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凸透镜成像练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是正确的()A、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关于小孔成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B、小孔成像相对于物来说不一定是倒立的C、小孔成的像是虚像D、当把小孔前后移动时,像的大小会改变3、人走近镜子时,人在镜中的像与原来相比()A、变大B、变小C、不变D、都不对4、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A、避免噪音B、尽可能避免因平面镜成像造成不安全因素C、潜水艇里的人通过潜望镜观看海面D、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斜着看,筷子在水下的部分向上弯折了10、一束光线斜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它与界面成20°角,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的夹角恰好是90°,)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14、四块透镜分别放在蜡烛前20cm处,实验结果是:用透镜甲可成倒立缩小的像;用透镜乙可成正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丙可成倒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丁可成正立缩小的像,可以判定透镜焦距在10~20cm的凸透镜()A、甲B、乙C、丙D、丁15、某凸透镜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cm的地方,所成的像()A、一定是实像B、一定是虚像C、一定是放大的像D、一定是缩小的像16、蜡烛从到凸透镜距离为3f的地方移到距离凸透镜为1.5f的地方,凸透镜所成的像()A、始终是放大的B、始终是缩小的C、逐渐变大D、逐渐变小17、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B、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C、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可能是正立的,也可能是倒立的D、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18、用不透光的纸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出现的像与不用纸遮住透镜形成的像区别是()A、像的上半部分消失B、像的下半部分消失C、像全部消失D、仍有原来大小的像,但亮度变暗19、下列事例中观察到的是物体虚像的是()A、晴天在树林中的地面上看到光亮的圆斑B、看电影,银幕上的画面C、看物体的影子D、看湖中小船的倒影20、在离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正前方100cm处,有一物体以5cm/s的速度向凸透镜匀速靠拢,运动13s 时,物体所成的像为()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二、填空1、光的三基色是789、如图所示,是,法线,10、钓鱼时,11、透镜是利用光的现象制成的作用作用。

沪科版物理初二上学期试卷及解答参考(2025年)

沪科版物理初二上学期试卷及解答参考(2025年)

2025年沪科版物理初二上学期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基本单位的是()A. 米B. 千克C. 秒D. 牛顿2、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 m/s²,求物体在第3秒末的速度是多少?()A. 6 m/sB. 4 m/sC. 2 m/sD. 8 m/s3、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反射角大于入射角。

B.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总是位于法线的两侧。

C. 当光线垂直照射到平面镜上时,没有反射发生。

D. 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若物体置于两倍焦距之外,则形成的像是: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正立放大的虚像C. 倒立放大的实像D. 无法形成像5、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一定为零B、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零C、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一定为零D、物体的质量一定为零6、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10N的推力,如果物体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加速度,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质量一定大于10N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10NC、物体的速度一定为零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为零7、在物理学中,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置变化的大小。

如果一辆汽车在10秒内行驶了100米,则该汽车的速度是多少?A. 10米/秒B. 5米/秒C. 15米/秒D. 20米/秒8、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为10牛顿的力作用时,它产生的加速度是多少?(假设忽略空气阻力)A. 2米/秒²B. 5米/秒²C. 10米/秒²D. 20米/秒²9、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加速运动,如果在5秒内物体的位移是25米,那么物体的平均速度是:A. 5 m/sB. 10 m/sC. 20 m/sD. 50 m/s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1、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2021年物理八年级全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二练习含解析 沪科版

2021年物理八年级全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二练习含解析 沪科版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二)一、单选题1.将物体分别放在甲凸透镜(f甲=10cm)、乙凸透镜(f乙=5cm)前,使物距相同。

通过两个透镜,在光屏上都能成像,一个缩小,一个放大。

则()A.缩小的像是实像,放大的像是虚像B.甲凸透镜成的是缩小的像C.物距可能是15cmD.物距可能是20cm【答案】C【解析】A.通过两个透镜,在光屏上都能成像,光屏能够承接的都是实像,故A错误;BCD.假设甲成的缩小的实像,乙成放大的实像,则物距与它们焦距的关系有u>2f甲=20cm5cm=f乙<u<2f乙=10cm物距相同,不符合题意;假设甲成的是放大的实像,乙成的是缩小的实像,则物距与它们焦距的关系有10cm=f甲<u<2f甲=20cm,u>2f乙=10cm物距相同,则有10cm <u<20cm故甲成的是放大实像,乙成的是缩小的实像,物距可能为15cm。

