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python实现基本数据结构栈与队列

合集下载

数据结构与算法python语言实现

数据结构与算法python语言实现

数据结构与算法python语言实现数据结构,顾名思义,是一种组织数据的方式。

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结构是对计算机中数据的组织、存储和访问的描述,从而使得数据能够更加高效的被利用。

算法则是指一定的计算步骤,用来解决特定类型问题的方法。

结构和算法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一个好的数据结构可以给出高效的算法实现,而一个好的算法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解决大规模问题。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数据结构与算法在Python语言中的实现。

1. 线性表线性表是一种线性结构,它是多个数据元素按照特定的顺序排列而成,如数组。

Python中列表(list)是一种内置的线性数据结构,支持常见的插入、删除、查找等操作,同时还提供了丰富的方法和函数。

2. 栈栈是一种先进后出(FILO)的结构,只能在表尾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Python可以用列表(list)模拟栈,列表提供了append()方法作为入栈操作,pop()为出栈操作。

3. 队列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结构,只能在表头和表尾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在Python中,可以使用collections模块中的deque类实现队列,或者使用列表(list)的pop(0)和append()方法,不过使用deque性能更优。

4. 树树是一种非线性结构,由根节点和若干子树组成。

Python中可以用字典(dictionary)来实现一个树,其中字典的键表示节点,值表示该节点的子节点。

常用的树结构包括二叉树、平衡树等。

5. 图图是一种非线性结构,由若干个节点和它们之间的边组成。

Python中可以使用字典(dictionary)和内置的set类分别表示图的节点和边,或者使用第三方库networkx实现复杂的图算法。

以上仅是数据结构和算法在Python中的简单介绍和实现,还有许多高级数据结构和算法,如哈希表、堆等,可以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进一步掌握。

数据结构python语言描述pdf

数据结构python语言描述pdf

数据结构python语言描述pdf 标题:数据结构:Python语言描述PDF引言概述: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概念,它用于组织和管理数据,使其能够高效地被访问和操作。

Python作为一种流行的编程语言,提供了丰富的数据结构库,可以用于描述和实现各种数据结构。

本文将以Python语言为基础,探讨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实现,并介绍如何使用Python描述数据结构,并将其保存为PDF文件。

正文内容:1. 数据结构基础1.1 数据结构的定义和分类1.2 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1.3 数据结构的时间复杂度分析2. 常见数据结构的Python实现2.1 数组(Array)2.2 链表(Linked List)2.3 栈(Stack)2.4 队列(Queue)2.5 树(Tree)3. 使用Python描述数据结构3.1 使用类和对象实现数据结构3.2 使用Python内置数据结构描述数据结构3.3 使用第三方库描述数据结构4. 将数据结构描述保存为PDF文件4.1 使用Python的PDF库生成PDF文件4.2 将数据结构描述转换为PDF格式4.3 添加样式和格式到PDF文件5. 数据结构的应用和扩展5.1 数据结构在算法中的应用5.2 数据结构的扩展和优化5.3 数据结构的实际应用案例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并学习了使用Python语言描述和实现常见的数据结构。

我们还了解了如何将数据结构描述保存为PDF文件,以及数据结构的应用和扩展。

数据结构在计算机科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掌握数据结构的概念和实现方法对于编程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希望本文对读者在学习和理解数据结构方面有所帮助。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分析,深入理解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编程技巧。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编程语言为 Python,使用的开发工具为 PyCharm。

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

三、实验内容(一)线性表的实现与操作1、顺序表的实现使用数组实现顺序表,包括插入、删除、查找等基本操作。

通过实验,理解了顺序表在内存中的存储方式以及其操作的时间复杂度。

2、链表的实现实现了单向链表和双向链表,对链表的节点插入、删除和遍历进行了实践。

体会到链表在动态内存管理和灵活操作方面的优势。

(二)栈和队列的应用1、栈的实现与应用用数组和链表分别实现栈,并通过表达式求值的例子,展示了栈在计算中的作用。

2、队列的实现与应用实现了顺序队列和循环队列,通过模拟银行排队的场景,理解了队列的先进先出特性。

(三)树和二叉树1、二叉树的遍历实现了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算法,并对不同遍历方式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2、二叉搜索树的操作构建了二叉搜索树,实现了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了解了其在数据快速查找和排序中的应用。

(四)图的表示与遍历1、邻接矩阵和邻接表表示图分别用邻接矩阵和邻接表来表示图,并比较了它们在存储空间和操作效率上的差异。

2、图的深度优先遍历和广度优先遍历实现了两种遍历算法,并通过对实际图结构的遍历,理解了它们的应用场景和特点。

(五)排序算法的性能比较1、常见排序算法的实现实现了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等常见的排序算法。

