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分析解析

合集下载

心脑血管事件报告课件

心脑血管事件报告课件
告 • 病例报告: 报告的是患病的患者数 规 • 事件报告: 报告的是发生事件数 则
• 一个患者在某时段可发生多起事件 • 事件的时间概念: 天(标准)
一个人在多个时间段(间隔天)发病,可报告为多起事件 一个人同时发生脑卒中和冠心病,报告为起事件
疾病负担重 至中国慢病流行将不断加剧
•慢病在疾病负担中占比。
• 所有慢病负担中,心脑血 管疾病(心梗和中风)比 重将超过。
•年至年间,如每年心血管 疾病死亡率降低,产生的 经济价值相当于年国内经 济生产总值的,或多达万 亿美金。
全球非传染综性疾合病监预测防控框制架综合监测框架
死亡率和发病率
项 指 标
濉溪县医院年心脑血管事件报告 培训
朱博 年月日
近四十年来,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引起的死亡占 总死亡比例不断增加,与发达国家接近。
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为代表的慢性非传 染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群健康的重要公 共卫生问题。
随着我国平均期望寿命延长,老龄人口增加 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等,导致一些生 活方式的改变,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不断增加。
中国居民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技术方案(试行)
一、目标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收集
心脑血管事件病例
建立 心脑血管事件登记
报告系统
掌握发病率
二、报告内容 报告对象:本地户籍居民
人口统计问题
• 户籍人口:
• — 优点:人口资料比较完整
• — 缺点:对人口长期进入或迁出严重 的地

区可能会影响结果
• 常住人口: • — 优点:适合人口进入或迁出严重的
HPV疫苗
乙肝疫苗
姑息疗法
食物供应政策(2)
个自愿性全球目标()

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分析报告

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分析报告

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分析报告第一篇: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分析报告XX市XX区20年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分析报告背景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世界上威胁全球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头号杀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已超过恶性肿瘤而跃居世界第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世界卫生报告,世界心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口的30.3%。

在我国,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各种疾病之首。

据卫生部统计,目前我国城市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是心脑血管病(193/10万,其中脑血管病113/10万、心血管病80/10万)。

目的随着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与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为了解无锡崇安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 以便加强预防, 现对2011年心脑血管疾病资料进行分析。

工作简介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社会资源消耗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推动我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根据《XXXX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区卫生局组织专家技术组制定了《XX区心脑血管疾病登记报告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目前已在全区范围内实施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工作。

辖区各医疗机构发现的心脑血管疾病病例每月报告一次,辖区内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100%,心脑血管疾病事件发生报告发-1-病率不低于死亡率。

方法全区一级以上医疗机构统一使用报告卡进行报告,一级以上医疗机构负责病例收集、登记、核对、上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到疾控中心下发的报病卡后审核并确认;所属医院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所有新发门诊、急诊和住院病人的发病、死亡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区统计局提供的20年常住人口数。

内容:包括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出生日期、发病日期、诊断日期、诊断医院等。

质控与评价:疾病诊断根据国际疾病诊断分类(ICD10)进行,报告病种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未分型卒中急性心肌梗塞冠心病。

心脑血管病事件报告

心脑血管病事件报告
满分( 10分)
心脑血管病事件报告
12/23
考评形式 (1)
相关资料查阅:
— 相关文件(开展监测依据)
— 相关工作统计
- 有工作计划、规章制度、总结及质量控制统计等。
- 各种原始资料(汇报卡,数据库,报表)、统计资料 分类管理,符合档案管理要求。 - 有定时例会、有与相关机构协调工作统计、培训记 录等。 - 有质量控制统计。
心脑血管病事件报告
2/23
脑卒中、冠心病死亡率比较(1/10万)
国家 美国 英国 俄罗斯 中国
脑卒中 31.7 51.2
131.0 123.2
冠心病 115.0 135.2 203.2 36.2
心脑血管病事件报告
3/23
脑卒中诊疗定义
脑出血(脑实质内)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梗死
血栓形成性梗死 栓塞性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I21.304)
冠心病猝死(I46.101)
脑卒中(I60-I66)( 指:脑出血、脑梗 死、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蛛网膜下腔 出血)
并用ICD-10 进行编码。
心脑血管病事件报告
16/23
内容和方法(规范)
汇报方法和方式:建立脑卒中和心肌 梗死病例登记汇报网络;采取卡片 和/ 或 网络汇报方式。有条件地域从医院 信息管理系统(HIS)抽取相关信息。
一个患者在某时段可发生多起事件 事件时间概念: 28天(MONICA标准)
心脑血管病事件报告
9/23
示范区考评
搜集辖区内全部医疗机构汇报心脑 血管事件
— 包含全部医疗机构 — 建立监测网络 — 搜集心脑血管事件
每年分析监测数据并撰写监测分析 汇报
心脑血管病事件报告
10/23

