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第三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教学设计 教案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第三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教学设计 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教学设计【写作指导】所谓“议论要言之有据”,说的是写议论文,提出观点,要有依据支撑观点成立。

这好像是废话,谁不知道议论文要有论据?可是,由于同学们是初学写议论文,使用论据常常会犯错,给人的感觉就是“言之无据”了。

因此,要避免论据出错。

常见的论据错误有哪些呢?概括起来,大约有如下几种:首先是不准确。

引用的数据或者其他资料,来源不清楚,是道听途说;或者虽然清楚,却不够权威,这样的材料用来证明论点肯定不行。

比如,我们谈论当代中学生的理想追求,引用的材料就是你身边几个同学的事例,怎么可能代表全中国的情况?其次是不一致。

用来证明论点的论据材料和观点不一致,这也是常犯的错误。

比如,观点说的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用来证明观点的论据是头悬梁锥刺股。

头悬梁锥刺股是证明刻苦用功取得成功的,把它用来证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自然就是风马牛不相及了。

再次是不丰富。

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或者往往只有一个事例,或者一两句名言,显得非常单薄,不能很好地突出论点。

材料太单薄,给人的感觉就是你说的都是特例,不具有代表性,自然就不能证明观点,令人信服了。

为了避免以上这些错误,我们在使用论据证明论点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一致,使用权威资料,多引名人名言、名家事例。

【借鉴课文】课文《敬业与乐业》非常典型。

全文总论点是“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除了这个总论点,文中还有分论点“有业之必要”、“第一要敬业”、“第二要乐业”。

在论述“有业之必要”时,作者先引用孔子的话,从反面论证“无业”的危害,再引用百丈禅师的事例,从正面论述“有业的必要”,然后结合所引名言、事例进一步分析论证,突出了“有业之必要”这一观点。

在论述“第一要敬业”、“第二要乐业”时,也是这样,多引名人名言、名人事例,论证非常充分,观点令人信服。

我们如果写议论文,只要好好揣摩借鉴这些写法,一定能写出漂亮的议论说理文章。

【写作实践】【题目分析】本题并不要求写,只是告诉我们如何收集论据素材。

第三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议论要言之有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选用真实准确、经得起推敲的材料。

引导学生围绕确定的观点,选取与观点相一致的材料。

引导学生注意选材的丰富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选用真实准确、经得起推敲的材料。

2.引导学生围绕确定的观点,选取与观点相一致的材料。

3.引导学生注意选材的丰富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生活中处处都在讲道理,比如:看到你的半期考试,今天早晨妈妈说:“你怎么没努力呢?”他可能会说:“怎么没有努力呢?你看我书上的笔记密密麻麻的呢!”你妈妈的观点是“你没努力”,你的观点是“我努力了”,但你如果只是说“我努力了”,不能让你妈妈相信,所以你举出了证明你观点的根据——“书上的笔记是密密麻麻的”,以此说明你是正确的,来反驳了你妈妈对你的指责和委屈。

(二)明概念1.什么是论据?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就是论据。

2.论据的类别a.事实论据: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以及统计数据等b.道理论据:过实践检验的精辟理论、名言警句、民间谚语以及公认的事理等(三)知方法1.选取材料,真实可靠1.小李写了一篇文章《笑对失败》,下面是他文章中的事实论据,这两段话能否作为论据?谈谈你的看法。

①有诗鬼之称的李贺,从小就表现出极高的才华,所有人都认为他必成大器。

二十岁那年,却发生了一件令人扼腕长叹的事。

李贺赴京赶考,却因为官吏腐败,徇私舞弊而落第,一向自视甚高的李贺受不住如此打击,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挥剑自刎。

②我曾经问一位女同学,假如她考试失利怎么办。

她严肃的望着我说:“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先摆正自己的态度,并且问自己这次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下次如果出现同种情况一定要做到最好,总结教训,为下一次成功做准备。

”2.依据观点,选择材料1.小张认为“坚持就是胜利”。

他找了如下论据,请你帮他选一选,哪些可以作为“坚持就是胜利”的论据?请说明理由。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②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什么也不怕。

《写作 议论要言之有据》教学设计

《写作 议论要言之有据》教学设计

《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回忆,掌握议论文论据的基本知识2.通过分析,归纳出议论文论据的要求3.通过练笔,学会写简单的议论文论据二、教学重点1.明确论据要求2.学写简单的议论文论据三、教学难点写议论文论据时要学会分析,使论据和论点产生联系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PPT播放辩论片段同学们,你们在看视频,我在看你们。

