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饲、肠内营养护理要求全新
2024年版肠内营养护理规范

2024年版肠内营养护理规范一、前言肠内营养是指通过胃肠道提供营养素,以满足患者营养需求的营养支持方式。
肠内营养具有安全、有效、经济和符合生理特点等优点,是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方法。
为了规范肠内营养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制定本规范。
二、肠内营养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1. 胃肠道功能正常,但无法正常摄入足够营养的患者,如昏迷、重症肌无力、消化道肿瘤等。
2. 胃肠道功能不良,但可以耐受肠内营养的患者,如重症胰腺炎、短肠综合征等。
3. 需要营养支持的患者,如创伤、感染、手术后等。
禁忌症1. 胃肠道功能完全丧失的患者,如胃肠道穿孔、梗阻等。
2. 严重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的患者。
3. 严重感染、败血症等全身状况危重的患者。
4. 对肠内营养制剂成分过敏的患者。
三、肠内营养的护理流程1. 营养评估1. 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疾病诊断等。
2.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包括体重、体质指数(BMI)、蛋白质代谢指标等。
3. 评估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包括食欲、呕吐、腹泻等。
2. 营养配方制定1. 根据患者的营养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肠内营养配方。
2. 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如整蛋白型、短肽型、氨基酸型等。
3. 调整营养配方,以满足患者特殊的营养需求,如高蛋白、高脂肪等。
3. 营养输注1. 选择合适的输注途径,如口服、鼻饲、经皮内镜胃造瘘(PEG)等。
2. 输注速度从慢到快,逐渐增加,以避免胃肠道不耐受。
3. 监测患者的耐受情况,如胃肠道症状、血糖水平等。
4. 营养监测与评估1. 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如体重、BMI、蛋白质代谢指标等。
2. 观察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如食欲、呕吐、腹泻等。
3. 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和营养需求,调整肠内营养配方和输注速度。
四、肠内营养的并发症护理1. 胃肠道并发症1. 恶心、呕吐:观察患者的呕吐物性质,必要时减慢输注速度或暂停输注。
2. 腹泻:观察患者的粪便性质,调整营养制剂的温度和浓度,必要时暂停输注。
肠内营养的护理常规

肠内营养的护理要点一、概念将可直接被消化或经简单的化学性消化就能吸收的营养剂经口或通过鼻置管或胃肠道造口注入胃肠道的方法称为肠道内营养。
二、途径和方式(一)经胃:分鼻胃管和胃造瘘管。
(二)经空肠:空肠造口或鼻肠管(营养管的管尖位于幽门后高位空肠)。
(三)灌注方式1。
一次性输注:每次定时用注射器推注200—250ml肠内营养液进行喂养的方法。
此方法仅适用于经鼻胃置管或胃造口患者。
空肠置管或肠造口患者不宜使用,可导致肠管扩张而产生明显的症状,使患者难以耐受。
2。
间隙重力滴注:指在1h左右的时间内,将配制好的营养液借重力作用缓缓滴入患者胃肠内的方法。
一般4-6次/天,250-500ml/次。
间隙滴注法多数患者可以耐受.3。
连续输注:指营养液在输液泵的控制下连续输注18-24h的喂养方法。
适合病情危重患者及空肠造口喂养患者。
优点为营养素吸收好,患者大便次数及量明显少于间隙性输注,胃肠道不良反应少。
实施时输注速度由慢到快,营养液浓度由低到高。
三、护理问题1.腹泻/腹痛/腹胀2.返流及误吸3.胃潴留4.并发症四、评估(一)营养途径包括经鼻胃管、鼻肠管、胃造瘘或空肠造瘘途径1。
位置是否正确,用多种方法证实管道末端在胃肠道内:回抽、拍片、听诊等,对于不确定位置者,必须用多种方法或者多人证实后方能给予肠内营养2。
评估造瘘口周围皮肤是否正常,有无感染或者糜烂,有无渗液(二)营养液类型(三)肠内营养液灌注方式(四)肠内营养液灌注的剂量及灌注的速度(五)胃肠道1.胃肠道耐受情况:肠鸣音,有无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2.有无胃潴留3。
大便颜色、性状、量和次数(六)有无返流:注意痰液及口腔内分泌物颜色及性状的观察,如果有类似营养液的物质,应该报告医生(七)营养状况:白蛋白水平、血色素、体重等五、护理措施(一)患者体位床头抬高大于30度,以减少返流的几率。
(二)营养管的维护1.妥善固定营养管,鼻肠管应该列入特殊管道给予加固,防止脱出。
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患者的营养护理与管理

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患者的营养护理与管理【摘要】本篇文章将讨论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患者的营养护理与管理。
