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麋鹿》第一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语文优秀教学案例(A)《麋鹿》苏教版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4.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开展相关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回答问题准确性等方面,给予相应的评价。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例如,课文中提到麋鹿的角为什么会有“枝枝叉叉”的特点?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促进他们对课文的学习。
(二)问题导向
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例如,课文中的麋鹿遇到了哪些困难?它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共同探讨。通过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深入理解。例如,课文中提到麋鹿的“泪痕”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描述?
(三)小组合作
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例如,每个小组可以选择课文中的一个段落,分析作者的表达手法和写作特点。
2.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场景。通过表演,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六年级上语文优秀教学案例(A)《麋鹿》苏教版
一、案例背景
《麋鹿》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这篇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既能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能发挥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麋鹿》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这篇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既能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能发挥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原创】17麋鹿 第一课时(县优质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17课麋鹿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
课文语言简洁,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层次清楚,在朴实的说明中注入浓浓的情趣,极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情分析:山里的孩子对动物都比较喜欢,对珍稀的麋鹿更是好奇。
经过这几年的学习、积累,对课文的理解较强,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也有了一定的功底。
教学目标:1、能顺畅地通读课文,要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6个要认识的字。
能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读了课文之后清楚地了解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传奇经历,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复述。
2、在研读课文,辨析麋鹿,进一步了解麋鹿外形特点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到说明文描写时用词的准确,语句的精炼,条理的清晰,说明方法的适时应用。
3、披文入情,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感受、体验文字背后的各种情感因素。
教学重点:《麋鹿》这篇课文的特点是结构非常清晰明显,块状地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以及传奇经历,在“说明文写作方法”方面可以作为可供模仿、分析的范本,在“写法指导”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课应引导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教学难点:本文为介绍动物的说明文,让学生习得说明方法、运用说明方法来介绍其他动物的外形特点。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课时安排:二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同学们好,我姓吴,大家可以叫我吴老师。
你们的老师说,你们个个好学,个个发言积极,是吧。
知道我们今天要上哪一课吗?这是一篇说明文,预习了吗?课文读过5遍的请举手?非常好。
读过3遍以上的呢?很好。
那我们可以上课了吗?一、导入谈话,揭题读题1.板书课题,提示“麋”的书写2. 齐读课题。
二、通过阅读,整体感知1.出示检查内容。
师:老师也读了好几遍课文,结合文中的生字,整理了3段话,(出示第一段),谁来读这一段。
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话写了麋鹿的什么?(咬字清晰,而且顿号读得特别好。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C)《麋鹿》苏教版

5.家庭作业:布置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例如:
a.选择题: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一些选择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b.简答题: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回答问题,如“麋鹿的生活习性有哪些?”等。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六年级的学生在理解动物题材的文章时,容易停留在表面,对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理解不足。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是本章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2.阅读分析方法: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于文章结构的分析、修辞手法的识别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难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方法,是本章节的另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
2.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麋鹿的生活习性、外形特点以及在我国的历史变迁。
3.阅读分析: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把握文章的结构、写作方法、修辞手法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口头表达与写作: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3.写作技巧:在写作方面,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提高文章的质量,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设想
