完成率多了因劳动条件失常增耗时间部分,而且A、B指标分母相同,故可利用分子的这种差别分析因劳动条件失常使企业定额完成率比工人定额完成率少完成部分(3分)从B、D指标的分母看,企业定额综合完成率的分母比企业定额完成分母多了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和缺勤工时,而B、D指标分子相同,故可利用分母的这种差异分析由于劳动时间利用不充分,使企业定额综合完成率比企业定额完成率少完成部分。(3分)

论述题(第37小题10分,第38小题15分,共25分)

37、试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的指标体系。P6

38、职业技能投资效果统计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研究?P217

7、2004年1月

37.论述人力资源素质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38.试述如何对劳动保护措施费用完成额进行核算。P85

答:37、简述人力资源素质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设置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各项指标,对企业人力资源素质进行综合考评与分析,可使我们了解一个企业用人是否合理,应如何进行调整,才能使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对企业人力资源的衡量可以采用以下指标:

(1)体能综合指标(1分):它又包括形态指标、机能指标两个指标。

(2)智力水平(1分):目前可以反映智力水平的综合指标是智商。现在有很多可使用智力测验方法(0。5分)。

(3)健康状况指标(1分):关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素质的这一指标,我们常以患病与否来反映。常用的健康指标有:A发病率;B、职业病感染率(1分)

(4)文化程度指标(1分):通常是通过学历来反映。可以计算不同学历的人员在企业中所占的比重,来说明企业人力资源的这一状况(0。5分)。

(5)年龄性别指标(1分):主要计算各类年龄和性别所占比例来衡量。

(6)劳动积极性指标(1分):主要又通过这么几个指标来反映:A、出勤率;B劳动定额完成程度;C从学徒工到各级技术工人所经过的平均时(1分)。

(7)能力(1分0:现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指标来进行考查。主要采用考试评分的办法进行。

38、试述如何对劳动保护措施费用完成额进行核算。

劳动保护措施费用完成额,是一定时期内,实施劳动保护措施所支付和实现的费用(1分)。这是以货币形式反映劳动保护措施的实施规模的综合指标,反映已经完成的劳动保护措施项目的工作量(1分)。

通常劳动保护措施费用,是由专用基金性质的固定资产更新基金支付的,实行专款专用原则(1分)。

劳动保护措施费用完成额,包括与劳动保护措施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的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及其其他有关费用(1分)。在统计核算时,

(1)设备、工器具的购置费用,应当按验收入库核定的依据计算:(1分)

(2)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按计算期实际完成的建筑安装量计算(1分);

(3)为了统一计算价格口径,便于检查计算的实际执行情况,在计算劳动保护措施费用完成额指标时,一般应按预算价格计算(1分)。

为了准确核算劳动保护措施费用完成指标,须注意划清与其他费用的界限,以免造成遗漏和误算(1分)。这些界限是:

(1)划清劳动保护措施费用与固定资产投资、大修理基金、生产基金,以及更新改造基金中的其他用途资金的界限。(1分)

(2)发放给个人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属于经常开支,并直接摊入生产费用,因此不作为劳动保护措施费用完成额计算(1分)。

二、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2010年1月

问题:(1)计算劳动生产率及增长率并把计算结果填入表中;

(2)计算并分析劳动生产率变动对总产量及对劳动量的影响。 (2)计算分析职工平均工资变动及职工平均人数变动对工资总额变动的影响。 2、2009年7月

35、某运输企业2008年9月份(30天)有制度公休日8天,采取一班制劳动,每班8小时生产工人月平均人数为1000人,其它情况如下:

全日缺勤600工日,非全日缺勤1200工时;全日停工200工日,其中被利用120工日,非全日停工600工时;全日非生产200工日,非全日生产400工时;公休日加班400工日,加点600小时。 求:(1)该企业的①日历工日数、②公假工日数、③制度工日制、④出勤工日数、⑤全日停工损失工日数、⑥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⑦全部实际工日数; (2)计算该企业的工日时间利用情况基本分析指标。

解:(1)工日计算如下:

