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常见知识

合集下载

预防接种科普知识

预防接种科普知识

CATALOGUE 目录•预防接种的基本概念•预防接种的种类和程序•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和效果•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特殊人群的预防接种•预防接种的常见误区和解答01预防接种的基本概念预防接种的定义预防接种可以建立群体免疫屏障,有效阻断病原体的传播,保护易感人群,降低群体发病和流行风险。

预防接种还可以减轻医疗负担,减少因传染病导致的社会经济损失。

预防接种可以保护个体免受特定病原体的侵害,降低个体患病风险,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预防接种的重要性预防接种的历史与发展人类最早的预防接种实践可以追溯到中国明朝时期的“人痘接种法”,通过将天花患者的痘浆接种到健康人身上来预防天花。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现代疫苗的研发和应用逐渐成为预防接种的主流。

目前已有针对多种传染病的疫苗,如麻疹、百日咳、流感等。

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型疫苗不断涌现,如基因工程疫苗、合成肽疫苗等,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手段。

02预防接种的种类和程序卡介苗白百破疫苗预防结核病预防白喉、百日咳和破伤风乙肝疫苗脊灰疫苗A群流脑疫苗预防乙型肝炎预防脊髓灰质炎预防A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炎球菌疫苗:预防肺炎球菌引起的感染流感疫苗:预防流感Hib疫苗:预防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感染水痘疫苗:预防水痘轮状病毒疫苗:预防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预防接种的程序和时间表出生时1月龄2月龄3月龄4月龄5月龄03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针016月龄乙肝疫苗第三针、A群流脑疫苗第一针028月龄麻疹疫苗第一针、乙脑减毒活疫苗第一针1岁 1.5岁2岁3岁01020304水痘疫苗第一针、Hib疫苗第一针、轮状病毒疫苗第一针百白破疫苗加强、脊灰减毒活疫苗、乙脑灭活疫苗第一针、甲肝灭活疫苗第一针麻疹疫苗第二针、乙脑灭活疫苗第二针、甲肝灭活疫苗第二针A群流脑疫苗第三针03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和效果预防接种是安全的01且远远小于疾病本身的风险。

预防接种不会引起疾病02未来遇到这些病原体时能够迅速并有效地防御。

预防接种知识

预防接种知识

预防接种知识预防接种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通过给人体注射疫苗,引起免疫反应,从而增强人体对疾病的反抗力。

预防接种可以有效地预防多种传染病,保护个体和社会的健康。

以下是一些关于预防接种的知识,匡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用预防接种。

1. 什么是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是指通过给人体注射疫苗,引起免疫反应,从而使人体产生对特定病原体的反抗力。

疫苗中含有病原体的成份,但经过处理后已经失去了致病能力,能够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让身体产生抗体,以防止感染疾病。

2. 预防接种的重要性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它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保护个体和社会的健康。

通过预防接种,我们可以避免或者减轻许多严重疾病的风险,如麻疹、流感、百日咳、肺炎等。

预防接种不仅可以保护接种者本身,还可以保护那些由于健康原因无法接种的人,如婴儿、孕妇和免疫系统受损的人。

3. 常见的预防接种疫苗预防接种疫苗有不少种,常见的包括:- 百日咳疫苗:用于预防百日咳,一种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高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

- 麻疹疫苗:用于预防麻疹,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 流感疫苗:用于预防季节性流感,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 肺炎球菌疫苗:用于预防肺炎球菌感染,一种可以引起肺炎、脑膜炎等疾病的细菌。

- HPV疫苗:用于预防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一种可以导致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的病毒。

这些只是一小部份常见的预防接种疫苗,根据不同地区和个人情况,可能还会有其他推荐的疫苗。

4. 预防接种的接种时间和剂次预防接种的时间和剂次是根据疫苗的特性和免疫学原理来确定的。

普通来说,婴儿在出生后很快就需要接种第一剂疫苗,然后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后接种后续的剂次,以建立持久的免疫力。

例如,百日咳疫苗通常在2个月龄、4个月龄和6个月龄时接种,之后还需要进行两次加强剂次。

流感疫苗普通每年接种一次,以应对不同年度的流感病毒变异。

5. 预防接种的禁忌症和不良反应虽然预防接种是安全有效的,但也存在一些禁忌症和不良反应。

预防接种知识

预防接种知识

预防接种知识预防接种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接种疫苗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减少感染疾病的风险,保护个人和社区的健康。

