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脱硝催化剂形式的报告.

合集下载

脱硝 催化剂

脱硝 催化剂

脱硝催化剂在当今的工业生产中,脱硝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

脱硝技术的发展旨在减少空气中的氮氧化物排放,从而降低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而脱硝催化剂则是脱硝技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高效、经济和环保的特点。

脱硝催化剂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催化氮氧化物的转化为无害的氮和水。

常见的脱硝催化剂包括金属氧化物,如钼、钒、铁等。

这些催化剂以其高活性和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于脱硝过程中。

催化剂的作用是通过提供反应活性位点,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速反应速率。

在脱硝过程中,氮氧化物与催化剂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和水。

这种反应是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的,因此控制适当的反应条件对于脱硝效果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催化剂适用于不同的脱硝工艺。

一种常用的脱硝工艺是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即通过将氮氧化物与氨气一起通入反应器,经过催化剂的作用,氮氧化物被还原为氮和水。

而另一种工艺是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它不需要催化剂,通过调节温度和氨气的投加量来实现脱硝。

这两种工艺各有优劣,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脱硝催化剂。

除了常见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还有一些新型脱硝催化剂正在被研发和应用。

例如,一些基于非贵金属的新型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更好的抗毒化特性,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高效脱硝。

这为脱硝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此外,脱硝催化剂还常常存在催化剂失活的问题。

催化剂失活可能是由于催化剂表面被污染物覆盖、中毒等原因引起的。

因此,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和耐毒性也是脱硝催化剂研发的重点之一。

综上所述,脱硝催化剂是实现氮氧化物脱硝的重要技术之一。

其高效、经济和环保的特点使其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催化剂研发的不断创新,相信脱硝催化剂将在环保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脱硝脱汞催化剂

脱硝脱汞催化剂

脱硝脱汞催化剂是用于大气污染控制中脱除氮氧化物(NOx)和汞(Hg)的化学催化剂。

它们能够催化氧化性和还原性反应,将NOx和Hg转化为较为无害的物质,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脱硝催化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 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催化剂:SCR催化剂是常用的脱硝催化剂之一,它利用氨水或尿素作为还原剂,在催化剂表面上进行氮氧化物的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

常用的SCR催化剂主要是基于钨、钒、钛等金属氧化物的复合材料。

2. SNCR(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催化剂:SNCR催化剂通过在高温条件下添加氨水和尿素来脱除氮氧化物,而不需要催化剂的参与。

该技术主要适用于高温燃烧设备,如燃煤锅炉和工业炉等。

3. 脱硝脱汞催化剂:脱硝脱汞催化剂是同时用于脱硝和脱汞的催化剂。

它除了能够催化氮氧化物的还原反应,还能够催化氧化和脱除汞。

这种催化剂通常由复合金属氧化物、硫酸、硅酸等组成。

脱硝分析报告

脱硝分析报告

脱硝分析报告1. 引言脱硝是指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去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NOx)的过程。

由于氮氧化物是造成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脱硝技术成为工业和电力行业中关注的重点。

本报告旨在对某工业燃烧设备进行脱硝效果分析,以评估该脱硝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2. 数据收集在分析脱硝系统性能之前,我们首先收集了以下数据:•燃烧设备的类型和规模•脱硝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氮氧化物(NOx)的排放浓度数据•脱硝前后的燃烧过程参数(如温度、压力等)•脱硝系统的运行参数(如注入剂量、催化剂反应温度等)3. 数据分析基于收集的数据,我们进行了以下分析:3.1 氮氧化物(NOx)排放浓度分析根据收集的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数据,我们对脱硝前后的差异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在脱硝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明显下降,从而达到了脱硝的目的。

具体数值分析如下:脱硝前排放浓度(ppm) 脱硝后排放浓度(ppm) 差异(ppm)100 20 80150 30 120200 40 1603.2 燃烧过程参数分析我们对脱硝前后的燃烧过程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以评估脱硝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结果显示,在脱硝系统运行后,燃烧温度和压力基本保持稳定,没有明显变化。