针对以上重难点,我设想以下教学策略:
1.情境导入:通过展示麋鹿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麋鹿的外形和生活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理解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2.课堂讲解: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关键词、关键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4.培养责任感: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珍稀动物是每个人的责任,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麋鹿》第一课时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麋鹿》第一课时教案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麋鹿》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已有的认知策略,学会本课生字,感受放养与饲养陆续和相继等词语的细微差别。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清层次,知道课文写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传奇经历三个内容,感受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4、品位文本语言,学习作者生动的说明方法。
重点、难点:感受说明方法,学习文章所采用的说明方式以及文章语言及结构的特点。
教法学法:借助图片,观察想象,品词析句,读写结合。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设计前置性作业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板题,交流资料1、今天我们学习17课《麋鹿》,课前搜集了资料,下面就请大家来交流你对它的了解。
2、学生交流资料3、出示图片,请大家看,这就是大丰自然保护区的麋鹿。
天色微明,晨雾如轻纱般漂浮在黄海滩涂上,这群麋鹿就悄无声息地向水塘边走去,因为黄海滩涂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气候温和,林茂草丰,所以,这里成了最理想的放养之地,这里也生活着最大的麋鹿群。
今天我们就走近麋鹿,去了解麋鹿的更多知识,学习作者的说明方法。
4、读题,学生字麋二、初读课文,正音,整体感知,小组交流1、课前同学们都朗读了课文,并围绕这些问题做了思考,下面就先请大家在小组里交流你的预习结果,等下我们进行全班交流。
出示预习的问题:(1)、读正确这些词悄无声息坐骑哺乳跋涉杀戮颠沛流离别墅销声匿迹(2)、课文介绍了麋鹿的哪些知识?分别是哪些自然段?能用小标题概括吗?2、小组在全班进行交流板书: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传奇经历三、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学习作者的说明方法1、请大家读课文的2-3自然段,这两段有什么关系?2、课文哪句话总的描写麋鹿的外形特点的?出示句子: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称四不像。
3、出示课件(师:我国古代《封神榜》中把四不像当作姜子牙的坐骑,更增添了它的神秘感。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麋鹿》第一课时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麋鹿》第一课时教案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麋鹿》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已有的认知策略,学会本课生字,感受放养与饲养陆续和相继等词语的细微差别。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清层次,知道课文写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传奇经历三个内容,感受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4、品位文本语言,学习作者生动的说明方法。
重点、难点:感受说明方法,学习文章所采用的说明方式以及文章语言及结构的特点。
教法学法:借助图片,观察想象,品词析句,读写结合。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设计前置性作业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板题,交流资料1、今天我们学习17课《麋鹿》,课前搜集了资料,下面就请大家来交流你对它的了解。
2、学生交流资料3、出示图片,请大家看,这就是大丰自然保护区的麋鹿。
天色微明,晨雾如轻纱般漂浮在黄海滩涂上,这群麋鹿就悄无声息地向水塘边走去,因为黄海滩涂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气候温和,林茂草丰,所以,这里成了最理想的放养之地,这里也生活着最大的麋鹿群。
今天我们就走近麋鹿,去了解麋鹿的更多知识,学习作者的说明方法。
4、读题,学生字麋二、初读课文,正音,整体感知,小组交流1、课前同学们都朗读了课文,并围绕这些问题做了思考,下面就先请大家在小组里交流你的预习结果,等下我们进行全班交流。
出示预习的问题:(1)、读正确这些词悄无声息坐骑哺乳跋涉杀戮颠沛流离别墅销声匿迹(2)、课文介绍了麋鹿的哪些知识?分别是哪些自然段?能用小标题概括吗?2、小组在全班进行交流板书: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传奇经历三、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学习作者的说明方法1、请大家读课文的2-3自然段,这两段有什么关系?2、课文哪句话总的描写麋鹿的外形特点的?出示句子: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称四不像。
3、出示课件(师:我国古代《封神榜》中把四不像当作姜子牙的坐骑,更增添了它的神秘感。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17.,麋鹿》(第一课时)

《17、麋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理清课文脉络层次。
4、了解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抓住麋鹿的特点,辨认麋鹿,介绍麋鹿。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孩子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你知道我国有哪些珍贵的野生动物?(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丹顶鹤、扬子鳄、中华鲟、白鳍豚、藏羚羊......)2、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跟大熊猫齐名的珍稀动物——麋鹿。
3、板书课题。
(“麋”这个字看似有些复杂,但写起来并不难,抬起手跟我写写!“麋”半包围结构的字,查字典应查“鹿”字部,“鹿”表示字的意义,“米”表示字的读音。
这样的字我们叫它——形声字。
)4、麋鹿是一群充满着神奇色彩的动物。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麋鹿的世界吧!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把书打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
2、课文里的生字都会读了吗?有信心通过老师的检查吗?(1)试试看,我把课文的生字都结合在这三段文字里边了。