2、算法性能分析通过对不同规模的数据进行排序实验,比较了各种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四、实验过程及结果(一)线性表1、顺序表在顺序表的插入操作中,如果在表头插入元素,需要将后面的元素依次向后移动一位,时间复杂度为 O(n)。

删除操作同理,在表头删除元素时,时间复杂度也为 O(n)。

python实现stack(栈)和队列(queue)

python实现stack(栈)和队列(queue)

python实现stack(栈)和队列(queue)栈和队列是两种基本的数据结构,同为容器类型。

两者根本的区别在于:stack:后进先出这⾥写图⽚描述queue:先进先出这⾥写图⽚描述stack和queue是没有查询具体某⼀个位置的元素的操作的。

但是他们的排列是按顺序的对于stack我们可以使⽤python内置的list实现,因为list是属于线性数组,在末尾插⼊和删除⼀个元素所使⽤的时间都是O(1),这⾮常符合stack的要求。

当然,我们也可以使⽤链表来实现。

stack的实现代码(使⽤python内置的list),实现起来是⾮常的简单,就是list的⼀些常⽤操作class Stack(object):def __init__(object):self.stack = []def push(self, value):self.stack.append(value)def pop(self):if self.stack:self.stack.pop()else:raise LookupError('stack is empty!')def is_empty(self):return bool(self.stack)def top(self):#取出⽬前stack中最新的元素return self.stack[-1]定义如下的链表来实现队列数据结构:这⾥写图⽚描述定义⼀个头结点,左边指向队列的开头,右边指向队列的末尾,这样就可以保证我们插⼊⼀个元素和取出⼀个元素都是O(1)的操作,使⽤这种链表实现stack也是⾮常的⽅便。

实现代码如下:class Head(object):def __init__(self):self.left = Noneself.right = Noneclass Node(object):def __init__(self, value):self.value = valueself.next = Noneclass Queue(object):def __init__(self):#初始化节点self.head = Head()def enqueue(self, value):#插⼊⼀个元素newnode = Node(value)p = self.headif p.right:#如果head节点的右边不为NOne#说明队列中已经有元素了#就执⾏下列的操作temp = p.rightp.right = newnodetemp.next = newnodeelse:#这说明队列为空,插⼊第⼀个元素p.right = newnodep.left = newnodedef dequeue(self):#取出⼀个元素p = self.headif p.left and (p.left == p.right):#说明队列中已经有元素#但是这是最后⼀个元素temp = p.leftp.left = p.right = Nonereturn temp.valueelif p.left and (p.left != p.right):#说明队列中有元素,⽽且不⽌⼀个 temp = p.leftp.left = temp.nextreturn temp.valueelse:#说明队列为空#抛出查询错误raise LookupError('queue is empty!') def is_empty(self):if self.head.left:return Falseelse:return Truedef top(self):#查询⽬前队列中最早⼊队的元素if self.head.left:return self.head.left.valueelse:raise LookupError('queue is empty!')。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python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python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python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常用数据结构如列表、元组、字典和集合的特点及应用场景。

2. 学习并掌握栈和队列的操作原理及其在Python中的实现方法。

3. 掌握树和图的基本概念,了解二叉树、遍历算法及图的表示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Python语言实现基本数据结构,并对其进行增、删、改、查等操作。

2. 能够利用栈和队列解决实际问题,如递归、函数调用栈、任务调度等。

3. 能够运用树和图解决实际问题,如查找算法、路径规划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激发学生对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兴趣,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

3. 引导学生认识到数据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热情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年级数据结构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Python语言实现数据结构的方法,提高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Python编程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数据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案例,采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具备独立设计和实现小型项目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据结构基本概念:介绍数据结构的概念、作用和分类,结合Python语言特点,分析各类数据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 列表、元组、字典和集合的原理与应用- 栈与队列的操作原理及实现2. 线性表:讲解线性表的概念,重点掌握顺序表和链表的操作方法。

- 顺序表和链表的实现及操作- 线性表的查找和排序算法3. 树与二叉树:介绍树的基本概念,重点讲解二叉树的结构及其遍历算法。

- 树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二叉树的性质、存储结构、遍历方法4. 图:讲解图的基本概念,掌握图的存储结构及遍历方法。

- 图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图的遍历算法(深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 最短路径和最小生成树算法5. 算法分析与设计:结合实例,分析算法性能,掌握基本的算法设计方法。