我从你们脸上看到了赞赏、看到了震惊。

那么是什么让詹青云的辩论如此精彩?引经据典,这就是论据的魅力。

如果说一篇议论文的论点是一棵树,那么论据就是这棵树的树根。

要想这棵树长得高、立得正,根必须要扎得深、铺得广。

这就是所谓的“论之有据方能言之有理”。

(齐读课题)活动一:回忆录过渡:同学们,七年级、八年级我们也学过几篇议论文,下面让我们打开回忆录,回忆一下咱们学过哪些议论文?《纪念白求恩》、《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敬业与乐业》1.回忆学过的议论文2.说说对论据的理解(畅所欲言→PPT呈现知识点)活动二:素材库过渡:果然是“温故而知新”啊,通过回忆,我们整理出了论据的相关知识。

1.论据从哪里来呢?课前老师也让大家积累了素材,你们是通过哪些方式查找素材的?(电脑、手机、电视、报纸、书籍、广播……)2.老师也有一个素材库,但是我的素材有点乱,今天就请同学们帮我梳理修正一番。

(1)不能紧扣论点(2)不够典型准确(3)不够精炼概括活动三:习题册过渡:非常感谢同学们,帮助老师整理了素材库,并且明确了论据的基本要求。

1.将论据放在合适的位置(1)自读文章,找出论点和分论点(2)对照PPT上的两个论点,想一想:这两个论据分别可以论证哪个分论点。

2.补写论据过渡:同学们,我们要积累素材、选择素材,但不能犯“拿来主义”,要对积累的素材进行取舍、加工,建立起论据与论点之间的联系。

你要知道同一个观点,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论证效果。

突破了这个难点,下面我们就拿起笔,自己选择一个分论点补写两个论据。

第三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

第三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

议论要言之有据一、学习目标学会使用准确、恰当、充分的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二、学习重难点学会使用准确、恰当、充分的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三、学习过程任务一:明观点,知方法。

【活动一】结合情境任务,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观点。

1.情境任务:2024年8月11日,全球瞩目的巴黎运动会胜利闭幕。

被大家称为“天才少女”的全红婵蝉联10米跳台冠军,但是在赛后采访时,全红禅否认自己是天才,表示金牌都是通过一遍一遍苦练获得的。

对于成功而言,究竟是天赋更重要,还是勤奋努力更重要呢?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理解阐述观点,班级将择优向学校校刊“新学期,我想说”栏目推荐。

2.学生自由发言,明确自己的观点。

[学生回答预设]努力成就精彩人生……等等。

【活动二】阅读教材第63页的《议论要言之有据》,梳理准确、恰当、充分使用论据的方法。

1.师:明确了自己的观点,还要言之有据,才能让人信服。

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梳理让议论言之有据的方法。

学生默读教材,并勾画相关内容。

[学生回答预设]使用的材料要确保准确并与观点一致;要注意材料的丰富性。

任务二:选材料,阐理由。

【活动一】选择一则合适的材料论证观点,并阐述理由。

1.学生结合议论言之有据的方法,从老师提供的材料或自己积累的材料中,选择一则合适的材料论证观点“努力成就精彩人生”,并阐述理由。

(屏显)①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面对此前淘汰王楚钦的瑞典“六边形战士”莫雷加德,中国选手樊振东以4:1逆转战胜对手,拿下个人的首个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成为包揽世界杯、世乒赛、奥运会单打冠军的大满贯选手,也成为国乒新一代扛旗人。

②巴黎奥运会蝉联10米跳台的冠军全红婵在赛后采访时说:“我不是天才,拿到这枚金牌很不容易,都是一遍一遍练的。

”③爱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制蓄电池,其间不断遭受失败的他一直咬牙坚持,经过了五万次左右的试验,终于取得成功,发明了蓄电池,被人们授与“发明大王”的美称。

④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写作 议论要言之有据》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写作 议论要言之有据》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是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的一篇写作教学课文。

课文主要讲述了在写作议论性文章时,如何运用事实、事例、数据等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本文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论据,以及如何恰当地使用它们,帮助学生掌握写作议论性文章的基本技巧。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对议论性文章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写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论据选用不当、论证逻辑不清晰、论据表述不准确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节课旨在通过教材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选用合适论据的方法,提高写作议论性文章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运用事实、事例、数据等论据来支持议论观点的方法。

