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结构钢筋工程技术交底
工程施工的技术交底(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住宅楼,总建筑面积为XX平方米,共XX层,建筑高度为XX米。
工程地点位于XX市XX区XX路XX号。
本工程基础采用筏板基础,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屋面采用防水保温一体化系统。
二、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1)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图纸,熟悉施工工艺,掌握施工技术要求。
(2)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施工顺序、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等。
(3)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2. 材料准备:(1)钢筋: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钢筋,并按批次进行检验。
(2)水泥、砂、石:选用合格产品,并按规范要求进行检验。
(3)混凝土:选用合格的商品混凝土,并按规范要求进行检验。
3. 机械设备准备:(1)钢筋加工设备:钢筋调直机、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等。
(2)混凝土浇筑设备:混凝土搅拌车、混凝土输送泵、振捣器等。
(3)模板及支撑设备:模板、支撑材料、脚手架等。
三、施工工艺1. 基础施工:(1)基础放线:根据设计图纸,由项目部测量科进行测量放线,并报监理工程师复验。
(2)基础开挖:按照放线位置进行基础开挖,确保基础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基础垫层:铺设基础垫层,确保平整、密实。
(4)防水保护层: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防水保护层施工。
(5)基础钢筋施工: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基础钢筋绑扎,确保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符合规范要求。
(6)混凝土浇筑:采用商品混凝土,按规范要求进行浇筑,确保混凝土强度、密实度。
2. 主体结构施工:(1)主体结构钢筋施工:按照设计图纸进行主体结构钢筋绑扎,确保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符合规范要求。
(2)混凝土浇筑:采用商品混凝土,按规范要求进行浇筑,确保混凝土强度、密实度。
(3)模板拆除: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模板拆除。
3. 屋面施工:(1)屋面防水: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屋面防水施工,确保防水效果。
(2)屋面保温: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屋面保温施工,确保保温效果。
剪力墙结构钢筋绑扎技术交底(节点详图)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它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它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它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它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它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它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12 钢筋焊制,上中下设三根顶模筋端头点防锈漆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它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它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它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它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地下室剪力墙及底板钢筋绑扎施工技术交底

3.4内剪力墙人防区域特殊要求
①内剪力墙纵向钢筋与顶板、底板连接
1.内剪力墙纵向钢筋插入底板,满足:
(1)插到板底,弯钩长度根据数值长度查下表
竖直长度
弯钩长度
≥0.5LaF
12d且≥150
≥0.6LaF
10d且≥150
≥0.7LaF
8d且≥150
≥0.8LaF
6d且≥150
(2)弯钩超两侧
±15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绑扎钢筋骨架
长
±8
钢尺检查
宽、高
±3
钢尺检查
受力钢筋
间距
±8
钢尺梁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
排距
±3
保护层厚度
基础
±8
钢尺检查
柱梁
±3
钢尺检查
板、墙、壳
±2
钢尺检查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15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钢筋弯起点位置
15
钢尺检查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
3
钢尺检查
水平高差
在梁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以保持其设计距离。箍筋的接头(弯钩迭合处)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力钢筋上。