以下是关于预防接种知识的详细内容:1. 什么是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是指通过注射疫苗来引起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从而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疫苗中含有微弱或死亡的病原体,或者是病原体的部分成分,可以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提高免疫力,以便在将来遭受相同病原体感染时能够有效抵抗。

2. 预防接种的意义和好处是什么?预防接种的意义和好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预防传染病:预防接种可以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减少疾病在社区中的传播风险。

- 保护个人和社区的健康:接种疫苗可以增强个体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疾病的风险,保护个人和社区的健康。

- 减少医疗负担:预防接种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从而减轻医疗系统的负担。

- 经济效益:预防接种可以降低因疾病引起的医疗费用和失去劳动力所带来的经济负担。

3. 常见的预防接种疫苗有哪些?常见的预防接种疫苗包括以下几种:- 百白破疫苗: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

- 脊灰疫苗:用于预防小儿麻痹症。

- 麻疹疫苗:用于预防麻疹。

- 腮腺炎疫苗:用于预防腮腺炎。

- 风疹疫苗:用于预防风疹。

- 水痘疫苗:用于预防水痘。

- 流感疫苗:用于预防流感。

- 乙肝疫苗:用于预防乙型肝炎等。

4. 预防接种的接种对象和接种时间是什么?预防接种的接种对象和接种时间根据疫苗的类型和年龄段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接种对象和接种时间:- 新生儿:新生儿通常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

- 婴儿和幼儿:婴儿和幼儿通常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开始接种百白破疫苗、脊灰疫苗、麻疹疫苗等。

- 学龄前儿童:学龄前儿童通常在3-6岁期间接种水痘疫苗、风疹疫苗等。

- 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学龄儿童和青少年通常在7-18岁期间接种流感疫苗等。

- 成年人:成年人通常需要接种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等。

预防接种知识

预防接种知识

预防接种,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打预防针”。

预防接种是保障孩子健康成长、抵御传染性疾病侵袭的最有效、最经济、最简便的措施。

通过接种疫苗,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使人获得免疫力,再也不感染某些传染病,或者即使得了,症状也非常轻微,愈后良好。

通过实施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全球已经成功泯灭了天花,包括中国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经实现无脊灰野病毒传播的目标。

我国通过普及儿童免疫,因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麻疹导致的发病、致残与死亡显著下降,乙脑、流脑等发病人数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目前,除接种狂犬疫苗外,接种其它任何疫苗都有禁忌症,通常的禁忌症有正在患有严重器官疾病,特别是处于活动期的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正在发热;对疫苗成份过敏等,免疫缺陷儿童不能接种活疫苗。

在有明确禁忌症的时候,确实不能接种疫苗,应待患儿病好后再接种。

除被犬、猫等动物咬伤后必须接种狂犬病疫苗外,通常不推荐孕妇接种其他疫苗。

如需接种疫苗,应先进行谨慎评估。

接种疫苗后,应在预防接种单位留观至少30分钟。

部份儿童在接种疫苗后会浮现一些反应,如低热、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

上述症状普通持续1~2天即可消失,不需要任何处理。

儿童接种疫苗后浮现上述反应,应该适当歇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他疾病。

如果发生严重反应者,应及时就医。

接种疫苗以后,由于个体原因,极少数人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

监测数据表明,过敏性休克大多发生在接种后30分钟内,发生过敏性休克后,如果不在医务人员监护范围之内容易发生生命危(wei)险,所以接种现场必须配有医生和急救药品,主要是防止发生意外。

如果监护人怀疑自己的孩子接种疫苗发生了不良反应,就应该及时向接种人员或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咨询或者报告。

如需同时接种两种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并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要求进行接种。

两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间隔≥ 4周再接种。

麻腮风联合疫苗可预防麻疹、流腮、风疹三种疾病。

预防接种知识

预防接种知识

预防接种知识预防接种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人们感染疾病。

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保护人们免受许多严重疾病的侵害。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包括接种的原理、常见的疫苗种类、接种时间和注意事项等。

一、接种的原理预防接种通过给人体注射疫苗,引起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从而提高人体对特定疾病的反抗力。

疫苗中含有微弱或者死亡的病原体,或者是病原体的部份成份,能够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形成免疫记忆。

