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测试(答案版)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测试(答案版)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测试(答案版)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测试姓名:得分: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3分)1、我国56 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团结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能够同心同德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党和国家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民族政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 ( D )A.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B.各民族大杂居和小聚居的分布特点C.民族地区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具有多层次性D.各族人民积极拥护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2、当今世界,前南斯拉夫、俄罗斯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为民族问题所困扰,而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

其根本原因是 ( D )A.我们的民族团结是以汉族为核心的B.我国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具有各自的民族特色C.我国各民族已消除了事实上的不平等D.我国实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3、少数民族歌曲体现的民族特征是 (C )A.共同血缘关系B.共同地域C.共同心理素质D.共同经济生活4、世界上许多国家由于民族矛盾激化而导致国家动乱,局势不稳,而我国却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社会进步,这主要是因为( C )A.我国没有民族矛盾B.我国的民族矛盾不会引起社会动乱C.我国正确地贯彻落实了党和国家的各项民族政策D.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D)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A 共同血缘B 共同习俗C 共同信仰D 共同经济生活6、我国的民族特点是:人数多;(D);混居程度高。

A 大分散、小聚居B 民族多C 居住集中D 居住地域广7、(D)同志提出的“三个离不开”的具体内容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A 毛泽东B 周恩来C 邓小平D 江泽民8、(D),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

A 共同团结进步B 共同发展提高C 共同繁荣进步D 共同团结奋斗9、我国(A)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测试卷答案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测试卷答案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测试卷答案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测试卷答案
一、1-5 CACBB 6-10 BABBD 11-15 BCBAB
二、判断错错错对对错
三、名词解释:
1、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

2、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谁也离不开谁
3、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五、简答题(共10题)
1、什么是非法宗教活动?
答:凡是违反国家宪法、法律、法规、政策以及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法规、条例、规章的宗教活动都属于非法宗教活动。

六、论述题(共5题)
1、简述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意义?
答:各民族在经济生活、历史传统、文化风习、行为方式、心理素质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在社会生活中也有自己的需要。

少数民族的内部事务由谁来管理?当然只能由他们自己来管理。

这是民族平等的必然要求。

从经济发展的要求看,少数民族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单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汉族地区恰恰相反,经济文化比较发达,但资源不足,只有互相补充,连成一体,才能有利于整个国家的发展,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

2、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是什么?
一是既是少数民族的利益,也是我国的根本利益。

二是消除各民族发展上的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三是合理开发民族地区资源的需要。

四是建设边疆巩固国防的基本保证。

山东省民族宗教理论政策知识竞赛5分钟

山东省民族宗教理论政策知识竞赛5分钟

山东省民族宗教理论政策知识竞赛5分钟活动结束后,将公布竞赛排名及获奖情况。

最后根据系统后台排名,取前20%的单位颁发最佳组织奖、优秀组织奖、积极参与奖。

参赛个人,设置一二三等奖,颁发获奖证书。

附:山东省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竞赛题库(一)一、单选题(共50题)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

A、指南B、主线C、遵循D、根本正确答案:B2.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必须从()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

A、国家安全B、维护民族地区长治久安C、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正确答案:C3.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

A、底线B、生命线C、梦想D、精神家园正确答案:B4.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

A、共同和平发展B、共同努力发展C、共同繁荣发展D、共同进步发展正确答案:C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搞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A、法律观B、民族观C、新闻观D、价值观正确答案:B6.推动各民族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

A、群众意识B、法治意识C、民族意识D、人民意识正确答案:B7.()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

A、社会主义文化B、传统文化C、中华文化D、革命文化正确答案:C8.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中国道路B、中国文化C、中华文化D、中国方案正确答案:C9.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A、“度”B、“魂”C、“纲”D、“领”正确答案:C10.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坚持正确的(),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A、王朝史观B、新国史观C、中华民族历史观D、人民史观正确答案:C11.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水平高低,一律()。

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1、《宪法》第( B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A、第十六条B、第三十六条C、第五十六条2、党的( B )明确了新时期新阶段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

A、十五大B、十六大C、十七大3、党和国家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处理一切宗教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C)。

A、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B、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C、使全体信教和不信教群众联合起来,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上来4、宗教工作的根本任务是(C)。

A、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B、依法管理宗教事务C、做好信教群众工作5、( B )中央6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并就依法管理的内容、目标和方式、方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A、1982年B、1991年C、2004年6、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旨是( B )。

A、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团结和睦,有利稳定B、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C、求同存异,团结多数,把握方向,稳步推进7、2004年11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了国务院第426号令,颁布《宗教事务条例》,(C)正式施行。

A、2004年11月30日B、2005年1月1日C、2005年3月1日8、《安徽省宗教事务条例》实施后经过两次修正。

第二次修正的时间是(C)。

A、1999年10月15日B、2006年6月29日C、2007年2月28日9、宗教的结构一般分为“宗教的组织和制度”、“宗教的行为”、“宗教的体验”、“宗教的观念”四个层次。

