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测试卷答案

合集下载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测试(答案版)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测试(答案版)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测试姓名:单位:1、我国56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团结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能够同心同德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党和国家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民族政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A.B.C.D.2A.B.C.D.3A.C.4、世界上许多国家由于民族矛盾激化而导致国家动乱,局势不稳,而我国却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社会进步,这主要是因为()A.我国没有民族矛盾B.我国的民族矛盾不会引起社会动乱C.我国正确地贯彻落实了党和国家的各项民族政策D.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A共同血缘B共同习俗C共同信仰D共同经济生活6、我国的民族特点是:人数多;();混居程度高。

A7开汉族A8AC9A(旗)。

12、()9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和《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

A1991年B1993年C1992年D1995年13、()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解放思想B.改革开放C.科学发展、社会和谐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4、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A.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事务的权利B.高度自治,繁荣稳定C.民族平等,共同繁荣D.A.B.C.D.A.C.A.C.18、成吉思汗的历史业绩是()。

A.起兵反抗辽的压迫B.建立蒙古政权C.定国号为元D.灭亡南宋19.《反分裂国家法》规定,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A.坚持“九二共识”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两岸经济合作和交流D.坚持两岸互信互利20、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A.共同繁荣B.民族区域自治C.民族平等团结D.培养和使用民族干部。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测试卷答案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测试卷答案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测试卷答案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测试卷答案
一、1-5 CACBB 6-10 BABBD 11-15 BCBAB
二、判断错错错对对错
三、名词解释:
1、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

2、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谁也离不开谁
3、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五、简答题(共10题)
1、什么是非法宗教活动?
答:凡是违反国家宪法、法律、法规、政策以及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法规、条例、规章的宗教活动都属于非法宗教活动。

六、论述题(共5题)
1、简述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意义?
答:各民族在经济生活、历史传统、文化风习、行为方式、心理素质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在社会生活中也有自己的需要。

少数民族的内部事务由谁来管理?当然只能由他们自己来管理。

这是民族平等的必然要求。

从经济发展的要求看,少数民族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单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汉族地区恰恰相反,经济文化比较发达,但资源不足,只有互相补充,连成一体,才能有利于整个国家的发展,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

2、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是什么?
一是既是少数民族的利益,也是我国的根本利益。

二是消除各民族发展上的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三是合理开发民族地区资源的需要。

四是建设边疆巩固国防的基本保证。

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及答案XXX的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一、填空题(20分,每空2分)1、提出的民族工作的主题是()。

2、自治州党委提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奋斗目标是()。

3、清朝政府于()年建立新疆省。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规定,“三史”教育是指()()()。

5、新疆精神的是指()()()()。

二、单选题(10分,每题2分)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A、沿海地区B、内地省市C、发达地区D、沿海省市4、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在()的根蒂根基上开展对外交往。

A、平等互利B、团结互助C、交流提高D、友好平等5、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的基本原则。

A、民族平等、民族尊重和民族共同发展B、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开展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相互尊重三、简答题(30分每题6分)1、什么是民族风俗惯?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第九条对不得破坏1民族团结是如何要求的?3、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宗教事情基本方针是什么?4、宗教自由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第三十七条对破坏民族团结如何追究责任?四、论述题(40分)1、零散朝觐有哪些危害?(15分)2、“瓦哈比”极端思想的危害?(15分)3、你认为父母让不满18岁的孩子封斋、非法学经是否正确?(10分)2XXX的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到2015年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3、(公元1884)4、(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教育)5、(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二、单项选择题CACDB三、XXX1、答:是指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开展进程当中,相沿久积而构成的喜好、风尚、俗和忌讳等,它表现在饮食、衣饰、居住、婚姻、生养、丧葬、节庆、娱乐、礼节、生产等方面。

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新源县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一、填空题(20分,每空2分)1、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民族工作的主题是()。

2、自治州党委提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奋斗目标是()。

3、清朝政府于()年建立新疆省。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规定,“三史”教育是指()()()。

5、新疆精神的是指()()()()。

二、单选题(10分,每题2分)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A 、四分之一B 、五分之一C 、六分之一D、七分之一2、少数民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学习()。

A、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文字B、汉语C、汉字D、外语3、国家在()举办民族中学或者在普通中学开设民族班,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实施中等教育。

A、沿海地区 B 、内地省市C、发达地区D、沿海省市4、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在()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

A 、平等互利B 、团结互助C、交流提高D、友好平等5、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的基本原则。

A、民族平等、民族尊重和民族共同发展B、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相互尊重三、简答题(30分每题6分)1、什么是民族风俗习惯?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第九条对不得破坏民族团结是如何要求的?3、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什么?4、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第三十七条对破坏民族团结如何追究责任?四、论述题(40分)1、零散朝觐有哪些危害?(15分)2、“瓦哈比”极端思想的危害?(15分)3、你认为父母让不满18岁的孩子封斋、非法学经是否正确?(10分)新源县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到2015年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3、(公元1884)4、(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教育)5、(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二、单选题 C A C D B三、简答题1、答:是指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相沿久积而形成的喜好、风尚、习俗和禁忌等,它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姻、生育、丧葬、节庆、娱乐、礼节、生产等方面。

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1、《宪法》第( B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A、第十六条B、第三十六条C、第五十六条2、党的( B )明确了新时期新阶段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

A、十五大B、十六大C、十七大3、党和国家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处理一切宗教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C)。

A、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B、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C、使全体信教和不信教群众联合起来,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上来4、宗教工作的根本任务是(C)。

A、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B、依法管理宗教事务C、做好信教群众工作5、( B )中央6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并就依法管理的内容、目标和方式、方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A、1982年B、1991年C、2004年6、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旨是( B )。