XX县202X年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分析报告

XX县202X年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分析报告

XX县202X年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分析报告一、背景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性高的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为探索符合科学、有效的人群脑卒中筛查与干预工作模式,提高我县脑卒中防控水平,动态了解我县人群心脑血管病发病水平,科学评估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的实施效果,我县自启动医疗机构的慢性病死因登记报告系统和全人群慢性病死因网络直报以来,积累了一定的数据资料,为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县居民健康的疾病,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切实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保障居民身体健康。

二、目的通过收集、整理和统计202X年全县医疗机构报告病例信息,为分析评价疾病发生、流行、控制、预后、预防控制效果和卫生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三、监测内容与方法(一)人口资料:总人口采用县统计局202X年年末分性别、年龄别的户籍人口数。

(二)病例来源:心脑血管疾病数据来源于我县辖区医疗机构心脑血管疾病监测报告病例,报告覆盖率100%。

(三)监测内容:收集了202X年我县户籍人口中在医疗机构就诊的心脑血管疾病病例的信息,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病种、第几次发病、疾病诊断依据及诊断单位等。

(四)诊断标准:心脑血管疾病系按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所规定的病例,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病以28天为期,按发病例次计算,发病28天后,又有急性发作则按又一新病例登记报告。

陈旧性梗死不作发病报告。

(五)数据录入:所有心脑血管疾病病例均由县疾控中心统一进行ICD-10编码后运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

(六)统计分析: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四、质量控制全县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100%;县疾控中心对各级医疗机构上报的心脑血管报告卡进行分类汇总,剔除重卡,保证登记表填写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及逻辑准确性,要求漏报率<2%;定期反馈给各医疗单位进行随访登记,定期对各科室上报情况进行督查。

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制度

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制度

度2023-10-28contents •引言•建立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制度的必要性•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制度的基本框架目录contents •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制度的实施保障•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制度的评估和改进•结论目录01引言目的为了加强心脑血管事件的预防、控制和治疗,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背景心脑血管事件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对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目的和背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心脏病、中风、脑血管意外等事件,是指因血液循环系统病变导致的心脏、大脑和相关组织的损伤或死亡。

登记报告制度指对心脑血管事件进行逐级上报和记录的系统,包括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患者信息、诊断和治疗情况等。

定义和术语通过登记报告制度,可以掌握心脑血管事件的分布和趋势,及时发现和控制危险因素,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依据。

重要性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控制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意义重要性和意义02建立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制度的必要性当前心、脑血管事件的现状和问题医疗资源不足由于医疗资源的不足,很多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导致病情延误。

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不对称,患者往往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医院和医生,也难以了解自己的病情。

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高目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逐年上升,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1建立登记报告制度的作用和价值23通过建立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制度,可以实现对病情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提高救治成功率。

提高救治成功率通过对登记报告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医疗资源的分布和需求,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通过公开心、脑血管事件的数据,可以让公众更加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提高健康意识。

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对策和建议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制度的建立。

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培训和教育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应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和数据安全。

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分析报告

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分析报告

XX市XX区20 年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分析报告背景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世界上威胁全球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头号杀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已超过恶性肿瘤而跃居世界第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世界卫生报告,世界心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口的30.3%。

在我国,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各种疾病之首。

据卫生部统计,目前我国城市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是心脑血管病(193/10万,其中脑血管病113/10万、心血管病80/10万)。

目的随着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与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为了解无锡崇安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 以便加强预防, 现对2011年心脑血管疾病资料进行分析。