平板钢筋网绑扎时,四周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点的铁丝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板的钢筋网绑扎还应注意板上部的负筋位置。
梁交叉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留出振动棒头子插入空隙,以利灌筑混凝土。平板钢筋绑扎前必须按图纸划出钢筋间距位置线,尽量做到纵横向一条线。
钢筋工程包括埋件,必须开具隐蔽工程验收,由质监部门检查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认可后方可进入一道工序。
框架柱、剪力墙钢筋绑扎技术交底

框架柱、剪力墙钢筋绑扎技术交底关键信息项:1、钢筋的规格和型号2、绑扎的工艺流程3、质量标准和验收要求4、安全注意事项1、工程概述本技术交底适用于框架柱、剪力墙钢筋绑扎的施工操作。
11 施工准备111 材料准备准备好符合设计要求的钢筋,包括钢筋的规格、型号、强度等级等,并确保钢筋质量合格,有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
112 工具准备准备好绑扎钢筋所需的工具,如扎丝钩、扳手、钢丝钳等。
113 作业条件准备施工前,应熟悉施工图纸,明确钢筋的规格、型号、间距等要求。
同时,确保施工现场具备施工条件,如脚手架搭设牢固等。
2、框架柱钢筋绑扎工艺流程21 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
22 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柱子主筋立起之后,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3 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24 柱箍筋绑扎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
241 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242 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
243 有抗震要求的地区,柱箍筋端头应弯成 135°,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 10d(d 为箍筋直径)。
3、剪力墙钢筋绑扎工艺流程31 立 2~4 根竖筋将竖筋与下层伸出的搭接筋绑扎,在竖筋上画好水平筋分档标志,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画好竖筋分档标志,接着绑其余竖筋,最后再绑其余横筋。
32 横竖筋绑扎剪力墙筋应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或支撑筋,其纵横间距不大于 600mm,钢筋外皮绑扎垫块或用塑料卡。
33 剪力墙与框架柱连接处,剪力墙的水平横筋应锚固到框架柱内,其锚固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34 剪力墙水平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连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以及洞口周围加固筋等,均应符合设计抗震要求。
钢筋工程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记录3、根据设计图纸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如有楼梯梁时,先绑梁后绑板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4、底板筋绑完,待踏步模板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主筋接头数量和位置均要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四、钢筋机械连接要求本工程的钢筋直径大于等于18的采用直螺纹连接.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连接件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满足受力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要求,连接件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基础梁板、框架柱、及框架梁主筋及剪力墙暗柱主筋的接头优先选用等强机械接头,地下室外墙主筋直径≥18时也优先采用等强机械接头,接头等级不低于二级,并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201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12)等国家有关规程或规定的要求.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接头等级不小于二级.钢筋机械连接接头连接区域的长度为35d,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机械连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纵向受拉钢筋机械连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首层非连接区底部为Hn/3,顶部为≥500、≥hc、≥Hc/6较大者,以上部位为柱底部与顶部的≥500、≥hc、≥Hc/6较大者.相邻搭接间距≥35d柱子底部、顶部钢筋加密区间Hn/6、500取较大值,柱入梁板内部通常加密.具体做法见16g101-1,64/65页直螺纹连接示意见图.五、钢筋的锚固要求1、纵向受力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Lab和LabE),最小绑扎搭接长度为(Ll和Lle)详见16G101-156-61页.六、钢筋的锚固要求筏板底板上皮筋采用钢筋制成的撑马凳搁置,马凳人工加工成几子型(具体尺寸依据现场实际加工,马凳钢筋直螺纹连接的规格比板受力筋小一个级别),马凳间距1000×1000,同时以撑马凳的高度来控制底板面钢筋的标高.主楼楼板采用成品钢筋马凳支撑.七、预留洞口的钢筋要求。