栈与队列实验报告总结

栈与队列实验报告总结

栈与队列实验报告总结实验报告总结:栈与队列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深入理解栈(Stack)和队列(Queue)这两种基本的数据结构,并掌握其基本操作。

通过实验,我们希望提高自身的编程能力和对数据结构的认识。

二、实验内容1.栈的实现:我们首先使用Python语言实现了一个简单的栈。

栈是一种后进先出(LIFO)的数据结构,支持元素的插入和删除操作。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实现了两个基本的栈操作:push(插入元素)和pop(删除元素)。

2.队列的实现:然后,我们实现了一个简单的队列。

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数据结构,支持元素的插入和删除操作。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实现了两个基本的队列操作:enqueue(在队尾插入元素)和dequeue(从队头删除元素)。

3.栈与队列的应用:最后,我们使用所实现的栈和队列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我们使用栈来实现一个算术表达式的求值,使用队列来实现一个简单的文本行编辑器。

三、实验过程与问题解决在实现栈和队列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

例如,在实现栈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个“空栈”的错误。

经过仔细检查,我们发现是因为在创建栈的过程中没有正确初始化栈的元素列表。

通过添加一个简单的初始化函数,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实现队列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个“队列溢出”的问题。

这是因为在实现队列时,我们没有考虑到队列的容量限制。

通过添加一个检查队列长度的条件语句,我们避免了这个问题。

四、实验总结与反思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栈和队列这两种基本的数据结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们掌握了如何使用Python语言实现这两种数据结构,并了解了它们的基本操作和实际应用。

在实现栈和队列的过程中,我们也学到了很多关于编程的技巧和方法。

例如,如何调试代码、如何设计数据结构、如何优化算法等。

这些技巧和方法将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然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在实现栈和队列时,我们没有考虑到异常处理和性能优化等方面的问题。

python queue的基本操作

python queue的基本操作

python queue的基本操作Python中的队列(Queue)是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数据结构,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用于临时存储和管理数据。

队列在很多场景中都有应用,例如任务调度、消息传递、并发编程等。

Python中的队列是通过内置的`queue`模块进行实现的。

这个模块提供了多种类型的队列,包括先进先出队列(Queue)、优先级队列(PriorityQueue)以及后进先出队列(LifoQueue)。

在这篇文章中,将会介绍队列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从`queue`中导入队列类,例如:```pythonfrom queue import Queue```然后,我们可以创建一个队列的实例:```pythonqueue = Queue()```创建队列实例后,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方法进行基本操作:1. `put(item)`:将一个元素放入队列中。

例如,`queue.put(1)`将数字1放入队列中。

2. `get()`:从队列中取出一个元素并返回。

例如,`item = queue.get()`将从队列中取出一个元素并将其赋值给`item`变量。

3. `empty()`:判断队列是否为空。

如果队列为空,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4. `size()`:返回队列中元素的个数。

5. `full()`:判断队列是否已满。

如果队列已满,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6. `qsize()`:返回队列中元素的个数。

7. `put_nowait(item)`:与put()方法类似,但是当队列已满时会抛出`queue.Full`异常。

8. `get_nowait()`:与get()方法类似,但是当队列为空时会抛出`queue.Empty`异常。

另外,`queue`模块还提供了一些额外的方法,用于控制队列的行为:1. `join()`:阻塞调用线程,直到队列中的所有元素都被处理完。

数据结构(Python版)教学大纲 及 教案

数据结构(Python版)教学大纲 及 教案

数据结构(Python版)教学大纲及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Python编程语言中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常用的数据结构如列表、元组、字典、集合及其操作方法。

3. 学会运用Python实现基本的数据结构操作,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一、Python编程环境简介1. Python语言的特点和优势2. Python的安装和运行3. Python的基本语法二、数据结构基础1. 数据结构的概念和分类2. 线性结构:列表、元组3. 非线性结构:字典、集合三、列表和元组1. 列表的定义和特点2. 列表的基本操作:索引、切片、添加、删除、排序等3. 元组的定义和特点4. 元组的基本操作:索引、切片、添加、删除等四、字典和集合1. 字典的定义和特点2. 字典的基本操作:键值对添加、删除、修改、查找等3. 集合的定义和特点4. 集合的基本操作:添加、删除、交集、并集、差集等五、数据结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 数组和链表的实现2. 栈和队列的实现3. 树和图的实现4. 排序和搜索算法的实现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操作方法。

