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004年至今我国利率调整对经济的影响

合集下载

利率调整对经济的影响

利率调整对经济的影响

利率调整对经济的影响近年来,利率调整一直是经济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利率调整对经济的影响,并分析其在不同领域的具体表现。

首先,利率调整对投资活动产生直接影响。

降低利率可以刺激企业和个人增加投资,因为低利率意味着更低的借贷成本。

企业可以更容易地获得贷款,从而扩大生产规模、引进新技术和设备。

此外,个人也更有动力购买房产、车辆等大型资产,因为贷款利率较低,还款压力相对较小。

因此,适当的利率调整可以促进投资活动,推动经济增长。

其次,利率调整对消费行为产生影响。

利率的上升会增加借款成本,导致个人和家庭减少消费支出。

高利率意味着贷款利息较高,这会使购买力下降,进而抑制消费需求。

相反,降低利率会刺激消费,因为低利率使得贷款更加便宜,个人和家庭更愿意购买商品和服务。

因此,利率调整对消费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对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

利率调整还对房地产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房地产市场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调整利率可以直接影响购房者的购买力和还款能力。

当利率上升时,购房者需要支付更多的利息,这会增加购房成本,降低购房者的购买力。

此外,高利率还会增加购房者的还款压力,导致贷款违约风险增加。

相反,降低利率会刺激购房需求,提高购房者的购买力,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因此,利率调整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利率调整还对货币市场和金融机构产生重要影响。

利率的上升会导致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上升,这会增加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

高成本的融资会对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相反,降低利率会减少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提高其盈利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

此外,利率调整还会影响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和利率曲线形态,对货币市场的运行和金融机构的运营产生重要影响。

最后,利率调整对国际贸易和汇率也具有重要影响。

利率的上升会提高本国货币的利率水平,吸引外国资本流入,进而导致本国货币升值。

我国利率水平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我国利率水平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我国利率水平的调整对经济的影响一、引言利率政策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地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1.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再贷款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所采用的利率;再贴现利率,指金融机构将所持有的已贴现票据向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所采用的利率,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的部分支付的利率。

2.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

3.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

4.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等。

下面,我将首先对2006年以来央行的利率变动进行回顾,然后分析这些变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并指出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相关的建议。

二、2006年以来的央行利率水平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表1 2006年-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基准利率调整表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调整表总结从总体上看,我国存贷款利率自2006年以来,都呈现稳步上调的态势。

2006年~2007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无调整(2008年1月1日起,再贴现率上调至4.32,对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上调至4.68)。

自2006年以来,随着包括利率政策在内的一系列货币政策的调整,央行的货币政策完成了一个从“稳健”到“适度从紧”再到“从紧”的嬗变,但是我国仍然是低利率的国家。

其主要表现就是所谓“负利率”的存在。

还记得2007年房市股市轮番联动,所引发的“居民储蓄搬家”现象,就很好地说明我们低利率政策的现状2008年~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急剧变化,美国次贷危机不断恶化,影响日益加深,对世界金融市场形成强烈冲击,国际经济增速明显放缓。

各国政府、央行纷纷出手救市,相继采取降息等诸多举措提高流动性,提振金融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论利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论利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摘要:利率作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经济杠杆,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宏观经济;通货膨胀;利率市场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是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杠杆,是宏观经济调节中最常用的政策工具。

一、利率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理论基础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实经济中的各个因素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就是在这些众多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矛盾中进行着的,也就是不断地通过均衡-失衡-新的均衡这样一个过程来实现的。

这些市场经济国家进行的宏观经济调控是建立在西方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二、我国应用利率这一宏观调控工具的实践过程1979年4月至今,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总共进行了二十多次调整,在20世纪90年代就进行了14次之多的调整,总体看来,我国利率调整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1979-1985年,利率上调时期改革之初,我国金融管理部门就已注意到银行利率偏低的状况。

我国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较高的利率不仅有利于筹措建设资金,而且还可以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

鉴于此种情况,如表1所示,在1979―1985年这个阶段,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多次提高存款利率。