请你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读一读,听明白了吗?好,开始!(2)指名读,齐读。
3、理解词义(1)在这三段文字中有一个成语,它的意思跟漂泊不定的意思相近,但同时有强调了生活艰辛、无家可归,谁来说说这个词?(颠沛流离)跟他一起读。
指导书写“沛”,应该记住它呢?(强调右半边是一横加上一个“巾”字)范写,描红。
(2)这里还有两个字,它经常跟山和水结合在一起,这两个字读——跋涉。
齐读、再读。
跟山和水结合在一起就是——跋山涉水。
4、理清课文脉络(1)这三段分别写了有关麋鹿的什么内容?(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传奇经历)(2)快速浏览课文,读出与之相对应的段落。
(3)这三段话跟这篇课文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谁能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4)小结:有时候要把课文读长,有时候也要把课文读短。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麋鹿》语文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麋鹿》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诗歌《麋鹿》,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中的生命美好,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并理解生命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通过朗读、赏析《麋鹿》,培养学生语感和感受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自然和生命的美好,培养学生的爱生活,爱大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通过赏析《麋鹿》,能够理解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含义。
2. 提高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在朗读《麋鹿》时能够发出清晰、优美的声音。
三、教学方法:1、整体感知法2、概念导入法3、人教课标内容整合法4、情感教育法5、活动探究法四、教学过程:1、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概念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2、教师使用整体感知法,呈现一幅麋鹿的图片,询问孩子对麋鹿的认识,让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对麋鹿产生兴趣。
3、开始朗读《麋鹿》,教师先读一遍,然后让学生跟读,调整学生的语音语调,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节奏。
4、学生齐声朗读,教师指导学生注意韵律和节奏,提高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5、启发性问题:在读完《麋鹿》之后,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为什么麋鹿是“问路人”?(2)“萍踪草木间,跑过了山脉海洋”,这些词语在诗歌中的作用是什么?(3)诗歌中表达了什么意思?6、教师与学生一起解答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7、让学生参考“麋鹿”的图片,自由画一幅自己喜欢的麋鹿画。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活动,展现各自的表现。
五、作业:1.跟读《麋鹿》三遍,注意语音语调。
2.用自己的话概括《麋鹿》中所表达的含义。
3.完成《麋鹿》的描绘练习。
4.朗诵《麋鹿》一首,并背诵下来。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麋鹿》第一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麋鹿》第一课时优秀教学设计麋鹿》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一定知道姜子牙吧?他是一位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贤才。
在神话传说中,他是位于众神之上的主神。
但有一天,无所不能的姜子牙也遇上了令他发愁的事情。
别的神仙都有自己的动物坐骑了,比如美丽高雅的仙鹤,凶猛有力的狮子等等都被人选了,他想:我该选什么当坐骑呢?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他朝远处张眼一忘,一群神奇的动物出现了。
2、认识“麋”字的结构这群神奇的动物就是——麋鹿。
跟着老师一起认识“麋”字的结构。
我们查字典应该查“鹿”字部,“鹿”字表示字的意义,下面是个“米”字,表示字的读音。
这样的字我们叫它——形声字。
二、初读课文麋鹿是一群充满神奇色彩的动物。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熟悉麋鹿的特点。
检查同学们的预情况,指导书写“跋涉”和“颠沛流离”,并一起有感情地读好这些词语。
将这些词语放在句子中读一遍,加深印象。
指名四人读四个句子,让大家一起思考这四个句子分别告诉我们麋鹿哪些方面的知识。
板书“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
三、理清脉络,研究2-4小节快速浏览全文,找出哪些段落介绍了麋鹿的栖居地,哪些介绍了它的外形及生活性,传奇经历又是哪几小节。
首先研究第一小节,了解麋鹿的栖居地。
2节——是的,这句话全面地概括了麋鹿的外形。
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左右,角比较长,每两年脱换一次。
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
雌麋鹿没有角,体形也较小。
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
它们的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
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
6.老师这里有两幅图,哪只是雄麋鹿,哪只是雌麋鹿?说说你的理由(生说理由)雄麋鹿有角,而雌麋鹿没有角。
因此,左边的是雄麋鹿,右边的是雌麋鹿。
7、瞧,不同性别的麋鹿特点也不同,作者描写得多准确多细致啊!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几句话。
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麋鹿》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一定知道姜子牙吧?他是一位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贤才。
神话传说中,他是位于众神之上的主神。
可有一天,无所不能的姜子牙也遇上了令他发愁的事。
原来,别的神仙都有自己的动物坐骑了,比如美丽高雅的仙鹤,凶猛有力的狮子等等都被人选了,他想:我该选什么当坐骑呢。
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他朝远处张眼一忘,一群神奇的动物出现了。
(播放课件)
2、这群神奇的动物就是——麋鹿
3、跟着老师一起来认识“麋”字的结构。
(构字方法:“麋”查字典应查“鹿”字部,“鹿”字表示字的意义,下面是个“米”字,表示字的读音。
这样的字我们叫它——形声字。
)
二、初读课文。
1、麋鹿是一群充满着神奇色彩的动物,课文中是如何向我们作介绍的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
2、昨天布置了同学们回家预习,下面检查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出示:林茂草丰外形奇特跋涉颠沛流离
** 指名读
** 指导书写:跋涉。
跋涉是指什么(长途奔波)?关于跋涉有个成语叫——跋山涉水,意思是说——(长途远行,经历了很多艰辛)
** 颠沛流离:指导写“沛”。
“颠沛流离”意思是指——(生活困苦艰难,到处流浪)
** 一起有感情地读好这些词语
3.将这些词语放在句子中你还能读好吗?