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如图,是相同焦距拍摄的同一小孩的照片,则拍摄时,物距、像距的比较情况是( )A.甲的物距、像距都比乙大B.甲的物距、像距都比乙小C.甲的物距比乙大,甲的像距比乙小D.甲的物距比乙小,甲的像距比乙大【答案】C【解析】由图知,甲照片的像比乙的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的像越小,此时的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以拍摄甲图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像距小.拍摄乙照片时物距小,像距大.故C选项符合题意.3.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观察到的现象,下列哪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A.投影仪 B.照相机 C.放大镜 D.近视眼【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情况知道,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的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的这种成像情况制成的,故选B。

4.疫情发生后,为了防止接触传染,许多单位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

它是通过将刷脸机镜头捕捉到的人脸信息,与系统中储存的人脸模板对比,进行人脸识别。

八年级沪科版物理试题

八年级沪科版物理试题

八年级沪科版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 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不同。

解析:A选项:物体振动发出声音,但人耳听到声音还需要满足其他条件,如有介质传播、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20Hz 20000Hz)等,所以不是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A错误。

B选项: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错误。

C选项: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通过阻断声音的传播途径,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正确。

D选项: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不同,而音调不变,D错误。

2.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A. 初春,冰雪消融。

B. 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

C. 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 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A选项:初春,冰雪消融是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A错误。

B选项: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是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B正确。

C选项: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属于凝华,C错误。

D选项: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是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D错误。

3.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 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 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D. 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

解析:A选项: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A正确。

B选项: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错误。

C选项:验钞机利用紫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C错误。

D选项: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D错误。

4. 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A. 5cm.B. 10cm.C. 15cm.解析:当物体在凸透镜前成等大的像时,物距u = 2f。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专题训练 透镜测试题(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专题训练 透镜测试题(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专题训练透镜测试题一、选择题1.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到距凸透镜20 cm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 cm B.20 cm C.12 cm D.以上都不对2.用照相机给家人照相,人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和底片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分别是()A.大于2f,小于f B.大于2f,小于2f,大于fC.小于2f,大于f,大于2f D.大于f,大于2f3.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要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 mm,则底片到镜头间的距离为()A.100 mm以外B.50 mm以内 C.略大于50 mm D.恰为50 mm 4.放映幻灯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图像的()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5.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像总是正立的、虚像总是倒立的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6.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时,在透镜的另一侧距离透镜20 cm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放大的物体的像,若把物体移至透镜前20 cm处,为了仍能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的移动方向和所成像的大小为()A.光屏靠近透镜,成缩小的像 B.光屏靠近透镜,成放大的像C.光屏远离透镜,成放大的像 D.光屏远离透镜,成缩小的像7.李明同学的妈妈发现李明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但也发现李明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在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向李明同学说明( )A.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李明同学巳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8.一个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透镜和光屏位置可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A.在光屏上不再呈现像 B.在光屏上呈现等大的像C.在光屏上呈现缩小的像 D.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像9.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2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神奇的透镜(单元测试卷)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神奇的透镜(单元测试卷)

第四章神奇的透镜满分100分时间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3=36分)1.在“生活中的光学仪器”跨学科实践活动收集资料中,有张照片展示了文物展中用到的光学元件,通过元件会看到正立、放大的文物,该光学元件是()A.凹透镜B.凸透镜C.平面镜D.凸面镜2. 图所示的各图中,正确的是()A B C D3. 利用一片远视眼镜的镜片作成像实验,不能得到()A.放大的实像B.放大的虚像C.倒立的实像D.倒立的虚像4.如图所示,甲是正常眼睛对光的作用情况,则乙()A.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D.是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5.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在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A.f<15cm B.f>15cm C.f>30cm D.15cm<f<30cm6.如图所示,小明妈妈用手机拍视频,下列关于手机镜头成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妈妈通过手机镜头成正立的虚像B.手机摄像镜头与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同一类透镜C.要拍面部特写,可以把手机靠近面部一些D.手机镜头的成像规律与眼睛的成像规律相同7.如图是一张初三毕业创意照片。

摄影师利用视觉错位技术拍摄而成,仿佛一只大手向上拉着一群同学。

在拍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B.照片中的手看起来比较模糊是因为手在底片上成虚像C.照片中人的影子比较长,是因为光的折射造成的D.拍照时同学到镜头和大手到镜头的距离是不一样的8.许多博物馆会在较为精巧的文物前放置凸透镜,如图所示。

