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期末总复习导学案

合集下载

2018部编人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

2018部编人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

2018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1 邓稼先【导学目标】1.掌握本文以小标题连缀、自成一体、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行文特征,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2.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习重点】1.了解本文平淡朴实、感情真挚、句式多变的语言特色。

2.学习邓稼先把一切献给科学、献给祖国,不计较个人名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

【课时计划】2课时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为了保护国防科技的安全,我们的许多国防科技专家们都心甘情愿地做了无名英雄。

他们长年与亲人分离,在远离人烟的荒漠中与机械为伍,与数据共眠,默默无闻,为国奉献,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

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英雄,国家的骄傲。

下面就让我们打开课本,随着杨振宁先生去认识一位为祖国的强大做出巨大贡献、长期以来鲜为人知、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邓稼先。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1)字音邓稼.先(jià)元勋.(xūn) 铤(tǐnɡ)鲜.为人知(xiǎn) 鞠.躬尽瘁.(jūcuì ) 癌.症(ái)筹.划(chóu) 妇孺.皆知(rú) 彷徨..(pánɡhuánɡ)(2)词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一直到死为止。

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导学案答案⼈教版 导学案通过呈现给学⽣⼀系列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学⽣去探索、去解决,学⽣的学习活动不再盲⽬,⽽是成了⼀种有⽬标、有⽅向的活动。

下⾯是⼩编为⼤家精⼼整理的下册导学案答案⼈教版,仅供参考。

七年级下册语⽂导学案答案⼈教版(⼀) 《诗两⾸》1.略2.略3.略4.B 5.⼼⼉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切都是瞬息,⼀切都将会过去;⽽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6.“⼀切”强调了所有的不幸和挫折所带给⼈的忧郁都是暂时的,⼀会⼉就过去了,劝诫⼈们正视“忧郁”,向往“未来”。

7.D 8.⽰例:你定的那个⽇⼦正是上级来检查⼯作的时候,这样吧,到时如果没有什么要紧事,我会抽空过去聚⼀下。

9.⽰例:有什么种⼦就有什么果⼦。

要想收获果⼦,必先裁种种⼦。

撒下爱⼼的种⼦,必收爱⼼的果实。

勤撒善种并⾟勤耕耘的⼈,必获丰富的回报。

10.依次填:廖化;猪⼋戒;孔明;李逵 11.⼈⽣遭受挫折 12.⼈⽣难免会遭受挫折,我们要⽤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地永远向往着未来”,这样,越过坎坷之后回⾸过去,那⼀切艰难困苦都将变成“亲切的怀恋”,欲见彩虹必先经历风⾬。

(意近即可) 13.⽣活中的不幸、失意是暂时的,我们不要因为眼前的困难挫折就失去了对未来的信⼼。

14.不能。

因为诗中充满了诗⼈⾯对困难和挫折的镇静和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相信吧,快乐的⽇⼦将会来临”。

15.⽆论我们⽣活遇到什么损失和挫折,都不要失去战⽃的决⼼,要相信⼀切都是短暂的,光明必将驱⾛⿊暗,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意近即可) 16.péngpài、shuò 17.抓住了风景中三个典型形象:在幽暗时和岸⽯;电闪闪出了她的形象;在冲激和飞旋中扬起了她的云裳。

18.彭湃、轰响的海⽔;紫红的闪电;冲激和飞旋的海风。

19.从她的穿着、站姿、背景等⽅⾯来描写的,着⼒刻画了她静穆、素洁、勇敢的形象。

20.以疯狂的风暴来衬托少⼥柔韧⽽有⼒的美。

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一、导言(100字)作为中学生的你,即将迈入七年级下学期的语文学习阶段。

本期语文导学案将为你提供一份详细的学习计划,帮助你系统地学习本学期的语文内容,提升你的中文写作能力,培养你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助你在中学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阅读与写作(200字)本学期的阅读与写作将分为三个单元: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修辞与鉴赏。

你将通过阅读各类文学作品,提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品味,同时,你也将学习写作技巧,培养文思泉涌的能力。

三、古代文学(200字)本单元将介绍古代文学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你将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学习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和内涵,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了解古代文化与当代生活的联系。