这表明脱硝对燃烧过程的影响较小,不会对燃烧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3.3 脱硝系统运行参数分析我们还对脱硝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了分析,以确定其对脱硝效果的影响。

结果显示,脱硝剂注入剂量和催化剂反应温度是影响脱硝效果的重要参数。

通过调整这些参数,可以实现更好的脱硝效果。

此外,注入剂的选择和催化剂的活性也是确保脱硝效果的关键因素。

4. 结论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脱硝系统对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有显著降低的效果,可以有效控制空气污染。

2.脱硝对燃烧过程的影响较小,不会对燃烧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负面影响。

3.调整脱硝系统的运行参数可以进一步提高脱硝效果,如注入剂量和催化剂反应温度。

脱硝 催化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脱硝 催化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脱硝催化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脱硝是指将工业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进行去除的过程,是防止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氮氧化物是空气污染物之一,它们能在大气中和水蒸气发生反应形成硝酸,进而引起酸雨的产生,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脱硝过程通常利用脱硝催化剂来促进NOx的转化为无害物质氮气和水蒸气,从而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脱硝催化剂在脱硝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种类和应用前景,希望能够对读者加深对脱硝技术的理解,并为环境保护和大气治理提供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将主要介绍整篇文章的布局和组织方式,包括引言、正文、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将从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介绍脱硝催化剂的重要性和意义;正文部分将深入探讨脱硝过程、催化剂的作用以及不同种类的催化剂的特点和应用;结论部分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展望脱硝催化剂的应用前景,指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种结构,读者将能够清晰地了解脱硝催化剂的相关知识,并加深对该领域的理解和认识。

1.3 目的脱硝催化剂在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脱硝过程中催化剂的作用机制,介绍不同类型的催化剂,并探讨其优缺点及应用前景。

通过对脱硝催化剂的研究和分析,我们旨在为环境保护和大气净化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促进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加深对脱硝催化剂的理解,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2.正文2.1 脱硝过程:脱硝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转化为氮气(N2)和水(H2O),从而减少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排放。

NOx是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之一,它们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脱硝过程通常使用氨气(NH3)或尿素(CO(NH2)2)作为还原剂,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生成氮气和水。

脱硝反应的关键是催化剂的作用,催化剂能够提高反应速率和降低反应温度。

脱硝通常分为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和选择性催化还原(SCR)两种方式。

脱硝催化剂系列脱硝催化剂基础知识(入门级)

脱硝催化剂系列脱硝催化剂基础知识(入门级)

脱硝催化剂系列脱硝催化剂基础知识(⼊门级)在烟⽓治理领域,脱硝催化剂的应⽤⼤⼤加快了治理效率。

本⽂主要介绍现阶段常⽤脱硝技术、原理、催化剂的种类以及失活原因。

常见脱硝技术1、炉内脱氮(低氮燃烧技术):炉内脱氮就是采⽤各种燃烧技术⼿段来控制燃烧过程中NOx的⽣成,⼜称低NOx燃烧技术2、SNCR(选择性⾮催化还原):选择性⾮催化还原是指⽆催化剂的作⽤下,在适合脱硝反应的“温度窗⼝”内喷⼊还原剂将烟⽓中的氮氧化物还原为⽆害的氮⽓和⽔。

该技术⼀般采⽤炉内喷氨、尿素或氢氨酸作为还原剂还原 NOx 。

还原剂只和烟⽓中的 NOx反应,⼀般不与氧反应,该技术不采⽤催化剂,所以这种⽅法被称为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NCR)。

由于该⼯艺不⽤催化剂,因此必须在⾼温区加⼊还原剂。

还原剂喷⼊炉膛温度为850 ~ 1100℃的区域,迅速热分解成 NH3,与烟⽓中的NOx反应⽣成N2和⽔3、SCR(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脱硝技术是指在300~420℃的烟⽓温度范围内喷⼊氨⽓作为还原剂,在催化剂的作⽤下与烟⽓中的NOx发⽣选择性催化反应⽣成N2和H2O。