通过凸透镜看到的像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像与物异侧,成在凸透镜前面B.倒立、放大的实像,像与物同侧,成在凸透镜后面C.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异侧,成在凸透镜前面D.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同侧,成在凸透镜后面9.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图甲: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B.图乙:远视眼看近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C.图丙: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目镜相当于放大镜D.图丁: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目镜相当于放大镜.10. 如图所示,在水杯后放置一个小泥娃,透过水杯观察小泥娃的图像,改变泥娃与水杯的距离,下面是关于我们所能看到的像的特点,其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当泥娃比较靠近水杯时,可能看到泥娃变高又变粗的像B.当泥娃离水杯足够远时,可能看到泥娃上下倒立又变高的像C.当泥娃离水杯一定距离时,可能无论人眼在什么位置都看不清泥娃的像D.只要是人眼透过水杯看到的泥娃的像一定是虚像11.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了如下的记录:当物距u1=18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u2=1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当物距u3=6cm时,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

2020-2021学年沪教版八上物理 第二章 光 2.3透镜成像(word版含答案)

2020-2021学年沪教版八上物理 第二章 光 2.3透镜成像(word版含答案)

沪教版八上物理第二章光 2.3透镜成像一、单项选择题(共17小题;共34分)1. 某凸透镜的焦距为,当物距为时,像距可能是B. C. D.2. 在光具座的光屏上获得一缩小倒立的烛焰像的情况下,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则A. 在光屏上不再出现像B. 在光屏上能呈现一放大的像C. 从光屏一侧对着凸透镜可看到放大的虚像D. 光屏上没有像,需要调节光屏位置像才能呈现出来3. 如图所示的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光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刻度线处,则A.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 不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4. 某凸透镜焦距为。

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处向处移动时,则A. 像变大,像距变大B. 像变小,像距变小C. 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D. 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5. 有一物体在凸透镜倍焦距以外的地方,沿着主光轴逐渐移到[LatexErr]倍焦距处,像的变化是A. 从小变大B. 从大变小C. 不变D. 从小变大,又从大变小6. 一个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另一侧光屏上成像,若将透镜下半部分用纸遮住,物体的像将A. 在屏上只能接到物体上半部分的像B. 能得到物体清晰的不完整的像C. 能得到物体完整的像,但亮度却减弱了D. 能得到物体大部分的实像7. 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是A. 正立、放大的虚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倒立、等大的实像D. 倒立、放大的实像8. 下列光路图中错误的是A.放大镜成像B.小孔成像C.光由空气斜射到水面D.近视眼的矫正9. 小明在用可变焦的光学照相机(一种镜头焦距大小可根据需要发生改变的光学照相机)给小兰拍了一张半身照之后,保持相机和小兰的位置不变,又给小兰拍了一张全身照。

沪科版(2024新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四章 神奇的透镜 学情评估测试卷(含答案)

沪科版(2024新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四章 神奇的透镜 学情评估测试卷(含答案)

沪科版(2024新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四章神奇的透镜学情评估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2024亳州期末】如图所示,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

”将冰块削成冰透镜生火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有作用,请判断:若要快速“火生”应把“艾”放在冰透镜的位置。

(第1题)2.为了防盗,在门上装上一个“猫眼”如图。

“猫眼”是在小孔中嵌入一定形状的玻璃透镜,不仅可以使屋内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还可以扩大观察范围,这是因为“猫眼”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猫眼”中安装的是(填“凸”或“凹”)透镜。

(第2题)3.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

由图可知,(填“甲透镜”或“乙透镜”)是凹透镜。

4.如图所示是生活中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的情形,这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摄像头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二维码经摄像头扫描成倒立、(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第4题)5.如图甲所示,透过圆柱形玻璃杯观察到其后面白纸上面有一水平方向的箭头,慢慢向玻璃杯中注水至水面高过箭头位置,透过玻璃杯看纸上的“箭头”如图乙所示,注入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相当于凸透镜,此时白纸距玻璃杯的距离u满足。

(第5题)6.【2023定远县校级一模】如图为一点光源S通过透镜AB的光路图,请你判断该点光源成的像(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接收到。

(第6题)7.如图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刻度尺的一部分,甲、乙、丙、丁是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刻度尺的像。

若凸透镜先贴着刻度尺然后逐渐远离,则最后看到的像是(填“甲”“乙”“丙”或“丁”)。

8.【立德树人】“小眼镜”成为全社会的“大关切”,有人大代表建议要高度重视近视低龄化问题。

如图甲所示为某同学看远处物体时的光路图,该同学的眼睛是(填“近视”或“远视”)眼,需要选择图中(填“乙”或“丙”)型号镜片对其眼睛进行矫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常言道:水火不相容。