工作简介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社会资源消耗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推动我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根据《XXXX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区卫生局组织专家技术组制定了《XX区心脑血管疾病登记报告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目前已在全区范围内实施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工作。

辖区各医疗机构发现的心脑血管疾病病例每月报告一次,辖区内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100%,心脑血管疾病事件发生报告发病率不低于死亡率。

方法全区一级以上医疗机构统一使用报告卡进行报告,一级以上医疗机构负责病例收集、登记、核对、上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到疾控中心下发的报病卡后审核并确认;所属医院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所有新发门诊、急诊和住院病人的发病、死亡资料; 人口资料来源于区统计局提供的20 年常住人口数。

内容:包括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出生日期、发病日期、诊断日期、诊断医院等。

质控与评价:疾病诊断根据国际疾病诊断分类( ICD10)进行,报告病种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未分型卒中急性心肌梗塞冠心病。

统计方法:XXNI年,区疾控中心收集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医保和新农合、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乡卫生院和村卫生所20 年心脑血管病例信息, 20 年至月共收集心脑血管病例信息XXX条,经过筛查、剔重外市县区的报告卡,属我区心脑血管病例信息XXX例。

2021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解读

2021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解读

2021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解读2021年我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解读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及全球范围内仍然是一大健康难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问题,我国心血管病学会每年发布一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对我国心血管疾病的现状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

本文将对该报告进行深入解读,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当前我国心血管健康状况,并提出有效的对策。

一、报告评估与分析1. 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报告指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特别是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年轻化趋势,给我国社会健康带来了巨大负担。

2.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报告对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等因素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关联,共同影响了心血管健康。

3. 城乡差异报告还详细评估了城市和农村地区心血管健康状况的差异。

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健康服务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农村地区心血管疾病的防控面临更大的挑战。

二、解读报告从以上评估与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心血管健康问题的现状十分严峻。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

应当加强社会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让更多人意识到心血管健康问题的严重性。

应当加强健康体检工作,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和治疗。

还应该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倡科学的饮食结构和适量运动,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三、个人观点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心血管健康问题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是一个社会性、系统性、综合性的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心血管健康问题,从自身做起,做好健康管理和自我保健。

社会各界还应该加强合作,共同致力于心血管健康的改善,为全民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回顾通过对2021年我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的深入解读,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我国心血管健康问题的严重性。

