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鼻饲患者血糖管理

合集下载

肠内营养鼻饲患者血糖管理

肠内营养鼻饲患者血糖管理
----《内科护理学(第五版)》
.
四、肠内营养与血糖管理
危重患者血糖 2009年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AACA)和美国糖 尿病学会(ADA)联合发布有关住院患者糖尿病与血 糖控制的共识声明: 建议大多数危重症患者的血糖应控制在7.810.0mmol/l之间,并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但患者 血糖<6.1mmol/l或>10mmol/l都是不可接受的。
患者现神志浅昏迷,四肢刺痛回缩,GCS:2+2+3=7 分,体重:55KG,身高:157CM。
每日所需总热量=理想体重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所需 热量
BMI=体重(kg)/身高(M) ²=55/1.57²=22.3(正 常:18.5-24)
现每日所需总热量=(157-105)*20=1060kcal
伴有胰岛素抵抗的高血糖是重症患者糖代谢改变的 特点,不论既往是否有糖尿病史,高血糖是营养支 持的常见并发症。
应激性高血糖可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影响危重患者 的预后[3][4]。因此,在EN支持期间应关注血糖并 给予恰当的血糖控制。
.
[1]Heyland DK.Dhaliwal R.Drover jw.et.al.Canadia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nutrition support in mechanically ventilated.critically ill adult patients.JPEN.2003.27:355-373
.
思考?
血糖控制目标? 摄入多少热量? 营养液的种类? 胰岛素注射方案? 注射时间? 营养液分配?
.
血糖控制目标
危重患者血糖维持7.8-10.0mmol/l; 非危重患者餐前血糖<7.8mmol/l,随机血糖<

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患者的营养护理与管理

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患者的营养护理与管理

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患者的营养护理与管理【摘要】本篇文章将讨论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患者的营养护理与管理。

在将介绍背景信息和研究目的。

在将探讨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患者的特点、营养需求及摄入量管理、常见营养问题与预防对策、临床营养支持方案以及护理措施及监测要点。

结论部分将强调营养护理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了解如何有效地管理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患者的营养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关键词】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患者、营养护理、管理、营养需求、摄入量管理、常见营养问题、预防对策、临床营养支持方案、护理措施、监测要点、营养护理的重要性、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患者是指需要长期依赖通过鼻饲或肠内营养制剂来维持生命的患者。

这类患者通常由于消化系统疾病、手术、癌症或其他原因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无法通过正常饮食获得所需营养。

他们需要通过鼻饲或肠内营养制剂获得充分的营养支持,以维持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

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多,营养护理和管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由于这类患者的特殊情况和需求,其营养护理存在许多挑战和难点。

开展相关研究,深入了解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患者的特点、营养需求及管理、常见营养问题与预防对策等内容,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本文将就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患者的营养护理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相关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患者在营养护理与管理方面的关键问题,以便提供更有效的护理措施和治疗方案。

通过深入分析患者的特点、营养需求及摄入量管理、常见营养问题及预防对策,可以为临床营养支持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本研究旨在总结护理措施及监测要点,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管理和监测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患者的营养状态。

通过本研究的结论,我们将进一步强调营养护理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和挑战。

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期间的血糖管理研究

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期间的血糖管理研究

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期间的血糖管理研究目的:探讨重症患者在肠内营养期间低血糖控制的有效方法方法:随机选择了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88例重症患者,经诊断所有的患者均需要行肠内营养支持。

将8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

研究组44例患者应用持续24小时肠内营养泵入的控制方案;对照组44例患者单纯使用鼻饲管注入流质的常规喂食法方案;记录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结果:研究组9.09%的患者出现高血糖、6.82%的患者出现了低血糖;对照组22.72%的患者出现高血糖、27.27%的患者出现了低血糖。

同时两组患者在治防的时间和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也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结论:应用持续泵入肠内营养液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控制重症患者在肠内营养期间的血糖水平,减少血糖波动,降低高血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更利于肠内营养期间的血糖控制,本研究的結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借鉴。

标签:重症患者;低血糖;高血糖;持续肠内营养泵入临床上对重症患者病人加以合理的营养支持,已成为了脏器功能的支持与治疗的重要因素。

肠内营养因具有安全高效、简便经济,促进患者肠功能恢复,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等诸多优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的各种危重患者[1]。

但是危重患者很多伴有应激性高血糖,在进行肠内营养期间高血糖是常见的合并症。

因此,在肠内营养期间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血糖变化并给予适当的措施进行血糖控制。