2.学会恰当地选用和表述论据,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3.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和论证能力,提高写作议论性文章的质量。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不同类型的论据及其运用方法。

2.学会如何恰当地选用和表述论据。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论据的运用方法。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看法和经验,取长补短。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练习写作,教师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写作实例,用于分析和讲解。

2.准备作文素材库,便于学生查找和选用论据。

3.准备投影仪和教学课件,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篇学生的议论性作文,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论据,并讨论其运用是否恰当。

通过这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类型的论据,如事实、事例、数据等,并讲解它们的运用方法。

同时,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写作中如何运用这些论据,以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论题,尝试运用不同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第三单元写作 议论要言之有据》教案(多篇)

《第三单元写作 议论要言之有据》教案(多篇)

《第三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议论文言之有据的重要性,把握议论文对于论据的基本要求。

过程与方法:能够选择真实典型、充分有力的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证明自己的论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生活,关注时事,多积累素材,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选择真实典型、充分有力的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证明自己的论点。

【教学难点】:写一篇议论文,选择与观点一致的材料,既有事实论据,也有道理论据。

【教法学法】:示例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议论不仅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言之有据,才能让人信服。

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才能做到议论言之有据。

二、什么是“言之有据”“言之有据”就是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就是论据。

它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三、什么是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1.事实论据指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实,它包括举事例和列数据两个方面;2.道理(理论)论据包括经典性著作中的理论,名人名言,科学上的公理、原理、定义、法则、定律、格言、俗语、成语、谚语,以及众人皆知并为人所公认的最普遍的道理等。

说说《敬业与乐业》《论教养》中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四、怎样使用好两种形式的论据1.事实可详细写,也可概述;从事实中要能看出道理,再检验它与文章的论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

2.道理就是名言、格言、理论分析、定理公理。

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

切记: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

五、怎样使用好议论文中的论据1.在使用材料时,首先要确保材料准确,经得起推敲。

列举的事例或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都要真实准确。

在写作时,先确认事例是否真实可靠,然后再使用;引用名言警句,要注意核对原文,保证引述准确。

2.使用材料,还应保证材料与观点一致。

大家也许都积累了不少名言警句和事例素材,但是有些并不能与你的观点相对应,如果选择它们来做材料,就起不到支撑观点的作用。

语文九年级上册习作指导课《议论要言之有据》教案

语文九年级上册习作指导课《议论要言之有据》教案
刘伟一次又一次遭遇意外,但他还是坚持下来了,应证了他的名言:“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坚持是一盏灯,让他的生命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
回观中国近代史,无论是汶川地震、温州动车、舟曲泥石流、新冠疫情……这些灾难都打不倒中国,这些灾难我们中华儿女都坚持下来了,面对这些灾难,中华民族制取挺直脊梁坚持对抗,最终战胜,坚持是一盏灯,让民族更具凝聚力。
对学生习作进行点评。
作业设计: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诚信,自古就是一种美德,欺诈、造假等不讲诚信的现象历来为人们深恶痛绝。请以《谈诚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全体学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优点:
重点提问学生
上节学生作业中的共性问题
不足: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讨论法、演练法
教学准备
PPT
第一课时
课时数
1课时
课堂教学实施设计
复备内容或集体备课讨论记录(标、增、改、删、调)
一、导入
直接导入,回顾议论文三要素,明确学习目标。
二、学习过程
环节一:寻一把量尺(学习选择论据的方法)
1.出示学习任务:
回顾《敬业与乐业》,分别找出文章中的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
坚持是一盏明灯,它照亮了梅兰芳前进的路,正因为坚持,梅兰芳练出了明亮的双眼,最终成为著名的京剧大师。
坚持是一盏灯,让生命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
无臂钢琴师刘伟在幼时因意外失去双臂,但他没有放弃生命,他坚持活下来,他开始练习游泳,他每天坚持游泳,几年后,他准备参加残疾人游泳,可又一次意外让他不能再剧烈运动,他仍然没有放弃生活下去,他坚持下来了,他用脚弹钢琴,日复一日的苦练,最终他用脚弹琴的水平达到了正常人用手弹琴七级的水平,他的琴声回荡在维也纳金色舞台……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是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的一篇写作教学课文。