SCR烟⽓脱硝技术具有脱硝效率⾼,成熟可靠,应⽤⼴泛,经济合理,适应性强,特别适合于煤质多变、机组负荷变动频繁以及对空⽓质量要求较敏感的区域的燃煤机组上使⽤。

脱硝反应原理基本反应:4NO+4NH3+O2→4N2+6H2O2NO2+4NH3+O2→3N2+6H2O副反应:SO2+1/2O2→SO3NH3+SO3+H2O→NH4HSO42NH3+SO3+H2O→(NH4)2SO4脱硝催化剂的种类1、蜂窝式催化剂:表⾯积⼤、活性⾼、催化体积⼩;催化活性物质含量⾼、催化再⽣仍保持活性;⾼低尘环境均适⽤。

2、板式催化剂:表⾯积⼩,催化剂体积⼤;活性物质含量低;烟⽓通过性好,但上下模块间易堵塞;⾼低尘环境均适⽤。

3、波纹式催化剂:表⾯积介于蜂窝式与板式之间,烟⽓流动性敏感,上下模块间易堵塞。

脱硫脱硝 VWTi 催化剂的制备与评价

脱硫脱硝 VWTi 催化剂的制备与评价

脱硫脱硝 VWTi 催化剂的制备与评价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大量的燃煤、燃油等化石能源的燃烧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而脱硫脱硝技术作为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VWTi催化剂作为一种常用的脱硫脱硝催化剂,在制备和评价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脱硫脱硝VWTi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评价指标。

一、脱硫脱硝VWTi催化剂的制备方法1. 原料准备脱硫脱硝VWTi催化剂的制备需要准备钛酸四丁酯、钨酸铵等钛和钨源物质。

此外,还需要选择适宜的载体材料,如炭黑、氧化铝等。

2. 催化剂制备步骤(1)在适量无水乙醇中溶解钛酸四丁酯,搅拌均匀。

(2)将钨酸铵加入到步骤(1)的溶液中,搅拌至均匀。

(3)将步骤(2)得到的溶液静置,等待析出析出物。

(4)通过离心分离析出物,并用乙醇洗涤,得到固体沉淀。

(5)将固体沉淀与载体材料进行混合,得到脱硫脱硝VWTi催化剂的前驱体。

(6)将前驱体进行高温处理,使其发生相应的化学反应,生成最终的催化剂。

二、脱硫脱硝VWTi催化剂的评价指标1. 催化活性催化剂的脱硫脱硝活性是评价催化剂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可通过测量催化剂在特定条件下对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转化率来评价其催化活性。

2. 稳定性在实际应用中,催化剂需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长时间保持催化活性。

因此,评价催化剂的稳定性是必要的。

可以通过长时间反应周期内对催化剂活性的监测来评价其稳定性。

3. 抗硫抗水分能力脱硫脱硝催化剂在工业排放气体中,常常受到硫化氢和水分的影响。

因此,评价催化剂的抗硫抗水分能力也是重要的指标之一。

可以通过添加适量的硫化氢和水分来评价催化剂的抗性能。

4. 可再生性催化剂的可再生性是评价其经济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如果催化剂能够通过简单的再生方法得到适用于下一周期的催化活性,将大大减少生产成本。

因此,评价催化剂的可再生性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脱硫脱硝VWTi催化剂的制备与评价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

脱硝用催化剂

脱硝用催化剂

脱硝用催化剂1. 背景知识脱硝是指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转化为氮气(N2)和水(H2O),以减少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排放。

这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因为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和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大气和环境具有严重的危害。

而脱硝催化剂是实现脱硝的重要手段,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提高脱硝效率,减少能耗和降低成本,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2. 催化剂的作用原理催化剂是一种能够在化学反应中降低活化能,促进反应速率的物质。

在脱硝反应中,催化剂能够通过提供活化能和改变反应路径的方式加速氮氧化物的转化。

通常脱硝催化剂的作用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氧化还原反应:脱硝催化剂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和水的过程,通过催化剂表面的氧化还原反应实现。