四、现代文学(200字)本单元将介绍现代文学名著,如《茶馆》、《家》等。

你将了解到当代文学作品的多样性与现实主义特点,学习分析现代文学作品的结构与语言运用,提升对当代社会与人性的洞察力,启发你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五、修辞与鉴赏(200字)本单元将着重讲述修辞手法的使用与欣赏,如比喻、夸张等。

你将学习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丰富自己的写作表达,提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同时,你也将学习欣赏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式,领略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与思想。

六、学习建议(100字)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实践。

建议你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多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文学鉴赏与写作实践。

同时,你还可以积极参加语文社团、写作比赛等活动,锻炼自己的写作技能和表达能力。

七、总结(100字)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为你提供了一份全面的学习计划,帮助你系统学习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以及修辞与鉴赏。

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分析,你将提高中文写作能力,增强对文化文字的理解,培养文学情趣与审美能力。

相信经过本学期的努力,你将在中学语文学习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祝你学有所成!。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教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教学案

初一语文总复习导学案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给下列字注音:酝酿..()()抖擞.()静谧.(澄.()清贮()蓄pángbó()()粗糙.()卷帙.()piaomiao()()祈祷.()干hé()qīn()差滑jī()二、改正下列错别字:头晕目弦()、切而不舍()、根深地固()、提纲切领()、漫不经心()、之之不倦()、一劳永一()、微不值道()、持之以衡()、不言而于()、喜出往外()、赅人听闻()、不可就药()、近在只尺()、春花秋实()、精神抖手()、重岩碟嶂()、存前启后()、闲情一致()、班班点点()、星罗其布()、心不在烟()、默默无纹()、兴高采烈()、一是无成()、悔人不倦()、不可思意()、三、古诗文名句填空(1)、巴东三峡巫峡长,()(2)、()绝胜烟柳满皇都。

(3)、晴空一鹤排云上,()(4)、()听取蛙声一片。

(5)、水晶帘动微风起,( )(6)、(),万紫千红总是春。

(7)(),映日荷花别样红。

(8)墙角数枝梅,()(9)、(),思而不学则殆。

(10)、学而时习之,()(11)、择其善者而从之,()(12)、(),(),是知也。

(13)、三人行,()(14)、(),不悱不发。

(15)、我寄愁心与明月,()。

(16)、沾衣欲湿杏花雨()。

(17)、(),一日之计在于晨。

(18)、(),草色遥看近却无。

(19)、子日:(,),是以谓之“文”也。

(20)、(),相去复几许?四、专题复习:1、口语交际:(1)、下面一段文字摘自某同学的作文,表达上有一些问题,请你结合具体语句,写两段评语。

要求:(1)、指出并分析存在的问题;(2)、请就写作与生活的关系,有针对性谈一点看法。

(80字以内)正月十五的晚上,窗外是碧海般的青天,一弯金月,好似灯火辉煌的扁舟,载着美丽的幻想在飘游。

望星空,意朦胧,根根雨丝滋润了我燥热的心。

(1)(2)(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创造了“四个没有”的奇迹:没有饥荒、没有流民、没有瘟疫、没有社会动荡。

导学案七年级上册答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导学案七年级上册答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导学案七年级上册答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一)贝壳席慕容学习目标:预习流程:鸟瞰:说一说: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解剖:读一读:精彩品赏:品一品:品味,揣摩诗歌语言的魅力。