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病例分析

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病例分析
XX
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 病例分析
汇报人:XX
2024-01-29
REPORTING
• 引言 • 高血压病例分析 • 冠心病病例分析 • 脑卒中病例分析 • 动脉硬化病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目录
XX
PART 01
引言
REPORTING
目的和背景
了解心脑血管疾病的 基本情况和危害程度
探讨心脑血管疾病的 预防和治疗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 。
定期筛查
定期进行脑卒中筛查,及早发现并干预潜在风险。
XX
PART 05
动脉硬化病例分析
REPORTING
病例介绍
患者信息
一名60岁男性,有长期 高血压和高血脂病史。
症状表现
近期出现胸闷、心悸、 气短等症状,尤其在活 动后加重。
体征检查
血压160/90mmHg, 心率90次/分,心电图 显示心肌缺血。
诊断依据
01
医学影像检查
超声心动图显示动脉壁增厚、管腔狭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粥
样硬化,血管狭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血液流变学检查显示血液黏
稠度增高。
03
病史和症状
患者有长期高血压和高血脂病史,近期出现胸闷、心悸、气短等心肌缺
脑卒中病例分析
REPORTING
病例介绍
1 2
患者信息
一名65岁男性,有高血压病史10年,不规律服 药。
症状表现
突发头痛、呕吐、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
3
体征检查
血压升高,右侧肢体肌力下降,言语障碍。
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患者突发头痛、呕吐、右侧肢体无力和言语不清 ,符合脑卒中的典型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病在疾病负担中占比 68.6%。
• 所有慢病负担中,心脑血 管疾病(心梗和中风)比 重将超过50%。 •2010年至2040年间,如每 年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 1%,产生的经济价值相当 于2010年国内经济生产总 值的68%,或多达10.7万亿 美金。
WHO全球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综合监测框架 综合监测框架
死 亡 补 报
收集、审核《死 亡医学证明书》
调查死亡原因
现场核实
补填卡
基层监测组织(个体医生、村卫生室)
街道、乡镇卫 生院(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
发现上述需要 报卡的病例
报告
录入
填卡
面访核实
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当月内对报告卡核对信息,查错、查重、
2. 导出本辖区户籍的病例卡片信息
乡镇、街道防保医师
I22.054
I22.151 I22.152 I22.153 I22.154
前壁尖部的随后性心肌梗死
下壁的随后性心肌梗死 膈壁的随后性心肌梗死 下侧壁的随后性心肌梗死 下后壁的随后性心肌梗死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I21.151
I21.152 I21.153 I21.201 I21.202 I21.203 I21.204 I21.205 I21.206
三、信息收集方法
四、报告程 序
国家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系统
手 工 填 报
信 息 交 换
死 亡 补 报
医疗机构
基 层 监 测 组 织
查 漏 补 填
医院漏报 居民漏报
1. 按照国家统一的接口标准对本医院信息系统 进行接口配置,按照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最小数据 集内容进行交换
2.按照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最小数据集 内容据批量导入
资料统计平均人口数,填报人口统计表。
平均人口数=(本年末人口数+上年末人口数)/2 发病率 一般以年为观察期间,用10万分率表示。 某病发病率=(某年某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数/同年该 人群平均人口数)×10万
八、组织机构及职责
原则: 分级负责、属地管理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确诊时间:□□□□年□□月□□日 是否首次发病:是□ 否□ 确诊单位:□1)省级医院 2)市级医院 3)县级医院 4)乡镇级医院 5)其他9)不详 转归:□ 1)治愈 2)好转 3)未愈 4)死亡 5)其他
死亡时间:□□□□年□□月□□日(仅当转归为4时填写)
报卡单位:______________ 报告日期:□□□□年病报告2006-2013》
为何要开展心脑血管事件报告?
心脑血管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首要疾病
头号杀手!
心脑血管疾病危害日益加剧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 每5例死亡中2人死于心血管病!
全国心血管病2.9亿人
每5个成年人中有1人患心血管病! 每10秒钟死亡1人!
疾病负担重 2010至2040中国慢病流行将不断加剧
常规监测
死因监测 慢病危险因素监测 全国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 肿瘤登记(国家癌症中心) 脑卒中、心脏病(部分省)
中国居民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技术方案(试行)
一、目标
建立 心脑血管事件登记 报告系统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收集 心脑血管事件病例
掌握发病率
二、报告内容
报告对象:本地户籍居民
人口统计问题
九、考核 评价指标 考核方式
网络报告资料考评与现场考评相结合 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组织领导下 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 构至少每年考评一次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辖区报告单位至少半 年考评一次 医疗机构内部至少每季度考评一次 所有考评均需有书面记录
九、考核 评价指标
血糖/糖尿病
血 压
乙肝疫苗 姑息疗法 食物供应政策(2)
超重和肥胖(2) 总胆固醇
9个自愿性全球目标(2025)
死亡率和 发病率
主要慢病的总死亡率相对降低25%
危险 因素
有害使用酒精相 对减少10%
烟草使用相对减 少30%
身体活动不足相 对减少10% 血压升高患病率 相对减少25%
食盐/钠摄入相 对减少30% 遏制糖尿病和肥 胖的上升趋势