在将介绍背景信息和研究目的。
在将探讨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患者的特点、营养需求及摄入量管理、常见营养问题与预防对策、临床营养支持方案以及护理措施及监测要点。
结论部分将强调营养护理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了解如何有效地管理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患者的营养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关键词】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患者、营养护理、管理、营养需求、摄入量管理、常见营养问题、预防对策、临床营养支持方案、护理措施、监测要点、营养护理的重要性、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患者是指需要长期依赖通过鼻饲或肠内营养制剂来维持生命的患者。
这类患者通常由于消化系统疾病、手术、癌症或其他原因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无法通过正常饮食获得所需营养。
他们需要通过鼻饲或肠内营养制剂获得充分的营养支持,以维持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
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多,营养护理和管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由于这类患者的特殊情况和需求,其营养护理存在许多挑战和难点。
开展相关研究,深入了解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患者的特点、营养需求及管理、常见营养问题与预防对策等内容,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本文将就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患者的营养护理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相关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患者在营养护理与管理方面的关键问题,以便提供更有效的护理措施和治疗方案。
通过深入分析患者的特点、营养需求及摄入量管理、常见营养问题及预防对策,可以为临床营养支持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本研究旨在总结护理措施及监测要点,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管理和监测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患者的营养状态。
通过本研究的结论,我们将进一步强调营养护理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和挑战。
肠内营养护理指南最新版

肠内营养护理指南最新版前言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肠内营养护理在医疗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肠内营养护理通过提供适当的营养物质,为患者提供有效的营养支持,促进病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为了提供最新、最全面的肠内营养护理指南,本文将详细介绍肠内营养护理的基本原则、应用范围以及实施步骤。
一、肠内营养护理的基本原则肠内营养护理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保持消化道功能保持消化道功能是肠内营养护理的首要原则。
鼓励患者尽可能地保持正常的饮食摄入,减少外源性营养的依赖。
如果患者无法正常摄入食物,可以考虑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2. 个体化营养方案根据患者的特殊需要和病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方案是肠内营养护理的重要原则。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态、疾病类型和治疗目标,确定合适的营养配方和摄入量。
3. 系统监测和评估对于接受肠内营养护理的患者,定期进行营养评估和监测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血液检查、体重监测、营养摄入记录等手段,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及时调整营养方案。
4. 配合其他治疗手段肠内营养护理通常需要与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疗效。