但是目前临床上对于实施肠内营养的重症患者还没有非常理想的血糖控制方案[2],因此,笔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为我院实施肠内营养的重症患者设计了持续肠内营养泵入和鼻饲管注入流质的常规喂食法的肠内营养临床方案,将两种不同肠内营养的方法进行对比,收到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治疗经验,现将研究的内容及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了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88例重症患者,经诊断所有的患者均需要行肠内营养支持。

医学论文: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患者的营养护理与管理

医学论文: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患者的营养护理与管理

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患者的营养护理与管理手术患者中,部分患者术后无法自主进食。

为预防营养不良,需给予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保证营养供给,促进病情康复。

在此期间,合理选择喂养管以及营养制剂,是护理的关键。

本文于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择66例作为样本,阐述了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患者的营养护理与管理方法,并观察了护理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患者作为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

观察组患者共33例。

性别:男:女=18:巧。

年龄(28-79)岁,平均(59.48±2.16)岁。

疾病类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10例、脑出血21例、其他2例。

对照组患者共33例。

性别:男:女=17:16。

年龄(30-82)岁,平均(59.60±2.35)岁。

疾病类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11例、脑出血20例、其他2例。

两组患者可对比(p 0.05)。

1.2 纳入标准(1)所用患者均需使用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

(2)患者无意识障碍。

(3)患者无恶性肿瘤。

(4)患者家属知情同意。

1.3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根据营养评估结果,给予营养支持。

观察组加强营养护理与管理:1.3.1 营养护理(1)喂养管选择:应选择柔韧、Y接头的喂养管(如硅胶材料喂养管),给予营养支持。

以确保能够及时冲洗,提高护理的安全性。

(2)营养投给方式:护理人员应采用一次性投入、持续输注的方式投给营养。

一次性投入:6-8次/d,200ml/次。

持续输注:营养支持12-24h内,输注速度为40-60ml/h。

营养支持3-5d内,可适当增加输注速度至100-125ml/h。

(3)营养制剂的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营养制剂。

糖尿病、肝功能衰竭患者,及婴儿,需给予特异配方。

给予营养支持时,应将人工营养成分,与食物结合,使患者的营养状况得以改善。

人工营养成分包括氨基酸、维生素等。

食物应以蔬菜、牛奶、蛋类及谷物为主,需混合至半流质的状态,给予患者食用。

肠内营养患者的血糖管理PPT课件

肠内营养患者的血糖管理PPT课件

数据收集、分析和反馈机制
数据收集
通过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糖、营养状况等指标,收集相关数据。
数据分析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营养状况 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反馈机制
将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为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提供 依据。
持续改进策略制定和实施
针对问题制定改进策略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
不良反应监测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低血糖、胃肠道反 应、过敏反应等。
不良反应处理
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如调整药物剂量、更换药物种类 、给予对症治疗等,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05
非药物治疗措施在肠内营养患者 血糖管理中应用
运动处方制定和执行
适当增加不饱和脂肪摄入
如橄榄油、坚果等,以改善血脂状况 和降低血糖反应。
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营养需求,调整 脂肪和蛋白质在配方中的比例,以保 持平衡和提供足够的能量。
膳食纤维在配方中作用
增加饱腹感
减缓血糖升高速度
膳食纤维可以增加食物体积,减缓胃排空 速度,从而增加饱腹感。
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在肠道内形成凝胶状 物质,减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速度, 从而减缓血糖升高速度。
维持血糖稳定对于肠内营养患者至关 重要,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 善患者预后。
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并及时调整肠内营 养方案是确保患者安全和有效治疗的 关键。
合理的肠内营养配方和输注方式可以 降低血糖波动的风险,提高患者的耐 受性和舒适度。
02
肠内营养患者血糖监测与评估
血糖监测方法及时机选择
血糖监测方法
包括指尖血糖监测、动态血糖监 测系统等,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际 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肠内营养的注意事项

肠内营养的注意事项

肠内营养的注意事项
1、防止管道阻塞:管道使用后用温水冲洗干净。

添加的米汤、菜
汁要经过过滤,不可太稠。

营养液中不可加入药物。

2、防止管道脱落:每日更换固定管道胶布,发现胶布松动及时更
换,加热器固定好,防止加热器将管道带出,及时告知患者及
家属营养管重要性,防止脱出。

3、遵医嘱进行鼻饲,鼻饲绝对禁止静脉使用。

4、注意输注速度和温度: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开始每分钟30 滴,
逐渐增加滴速到每分钟60—70 滴,速度过快容易引起腹胀、
腹泻,温度过高容易烫伤消化道粘膜,根据患者耐受力合理调
整速度和温度。

5、输注营养液要现配现用,每次输注的营养液悬挂时间不得超过
8 小时,冬季输注要加温。

输注装置每日更换一次。

糖尿病患
者用专用的营养液。

6、输注过程中患者取半卧位(头高位30 —45 度),防止食物反流。

7、整个操作过程要避免食物污染。

8、心理护理:肠内营养前,应提前告知患者肠内营养的作用及注
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9、。