政府行政管理的强度与涉及宗教观念的深度成(B)。

A、正比B、反比C、没有必然联系10、宗教团体的成立、变更和注销,应当依照(B)的规定办理登记。

A、《宗教事务条例》B、《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1、(A)宗教团体可以根据本宗教的需要按照规定选派和接受宗教留学人员。

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及答案第一篇: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及答案新源县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一、填空题(20分,每空2分)1、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民族工作的主题是()。

2、自治州党委提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奋斗目标是()。

3、清朝政府于()年建立新疆省。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规定,“三史”教育是指()()()。

5、新疆精神的是指()()()()。

二、单选题(10分,每题2分)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A、四分之一 B、五分之一 C、六分之一 D、七分之一2、少数民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学习()。

A、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文字 B、汉语 C、汉字 D、外语3、国家在()举办民族中学或者在普通中学开设民族班,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实施中等教育。

A、沿海地区B、内地省市C、发达地区D、沿海省市4、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在()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

A、平等互利B、团结互助C、交流提高D、友好平等5、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的基本原则。

A、民族平等、民族尊重和民族共同发展 B、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相互尊重三、简答题(30分每题6分)1、什么是民族风俗习惯?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第九条对不得破坏民族团结是如何要求的?3、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什么?4、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第三十七条对破坏民族团结如何追究责任?四、论述题(40分)1、零散朝觐有哪些危害?(15分)2、“瓦哈比”极端思想的危害?(15分)3、你认为父母让不满18岁的孩子封斋、非法学经是否正确?(10分)新源县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到2015年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3、(公元1884)4、(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教育)5、(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二、单选题 C A C D B三、简答题1、答:是指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相沿久积而形成的喜好、风尚、习俗和禁忌等,它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姻、生育、丧葬、节庆、娱乐、礼节、生产等方面。

最新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新源县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一、填空题(20分,每空2分)1、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民族工作的主题是()。

2、自治州党委提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奋斗目标是()。

3、清朝政府于()年建立新疆省。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规定,“三史”教育是指()()()。

5、新疆精神的是指()()()()。

二、单选题(10分,每题2分)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A 、四分之一B 、五分之一C 、六分之一D、七分之一2、少数民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学习()。

A、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文字B、汉语C、汉字D、外语3、国家在()举办民族中学或者在普通中学开设民族班,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实施中等教育。

A、沿海地区 B 、内地省市C、发达地区D、沿海省市4、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在()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

A 、平等互利B 、团结互助C、交流提高D、友好平等5、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的基本原则。

A、民族平等、民族尊重和民族共同发展B、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相互尊重三、简答题(30分每题6分)1、什么是民族风俗习惯?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第九条对不得破坏民族团结是如何要求的?3、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什么?4、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第三十七条对破坏民族团结如何追究责任?四、论述题(40分)1、零散朝觐有哪些危害?(15分)2、“瓦哈比”极端思想的危害?(15分)3、你认为父母让不满18岁的孩子封斋、非法学经是否正确?(10分)新源县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到2015年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3、(公元1884)4、(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教育)5、(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二、单选题 C A C D B三、简答题1、答:是指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相沿久积而形成的喜好、风尚、习俗和禁忌等,它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姻、生育、丧葬、节庆、娱乐、礼节、生产等方面。

2023年大学生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宗教理论知识竞赛试题库附含答案共200题

2023年大学生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宗教理论知识竞赛试题库附含答案共200题

2023年大学生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宗教理论知识竞赛试题库(附含答案共200题)目录简介一、选择题:共IOO题二、简答题:共100题一、选择题L宗教工作的本质是O工作。

A、思想B、社会C、公民D、群众正确答案:D2.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国家保护所有的宗教活动B、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D、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正确答案:A3.宗教认识其信仰对象的基本方法是()。

A、信仰主义B、感性C、理性正确答案:A4.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

A、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B、推动各民族坚定“五个认同”C、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D、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正确答案:A5.假冒宗教教职人员进行宗教活动的,由宗教事务部门责令(),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取缔B、改正C、终止D、停止活动正确答案:D6.《宗教事务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从事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应当经O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审核同意后,按照国家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有关规定办理。

A、省级B、市级C、县级D、乡级正确答案:A7.下列不属于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内容的是OA、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B、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

C、坚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坚持生态保护第一。

正确答案:D8.要加强向干部群众和青少年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的教育,宣传(),加强有关自然现象、社会进化和人的生老病死、吉凶祸福等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

A、宗教知识B、方法论C、唯心论D、唯物论和无神论正确答案:D9.2017年6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宗教事务条例(修订草案)》,2017年8月26日,李克强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条例,自O起施行。