例如,在接受放疗或化疗的患者中,肠内营养护理可以帮助减轻治疗副作用,并提高治疗效果。
二、肠内营养护理的应用范围肠内营养护理适用于多种疾病和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消化系统疾病:如肠梗阻、炎症性肠病等。
2. 营养不良:如体重下降、脱水、营养不良症状明显等。
3. 高龄或卧床不起患者: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不起,导致摄入不足、吸收不良等问题。
4. 手术前后:手术前饮食准备和手术后恢复期的营养补充。
5. 慢性疾病:如癌症、慢性肾脏疾病等。
三、肠内营养护理的实施步骤实施肠内营养护理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 营养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营养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疾病情况、饮食惯等。
2. 制定个体化方案:根据患者的营养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方案,包括营养配方选择和摄入量确定。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1.避免营养液污染、变质:营养液应现配现用,悬挂的营养液在常温下放置时间小于6-8小时,每天更换输液皮条、袋或瓶。
配方制剂,如能全力等开启后24小时内输完。
2.使用前要先摇匀,并仔细检查管道连接是否正确。
3.避免喂养管阻塞,于输注营养液前、后及连续管饲过程中,每隔4小时及特殊用药前后,都应用30ml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喂养管。
4.保持营养液适宜的温度营养液温度应控制在37-40℃之间。
5.控制营养液的浓度从低浓度开始滴注营养液,再根据病人胃肠道适应程度逐步递增。
6.控制输注量和速度营养液宜从少量开始,250-500ml/d,在5-7天内逐渐达到全量。
输注速度以40-50ml/h起,逐日加速并维持至100-120ml/h。
鼻饲者100-120ml/次,2小时1次。
7.在营养液输注过程中,注意观察疗效及并发症。
1)腹泻病人宜选择低脂制剂,根据医嘱加用收敛药物。
2)便秘病人选择含纤维制剂,并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增加病人活动。
3)监测血糖,注意尿量变化。
4)观察和预防感染性并发症:吸入性肺炎、急性腹膜炎、肠道感染等。
8.预防误吸。
1)妥善固定喂养管:若经鼻胃管喂养时,应将鼻胃管妥善固定,以免移位至误吸。
2)取合适的体位:伴有意识障碍、胃排空障碍、经鼻胃管或胃造瘘管输注营养液的病人应取半卧位,以防营养液反流和误吸。
经鼻肠管或空肠造瘘滴注者可取舒适卧位。
3)及时估计胃内残留量:在每次输注肠内营养液前及期间(每隔4小时)抽吸并评估胃内残留量,若残留量每次大于100-150ml,应延迟或暂停输注,以防误吸。
4)加强观察:输注过程中若出现呛咳、呼吸急促或咳出类似营养液的痰液,应疑有误吸的可能,应鼓励病人咳嗽以排出吸入物和分泌物,必要时鼻导管或气管镜清除误吸物。
肠内营养管理制度

南充市中心医院肠内营养管理制度1.患者肠内营养种类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
2.留置鼻胃管患者,鼻饲前需抬高床头30-45°(特殊情况除外),持续至餐后30分钟;使用肠内营养输注泵的患者,要持续抬高床头。
3.确保喂养管位置安全有效,每日观察并记录喂养管置管刻度。
输注营养液前,应确定喂养管的位置,经胃内营养者,应用三种方法确认在胃。
4.规范固定各种肠内营养管道,更换固定贴时,要检查固定处的皮肤,避免粘膜和皮肤的损伤。
5.持续肠内营养输注使用专用营养输注器,放置床头,与其他管路区分;每24小时更换营养输注管及50ml肠内营养注射器。
6.根据营养液性质和患者耐受程度必要时使用加热器,选择最低加热温度为原则,做好防烫伤、电效能监测措施;使用期间,注意安全、加强巡视,控制好温度及摆放位置。
7.保证营养泵使用效能,应有专人管理,每周检测肠内营养泵、加热器的使用效能,能做到及时维修,有检修记录。
8.营养液开启后24h内有效;营养液单独使用,不加药物。
9.鼻饲药物要充分研磨,给药前后用10-30ml温水冲洗胃管,冲洗器容量应≥20ml。
10.使用连续喂食泵每4小时进行温开水常规脉冲式冲管,必要时增加管路冲洗频率,以防堵管。
11.鼻胃管营养患者应4-6小时回抽胃残余量,如潴留量小于200ml,维持原速度;如潴留量大于或等于200ml,应暂停输注或降低输注速度,必要时按医嘱加用胃动力药。
12.若患者突然出现呛咳、呼吸急促或咳出类似营养液的痰液,应疑似喂养管移位并致误吸的可能,即停止输注,应鼓励和刺激患者咳嗽,协助吸出吸入物和分泌物,必要时经气管镜下清除误吸物。
13、掌握确定鼻胃管在胃内的有三种方法。
胃肠减压患者留置鼻胃管如用一个方法无法确认,应2人或2人以上确认鼻胃管在胃内。
鼻饲患者留置鼻胃管时,需2人使用三种证实在胃内的方法,并在护理记录单内双签名,如有疑问,应行拍片证实在胃内。
连接注射器于胃管末端进行抽吸,抽出胃液。
肠内营养支持期间经鼻饲管给药的注意事项

肠内营养支持期间经鼻饲管给药的注意事项肠内营养支持是一项关键的治疗手段,旨在为无法通过口腔摄取足够营养的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