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与血糖管理护理课件

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与血糖管理护理课件

处理不良反应
如病人出现腹泻、恶心、 呕吐等不良反应,应及时 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03
重症病人血糖管理护理
血糖管理的定义与重要性
血糖管理的定义
对重症病人的血糖水平进行监测、评估和干预的一系列措施 。
血糖管理的重要性
维持重症病人的血糖在正常范围内,有助于减少并发症、促 进康复和提高生存率。
重症病人血糖管理的特殊需求
清洁消毒
确保喂养管在使用前已 经彻底清洁和消毒。
注入食物
将配置好的营养液缓慢 注入喂养管,并观察病
人反应。
记录情况
记录注入的食物种类、 量、时间以及病人的反
应。
肠内营养的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防止误吸
在喂养过程中,应确保病 人处于适当的体位,以防 止营养液误吸入肺部。
控制血糖
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密切 监测血糖变化,及时调整 胰岛素用量。
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
经验总结
通过对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与血糖管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 、营养需求、血糖控制等多个方面。在实践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及时调整肠内营养 方案和血糖管理措施,确保患者得到最佳护理效果。
未来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与血糖管理护理将更加精细化、科学化。未来,我们将 继续探索更加有效的护理方法,提高重症病人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同时,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 育,提高肠内营养与血糖管理护理的专业水平,为重症病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喂养方式
根据重症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 当的喂养方式,如口服、管饲等。
重症病人肠内营养的常见问题
喂养不耐受
部分重症病人可能出现喂养不耐受, 表现为腹胀、腹泻、呕吐等症状,需 调整喂养量和速度。

