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运动中引起肌肉损伤的原因
中学田径训练运动损伤产生原因及预防研究

关节脱位 、 肌 肉 拉 伤 韧带拉伤 、 滑囊炎 、 髌 骨劳损、 半 月 板 损 伤
田径 运 动 具 有 剧 烈 性 、 技 术 性 以及 复 杂 性 等 特 点 , 而 训 练 的过 程 是 由教 师 和 学 生 共 同参 与 的 , 所 以, 可 将 中 学 田径 训 练 运 动损 伤 产 生 的 原 因 分 为 主 观 因素 和 客 观 因 素 . 主观 因素多为可控因素 , 如 教 师 为 片 面 追 求 成 绩 的 提 升 而 在 训 练 计 划 的 制 定 上
行 田径 训 练 , 使 其 身 体 素 质 得 到全 面 的 发 展 , 已 经成 为 当前 中 学 体 育 与 健 康 教 学 中 一 项 必 不 可 少 的 内容 . 但 由 于 多 种 原 因 的 存在 , 致 使 在 中学 田径 训 练 中 出现 了 各 种 各 样 的 运 动 损 伤 , 常见的运动损伤部位和类型见表 1 .
第2 2卷 第 2期
2 0 1 3年 6 月
河 南 教 育 学院 学报 ( 自然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H e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E d u c a t i o n(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表 1 中 学 田径 训 练 中常 见 的损 伤 部位 和 损伤 类 型
Ta b . 1 T h e c o mmo n p o s i t i o n s o f i n j u r y a n d t h e t y p e o f i n j u r y i n mi d d l e s c h o o l t r a c k a n d i f e l d t r a i n i n g
田径类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教案

田径类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
一、疲劳损伤
1. 原因
疲劳性损伤是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和心肺系统不足以满足所需能量,导致肌肉或者身体某部或多部位出现疲劳感,进而对身体造成伤害。
此种损伤多由于训练不到位,不合理的锻炼量或音乐节奏过快等因素造成。
2. 预防措施
1.坚持训练合理化;
2.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时间;
3.随时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
4.注意热身和拉伸。
二、扭伤、拉伤等
1. 原因
扭伤和拉伤均属于运动创伤,多由不良或不专业的运动方式所致。
例如:猝然刹车、突然加速、不恰当的着地姿势等都会导致扭伤和拉伤。
2. 预防措施
1.每次锻炼前做好热身;
2.执行正确的运动变化;
3.避免在不良气候下锻炼。
三、骨折
1. 原因
骨折是在体育运动中出现的较为危险的损伤之一,多由于运动方式错误、流血勿忘、移动身体部位过大等原因所致。
2. 预防措施
1.选择正确的鞋子和装备;
2.处理之前的其他损伤,降低成为骨折风险的伤害因素;
3.处理年龄、体重、健康状况及被动致伤等危险因素。
四、皮肤及软组织创伤
1. 原因
在田径类运动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皮肤及软组织损伤。
基本原因为运动过程中难免会有摩擦或者行动不方便引起磨擦等问题。
2. 预防措施
1.选择正确的装备;
2.保持好的体态和姿势;
3.注意饮食,多添加维生素C等促进伤口愈合的元素。
以上便是田径类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方法。
作为运动员和运动爱好者,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并制定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让运动更有益于健康。
大学生田径运动训练损伤的原因及对策

大学生田径训练 中发生的损伤以慢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较多 ( 2 %) 6. ,急性损伤次之 (7 %) 5 3. ,开放 5 性损伤较少 ( . ,无骨折 、关节脱位等损伤.损伤发生时间以假期集中训练阶段为多 (0 %) 2 %) 5 6. ,其次 7 是开始组队训练初期 ( 9 %) 1. ,这可能与运动负荷较大,对其不适应有很大的关系 ;多数损伤发生在训练 6 当中 ( 1 %) 但正常训练以外引起的损伤不容忽视 ( . ) 9. , 6 8% . 4 大学生田径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发生与各 田径运动项 目 本身的技术特点有很大的关系 ,具有明显 的 “ 运 动技术病”特征.从总体上看 ,大学生 田径训练中运动损伤发生最多的是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 , 其次是踝 关节扭伤 、腰部损伤、大腿肌肉拉伤 .