在某些情况下,经鼻饲管给药成为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选择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经鼻饲管给药期间需要注意的重要事项,以确保患者获得有效且安全的营养支持。
一、肠内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支持是一种通过口服或经胃肠道途径提供营养物质的治疗方法,旨在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并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它适用于那些无法通过口服摄入足够营养或无法耐受静脉途径输注营养的患者,如消化道疾病、手术后恢复期、肠梗阻等。
肠内营养支持的优势在于能够模拟自然的消化吸收过程,促进肠道功能的维持和恢复。
它可以提供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必需营养物质,满足机体的能量需求和组织修复的需要。
此外,肠内营养还能维持肠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促进肠道菌群平衡,减少感染和炎症的风险。
肠内营养支持的方式包括口服营养补充剂、肠内插管、胃肠造瘘等。
选择适当的方式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和肠道功能状态。
在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前,需要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消化吸收功能和肠道通透性,并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方案。
尽管肠内营养支持具有许多优势,但它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潜在的并发症,如肠道不耐受、胀气、腹泻、营养不良等。
因此,在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肠道功能,并及时调整营养方案。
总的来说,肠内营养支持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并促进康复。
在临床实践中,它应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并与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二、经鼻饲管给药经鼻饲管给药是一种通过鼻腔插入管道,将营养物质或药物直接送入胃或肠道的治疗方法。
它适用于那些无法经口进食或无法耐受胃肠道插管的患者,如口咽部手术后、颌面部损伤、吞咽障碍、消化道疾病等。
经鼻饲管给药的优势在于它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方法,相对简单、安全且易于操作。
通过经鼻饲管,可以提供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全新修订的肠内营养护理规范

全新修订的肠内营养护理规范1. 总则1.1 修订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肠内营养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案规范(试行)》、世界卫生组织(WHO)《患者安全》以及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我们对原有肠内营养护理规范进行了全新修订。
1.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从事肠内营养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
2. 肠内营养护理基本要求2.1 护理人员要求2.1.1 资质要求从事肠内营养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应具备护士执业资格,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
2.1.2 培训要求护理人员应定期参加肠内营养护理相关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2.2 患者评估2.2.1 一般情况评估包括年龄、性别、体重、身高、营养状况等。
2.2.2 疾病状况评估包括原发病、并发症、胃肠道功能状况等。
2.2.3 心理状况评估了解患者及家属对肠内营养的认识和态度,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教育。
2.3 营养配方制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肠内营养配方,必要时请营养师参与。
2.4 肠内营养制剂的选择根据患者病情和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