在此过程中,催化剂上的活性位点能够吸附氮氧化物分子,并提供必要的活化能,促进反应的进行。

在反应结束后,催化剂表面再次释放出产生的氮气和水,从而实现了氮氧化物的脱除。

(2)吸附作用:催化剂能够通过表面吸附的方式捕获氮氧化物分子,并在催化剂表面上形成活性物种。

这些活性物种可以进一步参与反应,并加速氮氧化物的转化。

催化剂的吸附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反应活性,降低反应的温度和能耗。

(3)表面活性位点: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点是催化剂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

这些活性位点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化学性质,能够与氮氧化物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并促进其转化成为氮气和水。

通过控制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和活性位点的分布,可以调控脱硝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实现更高效的脱硝效果。

3. 常见的脱硝催化剂脱硝催化剂主要包括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剂、氨氮气(SNCR)催化剂和非氨脱硝催化剂。

它们分别是通过氨与氮氧化物反应、直接加入氨分解产生NH3与氮氧化物发生反应、无需氨的方法来实现脱硝的。

(1)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剂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剂是脱硝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催化剂。

脱硝催化剂分析 脱硝催化剂检测 测试分析

脱硝催化剂分析   脱硝催化剂检测  测试分析

脱硝催化剂分析脱硝催化剂检测测试分析催化剂概述泛指应用在电厂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脱硝系统上的催化剂(Catalyst),在SCR 反应中,促使还原剂选择性地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

常见催化剂产品硫酸催化剂、化肥催化剂、炼油催化剂、环保催化剂、氨合成催化剂、甲烷化催化剂、石油化工催化剂、二氧化硫氧制剂、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一氧化碳低温变换催化剂、一氧化碳高温变换催化剂、甲醇合成催化剂(耐热前后)、聚合催化剂、氧化催化剂、加氢催化剂、脱氢催化剂、脱水催化剂、羰基合成催化剂、酯化催化剂等各类催化剂。