** 出示四句句子:
(1)黄海滩涂这片广阔的土地,气候温和,林茂草丰,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2)麋鹿是鹿的一种。
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为“四不像”。
(3)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
它们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潜游和觅食,甚至连隆冬季节也不例外。
(4)从此,麋鹿结束了它们大半个世纪在海外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涯,开始了回归故土、回归自然的新生活。
3、谁来读读看?(指明四人读)
4、大家一起来读,边读边思考:这四个句子分别告诉我们麋鹿哪些方面的知识?
5、指名回答,板书:
栖居地——我们通常将动物的生存环境称为——栖居地。
外形及生活习性
传奇经历——这是一段怎样的经历?书中有一个词很好地形容了麋鹿的经历——传奇
三、理清脉络,学习2-4小节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找一找文章中哪些段落介绍了麋鹿的栖居地,哪些介绍了它的外形及生活习性,传奇经历又是哪几小节?
2、分段:(1)栖居地——拿好课本,一起读好课文的第一小节。
(2—4)外形和生活习性——请中间两组同学读
3、剩下的(5-7)小节介绍了麋鹿的——传奇经历。
男同学读5,女读6,齐读
7.
那么作者是如何介绍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的呢?请同学们默读2-4小节,用横线画出描写麋鹿外形的部分,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它生活习性的部分。
4、我们来交流一下?
** 2节——是的,这句话全面地概括了麋鹿的外形。
** 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左右,角比较长,每两年脱换一次。
——这句话具体介绍了麋鹿角的特点。
** 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
雌麋鹿没有角,体形也较小。
”——这些句子也是介绍了麋鹿的角。
6.老师这里有两幅图,哪只是雄麋鹿,哪只是雌麋鹿?说说你的理由(生说理由)
7、瞧,不同性别的麋鹿特点也不同,作者描写得多准确多细致啊!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几句话。
** 尾巴——“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
——这对应了“四不象”中的……尾似驴
** 蹄子:“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
——蹄子宽大,难怪人们说它蹄似——牛
** “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
”
师:你们看,麋鹿像我们人一样,还会随着季节的变化换衣服呢!多奇特呀!(指导朗读。
)
5、还有谁找到了?生活习性(交流)
评价:长尾巴的功能不小呢。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麋鹿的生活习性。
6、总结:刚才同学们有的说到了麋鹿的外形,有点说到了它的生活习性。
可是让老师觉得不够有序。
作者在写的时候,先从整体上概括了麋鹿的特点,再进行具体的描述。
不但介绍了麋鹿的外形,还介绍了它的生活习性。
同学们以后在写小动物的时候,可以先介绍它的外形再介绍生活习性,也可以象作者一样将外形
和生活习性的描写糅合在一起。
5、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是不是已经了解麋鹿了呢?老师来考考大家,如果现在有一头麋鹿站在你面前,你能准确地判断出它就是麋鹿吗?要有理有据。
生说理由。
生1:书上写着“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而其它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而这头鹿的角就是指向前方的,所以我认为它不是麋鹿。
(你很善于抓主要特征)
生2:书上写着“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而这头鹿的尾巴像兔子尾巴一样几乎没有,所以它不是麋鹿。
(是呀,它的尾巴几乎看不到)生3:书上说:“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
”,但这头鹿的蹄子好象并不是很大。
(你能注意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生4:麋鹿的生活环境是林茂草丰的湿地环境,但是,这幅图里,林不茂,草也不丰。
所以,这不是麋鹿。
(你的视角很独特)
生5:书上说:“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
”不管是冬季还是夏季,毛总是偏棕色的,但是图上的这头鹿却是灰色,因此它不是麋鹿。
6、同学们,你们所说的这些理由,都是麋鹿区别于其他鹿的显著特点,作者紧紧抓住这些特点来写了,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们,这头很像麋鹿的鹿叫“驯鹿”,想看真正的麋鹿吗?
四、口语交际
1、(出示图片)看着图片,你能作麋鹿讲解员为我们介绍一下麋鹿吗?以前我们做过小小讲解员,在讲解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 要礼貌得体、关键介绍的时候一定要象作者一样非常有序、还要说得有声有色。
在座位上练练。
3、指名说。
结束:关于麋鹿还有很多知识值得我们去了解,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