剪力墙结构工程技术交底

剪力墙结构工程技术交底一:剪力墙结构工程技术交底一、剪力墙的定义和分类1.1 剪力墙的定义剪力墙是指承担建筑结构荷载并具有一定抗震能力的竖向墙体结构,其作用是通过吸收地震力和垂直荷载,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2 剪力墙的分类根据结构形式和布置位置的不同,剪力墙可分为水平剪力墙、竖向剪力墙和剪力墙组合等类型。
水平剪力墙一般位于楼板平面,竖向剪力墙则位于临边或中央位置,剪力墙组合则是将水平和竖向剪力墙结合起来,增强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二、剪力墙的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2.1 剪力墙施工工艺剪力墙施工的一般工艺包括基坑开挖、基础浇筑、墙体施工、预应力加固等步骤。
其中,墙体施工包括模板搭设、混凝土浇注、养护等细节操作。
2.2 剪力墙施工的注意事项在剪力墙施工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模板的搭设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 混凝土浇注前,要做好墙体的配筋连接和检查,确保墙体的稳定性;- 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证施工质量和墙体的强度。
三、剪力墙的验收标准和检测方法3.1 剪力墙的验收标准剪力墙的验收标准主要包括墙体的垂直度、墙体的变形和裂缝等方面。
验收时需参考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
3.2 剪力墙的检测方法剪力墙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建筑物倾斜度测量、墙体竖直度检测、裂缝检测等。
通过使用各种检测仪器和设备,对剪力墙进行全面的非破坏性检测,以确保其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本所涉及附件(暂无附件)五、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暂无法律名词及注释)二:剪力墙结构工程技术交底一、剪力墙的定义和分类1.1 剪力墙的定义剪力墙是指承担建筑结构荷载并具有一定抗震能力的竖向墙体结构,其作用是通过吸收地震力和垂直荷载,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2 剪力墙的分类根据材料和施工方法的不同,剪力墙可分为混凝土剪力墙、钢剪力墙和复合剪力墙等类型。
混凝土剪力墙是最常见的剪力墙形式,钢剪力墙则具有较高的抗拉、抗剪性能,复合剪力墙则是混凝土和钢材料的复合结构。
剪力墙结构钢筋绑扎施工技术交底

剪力墙结构钢筋绑扎施工技术交底关键信息项:1、施工准备要求2、钢筋材料要求3、施工工艺流程4、质量标准5、成品保护措施6、安全注意事项1、施工准备要求11 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学习有关规范、规程,按规范要求编制钢筋施工方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
12 材料准备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和检验报告单,并按有关规定分批抽取试样作机械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铁丝:采用 20~22 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
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砂浆垫块、塑料卡。
13 主要机具准备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14 作业条件准备钢筋进场后应检查是否有出厂证明、复试报告,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的位置,按规格、使用部位、编号分别加垫木堆放。
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
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弹好水平标高线,柱、墙外皮尺寸线。
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如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处理。
绑扎前先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搭接筋,并将锈蚀、水泥砂浆等污垢清除干净。
根据标高检查下层伸出搭接筋处的混凝土表面标高(柱顶、墙顶)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混凝土施工缝处要剔凿到露石子并清理干净。
按要求搭好脚手架。
2、钢筋材料要求21 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22 钢筋进入工地后应进行外观检查,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折叠和油污等。
23 钢筋应按规格、品种分别堆放,并设置标识牌,注明钢筋的规格、品种、数量和检验状态。
24 钢筋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
3、施工工艺流程31 剪力墙钢筋绑扎工艺流程修理预留搭接筋→ 绑扎竖筋→ 画横筋分档标志→ 绑二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画好分档标志→ 绑其余横筋→ 绑其余横竖筋32 修理预留搭接筋将墙身处预留钢筋调直理顺,并将表面砂浆等杂物清理干净。
33 绑扎竖筋先将竖筋与下层伸出的搭接筋绑扎,在竖筋上画好水平筋分档标志,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画好竖筋分档标志,接着绑其余竖筋,最后再绑其余横筋。
剪力墙技术交底