(二)1986―1995年,利率波动时期这一阶段利率随经济周期上下波动,体现利率与经济发展具有很高的相关性。

(三)1996―2003年,利率连续下跌时期由于前几年针对通货膨胀的“软着陆”政策,利率调整的频率较多,幅度较大,使这整个宏观经济产生了收缩效应。

为此,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的财政金融措施,包括增发1000亿元国库债券,重点用于增加一些基础投资建设,1998年3月、7月和12月三次降低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为国有企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创造了条件。

(四)2004年10月29日至今,利率连续上调时期前几年一连串的利率下调后,有效地拉动了经济,投资大量增加,致使经济又陷入过热状态,经济结构不是非常合理。

为此,中央银行决定,自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基准利率,但并没有有效地抑制经济过热的局面,于2006年两次连续上调利率,带来巨大影响。

我国利率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我国利率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我国利率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The Influence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Interest Rate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Our Country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利率对经济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已成为反映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形势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世界各国宏观调控已转向频繁运用利率杠杆,利率政策己成为各国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求、进而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利率政策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在不长的时间跨度里,多次调节利率,显示了其运用利率政策推动经济发展的信心。

可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全球型经济的影响,影响了利率政策效应的发挥,使利率政策效应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宏观与微观市场产生了不同的效应。

进一步提高利率政策的有效性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由此,认真分析导致利率政策的有效性,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极为有利,特别是现阶段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利用良好的利率政策来规避我国可能的经济风险。

关键词:利率政策经济发展影响- I -The Role of Interest Rate Policy on EconomicDevelopmentAbstractAs the economy continues to develop, the impact of interest rates on the economy will be growing, has become a reflection of macro-economic and micro-economic situation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the world have turned to frequent use of macro-control levers rates, interest rate policy has become a central countries banks control money supply and demand, and thus an important means of regulating the economy, interest rate policy position in China's monetary policy will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Since the 1990s,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in a short time span, repeatedly adjusting interest rates, indicating its use of interest rate policy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onfidence. However, due to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the global economy, the impact of the effect of interest rate policy to play, so that the effect of interest rate policy in different stages and different macro and micro market had a different effect. Further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est rate policy as a problem worthy of study. Thus, a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est rate policy lead, to promote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extremely beneficial, especially at this stage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the use of interest rate policy to circumvent the good of the possible economic risks.Key words: Interest Rate Policy Economic Development Impact- II -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1 前言.. (1)1.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2)2 我国利率政策工具及特点 (2)2.1 我国利率政策工具 (2)2.2 我国利率政策的特点 (3)3 我国利率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3.1 利率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3)3.2 利率政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5)4 我国利率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7)4.1 利率政策的局限性 (7)4.2 利率管理体制和利率形成机制不健全 (8)5 完善我国利率政策的对策与建议 (8)5.1 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体系 (8)5.2 完善利率政策传导的市场机制 (9)5.3 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9)6 结论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 III -1 前言1.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本文以中国利率及利率政策效应作为研究对象。

浅谈利率对经济的影响

浅谈利率对经济的影响

浅谈利率对经济的影响浅谈利率对经济的影响目录一、利率对投资的影响二、利率对消费的影响三、利率对货币供应的影响四、利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五、利率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六、案例分析: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的调整七、案例分析:日本利率零利率政策的影响八、案例分析: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实践九、案例分析:欧洲央行的负利率政策十、案例分析:英国的利率政策调整与脱欧一、利率对投资的影响利率是影响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

投资的决策主要受到利率的影响,利率降低可以刺激投资,提高可贷资金,减少贷款成本,激励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进行新产品研发、增加工厂、设备等投资,促进经济发展。

但当利率过高时,可能会抑制投资的积极性,降低企业盈利水平,限制生产和经济增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利率,以促进经济发展。

二、利率对消费的影响消费是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当利率降低时,消费贷款成本也会降低,从而促进消费;反之,当利率上涨时,消费贷款成本会上涨,降低消费借贷需求。

因此,利率对消费有双重的影响。

一方面,降低利率可以刺激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高利率可以限制消费,降低通胀率,稳定货币体系。