1、你怎样理解结尾句?“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简单的心啊!”相关链接:想一想:海边荒石高立群有一年夏天,在青岛崂山附近一处无名的海滩,我第一次被石头的美丽所震慑:它们密密麻麻铺满海滩,浸润在阳光下微微动荡的海水里,一直延伸到大海深处.水光中轮转着石头们含蓄而神秘的色彩,有的莹绿如玉,有的深红似霞,有的暗黄如湿金,有的粉白如冰雪.它们多的数不清,坦坦荡荡气度不凡地占据了海滩,简直像一座散发着灵异之光的宝藏,拦截了我眺望大海的目光.我深深地被诱惑了,赤足涉入清澈的水中,左一块右一块,犹如贪婪的盗墓者,我挑着捡着.手里捧不下了,我就把第一批收获排放在岸边,转身又去掏摸.我决心要带一批石头回去,它们的美勾起了我的占有欲.那些海水中的石头,几乎每一块都要独特的形状和花纹,点点滴滴,丝丝缕缕.俯身其中,令人沉醉.不知过了多久,我捧着又一批宝贝回到岸上,眼前的景象令我大吃一惊.我手中的美石劈劈啪啪落下去,险些砸痛自己的脚.那些"首批中选"的石头呢它们怎么都消失了我只迷惑了两秒钟,就发现它们依然不动呆在原处,只是,岸上的石头不再美丽.我看见一些普通的石头别扭地排成整齐的一列,灰头灰脑,怪模怪样.有的带点灰乎乎的红或者绿,有的干脆灰不溜秋或色如沙土.我不敢相信它们就是令我一见倾心的宝贝.呆视之间,我脑中竟跳出那样一个字眼:死亡.比起海中的美态,这些石头分明全死了.死去的原因,只是来了我——一个倾慕者,对之爱不释手,想把它们带回家去,占为己有.就是这点小小的贪婪,无可厚非的欲望,令它们离开长久熟稔而亲密的海水,孤独地承受夏天的烈日,而奇妙的大自然,早已让它们与大海之间此呼彼应,难舍难分.面对倾心或喜爱的东西,我们多么容易犯傻.我把石头放回海中,在海滩盘桓良久,我竟想到一个时空远隔的人——"昆虫之父"法布尔.这是一个在清贫中与虫交谈的人,在晚年得到一小片废墟."一块偏僻的不毛之地,被太阳烤得滚烫.但却是刺菊科植物和膜翅目昆虫的好去处."法布尔把它称作"钟情宝地".与那些昆虫学家不同的是,别人剖开虫的肚子,把它们制成标本,他却是活着研究它们,"在蓝天之下,听着蝉鸣音乐从事观察".法布尔把这块宝地命名为"荒石园",听来凄冷,但荒石园的故事却充满了尊重和温暖的感情,每块石头,每只虫子,都有自己的地方,自然自在,荒得其所.比照我们习惯的一些方式,这才是真正令人起敬的爱.生活中很多事物,都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倾听下面的"物语",你一定会受到启发,你也试着写几句"物语"吧!流星——在生命最后时刻,我也要闪闪发光.气球——我的信念是不断追求新的高度.蚂蚁、大雁、蚯蚓、夏荷、小草、萤火虫……一课一得:悟一悟: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二)紫藤萝瀑布宗璞学习目标:2.品读语言,赏析、积累优美的词句.3,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预习流程:鸟瞰:说一说: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解剖:读一读:1、看花语(图片)看到花时感受到的她得生命和心灵……2、读花语走进花的生命和心灵里去……3、怎样的花语?走进心灵,花朵的心事吹弹可破……精彩品赏:品一品:品味,揣摩诗歌语言的魅力。

初中语文语文版七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导学案

初中语文语文版七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导学案

【学习目的】
1、读顺课文,按要求积累词语
2、了解说明文抓住事物特点,条理清晰,从不同角度说明事物的特点。

3、、培养学生自读说明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环保意识
【学习重点】
体会说明文抓住事物特点,条理清晰,从不同角度说明事物的特点
【学习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自读法
一、一读课文,积累常识及字词,告诫自己:我能行
(学法:参考课下注释,查阅工具书)
1、常识填空
(1)《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鼠晏》作者,华人作家。

(2)2000年悉尼奥运的吉祥物是。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认读、书写3-5遍
针鼠晏()褐色()掘洞()分泌()黏液()洞穴()蛰伏()粗糙()吮吸()
3、解释并用带点字造句
招摇过市
蛰伏
吮吸
二、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4、针鼠晏是一种珍奇的动物,通过读课文,你知道针鼠晏为什么那么珍奇吗?
5、阅读课文,说说作者围绕针晏鼠这种动物介绍了哪些内容?试结合各部分内容拟一个小标题。

三、了解针鼠晏的特点
6、默读课文,针鼠晏是珍奇的稀有动物,你能找出相关语句说出它有哪些特点吗?
四、探究本文的说明方法
7、作者在介绍针鼠晏的特点时,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找出有关的语句进行分析。