检测项目抗压碎力、磨耗率、比表面积、孔径、堆密度、最佳反应条件、转换率、外形、结构、密度、粒度、比表面积、孔体积、表观松密度、磨损指数、机械强度等。

催化剂分类目前SCR商用催化剂基本都是以TiO2为基材,以V2O5为主要活性成份,以WO3、MoO3为抗氧化、抗毒化辅助成份。

催化剂型式可分为三种:板式、蜂窝式和波纹板式。

板式催化剂以不锈钢金属板压成的金属网为基材,将TiO2、V2O5等的混合物黏附在不锈钢网上,经过压制、锻烧后,将催化剂板组装成催化剂模块。

蜂窝式催化剂一般为均质催化剂。

将TiO2、V2O5、WO3等混合物通过一种陶瓷挤出设备,制成截面为150mmX150mm,长度不等的催化剂元件,然后组装成为截面约为2m´1m的标准模块。

波纹板式催化剂的制造工艺一般以用玻璃纤维加强的TiO2为基材,将WO3、V2O5等活性成份浸渍到催化剂的表面,以达到提高催化剂活性、降低SO2氧化率的目的。

相关检测标准DB37/T 2603-2014山东省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技术要求DB53/T 665-2014 精细化工废催化剂不溶渣化学分析方法铂、钯、铑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DB53/T 665-2015 精细化工废催化剂不溶渣化学分析方法铂、钯、铑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DB53/T 666-2014 石油化工废催化剂不溶渣化学分析方法铂、钯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DB53/T 666-2015 石油化工废催化剂不溶渣化学分析方法铂、钯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DL/T 1286-2013 火电厂烟气脱硝催化剂检测技术规范GB/T 18881-2009 轻型汽油车排气净化催化剂GB/T 20042.4-2009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第4部分:电催化剂测试方法GB/T 20370-2006 生物催化剂酶制剂-分类导则GB/T 23277-2009 贵金属催化剂化学分析方法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铂、钯、铑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GB/T 23524-2009 石油化工废催化剂中铂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GB/T 23592-2009 摩托车排气净化催化剂GB/T 27870-2011 净化空气用光催化剂GB/T 29914-2013 柴油车排气净化氧化催化剂GB/T 30014-2013 废钯炭催化剂化学分析方法钯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GB/T 31193-2014 二氧化钛型硫磺回收催化剂活性试验方法GB/T 31196-2014 硫磺尾气加氢催化剂活性试验方法GB/T 31198-2014 脱氧保护型硫磺回收催化剂活性试验方法GB/T 31583-2015 脱氧保护型硫磺回收催化剂物理性能试验方法GB/T 31584-2015 平板式烟气脱硝催化剂GB/T 31585-2015 煤制气中氧硫氰化物净化催化剂活性试验方法GB/T 31587-2015 蜂窝式烟气脱硝催化剂GB/T 31590-2015 烟气脱硝催化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GB/T 5548-2007 树脂整理剂加催化剂后溶液稳定性的测定GB/T 5816-1995 催化剂和吸附剂表面积测定法NB/SH/T 0863-2013 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中化学元素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指南NB/SH/T 0918-2015 固体催化剂酸度的测定氨化学吸附法QB/T 2335-2012 口腔清洁护理用品牙膏用山梨糖醇液QB/T 3828-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铜盐加速乙酸盐雾试验(CASS)法SH/T 0341-1992 催化剂载体中氧化铝含量测定法SH/T 0342-1992 重整催化剂中铁含量测定法SH/T 0343-1992 催化剂中氯含量测定法(离子选择电极法)SH/T 0344-1992 加氢精制催化剂中三氧化钼含量测定法SH/T 0345-1992 加氢精制催化剂中钴含量测定法SH/T 0346-1992 加氢精制催化剂中镍含量测定法SH/T 0570-1993 重整催化剂铂含量测定法SH/T 0571-1993 催化剂中沸石表面积测定法SH/T 0572-1993 催化剂孔径分布计算法(氮脱附等温线计算法)SH/T 0625-1995 硅铝催化剂中γ-Al2O3含量测定法(X射线衍射法)SH/T 0651-1997 重整催化剂锡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T 0683-1999 重整催化剂铼含量测定法(分光光度法)SH/T 0684-1999 分子筛和氧化铝基催化剂中钯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T 0696-2000 FCC平衡催化剂中镍和钒测定法(氢氟酸/硫酸分解原子光谱分析法)SHS 03012-2004 超高压催化剂柱塞泵维护检修规程XB/T 505-1993 汽油车排气净化催化剂载体XB/T 505-1993-2005 汽油车排气净化催化剂载体XB/T 505-2011 汽油车排气净化催化剂载体XB/T 506-2007 柴油车排气净化氧化催化剂XB/T 607-2011 汽油车排气净化催化剂科标检测涂层材料试验方法YS/T 1071-2015 双氧水用废催化剂化学分析方法钯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二期脱硝工程采用催化剂形式的分析报告
公司领导:
经查阅有关资料,目前国际上已投运脱硝系统电厂使用的催化剂有蜂窝式、平板式和波纹式三种,其中大部分燃煤电厂(75%)使用蜂窝式催化剂,约20%燃煤电厂采用平板式催化剂。

脱硝系统普遍使用的为钒钛系列催化剂,以TiO2作为陶瓷载体、V2O5为主要活性成分,通常还加有WO3、MoO3等活性成分,以增加其活性和热稳定性,减少不利的副反应等。

板式催化剂以金属为母体,将催化剂原料以一定的厚度涂于金属表面,然后经过干燥、塑造过程制成。

蜂窝式催化剂由催化剂原材料经混合、挤压、成型、干燥、塑造一系列过程生产而成。

在同样机组、同样脱硝效率时两种催化剂性能比较如下:
1、耐磨性
板式催化剂由于是将催化剂原料以一定的厚度涂于金属表面,催化剂表面遭到灰粉等破坏磨损后,不能维持原有的催化性能,容易失效。

蜂窝式催化剂由于本体内外全部由催化剂材料制成,催化剂表面遭到灰粉等破坏磨损后,仍能维持原有的催化性能。

因此,蜂窝式催化剂的耐磨性优于板式催化剂,特别是我公司#3、4机组用煤为高灰煤,其优越性更加明显。

2、寿命
板式催化剂常规运行寿命在18000~20000小时,蜂窝式催化剂常
规运行寿命大于24000小时。

3、再生性能
由于催化剂价格昂贵,目前,国际上已使用成熟的催化剂现场再生工艺,通过还原剂清洗,将催化剂表面的硫酸氢氨、砷、钠、钾等引起催化剂失活的元素清除,使催化剂恢复活性。