A、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团结和睦,有利稳定B、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C、求同存异,团结多数,把握方向,稳步推进7、2004年11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了国务院第426号令,颁布《宗教事务条例》,(C)正式施行。

A、2004年11月30日B、2005年1月1日C、2005年3月1日8、《安徽省宗教事务条例》实施后经过两次修正。

第二次修正的时间是(C)。

A、1999年10月15日B、2006年6月29日C、2007年2月28日9、宗教的结构一般分为“宗教的组织和制度”、“宗教的行为”、“宗教的体验”、“宗教的观念”四个层次。

政府行政管理的强度与涉及宗教观念的深度成(B)。

A、正比B、反比C、没有必然联系10、宗教团体的成立、变更和注销,应当依照(B)的规定办理登记。

A、《宗教事务条例》B、《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1、(A)宗教团体可以根据本宗教的需要按照规定选派和接受宗教留学人员。

最新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新源县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一、填空题(20分,每空2分)1、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民族工作的主题是()。

2、自治州党委提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奋斗目标是()。

3、清朝政府于()年建立新疆省。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规定,“三史”教育是指()()()。

5、新疆精神的是指()()()()。

二、单选题(10分,每题2分)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A 、四分之一B 、五分之一C 、六分之一D、七分之一2、少数民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学习()。

A、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文字B、汉语C、汉字D、外语3、国家在()举办民族中学或者在普通中学开设民族班,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实施中等教育。

A、沿海地区 B 、内地省市C、发达地区D、沿海省市4、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在()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

A 、平等互利B 、团结互助C、交流提高D、友好平等5、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的基本原则。

A、民族平等、民族尊重和民族共同发展B、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相互尊重三、简答题(30分每题6分)1、什么是民族风俗习惯?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第九条对不得破坏民族团结是如何要求的?3、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什么?4、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第三十七条对破坏民族团结如何追究责任?四、论述题(40分)1、零散朝觐有哪些危害?(15分)2、“瓦哈比”极端思想的危害?(15分)3、你认为父母让不满18岁的孩子封斋、非法学经是否正确?(10分)新源县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到2015年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3、(公元1884)4、(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教育)5、(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二、单选题 C A C D B三、简答题1、答:是指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相沿久积而形成的喜好、风尚、习俗和禁忌等,它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姻、生育、丧葬、节庆、娱乐、礼节、生产等方面。

民族宗教考卷答案

民族宗教考卷答案

民族宗教考卷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佛教B. 基督教C. 伊斯兰教D. 道教A. 汉族B. 藏族C. 回族D. 苗族A. 基督教B. 佛教C. 道教D. 犹太教4. 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基本原则是?A. 宗教自由B. 宗教平等C. 宗教信仰自由D. 宗教区域自治A. 圣诞节B. 泼水节C. 中秋节D. 古尔邦节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民族宗教信仰与民族风俗习惯无关。

(×)2.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3. 佛教起源于中国。

(×)4. 回族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之一。

(√)5. 民族宗教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______。

2. 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宗教______、宗教______、宗教______。

3. 佛教的经典著作是______。

4. 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5. 民族宗教问题在______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2. 佛教的主要教义是什么?3. 伊斯兰教的五功是什么?4. 简述基督教的起源与发展。

5. 试述民族宗教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分析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必要性。

2. 举例说明民族宗教与民族风俗习惯的关系。

3. 如何正确处理民族宗教问题?4.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民族宗教政策的认识。

5. 论述民族宗教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中的作用。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结合我国民族宗教现状,分析民族宗教问题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2. 分析民族宗教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2.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本地区贯彻落实民族宗教政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知识测试试卷及答案

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知识测试试卷及答案

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知识测试试卷及答案(共50题100分)姓名单位职务分数1、马克思主义“五观”是( )(单选题)A.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B.祖国观、宗教观、人文观、价值观、历史观C.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人生观D.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价值观2、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是( )?(单选题)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民族区域自治法C.宪法D.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3、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民族工作的主题是( )?(单选题) A.各民族共同奋斗,共同发展B.各民族共同进步,共同繁荣C.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D.各民族共同改革开放,共同和谐进步4、宪法序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单选题)A.统一国家B.多民族国家C.共和国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的义务。

(单选题)A.国家统一和稳定B.国家稳定和发展C.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D.统一和团结6、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单选题) A.聚居B.散居C.杂居D.群居7、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单选题)A.继承和发扬B.发展和创新C.保持或者改革D.维护或者改变8、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的代表。

(单选题)A.一定比例B.一定数量C.适当名额D.一定名额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设立的民族工作的专门机构称为()。

(单选题)A.民族事务委员会B.民族宗教委员会C.民族委员会D.民族工作办公室10、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单选题)A.基本法律B.行政法规C.部门规章D.地方性法规11、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扶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测试卷答案
一、1-5 CACBB 6-10 BABBD 11-15 BCBAB
二、判断错错错对对错
三、名词解释:
1、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

2、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谁也离不开谁
3、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五、简答题(共10题)
1、什么是非法宗教活动?
答:凡是违反国家宪法、法律、法规、政策以及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法规、条例、规章的宗教活动都属于非法宗教活动。

六、论述题(共5题)
1、简述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意义?
答:各民族在经济生活、历史传统、文化风习、行为方式、心理素质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在社会生活中也有自己的需要。

少数民族的内部事务由谁来管理?当然只能由他们自己来管理。

这是民族平等的必然要求。

从经济发展的要求看,少数民族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单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汉族地区恰恰相反,经济文化比较发达,但资源不足,只有互相补充,连成一体,才能有利于整个国家的发展,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

2、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是什么?
一是既是少数民族的利益,也是我国的根本利益。

二是消除各民族发展上的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三是合理开发民族地区资源的需要。

四是建设边疆巩固国防的基本保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