五、拓展运用
8、针鼠晏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吉祥物。

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做过大型运动会的吉祥物?并试写一篇短文,介绍你喜欢的这一吉祥物,最好附上图片。

六、学习反思
七、课堂检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全册导学案目录目录 .................................................................................................................................................... (1)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课时)....................................................................................... ..... (2)二、爸爸的花儿落了(二课时)............................................................................................. (7)三丑小鸭(二课时)........................................................................................................... . .. (10)四诗两首二课时.................................................................................................................... . . . . . (14)五伤仲永(二课时)....................................................................................................................... . . (18)六黄河颂(两课时)............................................................................................................... . . (22)七最后一课(两课时)................................. . . . (26)八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 . . . (32)九土地的誓言(一课时).................................. . . (36)十木兰诗(二课时)................................... . . (40)一一邓稼先(二课时).............................. . . . (42)一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二课时).... . . . . (46)一三音乐巨人贝多芬(二课时)........... . . . (50)一四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课时)....... . . . (54)一五孙权劝学(一课时)......................... . . .. (56)一六社戏(二课时).............................. . . .. (58)一七安塞腰鼓(二课时).................... . . . .. (62)十八竹影............................................. . (66)一九观舞记........................................ . . .. (68)二十口技..................................... . . . . (70)二一伟大的悲剧(二课时).... . . . .. (74)二二荒岛余生(二课时)......... . . (78)二三登上地球之巅(二课时).... . . . . (82)二四真正的英雄(一课时)...... . . . (86)二五短文两篇(二课时)......... . . . . . (89)二六珍珠鸟(一课时)........... . . .. (93)二七斑羚飞度........................... . . . (95)二八《华南虎》..................... . . . (97)二九马(二课时)............... . . . . .. (99)三十狼(二课时)............. . . . . . (103)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导学案七年级上册]导学案七年级上册答案

[语文导学案七年级上册]导学案七年级上册答案

[语文导学案七年级上册]导学案七年级上册答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目标】4、理解课文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了对两种不同生活的热爱留恋与厌恶。

【学习重点】:学习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学习难点】:文章表现的主题思想,插叙美女蛇故事的作用。

【自主预习案】1了解鲁迅及其作品。

⑴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读不准的多读几菜畦()桑葚()油蛉()斑蝥()锡箔()臃肿()确凿()攒成()收敛()蝉蜕()脑髓()觅食()罕至()拗()秕谷()⑵解释词语:①确凿:②轻捷:③人迹罕至:④觅食:⑤渊博:⑥宿儒:⑦鼎沸:混乱,想在锅里沸腾一样⑧高枕而卧:3、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中可以看出这篇文章写了______个部分内容,先写____________________,后写________________。

还可以看出本文的写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探究案】一、创设情境,激情投入,明确目标。

※朗读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检查预习效果。

二、学案引导,自主探究,指向目标。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及中间的过渡段,划上记号。

写出自己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总体上的感受填空:()的百草园()的三味书屋①、用自己的话概述百草园为什么是‚我的乐园‛?②文中的过渡段起什么作用?③‚我‛是否知道被送到书塾去的原因?从哪里可以看出。

最后带着情感读这一段,看谁读得好。

三、聚集主题,合作探究,初达目标。

研读文章的第一部分2、读第1段。

思考: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句话的意思。

‚似乎‛与‚确凿‛是否有矛盾?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品读第2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期末总复习导学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七年级语文期末总复习导学案(五)古诗文默写填空1.“今夜月明人尽望,”是唐代诗人《十五夜望月》中的咏月名句。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是代著名文学家,号东坡居士。

词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的词句是:“,”;直接写明月的词句是:“,,”;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旷达胸襟的词句是:“,,”;道尽千载离人心愿表明诗人对远方亲人美好祝愿的名句是“,”。

3.一首律诗可分四联,代诗人《次北固山下》的颔联是:“,”。

诗中有一个对偶句,暗示时光流逝,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5.代诗人的《赤壁》中,“,”两句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更妙的是“,”两句议论,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6.《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是北宋文学家写的一首词。