7 月
J1 2 o u. 0 8
文章 编号 :10 — 8 2 0 0 7 93 1( 08)0 —0 3 0 4 0 8— 3
大学生 田径运动 训练损 伤 的原 因及 对 策
王传军
(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体育系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10 ) 60 5
摘要 :大学生在田径训练过程 中经常发生运动损伤 ,一旦发生运动损伤将严重影响正常的训练和 比赛.针对大学生田径训练中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和规律进行分析 ,提 出了消除致伤 因素的预 防 措施 , 对指导大学生田径训练有一定意义. 关 键词 :运 动损 伤 ;田径运 动 ;大 学生
1 研究对象 与方法
11 研 究对 象 .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参加黑龙江省第 1 ~1 3 5届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的学生及校田径运动队
的学生共 15 , 中男生 6 名 ,女生 5 1名 其 1 4名 ,平均年龄 2 .岁. 1 3
田径训练中安全防护的措施分析

田径训练中安全防护的措施分析作者:董永祥来源:《体育时空》2014年第02期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2-000-01摘要田径是体育项目中的一种,田径训练是一种强耐力训练项目,持续的训练时间容易导致运动员肌肉拉伤或是造成其它的关节受到损伤,那么在田径训练运动中,必须做好相对的安全防护措施才能使运动员们不受伤害,才能使运动员们拥有一个好的身体状况投入到更加高的技能训练中去,本文就田径训练中安全防护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田径训练安全防护措施田径运动需要运动员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然而在高难度和持续的田径训练中,如果教练员不能很好的把控住训练计划,或是运动员不能很好的认识田径训练,那么就很容易造成训练中运动员受伤,只有在田径训练中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或是有效的防护措施才能避免受伤的发生。
一、运动员在田径训练中造成损伤的原因在一项持续强耐力的田径训练中,造成运动员受到损伤的原因有很多,具体可以从几个反面来反应:(一)田径训练中运动员本身自我预防受损伤意识淡薄在一般的日常田径训练中,有些田径教练和运动员,把运动中所受到的损伤看成一般普遍存在的情况,以至于他们习惯性的被动接受田径训练使所造成的损伤,而不懂得去积极科学有效的预防损伤的发生,这种危险意识的存在,导致了运动员在田径训练中身体频繁的收到损伤,而使之变为习惯性的运动伤害,这种情况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会直接的影响到田径运动员们的田径运动生涯,同时更容易使运动员们在田径训练中心理容易留下阴影,身体的伤害已经伤口的疼痛,会严重的阻碍田径运动员们在田径训练发挥上的效果,从而进一步的造成心理阴影,直到训练时就会产生恐惧和压抑以及排斥的状况,这很大程度上会降低田径运动员在田径运动项目上发挥。
(二)田径训练前准备工作不到位田径训练时,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训练前的准备活动,使运动员全身经脉通畅和各关节足够灵活后,才能进行大动作的田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止身体受到伤害,或是能有效的起到预防大的身体损伤的作用。
田径运动训练中损伤的成因及预防

田径运动训练中损伤的成因及预防田径运动是一项需要高度体能和技巧的运动项目,但训练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损伤发生。
以下是田径运动训练中损伤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1. 过度训练:过度训练是田径运动中常见的损伤成因。
过度训练包括训练强度、频率和时长都超过了个人身体承受能力。
过度训练容易导致肌肉疲劳、肌肉拉伤等损伤。
预防措施:合理安排训练计划,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时长,给身体充分的休息时间。
2. 不正确的姿势和技术:田径运动需要正确的姿势和技术来保证身体的稳定和力量的正确运用。
如果姿势和技术不正确,会给身体带来额外的压力和不适,易导致损伤。