因此,蜂窝式催化剂再生非常有效,而板式催化剂基本为磨损失效,无法再生。

4、初始建设成本
由于板式催化剂比蜂窝式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小,因此在同样脱硝效率下,催化剂所占用的空间大,约为蜂窝式催化剂体积的1.3倍左右,重量的1.4倍左右。

建设时所需要的钢材量大,建设投资大。

选用板式催化剂为选用蜂窝式催化剂投资的1.3倍左右。

5、运行成本
按2台600MW机组、2层催化剂80%脱硝计算,建设初期催化剂成本1亿元。

采用板式催化剂可使用3.27年,年催化剂灭失费用为3058万元,采用蜂窝式催化剂第一次可使用4.36年,经再生后可继续使用1年,年催化剂灭失费用为1865万元。

6、运行安全性
板式催化剂在普通高灰情况下设计间距为6mm左右,蜂窝式催化剂孔间距设计为7.1~7.4 mm左右。

由于两种催化剂的结构差别很大,蜂窝式催化剂对烟气的阻力大(为平板的1.2倍),特别是在脱硝系统运行时,系统必定要生成少量的硫酸氢氨,硫酸氢氨在锅炉低负荷时粘结性强,容易在催化剂入口部位产生堵塞,影响机组安全运
行。

一旦吹扫不及时或吹扫不掉,催化剂局部发生堵塞,其它部位烟速必然增大,会造成催化剂过快磨损。

因此,采用蜂窝式催化剂,对机组的安全运行有一定的威胁。

7、催化剂的国产化问题
2006年底以前,国内脱硝电厂使用的板式或蜂窝式催化剂全部从国外进口,国际上生产催化剂的国家主要有:德国、日本、美国和韩国。

目前,东方锅炉(集团)有限公司已同德国KWH催化剂公司共同出资建设了东方凯特瑞(DKC)公司,生产蜂窝式催化剂。

2007年2月第一批合格产品已出口韩国。

东方凯特瑞(DKC)公司针对中国燃煤电厂用煤灰份高和硫份高的问题,已生产出节距从3.3mm~11.9mm的蜂窝式催化剂。

同时,通过车载催化剂再生处理设备可使丧失活性的催化剂再次具有活性(达原活性的90%),降低运行成本。

目前,其销售价格约为进口价格的90%,以后价格有可能进一步降低。

综上所述,从机组运行安全性上考虑,采用板式催化剂优于蜂窝式催化剂,从经济上考虑采用蜂窝式催化剂优于板式催化剂。

目前,为了解决蜂窝式催化剂容易造成烟气系统堵塞问题,国际上常用以下措施进行解决:
1、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孔径,理论上内径越大,则防堵灰特性越好,通常高灰煤种催化剂内孔径不小于6mm。

2、选择成熟可靠的吹灰系统,在SCR反应器内每层催化剂前均安装吹灰器,可阻止灰尘的积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3、进入第一层催化剂之前烟气尽可能的均流、均浓、均灰份,避免出现催化剂沉积死区,能够将飞灰沉积的问题最小化。

4、每年的年度大修停机时,对催化剂层进行净化,以避免飞灰的硬化阻塞部分催化剂层。

5、增加备用烟气走廊通道(旁路烟道),在催化剂层堵塞严重而机组不能停运时,可部分或全部抽出备用烟气走廊通道插板,从而使机组可正常运行。

二期工程脱硝系统催化剂采用何种方式,生产支持部还没有统一意见。

一种意见为:从机组安全运行角度考虑,采用板式催化剂;一种意见为:经采取有效措施,如增加催化剂内孔径间距(目前蜂窝式催化剂最大节距已做大到11.9mm),或增加50%~ 100%旁路后,采用蜂窝式催化剂,既解决了经济问题,又解决了机组安全运行问题。

具体采用何种方式,请公司领导定夺。

生产支持部
二〇〇七年六月二十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