剪力墙技术交底关键信息项:1、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2、施工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3、施工班组:____________________4、交底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5、技术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6、质量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7、安全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11 工程概况本次施工涉及的剪力墙工程位于具体位置,其结构形式为具体结构,剪力墙的高度、厚度等参数如下详细参数。
111 施工准备1111 技术准备施工前,技术人员应熟悉施工图纸,明确剪力墙的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
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1112 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的钢筋、混凝土、模板等材料,并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钢筋应具有合格的质量证明文件,并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配制,并经过试验验证。
1113 机具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机具,如塔吊、电焊机、振捣器、电锯等,并确保机具的性能良好,能够正常运行。
112 施工工艺流程1121 钢筋工程(1)钢筋加工:根据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对钢筋进行加工,包括调直、切断、弯曲等。
(2)钢筋绑扎: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将加工好的钢筋进行绑扎,确保钢筋的位置、间距、数量等符合要求。
(3)钢筋连接: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常见的连接方式有焊接、机械连接和绑扎连接。
1122 模板工程(1)模板设计:根据剪力墙的尺寸和形状,设计合适的模板方案,包括模板的材料、支撑体系等。
(2)模板安装:按照设计方案,将模板进行安装,确保模板的平整度、垂直度、密封性等符合要求。
(3)模板拆除: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拆除模板,并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拆除,避免对混凝土结构造成损伤。
1123 混凝土工程(1)混凝土搅拌:根据配合比要求,将水泥、砂、石、水等原材料进行搅拌,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剪力墙结构钢筋工程技术交底作业条件
据设计图纸要求的规格尺寸,选择适当的进料长度,以免白费,并把钢筋加工成型或点焊网片。
钢筋表面的铁锈在绑扎前清除洁净;网片几何尺寸、规格及焊接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弹好墙身、洞口线,并将施工缝处的松散混凝土剔凿洁净。
电渣压力焊工人应经内部培训,并在班前焊试件,试验合格,才能上岗操作。
预制带火烧丝的水泥砂浆块或购置塑料卡作爱护层。
熟悉图纸,作好技术交底。
材质要求钢筋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并经复试检验合格。
施工机具
钢筋钩子、撬棍、网筋板子、绑扎架、钢丝刷子、钢筋运输车、石笔、墨斗、尺子等。
质量要求具体要求请参照本书“箱型基础工程”章节中“钢筋工程”相应部分。
工艺流程
修理伸出筋7焊接、绑扎节点竖向钢筋7绑扎墙体钢筋7网片定位7
修整
操作工艺
修理预留伸出筋
按照所弹墙线,调整下层墙体伸出的搭接筋,使其位置正确。
若下层墙体伸出钢筋位置偏差较大,应征求设计人员处理意见。
一样按1:6 调整,与钢筋网片搭接好。
焊接、绑扎节点竖向钢筋
对暗柱、门窗洞口等边缘构件处的竖向受力筋宜采纳焊接或机械连接,
对三、四级抗震等级,当D< 22mm时,可采纳非焊接的搭接接头。
从经济和操作方便考虑,优先使用电渣压力焊。
洞口周围加大钢筋的锚固长度应符合《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03G329—I)的要求。
墙体钢筋的绑扎
现场钢筋的绑扎:先立2〜4根竖筋,并画好横筋分挡标志,然后于下
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固农好位置,并在横筋上画好分档标志,然后绑其余竖筋,最后绑其余横筋。
钢筋绑扎完毕后,各种操作人员不准任意蹬踏钢筋。
网片绑扎:网片立起后用木方临时支撑,然后逐根绑扎根部搭接,在钢筋搭接部分的中心和两端共绑三扣。
钢筋网片的定位与连接现浇剪力墙设计一样为双层钢筋,在两层钢筋之间要绑扎拉接筋和支撑筋,以保证钢筋的正确位置。
拉接筋加6〜© 10mm钢筋,绑扎时纵横间距不大于600mm。
绑扎在纵横向钢筋的交叉点上,勾住外边筋。
支撑筋采纳© I2钢筋,间距1000m左右,两端刷防锈漆。
另有一种梯形支撑筋,用两根竖筋(与墙体竖筋同直径同高度)与拉筋焊接成形,绑在墙体网片之间起到撑、拉作用,间距1200mm。
在横筋上绑扎砂浆垫块或塑料卡,来保证爱护层的厚度。
其间距不大于1000mm,也能够采纳“梯子筋”来开成混凝土爱护层。
修整大模板合模以后,对伸出的墙体钢筋进行修整,用水平向梯形架固定, 以保证浇筑混凝土时钢筋的准确位置。
浇注混凝土时指定专人看管钢筋。
应注意的质量咨询题
当剪力墙端部未设计暗柱时, 端部应配置U 形钢筋与水平分布筋搭接, 搭接长度为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
预埋件要用火烧丝绑扎牢固,或点焊在箍筋上。
保证预埋电线管的位置,电线管与钢筋冲突时,将竖直钢筋沿墙面左右弯曲,横向钢筋上下弯曲,严禁任意切断钢筋。
关于较大的洞口应在绑扎时预留。
ffi 2-11 丁字节点节慮 节点部位需专门注意,锚固长度和加大筋应符合设计要求,若设计无要
求时参照下列图2/0〜图2/4执行。
500
非抗》时2儿
gUtZhE 才
图 2-10 点《««^*»«节点
151)5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