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掌握议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事实、数据、例子等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使议论更具有说服力。

教材内容深入浅出,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演练,非常适合九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基础,对议论这一文体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进行议论写作时,往往存在论据不足、论证不充分、论点不明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议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会运用事实、数据、例子等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议论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议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会运用论据支撑观点。

2.教学难点:如何使论据与论点紧密结合,提高议论写作的说服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议论性文章,引导学生关注议论写作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讲解议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举例说明如何运用事实、数据、例子等论据来支撑观点。

3.实例分析:分析几篇优秀议论文章,让学生了解论据与论点紧密结合的技巧。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话题,试着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议论写作。

5.展示交流: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同学之间相互评价,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6.练习巩固:布置一道议论写作题目,让学生课后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八. 说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思考深度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导入新课议论文不仅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言之有据,才能让人信服。

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就是论据。

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学习目标1、明确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之分;2、学会搜集和正确使用材料,保证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与观点一致;3、综合运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使议论言之有据。

内容要点1、找出《敬业与乐业》、《论教养》中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2、议论要言之有据的要求【1】使用材料时,首先要确保材料准确,经得起推敲;【2】使用材料还应保证材料与观点一致;【3】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还要注意材料的丰富性。

范文评点借鉴文题一例文论证“努力请从今日始”这个论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鲁迅先生几十年如一日挤时间,拼命地学习和工作,他给我们留下几百万字的宝贵文化财富。

别人称赞他是天才,他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著名画家齐白石老先生有一句名言:“不教一日闲过。

”他非常珍惜时间,从不肯放过一个“今日”,为我国的绘画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我们只有像他们一样,抓住一个个“今日”,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活得潇洒,才算不白活一回。

论证“选择永恒”这个论点站在历史的海岸追溯那一道道历史的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污蔑蒙蔽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着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关西,也要扬声边塞尽扫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生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写法点评】【1】举鲁迅珍惜时间的事例,对其贡献的概括,也有对其语言的引用;【2】举绘画大师齐白石“不教一日闲过。

”的名言,紧扣论点;【3】先说人物的行为,后面才写人物的选择——执着、豪壮、高雅……语言大气,而又有自己的议论。

教师总评:第一段材料,在论证“努力请从今日始”这个论点这个论点时,举鲁迅和齐白石的例子进行说明,紧扣论点,有理有据。

第二段材料,在论证“选择永恒”这个论点时,选择屈原(楚大夫)、曹操(魏武帝)、陶渊明都是人们所熟悉的人物,不是对他们的事例做长篇的叙述,而是以整齐的排比句式将他们的事例做了高度的概括,既增强了说服力,又让人耳目一新。

文题二例文谈诚信我国流传着许多有关诚信的名言,如“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等等。

的确,诚信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前提。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天都要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如果失掉了别人对自己的基本信任,我们岂不是会成为人人避之的独行者?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数不胜数的诚信的人有如繁星,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商鞅立木取信,获得了百姓信任,从而推行了新法;臾骈不负信,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季札挂剑了却徐国国君心愿,被传为千古佳话。

时空变换,可诚信依然闪烁着诱人的光芒,许多伟人也是诚信的坚守者和力行者,宋庆龄有一次许诺幼儿园的孩子们“六一”要去看望他们,但“六一”那天天气突变,倾盆大雨下个不停,老师和孩子们都以为她不会来了。

可到了约定的时间,宋庆龄熟悉的身影又出现在他们的视野,孩子们兴奋不已,也感动地流下了眼泪,事后她说:“既然我说了,就得守信。

”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诚信这一美德却被一些人逐渐淡忘和遗失。

不要默然地说诚信缺失与我们无关。

与同学约好的时间没有准时出现,考场上抄袭作弊,毕业后迟迟不偿还助学贷款,这些难道不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吗?这些难道与我们无关吗?也许你会说,这些只是微不足道的事,到了做大事的时候,我自然会讲诚信。

殊不知,高尚的品德是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凝聚而成的,在小事面前尚不能以诚信严格律己,何谈大事?一种在小事中养成的坏习惯只会让我们在离诚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我们诚信待人,付出的是真诚和信任,收获的是友谊和尊重。

这是一种无形的财富,这是一笔沉甸甸的无价之宝。

把诚信作为根基,我们的生命之厦才会更加稳固;携诚信上路,我们的生命之旅才会更加多彩︕【写法点评】【1】列举有关诚信的名言,提出观点——诚信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前提。