但用透明冰块磨制成的一个光学器件却可以取
火,这个器件相当于( )
A.平面镜
B.凸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2.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3.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
的实像,此时若用硬纸板将凸透镜遮住一半,则( )
A.光屏上不能成像
B.能成像,像是原来的一半
C.光屏上仍成完整的像,像比原来的暗
D.只有把光屏移动到合适位置,才能成清晰的像
4.在焦距为10c m的凸透镜前25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那么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以得到的是( )
A.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
B.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
C.烛焰倒立、缩小的虚像
D.烛焰正立、放大的虚像
5.(2012·荆州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
A.无法成像
B.呈现正立、放大的像
C.呈现倒立、放大的像
D.呈现倒立、缩小的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6分)
6.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看到的一种
成像的情况。

此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
像,其成像的条件是。

7.(2012·海南中考)小青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a、b、c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蜡烛在点时,凸透镜右侧光屏上成的像最大,
像是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8.如图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凸
透镜的焦距是cm;当物距为30cm时成像的特点是。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
9.(3分)(2012·遵义中考)如图所示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两条光线,请在图
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10.(3分)(2012·资阳中考)如图所示,画出光线ab和Oc通过凹透镜前后的
完整光路。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1.(6分)(2012·哈尔滨中考)某物理学习小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用的器材如图(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刻度尺上标记着点,相邻两点间距为10cm)。

(1)实验前,蜡烛、凸透镜、光屏摆放和调整好的要求
是。

(2)凸透镜放在D点,当图中光屏上承接到烛焰的倒立、放大、清晰的像时,蜡烛应放在图中的。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在(2)实验基础上,想要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清晰的像,接下来的操作是。

12.(7分)(2012·长春中考)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置于图甲中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该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2)小明分别把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放在同一位置,观察窗外远处的同一景物(如图乙所示),焦距(选填“长”或“短”)的凸透镜所成的像更大些。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

本题考查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把冰块磨制成凸透镜的形状,然后把这个器件正对太阳光,这个器件能够把太阳光会聚在一点即焦点上,焦点上的温度很高,可以引燃其他物体,所以这个器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解析】选A。

本题考查透镜的特殊光线。

对于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过焦点,故B错;过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故A对;对于凹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入射一侧的焦点,故D错;过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更远离主光轴,故C错。

3.【解析】选C。

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如图所示,物体上
A点发出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都会聚于A'点,当凸透镜被遮住
一半时,相当于有一半的光线被挡住了,但还有一半的光线能透过凸透
镜会聚到A'点。

同理,物体上的每一点也都有光线透过凸透镜后会聚
到对应的像点。

所以,此时仍能在原位置成完整的像,只是由于光线有
一半被挡住了,故像的亮度会变暗。

4.【解析】选A。

本题考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凸透镜成像时,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且所成的实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两侧。

故选A。

5.【解析】选D。

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由题意可知,当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放大的像,根据光路的可逆性,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能够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故选D。

6.【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分析凸透镜成像的情况,物、像同侧,故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小于1倍焦距。

答案:虚物距小于焦距
7.【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u=f时,不成像;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蜡烛在b点时,凸透镜右侧光屏上成的像最大,像是倒立的。

答案:b 倒立
8.【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当物距等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时,像距也等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此时像距等于物距。

从图中查出:当像距等于物距时,都等于20cm,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等于10cm。

当物距为30cm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10 倒立、缩小的实像
9.【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此题已知折射光线画入射光线。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另一侧焦点;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故根据光路的可逆性画出两条折射光线相应的入射光线。

答案:如图所示
10.【解析】本题考查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由图可知,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则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答案:如图所示
11.【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要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大致在同一高度;
(2)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由题意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刻度尺上标记着点,相邻两点间距为10cm,所以蜡烛应放在B、C之间;
(3)在(2)实验基础上,想要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清晰的像,应将蜡烛向左移动,使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即在B点的左侧,然后移动光屏直到找到一个倒立、缩小、清晰的像为止。

答案:(1)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同一直线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或“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直线、同一高度上”)
(2)B和C两点之间(或“透镜左侧,距凸透镜10cm至20cm之间”或“透镜左侧,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3)将蜡烛移到B点左侧(只要体现出B点左侧的某一区域或某一点即可),并调整光屏位置
12.【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1)由题图可知:凸透镜在成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此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该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有照相机、摄像头等。

(2)分别把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放在同一位置,观察远处的同一景物,焦距长的凸透镜所成的像更大些。

答案:(1)缩小照相机(2)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