2. 示例法:通过实际代码示例演示数据结构的应用。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编写代码练习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代码练习:检查学生编写的代码,评估学生对数据结构操作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数据结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小组项目:评估学生在小组项目中的表现,考察学生运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数组和链表的实现1. 数组的定义和特点2. 使用Python实现数组及其操作3. 链表的定义和特点4. 使用Python实现链表及其操作七、栈和队列的实现1. 栈的定义和特点2. 使用Python实现栈及其操作3. 队列的定义和特点4. 使用Python实现队列及其操作八、树和图的实现1. 树的基本概念和类型2. 使用Python实现二叉树及其操作3. 图的基本概念和类型4. 使用Python实现图及其操作九、排序和搜索算法的实现1. 排序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类型2. 使用Python实现常见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等)3. 搜索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类型4. 使用Python实现常见搜索算法(如深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二分搜索等)十、项目实践1. 结合实际问题,设计一个简单的数据结构应用项目2. 分组进行项目开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评估学生在项目中的表现,考察学生对数据结构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教学资源:1. 教案、PPT课件和教学代码示例2. Python编程环境(如PyCharm、VSCode等)3. 编程教材和在线教程4. 网络资源和相关论文教学进度安排:1. 每周安排2-3课时进行理论讲解和代码演示2. 每节课后布置相关的编程练习,巩固所学知识3. 每个章节结束后进行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一、Python编程环境简介补充说明:介绍Python的简洁明了的语法特点,如动态类型、缩进语法等;详细讲解Python的安装和运行过程;举例说明Python的基本语法规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用 Python 实现基本数据结构——栈与队列 最近学习《算法导论》 ,看了栈与队列,觉得用 C 实现 没意思 (以前实现过,不过不能通用 ),遂用最近在研究的
Python 实现这两个基本的数据结构! 在一个 basicds 模块里用实现了两个类: Stack 和 Queue 及 其各自所支持的操作,写得比较笨: -) 其实完全可以写个 基类 List ,然后从 List 中派生出类 Stack 和 Queue ,这样做 可以避免一些重复代码,因为两个类有很多类似的方法,比 如 isempty, length 等等。

(当然这些改进还是等待下一版再 做吧,: -)以下是模块 basicds 模块源码:
basicds.py
Python 语言 : 高亮代码由发芽网提供
01 class Stack(object) :
02 def __init__(self) : 03 self.stack = [] 04 05 def push(self, item) : 06 self.stack.append(it em)
08 def
pop(self) :
30
09 if self.stack != [] : 10 return self.stack.pop(-1) 11 else : 12 return None 13 14 def top(self) : 15 if self.stack != [] : 16 return self.stack[-1] 17 else : 18 return None 19 20 def length(self) : 21 return len(self.stack) 22 23 def isempty(self) : 24 return self.stack == [] 25 26 27 class
Queue(object) : 28 def __init__(self) : 29 self.queue = []
51
31 def enqueue(self, item) : 32
self.queue.append(ite m) 33
34
def dequeue(self) : 35
if self.queue != [] : 36
return self.queue.pop(0) 37
else : 38
return None 39
40
def head(self) : 41
if self.queue != [] : 42
return self.queue[0] 43
else : 44
return None 45
46
def tail(self) : 47
if self.queue != [] : 48
return self.queue[-1] 49
else : 50
return None 52
def length(self) :
07
08
return self.queue == [] 代码很简单, 不解释不注
释,呵呵〜 使用例程: 注意 basicds.py 必须放在 Python 解释器可以搜索的路径里
使用 import 时会搜索模块) ,这里 basicds.py 和 example.py 在同一个目录下,属于 Python 解释器可搜索范 围。

example.py
Python 语言 : 高亮代码由发芽网提供
01 #!/usr/bin/env python 02 03 import basicds 04
09 for i in range(10) :
53 return len(self.queue) 54 55 def
isempty(self) : 10
s.push(i)
56 05 s = basicds.Stack()
# get a stack 06 q = basicds.Queue()
# get a queue
12 13 # stack s
14 print 'length of stack s is %d' %s.length() 15 print 'top of stack s is %d' %s.top()
16 print 'pop an item %d from stack
s' %s.pop()
17 print 'now, top of stack s is %d' %s.top() 18 19 print '\n' 20
21 #queue q
22 print 'length of queue q is %d' %q.length() 23 print 'head of queue q is %d' %q.head() 24 print 'tail of queue q is %d' %q.tail() 25 print 'del an item %d from queue
q' %q.dequeue()
26 print 'now, head of queue q
is %d' %q.head()
27 print 'tail of queue q is %d' %q.tail() 运行结果:
11
q.enqueue(i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