三、利率对货币供应的影响货币供应是指流通于市场上的货币量。

利率的变化会引起货币供应的变化。

利率上涨可以提高储蓄的利息,吸引更多的储蓄资金进入市场,增加货币供应;反之,利率下降可以降低储蓄的利息,降低市场上存款,减少货币供应。

因此,货币供应是受利率变化的影响的。

当货币供应大于需求时,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当货币供应小于需求时,可能会导致货币紧缩。

四、利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货币政策是一国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通常是由中央银行负责。

利率是货币政策的核心工具之一。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利率来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实现价格稳定和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例如,如果通货膨胀率过高,则通常会提高利率以抑制借贷需求,抑制消费和投资,从而减缓通货膨胀。

另一方面,如果经济衰退,则中央银行通常会降低利率以提高消费和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论利率变动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初稿)

论利率变动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初稿)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论利率变动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摘要利率又称利息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按百分比表示。

利率是宏观经济的重要变量,也是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之一。

在经济学理论中,利率的上下变动,通过一定的传导途径,会对国民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利率是宏观调控的一个有力的手段,起到了重要的经济杠杆作用,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收缩和扩张,从而来有规律的进行调整,在不同的经济发展的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利率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使得宏观经济均衡,还提高了微观经济效率,以及在利益的分配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进步,金融体制的逐渐完善,利率对经济的影响将在越来越多的方面得到体现,各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相关理论也将越来越完善。

关键词:利率变动;国民经济;货币政策;影响The Impact of Changes in Interest Rate toChina’s National EconomyABSTRACTInterest rate and interest rate, that ratio 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the amount of interest and principal, according to percentage. The interest rate is an important macroeconomic variable, one of the main tools and monetary policy. In economic theory, the interest rate fluctuation, through the pathway, will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national economy. In our country, the interest rate is the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a powerful,means, plays an important economic lever effect, has a very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s China's national economic contraction and expansion, thus to regularly adjust, in diffe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period, plays a different role.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the interest rate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not only makes the macroeconomic balance, but als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icro economy, and in the interests of the distribu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progress of economy, the financial system gradually perfect, the economic impact of interest rates will be reflected in more and more aspects of research in various fields, more and more, related theory will become more perfect.Keywords:Changes in Interest Rate; National Economy; Monetary Policy; Influence目录1 绪论 (1)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2 本文的研究方法 (2)1.3 本文的主体结构 (2)2 利率与投资的关系 (4)2.1 利率与证券市场的关系 (4)2.2 利率与货币市场的关系 (6)2.3 本章小结 (6)3 利率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 (8)3.1 利率与汇率 (8)3.2 三元悖论 (9)3.3 利率通过汇率影响进出口的传导路径 (10)3.4 本章小结 (10)4 利率与居民消费的关系 (11)4.1 利率对储蓄率的影响 (11)4.2 利率对物价的影响 (12)4.3 储蓄率、物价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13)4.4 本章小结 (14)5 结论 (15)5.1 结论 (15)5.2 建议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17)1 绪论1.1 研究问题的提出2008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以及随后欧洲爆发的债务危机,给21世纪初期的全球经济画上了浓重的阴影,也对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造成了重要影响。

论近年利率变化对经济调控的作用

论近年利率变化对经济调控的作用

财经管理学院论文论近年利率变化对经济调控的作用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二零一二年十一月目录摘要 (2)引言 (2)1. 利率的含义 (2)2. 利率的作用 (2)3. 利率能否发挥作用取决的因素 (2)4. 现阶段的利率政策分析 (3)5. 央行的利率调整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5)结束语 (11)参考文献 (12)论近年利率变化对经济调控的作用【内容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央行越来越重视利率在经济调节中的作用,从1996年至今,已经多次采用利率手段来进行宏观调控,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2004年10月28日,央行宣布加息。

文章就是以这次加息为背景,来探讨央行的利率决策机制及其加息对经济的影响。

利率政策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

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地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以此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调节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

【关键词】:利率;CPI;固定资产投资【引言】:我国利率调整机制利率作为最重要的货币政策之一,是我国政府根据经济运行情况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

尤其在目前的经济结构下,政府投资以及民间投资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利率变动对于投资有着直接的作用,并且作用时间通常较短,可以在短期内对经济运行产生重要的影响,故而利率的调整对于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尤其明显。