预防措施:由专业教练指导,学习和练习正确的姿势和技术。
在训练过程中注意自己的姿势和动作是否正确,及时纠正错误。
3. 不充分的热身和拉伸:热身和拉伸是预防损伤的重要环节,可提高肌肉的温度和弹性。
如果不充分的热身或拉伸,会增加肌肉和关节的受伤风险。
预防措施:在每次训练前进行10-15分钟的热身活动,包括有氧运动和逐渐增加强度的动态拉伸。
4. 错误的训练场地或设备:不适合的训练场地或设备也可能导致损伤。
跑道不平整、器械损坏等。
预防措施:选择适合的训练场地和设备,保证安全和舒适。
5.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和运动能力,易导致肌肉疲劳和能量不足等问题,从而增加损伤的风险。
预防措施: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6. 忽视休息和恢复:适当的休息和恢复是预防损伤的重要环节。
如果疲劳累积,身体和肌肉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易导致损伤。
7. 忽视身体信号:训练中,身体会发出一些疲劳和不适的信号,例如肌肉酸痛、疼痛等。
如果忽视这些信号,继续训练可能会导致损伤。
预防措施:了解自己身体的反应和信号,如果出现疲劳和不适,及时停止训练或调整训练强度。
田径运动训练中的损伤成因包括过度训练、不正确的姿势和技术、不充分的热身和拉伸、错误的训练场地或设备、营养不良、忽视休息和恢复以及忽视身体信号等。
田径运动训练中损伤的成因及预防

田径运动训练中损伤的成因及预防在田径运动训练中,运动员常常会面临各种损伤的风险,这些损伤可能影响他们的训练进程和竞技表现。
了解损伤的成因以及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对于运动员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田径运动训练中常见的损伤成因以及预防方法。
1. 动作不正确:动作不正确是田径运动训练中最常见的损伤成因之一。
错误的起跑姿势可能导致肌肉拉伤,错误的落地姿势可能导致膝部受伤等。
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应该学习正确的动作技巧,并在教练或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训练。
2. 过度训练:过度训练是另一个导致损伤的常见成因。
过度训练包括频繁的训练、过长的训练时间和过高的训练强度。
这可能导致肌肉疲劳、肌肉拉伤、骨刺等慢性损伤。
为了预防过度训练导致的损伤,运动员应该合理安排训练计划,注意休息和恢复,并在必要时咨询专业人员。
3. 不恰当的装备:使用不恰当的装备也可能导致损伤。
磨损的跑鞋可能导致脚部骨折,不适合体型的服装可能限制运动员的动作等。
为了预防这种损伤,运动员应该选择合适的装备,包括适合脚型的跑鞋、舒适的运动服装等。
4. 不良的体能素质:不良的体能素质也可能增加运动员受伤的风险。
肌肉力量不足可能导致肌肉拉伤,柔韧性不足可能导致关节损伤等。
为了预防这类损伤,运动员应该进行综合性的体能训练,包括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田径运动训练中的损伤成因包括动作不正确、过度训练、不恰当的装备和不良的体能素质等。
为了预防这些损伤,运动员应该学习正确的动作技巧,合理安排训练计划,选择合适的装备,并进行综合性的体能训练。
定期进行体检和咨询专业人员也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这样,运动员才能在训练中达到最佳表现,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大学生短跑运动员股后肌群损伤成因论文

大学生短跑运动员股后肌群损伤成因论文摘要:短跑运动员股后肌群拉伤的主要原因是准备活动不充分、做动作时用力过猛引起局部负荷量过大以及股后肌群力量比例失调等因素造成的。
教练员应加强学习,改变训练理念,了解股后肌群损伤的原因,有针对性安排训练内容,把预防损伤与训练紧密结合起来,防患于未然。
1.前言目前,大学生田径运动员在进行短跑运动项目的学习时股后肌群拉伤的事故时常发生,一旦发生损伤则会影响其技术训练和运动水平的提高。
本文着重对短跑运动项目股后肌群损伤的原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和分析,为防止股后肌群损伤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对股后肌群损伤的认识,达到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运动员伤的发生。