当人体再次接触到相同的病原体时,免疫系统能够迅速产生抗体,阻挠病原体侵入并引起疾病。

二、常见的疫苗种类1. 百白破疫苗: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

接种时间通常是在婴儿出生后的2个月、4个月、6个月和18个月。

2. 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疫苗(MMR疫苗):用于预防麻疹、腮腺炎和风疹。

接种时间通常是在婴儿出生后的12个月和18个月。

3. 肺炎球菌疫苗:用于预防肺炎球菌感染,包括肺炎和脑膜炎。

接种时间通常是在婴儿出生后的2个月、4个月、6个月和12-15个月。

4. 水痘疫苗:用于预防水痘。

接种时间通常是在婴儿出生后的12-15个月和4-6岁。

5. 流感疫苗:用于预防季节性流感。

每年都需要接种一次,最好在流感季节前接种。

三、接种时间和注意事项1. 婴儿期接种:婴儿出生后的几个月是接种疫苗的重要时间窗口。

根据国家的免疫程序,婴儿通常在出生后的2个月开始接种第一剂疫苗,然后在接种时间间隔后继续接种其他疫苗。

2. 成人接种:除了婴儿期接种外,成人也需要接种一些疫苗来保持免疫力。

例如,流感疫苗每年都需要接种一次,肺炎球菌疫苗和乙肝疫苗也是常见的成人接种疫苗。

3. 接种注意事项:在接种疫苗之前,应该告知医生个人的健康状况和过敏史。

有些人可能对某些疫苗成份过敏,需要避免接种。

此外,接种后可能会浮现一些轻微的副作用,如注射部位的疼痛、发红或者肿胀,以及轻度发热等。

这些副作用通常是暂时的,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预防接种基本知识PPT课件

预防接种基本知识PPT课件

16
Your company slogan
国家免疫规划内疫苗及免疫程序
7.含麻疹类疫苗(麻腮风疫苗、麻风、麻腮、麻疹疫苗) 8℃以下保存(个别厂家的麻腮要求2-8℃保存,具体见说明书)8月 龄接种1剂次麻风疫苗、18-24月龄接种1剂次麻腮风疫苗,6 岁时接种一剂麻腮风疫苗(属二类疫苗),麻疹疫苗可用于8月龄以 上的任何人,三角肌皮下注射,可预防麻疹。注射后6-10天可出现轻 微发热、皮疹等,2-3天可自行缓解,一般不需要特殊。对鸡蛋过敏 者禁忌(在鸡胚细胞中培养)
11
Your company slogan
(二)国家免疫规划内疫苗及免疫程序
1.乙肝疫苗 2-8℃保存,三角肌肌内注射,接种3剂次,儿童
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 出生后24小时内由接生单位尽早接种。 预防乙型 肝炎。5微克剂量;如母亲为HBsAg表面抗原阳性, 则用10微克乙肝疫苗替代; (HBsAg阴性的成人亦可按0、1、6个月的程序接种 乙肝疫苗),因其含有吸附剂,宜引起发热、局部 硬结、红肿、疼痛等不良反应。接种前应充分摇匀, 对酵母成分过敏者禁用。
15
Your company slogan
国家免疫规划内疫苗及免疫程序
5.白破疫苗(DT)
2-8℃储存,三角肌 肌内注射,接种1 剂次,儿童6周岁 时接种。预防白喉 和破伤风。有关要 求同百白破
6.乙脑疫苗 (减毒、 灭活)
2-8℃储存,(乙脑 灭活疫苗需要接种4 剂次),乙脑减毒活 疫苗接种2剂次,儿 童8月龄和2周岁各 接种1剂次。预防乙 型脑炎。
9
Your company slogan
三、国家免疫规划内疫苗、 免疫程序、作用及禁忌症
10
Your company slogan

预防接种知识

预防接种知识

预防接种知识引言概述:预防接种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通过注射疫苗来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能力,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掌握预防接种知识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预防接种的基本概念、接种的重要性、接种的常见疫苗和接种的注意事项。

一、预防接种的基本概念1.1 疫苗的定义和作用- 疫苗是由微生物病原体或其组分制备而成的,能够引起免疫反应并产生免疫保护作用的生物制品。

- 疫苗通过模拟感染,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使其产生抗体和记忆性细胞,以便在真正感染时迅速应对并抵御病原体。

1.2 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系统,包括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个层面。

- 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和攻击入侵的病原体,维护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1.3 预防接种的目的和效果- 预防接种的目的是通过注射疫苗,刺激和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 预防接种可以有效预防多种传染病,降低患病率和疾病传播,保护个人和社会的健康。

二、接种的重要性2.1 预防接种的意义- 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可以避免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 预防接种可以保护个体免受疾病的侵害,提高生活质量和寿命。

2.2 预防接种的社会意义- 预防接种可以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减少疫情对社会的影响。