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心内膜下心肌梗塞综合征 非透壁性心肌梗死 非冠心病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闭塞 冠状动脉破裂
I22.851
I22.852 I22.853 I22.854 I22.855 I22.856 I22.857 I22.858
尖-侧壁的随后性心肌梗死
基底-侧壁的随后性心肌梗死 高侧壁的随后性心肌梗死 侧(壁)的随后性心肌梗死 后(真性)壁的随后性心肌梗死 后侧壁的随后性心肌梗死 后间壁的随后性心肌梗死 间壁的随后性心肌梗死 急性再发心肌梗死
国家系 统应对
50%符合条件者接 受药物治疗和咨询
80%的医疗机构提 供慢病基本技术和 药物
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目标(2015年)
人群监测指标
目标3 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40%, 管理人群血压、血糖控制率达到60%;脑卒 中发病率上升幅度控制在5%以内,死亡率下 降5%;
我国慢病监测现状
报告时限
六、质量控制
1. 加强领导: 组织机构 县、乡、村三级逐级报告系统; 省、市、县技术指导和协调 2. 健全制度 各种制度 县CDC每年2次医院漏报调查 3. 质量督查 卫生行政部门年度考核 4. 能力培训
七、统计分析指标
人口数 统计以户籍人口为准,按公安部门的人口登记
•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概念 •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通常又称慢性病,它是一 类病程长、病因复杂而且有些尚未被确认的疾病 的总称。在我国常见慢性病有心、脑血管疾病、 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鉴 于心脑血管疾病与恶性肿瘤的高发病率、高死亡 率、高致残率,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慢性 病,这些疾病多有终生带病倾向,对这些疾病的 研究和防治也已远远超出临床范围,而需要应用 流行病学的方法,来研究其在人群中的发生、发 展和防治规律。因此,对这些慢性病又称之为慢 性非传染性流行病。
3、恶性肿瘤死亡情况:
1973年,城市人口恶性肿瘤死亡率为87.2/10万,农村为78.3/10万;到 1994年,城市人口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28.1/10万,农村为105.1/10万,20年 间死亡率分别增加了40.6/10万和27/10万。目前我国年癌症发病160万,死亡 130万,每死亡5人中,就有1人因癌症而死。
二、报告内容
报 告 病 种
脑卒中 I60-I64 致死性和非致死性脑卒中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 血、脑梗死及未分类脑卒 中) 冠心病 I21-I22,I46.1 急性心肌梗死(I21-I22) 心源性猝死(I46.1)
不含: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及慢性脑动脉硬化
序号 1 2 3
ICD编码 I21.001 I21.002 I21.003
4
5 6 7 8
I21.004
I21.051 I21.101 I21.102 I21.103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前壁尖部急性透壁心肌梗死 急性膈面(下壁)心肌梗死 急性膈面心肌梗死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I21.259
I21.301 I21.302 I21.303 I21.351
间壁急性透壁心肌梗死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 急性室壁心肌梗死 手术后心肌梗死 透壁性心肌梗死
濉溪县医院2015年心脑血管事 件报告培训
朱 博
2015年6月2日
近四十年来,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引起的死亡占 总死亡比例不断增加,与发达国家接近。
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
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群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随着我国平均期望寿命延长,老龄人口增加以及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等,导致一些生活方式的改变, 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不断增加。
• 户籍人口: — 优点:人口资料比较完整 — 缺点:对人口长期进入或迁出严重的地
区可能会影响结果
• 常住人口: — 优点:适合人口进入或迁出严重的地区 — 缺点:人口学信息不全,统计分析不利
二、报告内容
报 告 单 位
县及以上 综合医院 基层医疗 卫生机构
部队医院 (收治地 方病人)
企业医院
专科医院
• 冠心病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迅速上 升趋势,是中国居民死因构成中上升最快 的疾病,已成为威胁中国公众健康的重要 疾病。在中国居民死因构成中心血管疾病 和癌症占据第1、2位。
心脑血管疾病概念
WHO:心血管疾病是一组心脏和血管疾患,包括冠心 病、脑血管疾病、周围末梢动脉血管疾病、风湿性心 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包括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病。 关于心血管病,国内外称呼有时略不同: 我国有时称心脑血管疾病,有时称心血管病; 国外无心脑血管疾病的单词,只有(cardiacvascular diseases, CVD)直译心血管病,包括脑血管病。
冠状动脉栓塞伴心肌梗死
冠心病编码
急性下壁侧壁正后壁心肌梗死 I21.906
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伴心肌梗死 I22.901
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卡
基本信息 门诊号□□□□□□ 住院号□□□□□□ 姓名: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 性别:男□女□ 出生日期:□□□□年□□月□□日 民族:____________ 职业: 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 户籍地址:_____省_____市(县)_____街道(乡))_____居委会(村)_____号 现住地址:_____省_____市(县)_____街道(乡)_____居委会(村)_____号 疾病信息 ICD编码:□□□□ 疾病诊断: 脑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出血□ 脑梗死□ 未分类脑卒中□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猝死□ 诊断依据(可多选) 临床症状:□心电图 □血管造影 □CT □磁共振 □体格检查 □超声检查 □实验室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