2.5 肠内营养的给予方式2.5.1 口服适用于病情较轻、胃肠道功能良好的患者。
2.5.2 鼻饲适用于病情较重、胃肠道功能不良的患者。
2.5.3 经胃/肠造瘘口给予适用于胃肠道功能丧失或胃肠道功能不良的患者。
2.6 监测和评估2.6.1 一般监测包括体重、身高、营养状况等。
2.6.2 胃肠道功能监测包括胃肠道症状、胃肠道出血、感染等。
2.6.3 营养状况监测包括血浆蛋白、转铁蛋白、白蛋白等指标。
2.7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2.7.1 预防措施合理选择肠内营养制剂,注意营养液的温度、速度和浓度,避免过度喂养。
2.7.2 处理方法一旦发生并发症,应及时处理,必要时请相关科室协助。
3. 附则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肠内营养护理规范同时废止。
各级医疗机构应根据本规范制定相应的肠内营养护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饲、肠内营养护理要求
【鼻饲管固定】
要求:牢固美观舒适清洁通畅
方法:采用分叉交织法、蝶翼法、吊线法、固定带法、挂耳法固定
【间断鼻饲】
1、备齐用物至患者床边,解释,取得合作。
2、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斜坡位,将治疗巾铺于患者颌下。
3、胃管外端接注射器,先回抽,见有胃液抽出,即注入少量温开水(准备温度
38~40 o C),再注入温度适宜的肠内营养(准备温度38~40 o C),注入的量需根据医嘱决定,最后注入温开水10-20ml。
4、然后将胃管开口端反折,用纱布包裹,夹子夹紧或胶布裹紧。
有盖子的胃管直
接将盖子盖紧。
【肠内营养输注】
1、肠内营养配置后置冰箱保存,24h内使用,输注前30min-1h取出恢复至室温。
2、尽量使用肠内营养输注泵输注。
无肠内营养输注泵时建立输液巡视单,根据医嘱
和病人的耐受程度调节滴速。
输注前先询问患者有无腹胀,并回抽胃液,胃液量小于200ml,即可开始输注肠内营养;若胃液量大于500ml,说明有胃储留存在,应暂时停止输注向医生报告。
3、遵循“浓度由低到高、容量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
速度由每小时
25-30ml开始,根据病人情况每日增加10-20ml不等。
4、营养液输入的温度一般为35o C-37o C左右,寒冷季节输注时先加温再输入,常
用的加温方法有:恒温器加温法、热水袋加温法。
5、每2-4h用温开水10-20ml冲洗体内导管一次,输注管道每日更换一次。
管
腔较细的经皮内镜下造口管或鼻饲管经常冲洗以防堵塞。
6、经营养管给药时,先将药物碾碎溶解后注入,再用温开水20ml冲管,以防阻塞
营养管。
7、对吞咽和咳嗽反射减弱、胃排空不良者要防止返流、误吸的发生。
8、采用30-45o半卧位喂养,控制速度。
一旦发生误吸应立即停止输注,用力咳嗽、
吸引器吸引等方法清除气管内液体或颗粒。
9、记录24h尿量、排便次数与性状。
根据医嘱监控血糖的变化。
10、肠内营养期间严密观察有无腹胀、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不适。
出现症状,
立即停止肠内营养。
11、高温季节肠内营养输注时间过长容易变质,对于输注速度较慢的,可用250ml
输液瓶分装输注。
12、可根据病人治疗及活动需要,采用持续输注法和循环输注法。
【注意事项】
1、经鼻胃管输注肠内营养时每班检查鼻胃管是否在胃中。
其它营养管在喂养之前,
必须确证管端的位置。
2、胃内喂养时,床头抬高30-45o,气管切开者气囊充足可减少误吸。
3、喂养时掌握好三度:速度、温度、浓度。
速度由慢到快,温度30-40o C为宜(鼻
饲管末端夹加温器),浓度由稀到浓。
4、鼻饲过程中注意保持清洁,营养袋及输注管每24小时更换,每次输注的肠内营
养悬挂于常温中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
5、管道的维护:为避免发生堵管并确保管道长期正常使用,每次暂停输液时,用
30~50ML生理盐水或灭菌注射用水冲洗管道,平时每隔8小时冲洗管道一次。
6、鼻部护理:经常更换固定管道于鼻部的胶带。
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鼻部皮肤和鼻
腔,如有必要,使用能去除胶带的试剂。
如果胶带下的皮肤破损了,应拔除鼻胃管并通过另一侧鼻腔重置一根新管。
对破损皮肤加强护理。
可用0.2%碘甘油涂
抹局部,如有必要,局部使用消炎剂或保护物。
7、口腔护理:即使患者不能进食,对口腔,牙齿和嘴唇的良好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求患者每天刷牙1~2次。
如果是昏迷患者,应每天冲洗口腔数次(1/4h)。
为防止嘴唇脱水及增强患者舒适度,应使用润唇膏。
8、不要在已置入体内的管道中再插入导丝,以免钢丝刺破管道或进入侧孔引起胃肠
道损伤。
9、更换时间,普通鼻胃管两周更换一次、带导丝鼻胃管45天更换一次。
10.评估营养状况。
每天留24尿测定氮平衡,每周称体重1-2次;测定血浆蛋白1
次周,测定上臂臂围等参数。
生活如意,事业高升。
前程似锦,美梦成真。
百事大吉,万事顺利。
事业有成,幸福快乐。
幸福快乐,与君同在。
以上文字可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