词中“,!”两句表现出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0.代文学家被人们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他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如画家设色作画,描绘早春特有景色的句子是:“,”;后两句“,”,转为议论,突出早春的可爱。

11.南宋爱国词人在《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雀)中用嗅觉和听觉捕捉夏夜景物特征,描绘丰收在望的诗句是:“,”。

诗中的两组对偶句分别是:“,”和“,”。

12.唐代文学家的《秋词》一反前人悲秋之作,写出了秋高气爽的独特感受。

其中“,”写出了秋天胜过春天的原因。

诗中直抒赞秋胸臆的诗句是:“,”。

14.《迢迢牵牛星》想像丰富,把天上的两颗星星写得像人间的恋人一样,写的是天上神话,表达的是人间悲情。

“终日不成章,”“盈盈一水间,”。

16.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众多著名诗人,其中最负盛名的三位诗人是、、。

诗人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感情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

“,”两句,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同情。

18.《幼时记趣》选自《》。

作者,代文学家。

文章以生动的笔调记述了作者儿时的一些“神游其中,”的趣事,充满童真童趣。

19.《论语》是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录。

孔子,名丘,字仲尼,时期家、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句子是: ,。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来表示;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⑥能表明孔子自谦的句子是:,,!⑦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⑧在欢迎会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欢迎大家来到我校。

”⑨“, , ,则不复也。

”孔子的这些话强调了学生用心思考主动学习的重要性。

⑩《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

谈学习态度的有:。

谈学习方法的有:。

20.《三峡》选《》。

作者,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文章从视觉角度描写三峡群山连绵的句子:“,”。

写三峡山高谷深的句子:“,,,”。

写夏季行船之快的句子:“,,,,”。

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春冬时节,则,。

,,。

,”。

描写秋季三峡景色的句子:“,,,,,。

”文中引用了两句渔者的歌词:“,!”21.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

”(《韩非子》)22.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吕氏春秋》)23.“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有游。

,,。

”出自《天上的街市》。

作者,他的代表诗集有《女神》等。

24.小草偷偷地从土里,,。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朱自清《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期期末复习•古诗文默写填空答案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是唐代诗人王建《十五夜望月》中的咏月名句。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苏轼,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号东坡居士。

词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的词句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直接写明月的词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旷达胸襟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道尽千载离人心愿表明诗人对远方亲人美好祝愿的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一首律诗可分四联,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的颔联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诗中有一个对偶句,暗示时光流逝,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中,“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两句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更妙的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议论,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6.《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写的一首词。

词中“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两句表现出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0.唐代文学家韩愈被人们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他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如画家设色作画,描绘早春特有景色的句子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后两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转为议论,突出早春的可爱。

11.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雀)中用嗅觉和听觉捕捉夏夜景物特征,描绘丰收在望的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诗中的两组对偶句分别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和“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12.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秋词》一反前人悲秋之作,写出了秋高气爽的独特感受。

其中“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写出了秋天胜过春天的原因。

诗中直抒赞秋胸臆的诗句是:“自古逢秋悲寂廖,我言秋日胜春朝”。

14.《迢迢牵牛星》想像丰富,把天上的两颗星星写得像人间的恋人一样,写的是天上神话,表达的是人间悲情。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6.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众多著名诗人,其中最负盛名的三位诗人是李白、杜甫、白居易。

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感情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同情。

18.《幼时记趣》选自《浮生六记》。

作者沈复,清代文学家。

文章以生动的笔调记述了作者儿时的一些“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趣事,充满童真童趣。

19.《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能表明孔子自谦的句子是: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⑦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⑧在欢迎会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欢迎大家来到我校。

”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发,则不复也。

”孔子的这些话强调了学生用心思考主动学习的重要性。

⑩《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

谈学习态度的有:学而不厌学而时习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谈学习方法的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

20.《三峡》选《水经注》。

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文章从视觉角度描写三峡群山连绵的句子:“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写三峡山高谷深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写夏季行船之快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春冬时节,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描写秋季三峡景色的句子:“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文中引用了两句渔者的歌词:“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21.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22.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吕氏春秋》)23.“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有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出自《天上的街市》。

作者郭沫若,他的代表诗集有《女神》等。

24.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朱自清《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