① 日历工日数=1000×30=30000工日 (1分) ② 公假工日数=8×1000=8000工日 (1分)

③ 制度工日数=日历工日数-公假工日数=30000-8000=22000工日 (1分) ④ 出勤工日数=制度工日-缺勤工日=22000-600=21400工日 (1分) ⑤ 全日停工损失工日数=停工工日-停工被利用工日=200-120=80工日 (1分) ⑥ 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出勤工日-非生产工-停工工日+停工被利用工日

21400-200-200+120=21120工日 (1分) ⑦ 全部实际工日数=制度内实际工日+加班工日=21120+400=21520工日 (1分) (2)企业的工日时间利用情况基本分析指标 出勤率%27.97%10022000

21400

%100=?=?=制度工日出勤工日 (1

分)

出勤时间利用率=

%69.98%10022000

21120

%100=?=?制度工日制度内实际工作日 (1分)

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96%10022000

21120

%100=?=?制度工作日制度内实际工作日 (1分)

问题:(1)计算并把计算结果填入表中后两列;

(2)计算并分析平均人工成本变动及平均职工人数变动对人工成本的影响。 解:设L 为平均人工成本,T 为平均职工人数;

(2) 计算分析如下:

① 总人工成本变动情况如下 : 相对数:

%150200

300

01

1==

∑∑T

L T L 绝对数:1002003000011=-=-T L T L (万元) 对基期人工成本总额影响的相对程度:

%50200

100

0011==T L T L (2分) ② 由于职工平均人工成本变动对人工成本总额变动的影响: 相对数:

%91.90330

300

1011==T L T L 绝对数:303303001011-=-=-T L T L (万元) 对基期人工成本总额影响的相对程度:(2分)

%15200

30

0011-=-=T L T L ③ 由于职工平均人数变动对人工成本总额变动的影响: 相对数:

%165200

330

0010==T L T L 绝对数:1302003300010=-=-T L T L (万元) 对基期人工成本工资总额影响的相对程度:

%65200

130

0010==T L T L (2分) ④ 分析:

人工成本总额指数提高了50%,绝对数增加了100万元;其中由于职工平均人工成本指数下降了9.09%,使人工成本总额绝对数减少了30万元;由于职工数变动指数提高了65%,使人工成本总额报告期比基期绝对数增加了130万元。(1分) 综合计算结果归纳关系: 150%=90.91%×165%

1009(万元)=-30(万元)+130(万元) 50%=-15%+65% (1分) 3、2009年1月

问题:

分别计算基期、报告期的生产工人比重及其指数、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及其指数、全员劳动生产率及其指数;

分析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变动及生产工人占全员比重变动对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影响。

计算各项指标的增加额及完成计划率并将计算结果填入表格中的空白处; 运用相对检查分析法对该企业的经营效益与工资总额进行计算分析。 2、2007

年7月因素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根据上述资料:

(1)计算各个车间的劳动生产率指数及整个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指数(精确到百分比小

数点后1位)。

(2)对整个企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指数从固定结构和结构影响两个角度进行因素分

析(普通数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百分数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整个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工资及其指数,并对全部职工平均工资

指数进行因素分析(普通数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百分数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

三、综合计算分析题(本题20分)(题目没有特殊要求,计算一律精确到2位小数)

37、【2010年1月】某企业2008年3月份(31天)有制度公休日8天,采取一班制劳动,每班8小时生产,工人月平均人数为900人,其它情况如下:

问题:

(1)计算该企业的制度工作时、出勤工作工时、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全部实际工作时;(2)计算该企业工人与企业各种劳动定额完成情况;

(3)分析条件不正常和劳动时间利用不充分对劳动定额完成情况的影响。(要求写出计算公式,计算步骤)

37、【2009年1月】某企业2007年12月份(31天)有分假8天,采取一班制劳动,每班8

问题:

(4)计算该企业的①日历工日数;②公假工日数;③制度工日数;④出勤工日数;⑤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⑥全部实际工日数。

(5)分析计算该企业的时间(工日)利用情况的基本分析指标;

(6)分析计算该企业的加班(工日)强度。(要求写出计算公式、计算步骤)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