经鼻空肠管营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血糖控制护理

经鼻空肠管营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血糖控制护理
· 50 ·
TODAY NURSE ,M arch,2018,Vo1.25 ,No.7
经鼻 空肠管 营 养 的重 症胰 腺 炎 患者 的血糖 控 制 护理
杨 丽
摘要 目的 探 讨胰岛素持 续微 量泵入联 合动 态血糖检 测 系统(CGMS)对经鼻 空肠管 营养 的重症胰腺 炎患者的血糖控制 效果。方
4例 ;年龄 27 ̄59岁。入 院时测得血糖值 13.7~31.2 mmoL/L。
整滴速 j。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输 注前后均 须冲洗 管道 ,持续输
1.2 方 法
注 24 h,输注期间 6-8 h用温开水 30-40 ml冲洗管 道 1次 ,以防
1.2.1 SAP的常规治 疗 对 l7例急性 重症胰腺炎 患者均采 取 止 管道 堵 塞 … 。
调节 ,血糖 不宜下 降过快 ,及时调节胰 岛素 的用量 ,避免 血糖下 的影响因素越多 ,监测 的结果 的准确性可 能降低 。
工 作 单 位 :230011 合 肥 安徽 省 心脑 血 管 医院 杨 丽 :女 ,本 科 ,护 师 收 稿 日期 :2017—08—12
3.1.2 CGMS传感器放置 首选两侧上臂肱 二头肌下 端或者三 角肌与二头肌相交连线处 ,避 开皮肤破 损及硬结 。主要考 虑到 患者腹胀不适 ,临床上会使用芒硝外敷 ,从而会造成 CGMS监测 和传感器 留Hale Waihona Puke 的困难。 1 临床 资 料
素微量泵入 ,更加有利于急 性期患 者血糖 的平稳 。营养 液泵人
1.1 一般 资料 选取 2016年 9月~2017年 7月 17例急性重症 速度 由慢 到快 ,浓度 由低到高 ,开始速 度可 为 20-50 ml/h,根据
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发病前均无糖尿病史 ,男性 13例 ,女 性 患 者耐受及腹部情 况逐 渐增加 ,同时 根据患 者具 体情 况随 时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现神志浅昏迷,四肢刺痛回缩, GCS:2+2+3=7分。肠内营养瑞代BID。 护理级别为一级、病重。体重:55KG, 身高:157CM。
思考?
血糖控制目标? 摄入多少热量? 营养液的种类? 胰岛素注射方案? 注射时间? 营养液分配?
血糖控制目标
危重患者血糖维持7.8-10.0mmol/l; 非危重患者餐前血糖<7.8mmol/l,随机
伴有胰岛素抵抗的高血糖是重症患者糖 代谢改变的特点,不论既往是否有糖尿 病史,高血糖是营养支持的常见并发症。
应激性高血糖可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影 响危重患者的预后[3][4]。因此,在EN 支持期间应关注血糖并给予恰当的血糖 控制。
[1]Heyland DK.Dhaliwal R.Drover jw.et.al.Canadia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nutrition support in mechanically ventilated.critically ill adult patients.JPEN.2003.27:355-373
血糖监测频率
1、胃肠内营养,血糖检测应 以每2小时1次为宜
2、待血糖连续3-4次维持在 4.4-7.7mmol/l之间,改为每4小时 1次
EN时血糖管理
1、饮食:不同营养液对患者血糖影 响不同,针对糖尿病患者首选康全 力,关注鼻饲的方式。 2、药物护理:常用胰岛素泵,有效 期24小时(与泵管对胰岛素的吸附 作用有关) 3、并发症的观察:高血糖 接受 高热膳 (6.28-8.37)×10³KJ/L等
[2]向迅捷.肠内外营养对危重患者脏器功能影 响的对比研究.中国危重病急救医 学.2006,15:613-615
[3]赵晓东.孟海东.姚咏明.创伤胰岛素抵抗与血 糖控制治疗.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18:766768.
[4]Krinsley JS,Association between hyperglycemia and increased hospital mortality in a heterogeneous population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Mayo Clin Proc.2003.78:1471-1478
四、肠内营养与血糖管理
危重患者血糖
2009年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 (AACA)和美国糖尿病学会(ADA) 联合发布有关住院患者糖尿病与血糖控 制的共识声明:
建议大多数危重症患者的血糖应控 制在7.8-10.0mmol/l之间,并视患者的具 体情况而定,但患者血糖<6.1mmol/l或 >10mmol/l都是不可接受的。
肠内营养鼻饲及危重患者 血糖管理
耳鼻咽喉科
尚振林 2017-09-21
目录
肠内营养的概念 肠内营养对危重患
者的意义 肠内营养与高血糖 肠内营养与血糖管理
血糖控制目标? 摄入多少热量? 营养液的种类? 胰岛素注射方案? 注射时间? 营养液分配?
一、肠内营养的概念
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 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
低血糖:原因 胰岛素泵的使用
前言
意识障碍、吞咽障碍的患者不能自 主进食,需采取肠内营养供给热量
颅脑损伤后交感神经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功能增强,儿茶酚胺、 胰高血糖素等水平明显升高,机体 处于高血糖状态
应激期采用静脉泵控胰岛素控制血 糖
稳定期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
病例
患者女性,50岁,诊断为脑外伤。入院 时血糖21.1mmol/l,予静脉泵控胰岛素, 现血糖趋于稳定,连续3天观察,波动在 6.5-9.5mmol/l之间。现改为皮下胰岛素注 射。
其决定于时间长短、精神状态与胃肠道 功能。
肠内营养的途径:有口服和经导管输入 两种。
其中经导管输入包括鼻导管、鼻十二指 肠管、鼻空肠管和胃空肠造瘘管。
二、肠内营养对危重患者的意义
荟萃分析:创伤后或入住ICU后24H内给 予早期肠内营养,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
Early enteral nutrition,provided within 24h of Injury or intensive care unitadmission,significantly
瑞代500ml提供能量450kcal。根据计算的标准 热量每日肠内营养1000瑞代。
营养液的输注
肠内营养对血糖影响较大,8-24 小时均匀给予。
应激性高血糖
定义:指机体遭受打击后血糖高于正常 范围,不论既往是否合并有糖尿病。
诊断标准:
2次空腹血糖水平≥7mmol/l或随机 血糖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mmol/l。
2次空腹血糖在6.1-7.0mmol/l或随 机血糖在7.8-11.1mmol/l,则为糖耐量受损。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正常。
----《内科护理学(第五版)》
血糖<10.0mmol/l.
《2013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 指南》
热量计算
患者现神志浅昏迷,四肢刺痛回缩, GCS:2+2+3=7分,体重:55KG,身高: 157CM。
每日所需总热量=理想体重每日每公斤理 想体重所需热量
BMI=体重(kg)/身高(M) ²=55/1.57²=22.3(正常:18.5-24)
现每日所需总热量=(157-105) *20=1060kcal
营养液的选择
瑞代适合于糖尿病患者,是专供糖尿病患者使 用的肠内全营养制剂,能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所 需的各种营养。
其配方符合国际糖尿病协会的推荐和要求。提 供的营养物质符合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特点,处 方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于木薯淀粉和谷物 淀粉。因此能减少糖尿病患者与糖耐受不良患 者的葡萄糖复合。
reduces mortalit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Intensive Care Med.2009;35(12):2018-27.
三、肠内营养与高血糖
肠内营养(EN)已成为重症患者最理 想的营养支持途径[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