在我国这样的非利率市场化国家,利率是国家控制经济的一个杠杆。

国家可以利用加息降息对国家总体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调控。

【正文】一.什么是利率利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本金之间的比率。

作为货币资金的使用价格,利率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调节杠杆。

二.利率的作用:(1)积聚社会闲散资金;(2)调节消费和储蓄;(3)调节产业结构(4)控制通货膨胀(5)平衡国际收支。

(6)从微观来说,它可以激励企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影响家庭和个人的金融资产投资。

三.利率能否发挥作用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率的传导机制是否通畅;二是央行的政策实施是否到位。

加息、降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加息、降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加息、降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摘要】利率是市场经济国家执行的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利率变动既是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同时也反映了经济发展趋势及结果。

利率的高低,能反映一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状况,因此利率的变动,又将影响所有宏观经济变量如国民生产总值、物价水平、就业水平、国际收支、经济增长率等等。

今后,我国经济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利率水平逐渐下降或上升,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因为降息、加息对我国经济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随着降息的结束,加息周期的到来,给我国经济发展发生了变化,经济市场前景仍有带关注。

本文阐述了加息、降息的涵义、内容、作用和必要性,并提出了如何正确调节利率变动对经济带来影响的对策。

【关键词】加息降息我国经济影响对策前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利率已经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现代经济中利率是联系金融领域与实际经济活动的纽带,是货币传递过程中的枢纽,因而历来被各国政府作为宏观经济调节的重要工具。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快,利率逐渐成为影响经济主体决策的重要参数,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率政策也日益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6年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式启动,发展的10年中我国利率基于不同时期宏观经济背景进行了特点鲜明的两轮利率大调整。

1996-2002年,通过连续八次降息,以及随后新的加息通道的形成,其背后的宏观经济背景和政策含义值得研究,尤其是对利率变动对我国企业和国民经济的影响的分析,研究利率调整的宏观经济背景并体会其中的政策含义及目的,更能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全面的借鉴。

一、加息、降息的概述(一)加息、降息的涵义及内容利率作为一个国家实施经济政策的重要手段,其升降变动自然牵动着经济市场的方方面面。

加息、降息都是央行行政性地人为地对货币币值的重新调整。

加息是对现行的某种或某些利息率进行有目的的提高的行为,通常是为了实现某个具体的目标而做出的举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2004年至今我国利率调整对经济的影响【摘要】利率调整作为货币政策的一部分,应该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为将2004年至今央行进行的利率调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论述,从GDP增长率、CPI增长率、股市、房地产市场四个方面展开讨论,旨在综合分析我国2004年至今的多次利率调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货币政策利率调整金融危机影响 GDP增长率 CPI增长率股市房地产市场在我国这样的非利率市场化国家,利率是国家控制经济的一个杠杠。

国家可以利用加息降息对国家总体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调控。

当国家经济增长趋缓、国民投资降低、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时,国家可以降低利息,使储蓄的回报减少。

相对而言,投资的回报率将提高。

这样,人们将更趋向于将钱投入股市、楼市、基金等市场。

另外,在降低储蓄利息的同时,贷款利息也将降低,这样更多的想投资到无奈缺少资金支持的企业和个人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获得资金进行投资,这对投资也是一种促进。

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降低利息可以很好的促进投资的增加,拉动经济增长,使国家走出经济阴霾,更快的发展起来。

而当经济过热,投资不断增加,从而导致产能过剩、贸易顺差增大、通货膨胀压力加剧、货币升值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采取降息来减缓经济的增长,冷却投资,达到经济合理增长、释放通货膨胀压力等目标。

从2004年起,我国的利率调整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分别为2004~2007年底、2008年~2009年以及2010年至今。

这三个阶段政府对利率的调整目标不同,因此采取的方法不同。

在第一个阶段,暨2004年~2007年底,由于中国加入WTO,经济一直处于过度发展状况,包括房地产和股市等方面的经济泡沫不断增大,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增大。

因此急需政府采取手段调控经济,减缓经济增长,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

因此,在2004~2007年底这段过程中,央行加息9次,总加息2.16个百分点。

其中在2007年加息最多,力度也最大。

在2007年内,央行总共加息6次,总加息1.08个百分点。

在第二个阶段,暨2008年~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急剧变化,美国次贷危机不断恶化,影响日益加深,对世界金融市场形成强烈冲击,国际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断显现。