【2】运用比喻,将“数不胜数的诚信的人”比作“繁星”。

突出数量之多:然后列举商鞅、臾骈、季札等人讲诚信的例子,举例典型;【3】列举宋庆龄守信的例子,富有典型性。

【4】过渡段,引出今天诚信这一美德被淡忘和遗失的问题。

【5】举生活中、身边的例子。

【6】结尾发出号召。

教师总评:本文围绕“谈诚信”这一论题,写了“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举古人、今人讲诚信的例子,有力地论证了这一论点;然后提出在21世纪的今天,诚信这一美德被淡忘和遗失的问题。

举中学生身边的例子,可谓发人深省;最后发出号召——“把诚信作为根基”“携诚信上路”。

文章结构完整,事例丰富。

文题三例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写的《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它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应该把国家、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快乐。

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个人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是分不开的。

如国家衰败、生灵涂炭,那么个人利益又从何谈起呢?只有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个人才有幸福可言。

因此,一个人应该有为国家、为人民谋利益的理想,在天下人尚未感到忧虑之前就为之忧虑,直到天下人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才谈自己的个人幸福。

在古代,忧国忧民的英雄人物不胜枚举,像屈原、岳飞、文天祥等,他们不惜慷慨捐躯。

他们的事迹将流芳百代,为人们所称颂。

在革命年代里,为了打碎旧世界,建立新世界,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英雄人物更是数不胜数。

李大钊同志,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为革命英勇献身。

鲁迅先生一生都“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在革命的征途中,正因为有千千万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英雄人物,革命事业才蓬勃发展。

我们青年人应该拥有宽广的胸怀,担负起历史的重任,为国分忧,为民尽力,用青春的光和热换来祖国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幸福安康。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应当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应当时时刻刻想到国家、想到人民,并为之奋斗终生。

【写法点评】【1】举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提出自己的见解。

【2】引用俗语论证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孰轻孰重,自然分明。

【3】列举英雄人物增加了论证的说服力。

【4】总结全文,发出倡议。

教师总评:本文引用范仲淹的名句引出自己的见解。

在论证过程中引用古代、现代英雄人物做事实论据,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中考真题链接(2017年,黑龙江哈尔滨50分)给材料作文阿伦尼乌斯是瑞典化学家,就是他创立了物理化学。

年轻的时候,他发现了电离理论并把它告诉了母校的老师,却遭到了母校老师无情的讽刺,他的论文也被学校学术委员会否决。

可是,阿伦尼乌斯始终充满自信。

他把论文潜心修改后,寄给了欧洲四位有名的化学家,终于得到了他们的肯定。

其中一位化学家在给阿伦尼乌斯的信中说:“你是我见过的最执着最有才气的年轻人。

”阿伦尼乌斯受到了极大的鼓舞,继续丰富自己的电离理论,终于成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这个故事至少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自信,是成功的保障;为了获得认可,人要勇于推销自己;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对肯努力有才华的年轻人要给予鼓励。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进行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真题解说】材料作文直接给了四个启示,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作为论点,写成议论文,用典型的论据来证明论点。

可以写成记叙文,选择一个中心,从生活中选取素材,注意过程性描写。

如中心为“自信,是成功的保障”,就要写出自己是如何自信地去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

我们可以这样来组织思路:【1】成功源于自信这个耳熟能详的典型的议论文观点,所以写起来结构上不会有难度。

提出问题——自信是成功的保障;分析问题——课本中学到的安陵国使臣唐雎,就是凭着自信获得了成功;解决问题——联系自己,得出结论:自信是人生的通行证,是成功的坚强后盾。

【2】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对自己最初的梦想,始终如一地坚持,必能走向成功的彼岸。

通过列举始终如一的例子,引出自己想表达的主张和见解,终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3】鼓励努力的人,不吝啬语言成本可以从自身写起,在学校中经常听到老师用“你是一支潜力股”的话来鼓励同学,使同学积极性提高;同学也经常说:“看到你用功学习,我深受触动”;自己对别人经常赞美,和同学的关系越来越好……引出自己从中得到的快乐。

小结:本次写作,我们要明确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如果要使议论言之有据,那么使用材料时,首先要确保材料准确,经得起推敲;其次,使用材料还应保证材料与观点一致;最后,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还要注意材料的丰富性。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