民族宗教考卷答案

民族宗教考卷答案

民族宗教考卷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佛教B. 基督教C. 伊斯兰教D. 道教A. 汉族B. 藏族C. 回族D. 苗族A. 基督教B. 佛教C. 道教D. 犹太教4. 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基本原则是?A. 宗教自由B. 宗教平等C. 宗教信仰自由D. 宗教区域自治A. 圣诞节B. 泼水节C. 中秋节D. 古尔邦节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民族宗教信仰与民族风俗习惯无关。

(×)2.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3. 佛教起源于中国。

(×)4. 回族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之一。

(√)5. 民族宗教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______。

2. 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宗教______、宗教______、宗教______。

3. 佛教的经典著作是______。

4. 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5. 民族宗教问题在______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2. 佛教的主要教义是什么?3. 伊斯兰教的五功是什么?4. 简述基督教的起源与发展。

5. 试述民族宗教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分析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必要性。

2. 举例说明民族宗教与民族风俗习惯的关系。

3. 如何正确处理民族宗教问题?4.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民族宗教政策的认识。

5. 论述民族宗教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中的作用。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结合我国民族宗教现状,分析民族宗教问题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2. 分析民族宗教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2.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本地区贯彻落实民族宗教政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源县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
一、填空题(20分,每空2分)
1、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民族工作的主题是()。

2、自治州党委提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奋斗目标是(
)。

3、清朝政府于()年建立新疆省。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规定,“三史”教育是指()()()。

5、新疆精神的是指()()()()。

二、单选题(10分,每题2分)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A 、四分之一
B 、五分之一
C 、六分之一D、七分之一
2、少数民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学习()。

A、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文字
B、汉语
C、汉字
D、外语
3、国家在()举办民族中学或者在普通中学开设民族班,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实施中等教育。

A、沿海地区 B 、内地省市C、发达地区D、沿海省市
4、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在()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

A 、平等互利
B 、团结互助C、交流提高D、友好平等
5、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的基本原则。

A、民族平等、民族尊重和民族共同发展
B、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
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相互尊重
三、简答题(30分每题6分)
1、什么是民族风俗习惯?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第九条对不得破坏
民族团结是如何要求的?
3、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什么?
4、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第三十七条对破坏民族团结如何追究责任?
四、论述题(40分)
1、零散朝觐有哪些危害?(15分)
2、“瓦哈比”极端思想的危害?(15分)
3、你认为父母让不满18岁的孩子封斋、非法学经是否正确?(10分)
新源县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到2015年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
3、(公元1884)
4、(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教育)
5、(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
二、单选题 C A C D B
三、简答题
1、答:是指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相沿久积而形成的喜好、风尚、习俗和禁忌等,它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姻、生育、丧葬、节庆、娱乐、礼节、生产等方面。

2、答: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散布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言论,不得收集、提供、制作、发布或者传播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信息,不得实施破坏民族团结、煽动民族分裂的行为。

3、答: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4、答: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
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5、答:违反本条例规定,散布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言论,收集、提供、制作、发布或者传播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信息,破坏民族团结、煽动民族仇恨、制造民族分裂,违反治安管理秩序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论述题(40分)
1、(答题要点)由于零散朝觐组织者主要目的是赚钱牟利,一些参加零散朝觐群众托人办手续,但因无法办理签证,白花了钱而不能参加朝觐,有的因为钱财被零散朝觐组织者骗走而无法回国,长期滞留沙特;有的没有安排好食宿交通,经常在境外发生抢饭吃、抢帐篷、抢车坐的现象;有的因为经济问题发生纠纷、冲突,甚至扣留人质等恶性事件,有的因为没有集体的保护在国外被偷被抢。

这些都严重损害了穆斯林群众的切身利益,造成不良国际影响,损害了我们国家形象。

特别是零散朝觐者处于无政府、无组织状态,极易成为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等敌对势力渗透对象,严重危及我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2、(答题要点)其教义要旨为,革除多神崇拜和一切形式的“标新立异”,“回到《古兰经》去”,恢复先知穆罕默德时期伊斯兰教的“正道”,严格奉行认主独一的教义。

主张:一是严格信奉独一的安拉;二是坚持以《古兰经》为个人行为的最高准则;三是禁止伊斯兰教民有吸烟、饮酒、赌博等行为,并反对将音乐、舞蹈引入宗教仪式;禁止伊斯兰妇女穿着丝绸和华丽服饰、佩戴金银珠宝首饰等;四是倡导信仰本教派的穆斯林团结,为捍卫“安拉之道”,团结一致、共同对敌。

其目的就是改变传统的宗教习俗,回归复兴伊斯兰原教旨主义。

3、(答题要点)这是不对的!这是非法宗教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因为国家《教育法》和其它一些相关法规明确规定不允许未满18周岁的孩子非法学经、参加宗教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