我国的GDP呈现回落趋势。

降息有利于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因此,在2008年内,央行总共降息4次,总降息达1.89个百分点。

在第三个阶段,暨2010年至今,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退去、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提高、房地产泡沫的问题不断凸显、CPI持续高涨、通货膨胀的压力不断增大、投资热不断升温,人民币升值压力猛增。

国家急需出台调控经济措施,使经济回到正常轨道,平稳增长。

央行在此期间连续加息4次,总加息达1.07个百分点。

在今年内,央行以加息2次,加息幅度达0.5个百分点。

数据上调时间调整前存款基准利率调整后存款基准利率调整幅度2011年04月06日 3.00% 3.25% 0.25%2011年02月09日 2.75% 3.00% 0.25%2010年12月26日 2.50% 2.75% 0.25%2010年10月20日 2.25% 2.50% 0.25%2008年12月23日 2.52% 2.25% -0.27% 2008年11月27日 3.60% 2.52% -1.08% 2008年10月30日 3.87% 3.60% -0.27% 2008年10月09日 4.14% 3.87% -0.27% 2007年12月21日 3.87% 4.14% 0.27%2007年09月15日 3.60% 3.87% 0.27%2007年08月22日 3.33% 3.60% 0.27%2007年07月21日 3.06% 3.33% 0.27%2007年05月19日 2.79% 3.06% 0.27%2007年03月18日 2.52% 2.79% 0.27%2006年08月19日 2.25% 2.52% 0.27%2004年10月29日 1.98% 2.25% 0.27%下面,我将分阶段论述央行的利率调整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一、第一阶段(2004~2007年年底)在这个阶段,中国经济处于转轨和加速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中,经济也处于较快的增长阶段。

在这个时期,央行制定货币政策目标为M2和M1分别控制在17%左右,人民币新增贷款控制在2.6万亿元,预计CPI上涨3%左右。

目的是维护经济的平稳增长。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经济增长受资源制约。

根据中央确定的经济增长7%的预期目标,央行进行了9次加息,总加息2.16个百分点。

基准利率从2004年10月29日的1.98%上升到了2007年12月21日的3.87%。

在GDP增长率方面,加息并未对GDP增长率造成显著影响,从2004年加息开始,GDP增长率由2003年的9.5%上升至10.1%,并在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别保持在10.4%、10.7%、11.4%。

加息并未起平稳经济增长的做用,反而促进了了经济增长。

在CPI增长率方面,加息起到了稳定物价,释放通货膨胀压力的作用,2003年我国CPI增长率为1.2%,到了2004年则飙升至4.8%,通货膨胀压力剧增。

央行对利率的调整抑制住了通货膨胀的势头,CPI增长率也在2005年、2006年回落至1.8%和1.5%。

但在2007年,由于经济的较快增长,商品需求的不断增加,CPI增长率又开始大幅上涨至4.8%。

因此在2007年内,央行总共加息6次,总加息1.08个百分点。

但对CPI增长率的抑制作用收效甚微,在2008年,CPI增长率又上涨至 5.9%,这次的上涨也有内需增大的因素,但也可见央行大幅提高利率对CPI增长率的抑制作用不太明显。