股后肌群亦即腘绳肌,位于大腿后侧,是主要的屈膝肌群之一。
由股二头肌(biceps femoris)、半腱肌(semitendinosus)、半膜肌(semimembranosus)组成,它们均由坐骨神经支配。
股二头肌长头起于坐骨结节,短头起于股骨粗隆线外侧唇下部,二头合腱止于腓骨小头;半腱肌和半膜肌亦起于坐骨结节,止于胫骨近端内侧面,半腱肌位于半膜肌的浅面,这三块肌肉是全身最长的双关节肌,三肌共同的作用是伸髋、屈膝。
当屈膝时,股二头肌能使小腿轻度外旋,半腱肌和半膜肌能使小腿轻度内旋在完成走、跑动作时,牵拉腿部向后从而推动身体向前。
肌肉所承受的力与髋、膝关节角度有直接的关系。
当身体过度伸膝屈髋时表现为被动不足,过度屈膝伸髋时表现为主动不足。
股后肌群损伤习惯上又称作股后肌群拉伤,是由于肌肉被动拉伤或主动收缩而导致的部分或完全的肌肉撕裂。
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某校田径运动队的20名大学生,其中含二级运动员1名。
2.2研究方法2.2.1问卷调查法本文采用填表、个别访问的形式进行,总共发出20份,实际收回20份,回收率100%,男子15名,女子5名运动年限1-3年。
其中右腿股后肌群拉伤16例,左腿股后肌群拉伤3例,无双侧股后肌群拉伤情况,且均为急性拉伤。
田径运动训练中损伤的成因及预防

田径运动训练中损伤的成因及预防田径运动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运动项目,它包括了各种各样的项目,如短跑、中跑、长跑、跳高、跳远、撑杆跳等。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很容易受伤。
田径运动训练中的损伤成因有哪些呢?又该如何进行预防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我们来看看田径运动训练中常见的损伤成因。
田径运动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项目,所以运动员容易受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错误的训练方法。
有些运动员为了追求更好的成绩,可能会采取一些不健康的训练方法,比如过度训练、训练强度过大等,这样容易导致肌肉疲劳,增加了受伤风险。
2. 错误的运动姿势。
田径运动涉及的动作较多,而且对身体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如果动作不正确,容易导致各种损伤,比如扭伤、拉伤等。
3. 肌肉不足。
如果运动员的肌肉力量不足,就容易导致肌肉疲劳,从而增加受伤的风险。
4. 锻炼适应性不足。
运动员在训练前应该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以提高身体的适应性,但是有些运动员可能在这方面没有做好,导致在训练中易受伤。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如何预防田径运动训练中的损伤。
预防田径运动训练中的损伤,主要有以下几点:1. 合理的训练计划。
在进行田径运动训练时,一定要有一个合理的训练计划,不能盲目追求成绩,一味增加训练强度。
训练的目标应该是提高身体素质,而不是为了某个比赛。
2. 正确的运动姿势。
在进行田径运动训练时,一定要注意动作的正确性,尤其是对于一些高难度的动作,比如短跑起步、跳高、撑杆跳等,一定要找到正确的姿势,以减少受伤的风险。
3. 加强肌肉训练。
运动员可以通过针对性的力量训练来增强肌肉力量,以减少肌肉疲劳,降低受伤的可能性。
4. 合理的休息时间。
运动员需要在训练中保持良好的休息,以帮助肌肉恢复,预防因过度训练导致的损伤。
预防田径运动训练中的损伤,需要综合考虑训练计划、运动姿势、肌肉力量、休息时间以及身体适应性等因素。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才能预防田径运动训练中的损伤,保障运动员的健康和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康复学结课作业
学院:体育学院
班级:11级体教一班
学号:110402011144
姓名:杨成军
田径运动中引起肌肉损伤的原因、预防及恢复
一、损伤的原因
主观因素:
1、教练员(包括体育教师)对运动损伤缺乏应有的认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思想上产生麻痹
2、对体育基础学科如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生化学、运动医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心理学知识缺乏掌握和运用