- 预防接种可以降低医疗资源的负担,减少疾病治疗的费用和时间。

2.3 预防接种的经济效益- 预防接种可以减少疾病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

- 预防接种可以降低疾病造成的社会成本,提高劳动力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三、接种的常见疫苗3.1 儿童常规接种疫苗- 儿童常规接种疫苗包括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脊灰疫苗、麻疹疫苗等。

- 这些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乙肝、百日咳、脊髓灰质炎、麻疹等疾病,保护儿童的健康。

3.2 成人常规接种疫苗- 成人常规接种疫苗包括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HPV疫苗等。

- 这些疫苗可以预防流感、肺炎、宫颈癌等疾病,保护成人的健康。

最全预防接种知识

最全预防接种知识

预防接种家长必读一、儿童为什么要进行预防接种婴儿出生后,离开了母体,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受细菌、病毒感染的机会增多,特别是易患麻疹、流脑、结核、百日咳、小儿麻痹症、白喉、乙肝等各种传染病。

而婴幼儿身体各器官的机能发育还不完善,抵抗疾病的能力很低。

染病后,不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甚至还能危及生命。

接种疫苗可使儿童体内产生抵抗相应疾病的抗体,增强免疫力,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

所以,儿童必须进行预防接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儿童的监护人应当相互配合,保证儿童及时接受预防接种。

二、家长怎样配合接种工作孩子出生后或从外地迁入,要在30天内到所在镇卫生院防保科登记建簿,免费领取《儿童预防接种证》和《儿童预防接种票据》。

然后按照免疫程序携带《儿童预防接种证》和《儿童预防接种票据》,按时带孩子去打预防针,防疫医生凭证给孩子接种疫苗。

有些疫苗需要多次接种,应按预约的时间打针或服糖丸,只有按免疫程序全程接种,才产生理想的免疫效果。

预防接种证要妥善保管,丢失后要及时补办。

儿童入托、入学时幼儿园和学校将查验每位儿童的预防接种情况。

三、预防接种后要过多久才能产生免疫力预防接种后,人体产生免疫力需要一段时间,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疫苗的种类、接种次数、接种途径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等,一般疫苗初次接种后约需1-4周才能产生免疫力,但免疫力弱,维持时间短,而再次接种后,可在一周左右产生有效的免疫力,且免疫力强,维持时间较长。

因此一定要按规定完成接种次数。

四、如何减少预防接种后副反应的发生?一)、打“预防针”之前,家长应主动向接种门诊的检查医生提供儿童近期健康状况及既往免疫情况。

二)、打“预防针”之后,家长应使自己的孩子做到以下几点:(1)要好好休息,不要跑跳过多。

(2)保护打针部位的清洁,不要用手抓。

(3)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如大蒜、辣椒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接种常见知识
一、打“预防针”之后,家长应使自己的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要好好休息,不要跑跳过多。

2、保护打针部位的清洁,不要用手抓。

3、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如大蒜、辣椒等。

4、多喝开水(除服脊灰糖丸外)。

二、疫苗接种后的反应
预防接种就是将疫苗等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使机体产生抵抗感染的有益的免疫反应,以达到预防相应疾病的目的。

但是,各种生物制品对于人体来说,毕竟是一种异物,接种后机体在产生有益反应的同时,有时也会产生一系列副反应。

这些副反应大多无害,为一过性,2~3天可自行恢复。

多数情况下,一些人接种疫苗后会出现发热、注射部位红肿、疼痛或出现硬结等炎症反应,我们称之为一般反应,也叫正常反应。

这类反应往往不需处理,一般2~3天可自行恢复。

极个别人由于个体差异(如过敏体质者),接种某种或某些疫苗后可能发生与一般反应性质及表现均不相同的反应,如无菌化脓、皮疹、颜面部水肿、过敏性休克等变态反应,我们称之为异常反应。

这类反应症状有时可能很严重,需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治疗。

无论一般反应或异常反应,在大规模的人群接种中客观上是不能完全避免的。

三、宝宝在什么时候不能接种疫苗?
假如您的宝宝出现了以下情况时,专家建议不宜进行预防接种:
1、空腹即饥饿时,血糖过低,可引起严重反应。

2、有活动性肺结核、活动期风湿症、过敏性疾病,或者患有高血压、肝炎、肾炎等症的病儿,也不宜预防接种。

3、患有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时。

4、接种部位患有皮肤病时。

5、正在感冒发烧的病儿不宜接种,以免加重病情。

6、脑或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孩子,不宜注射乙脑和百白破预防针,以免引起抽风。

7、有免疫缺陷的孩子,不能接种疫苗。

8、腹泻孩子不要吃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等病好后两周才能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