在股市方面,利率调整对股市的影响十分明显。

但在2004年~2007年中,只有2004年10月29日的利率上调使沪深两市股指微降,但余后的8次加息,尽管幅度很大,但沪深两市股指仍然上涨不止。

可以说,该阶段中利率的调整并未对投资产生较大的抑制作用。

在房地产方面,上调利率对抑制需求,平稳房产价格会起到积极作用。

专家认为,央行上调利率的幅度对住房消费者的心理预警作用仍很大。

虽然央行每次加息的幅度都不大,但是央行采取这种频繁的利率上调,表明利率再度上调的几率非常大,从而让消费者产生对后期成本明显增加的预期。

这样,在某种程度上是会抑制一部分普通消费者的房产需求,利率的上调肯定会对房产需求者的心理产生影响,市场将出现短暂的观望态势。

由于央行的频繁加息不仅给房产投资者造成了投资成本的上升和投资风险的增加,更是让投资者产生未来再度上调利率的心理暗示。

因此,利率上调对房产投资者特别是对部分持有多套房产进行投资的人群会释放部分手中房产来缓解投资的压力和风险。

但在2004年~2007年之间的加息,并未对房地产投资的需求造成显著的影响,房价更是翻了一番。

二、第二阶段(2008年~2009年)2008年~2009年,暨第二阶段。

世界经济形势急剧变化,美国次贷危机不断恶化,影响日益加深,对世界金融市场形成强烈冲击,国际经济增速明显放缓。

各国政府、央行纷纷出手救市,相继采取降息等诸多举措提高流动性,提振金融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多变,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断显现。

我国的GDP呈现回落趋势。

降息,有利于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释放了保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

因此,在2008年内,央行总共降息4次,总降息达1.89个百分点。

在GDP增长率方面,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GDP增长率应该有较大的回落,但由于央行果断采取大幅的降息,因此,2008年与2009年的GDP增长率还是维持在9.1%和8.7%。

此次央行的降息在稳定经济增长,平稳度过危机方面还是有显著的成效。

在CPI增长率方面,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内需的不断减小,物价水平大幅回落,CPI增长率由2008年的5.9%回落至2009年的-0.7%。

通通货紧缩出现,但由于降息及时。

CPI增长率又由2009年的-0.7%上升至2010年的3.3%。

因此,降息对维持适度通货膨胀,保持经济稳定的作用在此阶段还是很明显的。

在股市方面,央行大幅的降息对股市的影响不是十分明显。

在2008年10月09日央行降息0.27%后,当日的沪深股指分别下跌0.84%和2.4%;在2008年10月30日央行继续降息0.27%后,当日的沪深股指分别上涨2.55%和1.91%;在2008年11月27日央行大幅降息-1.08%后,当日的沪深股指分别上涨1.05%和2.29%;在2008年12月23日央行继续降息0.27%后,当日的沪深股指分别下跌4.55%和4.69%。

由此可见,2008年内的大幅利息调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股市的大幅下跌,但也未能起到救市的作用。

在房地产方面,由于央行的大幅降息,房地产市场在2008年~2009年格外火爆,房价也未见下降趋势,因此才酝酿出了2010年出台的国十条等抑制房价的措施条款。

因此,央行本阶段的大幅降息还是对房地产市场起到了一个促进作用。

三、第三阶段(2010年至今)本阶段由于CPI增长率的不断增加,中央打压房地产市场的的决心愈加牢靠,金融风暴的影响不断减弱。

因此,央行采取了加息的货币政策以缓解通胀压力、打压房价、稳持经济的平稳增长。

本阶段内央行连续加息4次,总加息达1.07个百分点。

在今年内,央行以加息2次,加息幅度达0.5个百分点。

在GDP增长率方面,加息并未稳定GDP增长率。

在走出经济阴霾后,2010年GDP增长率由2009年的8.7%上升至10.1。

GDP继续走向飞速增长的道路。

在CPI增长率方面,加息也并未达到抑制CPI增长率的作用。

在加息后,2010年的CPI增长率由2009年的-0.7%上升至3.3%,而且至今未见回落的趋势,通货膨胀压力仍然很大。

因此利率调整并未在此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股市方面,近期的加息对股市的影响不大。

在2010年10月20日加息0.25%后,沪深股市股指分别上升0.07%和1.23%;在2010年12月26日加息0.25%后,沪深股市股指分别下降1.90%和2.02%;在2011年02月09日加息0.25%后,沪深股市股指分别下降0.89%1.53%。

近期的加息还是对股市起到了一定的稳定作用。

在房地产方面,由于近期的“国十条”等相关调控房价政策而相继出台,房价增长率有了一定的回落。

作为政策中一部分的加息,也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加息会使投资收益明显下降,促使一部分投资者进行出售,从而大量增加二手商品房的供给量,抑制房价的快速增长。

在分析了三个阶段央行利率调整对经济的影响之后,我认为利率调整作为货币政策的一部分,应该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