3 .制定训练计划科学性差,带有较重的经验主义和盲目性,训练负荷过大或加量过猛或单一,练习重复太多,与实情脱离,整个训练过程中缺少医务监督
4、未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准备活动不当,使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没有充分动员起来或根本没有动员起来,身体缺乏必要的协调,性肌肉的温度没有提高,力量和伸展性都不够,因而容易受伤
5、技术动作不正确发生的损伤为各项原因中的第一位,因为它违反了身体结构机能的特点和运动时的力学原理,如支撑跳跃时,由于动作不协调,速度过快,向前冲力过大,控制不住身体重心而向前摔倒受伤
6.由于睡眠或休息不好或运动量过大,精神不振而疲惫不堪或带伤带病,生理机能处于相对较低、肌肉力量较弱、动作协调性明显下降,这时如不适度减量或降低练习难度和强度必然导致损伤
7、场地凹凸不平,有碎石杂物,跑道过硬,有尖状石块砂坑过浅,器械有裂缝或锈蚀,安装不牢或安放不妥,器械的大小重量与运动员年龄、性别不适应,这些都可以引起运动损伤
生理学原因:
肌肉损伤是指肌肉主动强烈收缩或被动过度拉长时所造成的肌肉微细损伤或部分撕裂或完全撕裂,它有二种类型,一是由于一次强力牵拉引起的肌肉急性损伤,此类多发生于跳跃、投掷项目,二是持续过度地使用肌肉引起的慢性损伤,
此类多发生于长跑、竞赛项目等。
1肌组织的损伤"主要是炎症与肌组织的生理变化有关
2、杠杆原理”下的爆发式用力,使肌肉超限收缩而急性运动损伤
3、长期疲劳性负荷是引起肌肉组织慢性损伤的最主要原因
二、田径运动损伤的预防
注重身体训练,预防运动损伤
①力量训练:为了增强力量,必须对肌肉循序渐进地施加额外应力!训练计划的效果因施加应力的类型不同而体现出专门性!身体处于不同强度和不同持续时间的应力之下时,机体可通过适应这一专门性要求来克服这个应力!力量训练有利于损伤预防,还在于是肌肉在加速时收缩或产生力量的能力和肌肉耐力,这使得运动员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适当的力量水平!
②平衡性训练:平衡和本体感觉的训练可增强动作控制,降低训练和比赛中损伤的发生!当关节或肌腱发生损伤时,一些解剖关系发生改变,从而不利于动作控制!因此,康复应该强调运动员平衡能力的恢复,这可以降低再损伤的危险!平衡训练任务必须对专项运动的平衡要求体现出专门性原则!
③柔韧性训练:有效的运动需要关节全幅度的动作,适当的关节柔韧性也能降低运动员损伤的易发性!
④耐力训练:心血管耐力也是损伤预防中的一个因素!适当的心血管呼吸系统训练可以延长疲劳的发生!处于疲劳状态的运动员容易受伤,因为神经肌肉系统在损伤发生时不能作出恰当的反应!
三、田径运动肌肉损伤的恢复
肌组织的再生能力很弱,损伤后的修复是完全再生还是瘢痕修复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损伤区域的血液循环是否可
以恢复。
二是肌膜是否完整以及附着在上面的肌核是否存活。
骨骼肌运动损伤初期会发生疼痛,肿胀、炎性反应等症状,为减轻这些症状采用“应急处置”主要包括制动、冷敷、加压、抬高损伤后期的治疗措施称为功能恢复。
①物理疗法:即人们常说的理疗是利用各种物理因子对人体的刺激作用引起人体各种反应以调节、促进、维持或恢复各种生理功能影响病理过程和克制病因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主法研究应用各种物理因子"如力、电、光、声、磁、热等来预防和治疗疾病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择应用对骨关节痛、肌肉筋膜痛疗效较好物理因子用于治疗疼痛由来已久新近出现的一些理疗方法更有针对性地应用于各种田径损伤的治疗,物理治疗的目的是活血化瘀、镇静止痛、缓解痉挛和增强保护性抑制消除大脑皮层中的病理兴奋灶增进受损关节肌肉的强度。
②运动疗法:运动锻炼治疗可以引起肌原蛋白中肌动蛋白的变化,改善肌肉力量,提高血清睾酮"水平,使肌管增多"肌纤维再生活跃。
从而促进损伤肌肉的恢复,采用适当的功能恢复后不仅使肌肉损伤再复发的可能性,减小而且体力还可以得到进一步增强。
不同训练方法对肌肉恢复作用也有所不同牵张训练对拉伤肌肉的收缩性能恢复有积极意义,对降低定时定载前负荷的应力衰减有明显作用。
③磁疗:由于人类的生存环境本身就处在地球这个大磁场的包围之中。
因此电磁场与人体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受到科研机构及公众的重视,有静磁疗法、复合磁疗法、经络磁疗法和磁水疗法等。
磁疗能促进毛细血管增生,促进表皮生长具有很好的镇静止痛和消炎消肿的作用。
④中医疗法:
①针灸治疗法②按摩法③刮痧法
④中药疗法⑤西医抗炎药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